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肥胖的问题如何跟家长沟通

发布时间:2023-03-06

幼儿肥胖给家长的建议。

老一辈人总觉得孩子能吃是福,吃的越多,长的越胖,就表示福气越好。但其实不然,过度长胖不仅对孩子身体不好,还会阻碍孩子行动。那学校在发现有小朋友比较肥胖的时候,其幼儿肥胖的问题如何跟家长沟通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相关内容。

幼儿肥胖的问题如何跟家长沟通

1、让家长学会和孩子沟通:

让孩子做到不吃零食,这是一种较难的事情。因此在进行饮食控制之前,务必将肥胖的危害,零食的危害,耐心而详细地告诉给孩子,以求得他们的配合,这一点对于控制体重的顺利进行与否,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2、让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

小儿进行饮食治疗,先要掌握病儿的食物营养特点,以便于对各个年龄阶段和各个病程阶段的患儿制定节食食谱。要注意使他们食物多样化,维生素充足,不给刺激性调味品,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应减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的摄入。吃糖果、甜糕点、饼干等甜食,尽量少食面包和土豆,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适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如豆制品、瘦肉等。

3、让家长注意孩子的热量补充:

不是一提减肥就一点糖及含糖食品都不能吃,重要的是小儿肥胖是处于发育期的肥胖,要避免极端地限制热量,学龄儿童每年能增高5~6cm,只要体重维持在现状的情况下,一年后其肥胖程度将得到改善。

减肥时一定不要仅仅让孩子节食减肥,极端的节食会让孩子对减肥产生抵触心理,正确的做法是调整孩子的饮食,控制孩子能量、脂肪的摄入,这样还不会影响孩子身体的发育。

4、让家长督促孩子多在户外活动

进行户外活动是进行锻炼的最简便方式。骑车、踢球或在游乐场玩耍都是可以举家参与的活动。儿童在运动时也可以佩戴计步器来衡量运动量。专家建议儿童在一天里最好达到1万步的运动量。

儿童肥胖如何判断

目前国内较多的诊断指标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法,判断标准则为WHO。BMI即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再除以身高(米)得出的数值。

WHO将≥第85%定义为超重,≥第95%定义为肥胖。不同年龄不同BMI标准见下图,黄线以上和红线以下为超重,红线以上为肥胖。

儿童最易发生肥胖的时期

1、婴儿期(即1岁以内的孩子)

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又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么一来,便出现肥胖,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展,一直维持到成年。

2、学龄初期(即6-8岁儿童)

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的学龄儿童,开始发胖的年龄多在7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儿童,就餐常不够规律,且有进食过快的习惯。有学者认为,进食过快与肥胖有关。另外,学龄初期的儿童多注重吃主食,而且吃得多,对吃蔬菜则往往忽视。其结果是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儿童肥胖的原因

1、 遗传因素

父母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占1/3;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超过一半。

2、进食过多,营养过剩

我国饮食模式逐渐西化,孩子们摄入的高能量食物多余能量低的食物。如可乐,汉堡,炸薯条等,大于全麦谷物,蔬菜等。

3、运动过少

学业负担重、课外补习多、电子产品丰富,挤掉了孩子大量运动的时间。

4、社会心理因素

因为功课压力过重,学习成绩不理想,精神长期紧张,情绪创伤、心理障碍等,都会造成儿童意识地拼命多吃零食来缓解,长此以往,容易肥胖。

幼儿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1、性发育异常

无论男女,其性早熟与机体的脂肪含量均存在密切的关系。“小胖”男孩容易出现乳房女性化,女孩胖,性早熟,月经提前来。

发育提前、性早熟(男孩9岁前、女孩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

雄激素分泌过多、逐步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

2、影响身高增长

体重影响性早熟,继而导致骨龄提前,每提前1年身高损失5厘米

骨关节负重过大,造成损伤,特别是膝关节,同时日常运动锻炼的种类及内容选择也受到一定限制

过多脂肪堆积持续消耗维生素D ,导致维生素D缺乏,营养不良

3、糖尿病

研究表明,儿童肥胖与成人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风险呈正相关。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4、3倍。

4、儿童高血压

肥胖儿童身体体积增大,使代谢总量及身体耗氧量增加,这就使心脏负担加重,血压随之上升。多项研究显示,儿童肥胖使其血压升高,而且会持续到成年甚至老年,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压水平显著升高。,肥胖持续时间越长,高血压风险越大,儿童肥胖6年后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4~5倍。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夜间常表现为打鼾、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后憋醒、多动不安、燥热多汗,甚至有些孩子会出现夜游、幻听等症状。白天常表现为嗜睡、头晕头痛、精神行为异常等,轻者影响学习效率,导致注意力低下,重者产生哮喘等严重疾病威胁。

6、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儿童肥胖可影响智力、身高、免疫力、易疲劳。BMI偏高的儿童和青少年,前额叶大脑灰质体积和海马体体积减小。海马体体积减小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更长远的看,大多数的肥胖儿童,在智力发育上,会落后于其他同龄人,包括但不限于判断能力、逻辑能力、运算能力、组织能力等等。

7、其他危害

可引发多器官(如心血管、皮肤、肝胆、骨骼等)多种疾病;易导致患儿受到歧视、孤立等,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导致恶性循环。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跟宝宝沟通需注意什么?


孩子抗拒学习的心理之谜

有个六岁的女孩,在幼儿园上大班,可是她偏偏喜欢去小班上课,她不愿意学习,就愿意和小班朋友一起玩。

还有很多孩子不喜欢课程学习,抗拒学习?家长给孩子买很多礼物,给很多物质刺激,或者用语言训斥,这些能制止孩子抗拒学习情况的发生吗?不能,因为你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懂”得很多,我们需要发现孩子这个现象背后的心理秘密。

【孩子对学习的身心需求】

孩子对学习的身心要求包括:生理及活动的需求;被爱、被关怀;归属感;自尊心;好奇心:成就感。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从下到上,表示的是先后顺序。

缺乏爱,学习难出色

(1)按照这个表,首先是被爱与被关怀,孩子的学习和思考就像一扇门,当孩子觉得自己缺乏安全感、缺少关怀的时候,这扇门就会关闭。

棍棒之下不出好成绩

(2)孩子总会在学习中犯错,比如做错了数学题,有的家长很恼火,教给孩子正确方法,对孩子讲:“你懂不懂?”孩子答:“懂了。”家长很负责任地说:“你会不会了?”孩子答:“会了。”家长终于长舒一口气,可是发现孩子依然会做错了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家长训斥时,孩子的回答并非出于内心,而是应急的机械性反应。孩子并非明白了家长的指导,而是在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应付家长,进行自我保护。所以,棍棒下面出不了好成绩,训斥对提高孩子成绩没有任何积极帮助。

对孩子不要赞美,要鼓励

(3)成就感对于学习非常重要。孩子的成就感是外在对他的支持和认同。但是要注意赞美和鼓励的区别。

赞美孩子是消极的,因为1.着重外在评价,会让孩子过分依赖他人评价;2.教孩子和别人比较,只为个人的目标而努力;3.孩子为得到称赞而努力表现,会错误地认为自己的价值是取悦别人。4.若得不到称赞,容易因放弃而失去信心。

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1.着重内在评价,肯定孩子自我能力的发挥;2.帮助孩子肯定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的贡献;3.借外在的肯定与鼓励,形成孩子内在的动力,进而培养主动负责的习惯;4.引导孩子从自我肯定中,提升自尊与自信,建构正向价值观。

【亲子沟通三步骤】

(1)两个心理学公式

孩子为什么会在学习中感到焦虑呢?心理学公式如下:

想象+孤独+无能感=焦虑

孤独是没有安全感,长期被人误解就会产生无能感,被打骂就会自贱自卑,这些导致了孩子对学习的焦虑。

如何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心理学公式如下:

想象+沟通+精熟=创造力

以下我通过2个心理测试,来帮助大家掌握培养孩子的心理学方法。

【潜意识测试】

1.有一个问题:“世界是……”你分别写出三个答案。2.然后把题目中的“世界”换成“我”,“我是……”后面的答案不变,你就会发现自己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这个测试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当前的心理特征。

【沟通心理游戏】

把一张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撕掉一个圆的部分。虽然大家听到的是同样的一个指令,但是,做出来的结果却都不一样,这说明“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对孩子不要认为我对孩子说一遍,孩子就能够明白,我们要非常重视和孩子的沟通。

(2)对宝宝要“立刻回应”

当孩子提出一个要求,我们不要立刻满足他的要求,而是要立刻回应,分为三个步骤:

1.“停”,家长暂时放下正在做的事情,注视对方,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2.“看”,仔细观察孩子的脸部表情、说话的声调和语气、手势和其他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的行为。

3.“听”,专心倾听孩子说什么,并以简短的语气,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出来。

(3)损害自信心的4个方式

父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有4个方式:

1.权威式的教育,会导致孩子畏首畏尾;

2.保护过度,会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

3.期望过高,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

4.完全否定,会让孩子无法活出真正的自我。

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注意:

1.了解并完全接纳孩子,帮助他建立自信与成就感;

2.不要保护过度,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3.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4.维系良好的家庭气氛,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站。

案例:与家长沟通的案例


一、案例陈述:

开学初,孩子们来到幼儿园,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有的幼儿能高高兴兴地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哭也不闹,可有的幼儿一看到妈妈走了,急着哭了起来,有的孩子被老师抱着哄着也就不哭了,他们能安静下来了,会听着老师讲话了,会和老师一起做游戏了。有的幼儿却哭个不停,喊着要爸爸妈妈,不让爸爸妈妈走。李诗雨就是这么一个小朋友。她一进幼儿园就哭闹个不停,拉着爸爸的脖子就是不松手,不让爸爸走。一连几天都是这样的,而且在一天的活动中,总是自己坐在一个角落里,饭也不吃,觉也不睡,脾气很倔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家访,从家访中我们了解到李诗雨小朋友平时都有奶奶带着,爸爸妈妈要上班的,这孩子在家里吃饭都有大人喂着,而且平时大人也比较地宠爱她,养成了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而且听她奶奶和爸爸说这孩子脾气很倔,一不顺心就要发脾气还要摔东西。

二、思考与分析

李诗雨从来没上过托儿所,也没长时间的离开过自己的亲人。对一个刚满3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自然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有的幼儿开始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有的幼儿在幼儿园独来独往、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新生入园的不适应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压力:

1、客观上陌生的环境带来的压力:全新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作息制度都需要年幼的孩子去快速适应。

2、心理环境的变化:他们担心自己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如吃饭、午睡、小便、穿衣、喝水怎么办?这些是带给幼儿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三、指导策略

针对这些原因我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来对待。

1、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我就从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照顾,让他们消除顾虑,安心来园。针对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这一特点,我采取听听故事、做做游戏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蹲下身子来跟他们说说悄悄话,抱抱他们,尽量缩小我们之间的距离,帮助幼儿消除陌生感,愿意亲近老师,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每天当孩子来园的时候,我就从她爸手中接过孩子,笑眯眯地说:“来,老师抱,老师也是喜欢你的。”带她去好玩的地方,给她玩好玩的玩具,慢慢地这孩子好象平静下来了。

2、我们把孩子的进步及时地和家长沟通,让孩子的家长也能了解孩子的在园的表现,并且有的放失地配合教育,孩子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的进步从而愿意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

三、建议:

告诉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轻松入园,给幼儿一点心理上的准备。

1、刚入园的孩子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大人要把他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担心父母不喜欢他,不要他了。因而,告诉家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仅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还要让孩子相信父母是爱自己的,父母是想让自己交更多的朋友,学到更多的本领。入园前,家长应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看看幼儿园的环境,花草树木,小朋友睡觉、吃饭、洗手、小便的地方。最好能看到大孩子在幼儿园活动的情景,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个初步的印象,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初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就要有意识的逐步培养孩子自己用小勺吃饭,会正确的咀嚼、吞咽;大小便会告诉老师;会自己穿脱鞋子,有良好的午睡习惯等等,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孩子因不会或不甘而造成不必要的忧虑和紧张。

2、让幼儿学一点交往技能。3岁左右的幼儿,自我中心的特征十分明显,加上又是独生子女,与同伴交往能力差。有的争强好胜,有的胆小怕事,有的看见滑梯等运动器械上有其他孩子,就不敢玩。因而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应有意识多让孩子与别的孩子交往,在交往中,帮助孩子学会一些交往的技能。如告诉他想玩的玩具在别人手中怎么办?别人碰了你怎么办?等等。注意要正面引导,那种“谁打你,你就打谁”的方法不可取,容易造成孩子是非不明,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3、分别时坚决果断。送孩子入园时,家长要与老师密切配合,统一思想,减少孩子不切实际的期盼。家长送孩子入园后,要果断离开,不能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又回来,与孩子相对泪汪汪的。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会让孩子以为只要一哭闹,大人就会满足要求,这样也会延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过程。

如何应对“问题多”的宝宝?


导读:当不能正确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能不懂装懂,含糊其词,要向孩子说清楚“这个问题我现在不会回答,等我看过书后就告诉你”。这样做,可以激励孩子将来好好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

你的孩子喜欢问“为什么”吗?如果是的,那么恭喜你,你的宝宝是一个拥有探索精神的人,这种精神将极大地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正确地面对孩子的“为什么”是家长必修的功课。

如何面对“为什么”

小明今年5岁了,他的问题特别多,整天缠着大人问个没完没了,“为什么火车要在铁轨上跑?”“为什么鱼要在水中游?”“冬天河水为什么会结冰?”等。小明的这种情况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正常表现,他们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但是他们的知识经验又无法解答这一切,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多加鼓励,积极引导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父母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肯动脑筋,耐心倾听孩子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回答。不要嫌孩子缠人,这样会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下去,孩子会因为怕父母嫌烦而不敢再提问题。而一个没有问题的孩子本身就是个“问题孩子”。

明察动机,莫落“圈套”孩子的提问有时仅仅是表达一种愿望而不是真的要你解答。如“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不能看电视?”这类问题其实是在询问作出禁令的原因,你若顺着这个思路去回答“因为宝宝不睡觉就会……”那就错了,最聪明的回答是“宝宝到了应该睡觉的时间了,应该上床睡觉了。”

举一反三,引发联想孩子的思维简单,很难触类旁通。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联想,以减少同类问题的反复提出。例如猫为什么不穿衣服?我们不仅要回答他的“为什么”,还要告诉他“狗、羊、牛等同类动物也是一样的。”这样既开阔了孩子的思路,又加深了孩子对问题的理解。

当不能正确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能不懂装懂,含糊其词,要向孩子说清楚“这个问题我现在不会回答,等我看过书后就告诉你”。这样做,可以激励孩子将来好好学习,探索未知的领域。

总之,为人父母者应该保护孩子爱提问的天性,并多加鼓励,或许你会发掘和造就一个神童。

激发孩子多问“为什么”

莫华4岁左右的时候,特别爱问为什么。快5岁半的时候,我发现他不像以前问得那么多了,通常是自己找来玩具玩很长时间。

这个时候,倒变成我经常提问题,莫华思考之后来回答了。他有的时候能回答上来,有的时候不会了,就反问:“你说呢?”

平时上班时,只要坐在办公桌前,我一天能喝一暖壶水;而周末时,经常忘记喝水,到了晚上感觉口干舌燥。后来,我就在提醒孩子喝水时,各举各的杯子,和孩子一起喝,不仅照顾了自己,也起到了促进孩子喝水的作用。

有一天,我嗓子干,直咳嗽。我立刻问孩子:“妈妈为什么咳嗽?”

“不知道。”

“是感冒了吗?”

“你说呢?”

“妈妈口渴了,大脑发出紧急警告,让嗓子咳嗽,让我去接水喝。”

通过成人有意识的提问,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思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只有当孩子想知道为什么的时候,他才会主动去思考、去找答案。这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孩子今后在学习、观察、实践等许多方面都是有好处的。

家长要处理好幼儿交往出现的问题


导读:家长应摆正教育态度,给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情境,让幼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敢于与他人交往,愿意与他人健康地交往。学前教育是影响幼儿一生的教育阶段,家长应多给孩子点时间,适当放一放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提高孩子的自我接纳程度。

儿童交往心理的调查表明幼儿交往应从家庭开始

一项关于儿童交往心理的调查表明,有近65%的儿童渴望交往,这说明独生子女,亲和需要强烈。但调查同时显示,仅有25%的家长每天坚持较长时间与幼儿进行交流,使幼儿缺乏交往经验,致使幼儿不懂交往,在交往中事事以己为中心或采用蛮横态度对待他人,甚至在交往中有攻击性行为。

种种调查显示,独生子女亲和需要非常强烈,他们需要伙伴,并愿意与朋友保持亲密的关系,但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和制约幼儿的交往行为,导致交往失败,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孩子需要交往的机会太少,一些家长由于工作学习或家务的繁忙,而忽略了与孩子的交流。

经过几年的研究,红桥一幼探索出一整套关于儿童情感教育的办法,并获得了市级“九五”重点课题专家认定A级。一幼园长孙荣俊说,幼儿学会交往首先应从家庭开始。很多孩子在家能说会道,一旦走出家庭就变得懦弱,这就说明孩子在家庭里的交往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他不知道去关心他人,也看不到别人的困难,蛮横得让同伴无法接受,连续受挫后就会变得懦弱。反之,一味遵从也会让伙伴所忽略。为此家长应摆正教育态度,给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情境,让幼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敢于与他人交往,愿意与他人健康地交往。学前教育是影响幼儿一生的教育阶段,家长应多给孩子点时间,适当放一放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提高孩子的自我接纳程度。

家长要怎么与孩子沟通


导读:更多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尊重其付出的努力。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比如从同学、老师、朋友那里得到帮助,只有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身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滋味,孩子才能逐步成长。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成了一个问题,两代人之间不再畅所欲言,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唠叨”、“啰嗦”和“指责”,而孩子对父母也从无话不谈,转向“回避”、“抗拒”,沟通的桥梁断裂。心理精神科专家认为,感觉和行为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只有孩子感觉好了,自然会通情达理。而父母常犯的错误是忽略孩子的感受,甚至加重了孩子的消极情绪。时间久了,父母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直到没法沟通了。专家表示,解决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其实很简单:承认并接纳孩子的感受!

4步帮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每个人都有脾气,孩子也一样。当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朋友那儿遇到“郁闷”的事时,他就想找一个人倾诉一下,比如孩子在学校弄丢了铅笔,回来就告诉妈妈:“今天我的红色铅笔弄丢了。上厕所之前,它还明明在桌子上,等我回来的时候,它就不见了。”此时,妈妈开始唠叨:“我早就告诉过你,自己的东西要保管好,你还真是笨,连自己的东西都保管不好。”原本孩子只是想要告诉妈妈自己丢了铅笔,发泄一下自己失望的心情,不料还被妈妈骂了一顿,心情更加糟糕!你想,这孩子以后再遇到事情还愿意告诉妈妈吗?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戚元丽说,孩子的消极情绪最多来自父母的态度。当孩子遇到问题与父母沟通时,做家长的首先要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接受其感受而不是指责和抱怨,其中有4个要点值得家长注意———

(1)认真倾听孩子的话。作为父母,不用急着为孩子找解决办法,也不用大声训斥,只要耐心地倾听,就能赢得孩子的心。

(2)用“噢”、“嗯”、“我知道了”之类的话语认可孩子的感受。

(3)把孩子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比如当孩子诉说自己的红铅笔丢了,妈妈可以说:“很可惜,那可是你很喜欢的铅笔,你现在很失望吧?”

(4)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其实在诉说过程中,孩子自己就会平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更重要的是,他能意识到爸爸妈妈是自己的亲密伙伴,是值得信赖的人。

以接纳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妈妈,我要去同学家玩。”“不行,你作业还没做完。”在孩子提要求、提想法的时候,家长可能早已给孩子安排好了“生活日程”。因此,在孩子不听家长安排时,实际上是两者之间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戚元丽说,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自然会摆出“家长”的姿态:一切得听我的安排,忽视孩子内在感受。于是,太多的“不”字从家长嘴里说出来,这样一来,沟通的效果自然不佳。那么,家长如何既坚持自己的原则,又不带来“冲突”呢?

戚元丽认为,合作首先是从尊重孩子开始,学会尊重他的想法。如果能以接纳的语气来沟通,少用“不”字,而是多提供一些信息,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孩子要去同学家里玩,妈妈可以说:“再过5分钟就要吃晚饭了。”或者尽可能用“可以”来代替“不”,例如孩子要去玩滑梯,妈妈说,“可以,当然可以,吃了午饭再去。”这样就明显减少了矛盾和冲突,在心理上,孩子更容易接受。

当然,与孩子沟通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当家长忍不住发了脾气,也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比如说:“你这样胡闹,妈妈心里很难过。”家长也要学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少管孩子,鼓励自立

“你今天在学校都做了什么了?”“老师今天表扬你了吗?”孩子一到家,家长就提一连串的问题问孩子。要不就是在写作业的时候,爸妈开始唠叨:“你坐直了写作业啊!”,“你看你,又在东张西望、磨磨蹭蹭”。总之,孩子的一举一动全在家长的眼皮底下,在家长的“监控”之中。面对这样啰嗦又“包打听”的家长,孩子自然反感。

实际上,家长完全可以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鼓励其自立。当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感降到最少时,才能使其成为具有责任感的人。

戚元丽提醒家长,更多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尊重其付出的努力。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比如从同学、老师、朋友那里得到帮助,只有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身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滋味,孩子才能逐步成长。

重要肥胖儿童的心理辅导


导读:许多童年时的小胖子步入青春期以后,如果体重没有下降,肥胖的问题往往就会延续到成人期,成为一个道地的胖子。

青春期的孩子对体重十分的敏感,偏偏在这个时候,却是人一生中体重最容易逐增的时期之一。许多青少年都超出应有体重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女孩体重增加率更远比男孩严重,这时候;配合时下审美观点的要求、传播媒体上不时传出的窈窕主张、及多数成名艺人的身材示范,使青春期的孩子们对体重产生一股难以名状的压力。

根据研究显示;许多童年时的小胖子步入青春期以后,如果体重没有下降,肥胖的问题往往就会延续到成人期,成为一个道地的胖子。

肥胖最严重的威胁其实在心理上,幼时如果因为肥胖遭遇问题和讪笑,往往会影响自尊与自信,等到进入青春期之后对身材问题往往转而抱持过度的防卫与攻击,影响未来人际关系发展的方向。更糟的是;肥胖对健康有很大的威胁,例如心脏血管的疾病等。

当然也有些胖子过得非常愉快而且适应良好,但大部分的肥胖者都是个“抱怨的人”。在不符合社会期许的状况下成长,他们都发展出了很差的自我意象。而这些不好的自我意象,会以一些有伤害性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在学校里功课较差、就用不当行为来引起注意等。相反地,也有些人会以他们的智慧与幽默感来弥补身体上的不完美。

少数肥胖是由于内分泌腺的问题,大多数的胖子都是因为饮食控制不当而运动过少所致,这样会在体内储藏过量的脂肪。显然,减轻体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摄取低卡路里量的食物,而增加消耗的量。可惜这往往是说得到却做不到的方法。“食”不仅是为了维生,也有社会与心理的意义。聚餐、请客、往往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方法,有许多应酬根本是无法推辞的,吃得愈多表示对主人愈尊敬。吃也是应付挫折、孤独等负面情绪的方式,这可以说是其来有自的。从婴儿时期起,奶头就可以抑止哭声,解决所有的问题。到了青少年期,这方法也被沿用下来,而且愈胖的人愈吃得多;因为除了吃以外,他实在不知该怎么办!

父母亲如何帮助为胖所扰的孩子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表示关切,指出肥胖有关的问题,并深入去了解减肥的困难。当孩子已决心要减肥时,父母可以提供节食的菜单,运动的器材等。另外,本身就超的父母,更可以身作则,与孩子一同来进行减肥的计划。

急逐地减少食量或大幅度增加逸动量,都是有害无益的。营养均衡的低卡路里食谱及适度的运动才对身体有帮助。有些父母会操之过急希望立竿见影,其实,这是急不得的,否则引起其它的毛病,可就得不偿失了。在减肥计划中,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与支持,帮助您的孩子,让他长得健康匀称,充满无穷的自信与活力吧!

幼师资料《幼儿肥胖的问题如何跟家长沟通》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肥胖给家长的建议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专家教您如何跟孩子的老师沟通交流 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得怎么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而最了解孩子情况的人要数老师了。那么,家长如何恰当地向老师了解情况,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有效沟通呢?针对几个常见的问题,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问题...
    2021-02-12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家长如何回答孩子问题上星期学习《家长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爱提问题,表明他有求知欲,我们家长应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充分利用孩子渴望求知的机会对他实施各种知识教育,培养他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一.解...
    2020-11-14 阅读全文
  •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宝宝刚出生时,眼睛都没有睁开,但耳朵已经能接收各种信息。“你要听话”、“听妈妈说”,家长的叮咛、嘱咐、唠叨都是孩子最直接的信息源,可见说话在亲子关系里的重要性。聪明的家长会根...
    2020-09-05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 老师最怕两种家长:一种是从不来学校,对于孩子的事不闻不问;另一种是三天两头来学校,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来找老师理论。这是在与一些老师们相处的场合,谈到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问题时,所得到的结论。也许这不...
    2021-10-11 阅读全文
  • 暑期涨知识:图解如何跟小动物沟通感情 忙碌的一周又将结束了。回到家,见到平时没空逗玩的萌蠢小宠物,是不是再疲惫的心也会被他们温暖的眼神给融化了?不过,你真的知道该怎么正确地抚摸它们传达你对它们的爱吗? 以下15张图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到该抚...
    2021-11-30 阅读全文

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得怎么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而最了解孩子情况的人要数老师了。那么,家长如何恰当地向老师了解情况,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有效沟通呢?针对几个常见的问题,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问题...

2021-02-12 阅读全文

家长如何回答孩子问题上星期学习《家长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爱提问题,表明他有求知欲,我们家长应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态度,充分利用孩子渴望求知的机会对他实施各种知识教育,培养他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一.解...

2020-11-14 阅读全文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宝宝刚出生时,眼睛都没有睁开,但耳朵已经能接收各种信息。“你要听话”、“听妈妈说”,家长的叮咛、嘱咐、唠叨都是孩子最直接的信息源,可见说话在亲子关系里的重要性。聪明的家长会根...

2020-09-05 阅读全文

老师最怕两种家长:一种是从不来学校,对于孩子的事不闻不问;另一种是三天两头来学校,一点鸡毛蒜皮的事都来找老师理论。这是在与一些老师们相处的场合,谈到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问题时,所得到的结论。也许这不...

2021-10-11 阅读全文

忙碌的一周又将结束了。回到家,见到平时没空逗玩的萌蠢小宠物,是不是再疲惫的心也会被他们温暖的眼神给融化了?不过,你真的知道该怎么正确地抚摸它们传达你对它们的爱吗? 以下15张图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到该抚...

2021-11-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