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斜阳个人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2023-02-17

斜阳读后感。

在我们的校园时光中一定少不了作文的存在,通过写作文可以让我们的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优秀的作文能触碰到人最真实的情感,什么样的作文算得上是高质量?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斜阳个人读后感精选”,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斜阳个人读后感 篇1

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一种宿命式的走投无路:

华族出身的和子,美丽、率直。她读罗莎·卢森堡,她想要爱情和一场革命。可她真正能做什么呢?她不愿给皇族的孩子当家庭教师,因为那太丢身份。她也不愿意干农活,因为那太累。她真正轰轰烈烈做了的,是给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混蛋写了三封露骨,甚至作贱自己的情书。然后千里迢迢的把自己送上门,怀上那人的孩子。就此她有了“爱情”。她在革命前加上了“道德”,于是升华了行为,完成了革命……这,算不算读书人的意淫?

弟弟直治也是个读书人。他想革命,想改变自己的阶级,想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里。他想写小说,却没动过笔。他吸毒、买醉、玩女人,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向家里借钱……

还有“最后的贵族”,母亲。她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贵族,是因为她不仅能抬着头以最优雅的方式喝汤,还能反叛地,无视自己阶级地位地站着小便。可当家道中落时,她能做的也只是典当家产,对舅舅言听计从。

太宰治给书起名叫《斜阳》。是的,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斜阳早已不是正午轰轰烈烈的日头。它必将渐行渐下,无可挽留地沉入黑夜。

但使我忿懑于胸的,是这斜阳的悲剧并不单单只是时代的成因。与其说是贵族阶级的衰败,毋宁死说是这样一种概念的禁锢:生活不该是这样的呀!我有好的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我比别人有更深刻的思想,我美丽、懂事又有趣。我难道不该有幸福的生活吗?抱歉。有多少人在这样的思维怪圈里还没活过晌午就已跌入夜的深渊?

生活从来不是理应如何的,我们更多知道的是生活如何艰辛。即便有好的出身,受过良好的教育,也只能说是占了一些优势。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响着我们:健康、家人、社会的大环境…日本战败,家道中落,指望着像以前一样岁月静好是不可能的。理性面对现实,才是对自己,对家庭最负责任的选择。去教书也好,去干农活也好,作文总比变卖家产要更实在。一家子靠卖家产能支持多久呢?家产卖光以后又要靠什么活着呢?不知道,这样的问题没有人想过。所谓理想主义文艺青年的眼高手低就是如此吧。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不如去做图书管理员。对自己的寄望过高,又不能脚踏实地做事,他们的死也许就是注定的命运。

还有一个不能不想到的问题,就是东亚国家个体的被动,特别是女性的被动。在面对变故的时候,我们习惯于社会(华族地位,咳,可惜贵族没落了)或权威(比如舅舅,比如无路可走时投奔那个糟糕得不能再糟的“情人”)为我们负担起责任。从没有一刻想起我们也可以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举个例子,同时代比她们大二十多岁的丹麦贵族凯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几乎是她的自传体小说),也同样一生坎坷,但每遇变故她都可以冷静地分析,为自己将来的生活做出合理的规划。丈夫常年不在,偶尔回来还给自己染上梅毒。

同样二十几岁的年纪,凯伦难道不慌张吗?但她可以冷静地分析,离开丈夫,先回欧洲治疗(这应该是她当初最好的选择)。她再一次回到非洲,客观地说是因为她的嫁妆几乎全部投进非洲的农场。她敢于直面问题,解决经济来源。她有所有文艺青年的特质,她也更喜欢在壁炉前讲故事,高谈阔论;喜欢精致的餐点;喜欢黑胶盘。但她也肯快乐地下地干农活、开拖拉机,扛死尸……因为这是该做的,她没有自怨自哀。我们不能说凯伦很精明,因为她虽然肯干,但咖啡园的投资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何况之后又赶上了蝗灾(电影里是火灾)。所有积蓄毁于一旦,凯伦任然可以独立地冷静分析现状:及时止损,回欧洲发展。虽然在非洲,有一个她很爱的男人,但她没有一刻想过为他留下来。因为她知道,那终是靠不住的过眼云烟。

斜阳个人读后感 篇2

《斜阳》这本书整体来说在表达主旨上比较乱。从对母亲的回忆、同母亲共同的生活,到弟弟的死亡、自己与太原先生的爱恋,只是在故事行进上可以联结在一起。整本书表现出对日本战后没落贵族生活的描写,透露出作者对真正贵族的理解。但身为真实的贵族,弟弟直治因自己的身份感到痛苦,首先他并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贵族、其次他因贵族的身份而感到与民众的疏离,他找方法--变成强暴之徒以期进入民众,而他实质的品质则被民众厌烦,他进入不了民众。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主旨的话,那么①就是对(旧)道德的革命,这在姐姐和子、弟弟直治上都有体现:在姐姐身上是与上原先生的情人关系、私生子,以及她自己不断表达的自己与上原先生的爱情对就道德的革命性之处的观点;在弟弟身上就是其对死亡的权力的理解、对民众文化贵族文化差异的痛苦;对suga有夫之妇的单恋;②就是对现世生活、现世文化、道德、社会基调的绝望,这主要体现在上原先生、直治,及上原先生的好友们身上,这是最直白的对话:“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要求什么敦厚、诚实之类的美德,那就等于扯掉死鬼的脚。敦厚?老实?呸!那样是活不下去的,不是吗?要想不低三下四地活着,只有三条路好走,一是归农,一是自杀,还有一个是靠女人”、“对于那个都不愿干的可怜虫来说,最后唯一的手段——就是围在上原二郎先生身边,喝它个一醉方休”。而他们就是用所说这4种方式面对现世的文化、道德、基调,他们的方式出于消极与绝望:上原先生及他的好友们采用第4种方式,直治则是第2种。②中的社会文化、道德、基调是包括①中的(旧)道德的,但在面对的方式上不同:和子选择革命,直治、上原先生则是绝望;和子相信革命,直治对革命也不相信,上原先生的观点做着放置的笔墨很少但绝望是无疑的。本文阐述的内容就止于此。死亡与蛇的莫名联结不做解读,儿女与母亲——这个在直治眼中真正的贵族的情感描写还是感人的。文中有很多刻画内心情绪、思考的比较好的段落,但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我一开始就不打算指望您的人格和责任,我只考虑我的一门心思的恋爱冒险能够获得成功。”“接着,我要和新生儿一起,进行第二回合和第三回合的战斗。生下所爱人的儿子,养育他成长,这就意味着我道德革命的完成。即使您把我忘却,或者因酗酒而殒命,为了我的革命的成功,我也能健康地生存下去。”“我因您而感到自豪,我也想让出生的孩子因您而感到自豪。私生子和他的母亲。我们将永远同旧道德战斗到底,我打算像太阳一般活着。请您也把您的斗争持续进行下去。”

斜阳个人读后感 篇3

知道太宰治也是一次偶然,现认识的一位同事爱好文学为我推荐的作家。而我喜欢这种偶然又了解一个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作家,然后去读他的作品。

读完《斜阳》,有一种深深的哀伤。我知道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他人生价值观或经历的投射。所以,太宰治的一生也让人觉得悲伤。太宰治一生自杀过很多次,当然很多次都失败了,在他39岁那一年,终于自杀成功。留下知名作品,被众人知晓。

《斜阳》讲述的是没落贵族的姐姐和母亲相依为命,时而出现的弟弟吸毒最后自杀。同样的家庭出生,而一个选择死去,看着脆弱的姐姐却选择活下去。我不想说他是以怎样的手法,不懂太多专业用语,我只写写我在读的过程中和之后的感觉吧。

刚开始看,真不懂,不懂一个人描绘那样的语言,女主人公和子似乎很喜欢她的妈妈,妈妈那种贵族的气息是她一直仰慕的,即使最后没落一颦一笑都保持得原模原样。父亲死后,家庭没有支柱,和子的家庭只好卖掉以前的豪宅,回到了乡野的一桩别墅生活。没有生活技能的他们,只有靠变卖衣物首饰生活。而母亲的病一天天加重,和子退去身上的尊贵帽子到田地里干活生活。逐渐的,她似乎开始摒弃了身上的某些束缚,她爱上了一位有妇之夫,而且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不对,反而最后想和那位上原作家有一个小孩是她生活下去的勇气。她细心地照顾自己的母亲到死,她鼓足勇气给六年没有见面的情人(她心中的契诃夫、m.c)写了三封表白信,一封比一封感情炙热,最后找到了他,不问他的一切,只想见到他,知道他的想法,或是怀上他的小孩。最后他做到了,作为家庭里唯一留下的人,她最柔弱,弟弟总是觉得她养不活自己,而她却是最后留在这世上的。

和子的弟弟,是一个矛盾的人。也许和子和弟弟两个人是作者的分裂。弟弟从南洋回来,愤世嫉俗,颓废堕落,而他却是母亲生命得到些许延续的根源。而他的活着也是因为母亲的爱,所以他在母亲死后不久,也选择了自杀,在他留下的遗书中,我们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或是作者的呐喊:他不想当贵族,他想融入大众中,他认为死也不是罪恶。“直治的遗书:姐姐,我不行了,先走了。我全然不知,我为什么要活下去。就让那些想活的人活着吧。人有生的权利,同样也有死的权利。”

生命的黄昏,艺术的黄昏,人类的黄昏。也许作者那个时候只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感受,无尽的颓唐。

也许太宰治的作品太过消极,其实他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颓废靠酒精医学专用的上原先生、还是自杀死去喊着革命的弟弟、又或是一直温婉保持着贵族气息的母亲、还是坚韧地活下去的姐姐,无一不是作者内心的写照。在那样一个情感无法宣泄的时代,他们不懂如何生下去,但是他们可以选择如何死去。这也何尝不是一直向命运的挑战。

斜阳个人读后感 篇4

《斜阳》的作者,太宰治。对于作者我不想多做讨论,我甚至不愿意去花那么几分钟打开网页,搜索“太宰治”三个字。尽管简单的几分钟,能让我知道更多,但是说风云,我更想从书中的字句去了解一名作者。

我忘了从何时了解到“太宰治”三个字的。只记得在一个图书馆,日本文学的分栏柜里,静静地躺着几本《人间失格》,但《斜阳》是没有的。把书从书架上拿出来,封皮放了是什么样色,又或者书面的排版什么样的,只记得书的背面的一句话:“最大的悲伤是在最大的欢喜之后。”(或许是这样的意思,但具体的句子我已忘记。)

那个时候就想读一读太宰治先生的书,但此次有幸因一人的赠书读了这本《斜阳》,心怀欢喜,两天之内就潦潦草草或又认认真真的读完了这本书。

我总是爱看一下一本书的时代背景,作者是何时写下的书,又或者是什么时代写下的书,这是最基本需要知道的。《斜阳》来自1945年的日本,由于战争,变得衰败,又因新思想侵蚀,旧时代日本贵族的废除,成就了这本书。

和子一家是这本书的主线。在和子一家,父亲早日逝世,和子姐姐,母亲和弟弟直治生活在一起。弟弟直治在书的开头便嘲讽着某些贵族,我甚至记下这句话:“不是有了爵位,就是贵族了,即使没有爵位,也有人是天生高贵的,就是个出类拔萃的贵族。”我从不敢深刻去了解这句话,因为在那个时代,这句话的意思甚至可以分化出很多种意思。因为直治就是因为“贵族”的标签,而郁郁而终。

或许有人刚开始读这本书时,会觉得直治真的很坏,桀骜不驯。但真正的了解到最后他自杀给姐姐的遗嘱时,才会明白,直治不过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罢了,让人可恨,但又让人从心眼里同情着。尽管花天酒地,尽管一副花花公子的样子,随意拿着家里的钱过着挥霍的生活,整日沉醉于麻药和酒,女人,到只不过为了麻醉自己的精神罢了。

那么多的女人,一幅幅漂亮皮囊的女人,但唯独爱上了一个画家的妻子,其温文尔雅,端庄温柔,就像是他心中传世的画一般,刻印在心里。最后对于生死的觉悟,更是让人泪颤。

母亲,最后一名贵族。从书的起端便能了解到母亲的儒雅,之后的伤病,甚至是直至死亡,都保持着贵族的高雅,而在上面也提过直治嘴里的贵族,可能他说的也只有母亲才配得上贵族两字。母亲对于直治与和子的母亲让人深刻,不让孩子担心,强忍出来的健康与脸颊的红意,更让人心疼。

和子,《斜阳》最为重要的人物,不同于直治,直治选择了自杀成为时代的牺牲品,但从和子一家从贵族打落,进入乡下时便能找到她那种“革命”的气息。始终与旧时代抗争着,她能为了生活种地,尽管因一次“贵族小姐”的失误,导致院内起火,但能深深的感受到她的罪恶感,与忏悔。碰见上原那不顾一切的爱情,冲破时代束缚的爱情的坚持。

写到这,我不知如何写下去了,我羞愧于我的文笔与见识。但幸好能将我的懦弱与缺点公布于世,至少不像直治,不敢一次次坚持着斗争。我不想成为直治,因为他真的懦弱。面对冲击那无力而又随波逐流的漂流,一直胆怯着。

《斜阳》的读后感,至此已写不下去了。但我也深深叹一口气,从太宰治笔下那悲惨的时代逃出来了。我愿意更久的向窗外望去,至少我虽被时代与见识束缚着,但总是在拼命的寻找着世界的那一片温暖。(吴俊杰)

斜阳个人读后感 篇5

两年前读完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当时总觉得不理解,不知道为什么他怎么可能写出这么丧的文字来,不理解他的作品,甚至读完觉得他有点莫名其妙。后来,在经历两年的我,遇到挫折磨难时的我,第一想到的便是他的书。然后疯狂的喜欢上他的作品,一读再读….就好像写出了我所有的秘密心事,好像在拿着手术刀在切开外表下那脆弱阴暗潮湿的心灵,我知道,那是深藏在海底石头下的自己。

从小在周围和学校受到的不同于一般人的优厚待遇和自幼的聪颖敏感以及“名门意识”,使他感到自己是不同于他人的多余。加上一直忙碌的父亲和病弱的母亲,从小寄人篱下,渴望爱而不可得。形成了他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敏锐的感受性。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极度的自卑,累赘似的包袱,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绝望啊。五度自杀,四度殉情。可也正是因为从小的环境形成的性格,从而总是使他站在一个自我以外的立场看待这个世界,正如他就好像是在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看着,从而去批判人性的冷漠、虚伪与庸俗。最痛苦地,是他自己清楚地明白自知,内心的世界、外在的世界的矛盾使他一次次地找着突破口,他想着逢场作戏,想着表达,想着自杀。

曾有人问我说,我不理解,为什么他写的小说这么丧,为什么他总是用他的想法来揣测这个世界,为什么还有人喜欢看他的书。我想,是因为太宰治就像是我们心灵秘密的代言人,写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那丑陋、阴暗、肮脏、颓废的一面吧。他写出了现代社会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自闭者、叛逆者、边缘人或多余人的悲剧啊。不可承认,内心的世界、理想的世界,现实的社会的相互矛盾,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只是选择的方式不同罢了,而太宰治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死。而我们,则选择了活着。

斜阳个人读后感 篇6

《斜阳》读后感1500字!

《斜阳》描写了日本二战失败后一个破败华族家庭的悲剧故事。和子在婚姻失败后,因为经济拮据,便同母亲搬到了乡下,靠种地和典当家产度日。和子的弟弟直治参加了二战,日本战败后他又重回家庭,但仍然沾有毒瘾,终日游手好闲。母亲健康每日愈下,最后因病去世,没了牵挂的和子不愿再忍受这般枯燥、拮据、暗无天日的生活,她想挣扎,想反抗,便决定悍然发起“道德革命”:寻找弟弟的朋友,即自己以前喜欢的小说家上原二郎,做他的情妇。时隔多年后,和子再次找到上原二郎,他比印象中的更加邋遢、丑陋、低俗,但和子最后还是把自己献给了他,并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和子的弟弟,直治,虽然喜欢上原二郎的妻子,但始终深埋心底,不敢出口。他身为贵族后代,但生活拮据,过不上优雅的生活,想要融入普通人,却又始终没法向他们一样自甘堕落,贵族的荣誉感、不合群的孤独感折磨着他,并最终导致了他的自杀。

太宰治因为其周遭经历等原因,导致这本书被消极、阴暗的氛围所笼罩。有人把《斜阳》评为是贵族的挽歌,但我却觉得,凭其对落魄贵族生活及其人生走向的描写,把它当成一面照妖镜或者警示录更合适。和子一家是贵族,日本战败后,政治地位丢失,经济来源断掉,城里的房子卖了去乡下,嫌农活太累,索性把衣服家具全部典当聊以度日。这算贵族吗?倒不如说是无用的寄生虫和吸血的蚊子吧。举止优雅、生活高贵、承蒙祖上荫庇而毫无建树且每日里兀自抱怨的,凭什么要让你贵下去?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如此贵族,日落西山气息奄奄的越多越快越好。所以,看下来,倒不觉得他们可悲,反而是罪有应得、大快人心。

真正的贵族,应该是一种气质,一种内涵,一种情操。官宦世家可以有,平民百姓也可以有。它不应该随经济的富裕与否而增减,应该是扎根于内心深处、烙印在精神之中。尤其是,人在艰苦的时候,品质更加重要,否则,所谓高贵就是虚伪。

和子喜欢的上原二郎,有妻子,有小孩,但她却置羞耻心和伦理而不顾,认为自己敢于向旧道德反抗十分光荣,敢于追求真爱十分伟大,“毅然决然”的做他的情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做不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破罐子破摔的时候别砸到别人啊!自甘堕落、自暴自弃、祸及他人,实在令人不齿。这点上,反观直治,虽然最后以自杀终结,但把苦闷牢骚都藏在自己心里,始终未做出伤害他人之事,倒比和子强太多了。

直治为什么选择自杀呢?因为他内心深处一直在遭受折磨和痛苦。他从前是贵族,但现在落魄,没了钱财,自然再过不了阔手阔脚的生活,所以只好退而求次,向普通人靠拢,与“庶民性的庸俗”妥协,吸毒、买醉,希望和他们打成一片。然而心底里的族的烙印还影响着他,让他没法完全堕落,不能成为十足的无赖。结果就是,他既没法融入普通人,也无法回归贵族圈,恶魔劝他堕落,天使骂他堕落,内心一直选择、一直纠结、一直煎熬,只能靠死亡来解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认清自己,坚持自己,选择一条道,一往无前的走下去,才不会时常迷茫、时常后悔、时常自怨啊。

直治吸毒的时候和上原二郎经常待在一起。和子为了找直治,接触过上原二郎,两人从酒馆出来,在阴暗的过道,上原二郎强吻了和子。彼时,和子已经嫁为人妇,上原也是人夫。再之后,和子偏偏对上原二郎起了兴趣,鼓励弟弟和上原二郎厮混,阅读上原二郎的书作,并最终演变为,一厢情愿、无怨无悔的要做他的情妇。真的很难理解,和子是怎么想的,或者太宰治是怎么想的。难道真是,人在世间走一遭,所言所行皆是播种,某时某地终有花开?或者,上原二郎也只是和子想要实现与生活对抗之目的的工具人?

直治喜欢上原二郎的妻子,他把这视为自己最大的秘密,直到临死前,才告诉了姐姐和子一人。人的情感和想法,终究是想得到理解和反馈,只是不敢、不能言说,才成了秘密。倘若明日终老,该把它带入坟墓、含恨而终,还是不顾一切、把心意讲给人听呢?

斜阳个人读后感 篇7

叶藏像一个溺水的人,因为是哑巴而无法呼救,放任最真实残忍的痛苦表情像恐怖电影般给岸上的我们呈现。可我不会游泳,甚至从来没靠近过河边,我和他一样窒息,为他无望的挣扎感到悲悯和可惜,但我救不了他,再怎么样,我也只是个不小心窥见惨相的过路人,伸出援手的想法,从本能上让我感到不愿和怪异。他所剩无几的喘息,只能让我对他来到河边前的过去浮想联翩,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正常人的心态吧。

我们费力地迎合这个社会口口相传的仁义道德,努力获得做人的资格,像经历这等级考试,始终渴望别人的评判,是战战兢兢的小丑,是逢场作戏的骗子。看着自己的影子被所有人踏着,才感到释然和安心。

叶藏最后被关进疯人院,这是顽固冷酷的世人给他的定义,是正常人惯用的排除异己的方式,只要你格格不入,不能提前学会正确的讨好和目的性的相处,你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即人间失格。

文学式的悲剧固然会为某些自作聪明者叹作无病呻吟,只望观时足够耐心和虔诚,即便是隔岸观火之态,也莫要大声讥笑那些在河里痛苦的人。

斜阳个人读后感 篇8

书中的三个主角,母亲,直治还有和子。若说母亲是即将沉落的夕阳,直治是夕阳沉落时那一刹那的黑暗,那么和子就是冲破黑暗的那一缕晨光。“喜欢夏花的人就会在夏天死去,我本以为自己也在今年夏天死去。因为直治回来了,所以活到秋天。”母亲的自然优雅,根据天的颜色搭配的衣服,温柔的举止,令人尊敬,亦令人怜惜。

直治在书中似乎是个无恶不赦的坏孩子,喝酒,吸毒,与上原等人混在一起。让母亲牵挂流泪,令姐姐操心。然而在日记里,他说“没有什么比这更伤心的了,所做的一切堕落只为挤进凡人的场所。”一生中都在为自己是贵族而感到愧疚,却又无法融进普通人的圈子,在贵族与平民之间彷徨,在矛盾之间挣扎。一直想死却因为母亲尚在而拼命活下去,他清醒着却不得不伪装成浑噩之人。“有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他的葫芦花日记里,坦白了一生的经历,充斥着愧疚。他说“一如人有活的权利,人也应有死的权利。”

他说:“姐姐,我是贵族!”唯一的遗愿是自己的棺材里能放着母亲生前的那件麻质衣服。可怜的令人心疼

比起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还是较喜欢《斜阳》.《斜阳》在悲哀中有一种温柔的感觉,正如书名一般。斜阳,温柔而又似乎随时都会消逝,让人忍不住去碰触,去挽留。又如宋祁的《玉楼春》里的“为君把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给人带来的感觉。

相关推荐

  • 邻居个人读后感精选 我们现在每天都需要接触到写作,写作文可以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邻居个人读后感精选,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暑假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故事书《拇指班长我的机器人邻居》。书的内容生动有趣,令我爱不释手,读完之后回...
    2023-02-03 阅读全文
  • 星空个人读后感精选 怎么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呢?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总有一些让自己深有感触的故事情节。总是感觉想记录什么,那就写一篇读后感吧,敬读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整理的星空个人读后感。...
    2023-02-14 阅读全文
  •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精选 作文可以说记录着我们的青葱岁月。写作文是我们思想的表达,情感的抒发。我们写作文要具体有内容,不要空泛。大家会担心自己写不好作文吗?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精选”,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1980年三联书店重刊...
    2023-02-06 阅读全文
  • 读后感论文读后感精选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栏目推荐:“读后感论文读后感”。书读得多了,无形中会为我们披上一身铠甲。认真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往往内心都会有所总结,我们可以围绕作品写读后感,不过不要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你掌握了写读后感的方法了吗?或许你需要"读后感论文读后感"这样的内容,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2023-01-14 阅读全文
  • 新教育之梦个人读后感精选 读完作品,你不仅会为作者的思绪而感动。读后感便可以把这些道理更好的记录下来,经过收集,编辑整理了新教育之梦个人读后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3-02-04 阅读全文

我们现在每天都需要接触到写作,写作文可以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要精写和多写相结合。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邻居个人读后感精选,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暑假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故事书《拇指班长我的机器人邻居》。书的内容生动有趣,令我爱不释手,读完之后回...

2023-02-03 阅读全文

怎么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呢?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总有一些让自己深有感触的故事情节。总是感觉想记录什么,那就写一篇读后感吧,敬读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整理的星空个人读后感。...

2023-02-14 阅读全文

作文可以说记录着我们的青葱岁月。写作文是我们思想的表达,情感的抒发。我们写作文要具体有内容,不要空泛。大家会担心自己写不好作文吗?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精选”,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1980年三联书店重刊...

2023-02-06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栏目推荐:“读后感论文读后感”。书读得多了,无形中会为我们披上一身铠甲。认真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往往内心都会有所总结,我们可以围绕作品写读后感,不过不要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你掌握了写读后感的方法了吗?或许你需要"读后感论文读后感"这样的内容,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2023-01-14 阅读全文

读完作品,你不仅会为作者的思绪而感动。读后感便可以把这些道理更好的记录下来,经过收集,编辑整理了新教育之梦个人读后感,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3-02-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