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关于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

发布时间:2022-12-28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个好老师就要负责任地上每一节课,任何工作都要有高度的计划性,教案也不例外。只有遵循计划,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教学工作。经过自己设计的教案,教学思路往往很清晰。怎么让教案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呢?你不妨看看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

本课使用《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

【课前慎思】

《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

我在欣赏品味之余,发现我们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第二,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

我思考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辞海》)那么,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曲线围成、没有角、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是不是特征?一中同长的特征是不是需要下发空白研究报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是不是为了研究报告而组织研究?这是不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去渲染?圆的概念都没有给出,是否需要咬文嚼字地概括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揭示两者概念后,让学生从一个圆内各个不同的线段中挑出半径和直径,有没有哪位老师见过学生有错?学生都不会有错的活动,要不要组织?这样的活动是不是教者自作多情、自娱自乐?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不是教学难点,要不要研究,是否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得出关系后的填表练习,究竟是练习的两者关系,还是练习的乘以2和除以2的口算?我们是不是总是好为人师,以为我们不讲学生就不会?是的,熟能生巧,但熟还能生厌,那熟是不是还能生笨呢?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是不是很少不懂装懂,而更多的是不是精明地懂装不懂?

我思考量出半径都相等,就科学、深刻吗?在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真的画不完吗?画不完就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半径都相等和直径都相等要不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我们说正常人的两条腿是一样长的,怎么不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人身上?以后再说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还要不要加上在同一个正方形中呢?数学上的严谨就是这样的吗?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这是不是教学内容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圆的画法是应该教,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但应该一、二、三地教吗?是不是在学生容易疏忽的两个地方手拿住哪里、两脚之间的距离是直径还是半径点破就可以了?学生抑或老师画出的不圆,是否就该随手擦掉?那些不圆的作品,是不是课堂中的生命体?是否应该珍惜?

我思考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应该不仅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是不是才凸显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是不是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数学老师是否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作为一种非言语程序性知识的思维?

我思考圆的意蕴实在是丰富,借着这么圆满的素材,我们是否可以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突破常规的创新思维上做些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一定这样吗?柳暗花明、曲径通幽、殊途同归的心理体验,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思明辨,我认识到圆这一节课应该讲的有价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有舍才有得,一课一得足矣!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1.课件创设问题情景。

2.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追问中初识圆

1.结合学生作品,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2.课件动画演示。

3.研讨圆的特征。学生说,古人说。

4.质疑古人说法。大方无隅。

三、画圆中感受圆

1.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并标上半径、直径。

2.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3.追问为何这样做?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3.探讨大圆的画法。

4.追问大圆的画法。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六、课后延伸研究圆

1.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2.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追问研究。

【试教后的反思】

非常成功,非常享受!已经拖课了,学生还是不愿意下课。

师父张兴华满意地对我们几个徒弟说:应龙的这节课,我就七个字浑然大气铸成圆!

认识决定行为。已有的会成为包袱。备课时,我就觉得半径、直径不要像原来那样教,一问学生这是一个多大的圆,学生就会说出半径、直径。课堂事实也是这样,就让自己不再思考了。试教后一反思,才发现宝物在哪儿呢?是个更妙的问题,首先是回答了探讨的问题,其次是凸显了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现在想来,这样问,味道好极了!

正像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对阿甘说的:要想往前走,就得甩掉过去。是啊,我今天的教法不就是想甩掉过去吗?但甩掉别人的过去容易,甩掉自己的过去就难了。否定别人容易,否定自己难。我是这样,听课老师会不会也是这样,而不肯接受我这节课呢?应该坦荡荡,何必长戚戚,我的地盘我作主,30年后再说吧。哦,我不该这样想,数学研究者往往是孤傲的,认为只有自己发现的1才是对的,我应该再思考,再否定自己,就像硬汉海明威说的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

顿悟:几何画板上显示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应该从正六边形开始,这样暗合了刘徽割圆术也是从正六边形开始的,并且解决了几何画板上正三角形不正、看着不舒服的问题,还解决了与前面研究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一中同长重复的问题。哈哈,反思真好!

课上学生画出的不圆的资源化运用,感觉真好:有方法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善意、借走橡皮的回应,那意境真有林黛玉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妙。

在完成了为什么没有规矩也画成了圆的追问,我说是啊,圆心只能一中,半径一定同长。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祖先的圆,一中同长也,才知道以前听说的圆心、半径是多么重要的两个词啊!之后,看到学生闪亮的眼睛,我心里真舒畅。这样不就把经验、直观与抽象结合起来了吗?数学的抽象首先是一个过程,其次不就是建立一套术语概念系统吗?

整体感受在学生需要教的时候再教,效果就是好。看来我说教是因为需要教,没错!

自己以前也教过《圆的认识》,为什么没有今天这么享受呢?莫名地,我想起《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完全做成的东西,看上去好像缺了些什么,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差。完全装满水的容器,看上去好像是空的,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少。非常直的东西看上去却好像是弯的,大的机巧看上去倒好像很笨拙,特别善辩的人看上去倒好像不会说话。

那,我成在哪呢?在没有增加新知识点的情况下,上得学生不愿意下课。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让学生体验到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圆的规矩的同时感受了研究问题的规矩,让学生体验到追问为什么是一件很有意味的事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了理解并产生出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

那,我缺在哪呢?这一节课,对原来所重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淡化了,学生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

以前,我教《圆的认识》时,总是觉得这不能丢,那也不敢掉,把自己扣牢在自

己和他人一起画就的小圆里

哈哈哈,现在的我真是在理想圆里!

为什么以前的我没能、没敢这么上?教学的能力不到,教学的勇气不够,教学的追求没有

为什么今天的我能这么上、敢这么上?课程改革的深入,百花齐放的氛围大抵还源于自己对自己和他人教育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意义和价值的哲学之思。

花未全开月未圆,大成有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拖课了,总是不好,如何在40分钟内和学生交流?要舍什么?

这节课,多处引经据典,是否过度了?度是几处呢?数学味淡了?那我们的课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还是为了上出一堂数学的课?话又说回来,哪一处又是与数学无关呢?是否只是顺手一投枪(鲁迅语)?那老师顺手多了,学生是否会目不暇接、审美疲劳?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整理:云山雪燕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

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

生思考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

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真佩服,真佩服,我们西安的小朋友真棒!会动脑子,。除了你表示的那个点,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思考。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师:你刚才的说法很有意思,先说在圆的范围内,后来改成在圆的这条线上。如果在范围内,距离不够3米,如果在圆上,距离够3米。那你们怎么告诉小明呢?如果宝物在圆上,怎么表达告诉小明呢?

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厂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

师:同意吗?真厉害。刚才她说到两个词,一个是以左脚为圆心还有一个是半径多少?[板书:圆心,半径]

生:3米

师:就用上这两个词,就很准确地表达出了圆的位置,对吧。如果只说以左脚为圆心,不说半径3米,告诉小明,宝物啊就在以你左脚为圆心的圆上。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如果只告诉左脚是圆心的话,那圆可以无限延伸。就没法掌握圆的周长是多少。

师:那个圆可以无限延伸。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你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没定,圆的大小没定。对不对。

生:对

师:这样的话,可以画多少个圆,可以无限延伸,对不对。那如果不说以左脚为圆心行不行?

生:不行,那样圆的位置就可以无限延伸,。

师:除了说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还可以怎么说?生活中听说过吗?

生:也可以说直径是6米。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可以说:以左脚为圆心,直径为

生:6米

师:对。这个直径:也能表达圆的大小。[板书:直径]

师:为什么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会是一个圆呢?

生:因为在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哦,他说了这个。什么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会是一个圆呢?

生:因为以他的左脚为圆心,他可以随便走一圈,就变成圆了。

师:哦,可以随便走一圈。方向没有定,是吧。这也是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刚才两个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要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圆的特点来说明。你觉得圆有特点呢?

生:我觉得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师:我们说图形的特点的时候一般要和以前学过的图形作比较。一句话,有比较才有结论。[课件:三角形,正方形等]以前我们学过三角形,正方形等。我们以前说图形的时候往往从边和角两个角度来说明,那你看,从边和角的角度来看,圆有什么特点呢?

生:它既没有棱也没有角。

师:同意吗?同意的请点点头,她说圆没有棱也没有角,对吗?

生:对

师:没有棱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棱是说它没有边,它不象正方形有4条边。

师追问:那它是没有边吗?

生:不是,有边。

师:有边,几条边?

生:1条。

师:那你们说圆的边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过的图形的边是直线,而圆的边是曲线构成的。

师:同意?

生:同意。

师:看来我们从角来看,圆是没有角的。从边上来看,圆有没有边?

生:有!

师:有,几条边?

生:一条边。

师:这是圆很特别的地方。其他图形,最起码有3条边,而圆呢?只有一条边。并且它的边怎样?

生:是曲线的。

师:是曲线的。其他的是直线或者说是线段围成的。

师:圆,我们从边和角来看是这样的特点。我们的祖先墨子说:圆一中同长也[板书]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一中指什么?

生:圆心

师:同长,什么同长?

生:半径

师:半径同长,有人说直径也同长。同意古人说的话吗?

生:同意。

师:圆,一中同长也。难道说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行不是一中同长吗?

认为是的举手,认为不是的举手。为什么不是呢?

生:这些图形中心到角的距离比到边的距离要长一些。上前面指着说。

师:这些图形是不是一中同长?

生:不是。

师,不是的理由就是:从这个中心到边上的点跟到顶点的点的距离就不一样。那有没有一样的?正三角形里有几条一样的?

生:3条。

师:正方形呢?

生:4条。

师:正五边行呢?

生:5条。

师:正六边行?

生:6条。

师指圆:

生:无数条。

师:无数条?[板书]为什么是无数条?

生:圆心到圆上的半径都相等。所以有无数条。

师: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我们解决的问题是相等的半径有无数条。

师:为什么有无数条?

生: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等。

师:圆周上有多少个点?

生:无数个。

师:这些点和圆心连起来当然就有无数条,是吧。圆周上有无数点,请问:从这到这有多少个点?[指圆弧线]

生:无数个。

师:这些图形一中同长的条数是有限的,而圆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古人说的圆,一中同长你认同吗?

生:认同。

师:经过我们讨论更认同了,不过刚才有同学说圆是没有角的。圆只有1条边,边是曲线。究竟哪个更重要呢?我们来看[课件出示椭圆]这个图形是不是没有角的。是不是只有1条边,边是曲线。它是圆吗?它一中同长吗?所以说一中同长是圆最重要的特征。墨子的这一发现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谁能学古人的样子读一读??

生读。

师:圆有什么特点?

生:一中同长。

师:我们来看小明的宝藏在什么范围?我们第2个问题解决完了吗?

三、画圆中感受圆

1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师:孩子们,想自己画一个圆吗?画圆用什么?

生:用圆规。

师: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家看,规就是圆规、矩就是带着直角的尺。规是用来画圆的,矩是用来画方的。

师:既然大家都回会画?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

(生自己画圆)

师:画好了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此时的作品都不怎么标准)

师:从这些圆里,我们是否可以想象,它们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师:看来画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小组里交流一下,怎样画圆才能标准?

(生小组交流)

师:大家交流完了,好了。那现在你们说一下是怎么画的?

生:用圆规

师:了解圆规的发展,现在圆规的优点在哪里?

师:用这样的圆规画圆,手必须拿着哪,圆规就不动了?

生:拿着圆规的头,不能捏着它的两条腿。

师:对,就是拿住圆规的头,而不能捏着它的两条腿。

*(课件出示:再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

生画,师巡视

师:哎呀,老师在巡视时,我发现你们画的较规范的圆,大小不一样,为什么?

生:这里要我们画的是直径4厘米的圆。

师:你知道什么是直径吗?顾名思义,它和半径是什么关系?

生: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订好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师:孩子们,谁愿意上来画一画。这个机会老师留着了。

师:展示画圆,故意出现破绽一:没有圆上?破绽二:没有画完?

生:两脚之间距离变化了;粗细不均匀;

师:你们真仔细,我把汗都画出来了。

2标上半径、直径。

师:学生标直径和半径;你说在画半径时特别注意什么?

生:在画半径时特别注意对齐圆的圆心,画完后表上字母r;

师:半径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在(圆)上,另一个端点呢?

生:圆心;

师:再画一条直径;刚才他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应该特别注意什么?那位戴眼镜的小伙子。

生:一定得通过圆心。

师:直径用字母d表示,数学上就是这么规定的。d和r是什么关系?

生:2倍,d=2r。

师:画圆是怎样画的?

师:先确定一条半径,也就是两脚之间的距离,然后确定一个圆心,再旋转一圈。为什么随手就能画出一个圆呢?

生:圆规画长是半径

师:为什么这么做呢?先确定圆心,半径长度。

生: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就不相等了

师:圆的特点:圆一中同长。知道圆的特点太重要了。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

师:是什么?中间是什么?中间为什么是个圆?不知道篮球比赛是怎么开始的,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师:为什么中间要是个圆呢?

生:刚开始比赛要往对方场地传球,这样中间画圆比较公平。

师:队员在圆上,球在中心。圆一周同长,比较公平。

3.探讨大圆的画法。

师:这个圆怎么画?

生:先找到圆心,两点间距离固定好,再画

师:大圆,再大,超大呢?没有圆规可以画?

生:用大拇指当圆心,用食指画

师:画大圆?

生:确定圆心半径再画。

师:这个大圆,没有圆规怎么画?

生自由交流

4.追问大圆的画法。

师:不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怎么没有圆规也能画圆?

生:规矩不一定单独指圆规,指的应该是画图的工具。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工具来画。

师:我们这句话还是对的。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师:一定这样吗?宝物一定是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圆上吗?[课件:西瓜]宝物可能在哪里?

生:地下。

师:拿西瓜说事。我们就想到球了,球也是一中同长。圆和球有什么不同?

生:圆是平面图形,球是立体图形。

六、课后延伸研究圆

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更多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点击: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三单元较复杂分数应用题例7开放式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出示例7: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

师生共同画出线段示意图(图略)

师:请大家结合线段图,开动脑筋,利用已有知识求出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学生各抒己见。)

生1:我用方程解,数量关系是计划用水的吨数-节约的吨数=实际用水的吨数,所以设原计划用水x吨,得方程x-x=480

生2:这样做是对的!而我列出的方程是x=480+x

生3: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实际用水的吨数相当于原计划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我认为也可以这样列方程:x(1-)=480

师:这三位同学都是从列方程的角度求出了解,你们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生4:我用算术方法解。从线段图可以看出把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看作9份,实际用水比原计划节约,那么实际用水的吨数就是这样的8份,这正好是480吨。48089,先求每份的吨数,再乘9,就得实际用水的吨数。

师:对他的解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大部分学生点头认同。

生5:我同意生4的解法,当然也可以这样列式:4808。先求出每份是60吨,这60吨相当于原计划用水的,所以再除以就是原计划用水540吨。

此时,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他们私下小声地议论着,过了一会儿,生6面带疑惑站起来说:老师,我也列了两个算式,不知对不?

师:你先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生6:我的算式是4809和48098

师:对这两个式子,你们议一议好吗?

生7:这两个算式都是错误的。如果这两个算式是正确的,那么刚才列出的48089或4808就是错误的,而刚才的算式我们已经算过了,是正确的。

生8:我来补充,我也认为这两个算式是错误的。从线段图来看,480吨与9份显然不相对应,所以480除以9是没有意义的。

此时,生6略有所悟地点着头,表示接受。

生9:老师,我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受到启发,480吨的对应分率是(1-),直接列式是480(1-)。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利用原有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的解法。真了不起!你们对刚才的这些解法还有什么意见,或者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生10:老师,我还有一种解法。

此时其他学生都惊讶地看着生10,老师也为之一怔,但还是追问了一句:你是怎么想的?

生10:我列的算式是480。

师:对480你们理解吗?

生11:我能理解。这是变换了思考角度,如果反过来把实际用水的480吨看着单位1,那么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就是480吨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就是480。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反思]

在题目本身不具备明显的开放性的情况下,教师善于挖掘解题策略的开放性,大胆放手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让学生拥有自由的思考空间,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综观上面的教学过程,我认为主要体现了:

1、不唯解题模式,允许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地思考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教师往往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具体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而上述教学片段,教师一开始就大胆放手让学生思考,没有任何束缚,没有任何限制,有的只是民主的氛围,自由的放飞,唯此学生才会不断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加之教师的相机引导,学生探究的兴致越来越高,思维也越来越活,不同水平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他们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答案。尽管方式不同,但结果一样,这也正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的人本主义目标。

2、不唯师不唯本,允许学生自由地评价体验成功,获得自信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有听讲的义务,而无评价的自由,唯师、唯上,这样大大地抑制了学生发表意见的愿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我们认为,只有积极思考的学生,才会提出不同的方案,才会评价别人的方法。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敢于解除对学生的束缚,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时,教师总是巧妙地把解答的包袱抛还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只是简要地搭条线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学生自由地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圆的面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6-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圆面积的意义,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找出拼前圆形和拼后图形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找出拼前圆的各部分与拼后图形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难点: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每组两个同样大的等分成16份的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

投影出示教材第16页的农田喷水图。

2、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说说自己从图中发现的数学知识。

学生观察并讨论,然后教师指明回答。

学生甲:因为喷水头喷出水的距离一定,所以我发现喷水头转动一周刚好形成一个圆。

学生乙:这个圆的半径就是喷水头喷水的距离,也就是5米。

学生丙:这个圆的圆心就是喷头所在的位置。

3、教师对这些学生给予肯定。

师:请大家说说,这个圆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呢?被浇灌的农田是属于圆的什么?

学生:农田边缘一圈是这个圆的周长,被浇灌的农田面积就是这个圆的面积。

师: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面积。

(板书:圆的面积)

二、新授教学

1、教师:我们学习过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这个喷水头浇灌的农田面积,也就是这个圆的面积,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出来呢?

学生:不行,以前没学过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可以使用的公式。

教师:那好,下面请大家估计一下,半径为5米的圆的面积大约应该是多少?

(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估计圆的面积。)

2、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圆的面积。

教师:大家讨论了半天,也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是因为我们没有一种统一的方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下面,我们就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计算一下。

(1)投影仪出示教材第16页的方格图,让学生看懂图意后估计圆的面积,可以讨论交流.

(2)反馈估计结果,并说明估算方法及依据。

学生1:我是根据圆里面和外面的正方形来估计的,外面正方形的面积为100平方米,里面正方形的面积为5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大约在50---100平方米之间。

学生2:这样的结果范围太大,太不精确了。

学生3:我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来估计的。我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估出其中的一份大约为2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大约为80平方米。

师:同学们的估计很有道理,但是还不精确。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要有一个精确的结果,我们现在就来研究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3、探索规律。

(1)由旧知引入新知。

教师:原来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学生:把它们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教师:那么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可以由什么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转化得来呢?

教师质疑:圆的面积公式能不能也用分割拼摆的方法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来呢?

教师:(1)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圆是有曲线围成的图形,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教师:如何能把曲线转化成近似的线段呢?如何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教师:沿半径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拉直,你会发现什么?

投影:把3个等圆分别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拉开,看曲线的变化。

教师:继续分,32份、64份,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曲线越趋近于直的线段。

教师: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试着把圆分割、拼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学生拼。

教师: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沿着圆的什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近似的什么图形?

每小组选代表说一说:你们组拼成的图形近似什么图形?

学生1:我们小组把剪开的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把拼成的长方形放到实物投影上展示。)

教师:为了看清楚长方形的拼摆全过程,看电脑演示,边看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拼前是什么图形,拼后近似什么图形?

②拼前图形的面积与拼后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③拼后图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部分,宽相当于圆的哪部分?

同组互相讨论。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一下。

3.推导公式。

(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板书)

学生1:拼前是圆形,拼后近似长方形。

学生2:拼前圆的面积与拼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学生3:拼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展示学生推导的公式)

学生1: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学生2:S=c2r

学生3:S=rr

学生4S=r2

教师:你们推导的公式是正确的,都有道理,但是学生4推导的最好。

板书:S=r2

教师:这说明求圆的面积只需要什么就可以了?

学生:半径。

教师:如果告诉我们圆的直径,那怎么办?

学生:先求出半径,r=d2

教师:如果告诉我们圆的周长,那又怎么办?

学生:先求出半径,r=c2

4、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师:现在请大家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喷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的农田面积。

(1)学生独立完成。

(2)投影订正。

(三)巩固练习

1、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它的面积。

教师:已知直径,怎样求圆的面积?

生:必须先求出半径,再求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订正。)

2.一个圆的周长是6.28分米,求它的面积。

教师:已知周长,怎样求圆的面积?

生:必须先求出半径,再求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圆的面积怎么求?圆的面积与谁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课本第18页试一试1,2题,第19页练一练第1,3,4题。

板书设计: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圆周长一半半径

2

S=r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一、说教材

《折扣》是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第五单元中的一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使学生理解折扣意义,懂得求折扣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根据教材的要求和目的,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折扣的含义,并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

二、说学情

因为我授课的学生是乡镇学校的六年级学生,与城市中的学生比较,他们的知识面较窄,不够大胆。但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事物,直观认知能力较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多采用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会,多让学生动口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传授本节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依据教学规律,我采用了指导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四、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桥梁的教学思想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演示、练习等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知识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突破重点、难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成五大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引入:用我给女儿买自行车的情境来切入课题。既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的道理。

第二环节是例题教学:到商场买衣服,打七折。让学生算一算现价是多少钱掌握了已知原价和打几折,求现价的问题。接着,通过计算买的奖品中的大绳的原价是30元,打七五折后,便宜了多少元的问题,让学生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解答。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的知识。

第三环节是拓展延伸:学生已经学会了已知原价和打几折,求现价的问题了。还要让学生学会已知现价和打几折,求原价的问题,我把书中的练习2改变了一下,有优惠卡打八折,花了40元,求这个玩具的原价是多少钱继续拓展求打几折的问题:就是我去菜场买菜的情境,相当于打几折

在学生掌握了原价、现价和打几折之间的关系之后,出示去两家学习用品商店买彩笔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购物时不能只看打几折就去消费,还要认清原价的,要做个有知识的消费者。最后,综合运用本节课的知识来解决一道习题:当小经理设计打折广告。使学生学有所用,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会服务于生活。

第四环节是归纳小结:通过与本节课所学的折扣比较,其它几种促销方法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哪种获得的实慧更多呢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

六、本节课的教学理念

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的道理。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52的内容及P53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新。

(一)复习铺垫。

1、比的意义以及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什么叫比?请你举个例子。(生说完举例比如4:58:9)

师:师举一个例子问:叫?4呢?5呢?

2、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在除法中,我们学过了商不变性质,谁还记得?

在分数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

(2)师:你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

(二)激趣,揭示课题。

过渡:昨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比》,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比的化简》。比应怎样化简?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某某同学说的是否正确呢,学完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激趣、让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主动探究加点动力。]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学一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的对话。

学生带着思考题,看书学习。(思考题①有什么方法比较哪杯水更甜?②如何化简比?③比的化简与分数的约分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自学看书,学习有目的性、针对性,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

活动二:说一说。(反馈看书、自学情况)

①学生汇报比较方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②教学比的化简。40:360=40/360=1/9=1:9

2:18=2/18=1/9=1:9

③比较:(生说,师重点强调,突出对应思想:A、比的前项是分子,后项是分母,然后约分。B、约分是写成最简分数,化简比到最后应化成最简整数比。C、引导学生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思考题中的3个问题展开,让学生逐一说一说,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学生忙而有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三:化简比。

14:210.5:2.52/9:1/3

(1)请三位同学上去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

(2)反馈,集体订正:请这三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化简的?

(3)请同学们观察这3道题,带着思考讨论题小组讨论(先思考再讨论

:①3道题有什么不同点,它们各用什么方法进行化简的?②1、2题化简比的过程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如何变化的?请小组讨论后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整数比:可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或像分数约分那样进行化简。

小数比:可以先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其转化为整数比,然后在化简

分数比:可以前项除以后项,再根据比值写出最简单的整数比。

相同点: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4)回顾:比有什么性质,现在谁知道?(生说师课件出示比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化简的方法基础上让学生练习三种不同情况的化简比,加深学生对比的化简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活动四:练一练。

1、化简比。15:210.12:0.42/3:1/21:2/3

2、连一连,完成P53的第1题。

3、大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小正方形边长是3厘米。

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是(),比值是();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是(),比值是();大、小正方形面积的比是(),比值是()。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活动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以下是数学论坛陈春艳的修改:

要求:以下为东山县樟塘中心小学林敏卿老师的教学设计《比的化简》,欢迎大家就目标确定、教法选择、环节设计、作业设置等方面,提出建议或评点。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52的内容及P53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了一条目标,目的是什么?

教学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会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新。

(一)复习铺垫。

1、比的意义以及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师:什么叫比?请你举个例子。(生说完举例比如4:58:9)说一个生活中的比比教合适,这么问有点太抽象。

师:师举一个例子问:叫?4呢?5呢?

2、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在除法中,我们学过了商不变性质,谁还记得?

在分数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

(2)师:你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是不是问题出现太早?

[设计意图: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

(二)激趣,揭示课题。

过渡:昨天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比》,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比的化简》。比应怎样化简?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某某同学说的是否正确呢,学完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激趣、让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主动探究加点动力。]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学一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的对话。

学生带着思考题,看书学习。(思考题①有什么方法比较哪杯水更甜?②如何化简比?③比的化简与分数的约分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自学看书,学习有目的性、针对性,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

活动二:说一说。(反馈看书、自学情况)

①学生汇报比较方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②教学比的化简。40:360=40/360=1/9=1:9

2:18=2/18=1/9=1:9

③比较:(生说,师重点强调,突出对应思想:A、比的前项是分子,后项是分母,然后约分。B、约分是写成最简分数,化简比到最后应化成最简整数比。C、引导学生小结化简比的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思考题中的3个问题展开,让学生逐一说一说,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学生忙而有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三:化简比。

14:210.5:2.52/9:1/3

(1)请三位同学上去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

(2)反馈,集体订正:请这三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化简的?

(3)请同学们观察这3道题,带着思考讨论题小组讨论(先思考再讨论

:①3道题有什么不同点,它们各用什么方法进行化简的?②1、2题化简比的过程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如何变化的?请小组讨论后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整数比:可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或像分数约分那样进行化简。

小数比:可以先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其转化为整数比,然后在化简

分数比:可以前项除以后项,再根据比值写出最简单的整数比。

相同点: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或乘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说的不准确。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一定注意强调0除外。

(4)回顾:比有什么性质,现在谁知道?(生说师课件出示比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化简的方法基础上让学生练习三种不同情况的化简比,加深学生对比的化简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活动四:练一练。

1、化简比。15:210.12:0.42/3:1/21:2/3

2、连一连,完成P53的第1题。

3、大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小正方形边长是3厘米。

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是(),比值是();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是(),比值是();大、小正方形面积的比是(),比值是()。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活动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相关推荐

  •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 幼儿教师教育网主题栏目精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敬请访问。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都会包含撰写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提高教学质量,如何编写教案才能达到真正教学的目的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2022-12-14 阅读全文
  • 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 典型教案的研究和分析,是揭示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本质和价值,一个好的教案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一篇好的教案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什么样的教案算是好教案?下面是我们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12-17 阅读全文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500字合集 随着开学月的到来,新学期开始了,教师们需要对教学工作有计划,写好教学计划,才能有条理的完成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怎么写教学计划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2-12-22 阅读全文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00字通用8篇 伴着新的一学期的到来,现在是时候动笔写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是正式上课前教师预先准备的授课流程,怎么写自己教学计划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2022-12-18 阅读全文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
    2022-03-05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主题栏目精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敬请访问。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都会包含撰写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提高教学质量,如何编写教案才能达到真正教学的目的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2022-12-14 阅读全文

典型教案的研究和分析,是揭示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本质和价值,一个好的教案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一篇好的教案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什么样的教案算是好教案?下面是我们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12-17 阅读全文

随着开学月的到来,新学期开始了,教师们需要对教学工作有计划,写好教学计划,才能有条理的完成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怎么写教学计划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2-12-22 阅读全文

伴着新的一学期的到来,现在是时候动笔写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是正式上课前教师预先准备的授课流程,怎么写自己教学计划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2022-12-18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

2022-03-0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