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000字通用

发布时间:2022-12-27

小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被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认真负责任的数学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负责到底,每一个老师都不能忽视教案的重要性!那么,小学数学教案你知道怎么写更好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000字通用,感谢您的参阅。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结合活动,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教育。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课件、座位号、电影票等。

教学设计

巩固旧知、激趣引入

1.捉迷藏游戏。

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做什么游戏?

[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直接激趣,调动全班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件出示小动物躲藏图(小动物正躲在房间里:小鸭躲在写字台上面,书的左面;小狗躲在写字台的下面;小兔躲在床的后面;小猴躲在床的右面。)

[这四只小动物都是学生熟悉并且喜爱的卡通形象,如此的取材具有亲切感,使学生很快就融入捉迷藏的情景中。]

让学生找这些小动物(随着回答点击该动物,它就会闪烁显示。)

引出课题:板贴位置

2.让学生向来听课的老师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到谁,该生站起来向老师招招手。

[联系实际,通过介绍既巩固了旧知,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激起学习兴致,活跃了课堂气氛。]

新授

1.联系主题图,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P5主题图)这是一年级5班的同学们,看!他们坐得多整齐呀。数一数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多少人?

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位新朋友,名叫乐乐。告诉学生他坐在第一组第二个座位,让他们发散思维在主题图中找到他。

学生可能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a.从左往右第一组,从前往后第二个。

b.从左往右第一组,从后往前第二个。

c.从右往左第一组,从前往后第二个。

d.从右往左第一组,从后往前第二个。

[对于以上答案都都充分肯定,但是新朋友只介绍了一位,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答案?这一矛盾为下文设疑,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时,教师点明问题所在没有说清是从什么方向数的,点明了定方向的重要性。]

教师完整地描述乐乐的位置从左往右第一组,从前往后第二个座位。让学生找。(学生找到后点击该生则闪烁显示并出现文字第一组第二个。)

说说自己还想和一年级5班的哪些同学成为好朋友。(同学互说,然后指名说)

[这一曲折找寻的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到渠成地解决了教学重点。而这一知识的形成蕴含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渗透了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

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描述清楚好朋友的位置。

2.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从左往右数,请第一组同学向老师招招手;第二组同学点点头;第四组同学笑一笑;第六组同学

同桌互说从前往后数,你排在第几?

说出你的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

开展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的游戏。

[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全班的参与意识,变一问一答式教学为全员参与的玩中学、乐中知,同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此基础上让同桌说说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联系旧知,使描述进一步深化。本环节一、二两层,由主题画到身边的实际,由找朋友到说朋友的位置,层层相扣、逐步渗透,深化知识的内涵,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活动

1.设计新同学的座位。

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给新转来的一名同学安排座位。

注意:根据学生的回答深入挖掘德育内容。

[这是一个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安排新同学的位置并非易事,它要考虑到各种有关因素。如,有些学生把他安排到和一名成绩优秀的同学坐,这就考虑到他的学习方面;有的联系这个学生的实际高、矮等情况去安排,无论怎样安排,都体现了分析思考的过程,同时,用恰当的语言把自己的设计描述出来。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良好的实践机会,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锻炼了分析、综合及口头表达能力。]

2.找住址。

a.情境说明:这是一幢漂亮的新楼,分为一、二两单元,数一数一共有几楼?(4楼)每一楼都有两户人家,靠左的为左室,靠右的为右室。这幢新楼里住着解放军叔叔、王爷爷、音乐老师等很多人。

课件展示一幢楼房(由第9页第7题改编,把门改为单元、把层改为楼。)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以上的修改,这更贴近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

b.活动。

◆春节快到了。老师要选几名能歌善舞的同学到解放军叔叔家慰问,哪些同学愿意参加?(选3名学生问一问各准备了什么节目?然后让他们根据地址一单元3楼右室找屏幕上住房的位置。)

(找到后点击该位置,演示窗户打开解放军叔叔出现的动画。)

◆谁愿意到王爷爷家做好人好事?(地址:一单元2楼左室)

◆谁愿意把这封信送给音乐老师?(地址:2单元4楼左室)

[整个活动,体现了荷兰数学家和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句话。教师并不是死硬地教实践方法、程序,而是坚持做中学思想,优化和加强实践活动,从活动中体现、内化。]

3.找电影院座位。

a.创设情境,解决难点。

(课件动画演示:星期天乐乐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2排3号的电影票,他拿着票走进电影院发现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乐乐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应该进哪扇门呢?)

(教师边演示边叙说情景。)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他。

(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乐乐由单号门进入看到电影院内有很多座位,他急了这么多座位我应该坐哪一个呢?)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他找到座位。(小组讨论得到:先找到2排,再找3号。)

(点击课件上该座位闪烁显示,乐乐坐下后说谢谢。)

b.模拟影院,实践活动。(事先在座位上贴好和电影院座位号一样的号码,每个号码下面有一张电影票。)

如果教室就是电影院,让一名学生起立带领大家从前往后数一共有几排。

分组讨论:座位上的号码是怎样排列的?(得出:从中间起左边是双号,右边是单号;中间号码小,向两边逐渐变大。)

考考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一本领,让他们从座位号下拿出电影票去找座位。(德育:我们知道电影院是一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

(课件出示文字欢迎来到红领巾小剧院,并放一段优美的音乐。)

学生们在门外自觉排队入场找座位,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为了解决找座位的方法这一难点,我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课件演示乐乐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情节,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融入问题中来,积极地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解决难点,掌握其基本方法。在一系列知识准备完成之后,从课件中电影院的画面回到实际中来,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放手让学生自己进场找座位。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项本领。]

反馈:请同学互相检查是否坐对了;指名说自己的座位号,其他同学检查。

(课件播放: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动画片猫和老鼠开演,结束时出示文字谢谢观看。)

结束语:看完电影,我们的课也结束了。

教学设计说明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我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通过合作与讨论,使学生看清事物的各个方面;根据知识灵活性理论、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以及非结构性的背景经验对建构新知识的重要作用,我采用了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境性教学方法等。

专家评析

本课教学体现了新教材编排意图及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并能够从建构主义观点出发,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这节课教学设计自然、衔接连贯,多处渗透德育,其最大特点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很强的活动,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让他们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实践能力,如,找电影院座位的活动:为了解决找座位的方法等难点,利用课件演示乐乐买票进场的情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来,积极地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解决难点掌握其基本方法。从中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接着从课件中电影院的画面回到实际中来,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放手让学生进场找座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真正掌握了这项本领,完成了学习任务。本节课结尾自然,意犹未尽。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75页两道题的课件。

2.学生准备小棒、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3+2+1=5+3+2=

8-2-3=10-5-3=

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5+3+2和10-5-3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5+3+2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3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减。

二、新课引入

1.在复习题后面两道题的旁边出示如下两个算式。

5+3-210-5+3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复习题中的后两题和上面两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

3.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例1。

(1)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

教师: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屏幕上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教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

(2)屏幕上出现湖里7只天鹅飞走2只的场面。

教师:湖里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2,把算式写完整4+3-2。

教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去2?

学生: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

(3)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或结合教材例1的插图)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

(4)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讨论情况,并说出计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

4+3-2中标明计算顺序并依次闪动和两部分。

教师: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

学生:第二步是7减2,因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减去2,所以是7减2。

2.学习例2。

(l)在屏幕上出现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

(2)引导学生根据屏幕上的画面写出算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屏幕上所反映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4-2+3=。

教师: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配合学生的叙述在屏幕上闪动。

教师:为什么要先算减法?

学生: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教师: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数2和3相加。

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个方框里填上2,并在屏幕上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推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能找出简单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能找出简单事物的变化规律,并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课件;跳棋;白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以趣导入,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好,请听:一张图,六个角,三群小猴来赛跑,有的走来有的跳,比比赛赛谁先到。

生(争先恐后的举手):我知道,我知道是跳棋。

(评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被动的使用教材,而要以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为指导思想,合理处理教材,挖掘生活素材,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自然主动的进入学习情境。)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玩跳棋,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一下就猜到了,(师出示跳棋)这就是同学们经常玩的跳棋,你会下跳棋吗?

(师指名生上台展示走跳棋的过程。)

师: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他是怎么走的?

生1:他是隔着一颗就往前跳一步。

生2:他是挨着一颗一颗的跳过去的。

生3:他是隔子跳的。

师:原来走跳棋也有一定的规律呀,今天我们就来找找跳棋的规律。

(师板书课题:找规律)

2、看跳棋,寻找规律

师:有个小朋友还玩出了新的花样,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红黄红黄红黄红)

师:想一想,下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

(师指名生回答,并说出理由。)

生1:我认为应该是黄色的,因为前面都是红黄红黄的这样摆的。

生2:我也认为是黄色的,因为都是红一颗黄一颗这样摆出来的。

生3: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没有。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黄珠子。生齐声欢呼)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发现这些珠子是按照颜色的规律来排列的。看,按规律摆出来的珠子可真漂亮。再请你开动小脑筋来想想下面的珠子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

(课件出示:红蓝绿红蓝绿红蓝绿红)

师:谁愿意大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1:这个后面应该是蓝珠子和绿珠子,因为前面是红蓝绿这样的规律来摆的。

生2:这行珠子的规律是红蓝绿,所以这个后面也应该是红蓝绿。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正确答案)你说对了吗?说对了的请举手。

师:我们除了按照一定的规律把跳棋盘里的珠子摆的漂漂亮亮的,有个小朋友还想出了更有意思的规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

师: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它的规律是什么?(生分组说出想法)

师:谁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这个的规律是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所以这个后面应该这样继续摆下去。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同学们可真会观察,我们来看一看正确答案。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探究其中的规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情景,使学生在这一程序中开展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教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创造规律,激发想象

师:看了这么多,你想不想自己来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2个人一组按规律来摆一摆跳棋子,并将你们摆的图形的规律在纸上记录下来。比一比哪些同学摆的方法多,谁画的快。

(生分小组活动。并将自己的摆法记录在纸上。)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来展示你们摆的图形?

生1:我们组是这样摆的,红1颗白1颗绿1颗这样的规律。

师:哦,你和老师一样是按颜色的规律摆的。

生2:我们是这样摆的,按白的2颗绿的2颗这样的规律。

师:你们也是按颜色摆的,哪个组还有和他们不同的规律?

生3:我们组和他们摆的不一样,我是第一行摆红的1颗,第二行摆红的2颗,第三行摆红的3颗,第四行摆了4颗,可是红色不够了所以摆了蓝色的,后面应该是5颗、6颗这样的。

师:这个组摆的可和大家的不一样呢,谁看出来他的规律了?

生4:他摆的是一行比一行多一颗。

师:原来他是按个数的规律来摆的。真有创意!

生5:我们组也是按个数摆的,但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是先摆1颗红的,再摆1颗蓝的,接着摆1颗红的2颗蓝的,然后是1颗红的3颗蓝的,1颗红的4颗蓝的这样摆的。

师:同学们看他们摆的好看吗?(生纷纷点头)他们也是按个数的规律摆出来的,真是会动脑筋的孩子!

(评析:学龄儿童总是希望自己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渴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动手操作,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利用集体力量,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学习,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用跳棋珠子就摆出了这样多的规律。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地方运用了规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1、江边的石柱,2、斑马线,3、马路护栏)

师:你还知道我们的身边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吗?

生1:我们多功能教室的地板砖是有规律的。

师:你能把地板砖的规律说具体点吗?

生1:它是一个方框一朵花一个方框一朵花排列的。

师:真会观察,它的花型是按形状变化的规律排列的,还有谁有不同的发现?

生2:钢琴上的按键也是有规律的,它是黑白黑白的。

生3:它还是2个黑的3个黑的,然后又是2个黑的3个黑的这样排列的。

师:真了不起,发现钢琴键盘上既有颜色的规律也有个数的规律。

生4:红绿灯也是有规律的。

师:是吗?你能把它的规律给大家说清楚吗?

生4:可以,红绿灯总是红、黄、绿这样亮的。

师:你的意思是说它的灯闪烁时是有规律的,对吗?

生4:是的。

师: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呀!

五、照相排队,应用规律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可真不错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照张相,照相要站队,请你想想我们可以怎么有规律的排队呢?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

生1:我们可以按高矮来站。

生2:我们可以按男女来站。

生3:还可以按照衣服的颜色交*的站。

生4:还可以让2个穿校服的中间站一个没穿校服的这样来排列。

生5:还可以让一个人朝前,一个朝后站。

师:你的意思是按方向来排列。

生6:我们班的男生少,可以1个男生1个女生然后1个男生2个女生,1个男生3个女生这样站。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可真不少啊,我们就按同学们说的办法来站。

(整队出教室,按他们说的规律试着站队。学生兴趣高涨。)

(评析: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来听科学,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学习中思维。)

六、课外延伸,发展规律

师:我们今天在跳棋里找了找规律,其实我们的跳棋还可以按这样的规律来玩,(师演示等距跳。)同学们可以回家自己试一试,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其他的规律。

【总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为学生学习服务作为确定教学方式方法的立足点,在新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设计了这节课,着重体现了:

一、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体验,体现教学情境开放。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运用教学资源方面独具用心,选择了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跳棋为教学素材,将静态的书本情境改变成生活乐园,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开放教学情境,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开展合作学习,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

开展小组合作,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在这节课中教师设计摆跳棋的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合作中探索交流,发现和发展。

三、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数学离不开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社会,数学的生命力就在于能有效的解决现实世界向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老师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开展排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丰富对数学的认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2页例8及做一做。

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是关于元、角的减法计算。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和100以内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计算问题,并且力图通过解决以上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应用人民币和100以内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较简单的元、角、分的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了解信息

小朋友们请你们说说喜欢什么玩具?了解它多少钱买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

2、(多媒体出示商店的画面或者画好许多小商品的小黑板)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一家小商店,这家小商店里都有什么商品?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同桌相互说一说。

(同桌交流汇报)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小朋友们刚才大家都说出了许多小商品,有学习用品、有玩具,那如果你有10元钱,你想买什么?用多少钱?还剩几元?(先想想,自己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0-6=4(元)

10-8=2(元)

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怎样列算式?

(让学生说一说,然后独立列算式并计算答案)

你还能根据这幅画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请其余学生回答,说明解题思路)

三、购物实践活动

小朋友参观完了这家商店后,大家现在最想做什么?下面我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演示买东西,其余学生认真观察。

在过程中会出现找钱的情况,这时教师引导全班思考:刚才他拿出多少钱买东西?买什么?价格是多少?应该找回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小组活动:

1、设立各小组商店,说明规则。

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成为一个小商店,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负责管理和卖东西、一名财务人员负责记录(姓名、买了什么、付了多少钱、找了多少钱)其他组员当顾客。

2、指导学生购物和出售,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发现闪光点及时作出评价。

四、教学效果测评。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可直接写在书上。在应找这一栏应写上算式和结果。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其非认知品质的健康发展。

l教学准备:

圆规、三角板、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多媒体教学软件、正方形纸片

l教学程序:

一、导入

师出示一端系着绳子的红色小球,并握住绳子另一端将小球甩动起来。问: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后,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教学圆的特点

1、结合实例,感知特点

师:你能举出周围物体哪里有圆吗?(学生回答后出示乒乓球、硬币)这两类物体有什么区别?

生:硬币表面是平的,乒乓球的表面是弯的。硬币只有正面看才是圆的,乒乓球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

师:说得好!足球、乒乓球这一类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形物体,硬币是圆形物体,它的正面的圆形是平面图形。

请同学们摸一摸你们手中的书和圆形学具的边缘,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生:长方形的边是直的,圆的边是弯的。

师:对!所以我们把圆这样的图形叫做曲线图形。屏幕显示(文字和图形):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师:有同学举例说车轮是圆的,那么车轮不做成圆的会怎么样呢?动画演示:车轮为椭圆的轿车上下颠簸着驶入画面。(生哄笑)

师:车轮做成圆的为什么就会平稳行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圆的奥秘。

3、操作讨论,发现特点

师:现在四人一组,用发下的圆形纸片来研究圆的特点。

屏幕显示:折一折、量一量、议一议,看有什么发现?

生操作,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讨论结果

师: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发现多次对折后,折痕都通过同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在圆的中心。

师:真聪明!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在黑板上贴出圆,画出圆心并标出字母o。)

生2:我通过测量还发现了对折后的折痕长度都相等,每条都是10厘米。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6

做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性质和联系。作为一个最先使用新教材的一线教师,非常接受这个新理念,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做数学,而且是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做数学,使他们的课堂生动、有趣起来呢?我在学校开展的新教材研讨课中,就《桌子有多长》一课,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从中获得了点滴启发。

教学实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今天,学校要给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买新桌子,你们高兴吗?不过想问问同学们,咱们现在使用的桌子有多长?

二、自主探究、体验思考

1、估计和测量

师: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或工具来量一量呢?想好后,请你动手量一量。(学生很快相出办法量)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量的,桌子有多长?

生1:我是用拃量的,桌子有7拃长。

生2:我是用文具盒量的,桌子有6个半长。

生4;我是用格尺量的。桌子有7个长。(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书数据)

师:你们看这些数据,发现了什么?

生:大家测的结果都不一样。

师;为什么你们测量的数据不同呢?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生:因为有的同学用文具盒量、有的用格尺量、有的用书量,用的东西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也不同。

生:因为我们每个人用的工具不同,也就是他们的长短不同,所以测的结果就不同。

师;怎样才能使你们的测量结果相同呢?

生:用同一个东西量。

师:你真聪明!那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生:(异口同声)地说,用尺子。

2、认识尺子、感知1厘米

师:(出示尺子):尺子上有统一的测量单位,它是人们通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说一说,你都见过哪些尺子?

师:观察尺子,看看尺子都有些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生汇报:尺子上有0、1、2、3、等数字。

尺子上有小格,每个小格都一样。(学生汇报时,并幕上显示相应的部分)

师说明:尺子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第一条线下面是0,表示0刻度,和1对着的稍长的线表示1刻度;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cm就是1厘米。

师:请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在我们身边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找一找,量一量。

生:大拇指的宽。

生:图钉的长。

师: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的抽出图钉。手指缝之间就是1厘米。

生;练习本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

师:那么,0刻度到3是几厘米?12又是几厘米呢?请再观察尺子,说一说。

生:03是3厘米。

师:你们桌子上有一张黄色的纸条,猜一猜它是几厘米?

生:13厘米、20厘米、5厘米

3、正确测量

师;我们认识了尺子,怎样用尺子测量呢?拿出自己的尺子动手测量纸条。谁愿意把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大家。

生;我把尺子的一端对准纸条的一端,看是15,纸条长就是15厘米。

生:不对,得把尺子的一端对准0刻度,再看到几,我量的纸条长16厘米。

师:到底谁对呢?看看笑笑是怎样量的。(出示投影,配话外音:我们测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了。)

师:那些同学的方法和笑笑一样?(生举手)现在,再用正确的方法量一量纸条的长度好吗?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了测量物体的方法,现在我要考考你们。桌子上有一张绿色的纸条,谁能准确的剪下10厘米长的纸条,看谁又对又快。

师:请把剪好的纸条举起来,说说你是怎样剪的?(请学生到前面示范)

三、解释应用

1、先猜一猜,在量一量(文具盒、小刀、纸条)(学生活动后汇报)

2、蚂蚁搬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已竞赛形式出现,激发兴趣。

3、聪明屋;(看图上的线段)师:这一条线段的长是不是8厘米?为什么?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年组评价:

改变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始终都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指导学生操作,在动手操作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主动获取知识,体现了做数学的教育理念。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然后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的抽出图钉。仔细观察拇指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1厘米,再举起来自己看一看,同学互相纠正,这样指导学生的操作,有条理,动作到位,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领悟,顺利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了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放手让学生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心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上课伊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桌子有多长的结论,这过程老师绝没有半点代替。在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后接着进入认识几厘米这一环节,老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在尺子上长出2厘米、3厘米长度,并说出道理,,这一环节的学习,老师考虑到学生能独立解决,因此教学时并没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让学生独立去找,

3、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让学生自己试着量纸条的长度,结果学生通过努力量出了纸条是15cm,然后用电脑演示笑笑的方法起订正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力量,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田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从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自我反思:

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意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努力努力寻找做数学的内容,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知识。新课开始,从学生熟悉的买新桌子入手,探讨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出办法量一量吗?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测量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测量方法,接着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这整个教学过程,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便于操作,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就应该让合情的猜测占有适当的位置。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猜测、猜想、假设、提出一些预感性的想法,实现对事物的瞬间顿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节课,猜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时候,先让学生猜测黄纸条的长度,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巩固练习环节,进行猜测活动,然后再通过尺子测量去验证各自的猜测。这样的设计,使猜测与实际测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长度的空间观念,增强他们测量的灵活性。学生就在这样的猜测过程中,不断产生创造的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

总之,做数学是以学生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方式进行的数学学习活动。它需要老师引导、支持和帮助,更需要教师提高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机会、材料、时间和空间。我们还要对自己说要成为点火者因为学生的头脑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点燃的火把。我们可可能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要点燃每一支火把,并使其越烧越旺,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46-4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的要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用权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关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解、分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模拟人民币,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出示买东西的画面)wWW.yJS21.cOM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以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见过的人民币。

生:(1)纸币。(2)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a、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1: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生2:说几分、几毛、几块。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教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b、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1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

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

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师:在人民币上,国微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组内互相交流。

师:出示2元、10元、5元、5角、1角。

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几种人民币?

c、归纳整理。

师:同学们把学具,人民币拿来出来,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

师:你能把人民币分类,?

学生能接材料分为纸币,硬币,按面值分为元、角、分,也可把元、角、分再细分。

师:老师想知道以元为单位有几种,以角为单位表几种,以分为单位有几种。谁可以帮助老师?

学生进行介绍。

2、人民币兑换。

师:同学们学的很好,小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妈妈想考验一下小明,于是说:小明,东西买完了我们还有些零钱(出示一分一分硬币),你去买一块橡皮吧!小明来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写着1角,他为难了。谁能帮帮他?。

生: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角是10分,10分是1角

师:板书:1角=10分

师:如果老师这里有许多1角的人民币,我想买一把一元的小刀,应怎样付钱?

生:拿10个1角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是10角,10角也就是1元。

(板书:1元=10角)

师:这有几个问题,谁能回答呀?(出示卡片)。

3角等于几分5元等于几角

10角等于几元80分等于几角

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

师:小明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的钱包里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的。

师:谁可以帮助小明换一下?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

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张一元。师: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

学生口答。

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

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成几张?换成20元换几张?

三、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1、兑换游戏。

a、1元换成零钱,怎样换?思考后,指名回答。(多种答案)

b、小组合作。把零钱换成整钱。或把整钱换成零钱。

2、模拟购物。

师:拿你们换好的钱,到无人售货玩具店去买玩具,同学们一定要诚实,既不能多给也不能少给。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好几种标价不同的玩具。

师:同学们准备好钱可以来买,说请买什么,是怎样准备的钱。

学生分组参与到购物活动中。有的当收银员。有的当顾客。

师:没买到玩具或买玩具剩下的钱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捐给希望工程等。

师:老师想给灾区小朋友写信,要8角钱买邮票,谁能帮我拿出8角钱?

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指各取8角钱。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谁表现的好?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

的人民币,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

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换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盒子,内有人民币若干。(其中1元1个,1角10个,2角5个,5角2个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介绍人民币。

自己一个人买过东西的小朋友向老师点个头。

接着问:那买东西要用什么?

介绍:你们知道吗?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钱有不同的名称。咱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2.认识1元。

小朋友们都用过钱,都认识钱吗?我来考考你。

请学生取出1元钱。(学生取出的可能都不一样)同桌再互相看一看,是不是1元的。(初步判断)

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同学取出的1元钱,要求和他一样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再把它放在桌上。

同样的方法课件共出示出4种1元人民币。

(如果有取错的,拿上来)这个小朋友取出的是这张,先放在这。

(如果有找不到的)这几个小朋友说找不到,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找出的1元人

民币。

提问:大家都说自己取出的是1元人民币,你们都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提问: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简单小结:听了小朋友的介绍,我们知道1元人民币有纸币、有硬币、有旧版的,还不断有新版的发行。我们在辨认人民币时主要看上面的数字和汉字,有的还有拼音,也可以借助颜色、图案、大小、材料等来辨认。

(如果有找不到的)刚才没找到的小朋友,现在再找一找。

(如果有取错的)刚才有个小朋友取出的1元人民币是这样的,现在你们自己说,对吗?你能重新找一找吗?让我们为他们重新取出了1元人民币鼓鼓掌。

[评析:认识1元是认识人民币的重点,不仅要使学生认识1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教者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并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将经验进行整理和提升,从而形成认识人民币的常用方法。教学的设计既有预设的,也兼顾了生成因素。]

3.认识1角。

举起1角纸币(如果刚才有学生取错成1角纸币的就拿学生的)问: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

吗?同时课件展示。

请学生把1元的人民币放回盒中,取出1角的纸币。

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是1角的。

1角人民币有硬币吗?学生在盒子里找出来,课件展示。

同桌互相看一看,说说1角硬币上有什么?把取出的人民币放回盒中。

4.认识2角、5角。

课件演示:先出示一张1角的纸币,再添一张。

提问:几角?人民币中有2角的吗?

取出来向老师挥一挥,放回盒中。

课件演示:继续一张一张地添。

学生集体数:3角、4角、5角。

提问:5角有几张1角的?人民币中有5角的

吗?

找出5角的人民币。

交流:5角的硬币最好认了,是黄色的。

[评析:1角与1元一样,都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之一,2角、5角的认识是在1角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循序渐进进行认识的。通过1角1角的添加,体验2角、5角的面值大小。]

5.介绍1分、2分、5分。

还有几种老师小时候经常用到的人民币,课

课件展示:5分、2分、1分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出来的

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几种人

民币已不多见了。

[评析:1分、2分、5分已不再流通,只是简单介绍,重点是说说辨认的方法。]

6.小结

小朋友们能通过认数字和汉字,有的读拼音,

有的看颜色等多种方法准确地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

7.猜钱游戏

现在,我想让你们猜一猜,我的口袋里有一

个硬币,上面有一个数字1,你猜会是多少钱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1元、1角、

1分的硬币。

还有其他可能吗?为什么?(人民币只有元、

角、分三种单位)板书:元、角、分

告诉学生口袋里是1元的。

[评析:通过猜钱游戏,突出了人民币的三种单位。同时,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行了一个疏理,突出了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方法。以游戏形式组织教学,易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取3角钱

学生独立取出3角钱,再全班交流不同的取法。(3张1角的、1张1角和1张2角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

2.取7角钱

学生独立取出7角钱,再同桌检查,然后全

班交流取法。(1张5角和1张2角的、1张5角和2张1角的、3张2角和1张1角的、2张2角和3张1角的、1张2角和5张1角的、7张1角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

提问:哪一种取法张数最少?

3.逐步添至1元钱

让学生跟着老师(课件演示)一起在自己取

出的7角上添1张2角的,问学生是多少钱?

再继续添1张1角的,问学生是多少钱?

提问:有人说1元,有人说10角,说1元的

小朋友数一数、算一算是不是有10角,说10角的小朋友也想一想,这是不是就是1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元=10角

4.了解角、分之间的进率

小朋友,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5.应用

老师要将1元钱换成角币,谁来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动手试一试,然后全班交流,说说理由。

[评析:该环节设计重点突出。从3角、7角、9角到1元,层层深入,当学生产生1元与10角的疑问时,主动思考,得出元、角之间的关系。而角与分的进率,则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换币活动进一步巩固了进率的认识。1元与10角之间关系的教学设计别具匠心,突出了满十进一的思想。]

三、走进生活。

老师到商店里了解了小朋友常用的几种文具

的价钱,课件出示商品图。(橡皮2角、小刀9角、铅笔4角、自动铅7角、尺3角)

1.1元钱买一样,你想买哪样?

应找回多少钱呢?

把要找的钱从盒子中取出放在桌上。

同桌检查。

3.1元钱买两样,可以买哪两样?

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可以买到?应找回多少钱?

(如果有学生说错,就说说为什么买不到?

如果没有学生说错,就问如果想买橡皮和小刀,买得到吗?为什么?)

4.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

全班交流。

引申:要想买得多,有什么小窍门

5.扩展

人民币还有许多种,我们以后再来一起认识。

[评析:购物活动是对进率认识的进一步巩固,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设计层层深入,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9

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简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 小棒100根 铅笔24枝 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 25 ,50 ,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l”,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教师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课本第37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做游戏:接通电话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很好只有个别学生老是在读数写的时候把汉字写成数字。还需加强辅导。

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简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

2.会利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纸条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观引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

大家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下面请小朋友三人一组,自由组合,两人比身高,另一人说说比的结果,互相轮流进行。

2.出示投影P18第一题

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小强和小胖)(小亚和小巧)

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

(1)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

(2)小强和小胖一样高。

(3)小亚比小巧高,小巧比小亚矮。

二、新授

1.出示P18第2题第一张图

请小朋友说一说图意。

师并介绍小于号画小于号,开口的方向表示大,合拢的方向表示小。一起书空小于号。

师:一个单位的计算条比三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数学表达方式是1

念作1小于3。

用心爱心专心

谁来说?(多请几个)

练一练

摆计算条左边放2个,右边放5个,先互相说一说图意,然后写一写。

左边放1个,右边放4个,(独立完成,写一写)

2.左边放2个,右边放2个,问:现在是什么情况?

2和2相等也就是2等于2。等号两边开口一样,表示相等。一起书空等号,然后在书上写等号。

3.猜想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哪个符号?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名字,也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形状。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猜想的结果告诉你的同桌。

A:形状,上黑板画一画

B:名称

C:解释形状

D:说图意

师:大家讲得真好,正如大家想的,确实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大于号,谁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大于号?

一起书空大于号。

4.请学生观察三组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大于小于看左边,尖头小小是小于,开口大大是大于。

5.练一练:同桌合作摆学具,并写一写。

编一编,说一说

出示学具:○○●●● 我们把它们看作是巧克力,你能编个故事吗?

(左边有2块巧克力,右边有3块巧克力)

2个单位的计算条比3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所以2小于3。

三、巩固练习

1.P18的第三题

2.P18的第四题的左边3列(要求独立完成)

3.比一比,赛一赛P18的第四题的右边3列

4.在()里填数。

用心爱心专心

5>( ) 3( ) ( )3

5.发散思维练习

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

四、总结

用大于,小于和等于号可以比较数的大小,比较高矮,比较多少等。

作业设计:练习册P11 习题集《比一比(2)》

板书设计:

小与等于大于

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简单教案篇3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组织比赛》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分类、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进而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这与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判断,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相关的知识作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依据信息作出判断和决策。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趣法、鼓励探索、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我把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活动,并以奖奖品的形式激励学生,同时也为课堂的练习作铺垫。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安排了以下这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让学生乐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一段动物奔跑的视频:“这些动物跑得真快,它们想去哪呢?哦,原来在大森林里狮子大王组织动物们进行运动比赛,动物们都赶去参加!你们也想去看看吗?”我顺势引出课题:组织比赛(板书)。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我们班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改为“组织动物比赛”,这样,学习的知识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具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统计知识的欲望。】

(二)参与操作,体验过程。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通过三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收集整理数据。 沿着新课导入所创设的动物组织比赛的情境:“动物们有的说喜欢跳绳,有的说喜欢跑步,也有的喜欢拍球!哎,狮子大王可头疼了!到底组织什么比赛呢?”我引导学生说出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动物最多就组织哪一项。我出示统计表,指导学生根据课件填写,喜欢哪一项比赛的小动物有几只,就在下面的( )里填几。观察统计表,比较后得出喜欢拍球的小动物最多。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感受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

活动二:数一数,涂一涂——认识条形统计图。 这时,我说:“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让狮子大王一眼就看出喜欢什么比赛的动物最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注意力又一下子集中起来。我接着出示条形统计图,指出----“这是条形统计图”(板书),并让学生观察,并明确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1。我一边讲解一边根据统计表来示范完成条形统计图中的一项,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动手完成统计图。从统计图中,一眼就看出喜欢拍球比赛的动物最多,“狮子大王”就决定组织拍球比赛。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实现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的设计意图。】

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分析条形统计图。 现代教育论认为,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数学中提出问题,在经历数学中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技能的方式。 我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想一想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再请学生说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在想一想、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探究习惯,同时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开展比赛,反馈深化。

首要教学原理指出,当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对低年级儿童来说,适宜的方法是把问题情趣化,生活化。因此,我请孩子们进行拍球比赛,先提出这样的比赛规则,根据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学生通过拍球——数数——记录——完成统计表等学习活动,收集整理数据,并完成手中的条形统计图。我根据条形统计图,宣布比赛的冠军。再引导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深化了知识。】

(四)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下面这一环节中我紧抓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巩固,加以拓展。

1、体会生活中统计的广泛应用。 我让学生说说身边哪些问题要用统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我就地取材,进入下一个练习。

2、统计课堂评价情况,应用提高。 “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得呢?你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我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奖品,完成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3、调查最爱看的动画片。 我让学生观察“最爱看的动画片条形统计图”,提出并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对统计的认识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五)互动评价,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总结,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总结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

(六)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一位数学教学家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所以,我继续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请调查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什么活动,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并完成课本第85页的条形统计图。

四、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重点,又击破难点。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一个“体验--感知--理解--概括--运用--提高”的认知过程。在教学中,我立足发展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交流、澄清,享受学习的乐趣与成就。

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简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四、数的组成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六、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P80的例题、试一试,P81想想做做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的: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出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游戏中用到的头饰、快乐大转盘、神奇果树等,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介绍:今天babyduck队、rabbit队、tiger队、elephont队、tortoise队和panda队的小朋友一起来上一节数学课,你们高兴吗?

老师一边介绍各队,组长一边展示自己队的小动物牌子。

[评:通过介绍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感知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

故事导入: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数学乐园里在举行活动,邀请小朋友们一块儿去,你们想去吗?让我们快点儿出发吧!

(课件显示:天线宝宝在数学乐园门口守门,说:小朋友,大家好,只要你们做对口算题就能进入数学乐园。)

[评:课始创设情境,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学习基调。]

二、复习铺垫

请各队小组长从盒子中取出口算纸发给小朋友每人一张进行口算,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对又快!

(课件显示:9+7=9+()=11

9+8=9+()=12

9+4=9+()=15

9+5=9+()=18)

你们到底做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

鼓励:祝贺你们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来到数学乐园的机会,请小白兔给我们带路,好吗?

[评:小组长组织组内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培养了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和组员的合作意识,并提高了练习的实效性,为后面学习十几减9打好了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急切想进入下一情境的心理需要。]

三、动手操作,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讲述:小白兔带领我们来到了这片美丽的草地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喊(课件出示来到草地上,发出声音:卖桃啦,卖桃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来买呀!)

讲述:咦,是谁在喊卖桃呢?我们一块儿去水果店看看,好吗

(课件显示:小白兔走进水果店,向小猴走来:小猴,小猴,我要买9个桃。)

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

是呀,小猴有13个桃子,卖给小白兔9个,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板书:13-9=)

13-9=4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

2、通过操作,理解算理。

(1)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先摆一摆小棒,边操作边说你是怎样从13里拿走9个的。想到办法的学生可以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学生。

[评: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多种算法,开放式的教育促进了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相应演示小猴拿桃的过程,并出示算法,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各种算法。

(1)一个一个减,减去9个1,还剩4个

(板贴:13-1-1-1-1-1-1-1-1-1=4)

(2)先从盒子里拿走9个,剩下1个,和外面3个合起来就是4个。

(板贴:10-9=1,1+3=4)

(3)先拿走外面3个,再从盒子里拿出6个,剩下4个。

(板贴:13-3=10,10-6=4)

(4)因为9+(4)=13,所以13-9=4

(板贴:9+(4)=13,13-9=4)

(5)因为13可以分成9和4,所以13-9=4。

(板贴:1313-9=4)

94

(6)先减去10个,再还给1个。

(板贴:13-10=3,3+1=4)

激励:小朋友真爱动脑,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13-9,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能说说理由吗?

[评: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不同及个性的差异,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算法,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同时也提倡了算法的多样化。]

教师板书完整:13-9=4,学生齐读算式:13-9=4。

四、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讲述:前面还有一间聪明屋正等着你们去呢!你们想去吗?走,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小白兔带领进入聪明屋)

出示课本P80试一试习题,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学生独立尝试,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小棒摆一摆。

2、选一题组内说说口算方法。

3、指名全班交流算法。

[评: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五、巩固拓展

讲述:刚才我们顺利地通过了聪明屋,现在愿意用我们学到的新本领去接受智慧宫的挑战吗?

(课件出示:小白兔带领进入智慧宫)

1、课本P81想想做做第1题(左图)

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右边有几个呢?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的算法。

2、课本P81想想做做第1题(右图)

问:你能照着样子自己说说图意再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法。

3、下面进行一个口算比赛,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对又快!题目就在课本P81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边做边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集体订正,全对的得到表扬

4、今天小海豚知道我们小朋友都在数学乐园里参加活动,所以它们也赶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3组题目呢,小朋友你会做吗?

(课件出示:课本P81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揭示课题:十几减9)

[评:让学生初步感知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师顺势揭示课题,突出重点。]

5、分组游戏

讲述:现在又到了轻松一刻的时间,我们一起来做游戏,ok

(1)快乐大转盘:用手指轻轻拨动中间的小圆片,指针对着几,就用这个数减去9。

(2)摘果子:神奇果树长在了班级里,你想吃哪种水果,只要做对水果上的题目就可以採下来。

(3)跳树桩:跳到哪个树桩就要用这个树桩上的数减去9算出得数才可以再往前跳。

各组选择喜欢做的游戏,然后在组长带领下分组进行游戏,做完组内游戏可自由选择其他游戏。

[评:教师在练习中,设计了分组游戏代替课间操,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使数学计算课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同时小组合作精神也在此体现。]

六、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1、小组评价:小朋友,今天你们在数学乐园里玩得开心吗?各队组长统计一下你们组一共获得几颗星。

各队组长统计汇报情况,并表扬优胜组。

2、自我评价:如果老师请你给自己打星,最多5颗星,你准备给自己打几颗星?为什么呢?

[评:让学生通过小组评价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自我评价感知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延伸拓展:刚才天线宝宝悄悄地告诉老师,说我们一年级小朋友真了不起,学会了所有地十几减9的口算题,他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愿意听吗?

问: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要用十几减9来计算的事吗?能举个例子吗

激励学生: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课后再去找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也可以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好吗?

[评:数学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评:该课在展示]新课程理念中突出了四重:一是重情境,以故事情境贯穿全课;二是重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实践;三是重交流,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教学,利于交流,有组内、组际、全班等多种形式;四是重个性差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并根据差异适当运用双语教学。]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介绍钟面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上课跟以前有点不同,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很重要的朋友,你能猜猜它是谁吗?

师:(出示钟面模型)你们猜对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活动:最佳介绍员

谁都有自己的钟表?你喜欢它吗?请把你的钟表介绍给我们大家。

小组内介绍自己的钟表,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每个小组由大家评选出一位最佳介绍员。

请一位最佳介绍员向全班介绍自己的钟表。听了他的介绍,你还有什么补充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可以自由提问。(重点认识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整时

老师想了解一下小朋友们星期六的时间安排,能告诉我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今天有位叫小明的小朋友也想把自己周六的时间安排告诉大家。愿意看一看吗?

1、出示小明上午时间安排情境图。(图略)

起床6时

上课8时

放学9时

2、小组合作认识整时。

小组内请你先说一说小明都在干什么?这三块钟表你会认哪一块呢?把你认的方法教给大家。

推选出两名学生做小老师给大家讲自己是怎样看时间的。

小组讨论这些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各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生共同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活动:让我考考你

A:我拨时间请你认。师拨两个整时学生认。

B:你拨时间大家认。指名拨时间请大家认。

C:你说时间我来拨。指名说时间大家在钟面模型上拨。

4、课件出示动画钟面,学生认整时,再动画演示整时到半时之间时针与分针的变化。(2次)

三、认识半时。

1、创设连续情境依次由钟面出示下午时间安排。(课件演示)

午饭12时半

聚会4时半

休息8时半

2、学生观察时针与分针的指向。先说一说时针、分针分别指哪?由会认的学生在小组内负责教给其他学生认半时的方法。

相关推荐

  •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 掌握对于学生的多元化及个性化管理,精心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教案的编写要围绕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教案的格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2022-12-18 阅读全文
  •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通用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栏目推荐:“一年级数学复习计划”。在工作中想要更快的完成工作任务,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工作做一个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有时候也能起到一定的备忘作用,那么想要写好一篇工作计划需要注意什么呢?于是,我们为你收集整理了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22-12-23 阅读全文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范文1500字 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明灯,教案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2022-12-03 阅读全文
  • 通用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准备好教案,才能够让教学计划顺利推行,教案有利于教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那么教案要注意有什么事项呢?我们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通用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12-19 阅读全文
  • 精选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 感觉假期时间眨眼就过去了,新学期马上开学了。现在是时候动笔写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能够使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更条理更从容。怎样才能将教学计划写好呢?以下是栏目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12-04 阅读全文

掌握对于学生的多元化及个性化管理,精心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教案的编写要围绕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教案的格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2022-12-18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相关栏目推荐:“一年级数学复习计划”。在工作中想要更快的完成工作任务,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工作做一个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有时候也能起到一定的备忘作用,那么想要写好一篇工作计划需要注意什么呢?于是,我们为你收集整理了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22-12-23 阅读全文

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明灯,教案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课件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2022-12-03 阅读全文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准备好教案,才能够让教学计划顺利推行,教案有利于教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那么教案要注意有什么事项呢?我们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通用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12-19 阅读全文

感觉假期时间眨眼就过去了,新学期马上开学了。现在是时候动笔写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能够使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更条理更从容。怎样才能将教学计划写好呢?以下是栏目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12-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