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热门]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000字

发布时间:2022-12-2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要说哪个阶段的数学最实用,那还得是小学数学,身为小学的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为了让学生的数学基础打牢,教师就需要在上课之前撰写一篇优秀的数学教学教案!那么,优秀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有哪些?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热门]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000字,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义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42页例4-分数连除应用题的教学。

2、教材地位。本课是一节新授课。这里出现的分数连除应用题是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连乘应用题的逆解题。它是在前面学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两个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复合。紧接着出现的例5为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复合。

2、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连除应用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分组讨论,观察分析和比较,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提高。

⑶通过过师生交流总结,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2

本课使用《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

【课前慎思】

《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

我在欣赏品味之余,发现我们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第二,注重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不重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出圆;第三,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

我思考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辞海》)那么,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曲线围成、没有角、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是不是特征?一中同长的特征是不是需要下发空白研究报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是不是为了研究报告而组织研究?这是不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去渲染?圆的概念都没有给出,是否需要咬文嚼字地概括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揭示两者概念后,让学生从一个圆内各个不同的线段中挑出半径和直径,有没有哪位老师见过学生有错?学生都不会有错的活动,要不要组织?这样的活动是不是教者自作多情、自娱自乐?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不是教学难点,要不要研究,是否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得出关系后的填表练习,究竟是练习的两者关系,还是练习的乘以2和除以2的口算?我们是不是总是好为人师,以为我们不讲学生就不会?是的,熟能生巧,但熟还能生厌,那熟是不是还能生笨呢?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是不是很少不懂装懂,而更多的是不是精明地懂装不懂?

我思考量出半径都相等,就科学、深刻吗?在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真的画不完吗?画不完就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半径都相等和直径都相等要不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我们说正常人的两条腿是一样长的,怎么不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人身上?以后再说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还要不要加上在同一个正方形中呢?数学上的严谨就是这样的吗?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这是不是教学内容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圆的画法是应该教,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但应该一、二、三地教吗?是不是在学生容易疏忽的两个地方手拿住哪里、两脚之间的距离是直径还是半径点破就可以了?学生抑或老师画出的不圆,是否就该随手擦掉?那些不圆的作品,是不是课堂中的生命体?是否应该珍惜?

我思考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应该不仅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是不是才凸显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是不是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数学老师是否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作为一种非言语程序性知识的思维?

我思考圆的意蕴实在是丰富,借着这么圆满的素材,我们是否可以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突破常规的创新思维上做些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一定这样吗?柳暗花明、曲径通幽、殊途同归的心理体验,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思考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思明辨,我认识到圆这一节课应该讲的有价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有舍才有得,一课一得足矣!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1.课件创设问题情景。

2.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追问中初识圆

1.结合学生作品,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2.课件动画演示。

3.研讨圆的特征。学生说,古人说。

4.质疑古人说法。大方无隅。

三、画圆中感受圆

1.画一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并标上半径、直径。

2.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3.追问为何这样做?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3.探讨大圆的画法。

4.追问大圆的画法。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六、课后延伸研究圆

1.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2.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追问研究。

【试教后的反思】

非常成功,非常享受!已经拖课了,学生还是不愿意下课。

师父张兴华满意地对我们几个徒弟说:应龙的这节课,我就七个字浑然大气铸成圆!

认识决定行为。已有的会成为包袱。备课时,我就觉得半径、直径不要像原来那样教,一问学生这是一个多大的圆,学生就会说出半径、直径。课堂事实也是这样,就让自己不再思考了。试教后一反思,才发现宝物在哪儿呢?是个更妙的问题,首先是回答了探讨的问题,其次是凸显了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现在想来,这样问,味道好极了!

正像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妈妈对阿甘说的:要想往前走,就得甩掉过去。是啊,我今天的教法不就是想甩掉过去吗?但甩掉别人的过去容易,甩掉自己的过去就难了。否定别人容易,否定自己难。我是这样,听课老师会不会也是这样,而不肯接受我这节课呢?应该坦荡荡,何必长戚戚,我的地盘我作主,30年后再说吧。哦,我不该这样想,数学研究者往往是孤傲的,认为只有自己发现的1才是对的,我应该再思考,再否定自己,就像硬汉海明威说的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

顿悟:几何画板上显示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应该从正六边形开始,这样暗合了刘徽割圆术也是从正六边形开始的,并且解决了几何画板上正三角形不正、看着不舒服的问题,还解决了与前面研究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一中同长重复的问题。哈哈,反思真好!

课上学生画出的不圆的资源化运用,感觉真好:有方法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善意、借走橡皮的回应,那意境真有林黛玉说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妙。

在完成了为什么没有规矩也画成了圆的追问,我说是啊,圆心只能一中,半径一定同长。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祖先的圆,一中同长也,才知道以前听说的圆心、半径是多么重要的两个词啊!之后,看到学生闪亮的眼睛,我心里真舒畅。这样不就把经验、直观与抽象结合起来了吗?数学的抽象首先是一个过程,其次不就是建立一套术语概念系统吗?

整体感受在学生需要教的时候再教,效果就是好。看来我说教是因为需要教,没错!

自己以前也教过《圆的认识》,为什么没有今天这么享受呢?莫名地,我想起《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完全做成的东西,看上去好像缺了些什么,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差。完全装满水的容器,看上去好像是空的,但用起来却一点也不少。非常直的东西看上去却好像是弯的,大的机巧看上去倒好像很笨拙,特别善辩的人看上去倒好像不会说话。

那,我成在哪呢?在没有增加新知识点的情况下,上得学生不愿意下课。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让学生体验到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圆的规矩的同时感受了研究问题的规矩,让学生体验到追问为什么是一件很有意味的事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了理解并产生出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

那,我缺在哪呢?这一节课,对原来所重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淡化了,学生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

以前,我教《圆的认识》时,总是觉得这不能丢,那也不敢掉,把自己扣牢在自

己和他人一起画就的小圆里

哈哈哈,现在的我真是在理想圆里!

为什么以前的我没能、没敢这么上?教学的能力不到,教学的勇气不够,教学的追求没有

为什么今天的我能这么上、敢这么上?课程改革的深入,百花齐放的氛围大抵还源于自己对自己和他人教育实践的过程和结果的意义和价值的哲学之思。

花未全开月未圆,大成有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拖课了,总是不好,如何在40分钟内和学生交流?要舍什么?

这节课,多处引经据典,是否过度了?度是几处呢?数学味淡了?那我们的课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还是为了上出一堂数学的课?话又说回来,哪一处又是与数学无关呢?是否只是顺手一投枪(鲁迅语)?那老师顺手多了,学生是否会目不暇接、审美疲劳?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整理:云山雪燕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

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

生思考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

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真佩服,真佩服,我们西安的小朋友真棒!会动脑子,。除了你表示的那个点,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思考。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师:你刚才的说法很有意思,先说在圆的范围内,后来改成在圆的这条线上。如果在范围内,距离不够3米,如果在圆上,距离够3米。那你们怎么告诉小明呢?如果宝物在圆上,怎么表达告诉小明呢?

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厂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

师:同意吗?真厉害。刚才她说到两个词,一个是以左脚为圆心还有一个是半径多少?[板书:圆心,半径]

生:3米

师:就用上这两个词,就很准确地表达出了圆的位置,对吧。如果只说以左脚为圆心,不说半径3米,告诉小明,宝物啊就在以你左脚为圆心的圆上。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如果只告诉左脚是圆心的话,那圆可以无限延伸。就没法掌握圆的周长是多少。

师:那个圆可以无限延伸。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你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没定,圆的大小没定。对不对。

生:对

师:这样的话,可以画多少个圆,可以无限延伸,对不对。那如果不说以左脚为圆心行不行?

生:不行,那样圆的位置就可以无限延伸,。

师:除了说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3米的圆上还可以怎么说?生活中听说过吗?

生:也可以说直径是6米。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可以说:以左脚为圆心,直径为

生:6米

师:对。这个直径:也能表达圆的大小。[板书:直径]

师:为什么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会是一个圆呢?

生:因为在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师:哦,他说了这个。什么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会是一个圆呢?

生:因为以他的左脚为圆心,他可以随便走一圈,就变成圆了。

师:哦,可以随便走一圈。方向没有定,是吧。这也是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刚才两个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要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圆的特点来说明。你觉得圆有特点呢?

生:我觉得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师:我们说图形的特点的时候一般要和以前学过的图形作比较。一句话,有比较才有结论。[课件:三角形,正方形等]以前我们学过三角形,正方形等。我们以前说图形的时候往往从边和角两个角度来说明,那你看,从边和角的角度来看,圆有什么特点呢?

生:它既没有棱也没有角。

师:同意吗?同意的请点点头,她说圆没有棱也没有角,对吗?

生:对

师:没有棱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棱是说它没有边,它不象正方形有4条边。

师追问:那它是没有边吗?

生:不是,有边。

师:有边,几条边?

生:1条。

师:那你们说圆的边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过的图形的边是直线,而圆的边是曲线构成的。

师:同意?

生:同意。

师:看来我们从角来看,圆是没有角的。从边上来看,圆有没有边?

生:有!

师:有,几条边?

生:一条边。

师:这是圆很特别的地方。其他图形,最起码有3条边,而圆呢?只有一条边。并且它的边怎样?

生:是曲线的。

师:是曲线的。其他的是直线或者说是线段围成的。

师:圆,我们从边和角来看是这样的特点。我们的祖先墨子说:圆一中同长也[板书]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一中指什么?

生:圆心

师:同长,什么同长?

生:半径

师:半径同长,有人说直径也同长。同意古人说的话吗?

生:同意。

师:圆,一中同长也。难道说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行不是一中同长吗?

认为是的举手,认为不是的举手。为什么不是呢?

生:这些图形中心到角的距离比到边的距离要长一些。上前面指着说。

师:这些图形是不是一中同长?

生:不是。

师,不是的理由就是:从这个中心到边上的点跟到顶点的点的距离就不一样。那有没有一样的?正三角形里有几条一样的?

生:3条。

师:正方形呢?

生:4条。

师:正五边行呢?

生:5条。

师:正六边行?

生:6条。

师指圆:

生:无数条。

师:无数条?[板书]为什么是无数条?

生:圆心到圆上的半径都相等。所以有无数条。

师: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我们解决的问题是相等的半径有无数条。

师:为什么有无数条?

生: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等。

师:圆周上有多少个点?

生:无数个。

师:这些点和圆心连起来当然就有无数条,是吧。圆周上有无数点,请问:从这到这有多少个点?[指圆弧线]

生:无数个。

师:这些图形一中同长的条数是有限的,而圆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古人说的圆,一中同长你认同吗?

生:认同。

师:经过我们讨论更认同了,不过刚才有同学说圆是没有角的。圆只有1条边,边是曲线。究竟哪个更重要呢?我们来看[课件出示椭圆]这个图形是不是没有角的。是不是只有1条边,边是曲线。它是圆吗?它一中同长吗?所以说一中同长是圆最重要的特征。墨子的这一发现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谁能学古人的样子读一读??

生读。

师:圆有什么特点?

生:一中同长。

师:我们来看小明的宝藏在什么范围?我们第2个问题解决完了吗?

三、画圆中感受圆

1从不圆中,感悟圆的画法。

师:孩子们,想自己画一个圆吗?画圆用什么?

生:用圆规。

师: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家看,规就是圆规、矩就是带着直角的尺。规是用来画圆的,矩是用来画方的。

师:既然大家都回会画?画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

(生自己画圆)

师:画好了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此时的作品都不怎么标准)

师:从这些圆里,我们是否可以想象,它们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师:看来画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小组里交流一下,怎样画圆才能标准?

(生小组交流)

师:大家交流完了,好了。那现在你们说一下是怎么画的?

生:用圆规

师:了解圆规的发展,现在圆规的优点在哪里?

师:用这样的圆规画圆,手必须拿着哪,圆规就不动了?

生:拿着圆规的头,不能捏着它的两条腿。

师:对,就是拿住圆规的头,而不能捏着它的两条腿。

*(课件出示:再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

生画,师巡视

师:哎呀,老师在巡视时,我发现你们画的较规范的圆,大小不一样,为什么?

生:这里要我们画的是直径4厘米的圆。

师:你知道什么是直径吗?顾名思义,它和半径是什么关系?

生: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订好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师:孩子们,谁愿意上来画一画。这个机会老师留着了。

师:展示画圆,故意出现破绽一:没有圆上?破绽二:没有画完?

生:两脚之间距离变化了;粗细不均匀;

师:你们真仔细,我把汗都画出来了。

2标上半径、直径。

师:学生标直径和半径;你说在画半径时特别注意什么?

生:在画半径时特别注意对齐圆的圆心,画完后表上字母r;

师:半径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在(圆)上,另一个端点呢?

生:圆心;

师:再画一条直径;刚才他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应该特别注意什么?那位戴眼镜的小伙子。

生:一定得通过圆心。

师:直径用字母d表示,数学上就是这么规定的。d和r是什么关系?

生:2倍,d=2r。

师:画圆是怎样画的?

师:先确定一条半径,也就是两脚之间的距离,然后确定一个圆心,再旋转一圈。为什么随手就能画出一个圆呢?

生:圆规画长是半径

师:为什么这么做呢?先确定圆心,半径长度。

生: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就不相等了

师:圆的特点:圆一中同长。知道圆的特点太重要了。

四、球场上解释圆

1.出示篮球场。

师:是什么?中间是什么?中间为什么是个圆?不知道篮球比赛是怎么开始的,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2.播放篮球开赛录像。

师:为什么中间要是个圆呢?

生:刚开始比赛要往对方场地传球,这样中间画圆比较公平。

师:队员在圆上,球在中心。圆一周同长,比较公平。

3.探讨大圆的画法。

师:这个圆怎么画?

生:先找到圆心,两点间距离固定好,再画

师:大圆,再大,超大呢?没有圆规可以画?

生:用大拇指当圆心,用食指画

师:画大圆?

生:确定圆心半径再画。

师:这个大圆,没有圆规怎么画?

生自由交流

4.追问大圆的画法。

师:不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吗?怎么没有圆规也能画圆?

生:规矩不一定单独指圆规,指的应该是画图的工具。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工具来画。

师:我们这句话还是对的。

五、回归情景突破圆

1.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2.追问中提升认识。

师:一定这样吗?宝物一定是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是3米的圆上吗?[课件:西瓜]宝物可能在哪里?

生:地下。

师:拿西瓜说事。我们就想到球了,球也是一中同长。圆和球有什么不同?

生:圆是平面图形,球是立体图形。

六、课后延伸研究圆

依一天时间顺序,配乐出示各种各样的圆。

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我讲授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9页例2《比的应用》,在本册教材中主要就是按比分配问题。

按比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用学生前面已学过的分数的知识来解答。这样安排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

六年级的学生在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而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学习新知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一册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

2、能在具体情景中,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3、使学生体会数字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数字编码的编排规则和方法,了解一个编码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数字编码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研究途径

上网搜集、查阅书籍、社会调查、咨询专业人士等。

四、研究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教案设计说明:

1、我们学校经常使用学号(如校卡、家校联系册、班级网页等等),学生对学号很熟悉,也很清楚每个数字的含义,因此对学号的教学时间进行了调整。

2、学生在十一假期,利用各种调查手段积极参与调查,学生对邮政编码和身份证的知识了解比较多,所以这两个教学环节主要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再由学生提出疑问、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3、活动四是学生自愿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在作了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合作制作PPT,这部分内容由学生来介绍有关的知识。(刚才看了学生做的PPT,发现学生的潜力真大,比预期的效果好很多。)

4、活动5是一个开放性练习,既要发挥个人的智慧,又要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才能完成。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放松放松好吗?请仔细听清楚游戏规则:老师说1你们就举左手,说2呢你们就举右手,说3的时候你们就拍拍手,听明白了吗?好,开始了,1、2、3.再来一次,3、1、2.刚才这几个动作同学们是一个一个做的,下面要求同学们能按老师给的指令连起来做动作,有困难吗?(没有)好,请听好:3、2、1,再来一个3、2、2、3、1

2、师:,游戏做完了,老师有问题要问了,在以前的学习中,数字1、2、3可以表示什么?(数量、顺序),在刚才的游戏中,数字1、2、3表达和传递的是什么?(信息)也就是说数字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活动一:编学号(6分钟)

1、师:老师报到哪位同学的名字,请你大声回答到,好吗?

(叫2到3个后)问:如果不报姓名,还可以报什么?(座号、学号)

师:你的学号是多少?(板:20xx0612)

2、师:这个学号是不是随便编写的?你能从这个学号中获取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020601

入学年份班级座号

师:谁还有问题要提?

生问:表示班级的数字为什么用06,而不用6?

生答1:一个年级的班级数可能超过10个,所以班级要用两个数字表示,6班没超过10,所以6前面的0是占位的。

生答2:一个班级的人数肯定超过10人,但比100个人要少,所以座号也是用两个数字来表示。

3、师:谁来概括一下这个学号是按照什么规则编排的?各用几个数字表示?

师:如果要求从学号中还能看出性别,你该怎么办?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出示书上练习)

电脑出题:根据这个编排规则,我校三年(10)班座位号是7号的男生的学号应该是多少?

4、师:像这样把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就能表达特定的信息是吗?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是用数字来表达信息的?

学生发言,如邮政编码、汽车牌照、身份证、条形码等等。

师:老师在课前也做了一些调查请看屏幕。(电脑出示)边出现边大声读出来。

还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字电视、数字图书馆是利用数字编码进行信息处理的高科技产品。

师总结:是呀,数字的用处真大呀,数字可以用来表示数量,表示事物的顺序,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数字更是人们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字的用处。板书课题:数字的用处

活动二:邮政编码:(5分钟)

1、师:(出示课件)这是一个信封(出示),信封上528300是什么编码?

生:邮政编码。

师:这个邮政编码表达了哪些信息呢?它是按照怎样的规则编排的呢?各用了几个数字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28300

省市区投递局

2、师:邮政编码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则编排的。不同的地区,邮政编码也不同。

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学校和自己家庭居住地的邮政编码,请大家拿出来看一看。和这个邮政编码前四位(5238)一样的同学举手。为什么一样?

师:最后两位可能不同,为什么?

生:因为所在的投递局不一样。

师:有没有外地的邮政编码,请你说一说这个编码表达了哪些信息?

3、对邮政编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问1:寄邮件时已经写了收件人的详细地址了,为什么还要填写邮政编码呢?

生答:分拣机可以根据邮政编码快速分拣邮件。如果不写邮政编码、或邮政编码写得不规范,机器就分拣不出来,就需要人工分拣,这样费时费力。

生问2:信件是怎样从寄信人手中传到收信人手中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请看录象。

活动三:身份证。(10分钟)

1、电脑出示:000112234466677899

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编码?(不知道)这串数字没有规律,如果按照一定规则重新排列一下呢?请看:电脑再次出示:440623196901076827

问:现在知道了吗?为什么现在很快就知道了?

师:老师布置大家十一假期收集和调查了一些身份证号码,你调查的是谁的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的编排又有什么奥妙呢?从号码中你能看出什么信息呢?在小组内交流课前你了解到的关于身份证编码的知识。(课件配乐)

2、各小组同学汇报了解的有关身份证编码知识,教师穿插提问,并板书。

440623196901076827

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

前两个数字表示省份。(如44代表广东省。)你还知道别的省的代码吗?

第3、4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所在的城市。(如06表示佛山市。)

第5、6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户籍所在的县(区)。(如23表示顺德区)

第714位上的数字表示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

师:提问:为什么1月用01表示而不直接用1呢?(0是占位)

15-17位上的三个数字顺序码,,顺序码是指在行政区代码所表示的区域范围内,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的顺序号,奇数是男性,偶数是女性。

有了这个顺序码,即使是双胞胎多胞胎,他们的编码也是唯一的了。

身份证的最后一位数字是计算机根据前面17位数字按一定的公式自动生成的,叫做校验码。是用来识别身份证真伪的,只能用09和字母x中的一个表示。

3、一张身份证编码上的知识还真多啊!还有人要补充吗?

生问1:有些身份证是15位,为什么会不同呢?不同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电脑把多出的三位用不同颜色突出)

440623196901076827

师介绍:因为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增加,百岁老人越来越多,如果没有19,那么1969年1月7号和2069年1月7号出生的人的有可能都是这个号码,这样两张身份证就重复了。明白了吗?

生问2:身份证号码要表达的意思可以用文字表达吗?那为什么还要用数码来表示?

与学生共同探讨,总结出编码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师:这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这么多的信息!它非常的简明、科学,而且是唯一的,使用起来也方便,这也就是编码的优越性。(板书:简明、科学、唯一)

4、小练习:

A:郭老师的身份证

课件出示:老师的身份证号码:362429196810110021,请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关于郭老师的信息?(多让几个学生试试。)

B:考考你:

师:(电脑出现刘家亮的头像)咦?这不是刘家亮吗?他呀想考一考大家刚才学得如何?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课件:(声音)我是刘家亮,在课前我也收集了一些身份证号码,我收集的是爸爸、妈妈、姐姐和我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你知道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身份证号码吗?

440103199512210412440623199406073531

440623196401012040440102196309280161

同桌讨论,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5、生问:我们说了这么多关于身份证的知识,那么身份证到底有什么用?

学生回答:如登机、出关、贷款、开户、更改户籍资料、修改密码等等。

教育学生: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将来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活动四:其他编码(9分)

(活动形式: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幻灯片,课上汇报、展示)

师:你还想了解其他编码呢?老师知道我班有些同学在假期自愿组成调查学习小组,把收集到的资料做成了幻灯片,想让大家都来共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呢!好不好?(由学生上台介绍其他编码)

1、房间编号

2、电话号码

3、汽车牌照

师总结:真是太精彩了,真的非常谢谢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他们。

也希望其他同学能像他们学习。

5、师:学到这里,我们认识和了解了那么多的数字编码,你有什么感受?请你想象:假如没有数字编码会怎样?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的发言特别精彩,想象很丰富,下课后就写一篇题目是假如没有数字编码的数学日记。

活动五:小小设计师(8分)

师:数字编码的作用可真大呀!你们知道的也可多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来设计编码呢?有信心吗?好,下面我们将举行小小设计师比赛。

(课前准备:自己设计的一张校卡,可以是圆的、方的、椭圆的、菱形的等等)

课件出示:

设计要求:

1、每个同学为自己设计一个能代表自己身份的个人信息编码。

2、发挥个人的智慧,又要发挥小组的力量,请你们先独立设计,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评出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或最有创意的个人信息码1到2个展示在黑板上。

提示:

1、哪些信息能代表自己的身份,又有创意?

2、这个编码要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每一个部分要用几个数字表示。

生:我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身份证号码:42272319961012单。

生:我设计的是20xx0901052,因为我是20xx年9月1日入学的,我的学号是52.

生:XPY6648,前3个字母是我姓名中每个字的声母,66表示我现在读66班,48是我的幸运号。

把设计得好的同学的校卡展示在黑板上,老师颁发优秀设计师荣誉证书。

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5页

【教材分析】

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是与现实密切联系的数学,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数学,即现实的数学。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这部分教学内容,恰恰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应该说它是学生对比的完整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前,除法、分数的认识,为学生认识比搭建了坚实的台阶,比的意义和化简比的学习,为比的应用铺平了道路,平均分方法的掌握和对平均分结果特点的理解为学生能够自主研究比的应用提供了策略上的可能。而且比的应用的研究,也将为学生后续知识正比例的学习积累重要的感性经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和数形结合等方式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最终解决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问题解决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良好的情感。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准备】

小旗,水杯、水、筷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奥运圣火已经点燃,奥运盛会即将在北京召开,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为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我们也做一回奥运小使者,把奥运精神带进幼儿园。现在我们有一些印有奥运会会徽的小旗想要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

[设计意图]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1.幼儿园有两个班,要把这些小旗分给这两个班,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合理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的答案: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平均分,因为这样每个人分到的会同样多。

2.经调查,大班有30人,小班有20人,这回如果我们还把这些小旗平均分给这两个班,你觉得还合理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的答案:不合理,因为每个人分到的就不一样多了。

怎么分合理呢?请你静静地想一想,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的答案:按人数比30:20=3:2进行分配。

3、3:2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按比分的必要性以及初步沟通按比分与平均分的关系。

二、问题解决活动1:合作研究怎样按3:2这个比来分配

为了研究方便,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小旗。

(一)合作研究

1.合作要求:两个同学一组分工合作,每分一次,就详细记录下当次分给大班和小班小旗的面数,直到分完为止。(提示:记录时,不累计上次分得的小旗面数)

大班

小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大班分得()面小旗

小班分得()面小旗

2.学生合作研究

3.教师组织反馈交流

u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收集约三种不同的分法,分步展示在投影上。

u四人一组交流讨论要求

(1)在组长带领下逐一分析每种分法,你们能理解这些分法吗?你有什么想法?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2)观察、比较这几种分法,你能发现什么?

插问:你觉得分一次至少需要多少面小旗?为什么?

也就是可以把5面小旗按3:2进行分配,那这一次是把几面小旗按3:2进行分配的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预设:

分法1:每次分给大班3面,分给小班2面。

表扬:认真有耐心,十二次。

分法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分,分的次数明显减少。

表扬:很会动脑筋,在分的过程中及时进行了调整。

分法3:先按人数分给大班30面,分给小班20面,余下的再按比分。

表扬:很会联系实际情况,这种分法在实际生活中非常实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五个,其一,虽然是六年级的学生,但是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逐次分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记录单能够恰好的保留学生最初的思维轨迹。其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其三,让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探索按比分的不同策略。其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反思能力,倾听习惯,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方法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其五,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

(二)验证

1.问题:大班和小班分得面数的比是不是3:2?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班

小班

分得小旗的总面数

人数

平均每人分到小旗的面数

30:20=3:2=36:24

2.师生一起小结:

(1)平均每人分到的小旗同样多吗?

(2)把这些小旗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分配是合理的分法吗?

(3)虽然不知道小旗的总面数,但是大家动手分一分,是否就能成功的把这些小旗按3:2进行分配?

[设计意图]正式打通人数比与小旗面数比之间的关系,深化比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会按比分的本质:即每个单位分到同样多。

(三)当我们知道总数的情况下的按比分配

1.问题:如果有180面小旗,你打算怎样按3:2进行分配?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2.四人一组交流,说说你想到的方法。课件配合演示

学生可能的答案:

方法1:按比逐次分配。

方法2:先求出一份是多少面小旗,再根据大、小班分别所占的份数,求出各应分得多少面

小国旗。

方法3:把比转化成分数,利用分数的意义求出大班和小班分到的小国旗的面数

3.小结:当我们知道总数的情况下,既可以逐次分一分,也可以算一算。可采用的方法就更多了。平均分能理解为按比分吗?按怎样的比分呢?

三、问题解决活动2:体验比的应用的广泛性

(一)问题情境

因为同学们表现得太出色了,老师带来了一个小礼物想要送给大家。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边听边观察思考,你能发现什么?

(二)师生活动

1、看《小星星》演奏的视频

学生可能发现了水的体积和空着部分的容积竟然存在着一个比。

2、出示如下信息:

杯子的容积:320ml,杯子装满水敲击出的声音为1.

音阶

杯水的体积与空着部分的容积的比

2

29:3

3

25:7

4

23:9

5

37:27

6

1:3

3、提问:29:3表示什么意思?。

4、算一算2这个音所需的水量。

5、每位同学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音,计算出所需水量。

6、教师组织反馈交流

7、倒水演奏

8、小结:比与音乐的关系最早是由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的,老师认为你们真的很了不起,是今天课堂上里最闪亮的小星。

[设计意图]通过比与音乐的关系,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体验比的应用的广泛性,培养学生的数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四、问题解决活动3(拓展练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一)情境与问题

花坛设计稿征集启示:

某小区修建了一个36平方米的正方形大花坛,决定在花坛中栽种菊花、兰花和月季,两种花卉的种植面积的比是2:3:4,每种花卉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请设计出栽种的方法,并画出示意图?(菊花用黄色,兰花用蓝色,月季用红色)

(二)师生活动

1.提问:2:3:4表示什么意思?。

2.学生计算并根据比设计花坛。

3.教师组织反馈交流。

4.教师小结。

五、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把一些事物按一定的比分的时候,可以用哪些策略?

3、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比的应用的例子吗?

【我的思考】

一、经历问题解决过程,体验策略多样性,感悟数学文化魅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数学科学自身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数学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都几乎无一例外的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或非常规问题时,能够主动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努力的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力图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能力将会在学生步入社会时,使他迅速的调整和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它也成为我们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焦点。

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仅是能力培养的需要,还是一种心理发展的需要。每个孩子都具备解决问题的潜力并渴望能够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成功。不能不说,问题解决的过程将使孩子面对智慧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但同时也会从中获得双方面的提升。

二、六年级的学生,还需要分一分吗

这个问题也曾经不断的困扰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我终于彻悟,在这里分一分与算一算具有同等地位。首先说按比分的策略我认为基本有两大类:(1)不数出总数,按比逐次分配,直至分完,结果即为按比分配的结果。(2)先数出总数,通过计算得出按比分的最终结果,在经过一次分配完成。而且第一种方法在不知总数又不方便得到总数的情况下很有实用价值。因此我设计了给幼儿园两个人数不同的班怎样合理分配小国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探究,从而解决问题。

分一分使学生切身体验到了比的意义深化过程。因为学生每一次都是在按人数比分配小国旗,每一次分得小国旗的面数比都是3:2,最后两班分别共分得小国旗面数的比也是3:2,成功地完成了人数比到小国旗面数比的深化,突破了教学难点。

3、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一个公民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会数学地思考,即要实现数学教育发展学生数感的目的。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一个数感发展好的学生能够自然地、有意识地把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和解释。这也就是主动地、自觉地甚至自动化地把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维过程。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了比与音乐的关系,他比任何人更早地把一种看来好像是质的现象声音的和谐量化。为此我设计了怎样利用比的知识,使玻璃杯敲出美妙音乐的有趣地问题解决活动。期望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比与音乐之间奇妙的联系。通过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体会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们发现数学元素和研究数学问题的题材。

【网络研讨与评论】

编写组特约指导教师教材编委、特级教师钱守旺的主要评论:

l这部分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的设计是有特色的。如果没有给出总数,怎样按3:2这个比来分配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很自然,学生首先要去理解这个3:2是什么意思呢?

l看了你的设计、又听了你的说课,我觉得前半部分设计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刚开始的引入部分,比较自然、新颖;操作活动的设计可能也更便于孩子操作。

l后半部分,活动:杯琴的活动建议演奏不必太做大。出于时间方面的考虑,把它做为数学文化介绍给孩子们就可以。如果做大,会占用很长时间。数学文化的渗透应适度,不要占时太长;教学应更多关注中、下的学生,不应过于重视形式上的东西,强化更基础的东西会更关注多数学生的发展。做为第一课时,应有一些基本的练习,书上的一些题目应穿插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

l课堂热闹并不等于教学效果好,现在很多老师总是一味求新,其实这是一种偏差。

l尽可能在第一课时不要出现连比。

l这节课有两个方面还应该进一步地突出:那就是比与原来的平均分、还要联系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网友六年级的评论:

1.使学生经历了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

2.课程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操作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同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网友林志杰的评论: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人才果然很有深度不管在教学教学水平还是在教研方面以及个人能力方面。

网友生洁的评论:

我非常喜欢送奥运小红旗这个活动,在数学教学中也体现了我们的政治人文,与生活结合非常紧密.音乐与比的关系这个活动非常新颖,相信学生都会喜欢,而且从此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网友尚待解答的困惑:

l如果有学生仅停留在平均分的水平上。教师该怎么引导他按3:2分?

l比的性质没有学,会不会影响比的应用?

l百分数和比是不是数?

相关推荐

  • 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 典型教案的研究和分析,是揭示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本质和价值,一个好的教案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一篇好的教案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什么样的教案算是好教案?下面是我们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12-17 阅读全文
  • [热门]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00字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现在的教师都习惯于带着教案授课。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如何在设计教案中能够让知识充分的展示呢?也许以下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合你胃口!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2-12-16 阅读全文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
    2022-03-05 阅读全文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
    2022-03-04 阅读全文
  • 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00字7篇 俗话说,春蚕吐丝情不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编写教案。一份好的教案,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写教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12-16 阅读全文

典型教案的研究和分析,是揭示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本质和价值,一个好的教案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一篇好的教案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什么样的教案算是好教案?下面是我们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12-17 阅读全文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现在的教师都习惯于带着教案授课。教案既是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又是开拓知识新领域的钥匙。如何在设计教案中能够让知识充分的展示呢?也许以下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合你胃口!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2022-12-16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

2022-03-05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

2022-03-04 阅读全文

俗话说,春蚕吐丝情不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编写教案。一份好的教案,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写教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