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荐]蒲公英大班教案反思通用

发布时间:2022-12-16 大班教案

幼儿教师教育网栏目精选:“大班教案”,欢迎阅读。

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是教师的最大本领。老师们经常在上课前写好教案,教案要从深度和广度上掌握教材中概念或原理的要求,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写好教案?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蒲公英大班教案反思,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蒲公英大班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在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的西岸,我们的首都是北京。

2.了解我们的祖国有着世界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城墙、最宽的广场。

3.能大胆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PPT“蒲公英旅行记”。

2. 《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猜谜语

师:“有一种花,毛茸茸的,风一吹就像一个个小降落伞到处飞呀飞,到祖国各地去旅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2.播放PPT,出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幼儿描述蒲公英的特征。(毛茸茸、轻飘飘,像小降落伞)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内容。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请幼儿倾听。

师: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蒲公英出去旅行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蒲公英去了哪些地方旅行呀?那么就竖起我们的小耳朵,仔细的听听看它到底去了哪些地方。

2.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1)蒲公英的家在哪儿?

(2)蒲公英的家有哪些很了不起的地方呢?(用手做动作引导幼儿说有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城墙、最宽的广场。)

3.播放PPT,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请幼儿欣赏。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故事,边听边看,说说蒲公英的家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4.再次回忆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世界上三“最”。

(1)仙女在送蒲公英回家的时候带着它去了哪些地方旅行了呢?你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蒲公英和仙女旅行过的地方呀?(播放太平洋、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和天安门广场的图片,请幼儿说说他们看到的图片是什么样子的)

(2)播放到天安门图片时,提问:你们知道天安门在哪儿吗?(幼儿回答在北京)。有人知道北京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吗?

(3)播放PPT,出示北京在中国地图中的位置,向幼儿介绍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很重要的地方。

三、阅读故事,了解祖国。

1.请幼儿看《幼儿画册》上第16页的画面,边看边复述世界三“最”。

2.引导幼儿交流。了解了我们的祖国以后,觉得自己作为中国人有什么感受?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蒲公英大班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体验蒲公英的轻盈和优美。

3、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熟悉它的生长过程。

2、物质准备:蒲公英、柳絮飞扬的视频短片、根据散文内容设计的PPT课件、班德瑞的《山涧》(MP3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短片,初步感知散文中蒲公英的形象美。

1、欣赏田野里的蒲公英视频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蒲公英的形象美。

师:你知道这一种植物的名称叫什么?请你看一段关于田野里的蒲公英的小片段,你可以一边看,一边想:田野里的蒲公英到底长什么样?你感觉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2、交流与分享:欣赏蒲公英视频短片后的审美感受。

师:你觉得田野里的蒲公英美吗?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二、听赏教师诵读,逐步感受散文《蒲公英》的语言美。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蒲公英》。(WWW.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师:有一篇很好听的散文就叫《蒲公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一边听,一边想:你喜欢这篇散文吗?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2、交流与分享:听赏教师诵读散文《蒲公英》后的审美感受。

师: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师:散文中讲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谁来说一说,蒲公英什么地方很有趣?

3、结合PPT课件,教师再次有感情地进行配乐朗诵散文。

师:蒲公英到底有趣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4、交流与分享:集体推敲蒲公英的有趣之处。

师:散文里说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蒲公英有趣在哪里呢?谁你来说一说!

①比喻句1:理解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

师:蒲公英黄色的花朵凋谢以后,花托上长出来了什么?看上去象什么?

(评析:在理解第一句比喻句的时候,教师可以随即出示生活中的蒲公英球冠照片,帮助幼儿形象、直观地理解作者把蒲公英球冠比喻成球的含义。)②比喻句2:理解雪白的绒毛在天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要轻。

师:田野的风吹来,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评析:教师此时可以通过两张特征小图帮助幼儿理解飞扬、比柳絮还要轻的含义,让幼儿生动、形象、直观地感知并感受蒲公英的种子在飞扬状态中姿态的轻柔、优美。如果幼儿对柳絮缺乏认知经验,教师还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一段关于柳絮飞扬的视频短片播放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柳絮的雪白、轻盈,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比柳絮还要轻的句子含义。)③比喻句3:理解又像一片片雪花,从空中轻盈地降落下来。

师:蒲公英的种子,当它飞起来的时候像什么?为什么说它像一片片雪花?

(评析: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并体验蒲公英的种子从天空中轻盈地降落的姿态,帮助幼儿理解、加深对轻盈、降落这两个词汇的理解。)三、完整视听欣赏,进一步体验散文《蒲公英》的意境美。

1、摘句练习,感悟散文中的优美词句。

师: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散文。请你仔细地听一听,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一句话?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念一念这些好听的话!

(评析: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与个性化需求,进行摘句口语练习,帮助幼儿积累散文中的优美语句。)2、完整朗诵,体验散文中的优美意境。

师:《蒲公英》这篇散文虽然很短,但是听起来非常优美。请大家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有感情地念一念,也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表演一下。

师:原来,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蒲公英,看起来真的很美、也非常有趣。你知道吗?蒲公英还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草药,可以泡茶喝,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

师:瞧,画面中的蒲公英轻盈地降落下来了,它会落在哪里呢?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你还可以把它画出来,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活动反思】

1、《蒲公英》是一篇非常优美、又充满童趣的散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来欣赏散文,引导幼儿逐步观察、想象、理解散文中三处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有效地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特别是教师根据散文内容自制的PPT课件,形象、直观地抓住了散文中蒲公英的飞扬、轻盈的姿态,帮助幼儿深入体验、感悟到散文《蒲公英》中所蕴涵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2、在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模拟、表演蒲公英飞扬、降落等动态,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各种身体动作展示飞扬的姿态,非常具有创意,体现动静结合的教育原则,有助于幼儿逐步理解这些优美词汇的语意,深刻感悟到散文中的轻柔、恬静的意境之美。

蒲公英大班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九只小猪旅行记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2、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初步了解生活中一些“禁止”的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你们喜欢旅行吗?为什么?

2、有九只小猪也要去旅行了,我们来看看它们旅行时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二、阅读理解

1、片断一:乱扔垃圾(完整欣赏),把握、理解小猪的一种心态。

提问:你们都看懂了吗?有什么问题?发生了什么事?

再完整欣赏一遍。

师小结:是啊!小猪来到草地上,看到了“禁止入内”的警示牌,可它们忍不住还是进入了

草地,又吃又玩真开心,可是美丽的草地却……

2、片断二:过危桥。

先出示场景

提问:

(1)小猪继续往前走,这回它们又看到了什么?提示危桥。

(2)为什么要竖这块牌子呢(为什么要“禁止”)?

(3)小猪会过去吗?小猪过了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4)结果是怎么样?

幼儿完整欣赏,小结。

3、片断三:钻木桶。

(1)九只小猪继续往前走,突然它们闻到了什么?这香味从哪里来的?

(2)原来是个大大的蜂蜜桶,可旁边又写着什么?想想这回小猪们会怎么做?

(3)幼儿欣赏,小结。小猪进入木桶从山坡上滚了下来,结果会怎么样?

师:九只小猪去旅行,它们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这些牌子都一样吗?有什么相

同的地方?你们知道“禁止”是什么意思?

三、提问拓展

1、九只小猪还要继续旅行,一路上它们还会经过什么地方?.得都快。

可是一天,从波浪里冲出一条饥饿的大金枪鱼,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黑鱼逃掉了。他逃进漆黑的深水里,又孤独、又害怕,可是,大海里充满了奇妙的生物,他游啊游啊,慢慢又精神起来。

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

他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

他看见了像被看不见的线牵着游的怪鱼……

他看见了长得几乎不知道自己的尾巴在哪儿的鳗鱼

后来,他看见了一群跟他一样小的小红鱼躲在岩石和海草的黑影子里。“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他高兴地说。“不行,大鱼会把我们吃掉的!”小红鱼说。“可是你们不能老待在这里啊,我们一定要想个办法。”小黑鱼说。

他想啊想啊,突然说:“有了,我们可以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

等小红鱼们能游得像一条大鱼以后,他说:“我来当眼睛”。于是,他们在清疼的早晨里游,也在充满阳光的中午游,大金枪鱼一见,弄不清这是什么鱼,通身红红的,这么大——这家伙一定很厉害吧,吓得扭头逃走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达成主题目标热爱动物、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基础上延伸出遵守规则和秩序,在公共场所严格按照指示牌行动的目标,加深幼儿秩序的理解,渗透礼仪教育知识点。 这一故事素材采用生动的动物形象,使故事本身充满童趣, 同时故事中九只小猪的旅行因为各种标志的出现以及小猪的不同行为而险象环生,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却又富有教育意义,让幼儿在紧张与笑声中明白遵守规则的必要。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小班美术蒲公英教案通用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案也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写出来的教案也各有特色。怎样撰写一份标准的教案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呈上小班美术蒲公英教案,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小班美术蒲公英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用绘画来表现蒲公英种子飞翔的样子,体验绘画的乐趣。

2、能保持画面的整洁,并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蒲公英

2、范画:蒲公英

3、幼儿用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二、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教师: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被风一吹会怎么样呢?

2、蒲公英非常喜欢旅行,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儿去旅行,它们在空中飞呀飞,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3、小朋友想不想把蒲公英的种子在旅行的时候看到的景色画下来呢?

三、示范画蒲公英种子

教师:画的时候,蒲公英飞翔的种子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看到的景色又要画在什么地方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幼儿先画朝各个方向飞的种子,再画地面上的景色,注意画面的整洁。

合理安排画面。

五、展示幼儿作品。

1、鼓励幼儿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画的蒲公英种子旅行的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画的故事。

活动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小班美术蒲公英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用绘画来表现蒲公英种子飞翔的样子,体验绘画的乐趣。

2、能保持画面的整洁,并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蒲公英

2、范画:蒲公英

3、幼儿用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二、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教师: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被风一吹会怎么样呢?

2。蒲公英非常喜欢旅行,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儿去旅行,

它们在空中飞呀飞,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3。小朋友想不想把蒲公英的种子在旅行的时候看到的景色画下来呢?

三、示范画蒲公英种子

教师:画的时候,蒲公英飞翔的种子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看到的景色又要画在什么地方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幼儿先画朝各个方向飞的种子,再画地面上的景色,注意画面的整洁。

合理安排画面。

五、展示幼儿作品。

1。鼓励幼儿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画的蒲公英种子旅行的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画的故事。

小班美术蒲公英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绘画来表现蒲公英种子飞翔的样子,体验绘画的乐趣。

2、能保持画面的整洁,并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蒲公英

2、范画:蒲公英

3、幼儿用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二、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教师: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呢?被风一吹会怎么样呢?

2.蒲公英非常喜欢旅行,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儿去旅行,

它们在空中飞呀飞,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3.小朋友想不想把蒲公英的种子在旅行的时候看到的景色画下来呢?

三、示范画蒲公英种子

教师:画的时候,蒲公英飞翔的种子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看到的景色又要画在什么地方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指导幼儿先画朝各个方向飞的种子,再画地面上的景色,注意画面的整洁。

合理安排画面。

五、展示幼儿作品。

1.鼓励幼儿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画的蒲公英种子旅行的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画的故事。

附蒲公英图片:

小班美术蒲公英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蒲公英生长视频。

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PPT)

1、播放PPT课件,观察蒲公英图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状。

2、观看在线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三、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

1、提醒幼儿的构图,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

四、幼儿创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

五、作品评析。

活动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蒲公英中班教案实用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蒲公英中班教案实用》,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蒲公英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 树叶 小船 一条大青虫 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和谁?

3、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

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

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

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

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

5)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高兴?

6)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5、 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到处充满爱。

活动反思:

一节课上下来,基本都完成了活动目标,孩子们大部分都能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并看图简单的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助别人,还能够学会倾听同伴的讲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五个环节层次清晰,层层递进让课堂活跃起来。但也发现很多的不足地方,这些是我需要反思的问题:

1、整节课的气氛没有引导的很好,问的问题过多重复。

2、这些课我和孩子互动不够多,幼儿的参与性也不够。

3、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孩子不太敢大胆回答问题,只是个别孩子举手回答,举手的永远都是那几个。

4、在倾听同伴的讲述时,孩子有时还是会插话,这点还需要加强。

以上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思考和反思的地方,现在的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加强的地方,相信通过不断的去反思和去学习一定有所进步。

蒲公英中班教案(篇2)

《中班语言小蚂蚁和蒲公英教案反思》

引言:

在中班语言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堂关于小蚂蚁和蒲公英的教案。通过这节课,我旨在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节课进行详细、具体且生动的反思。我将分享我的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学生反应和我的反思等方面的观察和体会。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参与故事和活动,提高他们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3. 学生能够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设计:

1. 故事引入:我开始讲述有关小蚂蚁和蒲公英的故事。在故事中,小蚂蚁需要帮助蒲公英传递一封信,学生们要通过听故事来理解情节。

2. 观察与描述:在听完故事后,我鼓励学生观察和描述小蚂蚁和蒲公英的特点。我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例如:“小蚂蚁有多少只脚?”或“蒲公英是什么颜色的?”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他们的观察结果。

3. 交流与合作:为了鼓励学生们更多地使用语言,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共同制作一幅关于小蚂蚁和蒲公英的画,并根据他们所讲述的故事,发表对话。

4. 讲故事: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向全班分享他们的作品和对话。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感受到讲故事的乐趣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学生反应:

1. 听故事时,学生们表现出非常高的注意力。他们专注地倾听,试图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角色。

2. 在观察和描述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并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表达能力较强,能够用形象和生动的词语来描述小蚂蚁和蒲公英。

3.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制作画和对话。他们通过讨论和沟通,使作品更加丰富和完整。

4. 在分享环节,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表现出自信和骄傲。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分享他们的作品和对话。

我的反思:

1. 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这堂课,我观察到学生们在听力和理解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故事的情节,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此外,学生们也能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些方面的提高,我感到非常满意。

2. 学生参与度的增加: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和互动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他们表现出高度的兴趣和专注力,对于我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收获。

3. 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小组活动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学生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他们能够共同制作出有价值的作品,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非常有益。

4. 学生自信心的提高:通过讲故事和分享作品,学生们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用生动的方式与他人分享。这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我认知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故事和活动在中班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有趣的故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通过合作和分享活动,学生们能够发展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自信心。我将继续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计更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教案,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蒲公英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在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的西岸,我们的首都是北京。

2.了解我们的祖国有着世界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城墙、最宽的广场。

3.能大胆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课件ppT蒲公英旅行记。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猜谜语

师:有一种花,毛茸茸的,风一吹就像一个个小降落伞到处飞呀飞,(教案出自:教案网)到祖国各地去旅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2.播放ppT,出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幼儿描述蒲公英的特征。(毛茸茸、轻飘飘,像小降落伞)

二、欣赏故事,初步理解内容。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请幼儿倾听。

师: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蒲公英出去旅行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蒲公英去了哪些地方旅行呀?那么就竖起我们的小耳朵,仔细的听听看它到底去了哪些地方。

2.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1)蒲公英的家在哪儿?

(2)蒲公英的家有哪些很了不起的地方呢?(用手做动作引导幼儿说有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脉、最长的城墙、最宽的广场。)

3.播放ppT,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请幼儿欣赏。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故事,边听边看,说说蒲公英的家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4.再次回忆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世界上三最。

(1)仙女在送蒲公英回家的时候带着它去了哪些地方旅行了呢?你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蒲公英和仙女旅行过的地方呀?(教案出自:教案网)(播放太平洋、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和天安门广场的图片,请幼儿说说他们看到的图片是什么样子的)

(2)播放到天安门图片时,提问:你们知道天安门在哪儿吗?(幼儿回答在北京)。有人知道北京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吗?

(3)播放ppT,出示北京在中国地图中的位置,向幼儿介绍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很重要的地方。

三、阅读故事,了解祖国。

1.请幼儿看《幼儿画册》上第16页的画面,边看边复述世界三最。

2.引导幼儿交流。了解了我们的祖国以后,觉得自己作为中国人有什么感受?

蒲公英中班教案(篇4)

活动设计思路:

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种.记得童年时对蒲公英就很好奇.它们看起来毛茸茸的.一碰,一吹,那绒球就会分散.如同降落伞,又似羽毛般轻盈.我们认为相比较其他的植物来说蒲公英对幼儿的吸引力会大一些.除了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外.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活动的延伸.从蒲公英生长的特性来表现律动,更有利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和感受乐曲旋律,能按老师的提示表演舞蹈.

2.根据已有经验,技能,大胆创编动作.

3.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

舞蹈音乐:

该舞蹈表现的是蒲公英种子的传播,生长过程.即一开始蒲公英是一个绒球的状态,在风中摇摆.当风吹来,蒲公英种子随风四处飘扬,落地,生长,开花.一般节奏轻松的音乐都可以使用.音乐的结构为ABA式.由此表现蒲公英从整体到分散再到整体的三个状态.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像带,录像机

2.四色绒球,,每种个6个.(视本班情况而定),让幼儿戴在手腕上,同色的为一组.

3.幼儿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种形式,并且能看懂简单的舞蹈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

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二.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了...)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

4.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让创编的幼儿在教师哼唱曲调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5.让幼儿各自看一下自己绒球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

7.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起来表演给幼儿看.

8.教师朗诵故事,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师根据幼儿反应,将幼儿最喜欢的,最精彩的动作再次抽取出来,让幼儿反复练习,并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10.幼儿再次完整随音乐练习.活动结束.

蒲公英中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通过对蒲公英这种植物的了解,知道它既是一种花又是一种会飞的种子。让学生不仅能进行绘画表现,而且能听、唱和表演在学习中将其生态现象延伸到对自己生活的联想,思考更深刻的内涵。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学生的心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图片资料及VCD光盘。

2、美术材料色水、卡纸、油画棒、笔管一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生态习性,通过色水画表现蒲公英,延伸到对自己生活的联想及思考其内涵。

教学难点:

用色水表现画面的具体操作。

教学内容:

一、

1、①会飞的蒲公英

出示蒲公英花(或者干花),吹向学生,学生就可以手持蒲公英,学生认识、了解蒲公英原形;

②观看碟片

归纳蒲公英的构成(形状)发散试、扇面试、陀螺试(旋转试)

2、会飞的___

蜻蜓、蝴蝶、小鸟、飞机、云彩、风筝……想象

3、①会飞的思维(想法、想象)

会飞的气球,

会飞的焰火,

会飞的跳伞运动员,

会飞的房子,

会飞的公园……

②观看碟片

二、

1、教师出示范图

2、具体示范:方法①先用油画棒画出一个蒲公英的形象(比如笑脸);

用笔管的一头粘上色水,在另一头用力吹气,色水就洒在卡纸上。吹成的自然形状就象蒲公英。

方法②直接用笔管的一头粘上色水,在另一头用力吹气。

3、作品展示①让学生自由参观全班同学的作品,每人手持一朵红花。

②送给自己认为最棒的同学。(黑板上贴有每位学生名字的卡纸)

③请获得小红花最多的学生上台,讲讲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感受。并把其作品贴在讲台上。

4、教师总结,主题升华。

会飞的蒲公英——会飞的……——会飞的思维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让幼儿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体验蒲公英的轻盈和优美,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

2、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体验蒲公英的轻盈和优美。

3、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散文,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熟悉它的生长过程。

2、物质准备:"蒲公英"、"柳絮飞扬"的视频短片、根据散文内容设计的PPT课件、班德瑞的《山涧》(MP3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短片,初步感知散文中"蒲公英"的形象美。

1、欣赏"田野里的蒲公英"视频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蒲公英"的形象美。

师:你知道这一种植物的名称叫什么?请你看一段关于"田野里的蒲公英"的小片段,你可以一边看,一边想:田野里的蒲公英到底长什么样?你感觉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2、交流与分享:欣赏"蒲公英"视频短片后的审美感受。

师:你觉得田野里的蒲公英美吗?蒲公英在什么时候是最美丽的?

二、听赏教师诵读,逐步感受散文《蒲公英》的语言美。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散文《蒲公英》。

师:有一篇很好听的散文就叫《蒲公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一边听,一边想:你喜欢这篇散文吗?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2、交流与分享:听赏教师诵读散文《蒲公英》后的审美感受。

师: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觉?

师:散文中讲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谁来说一说,蒲公英什么地方很有趣?

3、结合PPT课件,教师再次有感情地进行配乐朗诵散文。

师:蒲公英到底有趣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4、交流与分享:集体推敲"蒲公英"的有趣之处。

师:散文里说"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蒲公英有趣在哪里呢?谁你来说一说!

①比喻句1:理解"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

师:蒲公英黄色的花朵凋谢以后,花托上长出来了什么?看上去象什么?

(评析:在理解第一句比喻句的时候,教师可以随即出示生活中的"蒲公英"球冠照片,帮助幼儿形象、直观地理解作者把蒲公英"球冠"比喻成"球"的含义。)②比喻句2:理解"雪白的绒毛在天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要轻"。

师:田野的风吹来,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评析:教师此时可以通过两张特征小图帮助幼儿理解"飞扬、比柳絮还要轻"的含义,让幼儿生动、形象、直观地感知并感受蒲公英的种子在飞扬状态中姿态的轻柔、优美。如果幼儿对"柳絮"缺乏认知经验,教师还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一段关于"柳絮飞扬"的视频短片播放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柳絮"的雪白、轻盈,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比柳絮还要轻"的句子含义。)③比喻句3:理解"又像一片片雪花,从空中轻盈地降落下来"。

师:蒲公英的种子,当它飞起来的时候像什么?为什么说它像一片片雪花?

(评析: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并体验蒲公英的种子"从天空中轻盈地降落"的姿态,帮助幼儿理解、加深对"轻盈、降落"这两个词汇的理解。)三、完整视听欣赏,进一步体验散文《蒲公英》的意境美。

1、摘句练习,感悟散文中的优美词句。

师: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散文。请你仔细地听一听,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一句话?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念一念这些"好听的话"!

(评析: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与个性化需求,进行摘句口语练习,帮助幼儿积累散文中的优美语句。)2、完整朗诵,体验散文中的优美意境。

师:《蒲公英》这篇散文虽然很短,但是听起来非常优美。请大家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有感情地念一念,也可以用我们的身体动作表演一下。

师:原来,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蒲公英,看起来真的很美、也非常有趣。你知道吗?蒲公英还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草药,可以泡茶喝,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

师:瞧,画面中的蒲公英轻盈地降落下来了,它会落在哪里呢?接下来,可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你还可以把它画出来,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活动反思】

1、《蒲公英》是一篇非常优美、又充满童趣的散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来欣赏散文,引导幼儿逐步观察、想象、理解散文中三处"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有效地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特别是教师根据散文内容自制的PPT课件,形象、直观地抓住了散文中蒲公英的"飞扬、轻盈"的姿态,帮助幼儿深入体验、感悟到散文《蒲公英》中所蕴涵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2、在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模拟、表演蒲公英"飞扬、降落"等动态,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各种身体动作展示"飞扬"的姿态,非常具有创意,体现"动静结合"的教育原则,有助于幼儿逐步理解这些优美词汇的语意,深刻感悟到散文中的轻柔、恬静的意境之美。

附作品:散文《蒲公英》

青草地上开着许多小野花,我最喜欢蒲公英。蒲公英开着黄色的小花朵。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的花朵凋谢后,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田野的风吹着,那雪白的绒毛在天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要轻。飞着飞着,又像一片片雪花,从空中轻盈地降落下来。

幼儿百科: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熟悉旋律,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体会歌曲天真美丽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通过认识蒲公英,唱蒲公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感受美,创造美,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蒲公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体会歌曲天真美丽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

2、熟悉旋律,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3、通过认识蒲公英,唱蒲公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感受美,创造美。

4、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孩子的心灵。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6、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重难点:

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体会歌曲天真的性质,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

2、蒲公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春雨沙沙》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过渡语:春姑娘带来了春雨,让种子们发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种子慢慢地长大,变成了一朵可爱漂亮的花,是什么花?(教师出示蒲公英)

关键提问:

蒲公英花是什么样子的?吹一吹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蒲公英花被风一吹就像打着小伞一样飞起来。

过度语:蒲公英被风吹起了以后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欢它,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二、欣赏歌曲

1、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关键提问:

听完以后,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欢快的还是优美的?你的感觉是怎么样?

小结:这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听了以后觉得很舒服很开心。

过度语:这么好听的歌曲,到底唱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2、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

春风吹来,蒲公英往哪里飞?(往前飞飞)

蒲公英飞的时候像什么?(小伞)打着小伞去干什么?(去旅行)

谁在后边追?(小朋友)

教师根据歌词总结演唱,并出示图谱,幼儿尝试跟唱。

过度语:听完歌曲你们觉得美不美啊,那么美的歌曲,我们唱得也要美一点。

关键提问:

被春风吹了的小伞,飞起来是慢慢的,还是快快的?(慢慢的)

小结:被风吹后,蒲公英的小伞是慢慢飞向远方,所以在唱飞-飞-的时候要慢一点柔一点。我们一起试试看。

关键提问:

小朋友在后面追,越追越近还是越追越远?

小结:小朋友越追越远了,所以在唱“追呀追呀追追追”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小,就好像小朋友越来越远快看不见了一样。我们一起试试看。

3、完整演唱

幼儿跟唱歌曲,要求声音优美,能做适当的轻响处理。

分组演唱,妹妹一组,弟弟一组。

三、表演

请几个幼儿围城一个圈,跟着老师做动作,其他幼儿在座位上演唱。

活动延伸:

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野外欣赏蒲公英。亲身感受与他们零距离接触。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歌唱、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好像很难,多通过活动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小百科: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相关推荐

  • 小班美术蒲公英教案通用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案也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写出来的教案也各有特色。怎样撰写一份标准的教案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呈上小班美术蒲公英教案,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5-07 阅读全文
  • 蒲公英中班教案实用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蒲公英中班教案实用》,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活动目标:1、通过...
    2023-09-14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蒲公英》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让幼儿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体验蒲公英的轻盈和优美,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
    2020-06-0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熟悉旋律,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体会歌曲天真美丽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
    2022-04-1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找家》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找家》含反思》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找家》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
    2022-02-26 阅读全文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案也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写出来的教案也各有特色。怎样撰写一份标准的教案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呈上小班美术蒲公英教案,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5-07 阅读全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有利于老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提供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蒲公英中班教案实用》,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活动目标:1、通过...

2023-09-14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让幼儿理解散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体验蒲公英的轻盈和优美,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中所蕴涵的语言...

2020-06-08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熟悉旋律,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体会歌曲天真美丽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

2022-04-15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找家》含反思》大班语言教案《蒲公英找家》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

2022-02-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