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关于春天的古诗

发布时间:2022-12-07

春天的古诗。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查慎行《晓过鸳湖》。”我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传递信息,分享不同的语录和文案可以表达不同的感受,这些句子代表了我们的心情,你现在正在寻找一些相关的句子吗?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 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1、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2、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4、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5、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6、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7、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8、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欧阳修《蝶恋花·尝爱西湖春色早》

9、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10、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11、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查慎行《晓过鸳湖》

1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3、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14、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阙题》

1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6、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7、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马上作》

18、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画》

19、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苏轼《和董传留别》

20、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21、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元·胡祇遹《阳春曲·春景》

22、落尽梨花春又了。——梅尧臣《苏幕遮·草》

23、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4、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25、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6、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7、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8、画楼影里双飞燕。——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扩展阅读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汇总(57篇)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我们可以赏析解读白居易古诗,它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白居易有哪些曾经惊艳到您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

高才淹礼寺,短羽翔禁林。西街居处远,北阙官曹深。

君病不来访,我忙难往寻。差池终日别,寥落经年心。

露湿绿芜地,月寒红树阴。况兹独愁夕,闻彼相思吟。

上叹言笑阻,下嗟时岁侵。容衰晓窗镜,思苦秋弦琴。

一章锦绣段,八韵琼瑶音。何以报珍重,惭无双南金。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

猿苦啼嫌月,莺娇语妮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珮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

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

灯下青春夜,尊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

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张生马瘦衣且单,

夜扣柴门与我别。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酤酒张灯火。

酒酣火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答云前年偶下山,

四十馀月客长安。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

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暮宿五侯门,

残茶冷酒愁杀人。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

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

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埃灭。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

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岁熟,好是欢游处。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5】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漼漼。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咍。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6】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

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彭蠡湖的天色已晚,水边的桃花都透出春意。

鸟儿渐渐飞远,变成很多的白色的点,红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一半。

为什么要做迁徙的客人呢,没有多少劳作,却落得一声病。

如果来到这儿眺望,很少有不忧伤愁楚的人。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7】

天长地久无终毕,昨夜今朝又明日。鬓发苍浪牙齿疏,

不觉身年四十七。前去五十有几年,把镜照面心茫然。

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朱颜日渐不如故,

青史功名在何处。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

去复去兮如长河,东流赴海无回波。贤愚贵贱同归尽,

北邙冢墓高嵯峨。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酣歌。

颜回短命伯夷饿,我今所得亦已多。功名富贵须待命,

命若不来知奈何。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8】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

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9】

矢人职司忧,为箭恐不精。精在利其镞,错磨锋镝成。

插以青竹簳,羽之赤雁翎。勿言分寸铁,为用乃长兵。

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摩弓拭箭镞,夜射不待明。

一盗既流血,百犬同吠声。狺狺嗥不已,主人为之惊。

盗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反责镞太利,矢人获罪名。

寄言控弦者,愿君少留听。何不向西射,西天有狼星。

何不向东射,东海有长鲸。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胡为射小盗,此用无乃轻。

徒沾一点血,虚污箭头腥。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0】

向夕搴帘卧枕琴,微凉入户起开襟。偶因明月清风夜,

忽想迁臣逐客心。何处投荒初恐惧,谁人绕泽正悲吟。

始知洛下分司坐,一日安闲直万金。

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今日怜君岭南去,

当时笑我洛中来。虫全性命缘无毒,木尽天年为不才。

大抵吉凶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1】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

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

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

苍茫兼葭水,中有浔阳路。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2】

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七旬才满冠已挂,

半禄未及车先悬。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庖童朝告盐米尽,

侍婢暮诉衣裳穿。妻孥不悦甥侄闷,而我醉卧方陶然。

起来与尔画生计,薄产处置有后先。先卖南坊十亩园,

次卖东都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

半与尔充衣食费,半与吾供酒肉钱。吾今已年七十一,

眼昏须白头风眩。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未归且住亦不恶,饥餐乐饮安稳眠。死生无可无不可,

达哉达哉白乐天。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3】

谬历文场选,惭非翰苑才。云霄高暂致,毛羽弱先摧。

识分忘轩冕,知归返草莱。杜陵书积蠹,丰狱剑生苔。

晦厌鸣鸡雨,春惊震蛰雷。旧恩收坠履,新律动寒灰。

凤诏容徐起,鹓行许重陪。衰颜虽拂拭,蹇步尚低徊。

睡少钟偏警,行迟漏苦摧。风霜趁朝去,泥雪拜陵回。

上感君犹念,傍惭友或推。石顽镌费匠,女丑嫁劳媒。

倏忽青春度,奔波白日颓。性将时共背,病与老俱来。

闻有蓬壶客,知怀杞梓材。世家标甲第,官职滞麟台。

笔尽铅黄点,诗成锦绣堆。尝思豁云雾,忽喜访尘埃。

心为论文合,眉因劝善开。不胜珍重意,满袖写琼瑰。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4】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公元831(太和五年)至832年(太和六年)冬任河南尹时所作。当时诗人已是六十岁的老人了,壮年时代的白居易曾以写作《新乐府》、《秦中吟》闻名于世。在那些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光辉篇章中,白居易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情人民的疾苦。后来由于仕途上的多次挫折,青壮年时的锐气逐渐消失,以致“露饱蝉声懒”,但他关心百姓疾苦的人道主义思想始终未泯。这首《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即是明证。

诗的前半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绫袄的温暖、轻盈。“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是介绍新袄的用料、式样。绫是一种提花软缎,制成绵袄,自然地呈现出水波状的衣纹,这是外表;至于袄内则是丝绵絮成,故暖而且轻。可见,这是一种极高档的过冬御寒之物,下联用“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下雪行”来说明这件绫袄的用途。“兴”是指早晨睡醒起床,“好”与下文“宜”互文见意,都是适宜于做某事的意思。冬天的早晨天气寒冷,能够晒会儿太阳自是舒适可人;而晚上出门访友,穿着暖而轻的绵袄,踏雪赏月更不失为雅事。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是从侧面表现绫袄的优点。鹤氅是古代官僚贵族时髦的披戴,木棉在当时也是珍稀品。它们徒有虚名,不如丝绵,更加补托出诗人这件用丝绵所絮绫袄的实用舒适。这几句分别从用料、御寒的效果、与鹤氅、木棉的对比几个方面表现了这件新袄的不凡,穿着这样高级舒适的衣服,宴安侵夜,安然隐睡到天明也就不奇怪了。然而,诗人其实是不能够“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作了鲜明的回答。想到大多数贫民百姓都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无法得到救济,他独独一个人温暖,心中滋味并不好受。因为想着农民的艰难,致使他的耳旁经常响起贫民冻馁饥饿之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的产生,却是诗人日夜为贫寒百姓思虑所致。“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为贫民着想的可贵精神。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可贵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也可以看出杜甫思想在这首诗中的痕迹。“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正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又一体现。杜甫身受贫寒之苦,仍然想到天下寒士,白居易则是自己温饱而不忘受苦的寒民。

从艺术上看,全诗用了很大篇幅表现绫袄的温暖舒适,这与下文贫民的饥冻形成强烈的反差,前者愈舒适,愈显出后者的艰辛,“耳里如闻饥冻声”才更显真实感人。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5】

莫隐深山去,君应到自嫌。齿伤朝水冷,貌苦夜霜严。

渔去风生浦,樵归雪满岩。不如来饮酒,相对醉厌厌。

莫作农夫去,君应见自愁。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

数被官加税,稀逢岁有秋。不如来饮酒,酒伴醉悠悠。

莫作商人去,恓惶君未谙。雪霜行塞北,风水宿江南。

藏镪百千万,沉舟十二三。不如来饮酒,仰面醉酣酣。

莫事长征去,辛勤难具论。何曾画麟阁,只是老辕门。

虮虱衣中物,刀枪面上痕。不如来饮酒,合眼醉昏昏。

莫学长生去,仙方误杀君。那将薤上露,拟待鹤边云。

矻矻皆烧药,累累尽作坟。不如来饮酒,闲坐醉醺醺。

莫上青云去,青云足爱憎。自贤夸智慧,相纠斗功能。

鱼烂缘吞饵,蛾焦为扑灯。不如来饮酒,任性醉腾腾。

莫入红尘去,令人心力劳。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且灭嗔中火,休磨笑里刀。不如来饮酒,稳卧醉陶陶。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6】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7】

晨鸡才发声,夕雀俄敛冀。昼夜往复来,疾如出入息。

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自念因念君,俱为老所逼。

君年虽校少,憔悴谪南国。三年不放归,炎瘴消颜色。

山无杀草霜,水有含沙蜮。健否远不知,书多隔年得。

愿君少愁苦,我亦加餐食。各保金石躯,以慰长相忆。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8】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全文赏析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觉得很不自由。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自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故而创作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情怀。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19】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羲和死来职事废,

官不求贤空取艺。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耀芒动角射三台,

上台半灭中台坼。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天文时变两如斯,

九重天子不得知。不得知,安用台高百尺为。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0】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岐。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

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未得天子知,甘受时人嗤。药良气味苦,琴澹音声稀。

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人竟无奈何,呼作狂男儿。

每逢群盗息,或遇云雾披。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歌哭虽异名,所感则同归。寄君三十章,与君为哭词。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1】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全文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写作背景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2】

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非男犹胜无,慰情时一抚。

一朝舍我去,魂影无处所。况念夭札时,呕哑初学语。

始知骨肉爱,乃是忧悲聚。唯思未有前,以理遣伤苦。

忘怀日已久,三度移寒暑。今日一伤心,因逢旧乳母。

与尔为父子,八十有六旬。忽然又不见,迩来三四春。

形质本非实,气聚偶成身。恩爱元是妄,缘合暂为亲。

念兹庶有悟,聊用遣悲辛。暂将理自夺,不是忘情人。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3】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全文赏析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是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于是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离人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离人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安心的去,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精心刻画了送别过程中最传情的细节,其中的描写又似乎“人人心中所有”,如离人惜别的眼神,送别者亲切又悲凉的话语,一般人都有亲身体会,因而能牵动读者的心弦,长生强烈的共鸣,给人深刻难忘的印象。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4】

绿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解缆随风去,开襟信意行。

浅怜清演漾,深爱绿澄泓。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

古文科斗出,新叶剪刀生。树集莺朋友,云行雁弟兄。

飞沈皆适性,酣咏自怡情。花助银杯气,松添玉轸声。

鱼跳何事乐,鸥起复谁惊。莫唱沧浪曲,无尘可濯缨。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5】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的偏僻深远。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

全文赏析

表面看来写的是诗人在外地为官,境遇艰苦,其实写景即是抒情,作者的心情就像这岚雾、滩声、峡气、正所谓,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想要回到京城,但事不如人愿,古来材大难为用,将登太行雪满山。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6】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7】

湘竹初封植,卢生此考槃。久持霜节苦,新托露根难。

等度须当砌,疏稠要满阑。买怜分薄俸,栽称作闲官。

叶翦蓝罗碎,茎抽玉琯端。几声清淅沥,一簇绿檀栾。

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拂肩摇翡翠,熨手弄琅玕.

韵透窗风起,阴铺砌月残。炎天闻觉冷,窄地见疑宽。

梢动胜摇扇,枝低好挂冠。碧笼烟幕幕,珠洒雨珊珊。

晚箨晴云展,阴芽蛰虺蟠。爱从抽马策,惜未截鱼竿。

松韵徒烦听,桃夭不足观。梁惭当家杏,台陋本司兰。

撑拨诗人兴,勾牵酒客欢。静连芦簟滑,凉拂葛衣单。

岂止消时暑,应能保岁寒。莫同凡草木,一种夏中看。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8】

长安千万人,出门各有营。唯我与夫子,信马悠悠行。

行到曲江头,反照草树明。南山好颜色,病客有心情。

水禽翻白羽,风荷袅翠茎。何必沧浪去,即此可濯缨。

时景不重来,赏心难再并。坐愁红尘里,夕鼓咚咚声。

归来经一宿,世虑稍复生。赖闻瑶华唱,再得尘襟清。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29】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全文赏析

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帘子称之为“真珠帘”(“真珠”即珍珠),无非形容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也是一种泛指。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份。“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中所谓寒闺之怨。

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缝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她随即想起,秋深了,要下霜了。秋霜欲下,玉手先知。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要寄给远方的征夫的。(唐代的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冬衣。所以唐诗中常常有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的描写。在白居易的时代,府兵制已破坏,但家人为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女主人公的心中充满忧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她独自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然而诗人却只写到女主人公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这种对生活的感受是细致入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一些事物的变迁,习而不察,但敏感的诗人,却能将它捕捉起来,描写出来,使人感到既平凡又新鲜,这首诗艺术上就有这个特点。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0】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江城上佐闲无事,

山下劚得厅前栽。烂熳一阑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麹尘。泪痕裛损燕支脸,

剪刀裁破红绡巾。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闲折两枝持在手,

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拾遗初贬江陵去,

去时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当时丛畔唯思我,

今日阑前只忆君。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1】

嘉鱼荐宗庙,灵龟贡邦家。应龙能致雨,润我百谷芽。

蠢蠢水族中,无用者虾蟆。形秽肌肉腥,出没于泥沙。

六月七月交,时雨正滂沱。虾蟆得其志,快乐无以加。

地既蕃其生,使之族类多。天又与其声,得以相喧哗。

岂惟玉池上,污君清冷波。可独瑶瑟前,乱君鹿鸣歌。

常恐飞上天,跳跃随姮娥。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2】

晦叔坟荒草已陈,梦得墓湿土犹新。微之捐馆将一纪,

杓直归丘二十春。城中虽有故第宅,庭芜园废生荆榛。

箧中亦有旧书札,纸穿字蠹成灰尘。平生定交取人窄,

屈指相知唯五人。四人先去我在后,一枝蒲柳衰残身。

岂无晚岁新相识,相识面亲心不亲。人生莫羡苦长命,

命长感旧多悲辛。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3】

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今朝餐又饱,烂漫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麹尘香,花浮鱼眼沸。

盛来有佳色,咽罢馀芳气。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4】

海内昔年狎太平,横目穰穰何峥嵘。天生天杀岂天怒,

忍使朝朝喂猛虎。关东驿路多丘荒,行人最忌税人场。

张彦雄特制残暴,见之叱起如叱羊。鸣弦霹雳越幽阻,

往往依林犹旅拒。草际旋看委锦茵,腰间不更抽白羽。

老饕已毙众雏恐,童稚揶揄皆自勇。忠良效顺势亦然,

一剑猜狂敢轻动。有文有武方为国,不是英雄伏不得。

试征张彦作将军,几个将军愿策勋。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5】

昨夜江楼上,吟君数十篇。词飘朱槛底,韵堕渌江前。

清楚音谐律,精微思入玄。收将白雪丽,夺尽碧云妍。

寸截金为句,双雕玉作联。八风凄间发,五彩烂相宣。

冰扣声声冷,珠排字字圆。文头交比绣,筋骨软于绵。

澒涌同波浪,铮鏦过管弦。醴泉流出地,钧乐下从天。

神鬼闻如泣,鱼龙听似禅。星回疑聚集,月落为留连。

雁感无鸣者,猿愁亦悄然。交流迁客泪,停住贾人船。

暗被歌姬乞,潜闻思妇传。斜行题粉壁,短卷写红笺。

肉味经时忘,头风当日痊。老张知定伏,短李爱应颠。

道屈才方振,身闲业始专。天教声烜赫,理合命迍邅。

顾我文章劣,知他气力全。工夫虽共到,巧拙尚相悬。

各有诗千首,俱抛海一边。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酬答朝妨食,披寻夜废眠。老偿文债负,宿结字因缘。

每叹陈夫子,常嗟李谪仙。名高折人爵,思苦减天年。

不得当时遇,空令后代怜。相悲今若此,湓浦与通川。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6】

以道治心气,终岁得晏然。何乃戚戚意,忽来风雨天。

既非慕荣显,又不恤饥寒。胡为悄不乐,抱膝残灯前。

形影暗相问,心默对以言。骨肉能几人,各在天一端。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南北五千里,吾身在中间。

欲去病未能,欲住心不安。有如波上舟,此缚而彼牵。

自我向道来,于今六七年。炼成不二性,消尽千万缘。

唯有恩爱火,往往犹熬煎。岂是药无效,病多难尽蠲。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7】

一日日,作老翁。一年年,过春风。公心不以贵隔我,

我散唯将闲伴公。我无才能忝高秩,合是人间闲散物。

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

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尊前醉送春。

不敢与公闲中争第一,亦应占得第二第三人。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8】

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

一奉寝宫年月多。年月多,时光换,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慢。忆昔宫中被妒猜,

因谗得罪配陵来。老母啼呼趁车别,中官监送锁门回。

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不令出。松门到晓月裴回,

柏城尽日风萧瑟。松门柏城幽闭深,闻蝉听燕感光阴。

眼看菊蕊重阳泪,手把梨花寒食心。把花掩泪无人见,

绿芜墙绕青苔院。四季徒支妆粉钱,三朝不识君王面。

遥想六宫奉至尊,宣徽雪夜浴堂春。雨露之恩不及者,

犹闻不啻三千人。三千人,我尔君恩何厚薄。

愿令轮转直陵园,三岁一来均苦乐。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39】

如来说偈赞,菩萨著论议。是故宗律师,以诗为佛事。

一音无差别,四句有诠次。欲使第一流,皆知不二义。

精洁沾戒体,闲淡藏禅味。从容恣语言,缥缈离文字。

旁延邦国彦,上达王公贵。先以诗句牵,后令入佛智。

人多爱师句,我独知师意。不似休上人,空多碧云思。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0】

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一闲复一忙,动作经时隔。

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念此忽踟蹰,悄然心不适。

岂无旧交结,久别或迁易。亦有新往还,相见多形迹。

唯君于我分,坚久如金石。何况老大来,人情重姻戚。

会稀岁月急,此事真可惜。几回开口笑,便到髭须白。

公门苦鞅掌,尽日无闲隙。犹冀乘暝来,静言同一夕。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1】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

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是故达道人,去彼而取此。

勿言未富贵,久忝居禄仕。借问宗族间,几人拖金紫。

勿忧渐衰老,且喜加年纪。试数班行中,几人及暮齿。

朝餐不过饱,五鼎徒为尔。夕寝止求安,一衾而已矣。

此外皆长物,于我云相似。有子不留金,何况兼无子。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2】

两眼日将暗,四肢渐衰瘦。束带剩昔围,穿衣妨宽袖。

流年似江水,奔注无昏昼。志气与形骸,安得长依旧。

亦曾登玉陛,举措多纰缪。至今金阙籍,名姓独遗漏。

亦曾烧大药,消息乖火候。至今残丹砂,烧乾不成就。

行藏事两失,忧恼心交斗。化作憔悴翁,抛身在荒陋。

坐看老病逼,须得医王救。唯有不二门,其间无夭寿。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3】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全文赏析

诗人早年因避乱来到江南,曾经旅居苏、杭二州。晚年又担任杭、苏刺史多年。江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也与那里的人民结下了深挚的友谊,直到晚年回到北方以后,仍然恋恋不已。三首《忆江南》词就是这种心情下的产物。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以后文人词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忆江南·江南忆》的前一首是突出描绘杭州这个被人喻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来验证“江南好”。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像,读者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

后一首词是描绘苏州之美。苏州有当年吴王夫差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古迹,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苏州的女子也更美丽多姿,能歌善舞,她们的舞姿,令人联想到那在风中沉醉的荷花。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

两首《忆江南·江南忆》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杭州与苏州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忆”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奔向江南实地观览一番。这两首词与《忆江南·江南好》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整体。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4】

清晓趋丹禁,红樱降紫宸。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

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内园题两字,四掖赐三臣。

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

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

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

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

已惧长尸禄,仍惊数食珍。最惭恩未报,饱喂不才身。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5】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轮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请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全文赏析

公元810年(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过了五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任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此诗为第二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

这首诗包含了矛盾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应该指出的是,矛盾的互相转化是有一定条件的,没有一定条件,是不可能发生或实现转化的。诗中所讲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这样。塞翁的马失而复还,而且还带回一匹好马,这是福;但是后来,其子骑马又摔坏了腿,福于是变成了祸。其中,这个儿子去骑马,或是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或是由于他的骑术不高明,摔下马来,这就是其福转化为祸的条件。而“马失应无折足忧”的说法,只讲转化,忽略了转化的条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是不足取的。当然,这是诗句,不可能讲得那样细致,后人是不能苛求于古人的。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6】

我生来几时,万有四千日。自省于其间,非忧即有疾。

老去虑渐息,年来病初愈。忽喜身与心,泰然两无苦。

况兹孟夏月,清和好时节。微风吹袷衣,不寒复不热。

移榻树阴下,竟日何所为。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

内无忧患迫,外无职役羁。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7】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全文赏析

《红线毯》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诗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宣州进贡红线毯的事,对宣州太守一类官员讨好皇帝的行为加以讽刺,又着重暴露最高统治者为了自己荒淫享乐,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恶。从结尾两句,可以清楚看出浪费那么多的丝和劳力去织地毯,势必导致许多人穿不上衣服。作者在诗中对这种现象进行直接谴责,感情强烈。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8】

巧拙贤愚相是非,何如一醉尽忘机。

君知天地中宽窄,雕鹗鸾皇各自飞。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丹砂见火去无迹,白发泥人来不休。

赖有酒仙相暖热,松乔醉即到前头。

百岁无多时壮健,一春能几日晴明。

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

昨日低眉问疾来,今朝收泪吊人回。

眼前流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一杯。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49】

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

忽见千花塔,因停一叶舟。畏途常迫促,静境暂淹留。

巴曲春全尽,巫阳雨半收。北归虽引领,南望亦回头。

昔去悲殊俗,今来念旧游。别僧山北寺,抛竹水西楼。

郡树花如雪,军厨酒似油。时时大开口,自笑忆忠州。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50】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沉西日红奫沦。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今来净绿水照天,

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

贫人久获菰蒲利。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感君惠,独何人,

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

无远无近同欣欣。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51】

悄悄复悄悄,城隅隐林杪。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

年光东流水,生计南枝鸟。月没江沈沈,西楼殊未晓。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52】

执象宗玄祖,贻谋启孝孙。文高柏梁殿,礼薄霸陵原。

宫仗辞天阙,朝仪出国门。生成不可报,二十七年恩。

虞帝南巡后,殷宗谅暗中。初辞铸鼎地,已闭望仙宫。

晓落当陵月,秋生满旆风。前星承帝座,不使北辰空。

业大承宗祖,功成付子孙。睿文诗播乐,遗训史标言。

节表中和德,方垂广利恩。悬知千载后,理代数贞元。

梦减三龄寿,哀延七月期。寝园愁望远,宫仗哭行迟。

云日添寒惨,笳箫向晚悲。因山有遗诏,如葬汉文时。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53】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天子矜怜不忍杀,

诏徙东南吴与越。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朝餐饥渴费杯盘,

夜卧腥臊污床席。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

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问,

欲说喉中气愤愤。自云乡管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载,遣著皮裘系毛带。唯许正朝服汉仪,

敛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残筋力,更恐年衰归不得。蕃候严兵鸟不飞,

脱身冒死奔逃归。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

惊藏青冢寒草疏,偷渡黄河夜冰薄。忽闻汉军鼙鼓声,

路傍走出再拜迎。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

配向东南卑湿地,定无存恤空防备。念此吞声仰诉天,

若为辛苦度残年。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妻儿虚弃捐。

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早知如此悔归来,

两地宁如一处苦。缚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54】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全文赏析

这首诗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甲第贵宅破败了,亲人朋友死亡了;昨天炙手可热的人家,今朝门可罗雀;浩瀚汤汤的东海三为桑田。宇宙一切的一切,都在运动,都在变化。世界就在这运动、变化中发展,前进。人生的富贵也是变化的,所以决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显荣,就自我夸耀,看不起别人。这些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人们正确地认识人生和社会,不无哲理的启示。

写作背景

据序文可知,这组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贬谪去江州(浔阳)途中和元稹的同名组诗之作。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诗人因上书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当年六月,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放言五首》诗奉和。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55】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56】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蛾眉。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馀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澹滟九折池,萦回十馀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行动自矜顾,数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关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篇57】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

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

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

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想忘也忘不了,想离去也没有理由。

身上长不出翅膀,黑白相间的头发长满了头。

因为看新落的树叶,我上了最高的楼。

傍晚的颜色没有边际,两眼茫茫然充满了愁绪。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3篇


好电影会在人心中留下深深的余韵。好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共鸣,观看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重点描写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和镜头。你是否为写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而苦恼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

20xx年3月16日,我们学校看了一部电影,叫放牛班的春天。电影主要讲: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贝比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池塘畔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犯过罪的、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结果他们都学会了谅解老师。

我的感悟是:音乐的力量真强大!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2】

这是一个发生在“池塘底”教养院的故事,一位“失败”的音乐家和一群问题少年,却给人带来了久违的感动。

主人公马修是一位热爱音乐的乡间教师,任命到“池塘底”教养院去教育一群在别人看来无药可救的孩子,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这里混乱暴躁。这里的校长老师愁云惨淡,脸上都是刻板乏味的线条,谩骂和体罚是师生之间唯一的交流。可爱的新学监马修无何奈何的看着学生恶作剧一幕幕上演,直到某一天偶然发现孩子漂亮的嗓音。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很自然,难得的共鸣,歌唱中的孩子眼神恢复了清澈干净,师生在欢娱的五线谱上学会了理解、宽容和爱。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发生在影片的最后,反复回放着安睡前宿舍里合唱的片段,主唱男孩皮埃尔眼波流动的感恩,马修离职时窗口飘飞的载满孩子幼稚字体和深沉思念的纸飞机,一张张像被时间氧化变黄的旧照片。他们是应该相互感谢的,孩子们帮助马修迎来了“自己的创作春天”,料想更是让他收获了看到他们改变的成就感;孩子们该感谢这样一位伯乐,挖掘出美丽的歌声,还有比歌声更美的崭新的自己。当马修神情黯然地离开学校大门时,收到了曾经是顽劣甚至邪恶的学生在卡片上写满了的思念与祝福,那一双双挥舞着的手诉说着留恋与不舍,这一刻,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脸;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一部好的影片是不需要强加修饰的,《放牛班的春天》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没有夺人的漂亮演员,没有花哨的特技拼凑,几个稚气未脱的“问题”孩子,一位已经秃头的老师,再加上干净简单的音乐,涓涓的流淌故事……

声色具备的100多分钟后,耳畔还回荡着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一段简单的快乐,陶醉了他们,又迷醉了多少回自己。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3】

故事的开头是描写著名音乐指挥家皮埃尔在一个夜晚,打开了自己小时候的音乐老师马修教他所在的放牛班时所写的日记,并回忆当时的故事。在这个叫“池塘底部”的福利院里,有一群爱搞恶作剧问题,少年他们如同在监狱一般,在老师和校长的管制下,他们常常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来伤害他们的老师,自从马修老师来到了这里,他对孩子们的亲切和理解慢慢的感化着他们,他让孩子们在爱中悔改,感受世界的温暖,她教孩子们唱歌,一个个天籁之音回荡在福利院里,再也不是那冰冷的铁门和训斥的声音,孩子们的眼神和歌声,为放牛班增添了光彩,唱出心中的洁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我在生活当中就遇到了一个像马修一样的老师,她善良有爱心,每当我们同学,学习上有困难他都会耐心的讲题,为同学们解难,在操场还带领我们玩耍,像一个大朋友亲切、温柔,我爱我的老师。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4】

曾经有成为音乐家的梦想,曾经有组建一个优秀的儿童合唱团的愿望,但最终还是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个平凡的老师。但我想,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对孩子而言,他定是一个极不寻常的老师。

在“塘底”这个专收问题学生的学校,所有老师都害怕在这授课的地方,认为在这教书是一种折磨的地方,基望马图老师在这里找到了快乐,找回了自己的梦想,也同时给孩子们带去了希望,带去了快乐。这个平凡的老师身上定有他不平凡之处,下面我一一数来,用以鼓励我们这些同样平凡的老师。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对比其他老师简单粗暴的“行动回应”(关禁闭)的教育方式,马图老师总是给予孩子理解,问清缘由后,给出正确合理的惩罚方式,这正是出于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心理。如面对对莫桑叔叔恶作剧,导致其眼角大量流血后伤口感染,甚至威胁生命的力基,马图老师选择单独与力基交谈,严厉地问了力基情况,他站在力基的角度,保证不告诉他人,也分析这件事的利害关系。马图老师先稳住孩子的心,剖析情况,让孩子明确这样做的后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诚实地说出了实情。而后马图老师提出让孩子无偿照顾莫桑叔叔一个月的建议,孩子欣然答应。

对于孩子,我们应保有比对成年人更多的宽容,孩子出于成长期,应该给予他们知错再改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孩子才会进步。同时,我们也应了解,孩子的内心比任何人都清楚他自己犯了错,所以,我们应多理解孩子,耐心等待。

拥有智慧,巧妙育人

莫朗是个有才华的孩子,他的歌声让马图老师疯狂。但这个孩子由于与单亲妈妈沟通少,他一直误解妈妈,也故作叛逆。当见到马图老师和自己的妈妈亲密地走在一起时,他很嫉妒,有些“吃醋”,于是对着马图老师的头泼了满满的一瓶墨水。马图老师第一时间是向孩子的妈妈解释,孩子不是故意的,这是为了缓和孩子与妈妈的关系。但妈妈走后,与孩子面对面时,对孩子犯的错,马图老师还是做出了惩罚。合唱团练习时,莫朗试图与老师和解,然而马图老师并没接受莫朗的和解,以“我们不需要你”把莫朗冷冷地置于一边。然而,马图老师并没抛弃他,在公爵夫人前来欣赏合唱团演出的时候,演奏时,马图老师让孩子开口唱歌了。那一刻,马图懂得了“感激”,唱出了最美的旋律……

教育是无声的,对孩子的爱是无声的,看似冷酷却有情,感动于马图老师这样的教育方式,他用激将法使得孩子明白了什么叫“感激”,马图老师的做法让我明白,教育需要智慧。

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作为音乐老师的马图老师,是个极其热爱音乐的人,并且是个能创作的老师,为了孩子,他创作了许多的优美的乐曲,这也是合唱团成功的原因之一。我也惊讶于在合唱团分配演唱角色时,马图老师只要听一句孩子的演唱,就能为孩子做出定位,这让我很是佩服。

作为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传道授业”,才是做好了教师的本质工作。

马图老师是一个平凡的老师,正如影片结尾诉说的一般,一辈子默默无闻。然而我想,拥有这么许多非凡的品质的老师,在他的学生心中,定不会是个默默无闻的人,是一个伟大的老师。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500字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5】

放牛班的春天,普通的篇名,普通的人物,普通的故事情节,却演绎了一曲不同寻常的人生故事,洞穿的音乐、歌声,飞逝的欢笑环绕着这所学校,一群“无可救药”的孩子,被夹着“行动.反应”的枷锁,却被一个叫克雷芒.马修的学监唤醒。影片大篇幅的讲述了学监和孩子们中间的学习和心灵的互动,每一个片断都充满了简单而温馨的爱,充满了浓厚的感情,用心在投入,在交流,通过自己谱写的音乐,唤醒了深埋在孩子们内心的渴望。该片从头至尾被一种希望所寄托。用一个孩子心里的星期六,预示着放牛班春天的到来,希望的到来,而影片结尾,春天到来,希望成真。也许结果如马修所说,我是个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但事实上,他在这个地方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播下了希望。

马修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形势不代表什么,根本在于内心,只要内心是在教育,那就是教育。从小到大,从古到今,我们都在教育和接受着教育,从不停息,学校,成了教育的集中地。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影片中品之无味的`学监,同样的平凡,不显一点色彩,却可以让我们演绎教育人生中迥然不同的经历。影片中,在马修之前,孩子的心是受伤和绝望的,被马修用一颗虔诚而温段的心,溶化了,而身处教育的我们,被这样的教育所感动。虔诚,要知道,一个人民教师,我在做什么,我本着什么样的目的,我在用什么样的方法,面对着一群什么样的学生。马修在跟音乐家的母亲谈话时说过,我不是一个人,我有这么多的孩子。是的,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认为自己是独立的,高高在上,反而迫切的希望融入到孩子们中间,在面对野蛮的校长,勇敢地施行自己的“试验”,去体会他们的内心。

这是一部法国艺术片,没有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更没有出众的故事情节,即时到故事最终,马修也没有任何的变化,他没有得到什么,这是他的秘密,他离开了,同样的身份。可真的只是他的秘密吗?他同样得到了,得到的是孩子们的希望,信任和寄托,也同样地开启了马修前进的道路。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6】

“放牛班的春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代课教师马修。这部影片讲的是一群被人们认定为“无药可救”的孩子在代课教师马修的教导下,学会了互相帮助,尊重师长并组建了合唱队的故事。

马修老师与其它老师和院长不一样。他不会对学生失去信心,他在学生犯错时,不会去体罚他们,他会静下心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既是可怜的。因为没有什么人爱他们,他们还这么小,就被许多教师放弃了培养;但是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以为好老师——马修老师。马修没有放弃他们,他永远对他们抱有信心和耐心,马修老师发掘了孩子们歌唱的潜力,还组建了歌唱队,虽然有重重的困难,但是马修老师从没想过放弃,也正是这份执着,才会成就皮矣尔。

马修老师对孩子们充满了希望,这份希望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明灯,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让他们感到了生命的意义。

我想未来当那些孩子们长大以后,他们一定会非常感谢马修老师,是马修老师帮助他们成就了他们的明天!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7】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总体的感受,就是感动。感动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克莱门特马修那充满爱的教育所喷射出的动人旋律,感动的是那一张张绝望得让人惊讶的幼小面孔露出的充满无比朝气的希望,“池塘之底”不再是一堆烂泥,它已破泥而出盛开出朵朵洁白的水莲,在灿烂的阳光里摇曳多姿。马修那一开始遭到校长和其他教师极度怀疑、与“行动——反应”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教育新理念也悄悄表现出了冲破阴霾的巨大力量,爱的教育已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看了这部影片,对于我们教师,我想意义最大的,应该是马修的爱的教育理念带给我的心灵碰撞。首先,马修要恶作剧弄伤马桑的乐格克承担责任,可是乐格克在侥幸逃避了校长的三秒后,又遗憾地错失了马修宝贵的十五秒,马修气愤地决定将他送往校长办公室。在途中极度害怕的乐格克乞求宽恕,当马修看到另外一名犯错的孩子被禁闭三天后又被抽打得声嘶力竭后,他还是意识到可以用另外的人性化方式私下处理——去医务室照看马桑,以感觉生命的脆弱与可贵,直到康复为止。马修实在不忍心一个孱弱幼稚的心灵,遭到校长无情地鞭笞与践踏。

接着,马修请被前任教师评为“天使的脸蛋,魔鬼的身材”的莫杭治监管课堂秩序没有任何讽刺与挖苦,而是很认真地请他担任“小老师”。但是,当他处理好乐格克事件后回往教室,却发现莫杭治在黑板上画出了他秃顶的肖像速写。面对这一场景,马修没有选择这个学校一贯的“行动——反应”的教育方式,而是选择了爱的力量,他因势利导地还莫杭治一个肖像素描,滑稽幽默,此时孩子们对这位老师的“另类”处理问题学生的方式感受到了一丝丝莫名的温暖,这种温暖是他们以前所无法想象的。

最后,马修让孩子们写下心愿的纸条,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理想,一项被野性纵容惯得孩子此时显得格外认真,教室里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出奇的安静,孩子们此刻投入地倾听着发自遥远心底久违的心灵之声,纯真归来,美好回来,孩子们都沉浸在马修营造的氛围里,感觉到了异样的快乐!在这些基础上,不经意间,马修又发现了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他充分发挥自己在音乐上的才能,引导孩子们学习音乐,并根据孩子们的特点给他们定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即使什么也不会的孩子也绝对能让他发挥自己的作用,当“乐谱架”,当指挥官“助手”等。马修成立了合唱团,这个在学校顿时轰动了,校长觉得尤其不可思议,这群让人头疼得抓狂的问题儿童,还能学习音乐成立合唱团?校长为了让马修碰碰壁,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而事实证明,马修用他无比的音乐热情打开了每一个孩子因失望而紧紧关闭的心门,唤醒了他们渴望被尊重的心灵,孤独、自卑、对抗、顽劣正一点一滴地消融。

看了这部影片,对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是一个启发。教育的路途不是一帆风顺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每个教师能够够适时调整教育方法,切忌机械粗暴。教育的最基本情感是师爱,师爱是灯,照亮学生前进的方向;师爱是桥,让学生通向成功的彼岸。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8】

“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看完电影,这首《voissurtonchemin》依然在我耳畔回响,莫朗干净的嗓音,澄澈的眼神在我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虽然我的教育旅程已接近尾声,但这部影片仍引发我深思与反省,马修老师是“溏底”的贵人,我也想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我应该这样做:

一、用真心交换真心

所谓真心交换真心,就是老师用心去关爱学生,学生一定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并会用行动回报老师的真心。近十年来,我一直教一年级,孩子们很好动,根本管不住自己,甚至出现第一个叛逆期。刚开始我对他们非常严厉,却忽略了“过犹不及”。我换了一种教学方式,放下身段和他们肩并肩,说说心里话,不时夸夸他们,我渐渐发现那些“个性”孩子的改变。

二、用爱和智慧软化坚硬的心。

面对犯错的孩子,一味地粗暴指责,只会教会孩子以暴制暴,在孩子心里埋下阴暗的种子,马修老师音乐软化了孩子的心,抹去了孩子们心中的尘埃,给孩子们带去了希望和光明。

三、用耐心擦拭尘埃

在与学生相处中,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不可能一切按照老师希望的来,这时需要老师多一点耐心,多一份坚持。班上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有所进步,过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如果我们继续斥责他,恐怕只会抹杀他心中仅有的一点愧疚。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他呢?耐心,对,就是多一点耐心,多听听他的心声,对他的行为不要妄加指责,让他在我们耐心的呵护下,逐渐抹去心中的尘埃。

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用真心交换真心,用爱和智慧软化坚硬的心,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希望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9】

戴晨盈

在很久之前我就听说过这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他的电影名让我为之思考,为什么叫: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是指什么,原来是在台湾“放牛班”是专门给差生开的班级,电影中简而言之就是:问题学生。放在现代就是社会上口中所说的不良学生、有心理、行为等问题的学生。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无比感动,试问谁不想在年少时期有马修这样的老师呐?

在马修老师来这所学校之前,校长一直强调“犯错,处罚”,只要一犯错就必须处罚的行为主义的纪律,长时间这样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们变得呆木、规规矩矩,失去了这个年龄孩子原有的天性,仿佛像个机器人,却在校长背后放肆捣蛋胡作非为。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教育,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电影中,马修老师给予了学生们足够的耐心、尊重和爱。他在影片中将学生们叫做“我的60个孩子”,显然他已经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给予浓浓的爱,在孩子们犯错的时候并不是“犯错-惩罚”,而是把孩子们当作有血有肉、有情绪、有思想的人来看待,用更为尊重对方的方式去教育他们,并没有伤害孩子们的自尊感,去感化他们。学生们喜欢唱歌,马修老师就争取组建合唱团,让学生们在音乐中寻找自己,音乐也让马修老师和孩子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更为重要的是马修老师和音乐改变了皮埃儿的一生。也让孩子们多几分笑容和活泼。

这是一部极好的教育片,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多家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加强管制和责罚。对于那些问题学生,教育中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可以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用人本主义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尊重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

没有差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0】

初次听到这个电影的名字,我展开了想象:“放牛班”,这是一个怎样的班级呢?是一个孩子们自由散漫,无心学习、调皮捣蛋、让许多老师头疼的班级?“春天”总是给人带来新的希望,有生气、有活力,有新的面貌。是怎样一位老师给“放牛班”带来了“春天”了呢?带着想象与疑问,我观看了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在1949年,最终成为了法国乡村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名为“池塘畔底辅育院”。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甚至是问题少年。到任后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秉承“犯错—受罚”的原则,恶作剧—受罚在这里司空见惯,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他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仁爱、友善、宽容的情绪让我们感受颇深。

作为一名老师,我关注着马修老师对待孩子们的细节:

盖贺克,因为他的恶作剧,麦神父一只眼睛严重受伤,一开始他没有承认,连累另外一个孩子受罚;在前任老师的提醒下,马修知道了恶作剧的始作俑者是谁—,他没有将这个孩子交给院长,而是和这个孩子达成协议:照顾麦神父直至他康复。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感觉到孩子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有了悔意贝比诺,一个孤儿,在班级里显得弱小,因为老师告诉他,爸爸周六会来看他,所以每

周六他都会在大门口等着爸爸的到来,他等不到爸爸,可他等到了马修老师,这个像“爸爸”一样照顾他的老师。还记得那个镜头:院长在问贝比诺一个历史问题,贝比诺答不上来,马修在后面打手势提醒他,尽管后来他答错了,引起孩子

们的一阵笑声,也让观看影片的人为之一笑。当马修知道贝比诺是孤儿后,对他格外照顾,让贝比诺年幼的心灵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当马修因为失火事件离开时,贝比诺选择了跟马修走??

莫翰奇,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他很孤傲,也很自卑,然而,马修却没有因为他打架斗殴而反复惩罚纠缠,相反,却敦促他回到合唱团。莫翰奇异乎寻常的音乐天分,在马修的精心保护和培育下,常常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美梦化为奇迹。然而,因为犯错误,马修还是适时而果断地惩罚了他——去掉莫翰奇的独唱部分。美丽的东西,在即将失去时方觉它的珍贵。当合唱团在表演时,马修又宽容而智慧地将手伸向他,这时我们看到莫翰奇完美地契合着指挥的节拍。在他的眼神里,马修读到了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还有,对于他是第一次,懂得了感激??

我想,有一个镜头大家印象深刻,当马修老师拎着皮箱离开时,他期待着孩子们能前来和他告别,可没有看到,有些失落,但当他走到围墙边时,看到了一地的纸飞机,当他捡起看时,上面都是孩子和他告别的话语,这时,还有纸飞机从孩子们教室的窗户飞出来,接着孩子们伸出自己的小手和马修老师再见,马修老师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与乐观??那一刻,马修是成功的,也是幸福的。

看完影片才知道:原来这个“放牛班”比我想象的情况还要糟糕,但马修老师确实给孩子们带来了“春天”,马修的教育魅力让我折服。同时从这部影片中我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1、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要有一颗仁爱、宽容之心,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孩子们的认可。

2、应该看到: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长起来。

3、要多掌握一些教育技巧和教育方法,使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1】

其实很早以前就知道这个片子了,一直没有机会来看,今夜很有耐心的看完了,发现它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里面的音乐让人的心灵得到放飞。它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的童年,也让我想到了我现在的学生。总之品过后知道了一句话,就是伯乐不是每个人都遇得到的,老师也不是每一个都是伟大的,我希望我能够成为我每一个学生的“克莱蒙马修”。

那是一个偏僻的乡村。在那个乡村里,有一个名字叫做“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在那所并不大的寄宿学校里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要随时接受并且服从来自所谓“寄宿学校校长”的惩罚,似乎他们是被社会遗弃的孩子,就像是阳光下那些漂浮跌落的尘埃。

他们孤独,自闭,甚至自暴自弃。这使学校时刻都处在危险而压抑的气氛中。而那个面目冰冷的校长只是一味的使用各种体罚试图使这些“轨道外的陨石”步入正途,这一切,都使这个“池塘之底”变成了池塘中最为冰冷的囚牢。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着,直到克莱蒙马修的到来……

“我叫克莱蒙马修,是一个音乐家。”那个可爱的老头不断对我们说。

克莱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无论是哪个学生,在他的合唱队里都有着自己的位置,不会唱的做助理,唱歌走调的做乐谱架,这一个个可笑的职位,却让这些孩子灰暗的世界变得,明亮起来。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安琦,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pierre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但生活总是不那么完美,克莱门特因为一次意外而被迫离开了学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人类进步的传承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所谓师德也应该包含三个方面:教导做人的道理,即传道;传授专业知识,即受业;引导培养学生发展,即解惑。克莱门特虽然是一个学监,没有课程职责就是管理学生,但他深爱音乐,也很有爱心,看到这些被关在一个沉闷阴冷的空间的孩子后,希望用音乐唤起这些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一种正确的思维、生活方式。他的目的非常简单,没有祈望什么,更没有刻意的想去塑造什么,只是当他发现皮埃尔的声音和乐感时,才意识到一个天才可能出现,因此加以引导和保护,而他这么做的前提是完全的没有想到回报,甚至一点点的即得利益也没有,反倒是冒着与校长作对的风险。所以克莱门特的伟大之处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甘于燃烧自己点亮别人的高尚情操,即使他面对的孩子是公认的顽劣不堪甚至沾染恶习,他依然像一个传教士一样孜孜不倦,虽然一开始消沉过,但依然耐心坚持,全身心的投入,并对孩子们充满了关心爱护。最可贵的是影片的最后,克莱门特暗恋的皮埃尔的母亲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而恰恰在此时他也被校长解雇,情场职场双失意的学监在此时也没有后悔一直以来为学生所作的,反而痛斥校长的冷酷和自私,很有尊严和风度的离开了学校,在他后来的日子里一直给别人做家教,直到去世。他从没有为他的付出感到后悔和不值得,只是把这段日子当作履行自己的职责,毫无索取的意思。

其实没有人天生就是坏孩子、差学生,只有在环境的逼迫下才会使人变坏的,就像片子里面的孩子一样,他们都是因为家庭的各种原因才导致十分顽皮的,只要有人给予他们爱和宽容,他们就会变得更有希望和信心的。

冲出内心屏障,一切皆有可能!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2】

寒假即将来到,我们全体教师观看了电影《放牛般的春天》,寒冷的冬季,一学期的疲劳,随着电影里天籁般的音乐,我们深深的被主人公马修的爱心所感动。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温馨而感人的电影。它用细腻温婉的笔触,向人们讲述了马修老师来到少管所后,用自己充满阳光的心灵和至爱的音乐打动着曾经受过伤害,曾经在懵懂中犯过错误,曾经将自己的心灵紧紧封存的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并且带领他们打开心扉,迎接阳光照射心灵的故事。

马修是这样一个老师,他至爱音乐,他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生命的赞美,对人性的赞美,对自己的执著。他好似一个善良的牧人,用爱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爱照亮了前往之路,用爱为他们指引方向。我想说:这不是奇迹,而是爱的奇效。

让我感触很深的是皮埃尔·莫杭治,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而马修试着把他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并让他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为他心中埋下了音乐的种子,更教给了他学会宽容和感激。有个镜头,让我感动了很久——莫杭治站在柱子旁边为伯爵夫人演唱《黑夜》,瞬间的感动让人无言以表。马修与他的眼神交汇,"完美地契合着我的节拍,在莫杭治的眼睛里,我突然读到了很多东西。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还有,对于他是第一次,懂得去感激。"马修的春风化雨,令我震撼。当那天籁般的歌声回荡在"池塘之底"时,马修、孩子们共同接受着灵魂的洗礼,当然,也包括观看影片的我。

来自圣菲亚少管所的蒙丹处处与马修作对时,马修不但没有厌恶、疏远他,反而让他成为合唱团里唯一的"男中音",并且不时教育、开导他,当蒙丹最后因为校长哈珊的诽谤而被警察带走时,马修还因为合唱团失去了唯一的"男中音"而惋惜…

马修以他宽广的胸怀包容着这些渴望关爱的孩子们,他以一颗博爱的心将温暖和希望播种在孩子们的心间。他让五音不全的孩子担任合唱团的"乐谱架子",让年龄尚小的孩子担任"指挥助理",因此,在合唱时每个人都那么专注,每个人的脸上都散发着圣洁的光芒,合唱团成了这些自暴自弃孩子的心灵避难所。与其说是马修在感动学生,不如说是音乐担当起了心灵"救赎"的重任。这些孩子,在他的宽容与尊重下,渐渐有了改变,音乐使孩子们沉迷其中,那不一样的滋味带给了孩子们全新的感受。这些体验,是何等的宝贵,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也能创造奇迹。

影片中的一切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处处让人感到爱的力量。现在想起那一架架纸飞机,我的心依然会有一股暖流经过。说来还真让人发笑,一个冷酷、自私的校长竟也会折纸飞机玩,这也不得不让我相信爱的力量。原来再无情的人也有他纯真的一面。还有影片的结尾处,在马图要离开时,他以为没有人会在乎他。可是当那一架架飞机从窗口飘落下来的时候,我知道那带给他无尽的回报,带给我们是无尽的爱。

结尾处,影片的话外音:"马修终其一生都默默无闻。他始终没有成为音乐家,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生命中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但是,确实有人的生命,因他而改变。"

每个孩子都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见像马修一样的老师,每位老师都不可能期望自己改变所有学生。我也是一名教师,我相信即使没有人知道我们生命中曾经发生过的事,但只要我们善良而执着,总有人的生命,会因我们而不同。

这是一部所有教师和孩子们都应该看一看的影片,这更是一部适合每个人静静品味的好片,就像片中的一曲天籁。

关于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篇13】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打动观众,不是大牌的参与,不是暴露的画面,而是内容的走心,这种内容往往是主人公的人格魅力。今天看的《放牛班的春天》,恰恰和我短暂的班主任和教学经历有关,很庆幸能欣赏到这样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电影中的马修老师显得和池塘之底格格不入,仁慈,善良、有爱心,确实把学生当作学生,把孩子当作孩子,从没觉得那些问题少年有多大的问题,也从不曾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马修可能不会意识到他在这所学校的短暂教学经历对这些学生们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当年校长口中表面老实谦虚、心底里恶毒的学生皮埃尔在五十年后成为了世界著名音乐家。在马修教授的音乐课中,每个孩子慢慢都有了变化,他们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变得安静了,似乎在音乐中才重新成为了真正的孩子,不再那么暴力,不再变坏,实际上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是坏孩子。音乐确实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在不知不觉中净化了人的心灵,让苦难不再深痛,让劳累变得轻松,让悲伤的心接受抚慰。教育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成长结果必然就不同。这部电影中,音乐的教育方式就显示出很大的力量和作用。如果学校的管理者只是对犯错误的学生采取类似关黑屋子的惩罚措施,不是温和的态度,而是暴力的手段,不仅起不到任何好的效果,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叛逆心理。哈森校长便是个失败的教育者,简直就是孩子们的魔鬼。哈森代表的就是当代很多刻薄的教育者,他们的方式和素质教育无关,严厉,没有商量的余地,没有人性,他们对问题学生判了死刑,不试图拯救,而是满心厌恶而绝对式的管教,不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内心想法,而硬生生的把他们划分到不可救药的队伍里。每一个教育者承担的不只是教书,更多的是育人,我认为应该把传统的说法改为育人教书。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孩子们身上的可爱之处,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的缺点都是很小的可以纠正的。回到电影,如果没有马修学监,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应该是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了,问题得不到解决,将来反而会成为社会的毒害。说的直白点,哈森校长是毁人的人,马修是重塑人的人。

在音乐中,陶冶性情,挥去恶魔。那样天籁的声音,发自纯真的孩子们的口,是他们向善的表现,是他们对爱的追求。一个好的教育家,定会把孩子心中的那个魔鬼打压下去,让他成为一个人,真正可称得上是灵魂的工程师。在这样特殊的岗位上工作,需要良心和善心,需要耐心和平等心。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分享十篇


中华文化绚丽多彩,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我们可以赏析解读柳宗元的古诗词,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跨越千年的思想交流。让您无法忘怀的诗人柳宗元古诗词有哪些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一)

柳宗元《梓人传》原文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炫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

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全文赏析

《梓人传》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梓人指木工,建筑工匠。本文讲述了有木匠来敲翡封叔家宅的门,希望租间空屋子居住,用替屋主人服役来代替房租的故事。

本文作者通过一个梓人“善度材”,“善用众工”的故事,生动形想而又合理自然地阐明了当宰相治理国家的道理。“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梓人的“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与宰相的“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异曲同工!文中引用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来说明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各司其职;有现实积极意念。

好的管理者应该使用他的思想智慧,细致掌握全局要领、不自尊自大,虚图功名,不亲自去做那些微小琐碎的事情,信任下属,且不干涉下属人员的工作。

谨小慎微,忙忙碌碌,以那些微小琐碎的事情为要,干涉下属的工作,侵夺下属应做的事拿来自己做,并夸耀自己,没有全局观,丢掉了那些重大的,长远的事情。这是不懂得管理道理的人干的事情,是不会收到好的管理效果的。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二)

柳宗元《江雪》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全文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三)

柳宗元《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原文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

西亭构其巅,反宇临呀庨。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

惜非吾乡土,得以荫菁茆。羁贯去江介,世仕尚函崤。

故墅即沣川,数亩均肥硗。台馆葺荒丘,池塘疏沉坳。

会有圭组恋,遂贻山林嘲。薄躯信无庸,琐屑剧斗筲。

囚居固其宜,厚羞久已包。庭除植蓬艾,隟牖悬蟏蛸。

所赖山川客,扁舟枉长梢。挹流敌清觞,掇野代嘉肴。

适道有高言,取乐非弦匏。逍遥屏幽昧,淡薄辞喧呶。

晨鸡不余欺,风雨闻嘐嘐.再期永日闲,提挈移中庖。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四)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原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全文赏析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

文章先写橐驼的命名、橐驼种树专长和种树之道,然后陡然转入“官理”,说出—番居官治民的大道理。上半篇为橐驼之传,目的是为下半篇的论述张本;下半篇的治民之理是上半篇种树之道的类比和引申,前宾后主,上下相应,事理相生,发挥了寓言体杂文笔法的艺术表现力。

本文共五段,一、二段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这二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

在《庄子》书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运斤成风的匠人,承蜩的佝偻丈人等。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继承了《庄子》的观点,连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

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但作者这样写仍是有所本的。在《庄子》的《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样的。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的思想,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的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的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想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了一个形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敲钟人,这个艺术形象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电视剧《女奴》中的花匠也属于这一类型。其实,这种把外表丑陋而心灵美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描写,在我国,可以说从《庄子》就开始了。柳宗元所塑造的郭橐驼形象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不过柳宗元是把“丑”和“真”(他思想上认识到颠扑不破的真理)统一起来,雨果是把“丑”和“善”统一起来,略有不同而已。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6-7]

第三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前后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的辞句,使重点突出,系从《庄子·马蹄》的写法变化而出。从介绍橐驼的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的观点同老庄思想还是有差别的。柳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他要求所有的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的天性,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的业务。把种树的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四段。

四、五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综观全文,我们应注意三点: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写作背景

本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五)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原文

净土堂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曲讲堂

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

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

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

趣中即空假,名相与谁期?

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

禅堂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芙蓉亭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全文赏析

柳宗元初贬永州,住龙兴寺,曾与和尚交往,探讨佛理。龙兴寺旧址在潇水东岸,永州芝山城南太平门内。当年寺里有和尚重巽,即巽公,是湛然的再传弟子,与柳交往颇深。故柳有《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并作《永州龙兴寺西轩记》赠巽上人。组诗《巽公院五咏》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写的是龙兴寺里有关事物和景色。前三首以议论入诗,直接谈佛理,后二首以写景见长,蕴藏禅理。

柳宗元在《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记载:龙兴寺里,有前刺史李承咥和僧人法林设置的净土堂,他们常在这里做法事。到此时已经二十多年了,净土堂的房屋损毁,佛像开裂崩塌。巽上人住在这儿,开始对此进行整理修复。刺史冯叙捐资修了大门,柳宗元则助修了回廊,使之焕然一新。巽上人,是已经修炼到了最高境界,理解最深教义的高僧。组诗第一首即以《净土堂》为题,记述重修净土院后佛堂修饰一新及诗人参与佛事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崇佛的心态。前四句为第一层:“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以议论开始,直接切题,从人生的苦难轮回中领悟到三种解脱的空门,即“我空、法空、空空”的佛道。二至八句为第二层:“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细腻地描绘了在净土堂做佛事的情景:华堂的净土,清晰的佛像,焚烧的檀香,诵唱的佛经,历历在目,声声入耳。结尾两句“稽首媿导师,超遥谢尘昏”,诗人叩首拜谢唱经的法师,遥遥地向他忏悔自己在红尘中的昏聩。他要抛弃人世欲望的种种烦恼,向往不生不死的涅盘之门;诗人还相信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可见他受佛教的影响已到了执迷的程度。

第二首《曲讲堂》,结构形式与前首大致相同。“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从设置曲讲堂的必要性落笔,经文需要讲解,高士讲经需为之设置讲坛,那么,曲讲堂的设立就是天经地义的了。“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趣中即空假,名相与假期?”进一步指出“默然的妙语也要假托言语的宣讲,将沉默与宣讲分开是无知的做法。”并认为中道与空相、假名本是一回事,不必分明名、相的区别。最后两句“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希望能弃绝听闻所得到的东西,通过认真思维而得到佛的真谛。全诗基本上是议论,充满佛教的术语,作者一心向往佛教的真谛,态度之虔诚,俨然一信徒。

《禅堂》与前两者的内容密切相关,写的是三堂之一的“禅堂”。而在写作上稍有变化,先是描写:“发地结青茆,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像是一特写镜头,刻画出“禅堂”的特点:青茅盖成的禅堂,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然后,由外及内,由物及人,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禅堂中坐着忘机的禅客,突出了禅客。禅客也自然包括诗人。中间一层,用禅语叙说对佛学的理解: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观照于全也不用去解析。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有深深的寂静。对佛理的理解比较深透,是禅客(诗人)进入禅堂的收获。最后二句:“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表现了空有双亡、心境如一的境界,使诗意得到升华。

前三首以议论为主,风格大致相近,后二首别具一格,以写景为主。五代人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的诗句。芙蓉,一指荷花,二指木芙蓉。湖南多水乡,处处有莲荷。木芙蓉比一般花卉高大,枝叶繁茂就像小树,庭院,路旁均可栽种。故湖南有芙蓉国美称。信仰禅宗的王维,也有一首咏芙蓉花的《辛夷坞》:“木本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芙蓉亭》全诗分三层,以鲜艳美丽的芙蓉着墨,“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新亭里修建着红色的栏杆,四周开满了芙蓉鲜花。“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早晨的清风吹送了远香,寒冷的露水沾湿了鲜艳的色彩。前四句全是写景,像一副颜色绚丽、动静相间的水彩画。第二层“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继续描写芙蓉花。花朵潇洒地开放,呈现不同的姿态与容貌。芙蓉花盛开时,花朵缀满枝头,或白或红或黄,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特别令人惊奇的是,早晨开的白花,下午因为光合作用侧变成红色。“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笔锋一转,由花自然联想佛学中色、空的比喻,不知造物界到底是谁在巧夺天工,创造出芙蓉花这样美丽的景物。佛教谓有形的万物为色,并认为万物为因缘所生,本非实有,故谓“色即是空”。诗中的“色”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花的颜色,又泛指世间事物。结句为第三层:“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从早到晚,留连芙蓉亭的美景,久久不愿离去。秋月中,诗人静听断断续续地传来山寺的钟声,向往佛学禅境的思想不言而喻。禅院中有如此美好的景物,佛经中更是诗人精神寄托的理想之地。诗熔风景诗、咏物诗、山水诗为一炉,情景交融,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最后一首《苦竹桥》,更像一首咏物诗,它描写的是苦竹间的桥,而且表面上是写桥,实则重点是写竹,桥只不过是陪衬而已。苦竹,楚地湘南极普通的一种竹子,而且连名称都带有贬意。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了诗意,将自己身世遭遇与不起眼的苦竹有机联系起来,寓意于有“苦竹”“虚心”的竹。诗的结构与组诗一致,分三层。前四句写实:“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远远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接,它缭绕地穿过稀疏的竹林。突出危桥、幽径、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特写竹子的拔节,充分运用诗的想象,似乎看见竹子从笋箨中迸发出苦节,轻轻的筠皮环抱着空虚的竹心。诗中突出了“苦节”与“虚心”。第二层写桥上观景所得:俯身可以看到绢绢细流,抬头可以听到萧萧的竹声。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啁鸣归巢。既俯看,又仰视,还运用听觉。天边的太阳,近处的鸟鸣,一一入画,充满了生机。眼中的景物往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展示。大自然是美好的,然而胸怀大志的诗人不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投入她的怀抱,只能与“囚徒为朋”,在寺院的木鱼声中难以入眠,这强烈的反差不能不使人产生共鸣,伤感之情溢于言表。最后抒发感概“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这里的苦竹也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人们的栖息提供了荫凉。正如吴文治先生所指出的:“作者借竹自喻,感叹竹子虽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也只能供人和鸟歇息遮阴,不会用在重要的渡口,隐有自伤怀才不遇之意。”(《柳宗元选集》)诗除了咏苦竹桥之外,还写到竹林、小径、溪流、竹韵、落日、鸟鸣,故自然属于山水诗。

前人对组诗的写作评价颇高,曾吉甫《笔墨闲录》说:“退之虢州《三堂二十一咏》,子厚《巽公院五咏》,取韵各精切,非复纵肆而作。随其题观之,其工可见也。“孙月峰评点:“五作俱就禅理发挥,最精妙。”汪森认为:“五诗极能因名立意,洗剔见工。然谈理而实诸所无,不若写物而空诸所有,在具眼者自当辩之。”蒋之翘指出:“五咏中《禅室》一首差胜。”孙昌武教授对《净土堂》《禅堂》也提出了批评:“这种诗,写法颇像六朝的玄言诗,是以诗的形式讲说平庸陈腐的佛理。”(《柳宗元传论》)由于内容上宣扬佛理,导致当今的选本一般不选该诗。吴文治教授独具慧眼,在世界文学名著《柳宗元选集》中选注了《芙蓉亭》《苦竹桥》二首。二诗的风格相近,特色各具,仅就诗题而言,前者鲜艳,后者暗淡。《芙蓉亭》描绘芙蓉,宣扬佛理如信手拈来,《苦竹桥》寓意深刻,从苦竹生发开去,抒发了遭贬的愤懑。要了解组诗,关键是要对柳的信佛有一个正确评价。不必为尊者讳,柳宗元的信佛是客观存在,不能简单地否定、肯定。首先,柳宗元贬谪永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精神摧残非常人所能承受,他之所以崇佛,是因为转移注意力,回避矛盾,以求解脱、安宁心情,这一点可以理解。其次,佛教虽不等于迷信,但也有迷信的成分。他在诗中宣传的“三空”、西方净土,流露出退避现实消极的人生哲学,这是应予批判的。再次,他对佛学有一个认识过程,通过钻研、扬弃,借它山之石,吸取佛学中对儒学相通、有用的内容,以儒统释,这是值得肯定的。此外,他对佛教也曾提出过批评。如对僧尼“无夫妇父子,不为耕家蚕桑”表示不满,对禅宗谈空太过,造成离奇荒诞、戒律不存的弊病提出批评,对那些“假浮屠之形以为高”的“纵诞乱杂”者坚决予以反对。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六)

柳宗元《贞符》原文

於穆敬德,黎人皇之。惟贞厥符,浩浩将之。仁函于肤,

刃莫毕屠。泽熯于爨,pP炎以浣。殄厥凶德,乃驱乃夷。

懿其休风,是喣是吹。父子熙熙,相宁以嬉。赋彻而藏,

厚我糗粻。刑轻以清,我肌靡伤。贻我子孙,百代是康。

十圣嗣于理,仁后之子。子思孝父,易患于己。拱之戴之,

神具尔宜。载扬于雅,承天之嘏。天之诚神,宜鉴于仁。

神之曷依,宜仁之归。濮沿于北,祝栗于南。幅员西东,

祗一乃心。祝唐之纪,后天罔坠。祝皇之寿,与地咸久。

曷徒祝之,心诚笃之。神协人同,道以告之。俾弥忆万年,

不震不危。我代之延,永永毗之。仁增以崇,曷不尔思。

有号于天,佥曰呜呼。咨尔皇灵,无替厥符。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七)

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原文

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愿言怀名缁,东峰旦夕仰。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道同有爱弟,披拂恣心赏。松谿窈窕入,石栈夤缘上。

萝葛绵层甍,莓苔侵标榜。密林互对耸,绝壁俨双敞。

堑峭出蒙笼,墟险临滉漾。稍疑地脉断,悠若天梯往。

结构罩群崖,回环驱万象。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

体空得化元,观有遗细想。喧烦困蠛蠓,跼蹐疲魍魉。

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探奇极遥瞩,穷妙閟清响。

理会方在今,神开庶殊曩。兹游苟不嗣,浩气竟谁养。

道异诚所希,名宾匪余仗。超摅藉外奖,俯默有内朗。

鉴尔揖古风,终焉乃吾党。潜躯委缰锁,高步谢尘坱.

蓄志徒为劳,追踪将焉仿。淹留值颓暮,眷恋睇遐壤。

映日雁联轩,翻云波泱漭。殊风纷已萃,乡路悠且广。

羁木畏漂浮,离旌倦摇荡。昔人叹违志,出处今已两。

何用期所归,浮图有遗像。幽蹊不盈尺,虚室有函丈。

微言信可传,申旦稽吾颡。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八)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轨保河右师临之…河右平第七》原文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灾。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

濡以鸿泽,皇之圣。威畏德怀,功以定。顺之于理,

物咸遂厥性。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九)

柳宗元《咏荆轲》原文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全文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是柳宗元公元809年(元和四年)读书有感而作。“荆轲”,战国时著名侠客,好读书击剑,入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后受燕太子丹所遣,入秦刺杀秦王嬴政。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历代都有名人歌咏。晋代左思作有《荆轲饮燕市》,借歌咏荆轲以抒发对豪门权贵的蔑视;晋代陶渊明作《咏荆轲》,以诗的形式不仅再现了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经过,而且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明自己的叹惋颂赞之情;而柳宗元作的《咏荆轲》内涵更为丰富,作者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语言成功地描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精心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高潮。特别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荆轲临行时的悲壮场面和刺秦王的紧张激烈场面,生动体现出荆轲的勇敢、真诚、刚毅、愚狂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荆轲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而此诗的新意更在于诗人对荆轲作出了“勇且愚”的评价。秦国虐待作为人质的燕太子丹,杀戮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特别是秦军滥施武力,任意侵凌其他国家的种种暴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对于象荆轲那些抵抗强秦,进行自保的人和事,则应给予一定的同情和颂赞;但是,对秦王采取暗杀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而又危险的行径。因为这类行径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诗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愚昧盲动之举,表示了深深的叹惋。燕太子丹错误地将燕国的命运完全寄托在荆轲一人身上,诱使荆轲充当牺牲品,而荆轲却乐于效法古人,铤而走险,终于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其实,荆轲即使能杀死秦王,也不能迫使秦国退还侵占各国的土地,从而挽救大势已去,行将灭亡的六国。

唐代侠风犹盛,安史之乱后,皇室与强藩之间矛盾剧烈,借刺客之手除掉对方阵营中的要人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与首选的手段。此诗即反映了柳宗元对这种政治上的短视与盲动的轻蔑,也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统一上排斥“诈力”的观念。

关于著名诗人柳宗元的古诗大全(篇十)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隋乱既极唐师…为晋阳武第一》原文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氓毕屠,绥者谁。

皇烈烈,专天机。号以仁,扬其旗。日之升,九土晞。

斥田坼,流洪辉。有其二,翼馀隋。斫枭鷔,连熊螭。

枯以肉,勍者羸。后土荡,玄穹弥。合之育,莽然施。

惟德辅,庆无期。

关于描写春天题材小学生高分作文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弹指之间,早春时节,冰雪刚开始消融,人们还有春寒料峭的感觉,仲春的天气就转暖了些。写小学生春天主题作文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为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描写春天题材小学生高分作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关于描写春天题材小学生高分作文(篇一)

三月里,春姑娘的脚步越来越响,直至小草探出头来,花儿的手臂徐徐张开。当然,春姑娘还带来了她的嫁妆——春风。

春姑娘最爱她的春风了,一会儿让春风在草地上轻轻拂过,一会儿让春风吹起我们的红领巾。我爱春天的风,它在我们迎着朝阳升国旗时,吹拂过我们的头顶,让我们的嘴咧开成一朵花;它在我们汗流浃背的运动会上,环绕在我们的身旁,给了我一阵阵清凉。

春风,总是那么的美好。它把春姑娘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只要它吹拂过的草地,小草、小花便张开了笑脸;只要它掠过柳树梢,柳芽就会探出那娇嫩的头;只要它在溪面上舞蹈,溪冰也融化了,叮叮咚咚响,好像在感谢它。

我爱春风,为什么呢?有一次,我在骄阳高照下升国旗时,主席台上的老师正在演讲,而台下的我们,却已是汗流浃背了,这时春姑娘的宝贝——春风飞过来了,在我们的头顶上盘旋了一会,我们顿时感到清爽无比,春风好像对我说:“哈哈,我来帮你喽”。

还有一次,我在公园玩耍,已冒出新绿的柳树似乎还缺点什么,我也感觉到了,它在那里一动不动,像钉在了那里似的。哦!是舞蹈!原来,柳树枝缺少的是舞蹈!不知道何时恍然传来了一阵春风,吹起那半睡半醒的柳树枝,柳枝立刻舞蹈起来,穿着那绿色的晚礼服在春天的舞池里摆动。只有我才知道,柳树枝的舞伴是我最爱、最迷恋的美丽春风。

春风好像会变魔术,她一会儿把春姑娘变成黄色,一会儿把春姑娘变成粉色,一会儿把春姑娘变成绿色,只要春风吹过光秃秃的迎春花枝头时,春风就把春风姑娘打扮成娇艳的黄色,啊,迎春花才开了!看清楚了吗?听清楚了吗?春姑娘就是这样变“春天”的!

我爱春风,它既能帮我一臂之力,又能让春天变美丽。

总之,我爱春天的风——春风!

关于描写春天题材小学生高分作文(篇二)

春天来了,地面换掉了翠绿色的刚装。满地全是五颜六色的花。花朵们争相绽放,仿佛在比谁开得更好看。

春天来了,冰雪消融。雪水叮叮咚咚地流入溪流,仿佛在给春季奉上一首漂亮的曲子。鱼儿在清澈透亮的水里游动,好像要让我们展现他们最幽美的游泳姿势。

春天来了,春回大地。蜜蜂在花丛中飞着,他们在忙着盗花酿蜜。小蚯蚓悄悄的在土中钻来钻去,忙着给绿色植物翻土。一只大雁也都成群结对地飞回来北方地区。

春天来了,桃花运、樱花盛开、桃花昂然对外开放。那一朵朵小斑白的像雪,红的骄阳似火,绿的是翡翠玉,粉得如霞…细细地闻一闻,就会觉得一股香味迎头扑来,素雅清爽,猛然觉得神清气爽。

春天来了,一阵风刮来,花朵便满天飞舞。竞相地落在了地面上、河面上、也落在了我的头顶。彩蝶也赶到看热闹,在花丛中翩翩飞舞。小鸟儿也赶到为春季演唱,给春季产生新的魅力。

春天来了,小雨滴落在鱼塘里,像滴进晶莹剔透的玉盘,迸溅颗颗天然珍珠。雨落在枝头上,像有千条万条木梳给枝干整理着长头发。雨落在落叶上,像千百个小孩,在落叶上滑着滑滑梯。雨落在大地面上翻卷一阵轻烟,土地资源好像绽开一个个笑容……

啊!春天来了!使我们大伙儿一起走进春天,用双眼去看看,用耳朵里面去听,用鼻部去闻,一起用内心体会春天的美行吧!

关于描写春天题材小学生高分作文(篇三)

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凝聚了千千万万的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我也不例外。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漫步在公园里。一阵春风拂过,公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沙沙”地响着,像是在欢迎我。我低头瞧瞧脚下的草地,草地像绿色的地毯。又瞧瞧花儿,花儿像一位位身穿五彩 绸缎的漂亮姑娘。我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弯下腰,摘了一朵花,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瞧,这朵花多么美丽呀!翠绿翠绿的叶子衬托着红里带白的花瓣,一股股幽幽的淡雅的清香沁人心脾。我继续向 前走,侧耳倾听春天的声音。“丁冬,丁冬”,那不是小溪的声音吗?我奔跑着,踩着还未消失的树叶,“沙拉沙拉”,这声音和小溪的声音交错着,多么的婉转动听啊!不知不觉中,我好像成为了春 天的一员,和小溪一起演奏着春天的赞歌。植物和小溪被春姑娘唤醒了,动物们也醒了。我抬头望着蔚蓝的天空,只见一排的燕子身穿黑色的礼服,挺着雪白的肚皮,在天空中飞行着,不时还发出一阵 阵闲言碎语。旁边爱管闲事的麻雀也随声附和,在树杈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似乎都在谈春天。我深深地陶醉了,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之中……

春天,带给大地的是一曲温暖的歌,带给小朋友们的是一首欢乐的歌。正因为这,我非常爱春天,爱她的美丽,爱她的生机。

小学生关于春天主题的想象作文 (合集3篇)


春色满园关不住答,一枝红杏出墙来。弹指之间,春天来到了,柳树的树干就像它那细细的腰,微风吹来,柳丝就翩翩起舞。写小学生春天主题作文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小学生关于春天主题的想象作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关于春天主题的想象作文(篇一)

春天来了,我们终于可以脱掉厚重的外套,去迎接春天那和煦的阳光。在春风的吹拂下,大地散发了无限的生机,百花盛开、虫鸣鸟叫,还有许多美味的水果,让我们恣意品尝。

春天是一个温暖的季节,也是一个感性、充满活力的季节。春天到了,花儿绽放、蝴蝶飞舞,春天景色真是美丽!春天充满生机,经过寒冷的冬天,校园里的花草都迫不及待的探出摇曳的身躯,尽情的摇摆,呈现生意盎然的景象。真是让人心旷神怡,不知不觉就沉醉其中。

春天到了,蝴蝶和蜜蜂出来采花蜜,到处充满生气,感觉舒服极了!春天到了,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大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环顾校园,沉睡的动植物苏醒了,蝴蝶翩翩飞舞,鸟儿自在飞翔,榕树公公摇曳着他那长长的胡须,似乎在告诉我春天的脚步来临了!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充满花香的季节,我希望春天永远不要走!春天到了,空气中充满春天的味道,有淡淡的花香、嫩绿的青草味,真想多吸两口。春天到了,动物、昆虫们出来找食物,蝴蝶、蜜蜂也忙着采花蜜,原*来春天这么热闹!

我喜欢春天,不仅有美丽的花儿,有温暖的阳光,还有可爱的同学们,真希望春天永远不要离开!

小学生关于春天主题的想象作文(篇二)

现在已是三月,我们已经走进了春天,以前凛冽的北风与化成吹面不寒杨柳风,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来到小河边,一排排柳树已经长出了长长的柳条,在淡淡的春风的吹拂下,那些长长的柳条随风摆动,真像一位娇羞的小姑娘呢!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转身走在大马路上,杨树也长出了短短的杨絮,草地上小草已经长出来了,软软的,绵绵的躺在上面,就像躺在“席梦思”床上一样。草丛中间夹着许多小花,把草地点缀得五彩缤纷。草地边上还有一些梨树,雪白的梨花已经争先恐后的盛开了,白里夹黄,还有许许多多的小蜜蜂在辛勤的工作呢!

瞧呀!河面上的冰已经融化了!一些鱼儿欢快的为我们表演了个“鱼跃龙门”!我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指着天上喊:“快看,一字排开的大雁!”我仰头看,不一会儿又飞来一些小剪刀——燕子,它们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田野飞到了那边的蓝天之下。一低头,许许多多老朋友——蚂蚁也和我打了个招呼呢!

人们也脱去了厚厚的棉袄,换上了小毛衣、毛大褂,这不!他们都来到野外活动了,有的人在放风筝,有的人在嬉戏,有的人在散步,小孩子们在互相追逐。绿色的田野配上星星点点的人们,就像一幅彩色的花倦。

我爱春天!

小学生关于春天主题的想象作文(篇三)

俗话说得好“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生机盎然的季节,春天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我爱春天,爱她的一切。

在春的召唤下,冬姑娘脱去了银白色的外衣,轻声与我们说:再见。春姑娘悄无声息的来了。

她带来了一支画笔,把草儿染成绿色的;把花儿描成粉色;把小河变成蔚蓝色。她还带给了人们满怀的希望:画家希望抓住春天的脚步把生活变成浓墨重彩的画卷,农民希望春华秋实,有一个五谷丰登的好收成、而学生们希望看一看春天的好风景,放飞理想的彩曳……

春天的风是温柔的向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天里的一切都给人一份以生的气息。芬芳的花儿争奇斗艳的开放着,娇嫩的小草从土壤里冒冒然的的钻出,鸟儿在枝头上齐声歌唱。这一切都是迎接春天的到来。春天里我们可以享受惬意的阳光、争奇斗艳的花儿……无数美好的事情。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首诗描绘了我对春天的喜爱。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面对大自然母亲赐给我们的一切又怎能不吐露我的心声哪?除了这样我还能做些什么吗?我喜欢春天,喜欢他的风景,喜欢她的生机盎然,喜欢她一切的一切。

案例:春天的电话


今天我组织了一个文学活动——《春天的电话》,这个故事巧妙地将春天的到来,动物的变化形象地以打电话的形式展示个幼儿,如:“春天敲醒了小熊的家,小熊拨电话给小花蛇,每只小动物打电话的号码都不一样,但是有规律,如:第一个是1、2、3、4、5,第二个就是2、3、4、5、1。我引导孩子掌握这个电话的规律后,就让小朋友自己创编故事,让他们自由扮演动物,自己按同样的规律拨电话,小朋友的兴趣很高,积极地创编着。

永宁说:“我要扮演小猪,要打电话给小老鼠。”泽龙举手说:“我来扮演老鼠。”接下来两个小朋友就打起了电话:“小老鼠,春天来了,赶快出来吃东西。”“谢谢你,小猪,再见。”接着小老鼠又打电话给小猫:“小猫,春天来了,快出来玩吧。”这时有的小朋友说:“小老鼠,你怎么请小猫出来玩呀,不怕它把你给吃啦。”……

听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电话交流,看着孩子们积极而兴趣的争论,我体验了与孩子互动的快乐。

《春天的电话》是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如果依平时的教学方法,一味追求故事情节的掌握,角色对话的学习,幼儿就学得枯燥无味。在教学中,我依幼儿的反映,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将小动物打电话的号码扩展到1~10,幼儿拨电话时,都能找到规律,整齐地念出电话号码,扩展了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改变纯粹的对话学习为幼儿自由扮演小动物来玩打电话的游戏,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受活动计划的约束,而应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及时地随机调整,只要孩子兴趣的,他们就学得轻松而愉快。

反思

这次的主墙饰布置,我们班主要围绕“春天”的主题展开,老师知识在主墙饰打上上了绿草地的底色,并留出池塘的位置,剩下的就都由幼儿来布置了。第一次,我们让幼儿画出并剪下小朋友活动的场景,再贴上去,小朋友有的画种树的,有的画拿劳动工具的,有的画在草地上跳绳的。动态各异,作画大方,当孩子的人物作品上墙后,我征求小朋友的意见:“你们觉得这样的布置可以了吗?”小朋友一下讨论开了:

锦川说:“我觉得草地上有那么多的小朋友,没有房子很可惜。”

炜杰说:“池塘里应该有青蛙和小鱼。”

晋炜说:“天上要有燕子在飞。”

……

老师:“房子、青蛙、小鱼还有燕子,这些东西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布置。”有的说,可以折纸,有的说可以用橡皮泥,还有的说可以用剪贴的方法……

待孩子们讨论后,我让他们自己选择材料,如:手工纸、橡皮泥、图画纸等,自己动手制作。每个孩子都操作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在主墙饰上多出了好多内容:在草地上,小朋友用橡皮泥贴上了桃花枝,爱桃枝上贴上了自己折的啄木鸟,草地上还有房子;天上有千纸鹤,永宁小朋友还做了座可插信件的房子,有的孩子让燕子衔着信;在池塘里多出了孩子折的青蛙、小鱼,粘贴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说“我的青蛙刚跳下水”,有的说“我的小鱼钻下水了”。好几个小朋友正拉着同伴在介绍自己的作品,个个兴高采烈。

反思:

自从新《纲要》精神的学习及贯彻后,我们逐步地将权利交给孩子,就拿主墙饰布置来说,以前的主墙饰布置是老师最累的时候,我们要做出很内精细的人物、动物,画面很鲜艳,但创作完之后,欣赏最多的是自己,孩子不闻不问,无人关心,而课改后,我们有了更多的教学主动权,孩子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机会,孩子们自己讨论,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布置,他们的作品虽然没有老师的精细,但以孩子的作品来布置整个画面是活动,这样的环境无须老师要求,它就自然地与孩子们产生了互动效应,同时,孩子创作经常是出乎我们的意料,如果我们再耐心聆听孩子的介绍,那又会是另一个的惊喜,孩子的创造性与孩子相互之间的教育效果是我们作为老师所不能及的。

只要我们进一步地贯彻《纲要》精神,就能让孩子更多地体验自主的快乐。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关于春天的古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春天的古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传统古诗词里关于春天的描写通用 古诗拥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关于春天的古诗词,有着春天的暖阳和风,也带着春天的繁花似锦。您收藏了哪些经典的春天古诗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统古诗词里关于春天的描写”,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10-11 阅读全文
  • 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摘录四十五条 古人以古诗抒发心中思想情感,有很多古诗都是关于春天的,每一首古诗都有它的美丽之处,值得细细品味。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春天古诗词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22-08-24 阅读全文
  • 写在文章里关于春天的古诗词(60句) 古诗拥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春天春意盎然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古诗词里常常会感慨春天的美好。关于春天的古诗词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写在文章里关于春天的古诗词”,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22-06-11 阅读全文
  • 描写春天的古诗简单的古诗通用(45条) 古诗词的名句广为流传,让我们去古诗里寻找一处开满鲜花,空气中都流淌着春天气息的角落。你的脑海中对那一句经典的春天古诗词念念不忘?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简单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2-08-29 阅读全文
  • 关于春天描写的优美古诗词句通用40句 古人以古诗抒发心中思想情感,古诗里的春天总是最美好的,万物苏醒,春光明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您此时是不是也在想着有哪些春天古诗还能够背下来?以下是栏目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春天描写的优美古诗词句”,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22-11-14 阅读全文

古诗拥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关于春天的古诗词,有着春天的暖阳和风,也带着春天的繁花似锦。您收藏了哪些经典的春天古诗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统古诗词里关于春天的描写”,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10-11 阅读全文

古人以古诗抒发心中思想情感,有很多古诗都是关于春天的,每一首古诗都有它的美丽之处,值得细细品味。你知道有哪些经典的春天古诗词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22-08-24 阅读全文

古诗拥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春天春意盎然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古诗词里常常会感慨春天的美好。关于春天的古诗词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写在文章里关于春天的古诗词”,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2022-06-11 阅读全文

古诗词的名句广为流传,让我们去古诗里寻找一处开满鲜花,空气中都流淌着春天气息的角落。你的脑海中对那一句经典的春天古诗词念念不忘?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简单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2-08-29 阅读全文

古人以古诗抒发心中思想情感,古诗里的春天总是最美好的,万物苏醒,春光明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您此时是不是也在想着有哪些春天古诗还能够背下来?以下是栏目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春天描写的优美古诗词句”,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22-11-1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