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范本] 幼儿单元教学教案其一
发布时间:2022-11-30 幼儿园单元说课稿 小学数学教案单元位置怎么写 人教小学英语教案单元分析不为明天做好准备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本] 幼儿单元教学教案其一”,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gSI8.Com 工作汇报网)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等。
3.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4.通过穿衣比赛,初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做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二)环境准备:把活动室布置成娃娃家。
(三)材料准备:图片、带扣的衣服三件。
活动过程:
(一)看图导入主题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师:今天,有一位朋友来我们小一班作客,大家一起用掌声来欢迎她,好不好。
出示图片,告知幼儿,她叫勤勤,老师,爸爸,妈妈,她周围的朋友都很喜欢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她很能干,小朋友们看看,她都会做些什么?
(二)幼儿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说一说。
出示图片:“勤勤在干什么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说些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勇敢地说出来)
(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勤勤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吃饭,我会自己洗脸,我会自己穿鞋等)
2.请两三名幼儿表演穿衣,师在旁指导。
3.游戏“穿衣扣纽扣比赛”。
原来小班的小朋友也这么能干。好,现在我们来比赛穿衣扣纽扣,看谁穿得又快又好。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教案范本十一篇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指导教学的必要规范,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本文聚焦于与“幼儿教案”有关的主题,建议您将此页面收藏不会错过有用的信息!
幼儿教案【篇1】
走、跑、爬、跳
活动地点:绿草坪
内容:识字游戏《走、跑、爬、跳》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读“走、跑、爬、跳”等字,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
2、体验“走、跑、爬、跳”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经学会朗读儿歌《走走走》。(知识方面)
2、在户外场地上设置“跑道”,提供平衡木、羊角球、棕垫、呼拉圈、等活动器械。
3、儿歌挂图,字卡及头饰“走、跑、爬、跳”。
活动过程:
1、热身:随音乐节奏表演进场。
2、引导幼儿在场地上选择体育器械自由玩耍,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你刚才玩了什么?你是怎样玩的?
3、依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字卡“走、跑、爬、跳”,以动作、组词、形象记忆等方式帮助幼儿识记新字。
提问:*儿歌中什么地方有“走、跑、爬、跳”?
*“走、跑、爬、跳”怎样用动作表示?
*怎么用“走、跑、爬、跳”来组词?
*“走”字象什么?……
4、朗读儿歌,引导幼儿边朗读边划指。
5、与幼儿一起在草地上玩器械,要求幼儿根据器械上的文字提示来做动作。
6、游戏:“找家”
(1)、帮“字宝宝”找家:
引导幼儿将散落的字宝宝“走、跑、爬、跳”送到他们相对应的家
中。
教师与幼儿一起纠正“找错家”的字宝宝。
(2)、教师扮演大灰狼,引导幼儿扮演字宝宝,随音乐节奏表演,音乐停,
立即回到自己的家中(呼拉圈),找不到家或找错家的“字宝宝”将
被大灰狼吃掉。
附:
儿歌:《走走走》
走走走,小猫轻轻走。
爬爬爬,乌龟慢慢爬。
跳跳跳,小兔蹦蹦跳。
跑跑跑,小朋友快快跑。
幼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绕口令歌曲,注意唱准虎、鹿、兔、狐、鼠的发音。
2、通过图片的帮助记忆歌词内容,尝试改变图片顺序、改变动物位置进行创编活动。
3、学唱的过程中感受绕口令歌曲的趣味。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唱的过程中感受绕口令歌曲的趣味。
活动准备
1、 挂图。
2、 自制小图卡。
3、 动物头饰、红花三朵。
活动过程
1、 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内容。
(l)师:今天老师有一个最新消息告诉你们,食指1号火箭炮将在我们班点火发射。请小朋友一起来倒计时,三——二——一——,点火——发射,(指眼睛)火箭炮发射到哪儿?(眼睛)请小朋友睁大眼睛接受火箭炮发出的能量吧!(唰——唰——)刚才,小朋友的眼睛都接受到了火箭炮的能量,看东西就能看得特别清楚了,对吧?好,请看,谁来了?(出示图片1是谁呀?它在什么地方?山上一只虎,咦,我只用了五个字就把图片上的内容说出来了,你会吗?
(2) 接下来谁来了呢?小朋友把眼睛睁大点噢,(同法出示每幅图片,要求幼儿能用五个字的句子讲述图片内容)。
(3) 、学念绕口令,送红花找“呀”的规律。师:老师这儿有三朵花,要请小朋友来送给小动物们,有一个要求,听老师念儿歌,哪个动物后面有“呀”,就把红花放在它的后面。(教师念绕口令,请一个小朋友送花)
(4) 、幼儿学说绕口令3遍,速度由慢变快。
(5)、学唱歌曲。
(6)、教师范唱,老师把绕口令唱了出来,好听吗?你想来试试吗?
(7)、幼儿轻声唱2遍。
2、 引导幼儿尝试改变图卡顺序进行演唱。
(1)、老师调换图卡位置幼儿演唱。
(2)、幼儿自主调换图卡演唱
3、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表演头饰进行表演活动
选五名有二代表戴上头饰其他小朋友自主选择,边唱边表演,表演开始时所有小动物都蹲下,尝到那个小动物他就站起来边唱边表演。
教学反思
在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儿童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园教育应是全面、启蒙的,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幼儿的学习应是建立在愉快、乐意的基础上,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幼儿而不再是学习的容器。在唱歌教学中最难的解决的是幼儿机械记忆歌词的环节。以前很多教学中老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有写歌词幼儿怎么听都不懂,只要音似胡乱唱一通的现象存在得不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在设法将自己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即利用视觉符号或运动觉符号,利用创造或利用教师暗示的线索等。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图例的运用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并为下面幼儿创编歌曲作了准备,使幼儿的思维、记忆有了形象、具体的依据。歌曲结构中休止符的区别则用“红花”来代表,即帮助幼儿区分又帮助幼儿记忆对比,从而自然而然地掌握、区分结构中的难点。设计理念中另一方面是在唱歌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本次活动所提供的歌曲是在学习绕口令的基础上,由此记忆歌词,熟悉曲调并不难,幼儿能较容易掌握。由于歌词内容呈并列形式存在,无逻辑关系,所以能任意调换顺序,根据排列组合规则。前五句歌词能唱出几百种变化,留给幼儿广阔的创造空间。最后一句歌词因为不停地调换次序而产生地挑战性与诙谐感,更是为幼儿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一笔意外的财富。
幼儿教案【篇3】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
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使幼儿正确的认识并理解小英雄一词的真正含义。
2.通过举例、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讲解幼儿对小英雄的认识。
3.培养幼儿做到聪明勇敢、坚持不懈、敢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并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4.多方面引导幼儿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小英雄。
二、教学准备
1.动画卡通人物图片4幅
2.气球若干个
3.磁带(小哪吒歌曲)
三、教学过程
(一)、通过看图片认识4个动画小英雄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常识课!这节课啊,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了4个小伙伴,这4个小伙伴呢,是小朋友们平时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的,也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4个小伙伴,小朋友们对它们是再熟悉不过了。瞧,它们来了!(给幼儿出示图片,分别是黑猫警长、孙悟空、奥特曼、小哪吒)小朋友们喜不喜欢它们啊?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它们各自都有什么本领呢?(幼儿举手发言,说出它们的本领)小朋友们说他们是不是小英雄啊?那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和它们一样,也做一个小英雄啊?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英雄!
(二)、把四个动画人物分别分成4个代表对,以比赛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提问,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恩(故意思考的样子),既然老师把小朋友们最喜欢的4个小伙伴给请来了,就不能让它们闲着啊,要不这样吧,让它们4个和我们共同来学习好不好啊?1234小朋友们也是4个小组,那么我们就分成4个代表队,一组是黑猫警长代表队、二组是孙悟空代表队、三组是奥特曼代表队、四组是小哪吒代表队,只要是不管几组的小朋友回答对了问题,我们就等于它们4个一个敌人好不好啊?比如说三组是奥特曼代表队,只要是一组的小朋友回答对了一个问题,就等于奥特钔消灭了一个大怪兽。
好了,小朋友们做好准备,开始思考了,想做一个真正的小英雄,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幼儿举手发言,根据幼儿回答相应的加分)(聪明勇敢、主持正义,讲道理,帮助别人,与困难做斗争等)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啊,他是这么想的,我长的比你们高,也比你们壮,我打架的时候啊,肯定也是第一,只要我把你们全都打趴下了,那我就是小英雄了!小朋友们,你说这个小朋友的想法对不对啊?不对,如果经常和小朋友打架、或经常欺负小朋友的话那就不是小英雄了,那就是小狗熊了!我相信小朋友们都愿意做一个人见人爱助人为乐的小英雄,而不是调皮捣蛋蛮不讲理的小狗熊。
幼儿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在小博士研究所里,孩子们用米粒、珠子、黄豆、沙子做实验,发现它们都能够穿越弯管子。于是,教师设计了本活动,抓住了幼儿这一兴趣点,意在通过游戏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使幼儿感知到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和基本原理,由此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能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假设,乐意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并作记录。
2、通过实验获得有关物体特性的经验。
3、喜欢操作,乐意将操作结果告诉同伴,懂得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弯管若干,记录表一张,雪花片若干,一端系有螺帽的尼龙线若干,钢丝、手电筒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介绍弯管
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管子)这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一边做弯的手势一边问)(弯管子)
2、结合统计表,介绍操作材料。
这根弯管非常的神奇,许多小东西都想到它的身体里面去旅行,有钢丝、手电筒、带螺帽的线、嘴巴里吹出的气,(教师边讲述边演示),可是到底能不能穿越呢?它们想咨询一下我们小朋友,让我们小朋友来猜一猜,做个统计,好吗?
3、预测并记录。
(1)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统计表和许多的红片片、绿片片,绿的表示能够穿越,那么红的呢?(不能够穿越)你认为可以穿越的就在它的上面贴上绿片片,不能穿越的就在另一边贴上红片片。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吧!注意统计的时候一定要有秩序哦!
(2)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预测结果,公布于黑板上。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们猜测的结果吧!先看一下嘴巴里吹出的气,它能穿越弯管吗?(再看带螺帽的线、钢丝、手电筒照出的光)
4、验证并记录
(1)教师:小朋友对各种材料都有不同的意见,它们到底能不能穿越弯管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请你们去做个实验,然后把实验的结果用红色和绿色的雪花片记录到黄色的统计图上,不要忘了每一样东西都要试一试哦!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过程及问题,提醒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5、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统计图,探讨、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瞧,我们的实验结果出来了
(1)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材料是大家一致认为都能通过弯管的?(空气)?
教师:真的吗?让我也来试一试。哎,真的能够穿越,可真神奇!
那有谁知道空气为什么能够穿越弯管?(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因为空气它是流动的,所以能在弯管子里通过。
教师:那么除了空气以外,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流动的,也能穿越弯管的呢?
(2)教师: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线,哦,有的小朋友认为它是能够穿越的,有的小朋友认为是不能通过的,谁认为是不能通过的呀?请你上来试一试。(幼儿操作)谁认为是能够通过的,请你来试一试。
教师:原来线在穿越的时候还需要用一点技巧呢!要抖一抖才能够顺利的穿越呢!为什么线能够穿越弯管呢?
教师小结:因为线是细细的,软软的,那为什么老师还要在线上面绑一个螺帽呢?
(因为可以增加它的重力,使它能够更加方便的穿越弯管)
(3)教师:好,让我们再来看一下钢丝穿越弯管的统计情况。大部分小朋友都认为它是不能够穿越弯管的,为什么呀?
(幼儿回答,如果他认为能的就请他上来试一试。)
教师小结:因为钢丝是直直的、硬硬的,不能拐弯,所以不能穿越弯管子。
(4)教师:再来看一下手电筒照出来的光,有的小朋友认为是能的,有的小朋友认为是不能的,请你(能穿越的)上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教师:你们看到的光它只能到哪里啊?
教师小结:手电筒照出来的光也是直射的,所以也不能穿越弯管子。
6、发散性思维。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发现钢丝和光是不能够穿越弯管的,它们都很着急,也想到弯管子里去旅行,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
教师:聪明的人们动了很多脑筋帮助它们穿越弯管了,瞧,老师这里有一根变形的钢丝娃娃,你们认识它吗?它的本事可大啦,能伸到长长的弯管里面帮助人们疏通堵塞的管道。
教师:光娃娃能到弯管里去旅行吗?(看老师演示)哇好神奇啊!想知道其中奥秘吗?那好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会儿再到教室里去做光娃娃旅行的实验。
7、幼儿收拾、整理活动室。
幼儿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物体的大和小,懂得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3、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重点难点
重点:能区分物体的大和小。
难点:幼儿能用“大”和“小”来表述。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音乐《大巨人和小矮人》;视频;大小不同的两个盆;大小不同的苹果、汽车、丝瓜、纸盒、球等。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
教师:“大巨人有多大,小矮人有多小呢?让我们用身体来表现他们的大小吧。”播放音乐《大巨人和小矮人》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
二、感知物品的大与小
1、幼儿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图中的大和小。
2、教师逐一出示实物,如:苹果、球等物品,请幼儿比较教师出示的物品并鼓励幼儿说一说该物品的大和小。
3、小结:进行物品对比时要两个以上的物品进行对比,不能一个物品来比较,分大小。
三、游戏:“大”、“小”宝宝找家。
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都很棒,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游戏规则:幼儿选择两个物品进行比较,分出大和小后把它们送回相应的大家和小家。
四、延伸:户外游戏《吹泡泡》组织幼儿户外进行《吹泡泡》
活动总结
为孩子创设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环境,这是个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感知大小后,掌握大和小概念。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之中。
《纲要》指出“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围绕孩子刚入园的特点,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小,在比较中获得概念,在玩游戏中,借着律动《小矮人和大巨人》和游戏《大小宝宝找家》中感知大小不同的变化这一特征的表象记忆,让幼儿体验大和小的不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到
了发展性原则,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从观察、实践、感知等方法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与大小有关的活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调动幼儿己有的对生活环境的了解和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在整个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欠缺,使活动时间有所延长,同时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现自己。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地.
幼儿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知、探究,知道气球鼓起来的原因是有空气的存在,并发现气球中的空气向外排出时会产生作用力使气球向反方向跑。
2、初步感知空气流动量大小与速度快慢之间的关系。
3、体验探索发现活动中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气球人手一个,记录纸、笔人手一份;水池。
活动过程:
一、吹气球,了解气球鼓起来的原因。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呀?谁会吹气球呀?请一幼儿吹气球。并鼓励幼儿。
2、提问:这个气球和刚才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气球会变大?气球中充满了什么?
由提问回答让幼儿了解原来气球中充满了空气,气球就鼓起来了。
二、猜测尝试:气球松开手后会怎么样?
1、提问:如果现在老师把这个鼓起来的气球松开手,它会怎么样?引导幼儿猜测。
2、给他们每人准备了一个气球,由幼儿自己尝试,把气球吹大,然后松开手,气球怎么样了?(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引导并个别交流。)
3、提问:谁来告诉老师,玩气球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每一次玩的时候,气球飞的一样吗?
由提问回答引起幼儿实验的兴趣。
三、再次操作并记录。
1、由幼儿实验并提出要求:你的气球是怎么放的,它是朝那里飞的?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记录纸,我们把每一次发现都要记下来。(幼儿多次探索、发现。)
2、幼儿自愿主动来说说他的记录。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实验情况。
3、提问:看,我的气球这样放,小朋友来说我的气球会往哪里飞?为什么这样放的时候,会往这边飞,放上面的时候,往上飞呢?
教师演示后把实验记录下来,并进行小结板书。
四、猜测并操作气球放在水中的情况。
1、提问:如果我把吹鼓的气球放在水里,气球会怎么样呢?
2、幼儿进行实验并提个要求:可以两个人来比赛,看谁的气球跑的快。
3、由比赛结果提问:你跟谁比赛的,谁的气球跑的快,谁跑的慢,为什么?
4、为什么粗吸管的气球跑的快,细吸管的气球跑的慢,为什么?那哪种气球在水里跑的时间长?为什么?
延伸活动
幼儿活动后自己设计制作会跑的气球玩具。
将幼儿自己动手设计的东西画在纸上并贴在气球上。幼儿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画上鱼、小鸟、小金鱼、飞机、船、贝壳、鸭子……)
反思及评价:
1教师在活动中积极鼓励幼儿猜想、尝试、探究,同时,在探究中提出问题,有利于引起幼儿对实验的兴趣。
2教师并没有对幼儿猜想的结果进行直接评价。而是让幼儿自己探索验证,从而获得知识的体验。
3在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强,每个环节都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获得快乐,满足幼儿的表达欲。
建议:
1.气球卫生问题,建议采用专业器材打气。
2.在实践的过程中,幼儿的记录结果可让幼儿在课后进行同伴间交流。
幼儿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7以内的数量,尝试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2、能根据实物卡片上的数量匹配相应的点卡。
3、乐意参加数学操作活动,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感知过7以内的数量。
教具:
背景图一幅,1—7的水果卡片,1—7的点卡。
学具:
水果卡片10套,点卡10套,蔬菜接龙卡片6套,动物大小排序卡6套,排序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摘水果
1.教师:小兔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许多果树,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果树?
2.教师:秋天到了,这些水果成熟了,小兔想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些水果摘下来,然后放在盘子里,但是每个盘子里只能放一种水果。(请幼儿上来摘水果)
3.教师:这次听听小兔让我们摘什么水果?分别摘几个?
二、给水果排队
1.教师:小兔想请小朋友帮他把这7盘水果按数量顺序排排队,应该怎么排呢?(个别幼儿操作,提醒幼儿要排在红旗的后面,红线的上面)
2.教师小结:象这样按1个石榴、2个柿子、3根香蕉、4个菠萝、5个桔子、6个苹果、7个梨子排队的一个比一个多,我们说是按从少到多排序的。
3.教师:水果排好了,现在请小朋友根据水果的数量送上相应的点卡。
三、跑组活动
1.小兔感谢小朋友帮他摘水果,他还带来了一些练习题,想考考小朋友。
第一组:给水果排队:请你们给这些水果按从少到多排排队,排好以后送上相应数量的点子。
第二组:大小排序(复习)
第三组:蔬菜接龙(复习)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拓展
1.请你来告诉我,刚才你是怎么给水果排队的?(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从少到多排队)
2.除了可以从少到多排队,还可以怎么排?(从多到少排队)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幼儿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我是从哪里来的”。
2.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和回答。
活动准备自编故事《小天使的`故事》、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小天使的故事》(附后),并提问――小朋友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妈妈生出来的,是妈妈和爸爸的种子长大的,是从子宫里来的)。宝宝在子宫里是什么样的?(用管子吸收营养,还听音乐)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每天说“长大一点,再长大一点儿”,给我讲故事、放音乐)
爸爸妈妈非常爱你,说你是他们的小天使。你应该怎样做?(更爱爸爸妈妈)(活动前,我们曾通过个别谈话的形式了解幼儿对于“我是从哪里来的”认识,答案有以下几种:不知道、妈妈生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妈妈不让问。因此,我们把“精子”、“卵子”和“子宫”等词汇编到了故事当中,也增加了对爸爸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的描写,让孩子们从正面了解了“我是从哪里来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幼儿的情绪感染了我,消除了我开始还有的一些顾虑。幼儿听得很认真,就像听一个普通的故事一样,而且比听普通故事更感兴趣,更认真。)
2.教师出示图片“怀孕的阿姨”,请幼儿观察。孩子们很高兴地说,阿姨怀孕了,阿姨的肚子里有小宝宝了。
3.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完成主题绘画《我从哪里来》。
4.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教师逐一记录。活动延伸:幼儿作品展览。
(我们将幼儿的作品向家长展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陆续有家长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家园联系栏也开辟了“老问题新回答”等栏目,增强了家园互动作用。)
附小天使的故事
妈妈的肚子里有一颗小种子,我们叫它“卵子”,小卵子渐渐长大了,这时爸爸觉得妈妈的这颗小卵子太孤单了,就送给了妈妈一颗小种子,我们叫它“精子”。
小卵子碰到了小精子特别高兴,就决定生活在一起。于是,它们开始寻找一个家,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地方――子宫。它们在子宫里安了家,快乐地成长着。后来,它们渐渐地长大了,变成了一个有眼睛、有嘴巴、有小脚、有小手的小天使。这个小天使每天都从妈妈那里用一根吸管吸取营养,爸爸也特别关心这个小天使,每天和妈妈一起让他听音乐,给他讲故事。爸爸还经常呼唤他、抚摸他,关注他的成长……“长大点儿,再长大点儿!”爸爸妈妈每天都这么说。
就这样,这个小天使过了十个月的幸福生活。这时,小天使觉得子宫大小了,决定离开这里,找一个更广阔、更美丽的地方。于是,他经历了许多的磨难,终于来到了我们中间。
小朋友们,和小天使一样,你们都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们就是爸爸妈妈疼爱的那个小天使!
活动评析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我是从哪里来的”,并用绘画的形式充分表现了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幼儿好奇,把自己画在妈妈的肚子里,体验着一种甜蜜的感情,觉得自己就是妈妈的宝贝。有的孩子表示“要温柔地对待妈妈”!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且引发了幼儿的思考。孩子们纷纷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我是女孩,不是男孩呢?为什么爸爸妈妈都是两颗种子,可是生出来的小天使不一样呢?”“为什么小天使们长得不一样呢?”“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怎样大、小便呢?”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有的问题我回答了,有的问题我请孩子们回家去查书,或者去问爸爸妈妈,找到答案,再来告诉大家。
从幼儿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男女的性别特点有了兴趣。于是,我们又延伸出了下一个活动的内容。
幼儿教案【篇10】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观察与体验活动,让幼儿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
2、为幼儿创设多项交流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分组活动中,巩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四维彩超录象、图片。
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爱。
1、情景设置:我来帮助你。
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帮助朱老师呢?”
老师:“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
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
老师提问:
(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
(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出生?
(3)你为她准备了什么?
二、体验爱。
1、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
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
幼儿分成四组体验: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脱鞋、穿鞋。
(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
(3)请幼儿帮助整理衣物、图书、玩具。
(4)请幼儿扫地。
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交流活动。
(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教师与朱老师、幼儿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2)幼儿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
(3)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
三、表达爱。
1、向妈妈表达爱。
老师:“小朋友的妈妈是很辛苦的.,妈妈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的爱,那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出示说的图画)表达爱除了可以用嘴巴说,还可以用行动来表达你的爱,你们会在什么时候(出示时钟的图画)为妈妈做什么事呢?”幼儿一边说一边进行情境表演。
2、向老师表达爱。
老师:“朱老师你怀孕了,你这么辛苦,可是还坚持来给小朋友上课,为什么呀/小朋友,你们爱朱老师吗?你们爱我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老师表达爱。
(1)老师:“还有一位老师说很爱小朋友,很想小朋友,你们猜猜她是谁?”幼儿看录象:杨老师快生宝宝了。
老师:“你们想杨老师吗?那你们想怎样表达对她的爱呢?”
(2)幼儿分组制作礼物:
(a)宝宝的衣服。
(b)宝宝的拖鞋。
(c)宝宝的项链。
(d)宝宝的小手帕。
活动反思:
爱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谦让、友爱、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百科: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幼儿教案【篇11】
目标:
1.初步感知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陛。
2.尝试利用磁铁的特性,通过控制条形磁铁让磁铁小车动起来。
3.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在玩磁铁小车时的发现。
准备:
1.将两根短吸管粘贴在一块条形磁铁上,分别将两组车轮其中一边的轮胎卸下,将连接轮胎的铁丝穿过吸管后,再将卸下的轮胎重新装好,制作成磁铁小车。
2.条形磁铁若干,装在筐中。
3.白纸、彩色笔。
玩法说明:
幼儿不用手触碰磁铁小车,尝试用条形磁铁控制磁铁小车前行或倒退。
指导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这里有一种魔法棒(条形磁铁),不碰到小车就能让小车动起来,你们想试一试吗?”
2.观察幼儿的探索方法。如,幼儿将条形磁铁与磁铁小车吸在一起,使小车动起来。如果幼儿长时间只停留于这种玩法,可引导幼儿再试一试其他方法,尝试不接触就驱动的“魔法”。又如,当幼儿发现条形磁铁一靠近小车就动的现象时,可鼓励幼儿改变磁铁移动速度,观察小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再如,一名幼儿通过探索发现两辆小车前后排列时,移动其中一辆小车,另一辆小车也会跟着移动。只要是围绕磁铁特性的探索,教师不必干预,应允许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方式。
3.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表征,帮助幼儿用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画纸上。
4.引导幼儿手持记录单与同伴进行经验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延伸活动:
在大型纸盒内用即时贴贴出马路、停车场的标志线等,鼓励幼儿用“魔法棒”控制车的行驶方向,将车停进车位。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作为幼儿园老师的我们的课堂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2、学会声母与aoouiu拼读音节。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5、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重点:学会aoouiu三个复韵母,并且能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区分iu和ui,注意ou和o的发音和口形。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复韵母a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2、能够看图说一句话。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出示卡片aoiu,看老师的口形,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2、指名读复韵母aieiui,说说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形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3、对比读:aaieeiuui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如:a是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变。ai是复韵母,发音使口形从a向i滑动,a重i轻。)(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知道复韵母发音时口形要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滑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3个复韵母,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三)教学复韵母aoouiu。1、教学复韵母ao。(1)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就是奥的第一声。板书:ao。(2)ao怎么读呢?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教师示范读ao,领读、齐读、指名读)(3)练读四声,标调在a上:āo(凹进凸出)o(熬药)ǎo(棉袄)o(骄傲)2、教学复韵母ou。(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2)看老师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4)ou的声调标在o上,谁会给ou标上四声?练读ou的四声:ōu(海鸥)u(u,真奇怪)ǒu(鲜藕)u(怄气)3、教学复韵母iu。(1)看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人们在游泳池里游泳。)出示:iu。(2)iu:i在前,u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谁能说说怎么发iu这个音?(先发i,口形再变到u,i重u轻。)指名读、齐读。(3)告诉学生iu的声调标在u上,指定一位学生上台标声调。四声练习:iū,努力学习要得优。i,我替妈妈去买油。iǔ,他是我的好朋友。i,我们要尊老爱幼。(四)巩固练习。1、看卡片,认读复韵母aoouiu。2、打乱次序读带调的aoouiu。(五)指导书写。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复习aoouiu及其四声。2、学会声母与aoouiu构成的音节,包括三拼音音节。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5、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卡片认读aoouiu,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2、对比读:aaooouiiu,说说有什么不同。3、认读带调的aoouiu。(二)拼读aoouiu构成的音节。1、用翻板卡片复习aoouiu构成的音节。2、出示:zǎozǎolulujiǔjiǔ,分别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指名读、齐读)3、四声组词,由教师领读。(三)学习带有aoouiu的三拼音音节。1、jqx要想和a做朋友,都要谁做中间人?(介母i)用翻板卡片练习jqx与a构成的三拼音。2、jqx要和a开头的复韵母做朋友,也需要i做中间人。出示三拼音的练习。(自由拼读、指名读)(四)游戏。1、做购物的游戏。我们开了一个商场,谁来做顾客买东西?教师把写有音节的纸片发给学生,请一位学生做售货员,发到纸片的学生上台说我要买什么。如拿到shǒubiǎo的同学说:我要买手表。如果读对了,售货员就把手表的图片给他,全班齐说:对了,对了,这是手表。2、做摘星星的游戏。出示:蓝天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每颗星星下是一个词语的音节,月亮下是一句话的音节。谁能读出词语的音节,老师就把星星奖给他,谁最能干,能读出这个句子,老师就把月亮摘下来,表示他登上了月球。(五)看图拼读音节。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2、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六)拼读儿歌。1、出示儿歌《有礼貌》,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也和大公鸡一样有礼貌吗?你是怎么做的?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七)认生字。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2、出示生字:小、爱、吃、鱼、和、牛、草、好。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八)巩固练习。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九)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3个复韵母,还会拼读这么多的音节,摘走了这么多的星星。老师相信,你们从小努力学习,学好了本领,将来一定能登上月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燕子),打个招呼吧!
2、小燕子在唱什么歌?(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
3、愿意和小燕子一起去看看美丽的春天吗?
二、初读韵文,识记生字
1、出示春景图。你看见了什么,用最美丽的语言说给小燕子听一听。(学生说话,随机出示韵文)
2、说的真美,小燕子是怎么说的呢?
3、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多读几遍。
4、反馈:指明读带拼音的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齐读。
5、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分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读,师生评议
7、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齐读。
三、理解韵文,领略春天
1、经过识字比赛,小燕子很高兴,送出了许多学习奖品。还想得到奖品吗?让我们一起进入朗读打擂台。
2、分组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3、最佳朗读小组得一到智慧题让学生将词语贴在与春景图相适应的地方。
4、看图背诵韵文。
四、指导写字。
五、实践活动。
1、去大自然找春天
说一说:你听到春天的声音了吗?你看见春天的色彩了吗?
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图
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呢?
2、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
1柳树醒了
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认识生字和朗读指导。
难点:通过朗读去感知春天的美,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前请学生去观察一下春天里事物的变化;准备一些相关的春天的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春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3、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板书:柳树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见板书)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诗美美地读一读,说说柳树怎么了。
三、学习生字。
1、读第一节,老师板画春雷(闪电),出示生字雷、醒。怎么记住这两个字?读音有什么特点?
2、读第二节,老师板画柳枝,出示生字澡、枝、软。谁能发现这澡、枝的偏旁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记住软字?
3、读第三节,学生板画,出示生字梳、梢。谁发现了这两个字的特点?
4、读第四节,说说小柳絮指什么?它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同学的介绍,板画柳絮飞舞的情景。
5、齐读第五节,通过比较认识耍字。要耍有什么不同?怎样记住耍字?
4、同桌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5、把这些生字放在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自由读读全文。
6、巩固生字。
(1)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先学生试着读,再指名读。想想有哪个词的意思你不明白?
(2)做词语连线练习,巩固识记生字。
春雷柳树说话醒
春风柳梢洗澡长高
春雨小朋友梳头软
柳树柳枝玩耍绿
四、学写春字。
1、请学生说说字的组成和关键笔画。
2、老师范写,学生写3个,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和词语。
2、开火车给生字找朋友。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读题,柳树醒了是什么意思?
2、读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知道柳树醒了?
3、柳树醒了说明什么?
4、你读了课文以后有什么感觉,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课文,读出你的感觉。学生互评。
5、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朗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1、借助板书、板画背诵。自由练背;同桌互背;齐背。
2、创设情境背诵。配乐背诵;表演背诵。
四、学写生字。
1、重点指导说、话这两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言字旁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教师范写。
2、其余的字引导学生发现关键笔画,学生摹写。
五、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看课后问题: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启发他们课后去观察和思考。可从动物、植物、人物、气候等方面观察。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通过观察交流,进一步体会到春天的美丽。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背诵检查。
二、拓展训练。
1、通过昨天的观察,你们发现在春天里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2、你能仿照课文那样来编一句诗吗?
出示:春天跟说话了,
说着说着,
,醒了。
3、你还能模仿诗中别的小节来编一句诗吗?(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试试)
三、课外实践。
由家长或老师带领学生去西湖边找找春天,并用自己的笔画一画春天。
作业设计:
1、搜集资料:春天到了,大自然里有哪些变化
2、画一张春天的图画。
板书设计:
春雷醒了
春雨软了
春风绿了
春燕飞了
课后小结:
春雨的色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喜爱春天这个季节。
4、有主动积累词汇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难点:感悟领会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收集有关春天的词句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体验生活,引入新课
大家都见过下雨,听轰隆隆、哗哗哗下的是什么雨?(是夏天的雷雨)。沙沙沙下的是什么雨?(是春雨)。你怎么听出是春雨?春雨是怎么样的?春雨有色彩吗?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三、创设情景,朗读感悟
1、春雨是怎么样的呢?找到第一段。读一读,从第一段里你读懂了什么?体会朗读
2、课文哪里还写了春雨的声音?读一读,找到区别。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比较朗读
3、大家指谁?大家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出示第二段,在文中找答案什么叫争论?
四、小组合作,角色表演
1、看图:有哪些鸟在争论?
2、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
4、表演
五、启发想象,引导探究
1、读全文,你觉得春雨怎么样?
2、在小动物的眼里,春雨还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
4、小朋友,让我们睁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春雨吧!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
出示春雨姐姐的话亲爱的小朋友,我本身是无色的,透明的,但能给大家带来五彩缤粉的世界。(给五彩缤纷换个词)
5、感情朗读全文。
六、结合板书,抄写绿、红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3
小学语文第一册复习教案
教学要求:
一、汉语拼音 复习巩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区分形近的声母、韵母和音近的声母、韵母,正确书写。2 能拼读音节。
二、识字 学会本册400个生字。2 认识100个字。3 能区分形近、同音字。4 巩固21个笔画和26个偏旁。知道由字组成词,由词组成句子的概念。6 会用字组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三、课文 回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不去字,不加字,通顺流利。2 能背诵指定课文。3 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能区分形近、同音字,掌握字形较复杂的字。2 掌握做题方法。3 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汉语拼音。复习重点: 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韵母。2 认清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形。3 拼读音节。复习过程:
一、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1 出示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1)学生自由读。(2)指名领读。(3)小组里读一读。区分音近、形近的声母和韵母。
b—p b—d p—q q—ɡ d—q n—h n—m z—zh c—ch s—sh an—anɡ en—enɡ in—inɡ un—ün ie—ei iu—ui üe—ün 3 听音练习 学生把拼音卡片放在桌子上,教师读一个字母,看谁能有快又准地找到卡片。
二、拼读音节 1 复习拼读方法。(1)两拚法。(2)三拚法 复习ü上两点省略规则。(1)拼读下面音节
xǘ juàn qún xuě
(2)说一说顺口溜: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 q x y就脱帽。3 拼读儿歌
tiān shànɡ xià yǔ * xiǎo tù kàn jiàn dì shànɡ mào pào * lè de zhí tiào mó ɡū chū lái * kuà ɡè xiǎo kuānɡ
dǐnɡ ɡè cǎo mào * biān cǎi biān xiào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识字
(一)1-6课 复习重点: 1 看拼音写词语。2 区分形近、同音字 复习过程:
一、读儿歌 学生齐读儿歌
二、复习字 指名抽卡片读生字。2 小组读认读字。3 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
四 五 九 水 火 也 下 长 女 羊 4 说说哪些字容易混淆,怎样区分它们。八——人 石——十 小——少 牛——午 日——白、目 土——工 大——天
三、复习笔画 说说下面笔画的名称
一 丿区分笔画
—— —— — — ——
四、练习把音节和笔画用线连起来。piě diǎn shù ɡōu hénɡ piě piě zhé shù tí
(1)拼读左边的音节,知道是什么笔画。
(2)找到右边相应的笔画,用线连起来,注意用尺子。2 看拼音写词语
dā huǒ shān shí tǔ shān shuǐ tián()()()()shànɡ xià dā xiǎo tiān shànɡ nǔ rén()()()()niú yánɡ shí yuè yī rì èr sān sì wǔ
()()()()()()liù qī bā jiǔ yě shǎo chánɡ()()()()()()()(1)拼读拼音,看看是什么词语。(2)想想词语的意思,知道怎么写。
(3)在括号里面写词语,一个音节对一个字。(4)检查。读词语。P45 P47 P49 指名领读,小组读。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 课文
(一)1-5课 复习重点: 区分形近、同音字。2 会用所给的字组词。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1-5课。
二、背诵课文。
同桌同学互相背诵课文2、4、三、复习字 抽卡片指名领读生字。2 小组读认读字。
P51 P53 课。53 说说易错的字有哪些:
了 乐 升 我 门 你 方 4 说说哪些字易混淆:
了——乐 升——开 有——友 门——们 立——力 千——干
四、复习笔画和偏旁 1 说说笔画和偏旁的名称 亻 区分笔画 一
五、练习1 组词
立()升(力()开((1)读:读读这个字。(2)想:想想这个字的意思。(3)组:口头组词。
(4)写:把这个词写在括号里。2 看拼音写词语。
Kāi mén shànɡ ɡ yǒu lì
()()门()们(shēnɡ())
zhèn)(lì))
wǒ men nǐ men nǚ wánɡ shànɡ fānɡ
()()()()
wén qiān le()()()(3 读词语 P57 2 P59 3 P61 2 指名领读,小组读。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 课文
(一)6-10课 复习重点: 区分形近字、同音字。2 能写出带有所给偏旁的字。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6-10课。
二、背诵课文。
同桌同学互相背诵课文6、7、8课。
三、复习字
lè)P63 2 1 抽卡片领读生字。2 小组读认读字。3 说说哪些字易写错:
生 不 在 牙 出 马 4 说说哪些字易混淆:
了——子 工——土 生——升 山——出 大——太
四、复习笔画和偏旁 1 说说笔画和偏旁的名称 人 比较字与偏旁不同 人 ——
五、练习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亻——()——()(1)看:看一看这个偏旁是什么。
(2)想:想想这个偏旁代表什么,哪个字里有它。(3)写:在括号里写出这个字。
(4)查:检查这个字中是否带有所给的偏旁。2 看拼音写词语。
tā men mǎ shànɡ zhǎnɡ dà bái yún()()()
()
gè zǐ huí lái ɡōnɡ chǎnɡ shēnɡ rì
()()()()
chū lái dīnɡ()()读词语 P69 3 P73 3 P75 3 指名领读,小组读。
第五课时 复习内容: 识字
(二)7-12课 复习重点: 区分形近字、同音字。2 能写出所给字的反义词。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识字
(二)7-12课的儿歌。
二、复习字 抽卡片领读生字。2 小组读认读字。3 说说哪些字易写错:
竹 耳 舌 心 森 林 今 午 它 头 4 说说哪些字易混淆:
木——禾 米——来 日——目 森——林 明——朋 牛——午
儿——几 它——他 手——毛 友——有 左——右 在——左
三、复习笔画和偏旁 1 说说笔画和偏旁的名称 朩 日 月 2 区分笔画,偏旁和字
木——朩
四、练习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上——()大——()男——()
开——()多——()左——()(1)读:读所给的词。
(2)想:想一想与所给的词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3)写:在括号里写出反义词。(4)查:检查是否正确。2 看拼音写词语。
mù tou dà mǐ zhú zi kǒu shé
()()()()
ěr mù ɡuān xīn sēn lín jīn()()()
mínɡ rì zhōnɡ wǔ ér zi tā men()()()
zuǒ shǒu pénɡ yǒu ǒ yòu zhǐ yǒu()()()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朩——()日——(月——()宀——(4 读词语 P81 P83 P85 P87 P89 P91
tiān))zu))((()第六课时 复习内容:
课文
(一)11-15课 复习重点: 区分形近字、同音字。2 比一比,再组词。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11-15课。
二、背诵课文。
同桌同学互相背诵课文11、13课。
三、复习偏旁
说说偏旁的名称。
纟 门 白
四、复习字 抽卡片领读生字。2 小组读认读字。3 说说哪些字易写错:
毛 么 看 见 可 己 贝 宝 走 几4 说说哪些字易混淆:
白——自——日 手——毛 己——几
五、练习
儿——几贝——见
比一比,再组词。
贝()手()几()见()毛()己()白()友()午()自()有()牛()(1)读:读一读这组字。(2)比:比较这组字的异同。(3)组:想一想每个字组什么词。(4)写:把词写在括号里。(4)查:检查是否正确。2 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纟—()门—()3 读词语。P97 2 P101 2 P103 2 指名领读,小组读。4 看拼音写词语。
bái máo hónɡ de shén me wèn()()()
kàn jiàn xīnɡ xinɡ kě lè zì jǐ
()()(白—(yí wèn)))
(()
jǐ zhī bǎo bèi zǒu chū lái()()()
第七课时 复习内容:
课文
(一)16-20课 复习重点:
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复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16-20课。
二、背诵课文。
同桌同学互相背诵课文16、17、20课。
三、复习偏旁 1 说说偏旁的名称。
辶 火 忄 扌 口 2 比较字与偏旁的不同
女—— 火——
四、复习字 抽卡片领读生字。
土—— 2 小组读认读字。3 说说哪些字易写错:
衣 伞 这 年 扫 4 说说哪些字易混淆:
打——灯 他——地 什——叶 干——千
五、练习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辶—()—()忄—(扌—()—()口—()2 看拼音写词语。
shànɡ yī hónɡ sǎn zhǐ o zhè ɡè
()()())
dēnɡ huǒ bú pà dòu jiǎo mínɡ nián()()())
dǎ sǎo tǔ dì kāi huì zhú yè()()()))ǎ
h(((ɡān()3 读词语。P111 2 P113 2 指名领读,小组读。
第八课时 复习重点:
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复习过程:
一、读音节把句子补充完整。
sǎo dì ɡōnɡ rén shān shànɡ
力力在()。妈妈是()。()的小草绿绿的。拼读音节,看看是什么词。把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3 在括号里写词语,一个拼音对应一个字。4 检查。
二、用词组句子。
星星 有 天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扫地 小明 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读:读一读句子。想:想一想这些词能组成什么句子。3 组:组句子。写:把句子按顺序写在横线上。5 读:读句子看是否通顺。6 查:检查是否正确。
三、看图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看:看一看图上画了什么。说:根据图意,提示说一句完整的话。3 写:把句子写在横线上。读:读一读句子,看是否符合图意,是否通顺完整。第九课时 复习内容:
妈妈是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好。复习重点:
复习巩固观察范字的方法。复习过程:
一、复习观察的方法。1 独体字:
(1)字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2)每一笔起笔和止笔的位置。(3)横、竖中线上的笔画。2 合体字
(1)整体观察左右、上下的宽窄、高低、大小。(2)每一部分中在横竖中线上的笔画。(3)每一部分笔画的起笔和止笔的位置。
二、练习
生字在田字格中各写一遍。
第十课时 复习内容:听写词语。复习重点:
复习巩固听写的方法。复习过程:
一、复习听写的方法。1 读第一遍,听清楚是什么。2 读第二遍,动笔写。3 读第三遍,检查。
二、练习。听写词语
日子 月牙 开水 火星 山下 土地 好人 牛毛 太少 门口 开关 可乐 我们 女王 木马 儿子 个人 生日 大水 大火 水星 山石 田地 上下 牛羊 太长 开了 开灯 只有 你们 自我 大马 女子 一个人 日月 今日 水田 水牛 灯火 火石 上山 下山 山羊 土山 大人 女人 天上 上升 白羊 小羊 开门 大门 开山 开口 立正 正在 有力 一千 他们 它们 上方 下方 上马 长大 个子 一个 回来 来回明日 白开水火山 山上 石头 人口 小牛 羊毛 木门 打开 正好 几千 大王 马上 白云 几个 工人
出来 工厂 生水 不在 不好 不会 不怕 门牙 上牙 下牙 太大 太小 早上 日出 走出来 木头 木工 大米 小米 竹子 竹林 竹叶 耳目 木耳 口舌 舌头 手心 今年 上午 上头 左右
红伞好
问一问 土星 宝石 这个 云豆 女生 打扫 一会儿
关心 小心 明天 下午 下头 只好 红日什么 木星 几只 可怕 土豆 三角 扫地 叶子
关灯 心中 明年 左手 朋友 一只羊 火红白的 可口 上衣 豆子 豆角 年年 扫土 关上 森林 明白 右手 友人 白毛 红的看见 自己 大衣 毛豆 牛角 一年 扫水 关门 今天 中午 一头牛 友好 毛衣 问星星 宝贝 打伞 红豆 五角星 打水 开会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原则
1、遵循《课标》,立足于语文课本,对本册应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查漏补缺。
2、注重落实双基,形式多样,不增加学生家长过重的负担,真正提高复习课的质量。
3、总结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
4、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
二、复习内容及目标
(一)、汉语拼音:能熟练的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认识生字并进行阅读。能看拼音写出词语。
(二)、识字:
1、认识400个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掌握多音字的发音,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辨别运用。
(三)写字:
1、正确书写100个字,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
2、书写规范,笔顺笔画正确;书写美观,笔画位置到位,写好写快。
3、认识本册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知道这些偏旁所表示的意思,并能写出有这些偏旁的字。
(四)、词句:
1、进行词句的积累。
2、能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3、能用指定的词语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知道一句完整的句子最后有:相应的标点符号。
(五)、阅读积累
1、熟读本册全部课文。
2、流利地背诵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并能按要求默写。
3、引导学生继续课外阅读,巩固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六)、写话
1、能看图写出至少一句意思清楚,完整通顺的句子。
2、能根据要求写一句自己的感受,意思基本清楚。
(七)口语交际
在所有语文活动中能大方自如的与老师同学交流,声音洪亮,表达清楚,有礼貌。
三、复习形式
1、再次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熟悉语文书。
2、在阅读教材的同时将生字滚动复习,有出现的问题率较高的生字在后面的听写中滚动出现。
3、与学生一道整理学习要点和难点,指导学生相互交流容易出错的地方,总结归纳学习方法,讨论怎样可以克服这些困难。
4、教师指导练习统一试卷和老师归纳出的复习题,并做好出现问题的记载。总结出具有共性的问题,全班讲解辅导。
四、学困生工作
1、采用一帮一的形式,让学生带动学生,不让学困生感到过重的心理负担。
2、总结学困生常出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强化训练。
五、习惯的培养
1、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在练习和考试中训练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弄懂题目要让我们做什么。
2、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养成完成作业后自己手指着题,小声地读出声音来检查。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4
《种水珠》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功能,构建宽松、愉悦、自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识字、写字、读文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美、语言美。借助优美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享受阅读的快乐,感受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感受用词的准确。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向往美好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生字卡片。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多媒体放影片)师:孩子们,下雨啦!你听,调皮的小雨“丁冬丁冬”地敲醒了大地,吵醒了梦中的花朵。你看它们还挂在了妈妈晾衣服的竹竿上,钻进了绿绿的草丛里。天亮了,雨停了,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来到草地上种水珠呢!孩子们和她一起种水珠吧!
板书课题:种水珠。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老师提出读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漏字。)
2、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学生和汉字娃娃打招呼,自由拼读。
(2)打乱顺序读(个别读―分组交叉读)。
(3)找规律:珠、晾、服、竹、站、吗
竿、定、凳、蘑、菇
指导读好带后鼻韵、翘舌音、轻声的字。
(4)去掉音节读。
(5)做汉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读词语:晾衣服、竹竿、一定、站住,读带“哟”和“吗”的句子:
①竹竿上挂了一串亮晶晶的水珠,多好看哟!
②地上也能长出亮晶晶的水珠吗?
③用“吗”练习提问说话。
三、熟读课文,理解感悟
1、再读课文,提出进一步要求(读得更准确流畅,注意标点和词与词之间的停顿)。
2、汇报读(分组分段读)。
3、指导第一段朗读。
个别读―男女生分读(教师指导从“亮晶晶”和“多好看哟”感受水珠的美丽和可爱)。
4、指导第二段朗读。
看见这么美的小水珠,文中的小妹妹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个别读(其余学生听,小妹妹是怎么做的)。
(2)出示第二段。
(3)看多媒体动画,并联系生活实际、动作感受“跳”的意思,并指导读好:“可我站上小方凳,手才轻轻碰了一下竹竿,水珠一闪,全都跳到地下去了。”
(4)小女孩得到水珠了吗?为什么?(体会小水珠的调皮可爱。)
个别读―男同学读―齐读。
5、指导第三段朗读,发散思维,学习运用语言。
过渡:快乐调皮的小水珠跳到地下去了,孩子们,地上能出现什么奇迹呢?
齐读―汇报―老师简笔画板书。
思考:地上还能长出什么?
(1)出示灯片观察(绿莹莹的草地),引导学生用“地上能……也能……”的句式说话。
(2)生生互动―同桌说―请学生在黑板上添画。
(3)教师引导看图,学习语言,用“能……也能……”表述。
(4)总结:是谁让大地变得如此热闹,如此美丽。(是小水珠。是小水珠滋润了大地;是小水珠染红了花朵,染绿了小草;是小水珠伴着我们的花草树木一同成长。)
6、指导最后一段朗读,体会感情。
“啊,我把水珠种到地里去了!”
7、展开联想,发展语言。
啊,我把水珠种到地里去了!
啊,我们把水珠种到地里去了!
啊,大家把水珠种到地里去了!
啊,春天把水珠种到地里去了!
啊,你把水珠种到地里去了,我把水珠种到地里去了,他把水珠种到地里去了,我们都把水珠种到地里去了!
四、识记字形,练习写字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读准字音。
2、观察字形,你能用最聪明的办法记住哪些字?
3、观察字形结构,教师范写难字“竹”、“轻”。
4、生描红―临写―评比。
五、情感朗读,拓展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美。(配乐)
2、在你的记忆中,最有趣、最快乐的往事是什么?说一说。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5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和想像结合起来,入情入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1、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霜、寺、”会写“遍、渐、霜、愁、眠、苏、寺
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从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语言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忆所学过的古诗,并背诵。
二、 学习第一首古诗。
1.出示古诗《望洞庭》,生解诗题(望洞庭,就是在远处看洞庭湖);
2.识诗人: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重点了解:刘禹锡,唐代诗人,有“诗豪”的美称。
4.、小组合作:引导同学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回答:1.诗中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两相和是指什么?
2.潭面/无风//镜/未磨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说“镜未磨 ?
4、试着逐句讲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如何?
四、巩固练习。
1、读全诗练习背诵。
2、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六、 学生根据注释并结合查字典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学生齐读。
(4)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
七、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并注意他们的读音。 整体感知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
八、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学生自己读古诗,边读边画。
教学反思:使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能使学生更能深入的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认识7个生字。
重点难点:了解课文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看看老师带来的这几幅画,告诉老师分别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能从中说出你喜爱的景物吗?(板书《四季童话》)。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四季童话》,看看题目,大家一定会有许多疑问和好奇,季节也有童话?它们会告诉我们些什么?那我们一起读读吧。
二.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1.童话中四季的主人公是谁?分别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四季的哪些特点?
1.请同学们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细细品味,想一想: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印象最深?你是从哪些地方了解到季节的特点的?
2.学生选内容,找句子,圈词语,写感受,感情朗读。
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组内以各种形式品读句子,体会“把景物形象化”的写作奥秘。
1.从课文中,标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2.思考后,和小组交流一下各自的理解和看法。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
3.小组以自己体会朗读句子汇报。
4.请同学们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班汇报。
.汇报过程中,引导他们边读边想,再通过配乐和图片再现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体会感悟文本。
3.用一个词(一句话)概括四季的特点。
4.积累背诵。
5.现在我们这里正是秋天,你能发现我们家乡在此时,有哪些你认为很美的景色?
6.回忆一下,我们家乡春、夏、冬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喜爱的景色呢?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它们各自的美。
1.摘抄喜欢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本节课,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还对四季的美做了自己的理解和发挥,你们都是用心学习的孩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段话,再仿写一段,明天和同学一起比比,看谁写的好。
教学反思:
让学生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教学时,读后进行议论和展开想象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培养了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拓展了知识面。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7
使用多媒体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感兴趣的问题,试试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允许同桌或小组讨论。)
1.通过自学,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和词语了(指名中下生读一读)根据朗读情况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檀”读tán,不读tái;“寿”读shu,不读su;“彤”读tóng,但“红彤彤”是读第一声。
2.会读还要会写,把这些生字工工整整地在旁边写一写。 3.同学们学得不错,想不想跟着录音轻声读一读课文呀?(播放课文录音)
4.火烧云很美,课文写得也很美,请你再读一读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完后指名几位同学读。
1.作者观察火烧云的顺序是怎样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快速默读课文。结合回答板书:上来、变化、下去
2.你对火烧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霞光、颜色、形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1.什么是火烧云?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全班齐读句子。(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①“烧”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不可以换成“红”?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
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
②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
1.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你发现地面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你能用笔把这些变化找出来吗?(板书:
从这些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是霞光照在地面上使颜色在变)这些颜色为什么变得不样?
3.是呀,霞光映照在大地上,一切都变了,你能想象出还会有哪些变化吗?用“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
)变成的了。”的句式说一说。
4.你们能把这些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学生尽情地朗读后,指名读一读,齐读)
5.作者不是直接写火烧云,而是写了霞光,你觉得这样写好吗?(这样写不仅准确细致地描绘了霞光的颜色,而且描写了霞光映照在地上的生动景象,具有渲染烘托的作用和先声夺人的效果。)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由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尝试题(一):①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②尝试背诵这一段。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多。)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导: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举例),你还能用其它几种形式来说说天空中的颜色吗?
(3)指名背诵,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4)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6)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1)出示投影,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尝试题(二)①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②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③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4)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①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
在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中,我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几点,值得我以后在教学上要注意的。第一,重点段落读的时间还不够。本课重点是形状的变化,但是学生对云的形状变化是怎样的还不够。主要是让学生自由读的时间不够,导致学生掌握不够好。第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8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pm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人带调韵母,教师讲解: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3、复习带调音节bápábàmāmùbùmǒ等。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孙悟空的表情怎样?哪吒心里会想些什么?
2.读语境歌: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都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
【相机出示:detenele】师:我们今天要学的声母和这4个音节有关。
三、借助表音表形图,学习字母音和形
1.出示座钟笔筒图学习声母d,讨论:图上有什么和什么?出示声母d,问:这个字母和图中的哪部分有些像?
(1)教师范读三遍。指名学生领读,齐读,指名读。
(2)教学d的书写,问:d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母有点像?
(3)谁能想个顺口溜记住d?(座钟笔筒ddd
(4)请小朋友看看书上d的写法。之后,师范写,生描红。
2.出示模特图学习声母t,指名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1)出示声母t。提示:它和模特的“特”的读音有点像。
(2)教师范读t,让学生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3)教学t的字形及写法。
a.指名观察图画,说说怎样借助图画记忆。
b.把t和f做比较。
c.启发学生自编顺口溜,时装模特
d.自学t的写法,提示:t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3.出示哪吒出关图,学习声母n,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1)出示“n”。提示:这个字母和哪吒的“哪”读音有些相像。
(2)教师范读n,讲述发音方法。领读,齐读,指名读。
(3)教学n的字形及书写。问:谁来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n?
【启发自编顺口溜:一个门洞nnn,半个m字nnn】
(4)自学书写方法:观察,书笔顺,之后描红,临帖。
4.教学声母l方法同上。
作业,完成《习字册》抄写4个字母各一排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9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龙,包括3篇主题课文:《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还有一个语文天地。本单元的3篇课文,通过对龙的形象地描述、说明以及介绍它的诗歌和古文的介绍,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练习写摘录笔记、提纲笔记和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联系课文内容,积累描写龙的成语和寓言故事。背诵古文《叶公好龙》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拓展阅读课文)。自己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小结,抓住要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每单元都进行小结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
课时安排:
《龙的传人》2课时
《大人们这样说》2课时
《叶公好龙》2课时
《乐山龙舟会》1课时
语文天地4课时
龙的传人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凝聚着强烈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的文章,教材通过对龙的传说、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龙的象征意义的描述,赞颂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学会本课生字词。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构想: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感、读中悟,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积极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主要脉络。了解龙的传人的由来以及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提起龙,大家一定有许多话要说,那就请你们谈谈自己对龙的认识吧。对于龙,中国人是非常自豪的,我们还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浏览课文,列出每个自然段的提纲。注意找出自然段的中心句。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注意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
(3)同位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2、出题检测,培养质疑能力。
(1)初步理解文章后,学生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2)四人一组,交换题目,互相测测。
(3)评议谁的问题比较有价值?谁回答得比较确切?小组内评选小问号和小博士。
3、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交流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时,可顺势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
学习第一部分,理解龙到底是什么?
(1)指读1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龙到底是什么的?
(2)精读2、3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龙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龙的不同认识(远古时期、唐宋以后、今天)。理解飞龙在天云从龙震为龙的意思,结合龙的挂图理解龙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并体会这一部分的修辞手法。对于《周易》、图腾两个词语可稍加解释。
学习第二部分,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龙的传人?
(1)默读47自然段,然后交流: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2)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补充哪些?
(3)课文中有哪些带龙字的成语?请找出来。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表达出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之情。
C、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请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请女同学读第七自然段,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4、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搜集带有龙字的成语、寓言故事等。
板书设计:
远古时期
龙是什么唐宋之后
今天
龙的传人
威力无比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权力象征
欢腾完美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朗读、积累的情况,学唱歌曲。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语
2、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二、练习:
1、交流自己搜集的带有龙字的成语。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积累。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龙的寓言故事。
3、教师播放《龙的传人》这首歌,出示歌词,学生学唱这首歌。针对歌词,提出问题,请同学解答。
4、出示练习:
龙之所以备受中国人的憧憬,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
,是的象征,又象征着,中国龙是集各种能力一身,象征着。
5、学生填空,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用之所以是因为说一句话
6、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师生一起释疑。
7、交流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这一问题
学生能通过读课文从三方面来理解这一问题,即: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出类拔萃、变换万千、无所不能的;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在老百姓心目中,龙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8、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会作者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三、拓展延伸
作为一名龙的传人,你想说些什么?并引导学生课后利用网络了解更多的关于龙的知识。
作业设计
把《龙的传人》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预习《大人们这样说》。
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
原因:至高无上的权利
自由欢腾完美
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能积累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
2、熟记谚语。
3、教会学生做一张贺年卡,能写一句祝贺的话,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第三题:
(第一小题)
1、读题,审题。
2、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事物有什么变化?
3、你们看,那盛开的花儿像小朋友的脸呀!你们看,花坛里除了花,还有什么?让学生读一读。
4、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句?
5、齐声朗读成语,背诵成语。
(第二小题)
1、审题,指民学生观察。
(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呢?本题的两个谚语讲的是什么?自己读一读。
(2)生自由读,指名读,并请人说说谚语的意思。然后练习背诵。
第四题:
1、审题后,问:谁会做贺年呢?你能教教其他的小朋友吗?
2、老师指名学生做,做完后,在贺年卡上写上一句话,带给妈妈一份惊喜。说说你准备了些什么呢?
3、学生在写的时候要注意格式
第五题:
一、审题,然后指名说要求。
二、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按先上后下,先近到远的顺序说说图上远处近处画了哪些景物?各是什么样子?小朋友在做什么?
三指导说话。
1、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第一句话。
2、将板书逐步变成填空,指导学生分句练说。
3、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说(将描述的景物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4、指导学生说一句结束语。,并将整个内容连起来说一说。(注意引导学生评议。)
教学后记:学生能背诵读读背背,并做了一张卡片给妈妈。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范本5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英语第五单元教案范本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1
1、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有关家务劳动的表述,主要句型有: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 .本课时的大部分动词词组在四年级上下册中都已出现过。如: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set the table.
2、教学目标。
(1)语言技能与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询问别人能做什么家务。如:Can you set the table ?
(2)运用能力目标
会用Can you…?语句询问并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3)情感、策略、文化目标
A、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B、学习策略:注重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句型Can you…?并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难点:句子Id like to have a try .以及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对话。
4、说教学过程
STEP1 Practise Oral English
T:Whos your math teacher ?
S:Miss Shen
T: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
S:My favourite food is chicken .
STEP2 Lets try
(1)、先请同学们听一遍录音,并完成连线。
(2)、再听一遍,请两名同学上来完成连线。
(3)、师生互问,教师指着sarah的图像问What can she do ?指着吴义凡的头像问What can he do ?然后指着陈杰的头像问What can she do ?引出Lets talk 。
STEP3 Lets talk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然后找出答案。
(2)听录音,并跟着磁带朗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分小组,男女生朗读比赛。分小组表演对话。
STEP4 INTERVIEW “Can you …?”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组调查的人数多。
STEP5开火车
分成4小组,第一名学生向他后面的学生提问:“Can you …?”后面的学生回答,然后向后面的学生提问,依次类推。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2
XX年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五单元教案(PEP
新版)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Unit5
Thereisabigbed
教学目标
.掌握A、B部分“Let’slearn”,“Let’stalk”中的词汇和句子。
2.能理解Therebe句型的含义并灵活运用Therebe句型进行问答练习。
3.能用适当的介词描述物体的方位。
4.掌握双元音/ei/在单词中的发音。
5.能读懂“Storytime”部分的趣味故事。
6.能听懂、会唱歌曲“Aphotoofme”。
7.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A、B部分“Let’slearn”,“Let’stalk”中的词汇和句子。
2.能理解Therebe句型的含义并灵活运用Therebe句型进行问答练习。
教学难点
.能用适当的介词描述物体的方位。
2.掌握双元音/ei/在单词中的发音。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A.Let’slearn
A.Let’splay
第二课时:A.Let’stry
A.Let’stalk
第三课时:B.Let’slearn
B.Findandsay
第四课时:B.Let’stry
B.Let’stalk
第五课时:A.Let’sspell
B.Let’swrapitup
第六课时:B.Readandwrite
B.Let’scheck
c.Storytime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听、说、读、写单词“clock”,“plant”,“bike”,“waterbottle”和“photo”,并能用句型“Thereis…”表达某处有某物。
2.能做“Let’splay”部分的游戏。
3.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优良品质。
4.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重点
.能听、说、读、写单词“clock”,“plant”,“bike”,“waterbottle”和“photo”,并能用句型“Thereis…”表达某处有某物。
2.能做“Let’splay”部分的游戏。
教学难点
Therebe句型的简单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和录音带、图片、衣服实物。
2.学生准备画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warm-up)
.Freetalk
T:Goodmorning,everyone.Howareyoutoday?
Ss:Fine,thankyou.Andyou?
T:I’mfine,too.2.教师播放歌曲“whatcanyoudo?”的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大声唱歌曲,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
二、课前预习(Preview)
.T:youcandosomanythings.you
’rehelpful.Look!Theroomiscleanandbeautiful.T:whatcanyouseeinthispicture?
S:Icanseeabed,adeskanda… 2.教
师
依
次
指
着
图
片
中的bed,window,desk,picture,chair问:“what’sthis?”,学生回答:“It’sa/an…”并快速拼读。
T:Thisisaniceroom.Iwanttomakethisroomnicer.SoIneedtoputmorethingsinthisroom.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A.Let’slearn
教学新单词
T:First,let
’sputaclockintheroom.Nowthereisaclockintheroom.Followme,pleas.clock,c-l-o-c-k,clock,thereisaclock.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出词语:plant,waterbottle,bike,photo
教师用“唱反调”的方式带领学生读几遍新词汇。
教师介绍张鹏的房间。T:DoyouknowwhatZhangPeng’sroomlike?Let’sgoandsee.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了解对话的大致内容。
学生同桌合作,用句型“Thereis...”介绍自己班级的物体。
2.A.Let’splay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讲台,表演本部分的“句子接龙”游戏。
学生三人一组,模仿示例表演“句子接龙”游戏,然后教师请两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
四、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Extension)
.画一画
教师说:“Thereisaclock,achair,abed…inmyroom.”,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画图。
2.情
感
教
育
:Everybodyhashisownhouse.Thehouseisalovingbay.Thehouseisalastingmarriage.Ilovemyhouse.3.课堂练习——填入所缺字母,完成单词:
①瓶子
bot____e
②时钟
clo____
③自行车
b____e
④水
w__t__r
⑤照片
pho____
⑥植物
pl____t
4.checktheanswer
①tl,②ck,③ik,④ae,⑤to,⑥an
五、课堂小结(Summary)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型,学生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六、布置作业(Homework)
.将本节课学习的新单词在四线三格内抄写六遍。
2.跟着录音朗读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Unit5
Thereisabigbed
A.Let’slearn
A.Let’splay
clock
plant
bottle
waterbottle
bike
photo
Thisismyroom.Thereisaclock,a…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听、说、认读单词“there”。
2.能灵活运用Therebe句型介绍房间内有什么,并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房间内的物体。
3.能完成“Let’stry”部分的听力任务。
4.激发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的欲望,加强学生对彼此的了解。
教学重点
.能听、说、认读单词“there”。
2.能灵活运用Therebe句型介绍房间内有什么,并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房间内的物体。
教学难点
.Therebe句型的用法。
2.激发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的欲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和录音带、图片。
2.学生准备画笔和画纸、人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warm-up)
.Freetalk
T:Hello,boysandgirls.Ss:Hello,teacher.T:Howareyoutoday?
Ss:Fine,thankyou.Andyou?
T:I’mfine,too.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新词汇。
二、课前预习(Preview)
活动:猜一猜
教师出示六幅卧室图,与学生进行对话,如:
T:Ihavesixphotosofbedroom.Doyouknowwhichoneismybedroom?youcanaskme:whatsinyourbedroom?whowanttohaveatry?
S1:what’sinyourbedroom?
T:Thereis…
S2:oh,thesecondphotoisyourbedroom.T:yes,thesecondphotoismybedroom.you’reright.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
A.Let’stalk
.教师再次出示自己的卧室图片,让学生同桌用Therebe句型说一说卧室里面有什么,并对卧室里的物体进行评价,如:
S1:Thereisawaterbottleinthebedroom.S2:oh,it’snice.S1:Thereisaphotoonthewall.S2:Ilikethephoto.…
2.介绍对话情景
T:ThereisaphotoofZhangPeng
’sroom.SarahandZhangPengaretalkingabouttheroom.Let’slistentothetapeandknowsomethingabouttheirtalking.3.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
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IsZhangPeng’sroomnice?
②Isthebedbigorsmall?
③whereisthecomputer?
Answer:
①yes,itis.②It’sbig.③It’sonthedesk.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药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4.学生拿出人物头饰,同桌合作练习表演对话,然后教师请几对学生上讲台表演,评选出“最佳表演者”,并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5.Describethepicture
教师出示情景图,学生用Therebe句型描述房间里有些什么物体。
四、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Extension)
.A.Let’stry
明确听力任务
T:SarahandmikeareinZhangPeng’sbedroom.what’sintheroom?Illplaythetapeandyoushouldticktherightpicture.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播放教学录音。
播放第一遍录音,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播放第二次录音时,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2.Talkanddraw
学生结对合作,一名学生用自己学习过的句型(如:Ihave…/Thereis/are…)描述自己的房间,另一名学生根据描述在空房间内画出相应的物品,然后交换角色练习。比一比谁画得更像、更好。
’
3.课堂练习——选择填空:
①Thisis__________bedroom.A.I
B.my
c.me
②There________aphotoonthewall.A.is
B.are
c.be
③-Isthisyourcoat?
-___________.A.yes,itisn’t.B.No,itisn’t.c.No,itis.④InmyroomIhavetwobig__________.X|k|B|1
.c|o
|m
A.bike
B.bikes
c.abike
3.checktheanswer
①B,②A,③B,④B
五、课堂小结(Summary)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学生说说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六、布置作业(Homework)
.跟录音朗读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用英语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卧室。
板书设计
Unit5
Thereisabigbed
A.Let’stry
A.Let’stalk
yourroomisreallynice.Thereisabigbed.wow!youlookcool!
Hey,mycomputerishereonthedesk.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能听、说、读、写表示位置关系的单词“front”,“between”,“above”,“beside”,“behind”和词组“infrontof”。
2.能灵活运用句型“whereis…?”,“It’s…”谈论物体的位置。
3.能完成“Findandsay”部分的任务。
4.能简单描述家具的摆设和位置。
5.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英语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能听、说、读、写表示位置关系的单词“front”,“between”,“above”,“beside”,“behind”和词组“infrontof”。
2.能灵活运用句型“whereis…?”,“it’s…”谈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清物体的位置关系。
2.介词“on”和“above”都表示“在……上面”,但两者表示的位置关系不一样,要注意区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和录音带、词卡。
2.学生准备一支笔和一本书。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warm-up)
.Freetalk
T:Goodmorning,boysandgirls.Ss:Goodmorning,teacher.T:Howareyoutoday?
Ss:Verywell,thanks.T:It’stimeforourclass.Let’sbegin.2.教师请两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A.Let’stalk”部分的对话,表扬表演到位的学生。
二、课前预习(Preview)
学生两人一组,把词卡面朝上放在课桌上。教师说一句话,如:“Thereisa…/Thereare…”,学生试着找到相应的词卡,用手拍一下,并迅速拼出单词。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B.Let’slearn
教学新单词
①教师拿出一个纸盒,并从纸盒中拿出一个小球,问:“what’sthis?”,引导学生说:“It’saball.”。教师把小球放进盒子,问:“whereistheball?”,引导学生说:“It’sinthebox.”。
②教师介绍几种位置关系,并用多媒体出示位置关系图,帮助学生从感官上感知几种常见的位置关系。
③教师拿出一本书和一支笔,和学生做问答练习,如:
T:whereisthepen?
Ss:It
’sin/on/under/behind/beside/over/infrontofthebook.④学生同桌合作,一位学生做动作,另一位学生说句子。如一位学生把笔放在书上面,另一位学生说:“It’sonthebook.”,然后同桌互换角色。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分角色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同桌合作,替换对话中的关键词编写对话,然后教师请两三对学生上讲台表演。
2.B.Findandsay.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本部分的挂图,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用Therebe句型说一说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师依次请几位小组代表站起来说一说,每人说一句话,不许重复。
四、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Extension)
.按我说的做。学生全体起立,教师发指令,如“Standbehindthechair.”,学生根据指令站到自己的椅子后面。(注意:教师发指令时要穿插使用方位介词)
2.课堂练习——根据描述画一画:
①-whereisthephoto?
-It’sonthewall.②-whereistheball?
-It’sinthebox.③-whereisthecat?
-It’sbehindthecloset.④-whereisthedesk?
-It’sbesidethebed.五、课堂小结(Summary)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型,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
六、布置作业(Homework)
.将本节课学习的新单词在四线三格内抄写六遍。
2.听录音,跟读B.Let’slearn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Unit5
Thereisabigbed
B.Let’slearn
B.Findandsay
-whereistheball?
-It’sinfrontofthedog.infrontof
between
above
beside
behind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能听、说、认读单词“grandparents”,“their”,“house”,“lot”,“flower”和词组“lotsof”。
2.掌握Therebe句型复数形式的运用。
3.能完成“Let’stry”部分的听力任务。
4.能综合运用方位介词和Therebe句型描述房间物体的位置。
5.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
.能听、说、认读单词“grandparents”,“their”,“house”,“lot”,“flower”和词组“lotsof”。
2.掌握Therebe句型复数形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Therebe句型复数形式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和录音带、词卡。
2.学生准备人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warm-up)
.Freetalk
T:Goodmorning,everyone.Nicetomeetyou.Ss:Goodmorning,teacher.Nicetoseeyou,too.T:what’sintheclassroom?
Ss:Thereisablackboard,somedesksandchairs…
T:whereistheblackboard?
Ss:It’s…
2.教师出示方位介词位置关系图,和学生一起复习学过的方位介词。
二、课前预习(Preview)
游戏:我会做。
.教师发指令,学生根据指令做动作。如:
Takeoutyourpen.Putyourpenonyourhead.PutyourEnglishbookinyourdesk.Putyourhandinfrontofyourbody.…
2.学生小组合作,一名学生发指令,其他学生根据指令做动作。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B.Let’stalk
.教学新单词
师生对话。
T:whoarefatherandmother?
Ss:They’reparents.T:Thenwhoarefather’sfatherandmother?
Ss:They’regrandparents.参观祖父母的家。
T:Let’svisitmygrandparents’house.Look,it’stheirhouse.what
’
sinfrontofthehouse?They
’reflowers.They’relotsofflowers.教师把新词汇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学习。
grandparents
their
house
lots
lotsof
2.介绍对话情景
T:ZhangPeng,mikeandSaraharetalkingtogether.They’retalkingaboutZhangPeng
’
slivingroom.Let
’sgoandseewhatareinhislivingroom.3.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ArethereanypicturesinZhangPeng’slivingroom?
②whodrawsthepictures?
③whoseplantsarethey?
④whereisthegarden?
Answer:
①yes,thereare.②ZhangPeng’sfather.③They’reZhangPeng’sgrandmother’splants.④It’sinfrontofthehouse.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药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4.教师出示几个句子让学生比较。
Thereisabigbed.Thereisanicephoto.Therearesomanypictureshere.Therearesomanyplants,too.教师总结:在Therebe句型中,be动词的单复数由紧跟在be动词后面名词的单复数决定。
5.学生拿出人物头饰,三人一组合作练习表演对话,然后教师请几对学生上讲台表演,评选出“最佳表演者”,并给予小礼物作为奖励。
6.Pairwork
T:Lookatthepictureinthispart.whatelsecanyousee?Talkwithyourpartner.四、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Extension)
.B.Let’stry
明确听力任务
T:Thereisalisteningmaterial.Listentothetapeandtrytofindoutwhatisinthelivingroom.Ticktherightanswer.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勾出正确选项。
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2.同桌合作,用Therebe句型和方位词相互说一说自己房间内物体的位置。
3.课堂练习——选择填空:
①Thisisapicture_________myroom.A.at
B.of
c.to
②There_________adeskandashelfinthestudy.A.is
B.are
c.some
③Thetrashbinis_________thedoor.A.over
B.on
c.behind
④Thecomputeris_________thedesk.A.in
B.on
c.of
4.checktheanswer
①B,②A,③c,④B
五、课堂小结(Summary)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型。
六、布置作业(Homework)
.听录音,跟读B.Let’stalk部分内容。
2.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板书设计
Unit5
Thereisabigbed
B.Let’stry
B.Let’stalk
grandparents
their
house
lots
lotsof
Thisisthelivingroom.Therearesomanypictureshere.mygrandparentshaveagardeninfrontoftheirhouse.Therearelotsofflowersinit.第五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大量的听读操练,掌握双元音字母/ei/在单词中的发音,让学生感悟一些信息英语语音的方法。
2.完成“Let’swrapitup”部分的连线和填空任务,掌握Therebe句型中be动词单复数形式的运用。
3.能听懂、会唱歌曲“Aphotoofme”。
4.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大量的听读操练,掌握双元音字母/ei/在单词中的发音,让学生感悟一些信息英语语音的方法。
2.完成“Let’swrapitup”部分的连线和填空任务,掌握Therebe句型中be动词单复数形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双元音/ei/在单词中的发音。
2.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和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warm-up)
.Freetalk
T:Goodmorning,everyone.Ss:Goodmorning,teacher.T:Howareyoutoday?
Ss:Fine,thankyou.Andyou?
T:I’mfine,too.what’sourclassroom?
Ss:Thereis/are…inourclassroom.2.教师请一两组学生上讲台表演“B.Let’stalk”部分对话。
二、课前预习(Preview)
.唱歌曲。
播放两遍歌曲“Aphotoofme”的录音,全班学生大声跟着录音唱。
第二次播放歌曲录音,全班学生分组比赛唱歌曲。
2.教师出示一个房间图,学生用Therebe句型说说房间里有什么。
3.学生同桌合作玩“剪刀、石头、布”游戏,赢的一方问:“what’sintheroom?”,输的一方用句型“Thereis/are…intheroom.”回答。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A.Let’sspell
.Read,listenandchant
呈现例词
教师用多媒体依次呈现本部分的图片,引出例词,并把例词写在黑板上。
rainy
rainbow
paint
wait
say
way
birthday
monday
播放本部分的教学录音,全班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模仿录音中的发音,尽量做到读准元音字母的发音。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依次读例词,尝试找出例词的发音规律。
教师总结:第一行单词中的字母组合“ai”和第二行单词中字母组合“ay”在单词中都发/ei/音。
教师简单讲解发音要领:发双元音/ei/时,口型由/e/向/i/滑动,下巴向上合拢,舌位随之抬高。注意双元音的发音特点是前重后轻、前长后短。
脱口而出。
让学生朗读下列语句,注意双元音/ei/的发音。
Nopain,nogain.callaspadeaspade.Hastemakeswaste.Ihatetotroublehim.ThereisnowayIcangetoutofit.2.Listen,readandcircle
教师先带领学生将本部分的单词读几遍,然后让学生分组读、分男女生读。
播放本部分的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圈出正确的选项。
再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3.Look,listenandwrite
先让学生观察本部分的图片,然后教师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填空。
再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把其在四线三格中抄写两遍。
四、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Extension)
.B.Let’swrapitup
学生根据图片中物体的数量连线并根据连线写句子,如“Therearetwopicturesabovethetable.”
学生用Therebe句型写一写学校里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物体,如“Therearesomeflowersinfrontofthelibrary.”。
2.教师出示下列句子,学生同桌进行问答。也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问,另一组答,然后交换角色。
whereistheplant?whereistheplant?
Besidethetable,besidethetable.It’sbesidethetable.whereisthephoto?whereisthephoto?
onthewall,onthewall.It’sonthewall.3.课堂练习——给下列问句选择正确的答句:
①whereisyourcomputer?
A.It’sred.B.It’snew.c.It’sonthedesk.②what’sinyourbedroom?
A.Thereisabed,aclosetandadesk.B.Therearemanyvegetables.c.Thereisasuninthesky.③whatcanyousee?
A.Icansweepthefloor.B.Icanflyakite.c.Icanseeamirror.④Isthisyourbedroom?
A.yes,itis.B.yes,heis.c.yes,heisn’t.4.checktheanswer
①c,②A,③c,④A
五、课堂小结(Summary)
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和句型。
六、布置作业(Homework)
.听录音,跟读Let’sspell部分内容。
2.听两遍歌曲“Aphotoofme”的录音,并把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Unit5
Thereisabigbed
A.Let’sspell
B.Let’swrapitup
rainy
rainbow
paint
wait
say
way
birthday
monday
第六课时
课时目标
.能读懂“Readandwrite”部分的选择任务和写作任务。
2.能读懂“Let’scheck”部分的录音并完成判断和填空任务。
3.能听、说、认读单词“move”,“dirty”,“everywhere”和“mouse”。
4.能读懂“Storytime”部分的故事。
5.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6.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
.能读懂“Readandwrite”部分的选择任务和写作任务。
2.能读懂“Let’scheck”部分的录音并完成判断和填空任务。
教学难点
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录音机和录音带。
2.教师准备词卡、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warm-up)
.Freetalk
T:Goodmorning,boysandgirls.Ss:Goodmorning,teacher.T:Howareyoutoday?
S1:I’mfine,thankyou.2.教师播放歌曲“Aphotoofme”的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唱歌曲,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
二、课前预习(Preview)
“词语接龙”游戏。
学生在小组内玩“词语接龙”游戏,第一位学生说出一个方位介词,如“on”,第二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表述方位的介词,如“on,under”,以此类推。然后教师请几位小组代表上讲台玩“词语接龙”游戏,获胜者所在的小组将会得到老师的奖励。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B.Readandwrite
教学新单词。
①教师用多媒体呈现搬家的场景和老鼠的图片,引出单词“move”和“mouse”。
②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到处都是垃圾的场景,说:“Look,hereistherubbishandthereistherubbish.Therubbishiseverywhere.It’sdirty.”,教师利用身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单词“dirty”的意思。
简单介绍阅读材料。
T:weknowthattherobot,Robin,isveryhelpful.wuyifan’sartteacherhassometrouble.Sohewritesanemailtoaskforhelp.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图片。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判断下面句子正误。
①mrjonesisanartteacher.②Theroomsintheoldhouseareclean.③Therearepencilsandcrayonsonthetable.④Thereisamouseinfrontofthecomputer.Answers:①T,②F,③F,④F
what’sinyourroom?
学生用Therebe句型写一写自己的房间里有什么,并在四人小组内相互交流。
2.Let’scheck
介绍听力任务。
T:NowI
’’’llplaythetapeforyou.Afterlisteningtothetape,youllknowwhatsintheroom.Pleasetickorcrossandfillintheblanks.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判断图片正误。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完成填空练习。第三次播放教学录音,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四、巩固延伸(consolidation&Extension)
.c.Storytime
教师出示“Storytime”部分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猜测故事大意。
教师播放本部分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第一次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跟着录音读,提醒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第二次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wheredoesthecanwanttogo?
②whydon’tmonkeyandRabbithelpthecan?
③whohelpsthecanatlast?
Answer:
①Itwantstogohome.②Becausetheyarelateforschool.③Zoom
第三遍播放教学录音,学生分角色跟着录音读对话。
学生在小组内容练习分角色表演故事,然后教师请两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提醒学生表演时要带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教师评选出“最佳表演组”,并给予表扬。
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教师总结: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不能以任何理由推卸这个责任。
2.课堂练习——选择填空:
①There__________abookandapencil-boxonthedesk.A.is
B.are
c.be
②There__________someorangejuiceinthebottle.A.are
B.is
c.have
③I__________aroom.There__________abigbedandanewclosetinit.A.has,is
B.have,are
c.have,is
④-_________________
-It’snice.A.what’syourroomlike?
B.what’sinyourroom?
c.whereisyourroom?
3.checktheanswer
①A,②B,③c,④A
五、课堂小结(Summary)
师生一起总结本单元学习的词汇和句型。
词汇:
clock,plant,bottle,waterbottle,bike,photo,front,infrontof,between,above,behind,beside,there,grandparent,their,house,lot,lotsof,flower,move,dirty,everywhere,mouse
句型:
yourroomisreallynice.Thereisabigbed.mycomputerishereonthedesk.whereistheball?
It’sinfrontofthedog.Therearesomanyplantshere,too.Therearelotsofflowersinit,too.六、布置作业(Homework)
.听录音,跟读本单元的内容一次。
2.将单元学习的新单词在四线三格内抄写六遍。
3.预习下一单元的内容。
板书设计
Unit5
Thereisabigbed
B.Readandwrite
B.Let’scheck
c.Storytime
yourroomisreallynice.Thereisabigbed.mycomputerishereonthedesk.whereistheball?
It’sinfrontofthedog.Therearesomanyplantshere,too.Therearelotsofflowersinit,too.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3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描述家具陈设的名称、数量及位置等,如there are(3)能够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较好地完成活动。
(4)能够听懂、会唱歌曲。
2、知识目标
(1)能够掌握a、b部分的四会单词,做到会听、说、读、写。
(2)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的三会单词和句型。
(3)能够了解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并读出例词。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有兴趣用英语表达,能积极参与活动。
(2)学习策略:注重观察,比较,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
任务。
(3)文化目标:了解几种住宅的英语名称及差异。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table, trash bin。
your„„?i hav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3、能够听懂、会唱歌曲“my small bedroom”。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六个四会单词。
课前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词卡、数枚硬币
教学过程:
1、热身
做“低声传句子”活动。
2、预习
(1)放录音,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2)做“演一演”游戏,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短语。
(3)快速拼词。
3、新授 let’s learn(1)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画一个房间,画上床、书架等家具。
do i have? 教师在床头的位置画一面镜子,说:i also have a mirror.然后拿出一面镜子,示范朗读mirror, 学生跟读。教师分别问几个学生:do you have a mirror in your bedroom?如果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则有意再次重复一下“mirror”一词,说:oh, you have a mirror.如果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教师可以说:oh, sorry.you don’t have a mirror.导出其他单词,示范朗读,注意发音及口型。(2)做“冷暖”游戏。
table, trash bin,让学生在词卡反面或练习本上拼写、记忆单词。(4)播放本课录音,让学生在书上手指相应单词并跟读。巩固延伸:
做句型接龙游戏;做“找同伴”活动;学唱歌曲;完成配套练习;练习书写单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懂、会说本课对话,并能做替换练习。
2、能够听、说、认读句型there is a „„/there are „并能在情景中
正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句型为:there is „„和there are„„
课前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1、热身
做“念单词接力赛”活动。
2、预习
(1)做let’s try 练习,放录音,学生听音、选择。
录音原文如下:
mike: there is a big shelf and a big desk.there are blue
3、新授 let’s talk(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房间,再在房间里面画一个简笔画小(2)教师拿出mirror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的房间里并向学生介绍(3)做翻卡活动。
(4)打开课本59页,听录音,跟读。(5)做替换练习。
巩固延伸: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bathroom and living room.there is a mirror, a bed and a big 2、了解字母组合ir, ur, th的拼读规律并熟练读出例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there be句型的简单表达法,掌握四会句子的正确书写
难点:帮助学生区分使用there is 和there are的表达法。
课前准备:
词卡
教学过程:
1、热身
播放歌曲“my small bedroom”,学生跟唱。
2、预习
做“炸弹游戏”。复习四会单词。
3、新授
(1)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画一个房间,然后将两张end table的词卡
(2)做“听一听,贴一贴”活动。
(4)教师课前在一边画一座公寓楼,向学生介绍说:this is a flat.让学生装跟说flat一词。like?(7)放录音,学生看课本听录音。
(8)学生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
(10)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
看图片,带领学生读三个字母组合下面的例词。读的时候有意强调几
个字母组合的读音,引导学生总结其发音规律。然后教师放该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放三句绕口令的录音,学生认真听,然后试着跟录音学说绕口令。
本课字母组合的常见单词:
ir skirt shirt girl bird birghday first third 巩固延伸:
let’s play;做宾果游戏;做配套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in, on, under, behind, near。the „„? it’s „„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七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其中in front of 是个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个盒子和本课的词卡。
2、学生准备词卡。
四、教学步骤:
1、热身
学生两人一组,把所带词卡面朝上放在课桌上,教师说一句话,如:“there is a „/there are „”学生试着找到相应的卡片,用手拍一下,并迅速拼出单词。
2、预习
(1)做“猜猜盒子里有什么?”游戏:教师出示一个盒子,盒子里面藏好一面小镜子或其他物品,教师放音乐,让学生传递盒子,当音乐停下时,拿到盒子的学生猜出盒子里是什么:there is a „如果猜不对,接着放音乐传盒子,直到有学生猜出盒子里的物品为止。the box.教师继续演示镜子在盒子上面和下面的动作,复习单词on, under.3、新课呈现 let’s learn(1)教师把镜子放在盒子的旁边,并介绍说:near.it’s near the box.near the eraser.(2)师利用学生的文具或教室中的其他物品的位置呈现,教授其他
单词:behind ,over ,in front of等。
学生按照指令站到自己的椅子后面。教师注意发口令时要穿插使用几个方位介词(短语),重点操练第一次出现的介绍:near, over behind和in front of。
(4)学生把学习用口放在桌上,两人一组,然后根据老师有关方位
发指令将物品的相对位置摆放好。
(5)学生两人一组将自己的文具摆放出不同的位置关系并做问答(6)做“看谁记住了”游戏。
(7)做“低声传句子活动。”
(8)板书四会单词,让学生在卡片反面或练习本上仿写、记忆。
巩固延伸:
听故事录音,做配套练习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认读句子:there is a „near/„the„和the „ is near/„the„,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对房间摆设作介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熟练掌握there be结构较长句式的表达法,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the books are on the shelf.一句为复数句式,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过多强调语法,而重在结合图画让学生理解语意。
课前准备:
词卡、蜡笔、纸
教学过程:
1、热身
做“少了什么”游戏。
2、预习
(1)做“按我说的做”游戏。let’s try(1)放录音,学生听音做题。
录音原文如下:
(2)做好之后,同桌之间对各物品的位置进行问答练习,看图
描述各物品的位置。
3、新授 let’s talk(2)做“走迷宫”活动。在黑板上写下两排单词,一排为房间
物品,一排为方位介词。两排之间空出距离,并用粉笔将物品与介词一一相连。在第三排写上bed?让学生根据路线图迅速找出物品与床的相对位置,并用the„is„/„the bed表述。
(3)在黑板上写句子,如:there is a the。教师
把相应物品和介词图片贴进空格里。教师先说句子的最后一个词,学生跟读,然后说最后两个词,学生重复,用同样的方法,每次增加一个词,直至学生能流利重复整个句子。
(4)做替换练习。
(5)做“看谁记住了”活动。
(6)听录音,学生跟读。
巩固延伸: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it。等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个四会句型,能熟练运用there be 长句形式作介绍。宜强调语法。
课前准备:
词卡、图片
教学过程:
1、热身
做“慢动作”游戏。
2、预习
(1)翻卡游戏。
(2)做“我的错误”活动,故意做一些错误的描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回答跑向角落。
3、新授
mirror.然后教师换卡片并调整卡片的相对位置继续带领学生操练。学生熟悉操作方法后,也可以请一名学生上台摆放卡片,其他学生描述。
(2)做“找位置”活动。
(4)学生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
(5)放录音,指导学生完成“finish the passage”的练习。
(6)教师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4
英语也是与电脑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网络的使用,使英文的使用更普及。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中英语选修七第五单元说课稿 ,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本课是高二选修七第五单元的阅读课型,本单元围绕“国外旅游”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在阅读文这部分,主要谈到了出国留学的问题。讨论部分:出国留学会获得什么收益,又会遇到什么困难,也是学生较为感兴趣并且很想了解的东西,而文章正式给我们解释了这一问题,而且阅读的'难易程度适中,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热情。
二、说学生
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高二2个多个模块的学习,部分学生渐渐适应了本套教材的学习,也习惯了我的教法。且智力发展趋于成熟,基本能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备良好的团体协作能力,并能进行有效、成功的交流合作讨论。但由于课外语言活动环境不够丰富,对阅读的重视也不够,学习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说教学设计
本课设计以“Travelling Abroad”为课堂教学材料,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其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阅读教学采用整体教学模式,主要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结合高考题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和篇章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熟悉高考题型,掌握应试技巧。讨论部分为学生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谈谈出国留学的好处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本节课各个环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知识输入到语言知识和思想的输出,多渠道、多方位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中的生词和短语;
(2)训练学生各种阅读技巧,熟悉高考题型。
(3)引导学生总结出国留学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得到的收获。
2.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学生应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学生应具有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五、说教学步骤
Step1. Leading- in
Purpose: To Lead Ss to the topic of this unit.
Ask Ss some related questions.
1.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f you had a chance to go abroad?
2.Can you imagine the life of studying abroad?
Step2. Warming Up
Purpose: To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is unit to Ss by watching a video.
Show a video about the life of studying abroad and then ask the students:
1. Would you like to study abroad?
2. What difficulties will you meet during studying?
Conclusion:
Traveling abroad is very popular now. It doesn’t only include the visit to places if interests but also includes studying abroad. Before going there ,we’d better make full preparations : to collect as mu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place as possible; to take enough money with you; tell all you relatives your cell phone number; call the travel agency for advice;… Also traveling abroad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tep3. Prediction
Purpose: To help Ss to guess the main idea about the text by the given information.
Ask Ss to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as to inspire their imagination and predicting ability.
Where can we find this article?
A. From a novel B. From a fairy tale
C. From sports news D. From education news
Step4. Fast reading
Purpose: To get the gist of the passage.
Skimming
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each paragraph.
Para.1 A. More about Xie Lei will be introduced.
Para.1 B. XieLei met some difficulties in London.
Para.1 C.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Xie Lei.
Para.1 D. Xie Lei left for London.
Para.1 E. Benefits of living with a host family.
Para.1 F. Benefits of the preparation course.
Para.1 G. Xie Lei has got used to the life in England.
Scanning
Choose the best answers.
1. Xie Lei’s purpose of going to ____ is ___.
A. Canada, for a travelling
B. the USA, for seeing her friends
C. England, for a business qualification
D. China, for finding a new job
2. Who does Xie Lei board with in England?
A. Her classmates B. Herself
C. A host family D. Her family
3. Xie Lei got an E for her first essay because ____ .
A. the tutor didn’t like Chinese student
B. the tutor thought the essay was bad-written
C. the essay is a summary of an article
D. Xie Lei didn’t finish it .
4.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Xie Lei is ____.
A. timid(胆小的) B. Determined C. shy D. honest.
5. 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Xie Lei's future?
A. positive B. negative
C. indifferent D. paradoxical(矛盾的)
Step5.Detailreading
Purpose:Togetfurtherunderstandingofthepassage.
Ask the students to find out the benefits Xie Lei gets and the difficulties she met from the text.
Benefits
1. of doing a preparation course :
1) to get used to a whole new ____ __ _____.
2) to learn how to get used to the _______ ________ of a
Western university.
2. of living with a host family:
1)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____ _______.
2) to ask them for____ to explain things she didn’t _____.
3. of having a tutor
1). to explain about why you cannot ______ other people’s words without ______them.
2). to encourage her to ____her own ideas and _________ the authors she had read.
Difficulties
1. at the university
1). learning to read widely and _______ the texts.
2). expressing one’s own _______ with reasons.
2. of a new way of life
1). finding a _______ between study and a ______ ____.
2). _______ new friends.
Step6. Post reading
Purpose: To sum up the text.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Xie Lei _____ (board) a plane for London six months ago to complete ____ business qualification. She is now halfway through the _______ (prepare) year. At the beginning, she had to learn almost everything again. She lives with a host family, ___ gives her the chance ____ (learn) more about the culture.
She wrote her first essay to her tutor, ____ she only got an E. Now she has got used ___ the life and she feels much more at home and is going to join a few university clubs in order to have a balance _____study and a social life. We ______(sincere) wish Xie lei all the best with her enterprise.
Step7. Discussion
Purpose: To broaden the topic of this unit in the form of discussion.
1) Ask the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of two, and choose one of the topics to discuss:
“What benefits can we get from studying abroad?”
“What difficulties will we come across while studying abroad?”
2)Possible answers:
Benefits:
It will be easier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t is fun to live in a new country.
We will have many new experiences.
......
Difficulties:
It would be difficult for u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foreign people at first.
We can’t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very well, so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do everything even some simple things.
......
Step8. Assignment
1.以约30个词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以约120个词,就“出国留学”这一话题发表你的看法,内容包括:
(1)出国留学有什么好处?
(2)出国留学会遇到什么困难?
(3)你是否支持出国留学?
六、说板书设计
Unit5 Traveling abroad
Reading
Main idea:
Para.1 Xie Lei left for London.
Para.2 Introduction about Xie Lei.
Para.3 XieLei met some difficulties in London.
Para.4 Benefits of living with a host family.
Para.5 Benefits of the preparation course
Para.6 Xie Lei has got used to the life in England.
Para.7 More about XieLei will be introduced
英语第五单元教案 篇5
Unit Five What would you like?
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食品、饮料和餐具”展开教学,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难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milk, bread, ,water, egg等单词在三年级时听说读都已接触,老师重点让学生在“写”上下功夫,句型在回顾Can I have some ……,please ?的基础上,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句型,用来询问他人的需求,本单元八个四会单词,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指导,为今后写的教学作个铺垫。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⑴能够询问一日三餐的食物及饮料。
⑵会使用用餐时的基本用语,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Help yourself等。⑶能够听懂并发出传递与使用餐具的一些指令,如:Pass me a plate, please.Use the chopsticks.2.知识目标:
⑴掌握A、B两部分Read and write中,bread, egg, milk, water, rice, beef, fish, chicken 的拼写。
⑵认读A、B两部分Let’s learn, Let’s talk 中的单词和句子。(3)理解Let’s do, Let’s chant等部分的内容。⑷了解story time, 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⑴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
生乐于合作参与,勇于进行交际实践。⑵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
⑶文化目标: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方面的一些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单元教学重点是A、B两部分的食物、餐具名称以及就餐用语,其中难点是用餐时的基本会话,教师在教学词汇时,应结合过去所学的食物,饮料单词及句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同时,在教学A、B部分Let’s learn 的词汇时,可适当铺垫渗透Let’s talk 中的句子,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I can use …等,从而降低了对话教学的难度,然后通过朗读,操练,表演等方式使学生比较顺利地掌握用餐会话。
2.本单元主要学习与一日三餐相关的词汇与会话,引入 新课时,适当复习句型Can I have a/some…?Do you like…?等,同时利用新的句型,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等滚动复习所学知识,新旧联系。交替复现。
三、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A Let’s learn Let’s play C.Let’s draw 第二课时:A Let’s talk Make a survey.第三课时:A Read and write C story time 第四课时:B Let’s learn Let’s do C Good to know.第五课时:B Let’s talk Let’s chant.第六课时:B Read and write C Let’s check.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A.Let’s learn Let’s play C.Let’s draw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读本课中的单词和句子:rice ,noodles, fish, beef, soup ,vegetabl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2、能力目标:能够听、说、认读单词rice, noodles.fish.beef.soup.vegetable.初步掌握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 I’d like some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乐于合作参与,勇于进行实践。(2).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能听说,认读rice, noodles, fish, beef, soup, vegetable.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读单词vegetable.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食物、饮料的图片和一顶纸帽。
2、学生准备本课六个生词词卡。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Enjoy the song “An apple a day”,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投入到本节课学习。2.Free talk.:①T:(出示苹果图片)Do you like apples? ②T:(把图片给学生)I like apples, Can I have some apples? Ss: Sure.Here you are.③老师出示不同的图片,让学生问,学生答(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可采用集体和个别结合的方式。
④用以上方法,复习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等单词和句型。Step 2 Presentation
1、单词导呈 ⑴教学单词 rice T出示图片,板书教读rice,注意升降调教学。指出“I”发字母读音「ai」“e” 不发音,渗透音标教学。
齐读说:rice rice I like rice(集体→个别)T: What do you like ? Ss: I like rice.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帮助学生回答:I’d like rice.⑵同样方法教学soup, fish, beef.⑶教学Noodles(教师做饥饿状)T:You’re full ,But I’m hungry, because I had very little at breakfast.Guess , what did I have? T:(动作演示)They’re long,S:Noodles, T: 板书:hungry ,noodles,教读 B :Let’s sing and act.唱歌曲:Noodle Noodle Dumpling.配以动作。⑷ 教学 Vegetable, T:I like noodles very much..Guess ,What else do I like? Ss: Fish/…?
T:No ,I like vegetables.T(拿出各种蔬菜实物图片)Look: I have many kinds of vegetables, Carrot is a kind of vegetables, Tomato is a kind of vegetable.T把图片发给学生,T:I like vegetables, Can I have some vegetables? S1:Sure, Here you are.S1→S2→S3……
2、听读正音。
放录音,生指单词跟读。
2、合作学习。
(1)全班齐读,小组齐读、个别读。
(2)小组内兵教兵,此时,教师辅导检查后进生。Step3 Practice(1)听音,找图片。(2)看口型猜单词。Step4 Production.Let’s play.(1)教师扮演一名顾客,请一名同学上台戴好纸帽扮演营业员,师生之间练习对话:Can I have some…please? Sure ,Here you are ,2/… yuan。付钱时可象征性
地拍一下对方的手。(2)同桌表演(3)个别展示。Step5 Progressr.一、Draw your own menu.二、Homework:用 “what do you like?”调查小组内同学的喜好食物,不少于3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A Let’s talk Make a survey
教学目标:
1.能力知识目标:1能听懂会说:What’s for dinner? Wait and see ,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please ,Everything’s ready.2.能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进行相互调查。2.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Let’s talk中的话。
教学难点:能听懂、会说: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please, Everything’s ready.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rice soup, fish, vegetable的图片。录音机、大磁带。
2、Ss 准备食物、饮料词卡。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Sing the song“ What would you like?” 2.Revision ①T:出示rice, soup, beef, fish, noodles, vegetables图片,让学生说出英语名称(集体→个别)。
(2)T出示以上实物的词卡,齐读、个别读的形式交替进行。
⒊Free talk 借助刚才的图片和词卡互问互答:Can I have some……,please.Sure.Here you are.Step2.Presentation
教学What’s for dinner? Game:猜晚餐吃什么? T:(出示各张食物图片的背面)What’s for dinner? Guess!Ss:beef/…rice/…?
T:Beef/…is ready,(把图片逐张贴在黑板上)教学Everything’s ready
T:(教师贴完图片后小结)Everything’s ready.让学生理解意思,操练由集体到个别,并板书领读。
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please。
(1)紧接着上个环节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引导学生回答I’d like some…领读操练问句和答句并板书。(2).Ask and answer in pairs.4.教学wait and see.师点拔,让学生理解。5.Chant: What’s for dinner? What’s for dinner?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 Rice and soup , rice and soup.I’d like some rice and soup.Step3 Practice 1.听音答题
Q1:What would Mike like? Ss: listen and answer.Check the answer.2.听音正音
师说:Open your books,turn to Page 59,listen,point and read aloudly.3.合作共建: ⑴全班齐读
⑵小组齐读,其他组注意听。
⑶个别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并纠正。
⑷小组合作分角色读,师巡视全班,随时指导各个小组活动。4.表演展示: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检查两组。Step duction 见课本P59 Group work Mik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 Chen Jie: I’d like some… … 让学生询问组内成员完成调查表。Step 5 Progress 1.小结:老师或学生总结本课主要内容,让学生齐读,使本课内容前后融合。Homework:熟读对话,可以尝试翻译背诵对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A Read and write C: Story time 教学目标:
1、能力知识目标(1)四会掌握bread, egg, milk, water.(2)能听懂:What would like for breakfast?
2、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bread, egg, milk, water 的拼读。教学难点:bread, egg, milk, water 的拼读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食物、饮料词卡和一个大石英钟以及猫和松鼠的头饰。学生准备食物、饮料词卡。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 “What Would You Like ?”
2.Free talk 师生问答: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然后同桌开火车操练,连锁问答。
3.学生听Let’s learn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跟读,齐读。Step 2 Presentation 1.出示一个石英钟,告诉学生It’s 7:00.I’m hungry.It’s time for breakfast, 让学生理解此句意思,师板书领读breakfast.接着问: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多让几个学生回答。2.做“猜一猜“游戏
让学生问: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师回答:I’d like some… 师注意说到食物、饮料单词时只做相应口型,不发出声音,让学生猜是什么单词,师板书在四线格内,师口型示范的单词分别是 bread, milk, water, egg., 教学生拼读并书空,注意总结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Step 3 Practice 1.Read and say.(1)Ask and answer in pairs.For eg: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bread.B—r—e—a—d.bread.(2)Write down the words: copy three times.看谁写的又快又对。(3)组内比赛记单词。2.Write and say(1)让学生自己填写,师解释 a glass of… What a big breakfast!的汉语意思。然后师出示答案,同桌交换检查(2)齐读
(3)合上课本,学生手拿词卡,比赛谁说的短文熟练。Step 4 Production
1、Make a survey:小组内一人扮记者,调查组内同学。用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问,I’d like…作答。.Story time:(可当本课读的拓展),师准备道具让学生表演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Step 5 Progress 1.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课学习主要内容,齐读。或让个别同学说,其他同学补充。2..Read and write P 35 见配套练习
(1)A: Can I have some , please?(牛奶图)B: Sure.Here you are.(2)A: What would you like ? B: I’d like an.(鸡蛋图)。(3)A;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B: Some(面包图)。(4)A: Have some ,please.(一杯水图)3..Homework: 做出本课的四张四会单词的卡片,放到家中的实物旁。背诵这四个单词的拼写。四上U5B1(词汇课)
教学内容:B.Let’s learn Let’s do C.Good to know 我的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 plate, fork, knife , spoon, chopsticks.2.听懂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动作、能力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词汇,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英语用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了解中西方餐饮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学重点:能够听说认读plate, fork, knife , spoon, chopsticks.教学难点:chopsticks.的发音。
教学准备:1.师准备盘子,叉子,刀,汤匙,筷子等实物。2.学生准备餐具生词词卡.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What would you like?” 2.师出示词卡复习:bread, egg, milk, water.3.齐读P60 Write and say Step 2 Preparation ⒈单词导呈 ⑴教学plate 师出示实物plate,板书并教读。指出a发字母读音,e在词尾不发音并渗透音标教学,进行升降调教学。师把盘子递给一个学生,说pass you a plate,再让学生传给自己,说 Pass me a plate.让全班同学齐说!师再把盘子递给一个学生教会学生说:Can I help you? 师可释意。并回答Yes, pass me a plate, please!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对话操练。⑵教学knife 师出示实物,板书并教读knife,指出“i”发「ai」,词尾e不发音,升降调教学,动作演示并说:Cut with the knife ,然后师生齐做动作齐说指令,渗透Let’s do 教学。⑶教学spoon, fork,用教学knife 的方法教学 spoon, fork 并渗透Let’s do 教学。⑷教学chopsticks 出示实物,板书chopsticks分音节教学,指出筷子常用复数形式,渗透use the chopsticks.2..听读正音 3.合作共建,Step3 Practice 1.看口型猜单词
2.找朋友:两组同学,一组拿图片,一组拿词卡,看谁找的又对又快。3.Let’s do
⑴听录音,观察图片。⑵听录音,做动作。⑶听录音,边说边做。⑷小组内操练。Step4 Production 猜一猜,以下朋友会用什么餐具?
师出示:Sarah, Amy, Mike, ChenJie , ZhangReny的图片(或让学生看课本前面的人物图),Good to know:师简要介绍有关西餐甜点的小知识。Step5 Progress、1、小结: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2、Homework:用我们学过的餐具组成一幅图,并说一说,相信你一定做得很棒!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B Let’s talk Let’s chant 教学目标: 能力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I can use chopsticks.Let’s me try ,Help yourself.Let me show you.Mm……Yummy.I like Chinese food,.we had a good time.See you tomorrow.Good night.2、听懂指示语,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应动作,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了解中西方餐饮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学重点:能听懂、会说 Let’s talk 中对话。
教学难点:能听懂、会说:I can use chopsticks, Help yourself.课前准备:1.师准备 盘子、叉子、刀、汤匙、筷子等实物。2.师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3.学生准备餐具词卡。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What would you like?”
2、词卡复习plate, knife, chopsticks, spoon, fork.3、听录音,齐做P61,Let’s do Step2 Presentation 1.师手指教学挂图,说:look!Dinner is ready,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再问: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or English food? 然后板书并领读:I like Chinese food ,It’s yummy.师进一步说:Help yourself!并板书教读。
2.师出示刀叉,说:I can use the fork and knife, Let me show you, Can you use the
fork and knife?帮助学生回答,然后板书并读:I can use the fork and knife / chopsticks.Let me show you , /Let me try.3.晚餐结束时,我们可以说we had a good time ,Good night, see you tomorrow,师板书并齐读。Step3 Practice 1.听音答题
把听到的句子选出来,师检查答案并释义: ⑴Help yourself.⑵We had a good time.⑶See you tomorrow.2、听音正音 跟读对话,纠正发音 3.合作共建
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必要时请老师指导。4.表演展示
请学生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表演对话。读的最流畅的一组获胜。
Let’s chant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英语名称,用Pass me 分别说出句子。师再放录音,跟录音齐说。Step4 Production 小组内试着编一组新对话,用本课会餐时的语言材料。Step5 Progress
1、小结:总结本课主要内容。
3..Read and choose.⑴A : ? B: Thank you.⑵A : ? B: Me too.⑶A : ? B: Good night.⑷A : ? B: ok, Here you are.A.Pass me the Chopsticks.I like Chinese food.B.I like Chinese food.C.Help yourself.D.Good night.3.HW: 听录音,读熟对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B Read and write C Let’s check 教学目标:
能力知识目标:
1、掌握单词 rice, chicken fish,2、能听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情感、策略、文化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勇于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同伴间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四个四会单词拼读。教学难点:四个四会单词拼读。
课前准备:师准备带有四线格的图片,学生准备词卡,图片。教学过程: Step 1 Preparation
1、Sing a song “What would you like?”
2、P62 Let’s chant.3、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对话。Step 2 Presentation
1、师接着上一环节出示图片,问:Would you like rice? Can you spell rice? 师出示词卡并贴在黑板上,齐拼读、个别拼读,进一步问学生,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引导学生齐说:I’d like some rice.2.同样方法教学 beef, fish, chicken.3.听读正音 4.合作共建 Step 3 Practice Read and say
1、Ask and answer in pairs.S1: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S2: I’d like some chicken, c-h-i-c-k-e-n.2、Write down the words, copy them five times.3、组内比赛记单词。Write and say 1.让学生自己做,师解释You can’t eat so much.“你不能吃这么多” 2.师检查学生做的情况 3.齐读
4.合上课本,手拿图片,比赛谁说的熟练。Step 4 Production
1、Make a survey:小组内一人扮记者,调查组内同学。用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作答。
2、Let’s check P23 第一遍只听不选,第二遍边听边选,第三遍检查。Step5 Progress 小结:让学生总结,老师补充。配套:P38
1、listen and write(1)chicken ②fish ③rice ④ beef
2、Read and write A: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B:I’d like some
鸡蛋图
A:Can I have some, please.一碗大米图。B:Sure ,Here you are.A:Would you like some
? 牛肉图 B:Yes ,please.A:I’d like some。鱼图 B:OK.Here you are.Homework:
1、抄写四会单词五遍,试着默写一遍。
2、把Write and say 部分,熟读并自己表达出来。
幼儿园数学教案范本
“幼儿园数学教案”是一种什么样的物品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将为您一一解答。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始阶段,每位老师都要按需准备教案课件。教案和课件的完善程度体现了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分享是一种表达爱心、关怀的方式,愿更多的人分享更多的爱!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1)
(一)内容简介
鸭妈妈有六只可爱的小宝贝。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水边去玩,小鸭子们游得可快活了。可是,天生残疾的小小鸭在水里老是兜着圈子,朋友们都嘲笑它,它伤心极了。
一天,河边来了一只狐狸,其他小鸭子都迅速地游上了岸,只留下小小鸭还在河里兜圈圈,可怜的它能逃脱狡滑的狐狸吗?
(二)主题分析
故事主要描述了一只天生残疾的小鸭,因为游泳只会在原地打转,受到了大家的歧歧视。没想到正因为这个缺陷,使它帮助兄弟姐妹逃脱了狐狸的伤害。众人眼里的“弱点”却给大家带来了“好运”。这样的故事,正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评价周围的同伴,在学着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渐渐明白要接受朋友的优点,同时也要宽容别人的弱点。
(三)情节分析
故事的开始温馨而又让人充满期待,但事情却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完美。鸭妈妈三了一只天生残疾的小小鸭,正当大家为之沮丧的时候,小小鸭的残缺却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最后,每个人都接受并且欣赏起小小鸭,故事有了一个让人感动的完美结局。孩子们的情感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曲折而跌宕起伏,并感受到彼此宽容、彼此欣赏的温暖。
(四)角色分析
故事的主角——小小鸭,虽然天生残缺,但它心地善良,对快乐充满着渴望。其实每个人都像这只小小鸭一样,有无法改变的弱势,面对这样的情形,有人逃避,有人自卑。可是小小鸭的经历却告诉我们:即使是弱势,有时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坦然去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故事中的鸭妈妈、众小鸭、小动物们似乎就象征着现实生活,人们总是更容易接受美好的事物,而对于那些“缺陷”、“不足”时而不屑、时而嘲讽。同样,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要同情“弱者”,也要宽容别人的“不足”。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故事画面简单,而故事的情节性比较强,逐幅图片较连贯完整地讲述着故事,更容易将孩子的情绪带入到故事情节中来,心情也会随着故事中小小鸭的经历而有所起伏。
小小鸭战胜狐狸,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也是故事的高潮。可以先让孩子们看小鸭们获救的结果,再来猜测小小鸭是怎么战胜狐狸的,这样或许能更好地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故事画面简洁,没有太多与故事情节相关的细节供孩子细致观察。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孩子对页码的关注,从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观察页码对孩子记忆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同样也是有所帮助的。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有不少对话,可引导孩子观察画面,大胆猜测人物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对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感受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讲述故事时的语言要和故事情节的意境相吻合,要表现出小小鸭的伤感、自卑,动物朋友的冷漠,狐狸的愚蠢和故事结局时的幸福,这样会有助于幼儿理解作品的内涵。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中班孩子的社会性不断在发展,他们已经能开始与同伴友好地交往。虽然他们能接受同伴的优点,却很难容忍朋友的缺点。当别人有了错误或者过失,他们经常会嘲笑、指责对方,少了一份同情和宽容。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将此内容设计为两个活动方案,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充分地观察画面,想象人物的对话,讲述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故事情节的高潮处,可以给孩子们留下悬念,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大胆猜测故事的结局。同时,孩子们在体验小小鸭“奇特经历”的过程中,又能懂得对同伴的缺陷要接受和宽容,而不能嘲笑,进而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
整个活动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在第一次活动中,首先让孩子们观察讲述图片,感受鸭妈妈的幸福期待,在孩子们的心中也萌发对故事的期望。接着,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小鸭的表情,感受小小鸭受人嘲笑时的伤心难过。最后,在“小小鸭会不会被狐狸吃掉”、“它会战胜狐狸吗”的悬念中结束活动,也让孩子们对下一次的阅读充满期待。
2、活动目标
(1)自主阅读图画书,并讲述自己喜欢的情节,感知故事内容。
(2)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尾,并尝试模仿用符号记录。
3、活动准备
图画书《划圈儿的小小鸭》和PPT课件
4、活动过程
(1)观察画面,引发兴趣
①出示第1、2页:
一你看到了谁?它在干什么?
一猜猜鸭妈妈会有几个小宝宝?它的宝贝们会是什么样的?
一鸭妈妈和你们一样,希望能孵出六只可爱、漂亮、健康的小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鸭妈妈和它的孩子们的故事吧。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①欣赏故事第7~1 0页:
一你听到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一小小鸭和其他5只小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一为什么小小鸭游泳的时候只会划圈圈? ②欣赏故事第11~1 3页:
一谁来看小小鸭游泳了?
一你猜它们会对小小鸭说什么?
一你怎么知道他们都在嘲笑小小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小鸭伤心的表情。)
一小动物们的话让小小鸭很伤心、很难过,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鸭子,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引发幼儿对力、小鸭的同情。)
③欣赏故事第1 7、1 8页:
一一天,小鸭子们去河里游泳。瞧,谁来了?
一猜猜狐狸想什么?
④欣赏故事第1 9页:
一几只小鸭子游上岸躲起来了?谁没有游上来,为什么?
(3)自由讨论,大胆想象
一小小鸭会被狐狸吃掉吗?
一和好朋友一起猜猜,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重点:如果小小鸭没有被狐狸吃掉,那它是用什么办法战胜狐狸的?)
(集体交流,教师用符号或绘画方式记录幼儿的想象,并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专栏供同伴间互相欣赏。)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排序的规律,学习按物体的形状或颜色规律排序。
2、建立初步的有关序列的概念。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串珠若干;按颜色、形状规律排序的几条串珠项链。
活动过程:
1. 教师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小鸡要过生日了,送什么礼物给它呢?
2. 按颜色规律排序
出示一条按颜色规律排序的项链。教师说,小鸭想给小鸡准备一条五彩的项链,可是它不知道怎么穿项链才漂亮,我们来帮助它好吗?(引导幼儿观察已穿好的项链,找出它们的排序规律,接着往下穿)
3. 按形状规律排序。
出示一条按形状规律排序的项链。教师说,这是小狗给小鸡准备的礼物。我们来帮助小狗把项链穿好吧。(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已穿好的部分,找出规律,接着往下穿)
4. 请个别幼儿练习排序。
谁也想给小鸡送礼物呢?(教师按一定的规律摆出项链的一部分,请个别幼儿上来完成穿项链的任务,其他幼儿帮助检查)
5. 操作活动。
翻开《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2页“小动物的脚印”,让幼儿练习按图示的规律继续往下排脚印。
活动反思:
幼儿对此课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教具准备的不够充分,导致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就很少,基本上都是老师在操作,小班的课程(数学)还是第一次上,个人感觉,引题是采用动物引题,但没那么生动有趣,整堂课幼儿都对小鸭小狗送给小鸡的项链比较有兴趣,对于排序这一方面还没全部掌握,简单的颜色还是能够掌握齐全,对于形状的掌握还缺乏一点。个人对整堂课的熟悉程度还欠缺点。一堂小班课,感悟也蛮多的,对于课前准备和课前的安静下来都有不同的方法。小班的孩子比较好动,不怎么好控制,中班的孩子还是比较容易安静下来的。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白云和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
2、认识“0”,知道“没有”可用“0”表示和“0”不只是表示没有。
二、活动准备:
课件:
1、白云和雨图片一张
2、“0”数字想象图一张
3、和“0”相关的物品图片一张:数字10、温度计、电话号码、秒表、比分表
三、活动过程:
(一)描述
1、欣赏图片《白云和雨》,启发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左一:1朵白云飘来了,1朵白云可用1个圆点或数字1来表示。
右一:又飘来了1朵白云,1朵白云添上1朵白云是2朵白云,2朵白云可用2个圆点或数字2来表示
……
左四:又飘来了1朵白云,6朵白云添上1朵白云是7朵白云,7朵白云可用7个圆点或数字7来表示。
2、右四:下雨了,白云一朵也没有了,一朵白云都没有了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
(引导幼儿发现用“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
3、想象:“0”像什么?
(蛋、糖、气球、圆圈、饼干……)
(二)举例
1、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说说还有什么情况可用“0”来表示。
例1:妈妈买了5只苹果,我每天吃一只,五天后苹果全都吃完了,苹果一只也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
例2:我家的电话号码是62580002,“0”可以组成电话号码。
(三)议论
1、思考:“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还可以用来表示其他吗?
(教师参与幼儿议论并逐一出示数字卡片10/秒表。温度计等,使幼儿知道“0”排在“1”的后面组成了数字10;“0”在秒表中间表示开始;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还有,足球比赛时的0比0表示两队打平。
2、小结:“0”的意义不单单是表示“没有”,小朋友以后长大了还会知道0更多的意义呢。
(四)建议
1、说“0”表示“没有”是不全面的,该说“没有”可以用“0”表示,或“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因为“0”除了可表示“没有”外还有其他意义。
2、让幼儿自由议论,大胆表述,即使说错或不全面也要给予鼓励,并互相纠正、补充。
3、可在角色游戏中认识“0”,如教师和幼儿分别扮“猫”和“老鼠”,“猫”来了,躲在圈内的“老鼠”都逃走了,在一只“老鼠”也没有的情景中感知“0”。
活动反思与建议:
活动通过一片云与一片云出现的方法让幼儿感受了数字添上1以后的变化,多次的重复使得幼儿掌握了7以内数字的形成,以此类推之后的数字形成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感受0的过程中,老师准备的大量实物与图片给幼儿带来直观感受,从这些物品中幼儿感受到了0并不仅仅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很多的意思,他们对0产生了很浓厚的研究兴趣。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4)
(1)、让学生经历编制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口诀完成表内乘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秋天到了,小熊家种的红果树丰收了,他想请小伙伴到他家吃糖葫芦,相机板书课题:“小熊请客”。妈妈告诉他一串穿4个红果,小熊想串9串,可是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呢,小熊怎么也想不出来,我们来帮他数一数好吗?(电脑显示丰收的果园和小熊)
二、手脑并用,探究问题。
1、 摆一摆:
每个小组都发有一定数量的小苹果来代替小熊的红果,请你们四个一串摆一摆。(课件出示)
2、 数一数:
数数,1串有4个红果,2串呢,3串呢?最后算出9串穿了多少个果子,小组要分好工,摆好一起数一数然后共同填好教材20页的记录单。
填好后指名汇报评价。
3、 做一做:
师:同学们数的很认真,填得也很正确,你们能不能像我们前边学习的编口诀那样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呢?
学生根据记录独立列式、编写口诀。编完后小组交流填写的准确性,再集体汇报,教师同时板书:
师: 现在有了4的乘法口诀,今后小熊串糖葫芦是就很容易知道需要多少个红果了。那么你还能根据四八三十二写出另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通过师出生对,生生互对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师:小熊刚串完糖葫芦,他的小伙伴就来了,有小兔、小松鼠、小狗、小刺猬。(电脑出示)小熊请他们吃糖葫芦,大家很开心,小伙伴要走了,小熊有点舍不得,他想再送给伙伴点儿礼物,可是送什么好呢?妈妈告诉他咱们的果园里还有一些气球呢,把气球送给他们吧,小熊听了很开心。可是他们来到果园,发现气球上多了一些算式,原来熊妈妈想考一考大家:
这下可难倒小伙伴了,他们不会算这些题,同学们,你们说怎么办?
同学们一定很愿意帮助他们,教师趁机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出这些题的。这样的练习有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1、 打气球:
还有一些气球高高的挂在果园里,你愿意帮助小熊击中这些气球吗?(完成书中练习2)
2、 巧手拼图:
师:小熊想把自己的家布置的更漂亮些,他想把桌子铺上这样的拼图,(电脑出示3题)大家帮助小熊算一算需要多少个黄颜色的正方形、多少个蓝颜色的正方形?
3、 走迷宫:
这节课大家既学到了知识,又帮助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现在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数学游戏:找规律,走迷宫。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数学活动的有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1、教师边画图1边提出问题情景:小熊弟弟过生日,要请好朋友来做客,准备了许多糖果。为了让每个朋友都可以吃到,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一个或者两个糖果。朋友来了,小熊真开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没有搞清楚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小客人在废物筐中剩下10张糖纸。
2、引导幼儿思考:
(1)客人一共吃了几个糖果?
(2)帮小熊弟弟算一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位小动物?
(3)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一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4)如果客人每人吃两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5)如果每个客人可以吃一个糖果也可以两个糖果,那来了多少个客人?
3、幼儿操作。
4、比较三种分法,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1、教师边画图2边提出问题情景:小熊哥哥也要请客了。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者三个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小熊哥哥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它发现废物箱里有5个果冻壳、6张糖纸、7个桃核。
(1)客人一共吃了几个食品?我们一起来数数?
(2)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教师操作。
(3)如果每个客人都吃三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算,请幼儿操作。
3、进一步思考思考:想想还有没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个客人有的吃两样有的吃三样食品的话,那来了几个客人呢?
4、比较一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三、总结:今天我们帮小熊弟弟和哥哥解决了难题,他们都夸小朋友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6)
瓶瓶罐罐来排队
设计意图:
《瓶瓶罐罐》的主题让孩子们大量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瓶子,这其中潜藏着许多的规律,如:瓶子的大小、胖瘦、高矮等。本次活动重点让幼儿感知高矮,并能够进行纵向维度上的排序,由浅至深。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知概念从而进入活动,然后进行初步的尝试排序,逐渐进入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排序,环环紧扣,充分让幼儿感受到物体高矮的秘密,教师在各个环节中及时的总结是对幼儿经验的提升。最后给幼儿一个探索发现的空间,让幼儿将排序的兴趣继续延续,从而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区分物体的高矮。
2.在不同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按高矮规律进行排序。
3.对有趣的数学排序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操作纸板人手一张(上面贴有双面胶),操作卡片人手一份(美工第11页,活动前剪好);高矮不等的瓶罐四组,分别为:三个一组两份,四个一组一份,五个一组一份。
重点: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高矮特征,从高到矮或是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难点:在排序物体的量有所增加的基础上,仍然能够进行高矮排序。
活动过程:
一、游戏:高瓶子矮瓶子,为幼儿做好概念的铺垫。
师:宝贝们!熊宝宝那个高高的瓶子和矮矮的瓶子都不见了,你们见到过吗?
谁记得高高瓶子的样子,请你学一学。谁记得矮矮瓶子的样子,也请你学一学。
二、自由探索瓶罐的玩法,尝试排序。
师:我这里有几个瓶子,不知道哪个是高的,哪个是矮的?请你帮忙分一分。
1.请个别幼儿找一找指定要求的瓶子,集体做确认。
2.教师邀请幼儿用瓶罐尝试排序。
①请幼儿第一次尝试排序。
师:我又请来了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数数看现在有几个瓶子了?(三个)谁会给他们排排队呢?你是怎么排的?谁排最前面,谁排最后面?
②再次请幼儿排序,并与上一组排好的瓶罐作对比,寻找相同或不同之处。
师:我这里还有一组瓶子,谁会给它们排出跟它(指前一组排好的瓶子)不一样的队伍呢?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小结:原来排队可以随意排,还可以按照物品的高矮顺序来排排队,这样的排队方法叫做按高矮排序,这样可以让我们的队伍看起来更整齐,更漂亮。
三、提升经验,学习排序。
1.教师示范操作排序,幼儿观察交流。
①从矮到高排序。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高矮不同的瓶罐,我要找出最矮的瓶子,把它排在第一个,谁来帮帮我?(后面的依次类推)
②从高到矮排序。(可以请个别幼儿操作)
2.根据幼儿的经验给予不同量的瓶罐组合(4个,5个),并进行排序。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瓶瓶罐罐,谁愿意来挑战一下,给他们也按高矮排排队呢?
3.经验迁移:请5个高矮差距较明显的幼儿作为示范,其余幼儿对其进行高矮排序。
小结:不仅仅是瓶瓶罐罐、小朋友可以按照高矮排序,还有许多东西,只要它们高矮不同,都是可以进行排序的。
四、加深认识,练习排序。
1.幼儿操作桌面排序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高矮不同的瓶罐卡片,请你轻轻的回到位置上也给它们按高矮排排队吧!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操作正确的与操作错误的)讲述自己的操作经验,其余幼儿将自己的操作结果与之作对比。
师:你是怎么排序的?谁排第一个?谁排最后一个?
五、感受排序的多样性,如:大小、胖瘦等。
1.瓶罐除了有高矮不同还会有哪些不一样呢?让我们来听听、唱唱《瓶子瓶子倒下了》你就知道了。
2.教师与幼儿随音乐做歌曲表演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投放高矮不等的瓶罐、积木等至区域活动中,供幼儿继续练习。
2.提供其他特征不同的物品供幼儿探索,如:大小不等的瓶罐、粗细、长短不同的物品等,一种特征一组摆放好,请幼儿探索排序。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7)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火车蔬果
导语:
在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案来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本教案以火车和蔬果为主题,旨在通过火车的载客和蔬果的装载来帮助幼儿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数数,将物品进行分类。
2. 理解并运用“多少”、“少了几个”、“还剩几个”等数量概念。
3. 学会使用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准备
1. 图片或玩具火车和蔬果,如火车模型、蔬菜模型等。
2. 数字卡片,用于数数和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画板和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火车和蔬果,并引发他们对火车和蔬果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火车和蔬果的视频,或者通过图片和玩具等实物给幼儿展示。
2. 数数和分类物品
教师将一串蔬果放在火车车厢上,然后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个蔬果。然后,教师可以问幼儿,“火车上有什么蔬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幼儿将蔬果按颜色分类。
3. 理解数量概念
接着,教师可以随机拿走一些蔬果,然后问幼儿,“我取走了几个蔬果?”幼儿可以通过数数来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教师可以继续问,“还有几个蔬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幼儿理解“还剩几个”的概念。
4. 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给火车车厢添加蔬果,让幼儿数数,并问,“现在火车上有多少个蔬果?”然后,教师可以取走一些蔬果,再问,“我取走了几个蔬果,现在车上还剩几个蔬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减法运算。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卡片来帮助幼儿进行数学运算。
5. 综合运用
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综合运用的情景,例如,“小红给火车上装了五个黄色的蔬果,再给车上添加三个红色的蔬果,现在车上有多少个蔬果?如果小明从火车上取走了两个蔬果,还剩几个?”通过这些实际情景的练习,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应用。
四、教学延伸
1. 可以将教学内容延伸到更多数学概念的学习,如大小比较、排列组合等。
2. 可以通过制作手工火车和蔬果,让幼儿动手参与,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 可以进行一些游戏,如数数比赛、减了一颗蔬果谁先说出来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幼儿可以通过火车和蔬果的具体实物,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内容,并通过数数、分类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