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学示范课堂《长城》教学设计范例(8篇)

发布时间:2022-06-23

长城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们都会选择准备一份教案,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如何才能将《长城》教案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示范课堂《长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示范课堂《长城》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导入新课

1、大屏幕展示长城远景图,配上音乐《长城长》。

2、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3、师谈话导课:大屏幕上展示的是——?歌曲中唱的是哪里?通过课前交流资料,同学们对长城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长城,了解——长城(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扫清障碍

1、检查生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①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 ③齐读。

2、检查词语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小组读。 ③齐读。

3、检查通读课文情况

①同桌互读课文。②指名四人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③指名评议谁读得最好。

三、初读感知 了解内容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通过朗读和倾听,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长;高大坚固。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2、如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长城,你觉得应该选哪一句?

3、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快速在文中画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三、细读品味道,积累语言。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谁先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

1、交流第一段。理解长城的“长”和“蜿蜒盘旋”的特点。

师: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2、交流第二段。

① 理解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② 说说长城的构造。

③ (课件出示长城近景图)老师这里有一幅长城的近照,这就是高大坚固的长城。谁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

④ 那么怎样做才能减少伤亡呢?

生1:在上面的瞭望口进行观察可以随时发现敌情,当敌人进攻时,躲在城

⑤ 师小结:说的太好了,同学们,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那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像长城这样巧妙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知道这些得时候,你想说点什么?师:是啊,像长城这样“长”而“高大坚固”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在以此由衷地赞叹:这样……(最后一句)

3、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师导:千年的岁月,千年的沧桑,长城以它无言的雄姿伴着青山依旧,成千上万的人,登上了长城,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们想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可以一边读一边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

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谁起来交流一下?

②体会修筑长城的艰难。

③配乐范读本段。

④生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师:是的非常感人,这种劳动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日复一日,长年累月,这样的故事也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当时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当时修筑长城的人十之八九一去不回,与父母妻儿生离死别,身心的痛苦不是我们能够体会的。让我们怀着对他们的崇敬再来读读这两句,

(齐读最后两句)。

师: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这样的雄伟工程世界少有,这样的艰巨工程靠人力完成,历史罕见,这样的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绝无仅有。这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齐)结晶。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

四、总结升华

(配乐播放长城各方位资料图)

1、师导: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用血汗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这笔光辉灿烂的遗产。万里长城万里遥,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万语千言。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交流一下!

2、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出示课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登上了长城,他情不自禁的赞叹道——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伟大的工程;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样说过: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美国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此处借鉴优秀案例,加深了孩子对长城知名度的了解,更加能够感悟出长城的伟大、民族的伟大)

3、师:让我们和作者、和世界伟人一起赞叹:

(齐读最后一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长城的敬仰之情,一起为我们的长城,为我们的民族骄傲、自豪:

(齐)我爱长城!我爱中华!

小学示范课堂《长城》教学设计(篇二)

教材背景

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语言智能:

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假如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八达岭长城?介绍时要突出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2、数学逻辑智能:

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数字,编一道应用题。

3、视觉空间智能:

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幅有关《长城》的画,工具、材料不限;或用橡皮泥、积木、纸盒等做一个长城的模型。

4、身体运动智能:

用自己的动作再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或古代兵士在长城上打仗的情形,编成舞蹈更好。

5、音乐智能:

自编或改编歌颂、赞美长城的歌曲。

6、人际交往智能:

主动找别人帮自己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难题,热心地给碰到问题的同学提供意见。

7、内省智能:

学习过程中及结束后的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长城的风光资料片、幻灯片。

2、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3、绘画工具,橡皮泥、积木、纸盒等。

4、录音机、计算机等。

5、局域网和因特网环境。

教学过程

一、简介长城,出示长城图片,导入新课

导语:两千多年前,春秋旧中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自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了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侵,将原先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予以修缮,并连贯起来。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前后修筑长城18次。

(边介绍边播放课件──长城的风光资料片、幻灯片)

图上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板书:

长城

这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受

三、读课文

录像(录音),自读自悟,谈收获。

四、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交流:

说说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2、小组汇报:

说说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五、小组合作,选择适合于自己组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或读后的感受

教师出示提供的展示方式: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假如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八达岭长城?介绍时要突出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3、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数字,编一道应用题。

4、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幅有关《长城》的画,工具、材料不限;或用橡皮泥、积木、纸盒等做一个长城的模型。

5、用自己的动作再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或古代兵士在长城上打仗的情形,编成舞蹈更好。

6、自编或改编歌颂、赞美长城的歌曲。

六、小组合作、准备、排练

七、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真倾听、观看他人的展示,并作评价,评出小演讲家、小导游、小数学家、小画家、小雕塑家、小音乐家小演员。

八、教师总结

九、布置作业

把你知道的关于长城的故事或传说,讲给别人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用网页或演示文稿进行展示。

小学示范课堂《长城》教学设计(篇三)

【教材简析】

《长城》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紧密配合,赞美了长城的雄伟气魄,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其中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概括了全文内容,是全文的总结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结合图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

2、智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观察和思维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

3、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有感情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如能身临其境,儿童的学习欲望、探究热情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课前,教师利用这样的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搜集资料,激发兴趣。让学生从中国地图上找一找长城的起止点,即山海关和嘉峪关的位置,数一数长城经过我国哪些省市,收集长城的邮票、图片及各种实物模型。

2、绘制图画,激发兴趣。喜欢绘画的同学自画长城图片,并能体现课文第二段中建筑的位置和构造特点。

3、制作模型,激发兴趣。喜欢搞制作的同学根据图片自己设计、制作出长城的模型。

4、收集故事,激发兴趣。让学生查找春秋战国至今劳动人民修筑长城、连贯长城、修缮长城的历史资料,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传说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激情导入,激趣唤知:

教师课前板书好课题,课始教师用这样的语言导入: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它和意大利的比塞塔、埃及的金字塔,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因此,长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大家都想饱览一下长城的壮丽风光,欣赏一下长城的建筑艺术,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你们谁游览过长城?想不想去观赏一番?

(这样的导入旨在使学生对长城有一个整体感知并唤起学生的已有感知。)

2、学生畅谈:

学生在教师的语言感染下畅谈游览长城的印象或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畅谈自己的感受,使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课堂气氛得以激活。

3、揭示目标,激发求知欲:

教师这样引导:

刚才大家说得很好,都想去长城游览,那我们今天就和作者一起去游“长城”。然后借势揭示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整体感知,并激发其求知欲。

二、观察欣赏,发展思维

1、观察图画:

⑴ 指名学生上台从中国地图上找出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的确切地理位置,并在黑板上写出长城经过我国的哪几个省市。

⑵ 书上的两幅彩图观察点各在什么地方?各画了哪些景物?

要求概括出第一幅图是俯视,观察点在高处,是远看;第二幅图是平视,观察点在近处。景物有蓝天、苍山、红枫、灰龙。

⑶ 第一幅图上看到的长城是什么景象?

(让学生发挥想象,形象地叙述长城的样子,如:像一条彩带,在群山中飘舞;像灰色长龙,飞舞在崇山峻岭之间;像条玉练,镶嵌在碧绿的地毯上等等。)

⑷ 第二幅图上可以看到长城的什么?

结合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

为什么两幅图上长城的景象不同?

第一幅是俯视,远看的景象;第二幅是平视,近看的景象。由于角度不同,景象的印象也就不同了。

2、欣赏录音:

本课文质兼美,感情充沛,为燃起求知欲望,教师播放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课文思考所描写的主要内容,学生被配乐朗读带入意境,仿佛也来到长城,饱览长城的雄伟壮观之美。

3、练读课文:

分节练读,思考:

⑴ 第一节:

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找出介绍长城总貌的句子。

(“它像一条长龙……”结合看图加深印象。此处让学生用几种说法表示这句的意思,体会“长龙”这一比喻句,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的意思。)

⑵ 第二节:

长城的近景又是怎样?城墙上有哪些特点?这样建造有什么作用?

要求说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作用,并知道这段城墙在八达岭上,已开辟为游览景区。

⑶ 第三节:

作者站在长城上联想到什么?

(联想到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劳和智能。)

⑷ 最后一节写什么?

(写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4、欣赏录像:

随着同学们的发言,教师一边打开录音机,播放优美而令人神往的乐曲,一边打开放像机,展示一幅幅美丽的长城风光画面,让学生再次思考图文描写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与此同时,让同学们展示课前自己制作的长城模型和收集到的图片、邮票,进而得到美的享受和爱我长城感情的陶冶。

三、析文畅谈,发展创新

1、精读课文,重点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⑴ 深思下列建筑的位置和构造:

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方形城台。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边画边说。)

⑵ 作者为什么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联想是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和不易,以及花费的代价和非凡的创造。

⑶ 为什么说“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能,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结合看图和课后思考练习之中的句子比较来理解:我国劳动人民凭着勤劳的双手,无穷的智能,想方设法,战胜困难,修筑起这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⑷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让学生讨论、想象,最后归纳为:

① 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

② 这样雄伟的工程世界少有。

③ 这样艰巨的任务却用简单的工具完成历史罕见。

④ 创造这样的奇迹,劳动人民表现出的毅力和智能绝无仅有。

⑸ 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为长城这一世界历史奇迹感到激动、自豪;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能表达了赞美、敬佩之情;对伟大祖国表现了热爱之情。

2、讨论构思,品味妙法:

回顾课文,讨论作者怎样构思,为什么能在这不足四百字的课文里把一个闻名世界的古代工程作了生动、具体的描绘,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有顺序、记叙有条理、联想丰富又合理、比喻恰当又生动的写作特色。)

3、讲述故事,训练语言:

在同学们的陶醉与神往之中,教师把话题一转:大家知道长城历史悠久,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建造?怎样修缮和连贯?有怎样的动人故事和传说?现在请大家把收集到的长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让同学们在高昂的情绪中绘声绘色,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使课堂气氛再一次升华,也使本课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

四、巧设练习,训练思维

1、仿例写句:

⑴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 ),( ),( ),很自然地想起 。

⑵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仰望蓝天上的白云,像( )。

2、学习本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观察家乡或校园的某一处景物,按要求写三段话:

远景:

近景:

联想:

(本练习设计旨在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能迁移运用到实际之中,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板书设计】

(本板书采用“抓主干,明中心”的方法设计。)

远景:一条长龙 蜿蜒盘旋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顶上像很宽的马路

长城 瞭望口 血汗

近景:高大 坚固

外侧:垛子

伟大奇迹 射口 智能

方形城台

联想:站在……踏着……扶着……想起……

小学示范课堂《长城》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

一、导入1

1、请看地图,图上有两条线,一条从东到西,像巨龙,这是长城;一条从北到南,像绸带,这是京杭运河,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 (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2、生齐读课题。

二、交流搜集的信息

1、谁去过长城?谁游过运河?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2、在地图上,我们看长城和运河只是一段线条,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坐在飞机上,从长城和运河的上空去观看,长城和运河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观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自学课文。(出示要求)

(1) 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3)思考:

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

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的诗篇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绸带 中华民族

(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3) 这首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长城,第二部分写的是运河。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及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四、精读课文,感受长城外在特点与内在精神

1、赏词析句体会“奇异”的外在表现——雄奇英姿: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请画出有关词语。◆(出示1-6句)

奇异:像巨龙穿行大地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板书)

(1)看图理解上述词语,体会用词的精妙之处。

巨龙:用了形象的比喻写出长城的长。在这里是说什么像巨龙?为什么说长城是巨龙呢?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公里,俗称万里长城。◆(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

穿行:与“横卧”一词比较。长城像长龙一样自西向东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写出了长城的矫健与壮丽,赋予长城以动感。

(2)这些词语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绵延万里 曲折起伏 雄奇壮观

(3)选用文中和补充的词语说一段话表现长城的特点。

(4)朗读体会“奇异”的外在表现——雄奇英姿:是啊,长城雄姿英发,宏伟壮丽,你看他——(引读4句话)

2、描述体会“奇异”的内在含义——“不朽的诗篇”:

(1)在“我”眼里,令人感到奇异的不仅仅是长城的雄姿,更是因为他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

出示拓展内容,思考:你读了这段文字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真是个——人间奇迹。)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象,你会有怎样的表现?(惊叹、高歌)我们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而惊叹。(教师引读前两句,学生跟读后四句)

(2)在这里说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是一种拟人手法。课文为什么会说是不朽的诗篇呢?

一段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啊!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修筑长城,直到秦始皇的时候,才修筑了“万里长城”后来,历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明长城,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长城。

历代修筑长城,都是为了保护一方平安。因此后来长城就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同心同德的象征,长城成了一种精神,成了一种文化。 有成语“众志成城” 和国歌中的“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说得就是这种精神;有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说得就是这种文化。长城不朽的是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同心同德的凝聚力啊!

让我们用诵读来弘扬这种精神 。齐读第一部分,突出“不朽”。

3、比较体会设问表达作用:书上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实际上这万里长城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应该说是我们的祖先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这诗篇就是万里长城。

(◆出示:下面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一种表达方式呢?)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以设问的方式,激起读者的思考,突出本文的中心,表达内心的情感)

敬佩并自豪地朗读最后两句诗。

五、总结学法,指导自学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学习第一部分的经过,我们通过什么方法体会长城“雄奇壮观”的外在特点和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抓住中心词“奇异”,通过看图想象、朗读体会、资料拓展等方式。)

五、布置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

2、用四字词语写一段表现长城外形特点的句子

例:长城真是雄伟壮观啊!他绵延万里,曲折起伏,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背诵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不只是长城,还有运河。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自学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师生共同讨论学习内容和方式。(抓住“奇异”一词体会运河的外在特点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1、在作者的眼里,运河是怎样的?画出有关词语。

2、读读有关句子想想运河的样子。

3、观看图片 ,体会词语含义。

4、阅读补充材料,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三、小组学习1-2。

讨论交流1-2

1、指读有关描写运河样子的语句。要求通过朗读表现出你对内容的理解。

四、小组学习3

◆观看图片,思考:在这儿,说运河是一条长长的绸带,你认为这样的比喻好吗?为什么?(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讨论交流3:(1)扁扁的,狭长的。全长1747千米自北向南流经四省二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出示图)

(2)柔:水波流动;

(3)有光泽:闪光的绸带,水清澈而闪着银光。这是银光闪闪,如果是早晨,太阳映照水中,那便是什么?——金光闪闪)

拓展积累:在汉语言中,有很多的组词方式,像这样的,词尾重叠,表示一片或者是程度深,还有很多词,读一读这些词:

银光闪闪(abcc):

微波粼粼、金光闪闪

波涛滚滚、细雨蒙蒙

凉风习习、烈日炎炎

逃之夭夭、气势汹汹

如果说长城给你的印象是雄伟壮观,那么运河给你的印象呢?(清秀柔和)

指导读诗句3-4。

五、小组学习4

◆出示阅读资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由于地理的原因,我国的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比如说长江、黄河,它实现了东西的运输。可是没有一条河流是南北流向的,这南北运输可就不方便了。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想到开凿一条运河,将五大水系贯通,实现南北的运输流通。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这运河的开凿,最早在春秋时,吴王就开凿了运河(邗沟),距今2500多年,到了随朝的时候,开通了从杭州至络阳再到北京的运河,这运河比现在的运河还要长。

我们现在的京杭大运河是元朝的时候修建的,他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现在的这条京杭大运河不仅是黄金水道,而且还是我国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工程最主要的河道。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些什么?能借用诗中的词句来表达吗?

讨论交流4:咱们的祖先不仅想到,而且做到了,创造了人间的又一个奇迹。“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动人”,就是对祖先们这种创造力的高度概括。我们的祖先多么有智慧和创造力,有创造力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你看今天,我们神六载人的成功,不正说明了这点吗?

指导朗读诗歌5-8

小结:是啊,这清秀柔美的运河就是一首动人的诗篇。

◆齐读小诗:

运河美是动人的,千余年来,运河永不知累,一路流淌;

运河美是动人的,是时间浓缩着美,是风雨凝聚着美,是文化沉积着美;

运河的美是动人的,那是想象的美,是创造的美,是灵动的美。

指导自豪地读诗的第二部分

六、总结升华

长城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又经历了多少苍桑,有过多少泪水,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随唐起始,到今天,又有过多少灵动的创造,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创造的民族,充满着顽强和不屈的民族。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

长城运河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和运河谱写着不朽和动人的诗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

齐读诗歌

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部分。

2、看图上几个四字词语写一段关于运河的话。

3、搜集资料: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分别说说它们的奇异景象。

板书2 长城 和 运河

奇异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龙穿行 像绸带飘落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雄奇壮观) (清秀柔和)

人间奇迹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扬长城、运河雄伟壮丽,歌颂了申华民族的勤劳智慧。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的是长城与运河。每部分皆为八行,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长城、运河的雄姿。

诗歌每部分起始皆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观察的独特方位:广裹的蓝天,俯视祖国河山;描述了观察的鲜活的图?阂环?嬉炀跋螅?托脑媚俊4司?奇在何处,异在哪里?接着,诗人用四行诗凝练、形象进行了刻画。睹物思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人以设问的句式结束每段诗,充满无比的民族自豪感。

本诗语言优美,句式相同,形象生动。

小学示范课堂《长城》教学设计(篇五)

【教材简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了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南面百、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初读长城介绍纪录片、国歌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导入,初读课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看看。

2、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二、再读课文以读字词

1、自由读课文:

圈出生字,认读生字

2、用“ ”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重点点拨:

⑴ 字形:

隔 砖 旋

⑵ 字义:

垛口 瞭望 射口

三、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

1、准确。

2、通顺。

第二课时

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整体感知

老师激情导入课题:

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它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简短的纪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长城吗?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

气魄雄伟

17、长城

伟大奇迹

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

1、出示重点词句、质疑: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哪些关键问题供大家学习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

2、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 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一个问题,发表见解。

(引导学生说出长城的长、高、弯、坚固。引导学生细致读课文,全面考虑问题,并鼓励学生从自备资料中选择相应内容进行补充。)

⑵ 品读课文,读出理解:

你能通过朗读反这种气势表达出来吗?

⑶ 再次观察文中插图:

以小导游的身份,指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气魄雄伟。

3、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过渡:

长城仅仅中为它的气魄雄伟就被称为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你能用书上一句话概括出其他原因吗?

(指名说)

⑴ 出示: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迈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⑵ 齐读:

从这句话里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赶紧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互相交流)

⑶ 班内交流:

指名谈谈自己的看法、想法。

⑷ 让我们饱含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这句话。

四、整体把握全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指导学生整体认识。)

2、激发自豪之情(播放国歌):

长城,己被写过了国歌之中,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她像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她是中华民族的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让我们一起来唱响国歌。

3、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说的?有什么想写的?

【板书设计】

17、长城

伟大的奇迹 气魄雄伟

血汗与智慧

小学示范课堂《长城》教学设计(篇六)

一、复习

1、让学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各节大概讲了什么。

说明:即复习巩固生词,又让学生主动了解课文内容。

2、指名学生回答: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

提示:第一节讲长城的长;

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3、让学生组成小组,给各节编一小标题。然后小组陈述,师生一起选出优秀准确的标题。

教师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小组合作定出小标题。

提示:

(1)一条"龙"

(2)高大坚固

(3)结晶

(4)奇迹。

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用书中的语言回答。

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

2、师:什么是蜿蜒盘旋?

提名学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感情朗读第一句,看看你还能体会出什么?

提示:长城的雄伟气势。

3、指导朗读

4、渗透写作方法。

师: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5、明确观察点。

师:这是在哪里看长城?

生:远看

6、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提名学生回答。

提示:高大坚固。

2、师: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

提示:建筑材料、垛子、方砖。

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朗读。

3、师: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得这样高大坚固呢?

提名学生回答。利用上节课留给学生的作业,让学生用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讲述。

教师可以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

说明:意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城墙。

4、师:既然是作为防御的城墙,长城除了建的高大坚固,还有什么特点么?

提示:设计有方,设施齐全,在长城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城台,城墙还很宽,便于奔跑。

教师可以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

5、深思下列建筑的位置和构造: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方形城台。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边画边说。

6、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

提示:近看

7、教师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长城,层次清晰,使长城的远景近貌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

2、师:读了这一段作者想到了什么?

提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3、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提名学生用课文中的文字朗读回答。

说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知道朗读。

4、师:作者为什么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说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联想是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和不易,以及花费的代价和非凡的创造。

5、师:为什么说"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能,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提示:结合看书上的图和课后思考练习之中的句子比较来理解:我国劳动人民凭着勤劳的双手,无穷的智能,想方设法,战胜困难,修筑起这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此时此刻,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2、师: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让学生分组讨论、想象,最后小组陈述,教师归纳。

提示:

①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

②这样雄伟的工程世界少有;

③这样艰巨的任务却用简单的工具完成历史罕见;

④创造这样的奇迹,劳动人民表现出的毅力和智能绝无仅有。

3、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作者为长城这一世界历史奇迹感到激动、自豪;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能表达了赞美、敬佩之情;对伟大祖国表现了热爱之情。

4、让学生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提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师总结: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你们说长城是不是一个奇迹呢?

三、讲述故事,训练语言。

在同学们的陶醉与神往之中,教师把话题一转:大家知道长城历史悠久,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建造?怎样修缮和连贯?有怎样的动人故事和传说?现在请大家把收集到的长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说明:让同学们在高昂的情绪中绘声绘色,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使课堂气氛再一次升华,让学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小学示范课堂《长城》教学设计(篇七)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工程,我们语文书的第一篇课文就热情地赞美了我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引读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懂课文,领略长城和运河的美。

3、让我们在聆听播音员阿姨的朗读中开始今天的学习,好吗?打开书本,仔细听,认真看。注意两节中的相同部分。

二、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共两节。第一节写了长城,第二节写了运河。有哪些内容是相同的?(出示)指名读。男、女生齐读。(注意句子中的停顿)

2、(出示书上的两幅图)这就是作者看到的长城和运河,作者是在哪里观察到长城和运河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再读一、二行。

3、(在“奇异的景象”下加上点)注意这些带点的字,再读读这两行,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读出作者那惊喜的感情。

4、这两个“奇异的景象”一个是(),一个是()。它们分别“奇异”在哪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用括号标出来,并且读一读体会体会。

5、交流所划的句子。(出示)

6、看看图,再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长城“奇异”在哪呢?

——长城像巨龙,有多长?东起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西到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是长城的终点),(看地图)有一万多里,所以长城又叫——(万里长城)如果每天走100里路,那么需要100多天才能走完长城。(读好“万里长城”,读出它的“长”)

——想象一下,“巨龙”爬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借助动作演示来读懂、读好“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看看图,长城通过的地形怎么样?(有陡峭的山坡、深深的山沟、高高的山顶)正因为长城修筑在高低不同的地方,又那么长,所以——(引读第二、三行)

——课前,大家读了《新补充读本》上的《长城》一文,从中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交流)

——师:几千年以前,国家之间为了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长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板书:雄伟壮丽)

把体会到的长城的特点朗读出来。

8、引读最后两行诗句。当你读到“中华民族的祖先”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自豪、敬佩)你想说些什么?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9、出示:看图,一边读句子,一边思考“运河的奇异具体表现在哪里?”

10、交流:

——运河像绸带,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朗读时,要注意将这些特点表现出来。

——(看地图)运河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所以它又叫——(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古时候没有火车、汽车,船就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这条长长的运河也是无数老百姓用简陋的工具一点一挖成的,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11、引读最后两行诗句。这里的“人间奇迹”指的是什么?你们能想象出当时修筑长城、开凿运河所遇到的困难吗?除了你们能想到的,还有许多你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困难,许多辛酸苦辣,可我们的祖先却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伟大的工程,真是——“人间奇迹”啊!

12、让我们一起用朗读的方式来赞美它们吧!

三、布置作业

1、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用上学过的词语(“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等)写一段话。

2、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星期三下午上网的时候搜集资料,说说它们的奇异景象。

小学示范课堂《长城》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会写“吏、碑、瀚、烽、隘”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将帅、吏卒、黎庶、毅力、智慧、巍峨、丰碑、峻岭、瀚海、纵横、点缀、锦绣”等词语。

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语句的内涵,感受长城悠久的历史和它所凝聚的民族智慧。(重点)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形式——对联。(难点)

4、熟读成诵。激发学生诵读、积累古迹上的对联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文中的图片,图片上是什么?关于它,你了解多少?(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

2、长城居“世界八大奇迹” 之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千百年来,雄伟而壮丽的长城,吸引着无数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文人墨客、中外游客。他们千里迢迢,历尽奔波来慕名瞻仰它的容貌,探索它的奥秘,评论它的功过是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它的文章——《长城赞》。(板书课题)从课文内容看,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生:对联)

师: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副对联是一幅长联。

〔通过观看图片导入,轻松自然。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从学生对长城的感性了解入手,直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文,做到读通读顺。

检查,疏通。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自读全文,把全文正确、流利。同桌间、小组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2、研读上联。

(1) 认真默读,勾画重点词句,小组讨论:上联从哪方面赞美长城,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适时板书:

(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上联,组内互评。

3、用同样的方法研读下联,学生汇报,并适时板书。

四、指导有感情诵读,读出民族自豪感。

五、拓展延伸。

历史上有不少赞美古迹的对联,课后大家搜集一些,下堂课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长城赞》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全联句势整齐,对仗工整,内容博大,意义深远。关于对联,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但对它的感知也仅限于此,没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上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对联中的意境,始终没有一个好的思路。无意中看到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古诗《夜雪》的教学实录,顿觉豁然开朗。王老师的教案环节十分简洁,分为“会读——读懂——诵读——积累”四个部分,我很受启发。我感觉《长城赞》无论从题材、篇幅、还是特点上,都可以用到他的这种设计流程。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逐一落实我的教学流程,课堂思路显得非常清晰。可是上完以后,我自己觉得我的课堂虽然听说读写都得到了落实,可是还是浅尝则止,内容挖得不深,好像有一种走过场的感觉,自我觉得不扎实。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方面还欠火候,这一点我要好好地向夏伟老师学习。

总之,这次同课异构下来,我虽然没有全程听课,但从各位听课教师的点评中我还是收获了不少,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有比较才有进步,缺憾也是一种美。

Yjs21.Com更多小学语文教案扩展阅读

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6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要知道写好教案课件,也能避免老师漏掉一些重点内容。那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下面是栏目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篇1)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征的象征意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感悟长城的威武壮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坚强意志、民族精神经的敬佩和赞叹,锻炼学生的顽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长城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长城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万里长城吗?把你了解的长城跟大家说说。

2、教师小结:长城是世界最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长城的文章——《长城在我心中》(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1、读准、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认真阅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长城的情感。

4、讨论:长城象征着什么?

三、检查生字,指导朗读。

1、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读一读。

2、教师进行必要地再强调。

3、教师指导学生画记词语,学生一起读一读。

4、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相机知道:

引导学生想象“青青牧草”“茫茫的林海雪原”“千里戈壁”“万里沙海”……

注意把握语气。

(2)照样子,练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四、学生质疑: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2、请大家带着问题,自己先查找资料,想办法解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一自然段,导入新课:

1、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反馈: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祖国幅员辽阔、祖国山河壮丽、祖国物产丰富……)

3、教师导: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这一段带我们到了哪些地方?(指名反馈: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鄂尔多斯戈壁、塔克拉玛干的沙滩、黄河故道、长江堤岸、长城)

4、教师小结:在这么多景色壮丽的地方,令作者魂牵梦绕的是——(学生齐答“长城)。

5、这一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追寻……追寻……还追寻……”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二、品读句子,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

1、指名反馈文中直接描写长城的句子

我站立在宽阔的长城上,极目远眺: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城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横卧在华夏大地的灰色巨龙。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

2、指名反馈。这段语句中,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巨龙、勇士、巨人,这样形象地写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磅礴的气势)

3、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加深感受,激发学生对长城的赞叹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三、展示资料,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导:站在长城上,赛外呼啸着的风、城墙上的古战场遗迹、让作者的脑海中浮现出长城的经历以及悲壮的历史来,你们搜集了哪些有关长城的资料?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地展示。

3、教师小结:闻名世界的中国伟大建筑。它一方面不断地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人类的坚强意志和雄伟气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四、结合课文,探讨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讨论,你们觉得长城象征着什么呢?

(学生反馈小组讨论的结果)

2、指导引导学生从下面的语句中去感悟。

“那时候,我极想知道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爸爸总是对我说:‘去长城吧,站在长城上就会知道了!’我懵懂的童年,长城唤起了我对我们民族、我们祖先、我们伟大祖国河山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

“是的,多么难忘啊,我体会到了父亲那句话的含义,而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

“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

3、教师小结: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顽强不屈、雄伟气魄的象征。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出示句子:“啊!长城!伟大的长城!你永远在我心中!”

2、全班一起读一读这些语句。

3、指名说说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4、教师总结:同学们,长城雄伟壮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坚强不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奋发图强,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做课课练。

板书设计

10 * 长城在我心中

对比引出——最使“我”魂牵梦绕的是长城

孩提时代——“我”心目中的长城形象

登上长城——看到的和想到的

长城永远在“我”心中

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单元主题: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图片展示遗产风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明确单元的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搜集与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三、初识长城

1、有些同学曾经登过长城,有些同学在课前查了资料。那么关于长城,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

(生可以交流长城的地理位置、长城的自然风光、长城的.历史价值、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还可以是自己亲临长城的切身体验。)

2、让我们打开课本,深入地走进长城。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声音响亮。

3、交流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自由谈)

4、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长城,我们先要过字词关。

学习生字词

①生字:崇旋嘉砖隔屯堡垒仗扶智慧魄

②新词: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

5、指名接读课文,随机正音。

6、全班齐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四、整体把握

1、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课本一样的两幅彩图)。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两幅图的观察点在哪?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2、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3、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

一、导入1

1、请看地图,图上有两条线,一条从东到西,像巨龙,这是长城;一条从北到南,像绸带,这是京杭运河,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 (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2、生齐读课题。

二、交流搜集的信息

1、谁去过长城?谁游过运河?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2、在地图上,我们看长城和运河只是一段线条,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坐在飞机上,从长城和运河的上空去观看,长城和运河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观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自学课文。(出示要求)

(1) 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其意思。

(3)思考:

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

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的诗篇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绸带 中华民族

(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3) 这首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长城,第二部分写的是运河。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及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四、精读课文,感受长城外在特点与内在精神

1、赏词析句体会“奇异”的外在表现——雄奇英姿: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请画出有关词语。◆(出示1-6句)

奇异:像巨龙穿行大地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板书)

(1)看图理解上述词语,体会用词的精妙之处。

巨龙:用了形象的比喻写出长城的长。在这里是说什么像巨龙?为什么说长城是巨龙呢?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公里,俗称万里长城。◆(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

穿行:与“横卧”一词比较。长城像长龙一样自西向东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写出了长城的矫健与壮丽,赋予长城以动感。

(2)这些词语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绵延万里 曲折起伏 雄奇壮观

(3)选用文中和补充的词语说一段话表现长城的特点。

(4)朗读体会“奇异”的外在表现——雄奇英姿:是啊,长城雄姿英发,宏伟壮丽,你看他——(引读4句话)

2、描述体会“奇异”的内在含义——“不朽的诗篇”:

(1)在“我”眼里,令人感到奇异的不仅仅是长城的雄姿,更是因为他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

出示拓展内容,思考:你读了这段文字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真是个——人间奇迹。)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象,你会有怎样的表现?(惊叹、高歌)我们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而惊叹。(教师引读前两句,学生跟读后四句)

(2)在这里说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是一种拟人手法。课文为什么会说是不朽的诗篇呢?

一段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啊!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修筑长城,直到秦始皇的时候,才修筑了“万里长城”后来,历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明长城,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长城。

历代修筑长城,都是为了保护一方平安。因此后来长城就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同心同德的象征,长城成了一种精神,成了一种文化。 有成语“众志成城” 和国歌中的“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说得就是这种精神;有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说得就是这种文化。长城不朽的是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同心同德的凝聚力啊!

让我们用诵读来弘扬这种精神 。齐读第一部分,突出“不朽”。

3、比较体会设问表达作用:书上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实际上这万里长城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应该说是我们的祖先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这诗篇就是万里长城。

(◆出示:下面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一种表达方式呢?)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以设问的方式,激起读者的思考,突出本文的中心,表达内心的情感)

敬佩并自豪地朗读最后两句诗。

五、总结学法,指导自学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学习第一部分的经过,我们通过什么方法体会长城“雄奇壮观”的外在特点和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抓住中心词“奇异”,通过看图想象、朗读体会、资料拓展等方式。)

五、布置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

2、用四字词语写一段表现长城外形特点的句子

例:长城真是雄伟壮观啊!他绵延万里,曲折起伏,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背诵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不只是长城,还有运河。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自学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师生共同讨论学习内容和方式。(抓住“奇异”一词体会运河的外在特点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1、在作者的眼里,运河是怎样的?画出有关词语。

2、读读有关句子想想运河的样子。

3、观看图片 ,体会词语含义。

4、阅读补充材料,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三、小组学习1-2。

讨论交流1-2

1、指读有关描写运河样子的语句。要求通过朗读表现出你对内容的理解。

四、小组学习3

◆观看图片,思考:在这儿,说运河是一条长长的绸带,你认为这样的比喻好吗?为什么?(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讨论交流3:(1)扁扁的,狭长的。全长1747千米自北向南流经四省二市: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出示图)

(2)柔:水波流动;

(3)有光泽:闪光的绸带,水清澈而闪着银光。这是银光闪闪,如果是早晨,太阳映照水中,那便是什么?——金光闪闪)

拓展积累:在汉语言中,有很多的组词方式,像这样的,词尾重叠,表示一片或者是程度深,还有很多词,读一读这些词:

银光闪闪(abcc):

微波粼粼、金光闪闪

波涛滚滚、细雨蒙蒙

凉风习习、烈日炎炎

逃之夭夭、气势汹汹

如果说长城给你的印象是雄伟壮观,那么运河给你的印象呢?(清秀柔和)

指导读诗句3-4。

五、小组学习4

◆出示阅读资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由于地理的原因,我国的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比如说长江、黄河,它实现了东西的运输。可是没有一条河流是南北流向的,这南北运输可就不方便了。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想到开凿一条运河,将五大水系贯通,实现南北的运输流通。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这运河的开凿,最早在春秋时,吴王就开凿了运河(邗沟),距今2500多年,到了随朝的时候,开通了从杭州至络阳再到北京的运河,这运河比现在的运河还要长。

我们现在的京杭大运河是元朝的时候修建的,他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现在的这条京杭大运河不仅是黄金水道,而且还是我国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工程最主要的河道。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些什么?能借用诗中的词句来表达吗?

讨论交流4:咱们的祖先不仅想到,而且做到了,创造了人间的又一个奇迹。“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动人”,就是对祖先们这种创造力的高度概括。我们的祖先多么有智慧和创造力,有创造力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你看今天,我们神六载人的成功,不正说明了这点吗?

指导朗读诗歌5-8

小结:是啊,这清秀柔美的运河就是一首动人的诗篇。

◆齐读小诗:

运河美是动人的,千余年来,运河永不知累,一路流淌;

运河美是动人的,是时间浓缩着美,是风雨凝聚着美,是文化沉积着美;

运河的美是动人的,那是想象的美,是创造的美,是灵动的美。

指导自豪地读诗的第二部分

六、总结升华

长城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又经历了多少苍桑,有过多少泪水,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随唐起始,到今天,又有过多少灵动的创造,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创造的民族,充满着顽强和不屈的民族。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

长城运河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和运河谱写着不朽和动人的诗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

齐读诗歌

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部分。

2、看图上几个四字词语写一段关于运河的话。

3、搜集资料: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分别说说它们的奇异景象。

板书2 长城 和 运河

奇异

6700千米 1747千米

像巨龙穿行 像绸带飘落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雄奇壮观) (清秀柔和)

人间奇迹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扬长城、运河雄伟壮丽,歌颂了申华民族的勤劳智慧。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的是长城与运河。每部分皆为八行,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长城、运河的雄姿。

诗歌每部分起始皆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观察的独特方位:广裹的蓝天,俯视祖国河山;描述了观察的鲜活的图?阂环?嬉炀跋螅?托脑媚俊4司?奇在何处,异在哪里?接着,诗人用四行诗凝练、形象进行了刻画。睹物思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人以设问的句式结束每段诗,充满无比的民族自豪感。

本诗语言优美,句式相同,形象生动。

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篇4)

教材说明: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一幅图片是从远处看到的长城,画面展示了长城随着起伏的山势蜿蜒盘旋的雄伟其实,给人的突出印象是长而壮观。第二幅图片是从近处拍摄的长城。图片清楚地显示了长城的结构:城墙外延有垛子,垛子上有瞭望口和射口;

城墙顶上有方形的城台。一眼望去,就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课文一、二自然段描写的是两幅彩图的内容,突出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第三自然段抒发作者由看长城而展开的联想。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正确读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城砖、屯兵、堡垒、陡峭、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学生们对长城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有不少学生去过,对其有感性认识,还有的学生通过阅读、通过电视,对古代历史、对长城的修建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使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直观感知

出示两幅彩图,让学生形成对长城的直观印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要有序,而且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会观察到不同的景象,从而对学生进行遣词说话的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的训练。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图文对照,在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对照图,尽量用书中的语言描绘图中景象,这样既可以做到对文本中语言的积累,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2、了解了一二段内容,由此引发作者联想。教学三四自然段。围绕写作者联想的语句,让学生多读熟读,交流感受,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在此过程,训练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外阅读理解课文等多种学习方法。同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力量的敬佩以及民族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贯穿始终。

3、其中设计一个小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合理联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同时也渗透了写作方法上的训练,通过你观察到的,把你联想到的写出来。

四、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让学生浏览全文,把有感受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读,使学生从整体上再次把握全文内容、感情、写法。

五、练习作业,巩固新知

基础字词;仿写片断,由观察到的所联想到的;设计导游词。

板书设计:

长城

远看

长龙蜿蜒盘旋

近看

高大坚固

——

气魄雄伟

奇迹

联想

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

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篇5)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一次知识竞赛,看谁知道得多?

生:个个全神贯注,洗耳恭听。

师:你们对祖国名胜知道多少?

生:(抢答)故宫、天坛、西湖、东方明珠、长城……

师:谁游览过长城?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亮开嗓门,兴奋地讲述)……

【赏析】新课伊始,教师用“祖国名胜知多少”一问,拉开了学生说话的闸门,为新课的学习活动,营造了最佳的情绪背景。

师:是啊,长城雄伟壮观、高大坚固,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长城之风光。(板书:长城)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多媒体课件(长城概貌及近景图,并配有课文朗诵)。要求:观长城形,听配乐诵,思筑长城人。

【赏析】教师把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情感随着画面的变化起伏而推进、延续,与此产生共鸣,充分调动起学生与文本交流的兴趣。

师:看完画面,你们想说点什么?请谈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生:长城气魄雄伟,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方砖与条石。我多么想站在长城上,与小伙伴们互相呼应,体验一下古代军人打仗时的那种豪气。

生:那么长的长城,劳动人民是怎么建造的呀?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呀?

生: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呀?

【赏析】学生通过看、听、想产生了富有个性化的表象、体验与疑问。

师:大家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现在一定很想知道有关长城的情况,那么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课前布置过的)。

生:我从课外读物中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起来,俗称“万里长城”。到了明代,又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生:我从网上查到,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长城沿线的许多地方由于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严重,当地农民找不到可以用来盖房、垒猪圈的黄土,竟然把长城的夯土挪为己用,这样的情况在长城沿线常有发生。我真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

师:走到前几名发言的同学跟前,一一跟他们握手,并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行,搜集了不少的资料,使我们弄清了许多问题。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看看从文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自读自悟,人人专注。

【赏析】课前布置搜集,课中注重展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谈谈自己读文的收获,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段落、语句认真地读一读。

2.谈谈自己的疑惑点,与小组成员探讨、交流。

3.创造性地以“小小导游员”“小小播音员”“小小诗人”“小小歌唱家”“小小书画家”的身份表演课文。(要求:导词精炼、富有激情;歌声清脆、悦耳动听;诗文优美,琅琅上口;绘画简明,几笔构成。)

【赏析】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全员参与,个个兴趣盎然,纷纷谈、读、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体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交往,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组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可以选择以上五种形式的两三种,在班上表演。注意:认真倾听、观看他人的展示,并作出评价。

班内小画家首先登台,寥寥几笔,勾勒出长城概貌图与齿形墙图。

著名小歌手,一边唱着《长城谣》,一边走到台前,指挥大家一起唱。(众生微笑着,拍手齐唱。)

图画完啦,歌唱完啦,“语言大师”马上登台,以导游员的身份,将课文内容浓缩,向游人富有激情地介绍长城的历史故事及结构特点。其余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着,那会意的神态,流露出畅游长城的欢乐。

小小诗人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一首奇丽的小诗,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与同学们见面:

长城啊,长城!

你像一条巨龙,盘据在崇山峻岭,

你如一座堡垒,为中原大地遮风,

你似一尊丰碑,炎黄子孙血汗凝成。

长城啊,长城!

我为你歌唱!

我为你自豪!

我为你列入“世界八大奇观之一”骄傲!

师走到表演的同学面前,抚摸着他们的头,激动地说:“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真让老师感动,你们在自读、自悟、自讲、自唱、自吟、自画等一系列活动中,理解了课文,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受到了爱我中华的教育。”

下面,让我们跟着美妙的音乐,唱起来,舞起来。播放vcd《长城长》。

学生全体起立,做做深呼吸,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唱起来。

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银光闪闪”等词语。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著名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歌曲磁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道城墙建造了20xx多年,是人类历史上建造时间最久的建筑;有一条河开凿了1779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风雨,历世事沧桑,它们的名字将永远地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有谁知道这道城墙的名字?

(出示万里长城的图片):让我们大声地说出这道城墙的名字!万里长城!有谁知道这条河流的名字?

(出示京杭大运河的图片)让我们骄傲地呼喊这条河流的名字!京杭大运河

(出示填空:万里长城 _________ 。京杭大运河_________。)那么这位小朋友看到的长城和运河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1)指名读。

(2)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读“yù”。

嘉:上半部是“士”。

创:左半部为“仓”。

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

谱写:编写歌谱。

(3)齐读出示的生字词。

3.再读课文,读通顺。

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奇迹”讲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6. "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1. 指名读, 生评议。齐读。

四、作业设计

1、用钢笔描红。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二部分。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运河”比作“绸带”,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课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这两大奇迹吗?

2.总结:今天,我们乘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其实,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多音字组词。

行xínɡ( ) 曲 qū( ) 折 shé( )

hánɡ( ) qǔ( ) zhé( )

zhē( )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巨龙)——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

运河(绸带)——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7篇)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写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篇1)

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起长城,大家并不陌生,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长城被写起国歌之中。

我知道长城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你是怎么知道的?资料袋都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请同学谈读后的感受。读完了课文,你此时的心情如何?(骄傲、自豪)

2、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

3、质疑: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我们将带着这个问题,来深入学习本课。

三、再读课文,学习具体内容。

1、图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找出课本中的长城远景图,谁能说说你看到长城像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城比作长龙,写出了长城长的特点。蜿蜒盘旋的意思是弯弯曲曲地延伸,这个词语写出了长城弯的特点。)

到底长城有多长呢?(一万三千多里)

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形容了长城之长,看谁能最快地把它找出来。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2、学习第2自然段。

导入语:我们再来看长城城墙的近景图。结合第二自然段,想想长城的构造。从图中找出具体的位置,想想它所起的作用。我将请同学为大家介绍。

长城的独特构造,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小结: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长城的吗?(从远到近的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读者更能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3、学习第3自然段。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刚才是怎么朗读这一自然段的?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重读“站”、“踏”、“扶”这三个动词。

这三个动词有什么好处?(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了。)

“很自然地”这一词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重读“多少……才……”表示长城的修筑是多少不容易。

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条件下,就肩膀和手把数不清的巨大的条石抬上了山岭,从而修筑起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我很佩服古代劳动人民!

生:古代劳动人民太有智慧了!

生:我为万里长城感到骄傲和自豪!

生:怪不得课文结尾说:这样一个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

齐读第三自然段。

小结: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你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吗?

让我们用自豪的心情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国际友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师:外国友人对我国的长城有极高的评价,你们想不想听听。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

四、情感升华,演唱歌曲《长城长》。

五、板书设计。

17、长 城

伟大的奇迹 高大坚固

血汗和智慧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篇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教《长城》这一课,教师、学生都要主动提前搜集资料阅读,这样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整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了解“世界遗产”。

2、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板书:长城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本图片)这就是长城。我们知道,“长”指物体形状的长度,“城”特指城墙,那么多长的城墙才被称为“长”城,这长城又是什么样的“城”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课文《长城》。

二、初读课文

1、边读边画课文中的生字词(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到不漏读、不错读。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峻、峪、屯”等。

2)根据自己的预习,你弄懂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词语的意思。(指名反馈)

重点指导“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理解。

三、字面理解课文,师生合作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以言语学习为宗旨,教师引领学生从感悟语言的表达形式入手,到领悟语言表达的精妙,丰富语言仓库的储存。

师范读课文,学生完成以下问题

1)听了师的朗读,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找词语,也可以说自己想出来的词语。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长城?

由远到近,整体到部分(板书:远——近)

四、再读课文,图文结合

1)哪幅图和哪个自然段分别是作者远看、近看长城的?

2)指名读图文相对应的自然段。

师指导学生读难以读通的句子。

五、小结

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长城,明天我们再具体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及作者的联想。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古代建筑:她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无数劳动人民为了修建她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她历经了两千年的风雨至今仍然屹立在祖国的北方;她是中国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她是中国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代建筑之一;你们知道她的名称吗?

对,是长城。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必须认识长城,了解长城。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深入了解长城。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课题。

2、看图。师: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中的哪一自然段描述了图上的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4、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作者的观察点离长城近还是远?)(换成长蛇好不好?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板书:远看一条长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成语中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马精神。蛇就差远了,虎头蛇尾、蛇鼠一窝。

5、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6、看图识“万里长城”。(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步行要花多少时间?(大概67天)

7、指导朗读。同学们,你们能用那些词语形容长城?(在朗读中体现出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放开品读。通过读,使文本意旨触摸学生的心灵,让文本语言激荡学生的精神,引发情感共鸣,产生感想,走进文本认识长城、体验长城的气概。

过渡句:师: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气势雄伟。近观长城,作者又看见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长城由哪几部分组成?

1、长城由哪几部分组成呢?(城墙、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画示意图,让学生标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在图片上指出城台。城墙的外沿是哪边?即敌人进攻的方向。

2、城墙顶有多宽?(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像很宽的马路。举例说明五、六匹马可以并行,相当于教室的宽度。)

3、瞭望口、射口和城台有什么作用呢?

4、学到这儿,同学们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拓展烽火台在军事上的作用)

5、八达岭上的这段长城,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形容?(板书:高大坚固)

师:高大坚固的长城,成为北方游牧民族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从而保护了华夏文明世代传承,生生不息。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再一次体会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过渡句: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知道我们班有没有登上长城的英雄好汉?

站在长城上,你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联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导”的过程,更关注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状态,促进师生在课堂上积极有效、积极互动,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让学生感悟到怎样才是课内外结合。

1、体会几个动词,用词语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在长城上,()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站、踏、扶”说明作者身临其境。可以用“情不自禁、不禁、油然而生”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2、体会修长城的艰辛,古代劳动工具的落后,加上地形的险峻,更加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块条石两三千斤重,拿班上的学生体重比较,相当于多少位学生的体重。工具的落后,工程的艰辛(拓展想象)修建长城时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或课文的句子,汇报自己想到的画面。

联系“崇山峻岭、一万三千里”理解。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智慧与力量)指导朗读。

3、具体分析: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体会修建长城的艰辛,表达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4、指导朗读。理解、初读、指名读、示范读、配乐读。

四、总结:师: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什么是奇迹?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各国领导人对长城的赞叹。(展示)

这也是长城毫无争议地、顺利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之一。

五、拓展。

(设计意图)教材只不过是教师和学生的凭借,应该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更开阔的天地。

1、长城的近况,呼吁保护长城。

2、课外收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篇3)

《长城》是教科版语文四年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不妨看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登长城,一起去看长城,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赞美长城!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读准词语

出示: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屯兵、堡垒、凝结、气魄雄伟、瞭望、血汗等。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段落。

3.提问: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或者段落。

(三)、分析课文

1、学生交流体现“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的句子或者段落。

2.分析第一段。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句体现了长城的长。学生通过朗读反复体会长城的长。

“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曾徒步走完了这一万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用以激发学生朗读激情。

从远处看长城,除了感觉长之外,长城还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到?理解体会长城的“蜿蜒盘旋”。

理解“蜿蜒盘旋”的词意“弯弯曲曲的延伸”。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感受“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分析第二段。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长城的结构,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从长城巧妙的设计,以及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构造,进而体会“这样气魄雄伟的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分析第三段。

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城墙上的条石,怎能不睹物思人?怎能不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呢?了解修筑长城所处的年代。

体会“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这句话。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难。

找出体会劳动人民修筑长城艰难的词语:数不清、两三千斤重、一步一步、陡峭的山岭等。

通过指导朗读体会劳动人民修筑长城困难重重。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创设意境来帮助学生走进那个年代,理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是多么地不容易。反复地朗读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在学生情感步步提升地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欣赏长城,赞美长城

1、欣赏长城的视频,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拉进长城与学生的距离。

2、用一句话来抒发自己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3、拓展名人对长城的赞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以色列前总统: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4、全文情感的升华

与作者一起赞美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自豪之感!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会写“吏、碑、瀚、烽、隘”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将帅、吏卒、黎庶、毅力、智慧、巍峨、丰碑、峻岭、瀚海、纵横、点缀、锦绣”等词语。

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语句的内涵,感受长城悠久的历史和它所凝聚的民族智慧。(重点)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形式——对联。(难点)

4、熟读成诵。激发学生诵读、积累古迹上的对联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文中的图片,图片上是什么?关于它,你了解多少?(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

2、长城居“世界八大奇迹” 之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千百年来,雄伟而壮丽的长城,吸引着无数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文人墨客、中外游客。他们千里迢迢,历尽奔波来慕名瞻仰它的容貌,探索它的奥秘,评论它的功过是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它的文章——《长城赞》。(板书课题)从课文内容看,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生:对联)

师: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副对联是一幅长联。

〔通过观看图片导入,轻松自然。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从学生对长城的感性了解入手,直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文,做到读通读顺。

检查,疏通。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自读全文,把全文正确、流利。同桌间、小组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2、研读上联。

(1) 认真默读,勾画重点词句,小组讨论:上联从哪方面赞美长城,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适时板书:

(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上联,组内互评。

3、用同样的方法研读下联,学生汇报,并适时板书。

四、指导有感情诵读,读出民族自豪感。

五、拓展延伸。

历史上有不少赞美古迹的对联,课后大家搜集一些,下堂课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略)

教学反思:

《长城赞》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全联句势整齐,对仗工整,内容博大,意义深远。关于对联,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但对它的感知也仅限于此,没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上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对联中的意境,始终没有一个好的思路。无意中看到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古诗《夜雪》的教学实录,顿觉豁然开朗。王老师的教案环节十分简洁,分为“会读——读懂——诵读——积累”四个部分,我很受启发。我感觉《长城赞》无论从题材、篇幅、还是特点上,都可以用到他的这种设计流程。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逐一落实我的教学流程,课堂思路显得非常清晰。可是上完以后,我自己觉得我的课堂虽然听说读写都得到了落实,可是还是浅尝则止,内容挖得不深,好像有一种走过场的感觉,自我觉得不扎实。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方面还欠火候,这一点我要好好地向夏伟老师学习。

总之,这次同课异构下来,我虽然没有全程听课,但从各位听课教师的点评中我还是收获了不少,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有比较才有进步,缺憾也是一种美。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篇5)

一、复习

1、让学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各节大概讲了什么。

说明:即复习巩固生词,又让学生主动了解课文内容。

2、指名学生回答: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

提示:第一节讲长城的长;

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3、让学生组成小组,给各节编一小标题。然后小组陈述,师生一起选出优秀准确的标题。

教师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小组合作定出小标题。

提示:

(1)一条"龙"

(2)高大坚固

(3)结晶

(4)奇迹。

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用书中的语言回答。

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

2、师:什么是蜿蜒盘旋?

提名学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感情朗读第一句,看看你还能体会出什么?

提示:长城的雄伟气势。

3、指导朗读

4、渗透写作方法。

师: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5、明确观察点。

师:这是在哪里看长城?

生:远看

6、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提名学生回答。

提示:高大坚固。

2、师: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

提示:建筑材料、垛子、方砖。

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朗读。

3、师: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得这样高大坚固呢?

提名学生回答。利用上节课留给学生的作业,让学生用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讲述。

教师可以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

说明:意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城墙。

4、师:既然是作为防御的城墙,长城除了建的高大坚固,还有什么特点么?

提示:设计有方,设施齐全,在长城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城台,城墙还很宽,便于奔跑。

教师可以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

5、深思下列建筑的位置和构造: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方形城台。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边画边说。

6、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

提示:近看

7、教师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长城,层次清晰,使长城的远景近貌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

2、师:读了这一段作者想到了什么?

提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3、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提名学生用课文中的文字朗读回答。

说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知道朗读。

4、师:作者为什么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说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联想是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和不易,以及花费的代价和非凡的创造。

5、师:为什么说"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能,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提示:结合看书上的图和课后思考练习之中的句子比较来理解:我国劳动人民凭着勤劳的双手,无穷的智能,想方设法,战胜困难,修筑起这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此时此刻,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2、师: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让学生分组讨论、想象,最后小组陈述,教师归纳。

提示:

①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

②这样雄伟的工程世界少有;

③这样艰巨的任务却用简单的工具完成历史罕见;

④创造这样的奇迹,劳动人民表现出的毅力和智能绝无仅有。

3、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作者为长城这一世界历史奇迹感到激动、自豪;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能表达了赞美、敬佩之情;对伟大祖国表现了热爱之情。

4、让学生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提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师总结: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你们说长城是不是一个奇迹呢?

三、讲述故事,训练语言。

在同学们的陶醉与神往之中,教师把话题一转:大家知道长城历史悠久,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建造?怎样修缮和连贯?有怎样的动人故事和传说?现在请大家把收集到的长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说明:让同学们在高昂的情绪中绘声绘色,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使课堂气氛再一次升华,让学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CAI出示第一幅图:

⑴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⑵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⑶小组讨论,并说说。

2、CAI出示第二幅图:

⑴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⑵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⑴小声朗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⑵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

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

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⑴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⑵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一是使学生感受到“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3、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五、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板书设计】

形态像条长龙

城墙顶上气魄雄伟

长城构造高大坚固城墙外沿

方形城台伟大奇迹

联想血汗、智慧凝成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篇7)

教材说明: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一幅图片是从远处看到的长城,画面展示了长城随着起伏的山势蜿蜒盘旋的雄伟其实,给人的突出印象是长而壮观。第二幅图片是从近处拍摄的长城。图片清楚地显示了长城的结构:城墙外延有垛子,垛子上有瞭望口和射口;

城墙顶上有方形的城台。一眼望去,就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课文一、二自然段描写的是两幅彩图的内容,突出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第三自然段抒发作者由看长城而展开的联想。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正确读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城砖、屯兵、堡垒、陡峭、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学生们对长城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有不少学生去过,对其有感性认识,还有的学生通过阅读、通过电视,对古代历史、对长城的修建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使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直观感知

出示两幅彩图,让学生形成对长城的直观印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要有序,而且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会观察到不同的景象,从而对学生进行遣词说话的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的训练。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图文对照,在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对照图,尽量用书中的语言描绘图中景象,这样既可以做到对文本中语言的积累,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2、了解了一二段内容,由此引发作者联想。教学三四自然段。围绕写作者联想的语句,让学生多读熟读,交流感受,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在此过程,训练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外阅读理解课文等多种学习方法。同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力量的敬佩以及民族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贯穿始终。

3、其中设计一个小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合理联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同时也渗透了写作方法上的训练,通过你观察到的,把你联想到的写出来。

四、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让学生浏览全文,把有感受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读,使学生从整体上再次把握全文内容、感情、写法。

五、练习作业,巩固新知

基础字词;仿写片断,由观察到的所联想到的;设计导游词。

板书设计:

长城

远看

长龙蜿蜒盘旋

近看

高大坚固

——

气魄雄伟

奇迹

联想

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

小学语文课文《长城》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作为一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为了让学生都充分认识到语文的乐趣,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才能够使以后的教学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长城》教案有一定的深度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长城》教学设计”,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语文课文《长城》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用具: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单元主题: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图片展示遗产风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明确单元的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搜集与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三、初识长城

1、有些同学曾经登过长城,有些同学在课前查了资料。那么关于长城,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

(生可以交流长城的地理位置、长城的自然风光、长城的.历史价值、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还可以是自己亲临长城的切身体验。)

2、让我们打开课本,深入地走进长城。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声音响亮。

3、交流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自由谈)

4、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长城,我们先要过字词关。

学习生字词

①生字:崇旋嘉砖隔屯堡垒仗扶智慧魄

②新词: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

5、指名接读课文,随机正音。

6、全班齐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四、整体把握

1、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片打出与课本一样的两幅彩图)。

(1)师:这两幅图都有长城,我们应该先观察哪一幅?为什么?两幅图的观察点在哪?

(2)看远景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抓住观察重点:长城)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长、大、弯)再看近景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2、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3、生讨论: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小学语文课文《长城》教学设计【篇二】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工程,我们语文书的第一篇课文就热情地赞美了我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引读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读通、读顺了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读懂课文,领略长城和运河的美。

3、让我们在聆听播音员阿姨的朗读中开始今天的学习,好吗?打开书本,仔细听,认真看。注意两节中的相同部分。

二、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共两节。第一节写了长城,第二节写了运河。有哪些内容是相同的?(出示)指名读。男、女生齐读。(注意句子中的停顿)

2、(出示书上的两幅图)这就是作者看到的长城和运河,作者是在哪里观察到长城和运河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再读一、二行。

3、(在“奇异的景象”下加上点)注意这些带点的字,再读读这两行,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读出作者那惊喜的感情。

4、这两个“奇异的景象”一个是(),一个是()。它们分别“奇异”在哪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用括号标出来,并且读一读体会体会。

5、交流所划的句子。(出示)

6、看看图,再读读这些句子,你觉得长城“奇异”在哪呢?

——长城像巨龙,有多长?东起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西到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是长城的终点),(看地图)有一万多里,所以长城又叫——(万里长城)如果每天走100里路,那么需要100多天才能走完长城。(读好“万里长城”,读出它的“长”)

——想象一下,“巨龙”爬行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借助动作演示来读懂、读好“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看看图,长城通过的地形怎么样?(有陡峭的山坡、深深的山沟、高高的山顶)正因为长城修筑在高低不同的地方,又那么长,所以——(引读第二、三行)

——课前,大家读了《新补充读本》上的《长城》一文,从中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交流)

——师:几千年以前,国家之间为了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长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板书:雄伟壮丽)

把体会到的长城的特点朗读出来。

8、引读最后两行诗句。当你读到“中华民族的祖先”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自豪、敬佩)你想说些什么?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9、出示:看图,一边读句子,一边思考“运河的奇异具体表现在哪里?”

10、交流:

——运河像绸带,它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朗读时,要注意将这些特点表现出来。

——(看地图)运河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所以它又叫——(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古时候没有火车、汽车,船就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这条长长的运河也是无数老百姓用简陋的工具一点一挖成的,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11、引读最后两行诗句。这里的“人间奇迹”指的是什么?你们能想象出当时修筑长城、开凿运河所遇到的困难吗?除了你们能想到的,还有许多你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困难,许多辛酸苦辣,可我们的祖先却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伟大的工程,真是——“人间奇迹”啊!

12、让我们一起用朗读的方式来赞美它们吧!

三、布置作业

1、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用上学过的词语(“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等)写一段话。

2、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星期三下午上网的时候搜集资料,说说它们的奇异景象。

小学语文课文《长城》教学设计【篇三】

预习提示:

1、熟练朗读课文,想想:文章都介绍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试着读出长城的气势来。

2、自学生字所在词语,写会生词,并理解难懂词语。

3、搜集与长城有关的故事、传说、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祟、峻”等11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单元主题: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图片展示遗产风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明确单元的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搜集与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二、初识长城,检查预习

1、有些同学曾经登过长城,有些同学在课前查了资料。那么关于长城,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

2、交流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自由谈)

3、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长城,我们先要过字词关。(出示各种方式认读,提示书写。)

出示:一组:崇山 峻岭 蜿 蜒盘旋,用其中一个词说话。

二组:城砖 垛子 瞭望口 射口 城台,读读发现了什么?

三组:三组:血汗 智慧 凝结 气魄雄伟 奇迹,说成一句话。

4、读书最高水平是“把书读成一句话”,快速浏览,你认为是哪句?为什么说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三、精读品味

1、围绕“为什么说长城是伟大的奇迹?”用心读书思考。

2、交流:

(一)远看长城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

3、指导朗读

(二)近看长城

1、出示近景图,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你从哪儿知道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3、讨论:长城的设计到底有什么巧妙之处?

4、由衷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千百年过去了,几经风雨沧桑,长城巍然屹立。齐读。

(三)由长城想到

1、站在长城上,你会想到什么?齐读第三段第一句。

2、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修筑长城的?读本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

你从哪些文字中读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艰难和智慧?

(1)“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同学们算算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你从这体会到了什么?

(2)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 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多少”、“才”你体会到了什么?

3、千百万劳动人民挑战生命的极限,累累白骨,这是何等悲壮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四)赞美长城

1、假如这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

2、出示名人赞长城的话语。

3、你也来学学这些名人,给长城写几句话。

四、作业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截止20xx年7月,我国已有长城、故宫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在课外查找相关资料,多渠道地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编写一期“神州风光”宣传小报。

2、完成练习册。

小学语文课文《长城》教学设计【篇四】

教材说明: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一幅图片是从远处看到的长城,画面展示了长城随着起伏的山势蜿蜒盘旋的雄伟其实,给人的突出印象是长而壮观。第二幅图片是从近处拍摄的长城。图片清楚地显示了长城的结构:城墙外延有垛子,垛子上有瞭望口和射口;

城墙顶上有方形的城台。一眼望去,就感觉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课文一、二自然段描写的是两幅彩图的内容,突出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第三自然段抒发作者由看长城而展开的联想。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正确读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城砖、屯兵、堡垒、陡峭、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4、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学生们对长城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有不少学生去过,对其有感性认识,还有的学生通过阅读、通过电视,对古代历史、对长城的修建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使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直观感知

出示两幅彩图,让学生形成对长城的直观印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同时,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要有序,而且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会观察到不同的景象,从而对学生进行遣词说话的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的训练。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图文对照,在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对照图,尽量用书中的语言描绘图中景象,这样既可以做到对文本中语言的积累,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2、了解了一二段内容,由此引发作者联想。教学三四自然段。围绕写作者联想的语句,让学生多读熟读,交流感受,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在此过程,训练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外阅读理解课文等多种学习方法。同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力量的敬佩以及民族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贯穿始终。

3、其中设计一个小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合理联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同时也渗透了写作方法上的训练,通过你观察到的,把你联想到的写出来。

四、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让学生浏览全文,把有感受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读,使学生从整体上再次把握全文内容、感情、写法。

五、练习作业,巩固新知

基础字词;仿写片断,由观察到的所联想到的;设计导游词。

板书设计:

长城

远看

长龙蜿蜒盘旋

近看

高大坚固

——

气魄雄伟

奇迹

联想

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

小学语文课文《长城》教学设计【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

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

二、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一段。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

三、自学课文。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

1、开火车读词语。

正音:鸭绿江、了不起、为了、成为、得用

字形:魄、嘉峪关、御、巍

2、指名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按课后第2题分段。

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

3、引读。

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作业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

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一段。

1、比较句子。

(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

(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

(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

2、背诵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圈出来。

[板: 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 长、宽、高

赞叹 ] (穿插自己的经验)

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应该怎样读?

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

(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

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填表:

历史时间 离现在多远 怎样筑长城 长城当时作用

战国时期

2、集体校对、订正。

五、巩固练习

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

2、作业本4、5题

[板书: 19、万里长城

像一条巨龙

气魄雄伟 长、宽、高

赞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3、用“巍然屹立、智慧”造句。

4、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教学难点: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根据板书来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

2、说说长城的建筑史。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思考:你从哪里看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呢?

(找出书上有关句子)

2、汇报:

(1)“如果……可以……”[板书]

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

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

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呢?

[板: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

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

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

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

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

说说你的感受。

(3)“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作者用什么故事来说明它呢?谁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4)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说说段意。

(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者为什么不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呢?

3、汇报。

(“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

4、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19、万里长城

工程浩大 如果……可以……

施工艰难 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

得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血汗和智慧

《长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集锦(7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样心中对于各种可能的情况胸有成竹。怎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教案课件?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长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长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篇1】

教学背景分析

本单元是以“遗迹”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体悟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引发学生对古老华夏文明的关注、理解和热爱。《长城赞》是第一篇主体课文。绵延万里的长城,让我们感受到前辈的智慧,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作者以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形式 ——对联,以文入联来描述这一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独具匠心。这是一副长联。像一段信笔而成的散文,句式整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它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长城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庶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与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历史、现实意义。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的雄姿,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丰碑式地位。字里行间,流露抒发着作者的民族自豪感。

我班同学有的同学去过长城,对长城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都有所接触。关于对联,在以前的学习中也有接触。但是,对于这样一副语言精练、意蕴深刻的浓缩性极强的长联还是初次接触。因此,宜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语句的内涵。同时,鉴于整副对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义深远,宜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气由舒缓到激昂。本班学生对收集资料,有一定的兴趣,也有一定的能力,宜抓住这一现象特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有关古迹上的对联,互相交流,从而深化对本文的理解,对长城精髓的体悟。

教学要点:

1、会写“吏、碑、瀚、烽、隘”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将帅、吏卒、黎庶、毅力、智慧、巍峨、丰碑、峻岭、瀚海、纵横、点缀、锦绣”等词语。

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语句的内涵,感受长城悠久的历史和它所凝聚的民族智慧。(重点)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形式——对联。(难点)

4、熟读成诵。激发学生诵读、积累古迹上的对联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 同学们,请看老师带来的图片(出示长城图片)图片上是什么?关于它,你了解多少?(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

2、 长城居“世界八大奇迹” 之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千百年来,雄伟而壮丽的长城,吸引着无数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文人墨客、中外游客。他们千里迢迢,历尽奔波来慕名瞻仰它的容貌,探索它的奥秘,评论它的功过是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它的文章——《长城赞》。(板书课题)

[通过观看图片导入,轻松自然。然后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从学生对长 城的感性了解入手,直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文,读准字间,圈出文中的重点词语。

2、 读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它的体裁是什么?(生判断其体裁,师引导生区分各种体裁之间的区别)

3、 你见过对联吗?它有什么特点?本文与你以前见过的对联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生谈自己认识的对联,简单谈谈其形式内容上的特点)

4、 下面,我们按对联的特点,逐句找一找对应关系。(播放背景资料1)(生按照对联的特点,分析本文体裁特点,找出字与字、词与词、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感受本文的音韵之美。)

[对照对联的特点,将本文从体裁形式上加以分析,从而更好地感悟对联的特 点,突破难点,同时为下面的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三、 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 自读全文,把全文正确、流利。同桌间、小组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2、 研读上联。

(1) 认真默读,勾画重点词句,小组讨论:上联从哪方面赞美长城,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适时板书:

上下两千年

上 联 费移山之力 民族自豪感

(时间) 巍峨的丰碑

(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上联,组内互评。

[先整体感知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下文理解做准备。默读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学生从情感上体会民族自豪感,突出教学重点。]

四、 小结播放背景资料2:长城的传说

布置作业:搜集古迹上的对联

[播放长城的传说资料,既丰富了有关长城的资料,又从整体上感知了长城是如何建成的,对理解和背诵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作者用对联的形式赞美了万里长城,上联写了什么内容?

二、 精读细品,自主感悟

1、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了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那么,下联又是怎样赞美长城的呢?(生默读思考:逐句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小组讨论每一句话的内涵,每解一句,品一句,品一句,再解一句。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引生领会每一句话的内涵,并适时板书:其中黑体字为本节课的新板书。)

上下两千年

上联 费移山之力

( 时间)巍峨的丰碑

长城赞 民族自豪感

纵横十万里

下联 如玉带明珠

(空间) 壮丽的奇观

[逐句品悟,更有助于深入地理解语句的内涵]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下联,组内互评。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一个目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语气由舒缓到激昂,对断句及顿挫的适当指导,能更好地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全诗的情感是统一的,我们学习课文必须把握全诗的基调。]

三、 背诵课文

1、 播放背景资料3

2、 生观看,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观看感受。

[播放此片,使学生从整体上对长城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全文,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及其民族自豪感的表达,并为下面的背诵打基础。]

3、 再读全诗,试着背诵。自由背,同桌互背,小组背,展示背。多种方式练习背诵。

[由读到背,各种形式的练习,有利于完成本课的积累任务。]

4、播放背景资料4

生观看,说说自己的观看感受。

[播放此片,旨在唤起学生保护长城的意识。]

四、 拓展延伸

对联在许多古迹上都有,你愿意把你搜集到的古迹上的对联与大家分享吗?(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古迹上对联。)

[激发学生诵读,积累古迹上对联的兴趣。]

板书设计

上下两千年

上 联 费移山之力

(时间) 巍峨的丰碑

长城赞 民族自豪感

纵横十万里

下 联 如玉带明珠

(空间) 壮丽的奇观

背景资料

1、幻灯片: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的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于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2、纪录片:长城的传说

3、风光片:长城

4、幻灯片:长城的现状

《长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篇2】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教《长城》这一课,教师、学生都要主动提前搜集资料阅读,这样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整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了解“世界遗产”。

2、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板书:长城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本图片)这就是长城。我们知道,“长”指物体形状的长度,“城”特指城墙,那么多长的城墙才被称为“长”城,这长城又是什么样的“城”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课文《长城》。

二、初读课文

1、边读边画课文中的生字词(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到不漏读、不错读。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峻、峪、屯”等。

2)根据自己的预习,你弄懂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词语的意思。(指名反馈)

重点指导“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理解。

三、字面理解课文,师生合作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以言语学习为宗旨,教师引领学生从感悟语言的表达形式入手,到领悟语言表达的精妙,丰富语言仓库的储存。

师范读课文,学生完成以下问题

1)听了师的朗读,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找词语,也可以说自己想出来的词语。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长城?

由远到近,整体到部分(板书:远——近)

四、再读课文,图文结合

1)哪幅图和哪个自然段分别是作者远看、近看长城的?

2)指名读图文相对应的自然段。

师指导学生读难以读通的句子。

五、小结

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长城,明天我们再具体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及作者的联想。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古代建筑:她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无数劳动人民为了修建她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她历经了两千年的风雨至今仍然屹立在祖国的北方;她是中国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她是中国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代建筑之一;你们知道她的名称吗?

对,是长城。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必须认识长城,了解长城。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深入了解长城。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课题。

2、看图。师:请同学们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中的哪一自然段描述了图上的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4、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作者的观察点离长城近还是远?)(换成长蛇好不好?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板书:远看一条长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成语中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马精神。蛇就差远了,虎头蛇尾、蛇鼠一窝。

5、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6、看图识“万里长城”。(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步行要花多少时间?(大概67天)

7、指导朗读。同学们,你们能用那些词语形容长城?(在朗读中体现出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放开品读。通过读,使文本意旨触摸学生的心灵,让文本语言激荡学生的精神,引发情感共鸣,产生感想,走进文本认识长城、体验长城的气概。

过渡句:师: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气势雄伟。近观长城,作者又看见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长城由哪几部分组成?

1、长城由哪几部分组成呢?(城墙、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画示意图,让学生标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在图片上指出城台。城墙的外沿是哪边?即敌人进攻的方向。

2、城墙顶有多宽?(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像很宽的马路。举例说明五、六匹马可以并行,相当于教室的宽度。)

3、瞭望口、射口和城台有什么作用呢?

4、学到这儿,同学们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拓展烽火台在军事上的作用)

5、八达岭上的这段长城,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形容?(板书:高大坚固)

师:高大坚固的长城,成为北方游牧民族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从而保护了华夏文明世代传承,生生不息。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再一次体会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过渡句: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知道我们班有没有登上长城的英雄好汉?

站在长城上,你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联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导”的过程,更关注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状态,促进师生在课堂上积极有效、积极互动,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让学生感悟到怎样才是课内外结合。

1、体会几个动词,用词语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在长城上,()着脚下的方砖,()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站、踏、扶”说明作者身临其境。可以用“情不自禁、不禁、油然而生”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2、体会修长城的艰辛,古代劳动工具的落后,加上地形的险峻,更加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块条石两三千斤重,拿班上的学生体重比较,相当于多少位学生的体重。工具的落后,工程的艰辛(拓展想象)修建长城时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或课文的句子,汇报自己想到的画面。

联系“崇山峻岭、一万三千里”理解。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智慧与力量)指导朗读。

3、具体分析: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体会修建长城的艰辛,表达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4、指导朗读。理解、初读、指名读、示范读、配乐读。

四、总结:师: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什么是奇迹?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各国领导人对长城的赞叹。(展示)

这也是长城毫无争议地、顺利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之一。

五、拓展。

(设计意图)教材只不过是教师和学生的凭借,应该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更开阔的天地。

1、长城的近况,呼吁保护长城。

2、课外收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长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篇3】

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起长城,大家并不陌生,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长城被写起国歌之中。

我知道长城是我国文化遗产之一。你是怎么知道的?资料袋都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请同学谈读后的感受。读完了课文,你此时的心情如何?(骄傲、自豪)

2、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

3、质疑: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我们将带着这个问题,来深入学习本课。

三、再读课文,学习具体内容。

1、图文结合,学习第1自然段。

请同学们找出课本中的长城远景图,谁能说说你看到长城像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城比作长龙,写出了长城长的特点。蜿蜒盘旋的意思是弯弯曲曲地延伸,这个词语写出了长城弯的特点。)

到底长城有多长呢?(一万三千多里)

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形容了长城之长,看谁能最快地把它找出来。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2、学习第2自然段。

导入语:我们再来看长城城墙的近景图。结合第二自然段,想想长城的构造。从图中找出具体的位置,想想它所起的作用。我将请同学为大家介绍。

长城的独特构造,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小结:学习了第一二自然段,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长城的吗?(从远到近的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读者更能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3、学习第3自然段。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刚才是怎么朗读这一自然段的?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重读“站”、“踏”、“扶”这三个动词。

这三个动词有什么好处?(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了。)

“很自然地”这一词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重读“多少……才……”表示长城的修筑是多少不容易。

男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条件下,就肩膀和手把数不清的巨大的条石抬上了山岭,从而修筑起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我很佩服古代劳动人民!

生:古代劳动人民太有智慧了!

生:我为万里长城感到骄傲和自豪!

生:怪不得课文结尾说:这样一个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

齐读第三自然段。

小结: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你心中的疑问解开了吗?

让我们用自豪的心情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国际友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师:外国友人对我国的长城有极高的评价,你们想不想听听。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

四、情感升华,演唱歌曲《长城长》。

五、板书设计。

17、长 城

伟大的奇迹 高大坚固

血汗和智慧

《长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篇4】

教材背景

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语言智能:

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假如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八达岭长城?介绍时要突出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2、数学逻辑智能:

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数字,编一道应用题。

3、视觉空间智能:

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幅有关《长城》的画,工具、材料不限;或用橡皮泥、积木、纸盒等做一个长城的模型。

4、身体运动智能:

用自己的动作再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或古代兵士在长城上打仗的情形,编成舞蹈更好。

5、音乐智能:

自编或改编歌颂、赞美长城的歌曲。

6、人际交往智能:

主动找别人帮自己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难题,热心地给碰到问题的同学提供意见。

7、内省智能:

学习过程中及结束后的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长城的风光资料片、幻灯片。

2、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3、绘画工具,橡皮泥、积木、纸盒等。

4、录音机、计算机等。

5、局域网和因特网环境。

教学过程

一、简介长城,出示长城图片,导入新课

导语:两千多年前,春秋旧中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自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了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侵,将原先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予以修缮,并连贯起来。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前后修筑长城18次。

(边介绍边播放课件──长城的风光资料片、幻灯片)

图上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板书:

长城

这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受

三、读课文

录像(录音),自读自悟,谈收获。

四、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学习

1、小组交流:

说说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2、小组汇报:

说说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五、小组合作,选择适合于自己组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表达对课文的理解或读后的感受

教师出示提供的展示方式: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假如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八达岭长城?介绍时要突出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3、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数字,编一道应用题。

4、根据课文的描述,画一幅有关《长城》的画,工具、材料不限;或用橡皮泥、积木、纸盒等做一个长城的模型。

5、用自己的动作再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或古代兵士在长城上打仗的情形,编成舞蹈更好。

6、自编或改编歌颂、赞美长城的歌曲。

六、小组合作、准备、排练

七、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真倾听、观看他人的展示,并作评价,评出小演讲家、小导游、小数学家、小画家、小雕塑家、小音乐家小演员。

八、教师总结

九、布置作业

把你知道的关于长城的故事或传说,讲给别人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用网页或演示文稿进行展示。

《长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篇5】

预习提示:

1、熟练朗读课文,想想:文章都介绍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试着读出长城的气势来。

2、自学生字所在词语,写会生词,并理解难懂词语。

3、搜集与长城有关的故事、传说、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祟、峻”等11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单元主题: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图片展示遗产风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明确单元的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搜集与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二、初识长城,检查预习

1、有些同学曾经登过长城,有些同学在课前查了资料。那么关于长城,你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

2、交流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自由谈)

3、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长城,我们先要过字词关。(出示各种方式认读,提示书写。)

出示:一组:崇山 峻岭 蜿 蜒盘旋,用其中一个词说话。

二组:城砖 垛子 瞭望口 射口 城台,读读发现了什么?

三组:三组:血汗 智慧 凝结 气魄雄伟 奇迹,说成一句话。

4、读书最高水平是“把书读成一句话”,快速浏览,你认为是哪句?为什么说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三、精读品味

1、围绕“为什么说长城是伟大的奇迹?”用心读书思考。

2、交流:

(一)远看长城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

3、指导朗读

(二)近看长城

1、出示近景图,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你从哪儿知道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3、讨论:长城的设计到底有什么巧妙之处?

4、由衷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千百年过去了,几经风雨沧桑,长城巍然屹立。齐读。

(三)由长城想到

1、站在长城上,你会想到什么?齐读第三段第一句。

2、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修筑长城的?读本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

你从哪些文字中读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艰难和智慧?

(1)“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同学们算算相当于多少个同学的重量?你从这体会到了什么?

(2)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 读着这样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多少”、“才”你体会到了什么?

3、千百万劳动人民挑战生命的极限,累累白骨,这是何等悲壮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四)赞美长城

1、假如这时你站在长城上,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

2、出示名人赞长城的话语。

3、你也来学学这些名人,给长城写几句话。

四、作业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截止20xx年7月,我国已有长城、故宫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在课外查找相关资料,多渠道地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编写一期“神州风光”宣传小报。

2、完成练习册。

《长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篇6】

设计说明

《长城》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十七课的内容,这篇课文的后两篇课文分别是《颐和园》、《秦兵马佣》,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这篇课文的知识目标:识记生字词不难解决。但技能目标: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情感目标:认识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激发民族自豪感,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教学法,以学生的“读”为主线贯穿全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议、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导读——初识长城

1 、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

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多媒体演示,激发阅读兴趣。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2 、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长城吗?(引读课文)

3 、交流阅读感受:长城留给你什么印象?( 结合课前的预习,学生反馈)

二、图文对照感受读——感知长城

教师指导观察图,让学生感受画面。

1 、看第一幅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引导学生观察图时,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体进行重点观察。)

2 、看第二幅图,说出你从图中看到了些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抓住细节认识事物的特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具体内容的方法。)

3 、从两幅图观察到的不同景物,说说作者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两幅图各表现事物什么不同的特点?

三、重点赏析深入读——品味长城

1 、学生自读自悟,深入阅读课文,体味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了很深的感悟。

2 、交流阅读感受,品味、感悟、体会,并指导朗读。

(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引导学生抓住“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感受长城的雄伟,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长城的气魄。

(2):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引导学生领略长城巧妙的设计,体味长城在军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 、情境体验,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游览长城。

四、披文入情感悟读——倾动长城

1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 、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联系文中句子体会砖石多、重;运输的工具原始;环境险恶)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智慧体现在哪里? (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 、创设情境(配乐描述)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 、指导感情朗读。(要求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非凡的创造,读出由衷的赞叹。)

6 、小结: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五、自由抒发激情读——赞美长城

1 、通读全文引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激发民族自豪感。

2 、心里话大声说。高呼对长城的由衷赞美。

3 、2008 年,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到时,会有很多的外国朋友来到我们国家,他们大都会来参观我们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创作一篇长城介绍词。

六、知识拓展延伸读——深识长城

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兴趣。

1 、自主交流搜集的.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歌曲、图片资料,如:毛主席词中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教师适当追问资料搜集的办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多搜集相关资料。

2 、课件出示29 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感受,读一读“资料袋”,激发探究兴趣。建议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在课外去搜集资料,建立专用的资料袋,为后面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学习作准备。

由于文本的这种结构特点,我们基本上可以确立这样的教学目标:

一是了解长城,理解长城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二是在阅读中领会文本的写作结构,学习观察事物与构思成文的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教学板块:

第一板块:长城,伟大的奇迹

1.朗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把握全文的叙述结构。

2.感受“奇迹”:结合文章前两个自然段展开教学,从长城的绵延壮丽和高大坚固理解长城是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从“远看长城”感受长城的绵延壮丽。先请学生结合文字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想象画面;然后出示地图,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长城之“长”;最后出示长城远景图,学生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对长城的“绵延壮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从“近看长城”感受长城的雄伟坚固。先请学生结合文字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比如垛口、射口、瞭望口的设计,城墙的宽度等;然后请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画示意图,标出垛口、射口、瞭望口的位置,并说明其作用;最后出示长城近景图片,让学生观察,从视觉上进一步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第二板块:长城,血汗与智慧的结晶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站在长城上,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2.这绵延壮丽、雄伟坚固的万里长城,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 补充介绍关于长城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故事展开讨论,感受长城是中华民族血汗凝结成的。

4.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提示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思考,如:垛口、烽火台的设计,建造长城的条石与方砖的运送等,都反映了建造长城的人民的智慧。

以上是对课文《长城》的基本教学思路,这两个教学板块可以作为第一课时。但是由于长城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太多的东西,而教材中的这篇文章显然过于单薄,又由于重视长城建造结构的描写,就冲淡了其中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蕴涵;在语言表达上,则规范有余,个性不足。因此,我建议在众多的描写长城的诗文中进行选择,介绍给学生阅读,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考虑到语言表达与思想内涵的个性化要求,我建议选择与课文风格迥异的文章,如鲁迅和毛姆的《长城》来作为补充教材。这里有必要对鲁迅与毛姆创作的《长城》做解读。

鲁迅先生的《长城》原刊1925年5月15日《莽原》周刊第4期,后收入《华盖集》。从文章落款来看,此文应是创作于1925年5月11日。应该说初读鲁迅的《长城》是令人诧异的,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对长城的赞美,习惯了认识长城的伟大,在已经普遍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读鲁迅的《长城》不啻是一种震撼。其实,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总能穿越时空,总能看到事物的本性和真相,尽管有时这是我们不一定能够接受的。同样,读这篇《长城》,我们也读出了与以往赞美长城的那些文字很不一样的东西。除了震撼,我们也不难感受到萦绕在文字中的那份沉郁的气息。鲁迅开篇便慨叹“伟大的长城!”,然后笔锋一转,认为这长城不过是“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未必能够挡得住胡人入侵,现在不过就是一种古迹罢了。接下来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鲁迅笔下的长城已不再是那个实在的长城,而是一种象征——是旧思想、旧制度、旧传统的象征,是封建、保守、落后的封建社会的象征,他“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因此在鲁迅看来,这长城是“伟大而可诅咒的”。由于鲁迅笔下的长城具有象征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又是与鲁迅所处的时代与环境紧密相关,对于只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理解这种象征意义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建议在教学时点到即止,只要让学生明白鲁迅笔下的长城具有象征意义,知道象征什么即可,对其他内容不宜做过多的展开。

相比之下,英国小说家毛姆的《长城》不像鲁迅那样着力于取其象征意义,而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发出由衷的慨叹。1920年,毛姆来到了中国,写下了游记散文《在中国屏风上》,《长城》就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文章正如书中的其他文章一样,是毛姆用铅笔在路边买的黄色包装纸上草草写成,只不过200来个字。在毛姆的眼中,中国的长城“就像它所守卫的帝国一样不可思议”,它是庞大的、雄伟的、寂静的、令人敬畏的,同时它又是孤单的、无情的、大胆的。这是一个外国人真实的感受,为了强调这种感受,毛姆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发出了同样的慨叹:“在薄雾中,庞大、雄伟、寂静、令人敬畏地矗立着中国的长城。”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镌刻在作者脑海中的巨幅油画:在一片无边无际的薄雾之中,中国的长城巍巍矗立在崇山云岭之间,它显得那么庞大、雄伟,在一片寂静中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这幅画面正是作者记忆中的长城,在随意的抒写中透着淡淡的嘲讽。因此,这篇文章不论是语言还是表现出来的感受都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或者具体地说,具有浓郁的毛姆本人的个性色彩。因此,在教学时把毛姆的《长城》介绍给学生,也正是希望从另一个既不同于教材又不同于中国作家鲁迅的角度,让学生看到一个外国人眼中的长城。当然,毛姆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外国人,毛姆眼中的长城也并非所有外国人眼中的长城,我们从其他外国人对长城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出来。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美国前总统里根

这也是外国人眼中的长城。那么,不论是毛姆还是鲁迅,他们眼中的长城都不同于其他人,也当然不同于教材中的长城。把鲁迅和毛姆的《长城》介绍给学生,就是希望打开学生的视野,不仅是阅读视野,更是提供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尽管这两篇文章相对于教材体《长城》而言是有些难度的,不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是有个性化的,但这就是一种阅读能力的提升,一种对同一事物多样化认识的思想训练,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引导学生读毛姆与鲁迅的文章,不必像教课文那样去操作,完全可以以讨论、对话的形式展开。因此,我们不妨在前面两个教学板块的基础上设计第三个教学板块,即:拓展阅读,结合鲁迅与毛姆创作的《长城》认识不同的人眼中的长城和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前面两个教学板块相呼应,我把这个教学板块定名为:长城,说不完的长城。这个板块可以放在第三课时,主要教学策略如下:

第三板块:长城,说不完的长城

1.读毛姆的《长城》,思考:在毛姆的眼中,中国的长城给他怎样的印象?结合文章中的有关描写来说明。

2.读鲁迅的《长城》,思考:为什么在鲁迅的眼中,长城是“伟大而可诅咒的”呢?结合文章中的有关描写来说明。

3.讨论:鲁迅和毛姆的文章都是对长城进行赞美的吗?结合你对有关语句的理解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4.作业:查找其他与长城有关的诗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推荐给同学。

《长城》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导入新课

1、大屏幕展示长城远景图,配上音乐《长城长》。

2、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3、师谈话导课:大屏幕上展示的是——?歌曲中唱的是哪里?通过课前交流资料,同学们对长城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长城,了解——长城(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扫清障碍

1、检查生字情况(课件出示生字)①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 ③齐读。

2、检查词语情况(课件出示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小组读。 ③齐读。

3、检查通读课文情况

①同桌互读课文。②指名四人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③指名评议谁读得最好。

三、初读感知 了解内容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通过朗读和倾听,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长;高大坚固。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2、如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长城,你觉得应该选哪一句?

3、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快速在文中画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三、细读品味道,积累语言。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谁先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

1、交流第一段。理解长城的“长”和“蜿蜒盘旋”的特点。

师:这样美而又有气势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2、交流第二段。

① 理解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

② 说说长城的构造。

③ (课件出示长城近景图)老师这里有一幅长城的近照,这就是高大坚固的长城。谁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

④ 那么怎样做才能减少伤亡呢?

生1:在上面的瞭望口进行观察可以随时发现敌情,当敌人进攻时,躲在城

⑤ 师小结:说的太好了,同学们,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那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像长城这样巧妙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知道这些得时候,你想说点什么?师:是啊,像长城这样“长”而“高大坚固”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在以此由衷地赞叹:这样……(最后一句)

3、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师导:千年的岁月,千年的沧桑,长城以它无言的雄姿伴着青山依旧,成千上万的人,登上了长城,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们想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可以一边读一边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

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谁起来交流一下?

②体会修筑长城的艰难。

③配乐范读本段。

④生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师:是的非常感人,这种劳动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日复一日,长年累月,这样的故事也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当时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当时修筑长城的人十之八九一去不回,与父母妻儿生离死别,身心的痛苦不是我们能够体会的。让我们怀着对他们的崇敬再来读读这两句,

(齐读最后两句)。

师: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这样的雄伟工程世界少有,这样的艰巨工程靠人力完成,历史罕见,这样的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绝无仅有。这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齐)结晶。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

四、总结升华

(配乐播放长城各方位资料图)

1、师导: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用血汗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这笔光辉灿烂的遗产。万里长城万里遥,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万语千言。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交流一下!

2、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出示课件)。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登上了长城,他情不自禁的赞叹道——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伟大的工程;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样说过: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美国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此处借鉴优秀案例,加深了孩子对长城知名度的了解,更加能够感悟出长城的伟大、民族的伟大)

3、师:让我们和作者、和世界伟人一起赞叹:

(齐读最后一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长城的敬仰之情,一起为我们的长城,为我们的民族骄傲、自豪:

(齐)我爱长城!我爱中华!

相关推荐

  • 大班艺术示范课 下面是《大班艺术示范课》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运动泉源: 《北京市幼儿园教诲引导纲领(试行)》实行细则社会范畴提出了“经由过程多种前言和运动,使幼儿相识中国事一个多平易近族、多...
    2021-09-2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音乐示范课教案通用8篇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班老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当然少不了提前准备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如何在幼儿园大班教案中全面的总结课程内容呢?下面是我们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园大班音乐示范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10-13 阅读全文
  • 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6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要知道写好教案课件,也能避免老师漏掉一些重点内容。那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下面是栏目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2022-11-29 阅读全文
  •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7篇)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写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2022-11-30 阅读全文
  • 小学语文课文《长城》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作为一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为了让学生都充分认识到语文的乐趣,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才能够使以后的教学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长城》教案有一定的深度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长...
    2022-08-30 阅读全文

下面是《大班艺术示范课》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运动泉源: 《北京市幼儿园教诲引导纲领(试行)》实行细则社会范畴提出了“经由过程多种前言和运动,使幼儿相识中国事一个多平易近族、多...

2021-09-24 阅读全文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班老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当然少不了提前准备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如何在幼儿园大班教案中全面的总结课程内容呢?下面是我们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园大班音乐示范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10-13 阅读全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要知道写好教案课件,也能避免老师漏掉一些重点内容。那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下面是栏目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长城小学课文教学设计”,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2022-11-29 阅读全文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写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各种可能情况都尽在掌握。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2022-11-30 阅读全文

作为一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为了让学生都充分认识到语文的乐趣,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才能够使以后的教学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长城》教案有一定的深度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长...

2022-08-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