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1130字

发布时间:2022-05-09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年级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篇一】

教学要求:

1会流利、有感情的背诵《尾巴》这首儿歌,记住“读一读”中的四个词语。

2练习用“好像”说话。

3认识并正确书写笔画“竖提”,会写“长”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课前已出示课题)

师: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今天上什么课?

指名读课题。强调尾巴的“巴”的轻声。

二、出示课件,讲读课文。

1出示课件图。(猴子图、兔子图、松鼠图)

师:图上有什么?

2师: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这些动物吗?

生:松鼠的尾巴像棉被。

生:兔子的尾巴像一个球。

生:猴子的尾巴像鞭子。

生: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师:这是一把什么伞?

生:一把降落伞。因为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时,它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

师:你简直像个科学家一样。太棒了。

3师:老师提问题,你们用手指指着大屏幕告诉老师。(边问边指,师生交叉进行。)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生:(手指大屏幕告诉老师。)(全体学生参与。)

4师:请听清楚我的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记住了老师的三个问题?

(指名学生提问。)

5师:谁愿意像我一样,把三个问题连起来问一问?

(学生模仿着老师的样子问一问。先指名问,再小组齐问。)

6师:用话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

7同桌一问一答。

8师:谁会把三个问题放在一起,三个答案放在一起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

9(出示课文内容。)

师:带有问号的话该怎么读?

生:略。

(学生自己读。问题和答案两部分分开读。)

(指名读。齐读。)

三、打开课本,认读词语。

1师:看课文,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仔仔细细读一次,注意每个字该怎么读。

考考自己,“读一读”中的词会不会读。

2出示词语。(尾巴好像一把伞兔子)

师:会读的举手。(你有一个认识的就可以举手了。)

(依次读,变换词语顺序读。)

(单独念,开火车读。)

3师:(指着“尾巴”这个词),我们知道,课文中“尾巴”特别多。请你找一

找,并在课文中圈出“尾巴”这个词。数一数有几条尾巴,并请你伸出手指告诉老师。

生:课文中一共有七条尾巴。

(师生共同在实物投影上校对,并且给“尾巴”标上序号。)

4师:谁知道每一条尾巴分别指的是谁的尾巴?(教师指尾巴,学生说。)

生:这条尾巴是猴子的尾巴。

生:这条尾巴是兔子的尾巴。

生:这条尾巴是松鼠的尾巴。生:这条尾巴也是猴子的尾巴。

生:这条尾巴是兔子的尾巴。

生:这条尾巴是松鼠的尾巴。

5师:题目中的尾巴又指的是谁的尾巴?

生:题目中的尾巴指的是大家的尾巴。

四、扩展训练。

1师:除了这几条尾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它们怎么样的?

2师:谁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

生:燕子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

3师:谁的尾巴好像什么?

生: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张开的扇子。

生:小猪的尾巴好像卷卷的西瓜藤。

生:……

五、教写生字“长”。

1师:(出示生字“长”。)这个字谁认识?指名读。

2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长”。边说边写。

遇到笔画竖提就随机教学笔画“竖提”。先范写,再书空,然后“竖提”与“竖

钩”比较。

再整体指导书写“长”字。先书空,再在田字格中书写。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师生共同讲评优秀作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篇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姿势,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学习描红、临帖等写字方法,提出明确要求,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通过指导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做到:读书写字时身体重心落在坐骨和凳(椅)支撑点范围内,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之间,胸部与桌缘距离保持在6—8厘米之间,始终做到坐姿端正,读书时要使视线与课本平面所成的夹角接近直角:写字时左右手臂平放在桌面上,笔杆与练习本平面成6()‘左右的夹角。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笔处与笔尖保持3—4厘米距离。

[教学重点、难点]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准备]

1.幻灯片。

2.挂图。

一、导人新课小朋友们,我们已在学校生活了一学期了,知道了读书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知道了怎样坐,怎样拿书,怎样握笔。但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巩固,形成习惯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读好书,写好字,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训练正确的读写姿势。

二、看图说活请小朋友把书打开到第2页,从上往下看,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

1.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字姿势歌》,歌唱的是我们写字时要做到的要求。小朋友们还记得吗?投影显示《写字姿势歌》。

2.逐句出示《写字姿势歌》,结合看图,训练写字姿势。

(1)投影映示第1页最下面的—一幅图,同时在图下方覆盖上“眼离书,约——尺”。

①请小朋友看这幅图,谁来说说,眼睛离书本大约有多远?为什么要有一尺远?

②上学期老师讲过,一尺在米尺上30厘米过一点的地方,请小朋友拿出尺,同座互相量—量,看有没有达到要求;

③同座互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

(2)胸离桌子约有多远?

①点名说。

②请小朋友按要求做,同座互查。

(3)在图下方覆盖:“臂肩脚,要摆平”:

①哪个小朋友来说说,这句话要求我们写字时要做到什么?写字时背要怎样?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点名说。

③请小朋友按要求做,老师巡查。

(4)写字时该怎样握笔呢?请小朋友们看书上第3页最上面的小朋友是怎样握笔的。

①写字用右手握笔,握笔时,壬要用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他的两根手指起帮助作用。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让学生也做一做。教师巡查,对于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

②握笔的地方离笔尖该多远?请小朋友们看第1页中间的图,观察后、投影出示“离笔端,约一寸”。点名说。请小朋友们用尺量一量,在3厘米过一点的地方用橡皮筋或水彩笔做上记号。

③再次训练握笔姿势,教师巡查,纠正错误。同座互查。

(5)写字时,左手该怎样放?书本和文具盒该怎么放?投影映示“用左手,轻按本,学用品,放有序”。点名说。

(6)训练写字姿势。

请小朋友按照《写字姿势歌》的要求去做,看谁做得好。

①请小朋友读儿歌。

②同座小朋友拿出本子、铅笔,摆好写字姿势,同座小朋友互相检查,教师巡查,纠正错误姿势。

3.评析错误写字姿势:下面请小朋友们当老师,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错在哪里,投影映示:胸靠在桌缘上,眼睛离本子太近,人身体倾斜着写字,握笔点离笔尖过近或过远等。

四、找出相通处,训练读书姿势

1.投影映示一小朋友读书的正侧面图。请小朋友想和写字姿势有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2.点名说。

3.小结:读书和写字的坐姿大部分是一致的,如身子坐直、两臂平放、胸口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课本和练习本放在正前方。

4.复习《读书姿势歌》,投影显示,齐读。

5.小朋友们能按要求做吗?请小朋友们摆好读书姿势,教师巡查,同桌互查,纠正错误。

五、举行读书写字仪式,再次训练读写姿势

1.刚才我们学习了正确的读写姿势,知道该怎么做,从现在开始,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小朋友们就要按要求去做,注意读写姿势,读好书写好字。(板书:读书写字)请小朋友们起立,我们一起读《读书、写字姿势歌》。

2.老师请小朋友们先摆好读书姿势,再做写字姿势,看谁做得好。(教师巡视,表扬优秀学生。)

六、总结

1.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2.我们不光在学校要注意读写姿势,在家里也要注意。

3.发读写姿势检查表,要求家长填写

附:读书、写字姿势歌

读书姿势歌写字姿势歌

学写字,重姿势读书时,要做到:

眼离书,约一尺眼离书本要一尺

胸与桌,离—拳脚放平,背挺直

离笔端,约一寸胸离桌子约—拳

臂肩脚,要摆平书本稳稳手中拿

用左手,轻按本还要稍稍向外斜

学用品,放有序书本用具放有序

记得牢,学巩固条条要求须牢记

好习惯,早养成还要天天坚持练

终身益,受无穷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篇三)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2.学写铅笔字,认识“走之底”的写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你们喜欢体育比赛吗?是什么?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呢?

2.带来照片吗?我们班今天就来搞个“小小体育窗”的展览,把你们带来的照片贴在展览板上,再介绍一下。

3.谁来当当这次展览的主持人呢?

4.自己在下面可以准备一下,同座位可以相互说说,补充一下。

5.请班上能力强的一位学生上来当主持人,在他的穿针引线下,学生依次上来介绍,师生共同评议。

6.师总结。

二、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2.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3.那么怎么写好走之儿呢?可发认真观察一下。

4.师讲解“走之儿”怎么写好。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6.反馈检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篇四】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习生字:江南。

二、分析课题

这是古代的一首民歌。

“江南”是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南部和浙江的北部。

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地方。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可采莲田田鱼戏间西北

(2)指名朗读,指点学生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戏。

(4)齐读生字词。

(5)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书后第二题,练习书空。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

“莲”指荷花,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什么意思?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

看图,莲叶是什么样的?

莲叶挺出水面,像擎在手里的一把把小伞。

小结。

3、第三至七行。

(1)看图,鱼儿在莲叶间游动,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这儿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

(2)指导朗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3)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小结:这五行写鱼儿在莲叶间四处游动,穿来穿去,好象在游戏作乐。

三、巩固

1、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田田戏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学习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要读出采莲人愉悦的心情。

2、指导停顿。

3、反复练习朗读。

4、自由练背,指名背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中汉字演变过程、山水图、儿童作画图、儿歌”;录象“祖国好河山画面”;每学习小组一张铅画纸、轻音乐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

一、运用媒体,在情境中感知

过渡: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请小朋友看大屏幕。

1.播放轻音乐,创造一种氛围,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屏幕出现“船”的实物图,接着屏幕依次出现“竹子、石头、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1.师述: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是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看见“船”就把“船”画下来。(屏幕上以动画形式依次出现由实物图变成象形字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用画图的方法创造除了的象形字,这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为了便于书写,后来,人们就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品古上依次出现现代汉字“舟、竹、石、泉、川、燕”,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初步感知字音、字形)(指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3》。(板书课题)

二、看图想象,在情境中认知

1.学习词语。

认识了汉字的演变,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幅祖国的山水画。(出示山水图)你喜欢哪些景物?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竹子、燕子、河川、石头、泉水、小舟”。(指名读,师领读,齐读)

2.学习儿歌。

过渡:画儿真美,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更美的儿歌呢!你们想读吗?(出示儿歌)请小朋友自由地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学生自由读)谁来当一回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想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吗?(走下课桌找朋友读)

3.读好儿歌。

过渡:这么美的儿歌,老师也想读读,你们愿做老师的好听众吗?范读儿歌。老师读得怎样?为什么老师读得好呢?(指图,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山水图的美景,想象儿童画画的表情、心情)愿意像我一样读吗?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小组长指点指点。(小组合作练儿歌)

这么美的儿歌,老师指导你们一定能把它们读好。(男女生赛读,齐读)

三、小组合作,在讨论中深化

1.小组合作,读懂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大屏幕放映祖国河山画面图,教师随机简介)

2.诵读儿歌。

这么美的祖国河山,你想用你的朗读加上你的情感和动作来赞美他吗?(出示儿歌)(学生自由表演,诵读儿歌)

四、总结延伸,在创作中巩固

1.即兴作画。

祖国的河山真是美丽壮观,你想用你手中的彩笔,来画一画这美丽的河山吗?(播放轻音乐,学生小组合作即兴作画)

2.创作儿歌。

你们能仿造课本上的儿歌,给你们的画编上儿歌吗?编好后先在小组中读一读。(小组合作自创儿歌)等一下我们请各组的代表把你们一组的画于儿歌一起介绍给大家。

五、导书写生字,完成《习字册》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舟竹石川燕笔黑什

2.扩词。

3.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你愿意教大家写哪个字?试着说一说,学生跟着书空。其中新出现的偏旁:四点水、竹子头、单人旁,应指导学生认识)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描红,边描边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5.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点。

识字四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能书来年认读,正确运用“池”“驰”这两个字。

2.读好字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观察字盘

1.师板书“也”。

2.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今天老师给“也”找来了几个朋友,你们看。(出示字盘)

3.师转动字盘,将“也”分别与“土、马”组合、演示。

4.板书“他、地、池、驰”。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2.四人一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2)相机指导:“池”“驰”是整体认读音节。“奔”的韵母是“en”,不要读成后鼻音。“塘”的韵母是后鼻音。

(3)齐读生字及词语。

(4)理解。

看图理解“田地”、“池塘”。

师生对话表演,用上“你我他”。让学生感知“你我他”的用法。联系图来理解“奔驰”。

三、游戏巩固

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转动字盘,让其他学生用字盘辩字,并口头组词。

四、学习字谜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读准音。

2.出示卡片,开火车检查字音。

提醒学生注意:“行”韵母是后鼻音。“稼、千、虾、庄”都是三拼音。

3.指名读字谜歌

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字谜,让我们猜一个字。

4.四人一组讨论:这首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5.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转动字盘,显示学生所说的字。并引导学生看相应的插图,帮助理解字谜。

6.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读出韵味,读出猜字谜的情趣。让学生说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么样。

(2)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中的拖腔唱读或停顿读。

(3)指名读字谜歌。评一评。

(4)同桌一起读字谜歌。

7.课外延伸。

小朋友,猜字谜有趣吗?课外请小朋友搜集一些字谜,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猜。

五、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奔驰、池塘”。

(2)教学新部首:“马、大、土”。

(3)交流记字方法。教师及时小结学生的记字方法。

2.指导书写。

(1)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帖中的范字“池塘、奔驰”。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池塘、奔驰”写规范,写漂亮。

(3)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奔”大字头的撇、捺要写得分开些,舒展些。“十”写得小些,扁些。下面横要写得稍长,撇竖要分开些,能承受住整个字。“驰”左窄右宽。马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塘”左窄右宽,“土”要写得偏上些,短些。

(4)播放音乐,生说写字姿势歌。

(5)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

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

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

Yjs21.coM更多小学语文教案延伸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身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有兴趣自已动作操作,并与同桌交流,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这样接下来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参考的小学语文教案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复习轻声和词组

2、上节课,我们已经去小童家见识了冰花,想一想,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冰花是什么样子的?

(晶亮;一朵朵。学生答对,齐读第一自然段。鼓励:看来,上节课你听得很认真,希望你这节课表现得更出色。)

冰花到底有多美呢,你们想不想再去小童家看一看?(生答:想。)那就赶快把课本打开,课文第二段告诉了我们冰花到底有多美。

二、品读重点,感悟美丽:

1、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然后想想,哪句话比第一段更细致地写出了冰花的样子,用铅笔把这句话划下来。

2、我发现许多同学已经做好了,并且用他们明亮的眼睛望着老师。谁来说说:哪一句写出了冰花的样子?(生答)

大家跟他划的句子一样吗?(生答:一样)那就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3、①老师想现场采访一下,你觉得这样的冰花怎么样?(生答:美)

②老师感觉,刚才大家齐读的时候,似乎少了一点儿“美”的感觉。你能试一试吗?请大家边听他读边去想象小草、树叶、牡丹的样子。

③嗯,比刚才读得有进步。谁能读得比他更美?

④你读得已经很好了,但是小草还不够柔嫩,树叶还不够宽大,牡丹还不够丰满,你能把这句话读得更美一点儿吗?

⑤我们现在来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

评价:男生棒;女生美。

⑥听你们读,老师也想试一试,给我一次机会好吗?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的眼前都展现出冰花的美丽。

学生评价。老师会永远记得你们的鼓励的。

⑦我相信你们集体的力量会更大,大家一起读,一定会比老师读得更美。

齐读(真棒,一起鼓掌,向自己祝贺)。

4、这么美的冰花,昨天晚上还没有,今天早上却开在了玻璃窗上,小童是什么心情呀,他怎么对妈妈说的呢?

5、当他又惊又喜地突然看到了冰花,他忍不住在心里赞美冰花(引读)啊!真漂亮!

三、创设情境,培养语感:

小童真幸运,他看到了那么漂亮的冰花,我们要是也能看一看该多好啊!想不想看?(想!)我可以帮你们实现这个愿望。

好,现在呀,天黑了——我们要睡觉了,请大家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音乐《鲁冰花》,教师贴画)一夜过去了,揉揉眼睛,打个哈欠,伸个懒腰,睁开眼睛。

我看到了你们和小童一样的高兴和赞叹。

引导背诵:

当你们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

我就是你们的妈妈,此时你们会惊奇地喊——

啊,真漂亮!它像——像——像——洁白。

窗户形状的画纸,按照课文内容“像树叶,像小草,像牡丹”设计了三块玻璃上的窗花,第四块留下空白,

四、发挥想象,合作探究:

大家说得真精彩!

聪明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冰花仅仅像树叶、像小草、像牡丹吗?不,它千姿百态。你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冰花?每个小组自己动手设计一幅你们想象的冰花。

要求:

①小组内大家一起商量画什么,然后由一个人来画,画好后就请把画交给

老师。哪个小组先画好就先展示这一组的图画。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请一个小组到黑板前,让第四块玻璃上开出他们想象中的冰花。

②展示:谈谈你们画的冰花像什么?(我的冰花像。)

(海底世界,高山流水,美味佳肴,心形的图案)

③小结:老师惊奇地发现,你们每个人的想象力都开花了。很多同学画的是各种颜色的冰花,这也不奇怪,因为冰花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会折射出不同的颜色。

五、欣赏质疑,迁移训练:

1.现在呀,我们去欣赏一下摄影师拍下的冰花的精彩画面。(音,古曲《春江花月夜》、诗、画)

同学们边看边想——

这是茂密的森林还是满天乌云

这是满天的星星还是跳跃的水滴

这是一丛丛的花树还是公园里的喷泉

你会不会从这金色的羽毛想到漂亮的大鸟

你的想象啊,可以像放风筝的线

放长再放长

还有无穷的神奇和美丽

等着你们去猜想

(旁白结束,音乐和画面继续进行)

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又有什么想问的呢?

2.过渡——这么美丽的冰花是从哪儿来的呢?你们想知道吗?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小童也跟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

(1)自己读读第三段,哪句话告诉我们冰花是怎么来的?(生答)跟他的想法一样的请举手。

齐读:(课件)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给你的。

(2)其实呀,老师告诉大家:

(课件)冰花是由于冬天夜晚寒冷,将玻璃窗上的水汽凝结而成的。

跟着老师小声读一遍。

这两句话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妈妈是把老师的话换了一种说法。读一读大屏幕上老师的话,再读一读课文中妈妈的话,你喜欢哪一句?(生答)

(3)妈妈的话说得很有意思,再读妈妈的话。

(4)我们平时也可以把有些话说得更有趣一些。

训练:

(课件)下雪了,道路、树木、房屋都被雪盖上了。

六、朗读全文,入境悟情(配乐):

过渡——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也不错。说到这儿呀,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从前啊,我每年冬天都会看到千姿百态、晶莹透亮的冰花。现在因为人类污染环境,破坏了大气层,气候转暖,苏州现在很难看到这一美景了。不过去东北还能看到哦!好吧,带上你们的想象,也带上你们的向往,让我们去看冰花吧!把课文拿好,准备齐读。

七、总结、作业:

我们的课上到这里。我想冰花已经开在同学们心里了。现在呀,天气慢慢变冷了,冬天快到了,你只要细心去观察,也会发现冰花的。到时候,你把它画下来,或者拍摄下来,或者写下它的样子,美丽就永远不会离开你。

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他、丰

2.看看书,你准备怎么来记这几个字?

3.指名选择生字,借助书上的笔顺分析字形,并指导书写。

(1)丰: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先写三横,再写一竖。二横短,三横长,稍稍向上斜,间距要相等。)

教师范写,教口诀:一横中,二横短,三横长,一竖竖中线。学生书空。在书上描红。

(2)他:左右结构单人旁,右边是个也。注意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在书上描红。

比较“他”、“她”和“它”的用法,前者指人,男子;女子;后者指事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如课桌、黑板、小草、白兔等。

说说课文中的“他”和“它”“她”各指谁?

(“他”指小童,小童是个男孩;“她”指妈妈,是个女的;“它”指冰花,是事物。)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继续描红、仿影。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

板书:

10

冰花

晶亮

一朵朵

像……

啊,真漂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2】

【教材解析】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图文结合展现“春、夏、秋、冬”这四季美景,全课以词组,三字句,节凑感强,易于学生朗读、记忆。通过精美插图画引导学生认识美丽的四季,了解大自然的景物特征:青草,红花,游鱼,飞鸟,一景一物结合层层学习,表现出大自然之美,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霜、吹、落、降、飘、游、池、入”等10个生字和“雨”字头、“阝”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风、雪、花、入、飞”等字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入”与“人“的不同,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春夏秋冬的特征,知道春夏秋冬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

1、认识四季特征。

2、掌握生字词写法。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流利地,有节凑感地朗读课文,学会用重点词进行口语训练。

2、按顺序(远近、左右)观察图画的方法。

3、利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更好有兴趣掌握课文中心思想。

【课前准备】

要准备好春夏秋冬四季的精美彩图,课文词句条,剪纸,彩色粉笔,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共有4组词语,8个三字句,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本课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愉快导入

1 .师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呢?每个季节景色是什么样的?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2.出示精美四季彩图。猜猜出示的彩图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认真观察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 。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反复朗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路、送、往”等8个生字,会认“鸭、伤、热”等8个生字,认识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并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会记会读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并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并学会保护自己。

2、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迷路的小鸭子应该怎么说,别人才能很快帮它找到家。

教学预案: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有一天,一只小鸭在森林独自玩耍,不知不觉,天黑了,小鸭迷路了,如果你是这只小鸭,心情怎样?小鸭害怕极了,伤心地哭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只迷路的小鸭子的故事,谁来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翻开120页,自由的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卡片认读

3、柳老师给生字找了个朋友,谁来读?

4、放回课文能读好么?试一试?读给同位听一听

5、太阳落山了,天也快黑了,可是有一只小鸭子还没有回家。他可孤单、可害怕了,不过,森林里有好多小动物都来帮助它,你们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帮助小鸭子回家呢?

三、学习课文1-2段

1、小白兔是怎样帮助小鸭的,自己读一读第2段

2、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呀?你心里是怎么样想的呢?

(呜呜呜,我要回家。这里小鸭子是迷路它很伤心,很想回家,所以我要这样读。)

(因为小鸭子哭得非常的伤心,所以我想好字要读重一点点)

(小白兔非常热心的安慰小鸭子,所以亲热这个词我认为应该读得比较重。)

(小白兔很爱帮助人,所以它的话应该读得轻轻地柔柔的,所以我就这样读的)

你们真会读书呀。我相信下面的同学你们也会读得更好。请你们再找自己的小伙伴演演这一段。等会我再请同学上来表演。

(3)有谁愿意表演给我们大家看?(指名表演)

(4)谁想来说说你的感觉

(我觉得小鸭子演得好,让我觉得它很着急,很害怕,很伤心)(我觉得小白兔也演得很好,它非常热心安慰小鸭子的语气也读得很好)

(5)同学们看得真仔细,听得也很认真。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分角色读读这一段了。我来读旁白。请愿意读小鸭子的读小鸭子,喜欢读小白兔的读小白兔。

四、识字

1、出示路、送、住、宝

2、自由识记,组词

3、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老师相信这些生字小朋友你们一定都认识。来我们一起来读读。

2、小白兔很热心的帮助小鸭,可是小鸭没有找到小鸭的'家,小鸭更伤心了,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接着学。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还有谁来帮小鸭了,同位分角色读3-4段

(2)分角色朗读,评读,它们读得怎么样?(小鸭子读得好,把小鸭子什么都不知道语气读出来了。)

(3)自己上台表演,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想对小鸭子说什么呢?

(小鸭子呀,你应该记住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名字那样别人才好帮助你呀。)

(小鸭子,你应该记住自己的名字。不然别人怎么帮助你呢?)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鸭找到了家了吗?读第5段

(2)小鸟是怎么做的?

(3)想想如果你是迷路的小鸭子你应该怎么说,别人才能很快帮助你找到家呢?相信你们如果迷路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家。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办、泪、听、拍

2、自由识记,组词

3、描红,评价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学会“月、只、来、里”四个生字,会认“请、星、边、眼、睛、到、家”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感受睛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会四个生字,会认七个字,朗读、背诵课文是本课的重点,感受夜空的美丽,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生闭眼想像,师描述情景。

夜深了,深蓝的天幕上缀满了闪闪发亮的星星。好像对我们眨着眼睛,这时我们坐上了月亮船划向了天空,你们看到了什么?

2、生交流自己的想像。

3、师小结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选方式,认读生字。

1、坐自己谈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要求学会的和会认的字,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

2、小组合作,轮读生字。

3、每个小组用不同的方式在全班展示读字。(开火车读、齐读、问读、抽读等)

三、“星星转盘“,认读生字。

1、生练读儿歌中的生字词。

2、出示星星词语大转盘,生自己转动转盘,读字

3、师转动转盘,生齐读。

第二课时

一、朗读竞赛,初读课文。

1、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自己练读。

2、读给小组的同学听,比一比,谁的耳朵灵,读得准的向他学;读得不准,大家指出。

3、书写竞赛,谁读得好就是今天得“朗读之星”。

二、图文结合,想象读文。

1、(出示书上的图)生读儿歌的第一节。

2、在图上指哪是小船?加上动作读句子:“月亮弯弯,像只小船”。

3、(听音乐,范读)想象自己就是小女孩,坐着船儿划上来。

4、生学着摇动小船,边摇边读句子“小船摇摇,摇到天边。”

5、说你在天边看到什么?配乐齐读第一节。

三、创设情境,体验中读句。

1、创设情境:我们坐着小船到天边,看!周围全是宝石般闪亮的星星,大家唱歌曲。

2、(讲讲当作月亮船)的想请星星一起玩吗?生分角色扮演女孩和星星,“女孩”邀请“星星”,请上星后手牵手一起读第二小节,一直到讲台上放满了“星星”。

3、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四、指导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5】

教学要点:

教学第二则谜语,认识这则谜语是怎样说明耳朵的一些特征的,同时学会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用间、黑、请口头组词。

3、集体背诵第一则谜语。

二、讲读第二则谜语。

1、自由读课文,生字多读两遍,读准字音,想想意思。

2、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下列字词的意思。

一片和一颗一样吗?什么不一样?

(不一样。片是平而薄的,如:一片农田,一片树叶。颗,圆形或颗粒状的东西叫颗如,一颗葡萄一颗水珠。)

(黑板上画一座山)(看图)山的那一部分叫山头?山头可以叫一座,还有那些东西也可以用座来称呼?(一座房子,两座大山。)

座和坐意思一样吗?

口头选词填空:坐、座(1)你的()位在哪里?(2)你()在什么地方?(3)我家住在这()山的对面。(4)请你()下来。

你听我说一遍与你再听我说一遍有什么不同?(你听我说一遍,是说一次,你再听我说一边是已经说过一次,现在说第二次。)

口头选词填空:在再(1)欢迎你()来。(2)妈妈()家里。(3)()见了,可爱的家乡!(4)书放()讲台上。

3、默读课文,思考:谜底是什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4、同桌讨论后,指名回答谜底是什么?并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

5、朗读并背诵课文。

三、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初步学会了猜谜语的本领,知道猜谜语,不能瞎猜,要反复读,一边读一边想,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把谜语里面讲的事物特点,和生活中的实际事物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猜得对。

四、指导书写生字,引导学生记字形。

着重指导片、再的笔画。(让学生看课堂练习中有关笔顺的分析。)

五、课堂练习;1、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第3题,在共同订正。

2、猜课堂作业中的字谜。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6】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对兔妈妈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小兔、兔妈妈、乌龟、骏马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2、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3、从中可以体会到兔妈妈对它的孩子怎样?

4、指导有感情朗读。

读出兔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

细读第2--4自然段。

5、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了,它是怎么问她的孩子的?孩子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指名分段朗读2--4自然段。

6、从兔妈妈的问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1)用亲切的语气读读妈妈的问话。

(2)小黑兔回答妈妈的问话时心情是怎样的`?

(3)同学们谈一谈小黑兔的话,体会体会。

(4)指名分角色朗读妈妈与小黑兔的对话。

评议,他的读能让我们体会到小黑兔的心情?

(5)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小黑兔的心情,想一想它是怎样说句话的?

(6)指名读,评议,再读。

同学们通过朗读,体会到了小黑兔的心情,大家能不能加上动作说句话?

生边做动作边朗读课文。

小白兔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同学们读一读小白兔的话,体会体会。

指名读。

评议,再读。

(7)同学们体会得真好,现在你能通过做动作有感情地读一读小白兔的话吗?

自读,指名读,齐读。

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

7、细读第5--7自然段。

(1)对于两只小兔的回答,妈妈十分惊讶。

(2)让我们读出兔妈妈惊讶的口气。

(3)那么小白兔和小黑兔又是怎么回答的?

从中能体会出它们的心情怎样?

指名说,相机观察插图。

(4)有感情地分别读小黑兔和小白兔的回答。

(5)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8、细读8--10自然段。

(1)这次兔妈妈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8自然段。

(2)你体会到兔妈妈的心情怎样?

(3)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3)有感情地练读第8自然段。

9、对此,小黑兔非常不理解,它非常生气,齐读第9自然段。

(1)兔妈妈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2)指导有感情朗读全文。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你们读得真出色,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怎么知道读哪只兔子的话该用什么语气呢?

分角色朗读课文。

2、老师奖励你们,我们一起表演课本剧,好吗?

自由组合表演。

上台表演。

评选最佳表演。

板书设计:

不奖小黑兔得意跟乌龟比

蘑菇该奖给谁敢于和高手比

奖小白兔难不情跟骏马比

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2、学生能够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了敢于和强手竞争,才能显示出真正本领。

3、对于新部首&“字头&”有一部学生巩固的不好。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山、石、土、田、人”5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格里的范字写字。

4、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山、石”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我们是怎么记住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愿意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前两课学习的生字)生字朋友认识的越多我们的本领就越大,你们愿意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吗?好,这节课我就在给大家介绍5位新朋友。

二、整体感知。

打开识字第三课,看看这课一共有几幅图,我们要认识几位生字朋友?借助拼音叫一叫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

三、学习生字。

(一)识记。

1、学习:山。

(1)出示图片: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用图画引出“山”的象形字,进一步认识生字“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2)出示小朋友爬山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3)我们应该怎样记住“山”字呢?“山”共有几笔?课件演示按笔画记字形,同时认识新笔画“竖折”。(学生伸出小手和课件一起写,边写边说笔画。)

2、学习:石。

(1)看图认识“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石”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3、学习:土。

(1)看图认识“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4、学习:田。

(1)看图认识“田”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田”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5、学习:人。

(1)看图认识“人”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人”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课中休息:找朋友

(二)指导书写。

1、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2、观察后,说说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的位置。

山:第一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写到下半格的中间靠上一点收笔。

第二笔“竖折”,起笔在左半格中间横中线下边一点,注意竖短折长。

第三笔“竖”,起笔比第二笔竖折的“竖”略微高一点,要写对称。

石:第一笔是“横”,起笔在上半格中间竖中线左边一点写,横不要太长。

第二笔“撇”,起笔在横中间偏左一点写,注意不要出头。

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第四笔“横折”的“横”靠近横中线,注意“口”不要写得太宽。

田:“田”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注意里边的“横”写在横中线上,两边不要写满,“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土:上边是十,“横”要写短,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横上边的竖和下边的竖应一样长。最后一笔“横”稍微长一点。

3、让学生按笔顺把书中的红色笔画描一遍,及时巩固笔顺。

4、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独立试写一个。

5、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如:“石”字,教师范写,具体指导。

6、学生照书上范字把每个生字再写一遍,写后评一评。

四、练习。

课件演示:数笔画。

五、小结。

六、作业。

写生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8】

教学内容:

学习《插秧》这首儿歌,认识6个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春姑娘回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你画的春天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好吗?

春天是播种插秧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看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二、新授:

1、(放音乐,老师朗诵儿歌)

要求:边听边看,标出你还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8、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

9、开火车读课文,小组比赛。

想一想,城市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10、朗读挑战赛: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插秧

水田是镜子,

映照着蓝天,

映照着白云,

映照着青山,

映照着绿树。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9】

一、教材分析

《画鸡》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通过对一只大白公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公鸡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这首古诗以“画鸡”为题,从绘画的角度写“公鸡”,通过描绘的过程,赞美公鸡的美丽和贡献,培养儿童喜爱大公鸡、学习大公鸡的思想感情。全诗共四行两句,分两层。第一层(1~2行),具体描绘公鸡威武神气的样子。第二层(3~4行),点明公鸡言行作用。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抓住古诗的特点,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努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一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表;二是通过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汉语拼音l,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试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够感兴趣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用口头或图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5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3个字。

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3、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其中,学生能初步运用拼音试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四、设计理念:

主体性教学理论。从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情境,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不断创造新的自我。我们应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要注重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积累、学习方法的习得、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五、教学流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导人,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谈自己对公鸡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画鸡。这时我用拼拼音的方法,让学生试读生字,拼读生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对拼音的注意。接着,通过引导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另一方面以拼音为凭借认识相应的生字词,并顺利过渡到试读古诗。

(二)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1、指导试读古诗,学习生字:

1)让学生试读古诗,初步运用拼音来学习生字;同桌间互读古诗,相互帮助学习生字。

2)用手指着书,跟着录音读古诗。从而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位置,纠正字音。

3)检查,指名读,引导学生评价。

4)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读。因为,这是初入学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6)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熟悉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7)全班齐读

8)分组比赛读

2、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3)灵活运用生字卡片,通过“开火车”、“抢答”等多种游戏活动,使单个生字反复多次,不断与学生见面,激发学生兴趣,动静结合,最终达到准确快速认读的程度。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4)教师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对生字进行多种方法构建、学习。

例如:a、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b、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c、数笔画。万:一笔横,二笔撇,三笔横折钩,一共有三笔。

d、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e、找朋友。户:“尸”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户”字。

f、出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

g、给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准生字给戴上。

总之,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大面积,分层次的听读、识字活动,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整体记忆,发展儿童了的语言;同时,利用拼拼音的方法和无意识的识字作用,达到识字的目的。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 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4、突破难点,学习最后两行。通过认识祖国的地图,教读祖国的名字和欣赏祖国的风景图片等方式,学生情感得到了熏陶,入情入境,从而达到与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鸣。

(四)、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因为学生预习时,大多已经将古诗背诵会了,所以该环节只需要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即可。

(六)、回读古诗,完成作业

1、按古诗原文填空。

不敢轻言细语,一叫开。

大公鸡

样子颜色打鸣

2、画一只大公鸡,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在画的左上角题上《画鸡》这首诗,左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七)、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选择一种动物,介绍它的样子,从而将课堂延伸至课外,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继续保持,并促进了学生间,学生和家长间的交流、沟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0】

《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3个二类字,会写“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认识“斤字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认识13个二类字,会写7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出示捡到的玩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生字,精读课文。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教师领读生字并扩词。

3、齐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火眼金睛”游戏。

4、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5、送字宝宝回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6、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7、组织讨论:怎样做才能不丢东西呢?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

二、自主积累词语。

1、在《文具的家》里你学到了哪些词语?

2、你能选一个说一句话吗?

三、写字指导。

1、(出示7个要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具:里边是三横。丢:先写一撇,再写一个去字。皮:第一笔是横钩。已,区分“己”和“已”。

四、口语交际训练。

(一)想象训练。

1、创设情境,在讲台上摆放着被遗弃的铅笔、橡皮、尺子,它们碰到了一起,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

2、“失物招领”会。把自己遗失的文具领回家。

(二)说说你书包里有哪些小伙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并学会用生字、扩词,及用部分词语。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学习本课,使学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好要有好的措施,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5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熟课文。

2、自主合作的形式学习生字。

教学策略:

1、在谈话中开始学习,通过听读认识本课生字,在小组交流中找出好。

2、识记生字,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巩固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和乐趣。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自己种过种子吗?是不是也希望自己的种子快点发芽长大?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拔苗助长》。

2、板书课题《拔苗助长》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2、同桌读课文,读不通的,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4、了解学生认识生字情况。

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放课文录音,学生认真听。

2、学生模仿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4、小组讨论。

(1)那个种地的人为了让自己的秧苗快快长高,他想了什么办法?

(2)说说自己种种子的体会。

5、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大家评议)。

6、师: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决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

7、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1、学生谈收获。

2、学生自评、互评。

五、布置作业: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拔苗助长

拔、苗、助、古、总、终、于、疲

力、尽、累、非、常、枯、死

实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四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语文的快乐,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这样接下来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怎么写好一份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篇一)

教学目标 :

1. 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 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 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重点:

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

难点:

讲一讲,做一做,平时怎样孝敬父母?

教具:

生字卡片、孝敬父母的图片、录音机、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发现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干得怎么样?(随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激发学生自主说认识的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让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拼一拼,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2)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看清韵母读:教、错、筷、夸(三拼音)

看清声母读:事、扫、错(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看图,照例句说句子、找词语、读字。(方法:一人描述说句子,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字条认读。)

(1)出示例句: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

找词语:懂、礼貌、父母、教

认读生字:懂、貌、父、母

(2)照样子说句,找词读字

句:“做错事,即改正, 。”

词:长辈错,要提醒, (错)

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愿承担。 (愿)

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 ( 碗、筷、扫、夸)

5、你还在家里做了什么家务事?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并学习编成三字歌。

5.分析字形结构,记字。

偏旁联想识字:改、愿、碗、筷、扫(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识字:认( + 人) 教(孝 + )

6.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父”和“母”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父”撇笔和捺笔要舒展开。

“洗”的“亅”要写在竖中线上。

“母”字注意笔顺是:撇折、横着钩、横、点、点在左上格起笔。

“真”字的最后一横写得长一点。

(三)读词想象

1.用适中的速度朗读词语。

2.读出词语的韵味。

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友、少、辈、貌、教、听、事、正、错、醒、好、诚、事、担、筷、院、我、家、子、夸”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看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情景。

4.自己读词语,想象词语描绘的情景。

(四)实践活动

出示我会读,领读,示范读,齐读。

说一说:你准备为父母做什么事?小组开始讨论,练习编三字歌。

做一做: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

记一记:把每天为父母做的一件事记下来。

作业布置 :

⒈抄写生字。

⒉认读“懂、夸”等14个生字。

⒊做一做: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

板书设计:

识字 2

我 ————爱————家

尊长辈 懂礼貌

父母教 认真听

家务事 愿承担

资料提供者:陈秀芳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篇二)

教学要求:

1会流利、有感情的背诵《尾巴》这首儿歌,记住“读一读”中的四个词语。

2练习用“好像”说话。

3认识并正确书写笔画“竖提”,会写“长”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课前已出示课题)

师: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今天上什么课?

指名读课题。强调尾巴的“巴”的轻声。

二、出示课件,讲读课文。

1出示课件图。(猴子图、兔子图、松鼠图)

师:图上有什么?

2师: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一下这些动物吗?

生:松鼠的尾巴像棉被。

生:兔子的尾巴像一个球。

生:猴子的尾巴像鞭子。

生: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师:这是一把什么伞?

生:一把降落伞。因为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时,它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

师:你简直像个科学家一样。太棒了。

3师:老师提问题,你们用手指指着大屏幕告诉老师。(边问边指,师生交叉进行。)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生:(手指大屏幕告诉老师。)(全体学生参与。)

4师:请听清楚我的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记住了老师的三个问题?

(指名学生提问。)

5师:谁愿意像我一样,把三个问题连起来问一问?

(学生模仿着老师的样子问一问。先指名问,再小组齐问。)

6师:用话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

7同桌一问一答。

8师:谁会把三个问题放在一起,三个答案放在一起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

9(出示课文内容。)

师:带有问号的话该怎么读?

生:略。

(学生自己读。问题和答案两部分分开读。)

(指名读。齐读。)

三、打开课本,认读词语。

1师:看课文,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仔仔细细读一次,注意每个字该怎么读。

考考自己,“读一读”中的词会不会读。

2出示词语。(尾巴好像一把伞兔子)

师:会读的举手。(你有一个认识的就可以举手了。)

(依次读,变换词语顺序读。)

(单独念,开火车读。)

3师:(指着“尾巴”这个词),我们知道,课文中“尾巴”特别多。请你找一

找,并在课文中圈出“尾巴”这个词。数一数有几条尾巴,并请你伸出手指告诉老师。

生:课文中一共有七条尾巴。

(师生共同在实物投影上校对,并且给“尾巴”标上序号。)

4师:谁知道每一条尾巴分别指的是谁的尾巴?(教师指尾巴,学生说。)

生:这条尾巴是猴子的尾巴。

生:这条尾巴是兔子的尾巴。

生:这条尾巴是松鼠的尾巴。生:这条尾巴也是猴子的尾巴。

生:这条尾巴是兔子的尾巴。

生:这条尾巴是松鼠的尾巴。

5师:题目中的尾巴又指的是谁的尾巴?

生:题目中的尾巴指的是大家的尾巴。

四、扩展训练。

1师:除了这几条尾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它们怎么样的?

2师:谁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

生:燕子的尾巴好像一把剪刀。

3师:谁的尾巴好像什么?

生: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张开的扇子。

生:小猪的尾巴好像卷卷的西瓜藤。

生:……

五、教写生字“长”。

1师:(出示生字“长”。)这个字谁认识?指名读。

2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长”。边说边写。

遇到笔画竖提就随机教学笔画“竖提”。先范写,再书空,然后“竖提”与“竖

钩”比较。

再整体指导书写“长”字。先书空,再在田字格中书写。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师生共同讲评优秀作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篇三)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2、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

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2)出示:日

问: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练习。

(1)生练习书写“日”,体会所写的笔顺规则。

(2)以此规则类推到“四、田”上,请学生板书这两个字的笔顺。

(3)其他学生仿照练习。

(4)师巡视指导。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井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问: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

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

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取最好的组合。

教学后记:学生学会怎样做一个好客人,怎样做一个好客的人。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彩虹的美,初步培养爱美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虫字旁、三撇儿,懂得“夏天、美丽。出现、彩虹”等词的意思。

3.会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虹、夏、全、现、道、美、丽、彩”,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解“夏天、出现、美丽、彩虹”等词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结合说话训练,学习字词

(1)联系生活实际,学字词。

A.现在是什么季节?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常常要下雷雨。

B.学生词:夏,师范写“夏”,学生书写。

(2)看幻灯,欣赏画面,学字词。

雷雨过后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看幻灯片。

A.雷雨过后出现了什么?学习:道。彩虹。师范写“彩”“道”,学生书写。

a.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彩虹?看板书“一道()的彩虹”。学习:美丽。师范写“美”。

b.彩虹美在哪里?

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出示彩虹图,认识各种颜色并进行说话训练:

彩虹的颜色真多,有......)

形状:用“像”说话。师范写“像”,学生书写。

c.串词语描述,夏天的午后,下了一阵雷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远远望去,好像一座七彩的桥。

学习:“现”。自己分析字形。

B.雷雨后的景色中,还有什么景物也很美呢?(山、树、稻子、玉米等)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呢?今天我们学习第35课虹,齐读课题。

C.请小朋友找出描写山、树、稻子、玉米等景物的句子读一读。学习:全。分析字形。

(二)读通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读错的字音纠正,难读的句子跟读。)

(2)齐读课文。

(三)作业

(1)每个生字书写3个。

(2)课堂作业本第1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篇五)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习生字:江南。

二、分析课题

这是古代的一首民歌。

“江南”是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南部和浙江的北部。

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地方。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可采莲田田鱼戏间西北

(2)指名朗读,指点学生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戏。

(4)齐读生字词。

(5)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书后第二题,练习书空。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

“莲”指荷花,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什么意思?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

看图,莲叶是什么样的?

莲叶挺出水面,像擎在手里的一把把小伞。

小结。

3、第三至七行。

(1)看图,鱼儿在莲叶间游动,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这儿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

(2)指导朗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3)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小结:这五行写鱼儿在莲叶间四处游动,穿来穿去,好象在游戏作乐。

三、巩固

1、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田田戏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学习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要读出采莲人愉悦的心情。

2、指导停顿。

3、反复练习朗读。

4、自由练背,指名背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2500字模板


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正式开课之前,教师都应该提前准备好课程教案。教案是教师的和学生之间的船桨!上课需要的优秀教案你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宇,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在括号里填上时态助词“着”、“了”、“过”。

4.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5.熟记成语。

6.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7、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

(1)朗读这段话,说说这些钢笔字的特点。

(2)默读这段话,想想楷书的运笔方法。

3.练习。

(1)描红观察整体,注意一气呵成。

(2)注意行款布局,体会整体章法。

4.反馈。

(1)评议学生作品。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写。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题目提出几个要求:①找出错别字,②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括号里。

2.指导。

(1)读句子,句中有几个错别字?

(2)依据句意,画出错别字。

(3)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口头纠正。

3.练习。

(1)学生默读句子。

(2)纠正错别字,如:“带”应改为“戴”,“带”作为动作是随 身拿着的意思,“戴”是把东西放在人的头上、脸上或胸前的意思。

带(戴) 像(向) 已(以) 颂(诵)

4.反馈。

(1)指名学生上黑板改错。

(2)集体评议。

(3)用错的字重新组词,加深印象,如:带(带领)。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读题。

(2)说明本题的要求,在括号里填上“着”、“了”、“过”。

2.指导。

(1)出示句子,指名学生逐题朗读。

(2)想一想:凭借语感每句话中该用哪个词?

3.练习。

(1)动笔选填“着”、“了”、“过”。

4.反馈。

(1)检查学生填写的词是否正确。

(2)同桌互改。

(3)指名读句,进一步体会“着”、“了”、“过”的用法。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复习逗号、句号用法。

(2)认识书名号“《》”和“〈〉”。

(3)书名号在什么情况下用?

(4)举例:“他的文章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了。”

(5)“小学生学习报”为什么要加上书名号?(“小学生学习报”是一种报刊的名称)

3.练习。

(1)读第1~3句,把该用书名号的地方用上书名号,说一说为什么。

(2)教师巡视检查。

4.反馈。

(1)三个人各在黑板上给句子加上标点。

(2)集体批改,纠正错误。

(3)抄写句子,并加上标点,注意书名号的书写格式。

(4)小结: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用书名号。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要求是熟记成语。

2.指导。

(1)正确朗读成语,不认识的字。(2)韵句连读,每排两个成语连读。

(3)说说你了解的成语意思。

(4)教师说出学生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诵读记忆,形成积累。

(2)同桌互背。

(3)对背,如一人读“铁面无私”,另一人背“执法如山”。

4.反馈。

(1)“开火车”朗读。

(2)成语填空。

铁面无( ) 执法( )山 ( )( )在后 ( )( )在前

一( )不( ) 扶( )济( ) 排( )解( ) 见( )勇( )

( )义( )言 唯( )是( ) ( )人( )贤 ( )( )清风

(3)教师说意思,学生说出成语。

(4)记成语竞赛,看谁先记住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第六题: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别人

课前准备:准备投影片。

一、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题目:学会请教别人

2。读一读,明确口语交际的两点要求及其重要性。

二、指导

1.读一读每题的文字。

2.打幻灯,启发合理想像,思考:在这几种场合怎么向别人请教?

三、练习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3.同桌根据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互相练说。

4.教师巡视,进行个别纠正与辅导。

四、反馈

1.指名一学生说,评议有没有达到两点要求。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说话是否清楚,是否有礼貌)

4.评价小结。

我们向别人请教问题,要把请教的问题说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有礼貌,称呼要符合别人的身份,要用“请”、“能告诉吗”,最后还要说声“谢谢”。

五、教学第七题:学写毛笔字(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2

指名说说图意?(要求用一句话说出来)画了两根丝瓜,几片丝瓜叶子,还有丝瓜的须子。

B出示声母s,告诉学生:s的读音和丝瓜的“丝”读音有点像。

C教师范读,告诉学生读的方法:读s时,舌尖向前平伸和上门齿背靠近,让气流从中擦出来。领读,学生体会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字形及书写:

联系实际生活,引导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像图上的丝瓜须又像半个8字)“丝瓜丝儿sss,半个8字sss”。s有一笔写成,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在书上描红。

(3)教学si及其四声。

As和i也是好朋友,它们组成的音节也是整体认读音节,出示音节si

B引导学生推测读法:si不要拼读,只要将s的音读得长一点就行了。

C领读、齐读、指名读。

D比较s和si发音方法的异同。指读s和si的卡片。教师发音,学生判别,拿卡片领读。

E出示si的四声,学生自由练读,引导用它的四声练习组词。

丝瓜;死了;四个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字母卡片,告诉学生zcs是平舌音。

2、抽读音节卡片zicisi。

3、听下面的句子,找出音节是zicisi的字。

四个孩子在本子上写字。八路军用刺刀把日本鬼子刺死了。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小黑板:zcs。

2、指名说说小黑板上哪些是声母,哪些是韵母,哪些是音节

cbztcsdsrnz

二、新授。

1、教学zcs与a的拼音。

(1)出示:z-a-zac-a-cas-a-sa

(2)练习自由拼读。

(3)指名读音节。

(4)齐拼音节。

2、带调拼读单音节词。

(1)出示擦窗、扎辫子、洒水的一幅图。

(2)指名说说图上的意思。

(3)将3个音节分别发给三个同学,请拿到音节的同学将音节贴到响应的图上方。贴对了,学生练习拼读。

3、带调拼读双音节词。

(1)教学cūxì:出示,分析,逐字练习拼读,再连读。最后看图说说图意:粗细

(2)教学zǔfù:出示,分析,逐字练习拼读,再连读。最后看图说说图意:祖父。

三、巩固练习

练读书上的拼音词。

教学目的:

1.学会认读Z、C、S三个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发音准确。

2.学会正确书写Z、C、S三个声母。

3.引导学生观察,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习惯,项固“i”上的标调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2.学会正确书写“S”。

教具准备:

声母及音节卡片、小黑板、小红花、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卡片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6个韵母,14个声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我请小朋友来读声母、音节卡片。

tu di g b d p q t t e

ju xu qi jia tuo

二、新课

1.小朋友们的本事真不小,认识这么多的字母和音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声母。这节课谁学得最好,老师就奖给他一朵小红花。

2.教学Z

①出示灯片1问:图上的小弟弟在干什么?(写字)

②请跟着老师念“写字”,把“写字”的“字”读成一声,并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一个声母“Z”,板书Z,请跟着老师读。看一看它像我们数学当中的哪个数字?像个2字。教儿歌:像个2字,Z、Z、Z。

③出示音节“zi”,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张卡片比这一张卡片多了一个什么?(同时出示音节zi、声母Z),声母z多了一个i就组成了一个音节zi。i就像声母Z的一个不能分离的好伙伴,i在这里不读“衣”,它不能和Z相拼,它和声母Z组成一个音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读,仍读zi,zi又称整体认读音节。

把声母Z读得长一些,重一些就是音节“zi”的读音,请听老师读zi、zi、zi,小朋友判断读的是声母Z还是音节zi。

以前我们学的音节都有四个声调怎么读,出示幻灯片:zī、zí、zǐ、zì,请跟老师读,小朋友自己练习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3.教学C

①今天小朋友们都学得很认真,出示幻灯片2,这是什么?(刺猬),一种长有许多刺的小动物。

把“刺猬”的“刺”读成一声“ci”,并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声母“C”,板书C,范读三遍,教读三遍。

②出示“ci”

小朋友们,想一想,老师在声母C的右边加一个“i”就组成了一个什么?(音节),音节要读得长一些,响一些,有哪位小朋友能读出这个音节?

谁能读出ci的四个声调,灯片显示cī、cí、cǐ、cì,请大家跟着老师读,老师说几声,学生读相应音节。

4.教学S

①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蚕),蚕在干什么(吐丝)。

请一位小朋友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图上画的什么?

请跟我读,把蚕丝的“丝”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今天要学的第三个声母“S”的发音,范读,教读。

②前面i和z、c组成一个整体认读音节,那“i”与声母“s”也组成一个什么音节呢?该怎样读?请学生试读,再读出四声。

5.分组赛读zi、ci、si四声及文中的儿歌。

6.教学书写

①观察书上z、c、s占几格,占的哪一个格?(中格)

②范写z、c(半个圈)s(从右向左写,像半个八字)。

三、游戏:小猴闯关

小猴下山闯关,闯过声母、二拼音、三拼音、整体认读音节四关中任意三关者得一朵小红花。

小黑板出示:

声母关p d z c s

二拼关gu xu qi he ha

三拼关jia xia gua qia

整体认读zi ci si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三个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大家都学得很认真,还有几只聪明的小猴闯过了几关,得到了小红花,小朋友们以后只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就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z c s教案

本课包括4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z、c、s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他们的四声,并配有三幅提示音形的图画。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a、e、u的拼音练习以及三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z、c、s的书写范例。

第四部分是复习巩固,包括两大块内容。第一块内容是一张全家人在劳动的画,以及三个标有拼音的词语。第二块内容是一首标有拼音的儿童诗。诗歌中有许多三拼音,如"qiáo、suàn、liǎo、xiǎng、kuài"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鼓励孩子们之间互相帮助,如小组内还有困难,可让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发音时的区别和三拼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预设目标:

1能正确认读、书写声母z、c、s。

2能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其四声。

3能正确拼读z、c、s与其他韵母组成的音节。

4能熟练地拼读儿歌,并正确认读"做、过、了、不、乐"5个生字。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拼音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认读、书写声母z、c、s。

2能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其四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认读韵母aoeiu及其四声。

(二)学习新课

1教学"zi"

(1)出示图片,小姑娘在干什么?(小姑娘在黑板上写字。)

(2)用粉笔写的字叫(生:粉笔字)。

用钢笔写的字叫(生:钢笔字)。

用铅笔写的字叫(生:铅笔字)。

用毛笔写的字叫(生:毛笔字)。

你会写哪种字?

(3)字的拼音就是"zì"(出示)试读,引导观察形:像小姑娘写的字,加上ì。

去掉小帽子,谁会读?(正音)

(4)练读四声。

(5)儿歌巩固:

老鼠出洞,zīzīzī。

我爱紫色,zǐzǐzǐ。

我会写字,zìzìzì。

2教学"ci"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小刺猬)

(2)为什么叫它刺猬?(身上有刺)

(3)还有哪些动物身上也有刺?(豪猪……)植物呢?(茄子、黄瓜、月季、玫瑰……)

(4)刺的拼音就是"cì",引导记形。去声调认读"ci",正音。

(5)练读四声。

3教学"si"

(1)出示图,蚕宝宝在干什么?(吐丝)

(2)谁还能给丝组个词?(头发丝、钢丝、铁丝、萝卜丝……)

(3)丝的拼音就是"sī",引导记形。去声调认读"si",正音。

(4)练读四声。

(三)巩固练习

快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四)比较认读

出示zi--zci--csi--s

1师带读。

2说说每对拼音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明确前面的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后面都是声母,发音相似,但声母的发音要更轻、更短一些。)

3打乱顺序认读。

(五)书写练习

1师范写,生书空。

(强调z、c、s都是小个子,都住在二楼,都是一笔写成的。)

2生在书上临摹,速度快的在范字旁可多写几个。教师提醒学生写字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

3交流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拼读z、c、s与其他韵母组成的音节。

2能熟练地拼读儿歌,并正确认读"做、过、了、不、乐"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巩固

猜谜:像个2字(打一声母)。

半个8字(打一声母)。

半个圆圈(打一声母)。

组内(举拼音卡片)比赛

(二)复习认读

卡片认读zi、ci、si、z、c、s。

(三)拼读练习

1出示:zazezu

(1)学生试读。

(2)指名拼读。

(3)小老师领读。

(4)各种方式练读。

2同样方法学习cacecusasesu。

3比较认读:

za--ca--sa

ze--ce--se

zu--cu--su

4三拼音练习

出示"zuocuosuo"。

(1)回忆三拼音的拼法:可先把后面两个音拼起来,再和声母相拼。或快速连读三个音进行拼读。

(2)学生试读。

(3)小老师领读。

(4)各种形式巩固读。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图: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小组合作并将带有拼音的卡片贴到适当的位置。

bàbà:(tuōdì)

māmā:(cābōli)

xiǎomíng:(zuòhèkǎ)

(2)集体拼读。

2出示儿歌

(1)自己试着拼拼读读,将有困难的拼音用铅笔在书上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互相请教不会读的拼音。

如仍有困难可将拼音写到黑板上。

(3)共同解决黑板上的拼音,并各种形式进行拼读训练。

(预设:suànxiǎngkuàiliǎoqiáo)

(4)小组成员再次合作,用喜欢的方式练读儿歌,也可背出来。

(5)汇报表演。

(6)齐读儿歌。

(7)出示生字:做过了不乐

(8)回想它们读什么,想不起来的的可以去找找它们的拼音。

(生可能会提出:"了"和"一"有不同的发音,教师随机渗透多音字教育,但不强求人人掌握。)

(9)认读生字。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配合学习z、c、s和zi、ci、si发音的录音带;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二)字母教学

学生发z、c、s的音有一定困难,可以利用图,借“字、刺、丝”来读准音。教师要讲清发音部位,强调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咬着舌尖发音。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发音要领。

教学字母的形,要充分利用图,还可以用口诀记忆:“小2z,半圆c,半个8字就是s。”

(三)整体认读音节教学

本课开始学习整体认读音节。教学zi、ci、si的读音时,告诉学生,把字母z、c、s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zi、ci、si的音。可以对比着发音:zzi,cci,ssi,体会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发音的相同和不同处。还要让学生知道,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不能拼读,要整体认记。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练习要打乱顺序读、挑读,反复练习。结合四声练习,告诉学生i上标调时要去掉上面的点。

(四)拼音练习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拼音方法,自己练习拼读,然后指名拼读,同学评议,教师指点。

(五)书写指导

z、c、s三个声母都是一笔写成。着重指导写s,它是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半圆,再向右半圆,像阿拉伯数字8的半边,要写正,不能歪。

(六)扩展活动

1?学生回家做声母z、c、s的卡片,并读给家里人听。

2?读一读,比一比。

zziccissi

zizacicusise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参考资料

z、c、s的发音方法发z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微放松,形成窄缝,让气流自然从窄缝中挤出。发c时,发音动作和z基本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强。发s时,舌尖向前平伸,和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

z、c、s的发音部位都是舌尖和上门齿背,发音时舌头是平的,叫平舌音,也叫舌尖音。

在这堂课中,我能体现课改新理念,灵活驾驭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主要有如下几个优点:

一、善于创设情境,使拼音教学情境化、生活化。

1、一开始,我用歌曲导入法。播放歌曲《郊游》,与学生边歌边舞,在美妙的歌声中走进拼音王国。

2、我能充分利用情境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3、我能通过游戏和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如:用火柴棒和红线摆一摆字母,记忆字形。做游戏“摘苹果”,苹果背面注有音节或字,读对了苹果就是他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升华。

二、善于使用激励手段,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悦。

教师要想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取决于他对儿童的态度。(柴可夫斯基语)课堂上,我热情的语言不离口,如:“你真棒!太厉害了!哇,你真行!”等,加上一个向他们竖起的大拇指,一个个鼓励、赞赏的近乎夸张的表情,时时撞击着学生无拘无束的心灵。

此外,音节的拼读比较枯燥,我就采用夺红旗比赛,比一比哪一小组夺的红旗比较多。学生的竞争意识立刻得到了张扬。

三、注重引导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1、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学生会编“像个2字Z、Z、Z,像个半圆C、C、C……”

2、在教学第一组音节的拼读之后,我让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我课前发下去的音节卡片,一起学着拼读第二组音节。虽然,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不是很强,但他们的合作意识开始了萌芽。

当然,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一、常规培养需强化。

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查,需要时时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特别是对于一、两个比较好动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还需多费苦心。合作小组的构建、强化也有待于提高。

二、难点的突破还不够。

三拼法一直是拼音教学的难点。虽然前几节课一直学习三拼法,但学生很容易忘记。本节课中,我的示范不够多,学生的练读还不到位。

在今后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探索,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复韵母an en in及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正

确书写。

(二)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

难点读准复韵母an en in的音,认清复韵母的形。教学难点是拼读音节。

三、教具

拼音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汉语拼音”教学单元的每课一般包括4个部分:

(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

(2)音节拼读练习;

(3)拼音词、儿歌朗读练习。

(4) 汉语拼音书写及会认字。所有拼音部分都如此编排,教材编排循序渐进,适合迁移,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汉语拼音”的开放性表现在每篇课文内容饱满、弹性空间大,既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宽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词语、造句、编儿歌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去体验、去探索,去表现自我,去参加自由的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知尚浅,在教学中,应该最大限度的联系实际生活,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发音指导及拼读练习,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本设计在拼音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编顺口溜、找规律、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兴趣央然地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真正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学习目标:

1、巩固复韵母的发音要领。引导学生寻找发音规律,自主学习an en in和整体人读音节yin yuan,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节。

3、认读3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

4、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画面、认识事物,乐于表达。

教学重点、难点:前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前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三拼音节的拼读是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字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喜欢猜谜吗?猜哑谜,试过吗?看老师的口形,请你猜一猜老师发的是什么音,找到字母小卡片,举起来读一读。(a—aie—eiu—ui)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小学生喜欢的游戏,通过游戏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你发现单韵母和复韵母的发音有什么不同吗?(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动,复韵母发音时口形要变动,有前一个音滑向下一个音。)

小结:发复韵母的时候都是从前一个音滑向下一个音,连成一个音。

二、启发引导,发现规律。

1、课件动画跳出anenin

可爱的拼音家族又来了几位新朋友,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都有一个n)(每一个韵母前面都有一个单韵母)

3、教学-n的发音

这几位都有一个-n,不过他不是声母“n”,他跟在单韵母后面,我们叫他韵尾。但他的发音和声母“n”有关系。我们只发“n”的前半部分,用舌尖顶住上齿背(手势)让气流从鼻孔里出来。因为是韵尾,所以要读得轻一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汉字。

2、通过词语搭配联系,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

3、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说这样的词。

4、学习猜谜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谈话激趣。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了许多本领。今天我们就要去语文俱乐部——语文园地六中去大显身手,参加其中的四关擂台赛,看看哪个小组、哪个小朋友是俱乐部的擂主?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第一关:我会说看谁说得多。

1、出示题目中带偏旁的字认读。(在汉字王国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汉字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2、这些汉字朋友有什么特征?能说出他们的偏旁吗?指名学生——说出9个字的偏旁,教师相应板书。

3、认读偏旁。

4、偏旁大搜寻。(有这些偏旁特征的汉字朋友还有很多,把他们邀请出来。小组成员合作,比一比哪一组邀请的汉字朋友又快又多?)

5、集体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板书。(老师根据偏旁的字数给每一小组加分)

6、扩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偏旁?都有哪些汉字朋友?

第二关:我会连

1、认读词语,找朋友。分组合作连结,交流汇报。

2、你发现外面下半圈“红红的、绿绿的、白白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

3、读出词的不同意思。如:把“可爱的”与“小猫”连在一起,你又发现了什么?

(一是小猫很可爱;二是可爱的是小猫,不是别的。指导读好语气)

4、扩充练习:“可爱的”还可以与谁交朋友?找出课文中圈词更多的朋友。(哪个小组找得多,得分最高。)

第三关:读读说说

1、过渡:小朋友真聪明,顺利地闯过两关,教师真为你们高兴。你能开开心心地读读这些词语吗?(出示课文中的四组词语认读)

2、我的发现:每组前后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

3、应答赛。师说前面两个词,生答后面的叠词。或师说后面的叠词,生说前面的词。

4、加赛:你知道还有那些词也能这样说?

第四关:我会猜。

过渡: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我们马上就要决出今天的擂主。

1、读两则谜语。

2、集体交流:分组读谜语、猜谜语,猜对的小组加分,说说是怎样猜出来的?

3、扩展活动。

对抗赛:分小组出谜语,其余小组猜。出谜语的小组与猜出谜语的小组加分。

二、总结、颁奖。

1、总结。

2、对今天获得擂主的小组颁奖。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田字格上方的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

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上海广播电视塔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名字,那么,他真正引人注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东方明珠。

二、学习第二小节

1、这座塔是个啥模样呢?

2、看录象,此刻,如果你站在它的脚下,抬头仰望,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板书:高)书上哪一节是来写塔的“高”呢?

3、全节没有一个“高”字,你从哪里知道塔很高?

4、不用“高”字,也能表现出高,真了不起!如果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高”,那更了不起东方明珠不但高,而且美。(板书:美)

5、自上而下,十一个圆球,宛如十一颗明珠,镶嵌在黄浦江畔。尤其到了夜晚,这儿就更迷人了。

指名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第三节的第一句话,其中哪些词写出了塔的美?“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作对比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2、你能将这一句读得像图片一样令人陶醉吗?夜晚的东方明珠塔上灯火辉煌,它就像是一颗璀璨的夜明珠,闪着夺目的光彩,真是美不胜收!此时此刻,人们忍不住要赞美它: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

3、将第三小节连起来读一下,读出你的赞美之情。

四、小结:上海广播电视塔不但高,而且美,宛如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部,世界的东方,称它为“东方明珠”,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让我们用包含深情的朗读,一起去美丽的“东方明珠”神游一番吧!

五、学习生字“方”、“巨”个别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第二节用自己的话说说“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顶天立地“像个巨人”,又高又的人试读。

(五光十色、灯都亮了、非常好看)看图片。

试读。配乐朗读。

1、“小老师”上台,先领读字音,再通过电脑演示字的笔顺,最后组词。

2、方,正方形、方块、方便巨,巨人、巨大。

3、跟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方、巨”。

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汇编


身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有兴趣自已动作操作,并与同桌交流,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样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才会更加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小学语文教案有一定的深度呢?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

(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想想说说

1、看图,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定标

激趣,引入新课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春天来了,耕耘播种,充满希望,春天来了,到处冰雪消融,使人感到一股暖意。你一定用心灵去感受了美好的春天。那就请你们把用眼睛看到的、用鼻子闻到的,用耳朵听到的,都说出来吧。

春天来了,她像一位魔法师,周围的事物都有发生了很大变化。板书“柳树()了”。(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教师强调“醒”是后鼻音。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互动一】(教师点拨:)

、初读,掌握字词

1.师范读,学生欣赏老师配乐朗诵。说说课文什么景物?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生词。

3.哪些生字是你的老朋友呢?大声读给大家听。

4.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1)偏旁识字:枝,梳,梢

形近字比较: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笔)

换偏旁:操──澡

熟字加偏旁:醒,软,雷

(2)同桌互相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教师强调“澡”读平舌音,“枝,树,梢,耍”读翘舌音。

(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

(4)做“一字开花”游戏。

(5)(课件出示词语)读词语(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苏醒

【互动二】(教师点拨:)

、熟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3.再练习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测评训练

观察,正确书写

1.重点指导两个带言字旁的字“说、话”。学生观察“说、话”两个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言字旁的“点”要写的高一些,靠右一些,与横折提的“折”对齐。“折”画可以写得略向左斜。

3.“春”字的书写,关键是上半部分: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

4.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5.展示评价。

四、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shuō huà péng yoǔ chún tián zhǎng gāo

( ) ( ) ( ) ( )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讠—( )( )( )

日—( )( )( )

月—( )( )( )

3.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会认

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

2.学习课文,正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课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定标

复习,巩固字词。

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雷、澡、软、梢、梳、醒、耍、枝

2.开火车认生字。

3.开火车形式读词: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苏醒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互动一)(教师点拨)

、看图,熟读课文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柳树醒了》。

2.自由读,读准音,并标小节号。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互动二)(教师点拨)

、细读,理解课文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读书交流。

(1)学习第一节。

A.指名读。

B.想像: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话呢?

C.如果你是春雷,那就把这悄悄话说给组员们听吧!

D.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

E.指名读,评议。

F.比赛读,评选“朗读高手”。

(2)学习第二节。

A.指名读。

B.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这一小节呢?

C.比赛读,指导读。

(3)学习第三、四节。

A.音乐声中,教师引读第三、四节课文。

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生读)“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生读)。

B.春风中,柳树展示出它婀娜多姿、俏皮可爱的样子,你愿意让柳树变得更美吗?请哪位小画家上来画一画吧!

C.让学生带着想象好好地读一读课文。

(4)学习第五节。

A.醒了的小柳树可高兴了,他们在干什么呢?请你们找一找读一读吧!(生练习读)

B.指名读,评议。

C.全班读。

三、测评训练

1.小柳树的好朋友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孩子们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出示

春雷和柳树________,小柳树________,柳树对春雷说:“________。”

春雨帮助柳树_______,小柳树变得______,柳树对春雨说:“_______。”

春风帮助柳树_______,小柳树变得_______,柳树对春风说:“________。”

春燕和小柳树________,柳絮_______,柳絮边飞边说:“_______。”

孩子们和小柳树________,小柳树──,柳树对孩子们说:“_______。”

2.总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小柳树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春雷______________说话──柳树──醒了

春雨______________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______________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18个生字

2.能力目标: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为学习课文做下铺垫

有的小动物一到冬天就躲进洞穴里冬眠,哪位小朋友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要冬眠?(小青蛙、蛇、熊……)它们什么时候从洞里钻出来活动?(春天)冬眠的小动物从洞里出来活动就在惊蛰这个节气里惊蛰到了,天气暖和了,小动物们都有那些变化呢?

(二)揭示课题:《惊蛰》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一)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最后标出自然段

(二)交流学习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2.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认读词语、生字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读充分,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言同桌同学可以互相做小老师,听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一)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老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小动物?”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感悟即: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中写这种小动物的语句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种小动物?

(三)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1.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动物们心情、动作的词句进行品味、朗读

例:生:我喜欢小刺猬,惊蛰到了,冬眠的小动物都出来了,小刺猬醒的最晚,还没睡够,懒洋洋的,非常可爱

师:你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让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小刺猬的可爱,好吗?读后再引导学生评议、练读

2.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大胆想像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写小蜈蚣的活动,假如你是小蜈蚣,惊蛰到了,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3.角色表演,加深体验

(1)有的同学喜欢小刺猬,有的同学喜欢小金蛇,你们能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表演出来吗?同学们可以自由结组,分角色练习表演

(2)小组上前表演后,引导学生评价

四、指导认读《二十四节气歌》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个节气,这个节气的气候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认读并指导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五、总结

“一年之际在于春”惊蛰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开始了新一年的播种,也开始了丰收的期望,我真心地希望小朋友们在这大好春光里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每个人都健康地成长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二、学写生字

本课有6个生字:出、们、快、青、地、团

(一)你能记住哪个生字,把方法告诉给大家

(二)反复读字,口头组词

(三)学生试着书写生字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小诗《唱春天》

百灵鸟亮开嗓子,

唱出新调;

鱼儿顶开薄冰,

吐出泡泡;

种子拱出地面,

长出嫩芽;

桃树孕育花蕾,

冒出苞苞;

我们结伴春游,

唱唱跳跳

(二)《童年书架》有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情趣的小散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欢聚在花园里,吃月饼看月亮的情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和一个笔画:(卧钩),会写6个一类生字。

2、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能讲述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故事,或能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

3、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甜蜜,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识字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你知道哪些?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和中秋节有关的课文《中秋节的晚上》。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一起来看看中秋节的晚上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小组内练习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

3、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4、学习一类、二类生字。

(1)本课6个一类字都是独体字,注意强调“心”“也”的笔顺。

(2)用扩词和说句子的方法加强记忆。

(3)了解“中”“心”的象形含义。

三.理解课文,朗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者不明白的句子。

(1)“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妈妈的月饼又香又甜。”练习用“又……又……”说话。

(2)“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照例说几句话。

2、想一想:为什么“每个人的心里都那么甜蜜。”?

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体会美好的生活给温馨的家庭带来的幸福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3)轻声——“晚上”、“我们”“月亮”“天上”“看着”“吃着”“那么”。

(4)感叹句——月饼就像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也是个大月饼。

(5)重音——又大又圆;又香又甜。

板书设计:

看月亮:又大又圆

心里甜蜜

吃月饼:又香又甜

布置作业:调查其它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节日食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生字,熟读课文。

2、指导书写。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练习读课文,读好重点句。

2)读生字卡片和词组。

3)交流布置作业内容。

二.写字练习,指导书写

中:竖在竖中线的位置。

心:注意三个点的位置以及卧钩的写法。

也:掌握好笔画间的结构。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把带点的字读准确。注意区别平翘舌读音,和轻声的读法。

3、说一说。练习用“又……又……”说话;会说比喻句,表达完整的意思。

4、读一读。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内容和含义。

(2)熟读四个词语,争取背诵下来。

(3)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5)

一、设计理念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兰兰过桥》是一篇科普文,文章写了身为桥梁工程师的爷爷为兰兰介绍了潜水桥和塑料桥两种新型桥梁,让孩子们感受到新型桥梁的神奇,使用与携带的方便,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文中运用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她一看,原来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桥的样子,通过对比喻句的朗读、感悟,明白了桥的形状奇特和使用方便。“惊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轻巧”、“又平又稳”等词使学生感悟到新型桥给人们带来的奇妙享受,让他们有要大胆想象、大胆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同时,通过一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识字教学上采用先读书,再识字的倒置法。

四、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六、教学策略

1.以读为主线。由“初读”到“细读”到“精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朗读、表达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2.注重情境的创设。无论是导入环节、识字环节,还是读悟环节,教师都力求将学生带入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3.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收集有关桥的图片、文字,进行拓展活动。

七、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在哪里见过?快把你见过的桥说给同学、老师听。(学生自由答)

2.课件(出示不同桥的图片)边播放边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二、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各是什么桥?

(1)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

(2)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课文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学生齐读。

5.再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图体会,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潜水桥?(引导学生从桥的特点,从桥上可以看到什么来回答)

(3)再读、感受潜水桥的神奇。

2.学习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4)多媒体课件演示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塑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4.、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

三、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2.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由读生字表中的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读生字,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

“坐”1.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两点;

2.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3.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四、练习

1.照样子,我会说。

又平又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水桥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潜水桥:潜在水底、结实、透明

塑料桥:轻巧、携带方便

《兰兰过桥》教案 苏海萍

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6)

教学理念

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习过程具有趣味性,学习手段追求多样化。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抓住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兴趣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2、汉语拼音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是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使拼音教学化难为易。

3、拼音教学"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重点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同时要求正确书写拼音字母和音节,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会z、c、s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会zi、ci、si 3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学会声母z、c、s,能正确的书写z、c、s。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拼读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

1、本课自制课件(包括课本插图)。

2、课堂游戏必备--拼音卡片、三根小棒、一根线绳、写有拼音音节的苹果图片、声调卡片。

3、课堂奖励必备--拼音宝宝荣誉奖章。

第一课时

目标定位

1、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认识z、c、s,并能通过有趣的儿歌来记住z、c、s,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己编儿歌记忆。

2、学会正确书写z、c、s,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对z、c、s与其他单韵母的拼读做重点训练,并通过"火眼金睛"的游戏从生活中找找这些拼音会出现在哪里,从而使拼音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初步认识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z、c、s。

1、教师创设情境,生动有趣地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拼音宝宝屋拜访三兄弟,你想去吗?"

(课件出示带有小手小脚的卡通形象的z、c、s。)

2、借助图片,正确认读z、c、s。

(1)"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学生尝试发音,教师示范发音。

(2)看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插图)

备注: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过程中,注意抓住"字"、"刺"、"丝"三个字的发音,指导学生把这三个字的读音读成第一声,并且读得短而轻,特别强调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咬着舌尖发音。

(3)采取多种形式练习发音,如开小火车、做小老师,同桌互读……

小游戏:我是聪明的拼音宝宝

游戏过程:指名一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拼音宝宝卡片,然后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聪明的拼音宝宝( ),欢迎你们来到拼音宝宝屋。"其他学生回答:"你好,拼音宝宝( ),我是***,我是***小学一年级(*)班的小学生,很高兴认识你。"

备注:注意每位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清楚,对话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是学生自我介绍的一种复习,也是一种口语交际,鼓励学生有创新的回答。

3、编读有趣的儿歌,正确记忆z、c、s。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鼓励学生用顺口溜的方式记忆。

老师可举例:小2 z,半圆c,半个8字就是s

备注: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自己编的儿歌或者顺口溜,对于编的比较好的可以用"拼音宝宝荣誉奖章"进行奖励.

(2) 动手、动口、动脑,眼到、口到、心到,"三动"、"三到"相结合.

老师随机抽取拼音卡片,学生认读,并动手摆一摆或者是比画一下,例如:认读z, 三根小棒摆"z";认读"c",手势表示"c";认读 s,用线绳摆"s"。

备注:不光让学生动口,也让学生动脑、动手,注意观察学生在动手的时候是否出现错误,及时纠正,例如把拼音字母写反了。

二、正确书写z、c、s,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组织学生观察z、c、s在四线格中的位置:z、c、s的家住在哪里?

指导学生?写:z、c、s的写在四线格的中格,三个声母都是一笔写成。重点指导写s,它是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半圆,再向右半圆,像阿拉伯数字8的半边,要写正,不能歪。

2、在抄写本上写一写,注意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对于书写好的作品立即展示表扬。

三、积极参加游戏"找朋友"和"火眼金睛",练习z、c、s与其他单韵母的拼读。

1、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拼读内容。

小游戏:找朋友(找找z、c、s可以和哪些单韵母相拼)

"z、c、s还能和单韵母交朋友呢,你能帮助他们找到这些单韵母朋友吗?"

(课件出示卡通形象的z、c、s与单韵母,可以交朋友的就让他们手拉手)

指导学生正确拼读za ze zu zuo ca ce cu cuo sa se su suo.

小游戏:火眼金睛(把学生找到的'音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找找生活中哪里可以用到这个音节)

例如:"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用到za这个读音呢?" 扎辫子的"扎"

2、初步认识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当学生举例说到z和i 做朋友组成音节时,及时指出这是整体认读音节,读音比z稍长,直接读,整体记忆。

ci、si也相同。

3、通过游戏复习巩固音节的拼读,尤其是三拼音zuo cuo suo。

小游戏:你拼我读

游戏过程:指名一位学生任选声母和韵母的拼音卡片,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请其他同学来读,读正确的小朋友可以继续为大家拼,然后请其他小朋友来读,依次你拼我读,持续下去。

小游戏:悄悄话

游戏过程:老师把音节拼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小朋友听,请他悄悄地告诉后面的一位同学,直到最后一位同学,然后请他来公布答案,看看哪个小组传得最正确。

四、课后实践活动:

1、制作拼音卡片,把z、c、s和单韵母做成活动的卡片进行练习。

2、收集生活中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到z、c、s的。

第二课时

目标定位

1、进一步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并学会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四声,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游戏加以巩固。

2、把拼音学习与识字教学相结合,学会5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过程

一、继续利用一定的情境,复习声母z、c、s和相关的音节。

小游戏:采苹果

游戏过程:"拼音宝宝屋的三兄弟z、c、s邀请我们去他们的果园采苹果",每个苹果上是声母z、c、s或者是相关的音节,指名学生拼读,读准确的小朋友可以采到苹果。

二、通过小游戏使学生学会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四声。

1、通过各种形式复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读音,例如开火车,两人赛读……

2、通过游戏"戴帽子"训练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四声。

小游戏:戴帽子

游戏过程:把声调单独做成卡片,请学生给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加上声调并带读。

备注:注意每个学生读的发音是否正确,提醒学生加上声调后,i的一点要省略。

3、通过游戏"谁的耳朵灵?"分辨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和z、c、s的不同。

小游戏:谁的耳朵灵?

游戏过程:准备好拼音卡片,听老师读,然后分辨老师读的是z、c、s还是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找到相应的拼音卡片。

三、学读儿歌,巩固拼音学习,认识5个生字。

1、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备注:当学生讲到"擦玻璃、拖地、做贺卡"的时候,重点拼读音节,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如指名读、男女读、小组读……

2、老师范读儿歌,学生可以跟读。

3、自己大声地读一读儿歌,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4、把儿歌读给同桌听,同桌交流如何记住这5个生字。

5、指名读儿歌,质疑。

有可能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了"的读音不一样。(2)"一"的读音不同。

全班交流解决问题:"了"是多音字,一个读音是liao,一个是le.

"一"是在句子中要变调,以注音为准。

6、自己练读,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练读,例如指名读,小组读,同桌赛读……

备注:教师要注意每位学生的朗读读音是否正确,并做一定的指导,读出感情和韵律。

四、课外实践:

1、把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和z、c、s做成卡片,比一比,读一读。

2、数数自己在数学课上过了几座桥。

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7)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指导学习两 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听说过司马光的故事吗?司马光小时候很聪明,有一次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司、光。

二、整体感知

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字。

自由练习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学生质疑。

初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

自由练读,比一比哪些同学能把课文通顺,读流利。

指名读,评议中多功能指出学生的优点。,再评不足。

全班齐读。

四、认记生字

抽生字卡开火车认读。

交流。

五、学习第1自然段。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朋友掉进水缸前的情景。

观察画面,想一想:花园里除了几个小朋友在玩,还有些什么?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画的旁边出示名子: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 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自由读读这一句,试试能不能背下来。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学生评读。

六、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教师巡回检查,纠正写字姿势。

七、教学后记:学生会将园和圆混淆。

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篇8)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师:春天,这个季节最喜欢下雨了,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春雨细如丝,春雨柔似水,春雨美如画。”春天是无色的,然而三只小鸟却说春雨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去看春雨的色彩。请小朋友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注意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

2、生自主识字:

(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生字: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

师:哪位小朋友会读这些生字?

指名学生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你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好吗?

生:好。

(生领读)

师:谢谢你,大家一齐读。

生齐读。

师:现在男女生比赛读。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行吗?

男女生比赛读。

师:你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学会了这么多字。小朋友们生字学得可真好!还有一些小朋友想把这些字记住,你还有办法吗?

生:有。

师:那就请你把你们的好方法告诉小组内成员。

交流汇报。

师:哪位同学愿意代表本组将你们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我代表我们小组说,我们记住了“趣”,唐僧师徒四人走路去西天取经。

生:他们采用的是编儿歌的方法识字的。

师:你们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有,我们是这样记住“赶”字的,“赶”由“走”和“干”组成。

师:这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说出了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我们还有和他们不一样的方法。

师:好,请你谈。

生:“酒”洒了一滴就是“洒”。

生:我们还有别的方法。

生:“淋”可以这样记,有个有把森林中树木砍了,森林哭了。

生:我们也有不同的识字方法。

生:我们能画简笔画记住滴。

师:小朋友们的办法真多,记住了这么多的字。如果这些字藏在词语中你还认识他们吗?

生:认识。

师:请你试一试。

(出示课件:争论 有趣 淋雨 落下 洒了 雨滴)

师:你读得真棒!大家一起试读一下行吗?

生齐读词语。

师:除了这些词语外,小朋友们还会给生字组词语吗?

生:会。

师:那请你选个字给他找个朋友吧。

生:我说“趣”。有趣、乐趣、兴趣。

三、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师:小朋友脑子里的词语可真多呀!一下子说出这么多真了不起!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

生:课文有6个自然段。

师:你读得真仔细。现在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画。

(出示课件:瞧!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三只小鸟口叽叽喳喳地叫着,猜一猜这三只小鸟在干什么?

生:它们在争论问题。

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同学争论过问题?

生:我和爸爸争论过《蜡笔小新》好不好看这个问题。

生:我和妈妈争论过女孩能不能踢球这个问题?

师:你们是怎么争论的?

生:争论时我们各说各的是正确的。

生:爸爸说一句,我也反驳他的问题。

师:大家真的理解了“争论”这个词语。这三只小鸟各有各的看法,你喜欢哪只小鸟的话,你就读哪只小鸟的话。

生读各自喜欢的段落。

师:你喜欢读哪只小鸟的话?(指名说)

生:小麻雀的话。

生:小燕子的话。

生:这么多小朋友喜欢小麻雀的话,我们就来学习小麻雀的话。

(出示课件:课文第四段内容)

师:请小朋友们读这段话,读后说小麻雀是怎么说的?

生:小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

师:小麻雀为什么说春雨是红色的?

(出示课件:桃花红了,杜鹃花红了)

生:桃花红了,杜鹃花红了。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吗?谁愿读给大家听。

生: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

师:你读得真棒,老师看到了变红的桃花和杜鹃花,我们能不能把春雨读得顽皮、可爱些?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师:小朋友们不仅学得快,而且读得真棒。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自己学习,请大家用学习每四段的方法,自觉三、五自然段,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出示课件:另外两只小鸟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它们都说了些什么话?)

生自学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交流。

生:小燕子眼中的春雨是绿色的。

生: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

生:小燕子说,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攀枝上,柳枝绿了。

师:同学们看得认真,学得棒!我们现在开始分角色读课文,喜欢哪只小鸟就读哪只小鸟的话。

师:现在由我当主持人读叙述语言,其他小朋友读各自喜欢的角色。师生配合,争角色朗读。

师:大家读得太棒了!现在我请几位小朋友戴上头饰读你喜欢的角色。

师: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看,评出优秀小演员。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XX同学把小麻雀读得真可爱。

生:XX同学把春雨读得很顽皮。

师:这些同学不仅听得好,而且评得很好,为他们鼓掌。

(评出优秀小演员)

四、积累练习

师:小朋友们演得真好,我想大家一定会唱在关的歌曲,谁能唱一首?

生:《春天在哪里》。

生:《春姑娘》。

师:大家唱得真好,大家能说几首春天的儿歌或自创春天的儿歌吗?

生:《春雨沙沙》。

生:《春风吹》。

生:我会自己创作《我是小雨滴》歌曲:

我是小雨滴呀!

身穿五彩衣呀!

飘飘洒洒落下来呀!

花儿红了,小草绿了,

小树高了,小朋友们长大了,

大地穿上花衣服了。

师:小朋友们不仅会演、会唱,还会自创,你们真了不起,相信大家长大后会更出色!

师:小朋友,生活中的春雨还有很多很多颜色。拿起你手中五彩的画笔,把你看到的春雨画出来吧!

相关推荐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身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有兴趣自已动作操作,并与同桌交流,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这样接下来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参考的小学语文教案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更多相关内容请继...
    2023-04-23 阅读全文
  • 实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四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语文的快乐,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这样接下来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怎么写好一份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四篇,仅供参考,希望...
    2022-05-27 阅读全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2500字模板 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正式开课之前,教师都应该提前准备好课程教案。教案是教师的和学生之间的船桨!上课需要的优秀教案你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2023-01-20 阅读全文
  • 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汇编 身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有兴趣自已动作操作,并与同桌交流,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样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才会更加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小学语文教案有一定的深度呢?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仅...
    2023-01-31 阅读全文
  • 一年级教案语文1000字 所有的教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撰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恰当的课件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的压力,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撰写好教案课件呢?基于您的需求,我们整理推荐了一年级教案语文的相关内容,供您作为参考并请随时收藏!...
    2023-05-23 阅读全文

身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有兴趣自已动作操作,并与同桌交流,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这样接下来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参考的小学语文教案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更多相关内容请继...

2023-04-23 阅读全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语文的快乐,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这样接下来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怎么写好一份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简案四篇,仅供参考,希望...

2022-05-27 阅读全文

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正式开课之前,教师都应该提前准备好课程教案。教案是教师的和学生之间的船桨!上课需要的优秀教案你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2023-01-20 阅读全文

身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有兴趣自已动作操作,并与同桌交流,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样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才会更加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小学语文教案有一定的深度呢?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教案语文教案”,仅...

2023-01-31 阅读全文

所有的教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撰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恰当的课件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的压力,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撰写好教案课件呢?基于您的需求,我们整理推荐了一年级教案语文的相关内容,供您作为参考并请随时收藏!...

2023-05-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