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导学案教学案反思

发布时间:2022-03-06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除法。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幼儿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导学案教学案反思,带给大家。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导学案教学案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导学案教学案反思》这是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等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为了缓解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迷惑,尽快地理解这一名词的意义,并能准确地找到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课题

等量关系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等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为了缓解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迷惑,尽快地理解这一名词的意义,并能准确地找到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如下特点:

1.注重课前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新课之前,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了演示天平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边相等的关系,为下面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奠定基础。

2.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提示和点拨。

在教学中,每一个探究环节开始时,都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使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更有方向,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天平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分钟)

1.出示一架天平,一边放30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袋质量为300克的盐。

提问:现在天平处于什么状态?说明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两边的相等关系吗?

2.引出新课:我们这节课专门来认识这种相等的关系。

1.观看老师的演示,明确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说明天平两边的物品质量相等。用式子可以表示为1袋盐的质量=300克。

2.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好上课的准备。

1.填空。

速度×()=路程

总价÷()=数量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

二、观察实践,找到等量关系。(20分钟)

1.等量关系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64页第一组情境图,组织学生讨论:你能说说这三幅图是什么意思吗?跷跷板怎样才能平衡?你能尝试表示这组相等的关系吗?

(2)指出:跷跷板两边的相等关系就是等量关系。

2.课件出示教材64页第二组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读懂情境信息:哪两人之间的身高有关系?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尝试表示这些关系。

(2)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并汇报。

3.出示下面这组等量关系。

(1)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2)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3)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提问:这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哪些属于同一种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示形式?

4.小结:同一种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

1.(1)观察情境图,叙述图意,明确当两边一样重时,跷跷板平衡,说明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即:1只鹅的质量=2只鸭子的质量+1只鸡的质量。

(2)明确等量关系的意义。

2.(1)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取的数学信息。

独立思考后表示出三人身高的等量关系。

(2)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①画图表示;②用等式表示: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或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3.将这三个等量关系与上面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行比较,找到哪些属于同一种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示形式,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举例说明同一种数量关系的不同表示形式。

2.找出下面各题中的等量关系。

(1)学校原有图书1200册,又买来2000册。学校现有图书多少册?

(2)商店运来苹果560千克,是运来的香蕉的2倍,商店运来香蕉多少千克?

(3)六(1)班有男生1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倍,六(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3.解决问题。

甲、乙两人共写了200个大字,其中甲写的是乙的4倍,甲、乙两人各写了多少个大字?

三、巩固提高,理解应用。(10分钟)

1.完成教材65页1题。

2.完成教材65页2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时汇报自己的想法。

2.理解题意,找一找等量关系是什么,并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4.某超市有苹果150千克,又运来10箱苹果,每箱重a千克,现在一共有苹果多少千克?

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反思】

等量关系存在于数学学习的任何阶段,学生在大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使用到等量关系。同时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材为等量关系安排了独立的课时进行学习,为后面方程的认识和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它隶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等量关系是方程的核心,等量关系实质就是代数思维、方程思想。史宁中教授认为:方程的本质是“在讲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在数量上相等”。但因其抽象性,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通过数学思考,灵活地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呢?带着这些思考,我尝试以直观体验为主线,由直观感受等量关系到操作体验等量关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课堂上孩子们展现的思维过程中,使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有经历、有体验的数学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数学思考,很好地学会了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感受等量关系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量关系”,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但不具体、不规范。为此,我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合理处理教材,准确定位。如课一开始,我用跷跷板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量让学生感知它既有“此起彼伏”的时候,也有左右平衡的时候,它的平衡就表示了两端是“相等”的。进而由鸡、鸭、鹅在跷跷板上的平衡现象,使学生明白了不仅仅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之间是等量关系,不同的东西之间只要重量(某一个特征)相等,他们也能构成等量关系。借助直观跷跷板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用来表示“左边和右边数量相同的一种平衡状态”的观念,通过“不等”和“相等”两种状态的比较,强化相等状态的认识,并从直观上理解等量关系就是两边的量一样多,并建立等量关系的天平模型的直观表象。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讲数学故事形式引入,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探究交流理解等量关系

通过根据跷跷板找等量关系、根据天平找等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图找等量关系、根据信息(关键句)找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借助直观的天平模型,用等式表示等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实质是左边放的和右边放的数量相等。引导学生将文字描述的数量关系,借助天平模型转化成等量关系,让学生从原先的直观天平操作,过渡到表象操作(根据数量关系图在脑中想象一个平衡的天平),再到抽象操作(把想象的天平转化成等式),经历完整的抽象过程。“小羊、小鹿、小马”三只小动物比身高的情境。在学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等形式,体会相等关系,学会找等量关系。并了解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翻译。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体验同一种数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来表示的共同属性。再引导学生切身经历对比、优化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表示相同的数量关系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用“等量关系式”表达生活原型的模型意识,又提升了学生构建“等量关系式”这一模型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夯实了基础。随着对“等量关系”问题的直观感知,隐藏在直观感知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会逐渐显现出来,教师就学要从更多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等量关系。在这里,我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他们还找到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帮助学生认识到同规格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在形式表达,它们之间也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从而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不难发现,学生对“等量关系”这一问题的建模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积累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和引导者,去“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积累、感悟、直到学会应用。

以上,只是针对本课中自己感到成功的片段进行的反思。虽有欣喜和成功,但同时还有一些遗憾:在学生发言时,为了赶时间,也没能让学生充分地叙述自己的想法,而是急于将孩子们引导到预设的解题思路中来,相信如果当时放心让孩子们相互叙述、补充,会是很精彩的,因为好多学生的解题思路相当清晰。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力求做个“傻老师”,将尽量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放心将课堂交给他们,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本节课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跷跷板导入,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借助课件直观演示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从生活情境中感知等式,尝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情境。在不断寻找和交流中,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找到等量关系。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在数学课上,我们经常利用等量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单把这项知识拿出来理解,学生就会有些茫然无措。为了使学生对等量关系有直观的理解,并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这种关系,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了两个方面:

1.关注“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跷跷板导入,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借助课件直观演示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从生活情境中感知等式,尝试用数学知识来描述情境。在不断寻找和交流中,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找到等量关系。

2.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讨论、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到等量关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在表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找到各种等量关系。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

(1)根据生活经验想象老师和学生玩跷跷板的情境,跷跷板会怎样?

(2)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

设计意图:创设和老师玩跷跷板的情境,并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观察主题图。

(课件逐一出示动物玩跷跷板的情境图)

(1)观察图上信息,想办法让跷跷板平衡。

(2)用语言描述当跷跷板平衡时谁和谁的质量是相等的。

(3)全班交流,发现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3.揭示课题。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这就是等量关系。(板书: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跷跷板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同时又是体现等量关系的生活原型,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根据数据分析数量关系,探索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64页第二幅情境图。

(1)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收集并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请你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提示:可以用画图或文字的形式表示这些等量关系。

师:哪两个人的身高有关系?

(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预设生1:画图表示如下:

生2:我用式子表示,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2.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同学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

①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②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③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思考:与上一问题相比,哪些是同一等量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哪些是上一个问题中没有的等量关系?它是怎样得到的?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说出自己的发现。

小结:刚才我们在他们的身高关系中竟然找到了这么多的等量关系,还发现了同一个等量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由于这三句话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先把第二幅情境图全部出示给学生,再让学生自己进行审题、分析,提高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然后确定等量关系,积累学生关于发现、表达等量关系的学习经验;最后展示并交流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相等”的关系,明确等量关系的意义。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填空。

(1)果园里有桃树a棵,平均每棵桃树收桃子360千克,果园共收桃子()千克。

(2)打字员小王每分打字90个,一份稿件她打了m分还剩c个字没打。这份稿件一共有()个字。

(3)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每千克4.5元和6元,买x千克苹果和y千克香蕉共需要()元。

(4)五个连续的整数,其中最小的数是n,这五个连续的整数的和是()。

2.完成教材65页1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和描述平衡时跷跷板两边的情况,再用式子表示等量关系。

3.完成教材65页2题。

结合具体情境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画图表示,也可以用式子表示。

⊙全课总结

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65页4、5题。

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1只鹅的质量=2只鸭子的质量+1只鸡的质量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反思】

等量关系存在于数学学习的任何阶段,学生在大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要使用到等量关系。同时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材为等量关系安排了独立的课时进行学习,为后面方程的认识和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它隶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等量关系是方程的核心,等量关系实质就是代数思维、方程思想。史宁中教授认为:方程的本质是“在讲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在数量上相等”。但因其抽象性,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怎样才能让孩子们通过数学思考,灵活地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呢?带着这些思考,我尝试以直观体验为主线,由直观感受等量关系到操作体验等量关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课堂上孩子们展现的思维过程中,使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在有经历、有体验的数学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数学思考,很好地学会了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感受等量关系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等量关系”,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但不具体、不规范。为此,我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合理处理教材,准确定位。如课一开始,我用跷跷板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量让学生感知它既有“此起彼伏”的时候,也有左右平衡的时候,它的平衡就表示了两端是“相等”的。进而由鸡、鸭、鹅在跷跷板上的平衡现象,使学生明白了不仅仅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之间是等量关系,不同的东西之间只要重量(某一个特征)相等,他们也能构成等量关系。借助直观跷跷板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用来表示“左边和右边数量相同的一种平衡状态”的观念,通过“不等”和“相等”两种状态的比较,强化相等状态的认识,并从直观上理解等量关系就是两边的量一样多,并建立等量关系的天平模型的直观表象。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讲数学故事形式引入,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探究交流理解等量关系

通过根据跷跷板找等量关系、根据天平找等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图找等量关系、根据信息(关键句)找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借助直观的天平模型,用等式表示等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实质是左边放的和右边放的数量相等。引导学生将文字描述的数量关系,借助天平模型转化成等量关系,让学生从原先的直观天平操作,过渡到表象操作(根据数量关系图在脑中想象一个平衡的天平),再到抽象操作(把想象的天平转化成等式),经历完整的抽象过程。“小羊、小鹿、小马”三只小动物比身高的情境。在学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等形式,体会相等关系,学会找等量关系。并了解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翻译。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思维过程,体验同一种数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来表示的共同属性。再引导学生切身经历对比、优化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用不同的等量关系式表示相同的数量关系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用“等量关系式”表达生活原型的模型意识,又提升了学生构建“等量关系式”这一模型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夯实了基础。随着对“等量关系”问题的直观感知,隐藏在直观感知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会逐渐显现出来,教师就学要从更多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等量关系。在这里,我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他们还找到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帮助学生认识到同规格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在形式表达,它们之间也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从而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不难发现,学生对“等量关系”这一问题的建模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积累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和引导者,去“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积累、感悟、直到学会应用。

以上,只是针对本课中自己感到成功的片段进行的反思。虽有欣喜和成功,但同时还有一些遗憾:在学生发言时,为了赶时间,也没能让学生充分地叙述自己的想法,而是急于将孩子们引导到预设的解题思路中来,相信如果当时放心让孩子们相互叙述、补充,会是很精彩的,因为好多学生的解题思路相当清晰。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要力求做个“傻老师”,将尽量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放心将课堂交给他们,一定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等量关系》优秀教学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等量关系》优秀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等量关系》优秀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在教学中教师“讲”的少,学生“说”的和“做”的较多。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简单接受外部所授予的知识,而是主动建构。

【反思】

1.本课中的天平形象直观,使学生易于理解,进而建立等量关系的概念。

2.在教学中教师“讲”的少,学生“说”的和“做”的较多。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简单接受外部所授予的知识,而是主动建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思考过程、结果说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方程、解方程及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从学生熟悉的跷跷板情境导入,呈现了一个跷跷板由不想等到相等的过程,学生经历观察和描述跷跷板两边的平衡现象,从而得到“1只鹅的质量等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等量关系。然后设计了寻找妹妹身高与姚明、笑笑的身高的等量关系,以姚明的身高为标准,提供了一组具有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的身高数据。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发现、表达等量关系的学习经验,再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用写等量关系的形式、画图等多种方式来表示等量关系,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接下来设计了一个砸金蛋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吸引到寻找等量关系的练习活动中,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通过反复体验感知找出等量关系,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最后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加深学生对等量关系的认识,知道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在教学中,我发现我比较急于求成,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急于给与修正,其实应该留更多时间给学生自己或者让同伴来帮忙。本节课浅显易懂,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对于课堂语言的组织和课堂气氛的调控能力有待加强。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导学案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导学案反思》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导学案反思》这是一篇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导学案

1.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述.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08~109,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探究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条件是什么?

解:略.

2.在下列各图中,以最快的速度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与△ABC全等.题如下:

解:略.

自学反馈

1.如图,太阳光线AC与A′C′是平行的,AB表示一棵塔松,A′B′表示电线杆,BC表示塔松的影长,B′C′表示电线杆的影长,且BC=B′C′,已知电线杆高3m,则塔松高(B)

A.大于3mB.等于3m

C.小于3mD.和影子的长相同

活动1小组讨论

例小明在上周末游览风景区时,看到了一个美的池塘,他想知道最远两点A、B之间的距离,但是他没有船,不能直接去测。手里只有一根绳子和一把尺子,他怎样才能测出A、B之间的距离呢?把你的设计方案在图上画出来,并与你的同伴交流你的方案,看看谁是方案更便捷.

解:略.

活动2跟踪训练

1.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可以证明△EDC≌△ABC,得ED=AB,因此,测得E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EDC≌△ABC的理由是(B)

A.SSSB.ASAC.AASD.SAS

2.如图①要计算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需要测量其内径,由于瓶颈较小,无法直接测量,你能想出一种测量方案吗?

②在一座楼相邻两面墙的外部有两点A,C,如图所示,请设计方案测量A,C两点间的距离。

解:略.

活动3课堂小结

本节课有何收获?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寻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地把教育激励策略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唤起学生扬长避短的内在要求,是一种较好的'育人艺术。在这堂课里,首先创设了一个“现实情境”,使学生的练习具有“真实”地解决问题的意味,然后用角色模拟的方法进行自由而舒畅的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刺激他们思维的多向性与逻辑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别人思路、拓展自己思维、修正自己不足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积极的互动中掌握知识,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和表达书写能力又有明确的要求。注重教学中师生间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及时的反馈与评价。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绳》导学案教学案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绳》导学案教学案反思》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绳》导学案教学案反思》这是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跳绳运动对小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身体协调能力差以及掌握跳绳的能力稍弱等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项目内容

1.口算。

38-24=36-32=54-41=35-23=

2.一个乒乓球拍53元。小熊付了100元,要找回多少元?

3.见教材第78页例题。

(1)理解题意。

要看懂图中的统计表。三个人跳绳,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求小红比小亮多跳了多少下,就是求40比28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

(2)探索算法。

利用数的组成计算:把两个两位数都变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减,最后结果再相加。将40分成30和10,28分成8和20,先算10-8=2,30-20=10,再算(),用计数器表示如下图:

用竖式计算:

4.计算时,()数位对齐,从()位减起。()位不够减,从()位退1,在()位上加10,再减。

5.用竖式计算。

85-58=44-27=80-55=64-19=

温馨

提示知识准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计数器。

【反思】

跳绳运动对小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身体协调能力差以及掌握跳绳的能力稍弱等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我在教授学生跳绳这一项目时,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我首先要突破的难点。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游戏,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注意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从握绳、徒手转动手腕、徒手跳甩、一直到双手握绳试跳,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而且学习兴趣在老师的调动下越来越浓厚,学练积极性也是越来越高,自然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让一些基础好的学生来担任“小教官”的角色,一方面好的学生积极性越来越高,跳绳成绩也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也让成绩好的学生监督和帮助那些“学困生”,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语言交流,很快的学会了跳绳。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努力去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有时会跟学生来比一比,看谁跳的又快又轻巧。在跟学生的直接性交流中,学生对跳绳充满了兴趣,跳绳成绩也在一天天的进步。

相信《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导学案教学案反思》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除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案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本节课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跷跷板导入,创设了生动有趣...

2022-03-06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等量关系》优秀教学反思》《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等量关系》优秀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在教学中教师“讲”的少,学生“...

2022-03-05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导学案反思》《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导学案反思》这是一篇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利用三...

2022-03-04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绳》导学案教学案反思》《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绳》导学案教学案反思》这是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跳绳运动对小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身...

2022-03-06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跳绳》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跳绳》教学反思》这是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跳绳》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022-03-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