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5课《古字古印》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02-09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教案精读版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5课《古字古印》教案教学设计》
《新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5课《古字古印》教案教学设计》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刻一方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书籍上,或印在自己制作的小书签上。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展示,或把这些小书签作为奖励学生的小礼物,使学生产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的想法。
第15课古字古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老汉字的起源,甲骨文、金石文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探研古字古印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3.培养学生对古印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古字古印欣赏
古老的篆刻作品——古印是书法、绘画和雕刻三结合的艺术,它的特点是以篆书的笔法、雕刻的刀法和绘画的章法三者综合在印章上,虽只有方寸天地,却是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在篆刻艺术中,由于汉字独特的造型结构而有了字形、笔画及间架结构的千变万化,于方寸之间便可演绎出许多精彩的形式与内涵,表现出艺术家们别具一格的情趣爱好与审美追求。篆刻也是一种欣赏艺术,其文字在印章艺术造型中的抽象美,如有的像临风的大树,有的像陡峭的山崖,有的像千年的古藤,有的则像人在翩翩起舞,千变万化,使人产生联想,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三、知识性讲解
最古老的汉字是刻在龟板或兽骨上面的,也称甲骨文,主要用途是记录占卜的内容。甲骨文传达信息的途径是全方位的,在表形、表意和表音三方面兼而有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的视觉审美价值一目了然。甲骨文造字中最具审美意味的形式是用两个或更多的“象形字”,女口“日、月”为“明”,“人、言”为“信”。这种“会意”或.“象形”的表达形式,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特别能引起人们的艺术想象。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书法作品,到了周朝和先秦时发展成为青铜文字和石刻文字,古称金石文。这时,汉字由甲骨文演变成为篆书。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刻一方自己生肖的肖形印章,然后印在自己的书籍上,或印在自己制作的小书签上。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展示,或把这些小书签作为奖励学生的小礼物,使学生产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的想法。
二、提出作业要求
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具,学刻一枚肖形印。在选择生肖图案时,提醒学生所选的生肖一定要简洁概括,并且生动可爱。在材料的选择方面,除书中石刻外,还可选择容易雕刻的石膏板、肥皂、橡皮等材料。
在制作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刻刀之类的工具。肖形印没有正反的明显区别,为学生练习直接上稿的方式提供了便利。镌刻的方式有两种,实践证明:切刀的方式易于掌握,也更具有安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技术示范和辅导,随时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学生作业,及时做出评价。
三、评价
1.在欣赏古字古印时,学生是否投入,观察是否细致,思维是否活跃,讨论是否热烈。
2.学生是否对古老的甲骨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领悟出汉字艺术的演变过程。
3.学生能否创作一枚生肖印章。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新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名家名画》教案教学设计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名家名画》教案教学设计》
《新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4课《名家名画》教案教学设计》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中国画名家的不同内容的名画的欣赏和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中国画的发展概况。
第14课名家名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中国画名家的不同内容的名画的欣赏和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中国画的发展概况。
2.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名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3.分析、探讨过程中渗透相关的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4.通过画水墨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他们去观察和认识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接受艺术感染的同时,培养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二、交流讨论
三、欣赏描述
《簪花仕女图》
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它取材于宫廷妇女的生活,表现他们簪花、赏花、戏犬、漫步和舒适悠闲的情景。画家很了解贵族妇女的生活和内心情感。画中丽人丰颊厚体(代表唐朝的审美形象),而眉头细蹙,杏眼含愁,流露出寂寞空虚的内心情绪。画家善于用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突出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特点。
《芙蓉锦鸡图》
画家赵佶是宋朝皇帝,也是宋朝造诣非常高的画家。他提倡写实,常常身临自然,观察花鸟情态。画中锦鸡仰望,双蝶飞舞,形象生动,精密不苟,是宋代工笔花鸟的登峰造极之作。
《富春山居图》
画家描绘富春山景致,画中峰峦起伏,云山烟树,平溪村舍,野渡茅亭,渔舟出没。画中笔势干净利落,富有变化。用笔或尖或秃、或干笔皴擦,笔势潇洒而秀润,墨色透明而凝重。熟练而概括的笔墨技巧,使画面达到既丰富而又单纯的艺术效果。这幅画曾被视为后代数百年间学习山水画的第一范本。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评述
明代画家徐渭《黄甲图轴》
清朝画家朱耷《墨鱼图》
近代画家齐白石《西部蛙声当鼓吹》
《西部蛙声当鼓吹》
简单了解齐白石的生平,尝试评价其艺术作品,品味作品表现的情趣,让学生感知身边的生活情趣,从而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如齐白石的作品涉及题材领域多,有山水、人物、花鸟,表现方法有工笔、兼工带写、写意。相传齐白石从不画没有见过的东西,他所画的题材都是他亲身经历、体验过的对象。他以一个农夫的质朴之情,以一颗率真的童子之心,运用老辣生涩的文人之笔;开创出文人画坛前所未有的境界。他的画充满了泥土芳香、生活气息。画家用墨、用笔洗练、肯定、痛快淋漓。在作品《西部蛙声当鼓吹》中,画家用浓、淡、干、湿笔墨恰到好处地描绘出姿态各异、生动可爱的青蛙形象。
二、学习评价
1.学生是否认识到中国画注重“传神写照”的文化精髓,是否在中国画材料、形式、内容等方面有所领悟。
2.学生能否从中国画传神的角度准确地评价传统中国画魅力所在,是否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赏析作品。
3.教师是否能够提示、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能否用中国画的写意方法,大胆地进行花鸟画练习。
新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毕业小展览》教案教学设计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毕业小展览》教案教学设计》
《新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6课《毕业小展览》教案教学设计》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过对毕业小展览的策划、宣传、工作布置的尝试,加强对整体宣传活动的理解与认识。
第16课毕业小展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请柬、招贴设计的有关知识,体验设计的感觉,并学会用一定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张有创意的请柬或展览招贴。
2.通过对毕业小展览的策划、宣传、工作布置的尝试,加强对整体宣传活动的理解与认识。
3.通过与同学分工合作,提高集体协作能力,并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谈感想
毕业之际,学生即将离开母校,学校组织举办一次小小美术作品展,作为留给母校的一份最好的礼物,这对学生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你有什么感想?
二、讨论方案
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活动给母校留下一份美好的礼物呢?
学生讨论:你打算做些什么?
三、展示请柬、海报
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些不同形式的“请柬”设计作品和优秀的“招贴”作品,在课堂上展示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或鼓励学生自己收集一些相关作品,激发学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进行比较与发现,初步了解请柬、招贴设计和展示设计要素。
第二课时
设计制作“请柬”“海报”
请柬,又称请贴,是人们在喜庆、节日及其他各种活动中请客用的一种简便邀请信。它既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表明邀请者对此事的郑重态度。
请柬的格式:1、在封面上写明“请柬”两字;2、抬头写明被邀请者的名字;3、说明活动内容、时间及地点;4、署明邀请者的名称和发出请柬的时间,语言要简洁、明确、措词要文雅。
招贴是指展示在公共场所的一种广告,它主题突出、语言简洁,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宣传目的。传播信息是招贴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能,要求具有真实性、艺术性和吸引注意力。
第三课时
布置展室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1)选择合适的教室或活动室;(2)收集到的学生作品要进行分类整理;(3)除了做好各项课前准备工作外,必须紧扣布置方案、选择分工这个环节,力争做到周全细致,使学生各显其能,各尽其责。教师应运筹帷幄,成竹在胸,方案策划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各组提出不同的美化方案。在布置展室时,可以按教材中的提示,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可按展室的区域划分,如:墙壁装饰、黑板装饰、展台布置等。也可按工种划分,如:组装、张贴、书写绘画、摆设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展示,不仅可以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深厚情谊,掌握制作装饰、美化环境、装点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可使学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第四课时
一、展示交流
二、参观评述
三、评价
1.学生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较为合理地策划出相关活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2.能否在设计请柬、海报时发挥创造性思维,巧妙地运用身边材料制作出有个性的请柬、海报招贴作品。
3.能否对自己的或他人的作品进行恰当的评价。在活动回顾评述时,应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进行总结。各组对本组美化布置进行自我评价,发表自己通过学习得到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体验,再开展各组互评,对布置的形式和制作精美程度进行评述。教师的评价应围绕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获得的美的愉悦体验进行评述。
4.教师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索性学习的兴趣,是否能将整个学习过程与学生的主观愿望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新赣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拨浪鼓》教案教学设计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赣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拨浪鼓》教案教学设计》
《新赣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第18课《拨浪鼓》教案教学设计》这是一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第18课拨浪鼓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拨浪鼓。
2.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拨浪鼓的特征,能独立完成它的设计
教学难点:
设计的拨浪鼓新奇、有创意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玩具拨浪鼓、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竹筒(或纸杯、塑料小瓶),毛笔杆(或方便筷),彩色纸,夹子等材料,铅笔,彩色水笔,剪刀,蜡笔,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介绍我国南宋时李嵩的名画《货郎图》,引导观察图中拨浪鼓的模样。
展示一些会响的拨浪鼓,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拨浪鼓会发出声响?
2.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示范作业,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
2>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拨浪鼓制作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响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4>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5>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3.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进行其它会响玩具的设计创意。
新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20课《爱心大行动》教案教学设计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20课《爱心大行动》教案教学设计》
《新赣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20课《爱心大行动》教案教学设计》这是一篇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爱在我们身边,爱无时不在,它就像一只满载着人们的真诚、善良的小船穿梭在我们的世界。今天我们也以实际行动来献出自己的爱心。你想过吗?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同龄人,让我们来亲手做一些小礼物送给他们吧!
爱心大行动
教学内容:爱心大行动
教学目标:
1、在制作、设计中,启发学生设计造型新颖、色彩漂亮的各种作品。
2、指导学生组织一次“爱心大行动”的策划,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运用设计、画、印等步骤绘制成有创意的文化衫。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设计造型新颖、色彩漂亮的各种作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卡纸、剪刀、双面胶、颜料等。
第1课时
一、导课
爱在我们身边,爱无时不在,它就像一只满载着人们的真诚、善良的小船穿梭在我们的世界。今天我们也以实际行动来献出自己的爱心。你想过吗?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同龄人,让我们来亲手做一些小礼物送给他们吧!
二、新课
1、欣赏分析
你想看看小朋友做的卡片吗?你喜欢哪一张?能说一说理由吗?这些卡片都有哪些制作方法,你能总结一下吗?
2、探索学习卡片制作步骤
基本制作方法
1)镂空法:在卡片封面镂空一个漂亮的形状,以透出下面的图案。
2)剪贴法:用彩色卡纸剪出想要的图形拼贴在卡片上。
3)绘画法:用彩笔画想要的图形。
4)综合法:运用多种方法制作。
3、想一想
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同龄人。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你想做一个什样的礼物送给灾区小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4、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5、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第2课时
一、导课
四川汶川地震,我们成立一个小小的爱心宣传队,自己动手设计文化衫作为爱心宣传队的“队服”,大家争做爱心小使者。
二、新课
1、探索学习
根据书上的学习步骤,你能印出漂亮的文化衫来吗?
1)在白纸上画出拓印图案。
2)将图案镂空剪下。
3)用海绵蘸颜料拓印。
4)可在不同位置用多种颜料重复拓印。
2、启发构思
说一说,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文化衫?
3、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4、评一评
比一比,看谁设计的文化衫最漂亮、最有创意。
5、实践活动
开展献爱心活动。
三、小结
我们就是团结互助的一家人。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