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EQ靠“慢养”不宜“快教”

发布时间:2022-02-03 美教说课稿幼儿园 幼儿园语教说课稿 人教小学语文教案

一位网友问我,美国是否有专门锻炼“EQ”的机构。我的回答是:“有!”但那不是一个专门强化EQ的学校,而是几乎美国的学校都把情商教育融入每天的教学和校园生活中去了。而更应引起注意的是比学校更大的“情商教育”基地——“家庭”。美国心理协会终生成就奖获得者丹尼尔·戈尔曼在其所着的《EQ》一书中清楚地指出:“家庭是培养EQ的第一所学校,有高EQ的父母,才有高EQ的小孩。”

父母是孩子“EQ”基因的慢养者

EQ指的是一个人的情绪智力(EmotionalQuotient/Intelligence)。简单来说,EQ是一个人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它不同于IQ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EQ的高低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培养。丹尼尔·戈尔曼发现每个人对情绪的认知和处理情感的能力大部分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如果妈妈生气时会乱摔东西,那宝宝看样学样,也会用极端的方式发泄不满;如果妈妈独立孤僻,不愿与人合作,那宝宝将来很有可能也会“与世隔绝”。

虽然EQ不受父母DNA影响,但父母自身的情绪控制是宝宝EQ雏形最直接的导火索。而朝夕相处的行为引导,又是孩子奠定自身EQ最主要的指征。

四步慢养法植入宝宝EQ的“种子”

研究指出,EQ最早在0岁时就开始出现,进而在整个童年期逐渐形成,然后建立起我们已有的情商观念。孩子脑部的发展在0-5岁时是一生最快速的,特别在情感能力的学习方面。

1.建立安全信任感

0-l岁,此阶段父母应经常与宝宝一起做各种游戏,教宝宝说简单的话,尽量满足宝宝急于探索世界的要求。此时,父母除了在生活上悉心照料宝宝之外,更需要在心理上、精神上安抚和关爱宝宝,让他在懵懂中建立起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建树平衡的个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并固定好情绪

2岁开始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开始分辨“你的东西”和“我的东西”,并拒绝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容易兴奋,易怒。他开始会细分情绪,如开心时会大笑,而看见了妈妈会微笑。在此阶段里,父母应帮助宝宝强化和固定好情绪,疏导不良情绪。

3.提供感受丰富情感的机会

3岁已经学会用哭以外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要求,他会采用行动和语言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和兴趣爱好。例如,宝宝尖声大叫,说明他很不高兴;而有打人举动,则是心情已经很恶劣了。看见爸爸妈妈吵架,他们会在一旁哭;见母亲情绪不好,也会安慰妈妈说“妈妈,笑笑”。此时,父母最重要的是要为孩子提供感受各种情感的机会,还要善于把孩子丰富且敏锐的情感引向好的方向,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健康发展。

4.建立快乐的人际互动

4-5岁的宝宝有了社会性的发展: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伴之间的关系。如果父母对孩子不够关爱,会造成孩子的情感饥饿;如果孩子害怕老师,可能会对以后的上学产生情绪障碍;如果处理不好与别的小朋友之间的关系,那么孩子可能养成孤僻的性格。所以,父母不但要注意与孩子间的亲子感情,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同伴面前的表现。文/黄静洁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小班10月育儿知识:养成教育宜早且不宜晚


小班10月育儿知识:养成教育宜早且不宜晚

当宝宝已经开始胡闹,耍赖时,各位父母亲保准会觉得很无奈,还会觉得原来那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不再存在了。这样做不但对自己没有好处,对宝宝来讲也是毫无益处的。当你这想思考的时候,该想一想宝宝的习惯和性格了。性格的养成宜早且不宜晚,在周岁之前就已经应该开始指导宝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岁,为好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宝宝一周岁,就已经开始学习走路了。站立、行走对宝宝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宝宝因此可以用正常的视角看待世界。当你这样思考问题的时候,我想是时候该考虑一下宝宝的习惯和性格了。性格的养成宜早且不宜晚,在1岁前就应该开始指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岁,开始正式进行培养

2——3岁的宝宝已经形成了自我意识,开始固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所以要开始实行正式的习惯培养。最开始时,先从区分大小便、纠正偏食的恶习、独自睡觉等着手。到18个月左右时,宝宝具备了自我的概念,逐渐形成了主观意识,凡事都想自己去做,并把别人的帮忙视为干涉而感到很不开心,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开始耍赖、任性、捣乱。面对孩子的这些调皮的反应,家长即便很不开心,也要尽量尊重宝宝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培育动手能力,建立自信,成长为有进取心的宝宝。这样宝宝能够独立的去做事情了,认真程度也很高了,于是我们就有余地教育宝宝让宝宝务实一些课余爱好了。长大后也许还会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呢!

宝宝3岁以后进入逆反心理会更加任性。对想到的东西或是想做的事情会直勾勾的非得要。当宝宝因为争执不休时出现耍赖、喊叫、咬人等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纠正。这时候妈妈的态度一定要坚定,什么事能够做,什么事不能够做,绝不能因为宝宝的哭闹而放弃原则、改变要求。宝宝的大部分习惯都在2——3岁的时候形成的,因此这一起开始阶段对行为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宝宝养成了一定的做事习惯和方法,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宝宝的发展的好坏与家长的教养有直接关系,我们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积极的、正确的教导宝宝,只有这样宝宝才能锻炼的更加有能力、有意志力、有耐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宝宝的养成教育宜早且不宜晚,我们应该好好的培养孩子,使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不断的规范化,而且要求在周岁之前就开始准备养成教育的培训。每个不同的年龄还的施加不同的行为加以指导,直到宝宝培养成优秀的人物和人才为止。我们作为宝宝的家长,应该时时刻刻督促宝宝按规律和科学办事,这样宝宝才能成功!

一定要教给孩子:不占便宜是教养


有一次坐高铁,身上带了点小饼干,正吃着,发现过道上一个小妹妹盯着我手里的饼干,一脸渴望。被她的样子逗乐了,随手拿了一包说:“小妹妹,拿去吃吧。”

本来她已经向我伸手,最后反而又缩了回去,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然后说:“妈妈说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哥哥我不要了。”

这么小的姑娘都知道占人便宜不对,我想这便是教养吧。

还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也知道:关于父亲用三碗鸡蛋面教会孩子不占便宜的意义。

第一次: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碗说。

父亲说:“让我吧!孔融七岁能让梨,你都十岁了。”

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

父亲试探的问:“真不让?”

“真不让!”儿子回答坚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给这碗面注册了商标。

“不后悔?”父亲对儿子的动作和惊人的速度十分惊讶,但忍不住又问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为了表示坚不可摧的决心,儿子把最后剩的也吃了。

父亲默默的看着儿子吃完,自己端过无蛋的那碗,开始埋头苦吃。爸爸碗里藏了两个蛋,儿子看得分明。

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儿子一脸无奈。

第二次:

在一个周日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情景再现,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若无其事的问:“吃哪碗?”

“我十岁了,让蛋!”儿子说着,拿过了没蛋的那碗。

“不后悔?”父亲问。

“不后悔!”儿子回答坚决。儿子吃的很快,面见底也没看见蛋。父亲端过剩下的有蛋面,吃起来,儿子看见上面有一个蛋,更没想到的是下面还有一个蛋。

父亲指着蛋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

第三次:

又过了数月,道具还是跟原来一样。父亲问:“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是长辈,您先吃!”

“那我不客气了。”父亲果真不客气的端起有蛋的面。儿子平静地端起无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见底。

儿子意外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蛋。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似“吃亏”的事,实则是帮孩子传送“教养”和“修养”的道理。而这两种人在社会上不会混的很差。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不随便占便宜,假如非拿不可,最低限度也会说一声谢谢。

“教养”和“修养”是孩子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每个父母都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这样的品性和素质。这样的孩子才会走的更高更远!

婴儿EQ培养“圣经”


最近一项心理调查显示了一个很有趣的结果:婴儿性情预定成年后恋爱表现。这项调查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辛普森和同伴们用20多年的时间对78个人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表明,根据一个12个月大的婴儿的性情举止,就可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他在21岁后是什么类型的恋人。辛普森介绍:“如果一个人在1岁的时候表现得过于焦虑,很可能这个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将不善于交际。在他成年后的恋爱过程中,比其他人会有更多的负面情感。”但这仅仅是婴儿性情对成年人格发展影响的其中一部分,在当今“沟通”无所不在的社会,每个家长都知道好的EQ比IQ对孩子的成长有更重要的意义,甚至EQ于IQ的发展还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家长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宝宝的EQ,比如带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到不同环境中学习跟别人沟通交流。但在活动中,很多家长会苦恼: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兴趣跟别人交往?家长们发现在互动沟通中,孩子往往显得反应很冷淡迟钝,容易焦虑、不耐烦,甚至是麻烦制造者。有的家长会归咎于宝宝个性,或教育不得法,却不知这样的表现其实是夜间睡眠时间不足而直接造成的!

“其实这是婴幼儿睡眠不足引发的症状之一,称为‘嗜睡到异常活跃’。”北京市儿童医院刘玺诚教授说。

“不对呀,我的宝宝每天晚上都有6~8个小时的睡觉时间,怎么还会睡眠不足呢?”有些家长感到很迷惑,他们认为睡眠充足就是保证自家宝宝每晚的睡眠时间,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因素:除了睡眠时间的保证,深层睡眠的持续时间更为关键。如果婴儿在夜间睡眠时受到干扰而经常苏醒,比如检查尿布、更换尿布,这些婴儿夜间睡眠中断次数多、睡眠中断时间长,从浅层睡眠转为深层睡眠需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根据帮宝适和中国、美国育婴专家联合成立的婴儿睡眠临床调查证实,80%以上的婴儿在更换布尿布的过程中会被打断睡眠,被叫醒后婴儿往往要花上15分钟左右才能重新入睡,如果一晚有3次更换尿布,则平均会浪费掉1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现在很多家长都开始意识到,要保证好的睡眠关键要让孩子每晚有30分钟深度睡眠,这30分钟往往被称为“金质睡眠”时间,它有助于婴幼儿在白天的社会交往中和面对环境刺激时反应灵敏。一般而言,1~2岁的儿童每天要睡10个小时,只要少睡半个小时,就会影响到第二天的情绪;而婴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睡眠不足更加重对脑部的刺激,白天活动时反应迟缓,对学习过的东西记忆模糊或者很难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所以很多父母很注意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并使用帮宝适这样的吸收力强、透气性能好的优质纸尿裤,保证一整夜不用吵醒宝宝更换尿片。

总而言之,家长如果发现小孩出现各种性格问题,不必急着抱怨宝宝的先天个性不好,或担心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而应先留意宝宝是否有充足的“金质睡眠”,平时要注意小孩的营养状况,以及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每晚多有30分钟的深度睡眠,才是培养快乐聪明“优质宝宝”的“圣经”!

朗读宜早不宜晚


导读: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的朗读水平,比没有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高出许多。孩子们听家长读书的获益不仅仅是学习技巧,还能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馨。

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夫人巴巴拉,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有一套独特的诀窍,这个诀窍的关键就是进行家庭朗读活动。巴巴拉说:“在家中给学龄前儿童朗读,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是重要的学前一课。”她将自己的经验归纳为如下两点:

朗读宜早不宜晚选择给孩子读书的年龄越早越好。布什夫人常在孩子们睡前读书给他们听。她说,家长在什么时间给孩子读书无关紧要,但在每天的同一时间里至少读上15分钟,孩子会收获很大。

一定选择好书布什夫人根据专家的意见归纳出如下几种选书原则:婴幼儿(3岁以下),喜欢简单的连环画及有关他们熟悉事物的故事书,简单的形状和鲜艳的颜色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学龄前儿童(3~6岁),喜欢动画图书、幻想故事、有关日常生活和动物的儿歌及寓言,这些都易于儿童记忆。

美国的教育学家曾对刚进幼儿园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的朗读水平,比没有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高出许多。孩子们听家长读书的获益不仅仅是学习技巧,还能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馨。

告诉孩子,有一种教养,叫“不占便宜”


教养,也许是我们所倡导的育儿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什么是教养?也许很艰深,因为它可能需要一个和谐、融洽,并且有文化底蕴的家庭;也许很简单,因为它可能只需要家长朋友在一些小事情上的身体力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个“小事情”,“不占便宜”的教养。

有一次坐高铁,身上带了点小饼干,正吃着,发现过道上一个小妹妹盯着我手里的饼干,一脸渴望。被她的样子逗乐了,随手拿了一包说:“小妹妹,拿去吃吧。”

本来她已经向我伸手,最后反而又缩了回去,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然后说:“妈妈说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哥哥我不要了。”

这么小的姑娘都知道占人便宜不对,我想这便是教养吧。

还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也知道:关于父亲用三碗鸡蛋面教会孩子不占便宜的意义。

第一次: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碗说。

父亲说:“让我吧!孔融七岁能让梨,你都十岁了。”

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

父亲试探的问:“真不让?”

“真不让!”儿子回答坚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给这碗面注册了商标。

“不后悔?”父亲对儿子的动作和惊人的速度十分惊讶,但忍不住又问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为了表示坚不可摧的决心,儿子把最后剩的也吃了。

父亲默默的看着儿子吃完,自己端过无蛋的那碗,开始埋头苦吃。爸爸碗里藏了两个蛋,儿子看得分明。

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儿子一脸无奈。

第二次:

在一个周日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情景再现,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若无其事的问:“吃哪碗?”

“我十岁了,让蛋!”儿子说着,拿过了没蛋的那碗。

“不后悔?”父亲问。

“不后悔!”儿子回答坚决。儿子吃的很快,面见底也没看见蛋。父亲端过剩下的有蛋面,吃起来,儿子看见上面有一个蛋,更没想到的是下面还有一个蛋。

父亲指着蛋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

第三次:

又过了数月,道具还是跟原来一样。父亲问:“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是长辈,您先吃!”

“那我不客气了。”父亲果真不客气的端起有蛋的面。儿子平静地端起无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见底。

儿子意外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蛋。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似“吃亏”的事,实则是帮孩子传送“教养”和“修养”的道理。而这两种人在社会上不会混的很差。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不随便占便宜,假如非拿不可,最低限度也会说一声谢谢。

“教养”和“修养”是孩子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每个父母都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这样的品性和素质。这样的孩子才会走的更高更远!

如果孩子有“爱占小便宜”的迹象怎么办?不要着急,我们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方法1:让孩子知道别人如何看待你

爱占小便宜的孩子,总想着自己占便宜的快乐,而很少想自己占了便宜,别人在吃亏,吃亏的人如何看待你?旁观者又如何评价你呢?孩子往往幼稚,不看别人,没有考虑过,谁会和一个天天想占便宜的人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因为占小便宜而孤单,因为孤单而认为身边的人都不好,不喜欢自己,于是更加不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眼里,见便宜就占,热衷于短期利益,恶性循环,逐渐形成爱占小便宜的行为。

作为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人们对占小便宜的人有什么评价,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们。同学或者朋友在一起,希望得到的是相互帮助、支持和爱护,谁也不喜欢身边有这样的人,于是,大家会疏远你,排斥你,有事情不愿意告诉你,朋友越来越少。与孩子平等交流,用大量实际事例告诉孩子占小便宜不好,说明这种行为既把自己放在了人格低下的位置上,又会使周围的人瞧不起,帮助孩子下决心改正。

注意事项:

当第一次发现孩子占小便宜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节分析,不要轻易下结论。年龄小的孩子有可能是因为喜欢就拿了,当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损失,马上明白自己是不对,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家长就要尊重、理解孩子。

很多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可能是报复,或者是开玩笑,也会另有原因,所以家长不要轻易下结论,要了解具体情况后再教育孩子。

方法2:对孩子喜爱的东西,家长要适当满足

小乔的爸爸妈妈不在小乔身边,他的一切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很爱他,在吃上完全满足孩子,但是在玩上却控制很严。很少给他买玩具,尤其上学以后,更是一个玩具都不给买。近来,小乔总是有很多借口向奶奶要钱,奶奶总是给的很少,小乔就拿很少的钱给同学,让同学给他玩具玩。没有钱的时候,他就给同学说好话,总之,得到玩具就是胜利。求同学多了,同学们都笑话小乔,说他爱占小便宜,说他很贱,到处说好话,就为了玩。同学们开始越来越不喜欢他了。

小乔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班主任发现了问题,及时和小乔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把同学们不喜欢他的原因讲解给他听,还批评了孤立他的同学,以后,小乔知道,需要什么可以向家长要,不必低声下气地去求人。

心理学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基本的、合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转移成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爱或者关注,如果这种愿望无法实现时,有的孩子就会通过打架、拿别人的东西来得到一种情感宣泄,达到心理满足;这种心理的满足反过来又强化了孩子打架、拿别人东西行为。

注意事项:

家长有时间应该多和孩子接触,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有什么物质要求,合理的,经济条件又允许,在同学中不特殊的,家长就尽量满足,不能满足,要跟孩子讲清原因,让孩子明白为什么。

家长要严正声明: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别人的东西就是再喜欢也不能拿。如果自己特别喜欢可以和家长商量,看家长能否满足你;如果想借用别人的东西怕别人不给,也可以回家来与家长商量,看看家长是不是可以借到,或者给买一个。

教育孩子明白:家长才是你最好的帮助者,有事情求助家长是最方便,最应该的。有家长的帮助,就会不沾别人的小便宜了。

方法3:警惕孩子的占有欲

爱占小便宜的人,不能克制自己原占有欲望,不计后果,任性而为。对此家长不能视而不见、不理不睬,更不能迁就他们。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家的条件很好,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有,根本不相信孩子会出现爱占小便宜的行为,认为一般爱占小便宜的孩子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这些家长的想法是错误的。往往越是这样的家庭,越容易产生比清苦家庭孩子更强烈的占有欲望。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们不可以用家庭经济条件来衡量孩子的行为。

在孩子们出现占小便宜的行为时,一定要分析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如过分贪婪,如自己需要,如习惯占有等等,都要适当的施加压力,使孩子受到震动和教育。否则,一旦孩子尝到了甜头,后果将很不好。有些孩子,要进行心理调试,必要的时候需要找心理老师或者家庭教育专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和帮助。

注意事项

教育孩子时,家长和老师一定不要出语讽刺、挖苦,更不要打骂孩子,如果孩子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家长和老师也不要揭孩子的旧伤疤。我们应该关心他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孩子的思想根源,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错误、进而改正错误,轻装前进。

一方面,无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还是“吃亏是福”,虽然有些功利色彩,但我们中国的传统智慧告诉我们,“占便宜”是万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不去占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便宜,已经成为了个人基本的道德素养,也反映了一个人的胸怀和气度。

所以,“不占便宜”的道理,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养必修课。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让我慢慢靠近你 教育随笔:让我慢慢靠近你 九月初,幼儿园开学了,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来到班里。我们首先带孩子们熟悉环境,引导他们辨认属于自己的标记。他们被一式五份的标记所吸引,忙着将标记贴在毛巾架、水杯架、床沿、...
    2021-07-06 阅读全文
  • 小班10月育儿知识:养成教育宜早且不宜晚 小班10月育儿知识:养成教育宜早且不宜晚 当宝宝已经开始胡闹,耍赖时,各位父母亲保准会觉得很无奈,还会觉得原来那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不再存在了。这样做不但对自己没有好处,对宝宝来讲也是毫无益处的。当你这想...
    2020-10-09 阅读全文
  • 一定要教给孩子:不占便宜是教养 有一次坐高铁,身上带了点小饼干,正吃着,发现过道上一个小妹妹盯着我手里的饼干,一脸渴望。被她的样子逗乐了,随手拿了一包说:“小妹妹,拿去吃吧。” 本来她已经向我伸手,最后反而又缩了回去,做了一番激烈的...
    2022-01-26 阅读全文
  • 婴儿EQ培养“圣经” 最近一项心理调查显示了一个很有趣的结果:婴儿性情预定成年后恋爱表现。这项调查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辛普森和同伴们用20多年的时间对78个人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表明,根据一个12个月大的婴儿的性情...
    2022-02-12 阅读全文
  • 朗读宜早不宜晚 导读: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的朗读水平,比没有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高出许多。孩子们听家长读书的获益不仅仅是学习技巧,还能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馨。 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夫人巴巴拉,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有一套独特的...
    2021-06-09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让我慢慢靠近你 九月初,幼儿园开学了,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陆续来到班里。我们首先带孩子们熟悉环境,引导他们辨认属于自己的标记。他们被一式五份的标记所吸引,忙着将标记贴在毛巾架、水杯架、床沿、...

2021-07-06 阅读全文

小班10月育儿知识:养成教育宜早且不宜晚 当宝宝已经开始胡闹,耍赖时,各位父母亲保准会觉得很无奈,还会觉得原来那个非常可爱的孩子不再存在了。这样做不但对自己没有好处,对宝宝来讲也是毫无益处的。当你这想...

2020-10-09 阅读全文

有一次坐高铁,身上带了点小饼干,正吃着,发现过道上一个小妹妹盯着我手里的饼干,一脸渴望。被她的样子逗乐了,随手拿了一包说:“小妹妹,拿去吃吧。” 本来她已经向我伸手,最后反而又缩了回去,做了一番激烈的...

2022-01-26 阅读全文

最近一项心理调查显示了一个很有趣的结果:婴儿性情预定成年后恋爱表现。这项调查是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辛普森和同伴们用20多年的时间对78个人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表明,根据一个12个月大的婴儿的性情...

2022-02-12 阅读全文

导读: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的朗读水平,比没有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高出许多。孩子们听家长读书的获益不仅仅是学习技巧,还能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馨。 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夫人巴巴拉,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有一套独特的...

2021-06-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