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异性打扮诱发心理疾患

发布时间:2022-01-31

幼儿园心理说课稿。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幼儿异性打扮诱发心理疾患”,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给6岁以内的幼儿异性打扮,就会使幼儿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潜意识地存在异性化的心理。

研究发现,6岁以内的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异常迅速,思考能力、想像能力、分析能力及记忆力等都已经开始形成,大脑的构造与功能日趋完善。这一阶段,幼儿对周围事物因好奇而发生极大兴趣,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望。所以这个时期对幼儿的身心发育和日后个性的形成都将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如果在这一时期让幼儿着异性打扮,就会使幼儿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潜意识地存在异性化的心理。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喜好穿戴异性衣物,模仿异性动作。

专家指出,幼儿时期的心理障碍和精神创伤,不正常的穿着打扮和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是造成心理疾患的潜在危险。幼儿时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而心理健康与否又直接影响人格的形成,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幼儿做起。元旦、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家长在给幼儿准备新衣服的时候,千万别忽视这一点。www.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幼儿园小朋友穿衣打扮也要注意


琪琪妈妈这几天可忙坏了,琪琪是刚上幼儿园,入园心理问题也是刚刚安抚好,这不老师又开家长会了,是关于孩子每天上学穿衣服的规定,虽然学校里面也有园服,可是孩子不是每天都穿的,为了让孩子穿的舒服一点,妈妈在给孩子穿衣服时一定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不要给孩子穿紧身裤,像牛仔裤之类的,而妈妈都会认为这种裤子孩子穿起来好看,殊不知这种紧身牛仔裤面料比较硬,再加上紧身,孩子上厕所很不容易脱下来,孩子正处于发育阶段,对孩子的身体也没有好处的。

2.不要给孩子穿背带裤,背带裤看起来很洋气,但是这种裤子穿起来一方面上厕所比较麻烦,另一方面孩子在户外玩大型玩具时容易勾住,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这些危险的事例新闻上经常报道。

3.不要给孩子穿坠满了小珠子的衣服,因为小珠子都是用线缝上的,很不结实,很容易脱落,脱落后孩子都喜欢拿着珠子玩,放在鼻子里,嘴巴里,耳朵里,都会发生危险的,这些都是致命的东西。

4.不要给孩子穿长裙,天气一暖和,商场里各种漂亮的小裙子,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小公主,裙子可以买,但是不要在学校穿,因为长裙很容易被小朋友给踩到,不方便体育活动,所以孩子穿宽松舒适的裤子比较好。

5.不要给孩子穿带帽子的上衣,同样这种带帽子的衣服,在游戏的时候,也会造成危险,比如滑滑梯,很有可能滑滑梯上的小柱子会刮住帽子,进而会勒住宝宝的脖子,这样也是很危险的。

6.不要给孩子穿短裤,夏天一到无论男孩女孩,妈妈害怕孩子热到,通常会给孩子买小短裤穿到外面,短裤确实很凉快,但是夏天蚊子多,会叮到孩子的腿,还有每天户外活动,孩子比较兴奋,很容易摔倒,穿短裤孩子的腿裸露到外面就会擦伤。

所以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要把孩子穿衣放到重点,上幼儿园我们就以衣服安全舒适为主,可以给孩子穿纯棉的运动装,这样孩子活动也很方便,给老师也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像小长裙妈妈可以分场合让孩子去穿。当然每年因为幼儿穿衣不当造成危险的也很多,以上几点请家长看看自己有没有给孩子穿衣造成隐患。

幼儿心理环境创设


幼儿心理环境创设

在创造力日益成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今天,有必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愉悦的心理环境。

一、案例描述

一次,美术兴趣班活动结束后,家长纷纷来接,对自己孩子的画都加以评述;“这么不圆,你看老师的太阳画的多圆……”“你瞧,老师的太阳是红的,你怎么是蓝色的……”总有那么多家长首先对自己孩子的作品加以否定,指出许多不足之处。

二、分析

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自己孩子会产生幅面的情绪。也有家长对自己孩子画成灰色的太阳用问的方式进行引导,这位家长当场表扬了自己的孩子,他非常注重孩子的心理环境的创设,也使孩子在语言表达、交往、想象力等方面都表现得很不错!

三、反思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孩子学习游戏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心理环境意味着孩子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得到及时和充分的满足,由此,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对他的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作为父母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1、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2、更少的限制和约束。

3、给予宽松的理解。

总之,现在的孩子已承受太多的约束,在创造力日益成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今天,我们有必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愉悦的心理环境。

幼儿“逆反心理”探源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犟,总是不听话,跟你对着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其实就是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

学龄前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喜欢“闹独立”。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一味训斥、打骂,就会使他们产生两种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诺诺,胆小怯懦;或是执拗任性,胆大妄为。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期望不切实际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提出的要求,应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过于严厉,损伤孩子自尊心

现在,有些家长还是满脑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观念。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至讽刺、挖苦,有时还要对孩子动武。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服。

三、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别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免会闯祸。如果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四、反复唠叨,引起厌烦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唯恐他们不听,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休。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即使明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他们也不乐意听。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各个方面都还处在初步形成阶段,其主要任务为动作、语言、认知和情绪的发展。作为评估婴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自然也应该充分反映这一特点。由于婴幼儿的语言和自我感知能力还处在形成当中,他们不能有效地描述自己的内心体验,因此,对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测量最好通过父母或者照看者来实施;其测量标准,通常也应该从统计的角度来确立。也就是说,判断一个婴儿或者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是看他能否达到大多数婴幼儿相应年龄段所具有的那种心理发展水平。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动作发展

婴幼儿的动作包括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刚出生的新生儿(满月后至一岁止一般称为婴儿)应具有一些简单的动作反射。婴儿应会吮吸塞入口中的奶头,转向触接嘴角的物体,握紧放在手掌上的东西。满20天时,俯卧着的婴儿应可把头平举起来;足月时,婴儿凭借自身的力量应可移动所躺的位置;4个月时,婴儿借助支撑应可坐1分钟;9个月时,婴儿应能独自坐起来,借助支撑可站起来;10个月时,婴儿应能用手和膝爬行;11个月时应能独自站立;12个月时应能由别人拉着走;13个月时应能独立行走;18个月时应能独自爬楼梯。

到两岁时,幼儿应能从地板上拾起一个物体而不跌倒,并能奔跑和向后走。

(二)语言发展

新生儿最初的语言是哭声。一个新生儿应能通过哭声,向成人表达其饥饿、排泄、疼痛或身体不舒服。大约从第4个月起,婴儿应开始咿呀学语,把声母和韵母连结成一串音节,并且不管其父母操的是什么语言,他们说出的似乎都可能是一种“世界通用语”,即mama、baba、dada、gagaga等。到接近第12个月时,婴儿一般应可理解性地使用“妈妈”——一个含义丰富的词,同时也是句子。到18个月左右,婴儿应能说出双词句,如“妈妈水”、“吃蛋蛋”等。从第18个月到24个月,婴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有迅速的发展。他们将开始使用由3个词或3个以上词组成的短语或句子。这时,他们的词汇量应从约20个迅速扩大到300个以上。就在两到3岁的期间,幼儿(从满1岁起到6岁止,习惯上称为幼儿)应具有使用各种基本类型句子的能力。在3到6岁,幼儿语言的发展将进入关键期。在这段时期,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迅速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他的语音应迅速变得准确,而且,在没有任何人专门教授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掌握母语的语法,并操一口地道的母语。

(三)认知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的学习只局限在一些条件反射上,如巴宾斯基反射,即当婴儿的脚底受到轻轻拍击时,大脚趾伸展,其他脚趾呈扇型展开。到了4个月左右,婴儿应表现出越来越“聪明”的行为。他应该会对一切人,甚至对物体发出微笑;能把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结合起来,如把愉快的脸和愉快的声音联系起来,把愤怒的脸同愤怒的声音联系起来。在出生后7至12个月之间,婴儿应能认识他们以前看见过的刺激,即记忆的形成,从而能意识到在物体和人的世界之外,存在一种独立分离的现象,如物体和人会消失不见,又会重新出现。

到两岁的时候,幼儿应能以心理意象的形式来描绘出自己的体验。例如,当通向某一目标的道路受阻或改变了,幼儿就会去寻找新的路线。这是一种心理符号的控制和理解活动,它使得幼儿能以可预见的、一致的、可调节的,甚至是反射的方法来作出行动。这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来解释,就是前概念思维。前概念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大约在2到4岁之间),通过同化与顺应的作用,幼儿直觉思维便会接着发展起来。这时,幼儿的年龄大体在4至6岁之间。

(四)社会性和情绪的发展

通过学习社会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发展

自己的社会性,以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人的这种社会化过程既是儿童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的途径以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再现的过程。社会化是贯通人的一生的连续过程。

人在婴幼儿期,需要获得吸引父母注意力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同辈和成年人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这种个人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体验,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和消极的情绪情感,如喜、怒、哀、乐等;带领、跟随同辈人,与他们合作和竞争;对成就有自豪感;从事角色扮演等活动。为此,他们应具备必需的先天生理素质,以便能在出生后的1个月内就能对说话声有反应,对人脸特别注意。到2个月左右,婴儿应开始对人发出社会性微笑,即当照料者亲近他或满足某种需求时而发出的微笑(这跟与生俱来的嘴部笑容行为是不同的)。到第4个月时应能产生认生感,即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半年后,婴儿应能明显地显示出依恋环境中特定人物的迹象,其首要的依恋目标通常是照料他的母亲。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到满1岁时将达到第1个高峰,这个时候母亲的出现会给婴儿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与此同时,父亲如果亲近婴儿,关注婴儿发出的信号并给予照料,婴儿对父亲的依恋感也应能牢固地建立起来。到2岁时,有违拗、违抗照看者要求和指挥别人的现象发生,其情绪表达形式应表现出多样化,并且能够学会关心和爱护其他儿童,开展社会性游戏活动,具有移情能力。在3至6岁期间,幼儿应开始形成道德情感和标准,并建立同伴关系。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象力丰富,善于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具体表现为:

·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热爱劳动,爱惜物品。

·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跌跤或受点儿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

·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

·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东西。

·服从约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不过分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

·能自己到商店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怎样化解幼儿心理创伤


怎样化解幼儿心理创伤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可能碰到残暴、血腥的突发事件,这往往会对幼儿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成人后的精神障碍。专家建议,家长要帮助孩子淡化创伤记忆,尽快忘掉不愉快的事。

专家说,在目击恶性事件之后,幼儿情绪的早期表现是因害怕、紧张而引起的哭泣、烦躁和不安,他们会经常在晚上做噩梦。随着时间的推移,性格开朗的孩子会慢慢忘记残暴场面,但也有一些孩子仍然会想起恐怖的场面,挥之不去的记忆使他们害怕接触陌生人,患上社交恐惧症。据临床观察证实,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在幼儿时期有创伤经历。

如何帮助精神受伤害的孩子平安度过心理危机,专家建议家长,首先要多给孩子一些保护,比如多接近他们,多抚摸他们,最好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呆着,让孩子有安全感。

其次是尽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让孩子生活丰富多彩,做他们特别喜欢做的事情,使他们没时间去琢磨那件可怕的事情。

最后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提恐怖事件,一些家长也被事件吓坏了,纷纷议论、猜测,甚至愤怒、谩骂,但家长们没有注意到,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并且慢慢强化创伤记忆。如果孩子总是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家长就要在适当的时间用通俗的话语给孩子一个适当的劝解。

喜欢《幼儿异性打扮诱发心理疾患》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心理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儿童心理疾患多因父母 儿童心理疾患多因父母 儿童心理疾患多由父母引发 有关资料表明,79%的儿童心理疾病是由父母心理错位而引发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将达到本科以上水平,几乎100%的...
    2021-09-09 阅读全文
  • 打扮新年老人 “老师,我的愿望是我要一箱的蛋糕,我的愿望是要好多的糖,我要好多漂亮的衣服,我要好多吃的,我要玩具。”在孩子们的眼中新年的礼物就是在吃的、玩的、还有爱美孩子漂亮的衣衣。孩子们都说,我爱你,新年老人。随...
    2020-12-07 阅读全文
  • 爱打扮的孩子 星期一的早上,微微走进教室就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微微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那天早上她顶着头卷发羞涩的走进了教室,两个眼睛圆溜溜的,穿着碎花的裙子,一双黑色带有蝴蝶结的小皮鞋,就像韩剧里面的...
    2020-11-30 阅读全文
  • 孩子打扮趋于中性 导读:在青春期,许多孩子都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异性比自己的性别更有优势,比如女孩羡慕男孩性格里的干脆、洒脱,而男孩也会希望像女孩一样,被关心、被照顾。想通过异性的装扮去尝试做异性的感觉,这对独立愿望非常...
    2021-09-13 阅读全文
  • 数学活动――打扮新年树 活动名称:打扮新年树 活动目标: 1、感受迎新年的欢快气氛。 2、感知6的数量,认识数字6,能初步进行数与物的匹配。 活动准备 1、幻灯片。 2、幼儿操作用的小圆片、数字卡片若干;新年树2棵,挂饰若干...
    2019-12-25 阅读全文

儿童心理疾患多因父母 儿童心理疾患多由父母引发 有关资料表明,79%的儿童心理疾病是由父母心理错位而引发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将达到本科以上水平,几乎100%的...

2021-09-09 阅读全文

“老师,我的愿望是我要一箱的蛋糕,我的愿望是要好多的糖,我要好多漂亮的衣服,我要好多吃的,我要玩具。”在孩子们的眼中新年的礼物就是在吃的、玩的、还有爱美孩子漂亮的衣衣。孩子们都说,我爱你,新年老人。随...

2020-12-07 阅读全文

星期一的早上,微微走进教室就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微微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那天早上她顶着头卷发羞涩的走进了教室,两个眼睛圆溜溜的,穿着碎花的裙子,一双黑色带有蝴蝶结的小皮鞋,就像韩剧里面的...

2020-11-30 阅读全文

导读:在青春期,许多孩子都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异性比自己的性别更有优势,比如女孩羡慕男孩性格里的干脆、洒脱,而男孩也会希望像女孩一样,被关心、被照顾。想通过异性的装扮去尝试做异性的感觉,这对独立愿望非常...

2021-09-13 阅读全文

活动名称:打扮新年树 活动目标: 1、感受迎新年的欢快气氛。 2、感知6的数量,认识数字6,能初步进行数与物的匹配。 活动准备 1、幻灯片。 2、幼儿操作用的小圆片、数字卡片若干;新年树2棵,挂饰若干...

2019-12-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