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避开恶猫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1-12-26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说课稿 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寻求躲避猫的最佳方法。

2、知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铃铛、手电筒、气球、羽毛、杠铃、小花的实物和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出主题

出示老鼠图片,引起幼儿的想象

--它是一只怎样的老鼠? 它在想什么呢

二、理解故事内容

1、一天老鼠们外出回来,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还有一张"奇怪的纸条"

出示"纸条",幼儿理解纸条的内容。

2、大家一起想办法

--老鼠们召开紧急会议。在猫脖子上挂什么好呢?(幼儿泛说)

3、幼儿操作材料Yjs21.cOM

--今天老鼠把这些东西带来了,等会儿请你们做一下小参谋,,去试一试,想一想,看看哪样东西最适合,只要猫一出现,老鼠们就能知道?

--刚才这几位朋友说了他们的理由,你们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吧!“本文来源:屈,老;师”你同意谁的想法,请你站在他的身后。

(和幼儿统计最终的票数,得出结论)

小结:看来,当我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瞧!老鼠们也学会了我们的方法,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选出铃铛的?

(出示图片,幼儿述说看到的图片内容)

小结:老鼠们也是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统一了意见,认为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最合适,猫走到哪里,铃声就响到哪里,大家就有机会赶快躲藏。

三、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幼儿讨论谁去挂铃铛。

--那么,怎么把铃铛挂到猫脖子上呢?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播放PPT,层层递进,解决问题

--这是什么?里面装了什么呢?是送给谁的呢?

--原来,老鼠把铃铛放在礼物盒里,让主人为猫戴上,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

四、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讲的这个故事,就是这本书,它的名字叫《避开恶猫的方法》,在我们的图书室里也有这本书,下次去活动室,大家可以去看看。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避开恶猫的方法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寻求躲避猫的最佳方法。

2、知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铃铛、手电筒、气球、羽毛、杠铃、小花的实物和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出主题

1、出示老鼠图片,引起幼儿的想象

--它是一只怎样的老鼠? 它在想什么呢

二、理解故事内容

1、一天老鼠们外出回来,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还有一张"奇怪的纸条"

出示"纸条",幼儿理解纸条的内容。

2、大家一起想办法

--老鼠们召开紧急会议。在猫脖子上挂什么好呢?(幼儿泛说)

3、幼儿操作材料

--今天老鼠把这些东西带来了,等会儿请你们做一下小参谋,,去试一试,想一想,看看哪样东西最适合,只要猫一出现,老鼠们就能知道?

--刚才这几位朋友说了他们的理由,你们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吧!你同意谁的想法,请你站在他的身后。

(和幼儿统计最终的票数,得出结论)

小结:看来,当我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瞧!老鼠们也学会了我们的方法,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选出铃铛的?

(出示图片,幼儿述说看到的图片内容)

小结:老鼠们也是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统一了意见,认为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最合适,猫走到哪里,铃声就响到哪里,大家就有机会赶快躲藏。

三、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幼儿讨论谁去挂铃铛。

--那么,怎么把铃铛挂到猫脖子上呢?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播放ppt,层层递进,解决问题

--这是什么?里面装了什么呢?是送给谁的呢?

--原来,老鼠把铃铛放在礼物盒里,让主人为猫戴上,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

四、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讲的这个故事,就是这本书,它的名字叫《避开恶猫的方法》,在我们的图书室里也有这本书,下次去活动室,大家可以去看看。

幼儿园中班教案《避开恶猫的‎方法》及教学反思


目标:

1、探索统计不同意见的方法,并学习用图表记录。

2、知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方法来解决问题。

3、引导幼儿面对危险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重点:

学习7以内的序数。探索统计不同意见的方法,并学习用图表记录。难点:知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方法来解决问题。

准备:

1、PPT《避开恶猫的方法》。

2、每组15只老鼠、每组一个自制立体柱形图,幼儿人手一张图表,若干红枣。

过程:

一(创设情境并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T: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名字叫《避开恶猫的方法》,15只老鼠外出回来,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看这里,有张奇怪的字条,上面写着:胆小鬼,你们好啊~我是农场主的猫。喵~今天这个就算我的自我介绍了,下次见面时我会饱餐一顿~明白吗,

T:猫要饱餐一顿,你们知道它要吃谁吗,

T:老鼠愿意吗,

T:那它们会怎么办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T:那我们看看老鼠们是怎样选择的。

T:要不我们来站队吧,(出示教具图表,锁头和羽毛)锁头代表重的东西,羽毛代表轻的东西,同意挂重东西的老鼠站在锁头这边,同意挂轻东西的老鼠站在羽毛这边。

T:看清楚15只老鼠选择的是什么物品,然后帮助它们站队。(发放教具给个别幼儿)

T:队伍站好了,你们观察一下发现哪边的队伍长,

:同意挂重东西的有几只老鼠,T

T:同意挂轻东西的有几只老鼠,

T:10比5大,数字大的这边队伍长,数字小的这边队伍短,那我们应该选择轻的还是重的呢,

总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决定给猫脖子上挂轻的东西~

T:请你们仔细观察,选择有味道的有几只老鼠,

T:选择有味道的有一只老鼠,所以垒1颗红枣。

T:请你们仔细观察,选择闪闪发光的有几只老鼠,

T:选择闪闪发光的有5只老鼠,所以垒5颗红枣。

T:那么选择有声响的有几只老鼠,现在请小朋友们试试看。

,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细节。

幼:认真倾听老师的故事~仔细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分组操作

T:你们说说看在摞红枣的过程中出现什么情况,

T:我们来看看老鼠们有没有垒成功,老鼠们真厉害,它们也是好不容易才将红枣垒高,请你们仔细观察,有声响的瓶子前垒了几颗红枣,

T:选择有味道的有1只老鼠,选择闪闪发光的有5只老鼠,选择有声音的有9只老鼠,哪边红枣最多,

T:9是最大的,1是最小的,数字最大的这边红枣垒的最高,数字最小的这边红枣垒的最矮。那我们应该选择有味道的、闪闪发光的还是有声响的,

T: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总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挂有声响的东西。

T:现在决定挂哪一种能发出声响的物品就可以了。非常吵闹的闹钟怎么样,太吵了,挂了铃铛正合适,15只老鼠准备再次垒红枣。小朋友们刚刚说这个方法不好,那你们能想

一个更好的方法吗,

T:老鼠们想了一个方法,用画圆圈的方法来代替红枣。

T:(出示PPT)每位小朋友有一张图表,看清楚有几只老鼠选择铃铛,就在铃铛的图表下边画圆圈,从下往上记录,有一只老鼠选择铃铛就画一个圆圈,一个格子画一个圆圈。有

就在第一个圆圈上面再画一个圆圈,要一个圆圈挨着一个圆圈,有几2只老鼠选择铃铛,

只老鼠选择闹钟,然后用笔在对应的闹钟下面画圆圈,看清楚15只老鼠选择的是什么物品。我们来试试看吧,自己完成好将图表交给老师。

,师:结合绘本内容引导幼儿开展分组活动。

幼:尝试记录图表内容。

三(幼儿操作

T:我们来看看老鼠们完成的图表,选择铃铛的有几只老鼠,我们来数数看。

T:那应该画几个圆圈,老鼠记录的对不对

T:我们来数数看。选择闹钟有几只老鼠,

T:那应该画几个圆圈,老鼠记录的对不对,黑板上是小朋友们帮老鼠记录的图表,有的小朋友记录错了,没关系,等下课老师把图表放区角里,你们再重新记录。

T:哪边的圆圈多,

T:10比5大,数字大的这边圆圈最高,数字小的这边圆圈最矮,那我们应该选择挂铃铛还是闹钟,

T: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总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挂当啷当啷的铃铛。

T:那么谁来给猫挂上铃铛呢,这次15只老鼠统一了意见,让女主人给猫挂上。接下来决定什么时候把铃铛放进去,趁中午邮差大叔按门铃时放进去,清早送牛奶的叔叔来的时候还是大半夜都睡着的时候。

T:这是柱形图表,一侧是调查对象,一侧是数字,你们看出来最后决定什么时候把铃铛放进去,

T: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总结:我们可以看柱形的高度,高的就代表选择这个意见的老鼠多,我们也可以看左侧的数字,数字2代表2只老鼠,数字4代表4只老鼠,数字9代表9只老鼠,9是最大的,2是最小的。

T: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总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最后决定趁中午邮差大叔按门铃时放去。

T:重要的是把铃铛放哪,放在猫的餐盘里还是轻轻放在门口。现在我们的老鼠们想先

你赞同哪种意见就将你手中的听听小朋友们的意见,每组有一个立体柱形图(出示教具)

红枣穿到对应的木棍上。

T:我们来看看每组小朋友们的意见

T:我们看看老鼠们最后是怎么决定的。15只老鼠配合默契,最后定在邮差大叔按门铃的中午,悄悄放在门前就走,老鼠们弄来个铃铛并精心包装起来,第二天中午,门铃响起,女主人一开门看到了脚旁边的礼盒,女主人把铃铛挂在猫脖子上,从那天开始,老鼠们一听到当啷当啷的响声就藏到院子里、田野里,就这样,15只老鼠欣喜若狂,顿顿饱餐度过了冬天。

总结:老鼠们虽然没有猫强壮,但是它们用机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战胜了猫。如果以后你们遇到坏人时,和坏人硬碰硬行不行,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和老鼠一样聪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战胜坏人。

,师:结合绘本内容~提升幼儿的经验。

幼:在练习中比较、观察~进一步学习。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节选自数学绘本《避开恶猫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幼儿了解统计的方法,尝试用图形、数字进行统计,并对图表进行分析解读。第一次试上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内容选自绘本内容的一部分,数量方面也在绘本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改动,各个环节比较突兀,孩子们没有完全理解;操作环节的要求不够清晰,以至于操作环节出现较多问题,正确率较低;幼儿操作的较少,方式单一,主要是出示PPT——幼儿观察讲述。针对出现的问题,吴老师、张老师帮助我修改了很多。比如,在投票选择轻重之后,接上“轻的东西有那么多,瞧!有味道的东西,会发光的东西,会发出声音的东西!”从而引出下一个环节的比较。本次活动的流程是新授内容集体学习——个别操作——集体巩固——每一位幼儿完成统计表,这样的过程是可以的,但在难度方面没有层层递进。针对这一方面,各位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比如在最后环节完成统计表的内容变成两项,闹钟、铃铛的统计以及时间段的统计均由幼儿来完成等等。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我发现了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活动中还是不够激情,也很感谢许多老师的帮助和建议,本次活动对于自身今后数学活动的组织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受益匪浅。

幼儿百科: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长方谣》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长方谣》”。让幼儿寻找发音相似的音节,感受儿歌的趣味性,理解儿歌内容,发现儿歌中四种物体的形状特点,体验双簧诙谐、幽默的情趣,感受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发现儿歌中四种物体的形状特点。

2、寻找发音相似的音节,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3、体验双簧诙谐、幽默的情趣,感受合作表演的快乐。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儿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儿歌图谱

活动过程:

一、找相同,发现儿歌中四种物体的形状特点。(出示图片:框、床、墙和楼房)

T: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下。

1、找形状特点。

T:这是什么?我们用一个字来说:框。

T:这四样东西有什么共同点?(都是长方的)

2、找发音特点。

T:小朋友仔细看看王老师念这四个字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的?(张得大大的)

3、理解"亮堂堂"的意思。

T:现在我在这四幅图上加了一样东西,这个应该怎么念呢?

T:听老师来念一遍啊(长方的框,长方的床,长方的墙,长方的楼房亮堂堂)怎么念的?

T:谁知道亮堂堂是什么意思?

T:很温暖,阳光很充足,很亮,光线很好。

T:刚才我把这个念成了一句话,我们一起念一念。

二、看图谱学念儿歌。

1、介绍儿歌名字《长方谣》

T:刚才说的四句话其实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做《长方谣》。

2、教师完整念儿歌,请幼儿回忆内容并填充儿歌图谱。

T:这首《长方谣》的这四张图我们看过吗?下面还有三句话没有图形,原来他们藏起来了。用我们的小耳朵来把藏起来的儿歌找出来吧。

(老师念儿歌,幼儿找句子。)

T:这里三句话讲得是什么?

(说出后出示图谱。重点引导第四句,按照上图的顺序)3、看图谱念儿歌。

T:我们一起跟着王老师来试试念念看儿歌吧。

T:你觉得哪句说起来有点困难,而且不容易记住?

T: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从小到大排列,练习第四句)

T:闭上眼睛想一想,再来说一说。

4、为儿歌配以简单的动作,并尝试边念边表演。

(1)教师做一遍动作,幼儿学习

(2)师幼共同表演动作。

5、"我说你做"巩固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1)师说生做T:我来做你的小嘴巴,你们来做我的小手。

(2)师做生说T:现在交换,我来表演你们来说。

三、游戏:双簧形式表演儿歌。

1、请2、3对幼儿上前表演《长方谣》

T:我们玩过的双簧游戏还记得吗?前脸要怎么样?()

2、教师示范速度快慢变化带来的趣味性。

T:老师也来表演,看看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两遍,第二遍加快)

3、请幼儿示范速度变化带来的效果。

T:我们一起来试一遍,第二遍的时候加速度。

T:请小朋友来表演,在第二遍的时候记得加速度。(1组)T:刚才小朋友试了一下,速度加快是不是更加有趣了?回到教室里我们也去试试看,希望你们能够声音更大些,表情更好,声音更响亮。

附儿歌:

《长方谣》

长方的框、长方的床,长方的墙,长方的楼房亮堂堂。

请你帮忙想一想:

除了框、床、墙和楼房,还有什么是长方?

幼儿百科:长方形也叫矩形,是一种平面图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也定义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四条边长度都相等的特殊长方形。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猫刮胡子》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头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2、通过提问和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情节的发展变化。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跟别人学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自制《小猫刮胡子》图片一套或根据寓言内容制作电脑动画。

2、小猫(有胡须)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教师出示小猫手偶:我是一只小花猫,我的胡须长又长。

2、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花猫的胡须有什么用吗?

3、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巧妙地引出寓言故事。

师:可是有一只小花猫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有表情地讲述寓言。

1、教师出示图片,生动地讲述寓言《小猫刮胡子》。

2、师:小猫刮胡子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理解第一幅图片的内容:主人正在做什么?〈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小花猫在看什么?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理解寓言情节。

3、师:小花猫刮胡子后,追捕老鼠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碰得头破血流?(理解词汇:“头破血流”)

(四)教师和幼儿再次看图片,完整欣赏寓言,启发幼儿理解寓言。

1、教师指图与幼儿共同讲述寓言。

2、师:小花猫能刮胡子吗?

3、教师小结:原来,胡子是猫用来探路的工具,它就像一把尺子,在钻洞时得用它来测量洞的大小。如果没有了这把尺子,猫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钻过去。

(五)引导幼儿进行拓展谈话,启发幼儿懂得做事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师:小花猫的主人刮胡子对不对?

师:为什么主人应该刮,小花猫却不能刮呢?(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师:如果以后你也遇到了一只刮胡子的小花猫,你会和它说什么?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教案:避开恶猫的方法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寻求躲避猫的最佳方法。 2、知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铃铛、手电筒、气球、羽毛、杠铃、小花的实物和图片,...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避开恶猫的‎方法》及教学反思 目标: 1、探索统计不同意见的方法,并学习用图表记录。 2、知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方法来解决问题。 3、引导幼儿面对危险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
    2020-12-08 阅读全文
  •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长方谣》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长方谣》”。让幼儿寻找发音相似的音节,感受儿歌的趣味性,理解儿歌内容,发现儿歌中四种物体的形状特点,体验双簧诙谐、幽默的情趣,...
    2020-06-08 阅读全文
  •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小猫刮胡子》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头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2、通过提问和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情节的发展变化。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
    2020-09-30 阅读全文
  • 中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魔法奶奶的电话》 设计思路: "魔法奶奶的电话"是"春夏秋冬"主题下的一个集体活动。幼儿在春夏秋冬中感知冷暖变化、动植物的变化,逐步积累有关四季的经验。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而幼儿对不同的...
    2020-09-3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寻求躲避猫的最佳方法。 2、知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铃铛、手电筒、气球、羽毛、杠铃、小花的实物和图片,...

2019-12-12 阅读全文

目标: 1、探索统计不同意见的方法,并学习用图表记录。 2、知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方法来解决问题。 3、引导幼儿面对危险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

2020-12-08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长方谣》”。让幼儿寻找发音相似的音节,感受儿歌的趣味性,理解儿歌内容,发现儿歌中四种物体的形状特点,体验双簧诙谐、幽默的情趣,...

2020-06-0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头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2、通过提问和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情节的发展变化。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

2020-09-30 阅读全文

设计思路: "魔法奶奶的电话"是"春夏秋冬"主题下的一个集体活动。幼儿在春夏秋冬中感知冷暖变化、动植物的变化,逐步积累有关四季的经验。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而幼儿对不同的...

2020-09-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