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么教育莽撞宝宝?
发布时间:2021-11-11 宝宝班教育笔记 教育笔记怎么写 宝宝入园导读:莽撞,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行为,家长如果对他们的莽撞行为长期不予理睬,也会使他们在种种莽撞行为的重复中,形成坏的性格、习惯。
莽撞,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行为,家长如果对他们的莽撞行为长期不予理睬,也会使他们在种种莽撞行为的重复中,形成坏的性格、习惯。孩子莽撞行为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生理和心理因素。三至五岁的孩子,目测力差,空间知觉不准确,大脑操纵小肌肉群的能力很差,本想把物品放到桌上,结果事与愿违,失手打翻在地上了。五至七岁儿童往往好动、好斗,对运动表现出永不满足的欲望,因此常常出现头上撞出个包,衣服撕破了的现象。
2、知识经验缺乏。有的孩子经常爬上墙头、砖堆往下跳,不是腿青了,就是脚扭了;有的孩子玩带尖的用具被戳伤,等等。这是由于他们缺乏知识经验,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造成的。
3、不良教育的影响。由于成人过于娇惯,稍不如意孩子就大发脾气,乱摔东西;有的孩子遭成人的打骂,就以打同伴,撞同伴出气,逐渐形成莽撞的不良行为习惯。
孩子出现莽撞行为不能轻率地、粗暴地责骂孩子,而是要认真仔细地分析原因,针对实际施教与矫正。
1、如果是生理、心理因素造成的莽撞行为,家长应以正面教育为主,亲切地告诉孩子做事要细心、认真,把东西损坏了很可惜,同时,肯定、表扬他爱做事的好品格,并积极为孩子创设良好环境,让他们在耐心、细致、认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
2、如果是缺乏经验或对行为准则不理解而造成的,成人应帮助孩子广泛接触事物,积累经验,认识行为准则的意义。同时,借助莽撞霆为的后果,让孩子接受教训,使他们懂得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孩子因为玩刀、玩水、玩火而被刀割伤,被水烫伤,被火烧伤,就应该让他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自觉注意和养成良好的行为,减少莽撞行为。
3、如果是不良教育而造成的,家长应检点自己的言行,改进教育方式。要防止对孩子娇纵、溺爱或随意打骂。同时注意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避免莽撞行为的发生。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对总打人的宝宝父母该怎么办?
导读: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您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否您家人经常会说或不经意对别人有这样的动作及语言,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是以模仿方式来学习的。
孩子总打人人怎么办?家长想帮助孩子纠正打人行为,却又不知道从何下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家长的问题,也许会对您有所启发:
问:我儿子现在一岁8个月了,口齿很伶俐,很爱说话!可是最近不知道是怎么了,一有使他不如意的地方他就会大声说“打”,打妈妈,打姥姥,打小朋友,还掐。当然我承认这些话有可能是我们在教育他的时候无意中说过的,可我们认识到错现在已经不再说了,但他却越说越来劲了,据旁人说,当我(我是他妈妈)在他身边是他就会变得格外嚣张!!真是的!!其实我一点都不惯他啊!!有哪个朋友和我有共同经历呢?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答:针对您家宝宝的情况:
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您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否您家人经常会说或不经意对别人有这样的动作及语言,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是以模仿方式来学习的。
二、就是您家宝宝和外界是否有团体的接触,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有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渴望,会产生交往方式的不正确,这一点对您的宝宝很重要,这是他接触外界学习东西的很好时机,也是锻炼的最佳阶段。
对您家宝宝状况给予正确交往方式的引导。
宝宝顶嘴与父母教育有关
导读:殊不知,孩子和大人顶嘴多数情况下是父母所逼!说白了,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了偏差。
按照儿童神经精神发育的规律,孩子长到6—7岁时就有了独立自主,形成性格的要求,所以从这个年龄段开始,孩子就会变得不听话,和父母顶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到了11—12岁的时候,随着孩子接受外界信息的增多,这种反叛精神更加突出,顶撞父母的时候更多,因此有些父母会感到委屈,甚至以为孩子和自己不亲了。
殊不知,孩子和大人顶嘴多数情况下是父母所逼!说白了,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了偏差。大凡孩子与家长顶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虽做错了事,但是对父母漫无边际、长篇累牍的说教感到厌烦;(2)孩子犯错后有了悔改的表现,但是父母的处理不冷静,让他们感到家长有些小题大作;(3)孩子没做错事,但却遭到无端的责备;(4)父母逼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想做或者不愿立即去做的事;(5)父母之间闹矛盾,孩子无端受牵连。
从以上几点看,孩子和父母顶嘴的确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父母亲应当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方式上多下些功夫!同时还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因为现在的孩子毕竟接受教育早,接触的传媒多,而且顶嘴也是孩子不良情绪得以宣泄的一个途径,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判断是非的能力强了。
但是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他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作为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一、遇事冷静,赏罚有度: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二、注重言传身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作为家长也应对其父母或上司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少与之发生争执,否则就会影响到孩子。
三、给孩子申辩权利:即便知道它们在狡辩,也要耐心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他们选择将功补过的办法来弥补过错,这往往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
宝宝的恋母心理怎么处理?
1.让孩子同其他亲人多接触,培养他对其他亲人的感情。你不妨让孩子比较亲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姑妈来家生活几天,也可以让孩子到他们家中去住住,适当离开母亲,清除他的依赖性。
2.为孩子在亲戚和邻居中找几个小伙伴,培养他对小伙伴的友好感情,让他们互相串串门,在一起玩玩。这样也可逐渐淡化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3.鼓励孩子和同龄人交朋友,使他逐渐地体会到生活中不仅有母子之情,父子之亲,亲人之爱,还有友情。可能的话,你还可以带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到公园或其他场所玩玩,增加孩子间的感情。
4.不要对孩子做各种像对婴儿那样的亲昵动作,如亲吻、拥抱,过多地抚摸其身体等。要让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慢慢长大了,不需要母亲像对“小毛头”那样对待自己了。这样也可以逐渐淡化其对母亲的依恋。
5.遇到孩子不愉快或哭泣时,不必都用抚爱的方式来安慰他。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引起他对其他事物的兴趣。或者让他独自尽情地哭上一会,不要去理他,他自己会渐渐地安静下来的。
6.从小养成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有些男孩晚上非要妈妈搂着睡,或者搂着母亲的脖子,或者摸着母亲的乳房,否则就不肯入睡。这种孩子往往较瘦弱、胆小、怯懦、爱哭,缺乏独立性。从小养成独睡习惯,可以有效地克服这种种现像。
7.平时,不必过多地限制孩子自由玩耍,管头管脚地束缚孩子的手脚。即使你单独同孩子在家,也要尽量让他独立听故事录音、看电视、翻小人书等。孩子的活动多了,注意就不会只集中在母亲一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