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做父亲是男人事业的一部分

发布时间:2021-10-01

做一名幸福的幼儿园教师。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父亲是男人事业的一部分”,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般来说,由父亲带大或参与带大的孩子独立性比较强。那么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父亲需要给孩子做出榜样。父教的缺失对男孩子伤害最大,父亲是男孩性别角色认同不可缺少的榜样,如果失去这个榜样,男孩就会陷入迷盲状态,会令其自卑、不合群,甚至从小对性别产生混乱。

对女孩影响比较大的一般是母亲,可是如果缺少父教,女孩也容易自卑。因为父亲是女孩接触的第一个异性,如果缺失父教,女孩就会缺少与男性交往的经验,会从童年起就产生对社会的不适应。

其次,青少年时代如果缺少父教会使男孩不能独立,有可能出现违反规则、变得懦弱。一般来说,由父亲带大或参与带大的孩子独立性比较强,父亲果断、坚毅的气质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如果父爱缺失,孩子则往往表现得比较柔弱、独立性差。

关系好坏决定教育的成败。什么时候家长跟孩子的关系是好的,什么时候教育是成功的,什么时候家长跟孩子的关系是糟糕的,什么时候教育一定是失败的。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部模仿史


作为被模仿者

平时喂女儿吃牛奶,她总是慢吞吞的!我就会说“宝宝再不吃,妈妈要生气啦!”

昨晚抱她上床睡觉,她说“爸爸快睡觉,把电脑关掉!”她爸爸不在意地说“你先睡吧,爸爸过会儿再睡。”女儿马上说“我要生气啦!”

她爸没料到女儿会这么说,笑个不住。真就关掉电脑去睡了。哈哈!

《母亲手记》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他们也是惟一的模仿对象。在见到第二个男性之前,孩子对男人的所有理解都是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在接触第二个女性之前,孩子所有对女性的感触都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父母和睦,孩子就会认为与人相处应该随和互爱;父亲大男人主义,孩子就会认为男人就应该这样;母亲特别八卦,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打听别人。

模仿是学习之母,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一切都需要模仿的时期,父母作为被模仿者,主导着孩子的生活。所以,父母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因为孩子最初还不会鉴别和扬弃,所以他们的模仿并不分好坏。父母要求孩子学的,孩子会模仿,父母担心孩子学的孩子,依旧会模仿。作为被模仿者,父母在孩子面前小心一些、检点一些,是很有必要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是否以自己的父母为荣,父母身上是否有足够的精神营养供孩子汲取,都是重要问题。那些以父母为荣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较高水平的自尊,并对自己产生较高的自我预期;而那些因为父母的糟糕和低水平而负累的孩子,追求自我超越则会比较困难。两种情况的孩子心中,都会反复出现这样的潜台词———“我是谁谁的儿子”或者“我妈妈就是那样的人”。显然这些对于孩子的发展是很关键的。既然父母是“无可逃避的被模仿者”,那么尽量提升自己的素养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责任。

我母亲是一个善良而乐观的女人,但是她有点缺乏主见,太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我从自己对外祖母的印象中很容易地找到了答案,我也从自己和哥哥的身上看到了母亲这种性格的印证。当然,我们兄弟两个在这方面都有所改善,比起母亲来好多了。但是,我们所受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而且我相信我和哥哥的孩子将来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一个人的一个弱点可以无声无息地传递好几代,做父母的应该好好思考这一现象。

———摘自《孟迁自传》

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模仿史,没有哪一个人不是从模仿之后的融合和超越中成长起来的,所谓“其来必有所自”。模仿对象的质量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有质量、有价值的模仿对象,对于孩子的自我建构来讲是极为珍贵的。想想看,哪一个大师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几个“准大师”呢?所以,自我提升、向孩子尽可能多地展示出色榜样、创造孩子跟优秀人物接触的机会,是真正爱孩子又懂教育的父母必然作出的正确选择。

作为应答者

最后,让我们看看,父母作为孩子的应答者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先来看一段母亲和孩子的对话:

童童:为什么你每个月都可以给奶奶200块钱,却不肯给我买那件我已经想了6个月的皮夹克?

母亲可能给出的三种回答:

1.“我给奶奶多少钱完全不关你的事。”

2.“奶奶需要这笔钱来支付医疗费,而那件皮夹克并不是你必需的。”

3.“虽然我很想既能拿钱照顾奶奶、又能为你买夹克,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来同时满足这两个心愿,所以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我觉得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家庭成员。”

显然,第一种回答可能让孩子更加不满并产生愤恨;第二种回答可以让孩子明白“想要”与“需要”的区别;第三种回答就可以让孩子了解家庭责任的意义。父母的回答不同,孩子获得的经验和感受也不同,他们人生受到的影响也不同。这组对话中的父母就是作为“应答者”在对孩子产生教育的作用。但是,“应答”并非仅仅是回答,它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对孩子行为的态度、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给孩子的解释等,父母对孩子行为做出的反应,都是“应答”。

一封震惊教育部的江西父亲的家书


一位大学教授,给自己刚考入大学的女儿,写了一封信!父亲在信里对当时刚考上大学的女儿提了9点建议,涵盖了道德、专业、知识、恋爱方方面面。

这封信不仅打动了千万父母,甚至还惊动了教育部,《人民日报》也转发荐读。甚至有网友建议:把这篇文章作为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的第一课。

他们的故事

这位父亲叫吴辉,是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的副教授。女儿吴阳去年考入西南林业大学,现在是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吴辉本身就很有故事:曾当过10年小学和初中老师,快30岁时才考研,后来还读了博士,直到成为大学老师。

记者电话连线上吴辉,这会儿女儿已经回到昆明读书,他自己也已经开学,这两天忙着给学生讲课。

吴辉告诉记者,他是去年2、3月份开始写这封家书的。当时女儿还在读高三,他慢慢积累、酝酿了几个月的时间,最后在高考前成文,高考结束后把信交到了女儿手上。

女儿的反应没有诸位家长那么激动,“她……没什么反应。”吴辉解释说,这是因为女儿性格太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正是因为女儿这种性格,他才选择了用这种含蓄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想法。

事后,吴辉发现女儿把家书在QQ上和同学分享,同学还夸她爸爸写得好。看来女儿还是觉得老爸写得挺不错的。

一年的大学生活后,女儿已经不是对大学一无所知的新生,变化不小。一来是女儿的学习态度比高中积极多了。吴辉说,女儿高考考得不算好,高考后的暑假,他建议女儿可以考虑出国或者考研,但都被她一口回绝。

但现在,女儿主动复习起雅思,还打算考取英语中级口译证书。更让吴辉惊讶的是,她主动参加了志愿者社和记者社这两个社团,还远赴鲁甸地震灾区服务。这两个角色都需要和陌生人面对面交往,对女儿内向的性格是很大的挑战和锻炼。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家长,他对女儿大一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的。

今年暑假,女儿和他讨论了读研、出国等话题,所以吴辉计划再写一篇关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考研等选择的分析。

那么吴辉写给女儿的那封信,究竟是什么内容呢?很多家长看完了都说:说出了我心底所有想说又说不好的话……

一封惊动了教育部的家书

宝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襁褓中咿呀学语,庭院里蹒跚学步,都早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知不觉你已长大,转眼你就上大学了。按理说,18岁就是成年人,我本不该有什么担心。只是你自从出生以来,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我总担心你在外面照顾不好自己。你说不希望在本地上大学,我理解,也支持。外面海阔天空,你可以任意飞翔。

你很讨厌说教,但在你外出求学之际,我仍要啰唆几句。对你未必有效,对我却是安慰。

关于道德

道德首先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说法并不新鲜,我主要是想说怎么做的问题。道德首先是一种实践,善良不能仅存于内心。记得有一次坐公交车,我主动给一位老人让座。当时你和君姐都说,没想到我会给人让座。我问你们,老师不就是这样教你们的?你们说是,只是觉得做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我理解年轻人的这种心理,我第一次帮助别人时,也很在乎别人的眼光。

现在想来,根本不必。一件好事,不存私利,有何担心,怕啥议论?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只要信手拈来,就是一种善行。当你可以帮助别人时,不要吝啬。世界将因你的举手之劳,变得更加美好。爸爸受过别人的恩惠,我们要懂得反哺社会的道理。

关于专业

挑专业就是挑兴趣,不要用利益标准衡量

专业的好坏是相对的、辩证的。今天的好专业不等于永远的好专业。不要用利益的标准来衡量专业好坏。挑专业就是挑兴趣,专业再热,学科再强,你不喜欢,没有意义。兴趣的标准更稳定,利益的标准不长久。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喜欢的书,是人生一大享受。挑你喜欢的,学你热爱的,工作应有更多快乐,生活会有更高品质。

任何专业,只要学得足够好,不愁得不到别人不曾得到的东西。好比旅行,只要走得足够远,就能看得见别人未曾看见的风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专业分工更为精细,但专业分工不能分得井水不犯河水。各种专业都是解释世界的方式,广泛涉猎,你会更具智慧。

关于知识

知识使人生拥有更多可能

“读书无用论”是存在的,没有读书也发横财的人也是有的。但个案不能说明问题,普遍现象才有说服力。稍懂常识的人就知道,即使用金钱衡量,知识作用也不可忽视。不然,著名跨国公司对智力因素的高度重视就无法解释。

只要做一个简单的统计,就会发现知识与收入的正相关关系。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关键是如何看待有用,不能只用“金钱”这一个标准。知识使人生拥有更多可能。知识决定一个人的气质、趣味、眼界、欣赏水平、价值观……这些都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些都是知识熏陶的结果,而不是金钱交换的产物。如果你大学毕业后,能认识到还有很多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那这个大学就没有白上。

关于阅读

读经典,经典是时间选择的产物

大学与高中最大的区别是,自由很多,挥霍自由的人也很多。希望你能利用这难得的自由,多读些书。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阅读,他们可以花很多时间逛街、淘宝、打游戏、网聊……就是不肯花时间安安静静地阅读。我曾给学生写过一条读书寄语:“趁年轻,认认真真跟好书来一次热恋。”我强调趁年轻,走上社会你就知道,抽出时间来读书是多么不易。

我还强调读好书,有些书确实害人,思想贫乏,内容平庸。读书像交友,要仔细甄别,非善勿近。一个简单的方法是读经典,经典是时间选择的产物,读者挑剔的结果。一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肯定有它的道理。只要是经典,只要你想读,都可以去读。

关于竞争

不靠人情关系,就靠本事竞争

如今这个年代,需用实力说话。规则应该会越来越公平,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残酷。爸爸是个倔强的人,办事不喜欢求人,也很少求过别人。当初我从小学调到初中,是因为校长觉得我有教初中的水平。后来,县城的学校招聘6名老师,我考了第3名,可没有被录取,没有关系,我不求别人。第二年我就考上了研究生,离开了那个地方。

不靠人情关系,就靠本事竞争。虽然这样比较辛苦,但于外能赢得别人尊重,于内能得到心里安稳,多好!你要知道,一个人如果不想过低三下四的生活,就必须有能让自己抬头挺胸的资本。你要抓住机会,提高自己。直面风雨人生,迎接时代挑战。

关于漂亮

内外兼修很重要,不要追求花瓶式的漂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子就更是如此吧。人要懂得修饰自己,遗憾的是,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你。适当买些新衣服,戴首饰点缀,用化妆增色,都是可以的。当然,漂亮、有魅力不仅仅是指外表。言谈举止,会传递一个人的风度;待人接物,可泄露一个人的修养。

内外兼修很重要,我可不希望你追求花瓶式的漂亮。再说,我们家里还没有一个人有当花瓶的资本。知识是最好的化妆品,良好的素养会让人更有魅力,这是一种岁月都无法剥夺的吸引力。

关于恋爱

真爱深沉而非浅薄,真心无私而不贪婪

爱情很美好,爸爸希望你能找到意中人。孩子,只要你幸福,我的一生就圆满了。恋爱很严肃,对待须认真。感情不是拿来玩的,恩爱不是用来秀的。真爱深沉而非浅薄,真心无私而不贪婪。

你的爱人不是你的私有品。你可以想他,但不要轻易打扰他,你可以爱他,但不要牢牢限制他。恋爱会让人做出各种傻事而不自知,你是女孩子,要懂得洁身自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在去约会的路上就要想清楚。

爱的决定应该基于平时细致的考察,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希望你将来的男朋友正直、有涵养。如果你们是认真的,我会祝福你们。

关于交友

遇事能让则让,有难可帮就帮

大学是读书之所,也是交友之地。人的一生一定要有几个交情过命的朋友。幸福人生不是取决于金钱财富,而是取决于社会关系。朋友是广泛的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快乐有人分享,你会更快乐;悲伤有人分担,你不会太悲伤。各地都有人值得你牵挂,到处都有牵挂你的人,你会觉得世界充满阳光,心里如沐春风。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希望别人对自己好一点,自己首先就要对别人好一点。大学宿舍,四人一寝,大家远道而来,是前世定下的相遇。遇事能让则让,有难可帮就帮。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关于时间

不要总觉得年轻,干什么事都还早

时间最公平,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时光最易得,但也最不为人所珍惜。生活中常常听人说,要把时间补回来。时间是补不回来的,浪费了就是浪费了。不要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干什么事都觉得还早。有道是“记得少年骑木马,转眼已是白头人”。大学生的时间往往会无谓地消耗在两个方面,一是社团活动,二是上网。适当参加社团活动,广交朋友,增长见识,确是好事。但太多的课外活动,会使时间以各种光明正大的名义被浪费。

网络很便利,网络也很误事。电脑、手机让你时刻与外界保持联系,也让你时刻受到外界干扰。不妨在适当的时候,把网络关闭,让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宝贝,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你亲自去实践。爸爸不能教会你所有,也不能陪伴你一生。时光流逝,生命不会常在;总有一天,别离会成永远。希望这些建议能有益于你。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快乐幸福。你若安好,我便幸福。

带着使命做父亲


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站在产房外,听到儿子第一声响亮的啼哭时,我刚从部队参加演习归来。激越跳荡的心脏,将源源不断的热血,射向高度兴奋的大脑,指挥颤抖的双手,用不能群发的手机,发了一百多条短信,宣告我儿子杨纵横的横空出世。

从男孩成为男人,从儿子变成父亲,我猛然间感到,自己的肩膀硬朗了起来。男人而不做父亲,相当于当兵而没有打过仗。

一时间,作为年轻的父亲,心中如山似海的父爱,在胸间奔突游进,却不知该如何涌出。我象对待需要锻打的新兵一样,一脸正气,目光笔直,手段坚硬。很多人说对孩子是“恨铁不成钢”,但钢是恨出来的吗?不,钢是炼出来的。没有人天生就会做一个好父亲。这需要摸索、交流、学习、改进。现在,我的脸依然正气,但多了慈祥;目光依旧笔直,却多了赞赏;手段仍然坚硬,又多了灵活。我怕有一天我会后悔,在孩子幼小时,没有好好当一个年轻的父亲。

我知道,或许我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我知道,激情和锐气也在一天天老去。但一想到,身边有一个心地善良,笑容温馨的女人,有一个天真烂漫,勇敢坚毅的孩子,雄心和斗志就会刹那间充盈心中,让我觉得生活非常美,非常贵。

这世界上有一个人,他把所有的卑微、屈辱都藏进了心里,然后以一座山的形象,挺立在我们面前。这个人就是父亲。这就是我对父亲涵义的理解。

爱孩子就要用心给他积累三种财富:把他的身体练的棒棒的;让他的人格日趋完善;让他自己越来越丰富。

我的儿子,爸爸没有别的,爸爸所拥有、所能给你的,只是健康、勇气和对生活的热爱。

儿子,希望你长成一个男人


一直在讲,要掌握必要的孩子发展规律,同时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比如,我们既要认识到男孩女孩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但同时,又最好不刻意人为地,拿不一样的教养方法区分对待男孩女孩,而是以孩子自己的个性化需要为准。因为掌握孩子的发展规律,不是用来“设计”孩子未来的,而是为了更好地陪伴、支持孩子成长。

其实,不需要我们特别去做区分,在我们自然而然的教养过程中,孩子们就会自动接收到整个成长环境传递给他们的区分信息。比如从一出生起,接生的医生会第一个判定:恭喜你,生了个小公主/小公子!其后,新父母会向亲戚朋友报告好消息,并且一般都会特别说明,小家伙是男孩女孩。紧接着,亲戚朋友探望恭贺之时,一起带来的,还有针对男孩/女孩不一样的礼物、探视话语、态度等等。

这些就是整个社会对于孩子性别角色发展的一个引导作用,心理学上称之为“刻板印象”。性别的刻板印象并非是贬义词,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些性别的刻板印象,帮孩子朝向正确的性别角色去塑造自己。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自然而然地尊重孩子的生理现实,以及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实,读懂孩子的需求并予以恰当的回应。

父母不要按照自己的喜好,逗弄孩子的“性别身份”

稍留意我们就可以看到,在产科病房,父母以及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一般会把他们的儿子喊作“大胖儿子”“小老虎”“铁蛋”等,热衷于根据他们的哭声、握紧的拳头、乱蹬的脚来评论这些小伙子的力量。在许多西方国家,男孩一出生就被包裹在蓝色的襁褓里,而女孩则被包裹在粉色的襁褓中。这种性别的社会化,从婴儿早期即开始,并一直继续下去。

在这个阶段,我给父母的教养建议是,就按照孩子的生理性别,给他提供适合这个性别成长的环境。比如穿戴男孩衣物服饰、玩男孩子喜欢的玩具等。

特别要提醒的是下面这种情况。

当今社会,生男生女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很多妈妈都期盼着迎来一位小公主,但事与愿违偏偏是个小子。有时候家人一时兴起,会把孩子打扮成小姑娘的样子,扎起小辫、穿上裙子,一家人则在一旁捧腹大笑,完全没人意识到这样做对孩子的影响会是怎样的。更有甚者,等孩子长大一些还以此为玩笑来耍弄孩子,拿出当年被拍成女娃的照片对孩子说“你看,你原来是个女孩的,多可爱,后来变成男孩了”,看着孩子一头雾水,或者生气通红的小脸又是一顿嬉笑。

这样做,很不利于孩子的性别发展。当父母把男孩打扮成女孩并哈哈大笑的时候,男孩就捕获了一个错误的信息:“这样的打扮才好,看,爸爸妈妈多高兴,我就该这样穿。”他们会思考:原来做女孩子才可爱,才被爸爸妈妈喜欢呀。如此,孩子脑子里就会出现这些性别混淆的信息:我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当男孩好还是女孩好?所以,我还要再强调一遍,你的孩子生来是什么性别,就照着这个性别的刻板印象去养就好了。

父母对男孩的气质培养,要符合社会对男性角色期待

性别差异并不只是不同的生物遗传。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社会文化都期待男性与女性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也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角色。为了回应这些不同的期待,孩子们必须知道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并将这一信息整合到自我概念中。

男孩们总是被鼓励担任工具性角色。将来作为一个传统的丈夫与父亲,男性必须承担养家糊口、保护家庭不受外界伤害的责任。因此,人们总是期望男孩们是支配、果断、独立和富有社会竞争性的。社会看重男孩们的成就和自立品质。

曾有研究者做过“110种社会文化中五种心理品质社会化过程的性别差异”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可见,社会普遍对于不同性别角色是具有不同期待的。可能你会认为这样的性别刻板印象,已经由于女性权利和地位的提高以及更多职场女性的增加而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20世纪后期性别平等方面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今天的少年和青年仍然认可许多传统的性别模式。例如,在一项研究中,整个社会对于男人的看法是理性、有抱负、自信、运动好,并且是拥有很多优势人格的领导者。

所以,想要男孩子长大后朝向社会期待的男性化角色发展,父母对男孩的教养过程中,也要有意地培养男孩子的这些气质。在聊到“穷养男孩”这一论点时,我就专门提到,我更愿意把这个“穷养”换成“多经历”。经历是一种财富,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人生需要经历,但并不是只有苦痛的经历才是人生的财富。对男孩的爱、接纳、包容其实更加难得。各种各样的经历会让孩子产生各种不同的体验,如果孩子的每一次经历父母都能给予很好的正向的引导,孩子都会由此获得充盈的心理能量。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爸爸对于男孩的榜样和引导作用,远比妈妈更要紧。尤其是3-7岁,是孩子的气质养成关键期。所以,我的建议是,在这个阶段,爸爸需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正面的男性榜样参照。而且,爸爸多参与到儿子的教养和活动中去,这个男孩子的气质就一定差不了。

父母要接纳男孩气质中的特殊性

要说男孩和女孩最大的气质差别是什么,想必有男孩的父母会异口同声,那就是男孩更加好动,更具攻击性。

从2岁开始,男孩的身体攻击(打人)和言语攻击(说脏话)就多于女孩;在青春期,男孩卷入反社会行为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是女孩的10倍。其实不只是2岁以后男孩子的特殊气质才开始展现,在出生之前,男孩的身体活动就比女孩活跃,比如胎动更多、力度更大等。在整个童年期,特别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男孩都一直保持着比女孩更高的活动水平。事实上,男孩表现出的高活动水平,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发起和参与非攻击性的打闹游戏,比如我们会常常看到,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扭打成一团。男孩女孩的确有着这样泾渭分明的玩法。同性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小男孩之间会互相推来推去。动物界中的雄性也多有这种行为。女孩子则要安静一些。心理学家们观察到的上述种种,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最初的性别气质差异。而这些差异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不一样罢了。

只是,这些不一样往往会成为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

比如一位妈妈问:

罗静老师,你好。我的儿子刚满8岁,小学二年级。在很多人眼中,他品学兼优,有惊人的求知欲,相对同龄人而言,知识渊博,甚至老师给他“小博士”的称号。很多人羡慕并问我怎样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但我自己对于教育他却经常有无力感。从他上小学开始,我就发现他听人讲话时心不在焉,而且手里永远停不下来。要么抠橡皮擦,要么卷书页的角,一年级刚上学的时候,居然一天可以把一块橡皮擦戳出几十个小洞,甚至整块橡皮擦都散开了。现在已经好些,但是,手还是永远没法停下来,而且大人跟他讲话,他眼睛都不看着对方。请问罗博士,这是怎么回事啊?

这显然是一个精力旺盛、喜欢探索的孩子。而且,男孩子沉浸在探索中时,往往耳朵就好像是“关闭”的,他们无法同时接受到多重信息。父母若对此予以批评,对孩子的探索行为进行限制,很容易压制他男孩子的天性。而且,越是强制矫正,效果越不好。更好的方法是,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恰当的支持,比如上面这位妈妈,就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手部游戏;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走到孩子跟前、低声、蹲下来,跟孩子保持目光接触;为孩子这些旺盛的精力寻找合适的兴趣班;带孩子多做户外的体育活动,比如外出郊游、爬山、跑步、踢球等等。

这些引导和活动,如果主要由爸爸带领男孩子去完成,将是非常棒的事情。因为,在大运动、够激烈的活动中,爸爸的“硬汉”形象,无疑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男孩子的气质形成,是个非常好的参照榜样。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我们每一个人的字样生息之地,是人生走向社会的起点。儿童、青少年组除湿通过家庭及其关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会做人的。他们在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嘎中品质和能力也首先是家庭中得到培养与训练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人的笔触教育,更是一种终身骄傲与。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教育水平高低如何,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我校重视家庭教育,将素质教育延伸到家庭,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了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为学生营造了安静、和谐、有利于全面发展的环境。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学校必须充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重视家庭教育,办好家长学校

,深化对家长学校的指导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成立了在校长领导下由主管德育校长、各室主任和年级组组长为成员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德育组负责家长学校的组织及各年级家长委员会指导工作;各条线行政人员负责家长学校每一个课程的授课、碑刻管理工作;教科室负责学生、家长情况的反馈调研和教材的编审工作;总务处负责家长学校后勤及保卫工作。各部门的齐抓共管,使家长学校顺利办起,并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

二、明确目标,注重实效

开办家长学校,只有学生家长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愿意接受教育并加以实践。这就要求学校在授课中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为此,首先要明确授课目的:一是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增强家长提高自身苏辙的自觉性。二是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三是强化家长的角色定位功能,提高家长的德育能力。四是明确新时期家庭教育的任务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选择科学的育人方法。

根据杀熟目的,我们在低年级以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家长的资生素质为切入点,在中年级以科学的育人方法为切入点,在高年级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切入点。找准切入点,使备课、讲课内容与目标相融,解决了家长的实际问题,得到家长的欢迎与支持。

其次,要做到有的放矢。为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家长学校的凝聚力,我们非常重视授课前的调查研究,尽可能多而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家长的需求及学校、家庭生活中典型事例等,使授课内容更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于是在每节授课前,我们都召开学生座谈会、班主任座谈会、家长座谈会等,使授课内容更贴近家庭教育实际,更具针对性。

三、强化主题,提高针对性

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就阿张,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了性家长学校,以提高家长学校的实效。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做父亲是男人事业的一部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做一名幸福的幼儿园教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部模仿史 作为被模仿者 平时喂女儿吃牛奶,她总是慢吞吞的!我就会说“宝宝再不吃,妈妈要生气啦!” 昨晚抱她上床睡觉,她说“爸爸快睡觉,把电脑关掉!”她爸爸不在意地说“你先睡吧,爸爸过会儿再睡。”女儿马上说“我要...
    2022-01-03 阅读全文
  • 小学生一部心灵的童话小王子读书心得集锦(12篇)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我想您对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写的小王子,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优秀的小王子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学生...
    2022-07-14 阅读全文
  • 一封震惊教育部的江西父亲的家书 一位大学教授,给自己刚考入大学的女儿,写了一封信!父亲在信里对当时刚考上大学的女儿提了9点建议,涵盖了道德、专业、知识、恋爱方方面面。 这封信不仅打动了千万父母,甚至还惊动了教育部,《人民日报》也转发...
    2021-08-19 阅读全文
  • 带着使命做父亲 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站在产房外,听到儿子第一声响亮的啼哭时,我刚从部队参加演习归来。激越跳荡的心脏,将源源不断的热血,射向高度兴奋的大脑,指挥颤抖的双手,用不能群发的手机,发了一百多条短信,宣告我儿子杨...
    2020-10-21 阅读全文
  • 儿子,希望你长成一个男人 一直在讲,要掌握必要的孩子发展规律,同时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比如,我们既要认识到男孩女孩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但同时,又最好不刻意人为地,拿不一样的教养方法区分对待男孩女孩,而是以孩子自己的个性化...
    2021-11-24 阅读全文

作为被模仿者 平时喂女儿吃牛奶,她总是慢吞吞的!我就会说“宝宝再不吃,妈妈要生气啦!” 昨晚抱她上床睡觉,她说“爸爸快睡觉,把电脑关掉!”她爸爸不在意地说“你先睡吧,爸爸过会儿再睡。”女儿马上说“我要...

2022-01-03 阅读全文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我想您对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写的小王子,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优秀的小王子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学生...

2022-07-14 阅读全文

一位大学教授,给自己刚考入大学的女儿,写了一封信!父亲在信里对当时刚考上大学的女儿提了9点建议,涵盖了道德、专业、知识、恋爱方方面面。 这封信不仅打动了千万父母,甚至还惊动了教育部,《人民日报》也转发...

2021-08-19 阅读全文

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站在产房外,听到儿子第一声响亮的啼哭时,我刚从部队参加演习归来。激越跳荡的心脏,将源源不断的热血,射向高度兴奋的大脑,指挥颤抖的双手,用不能群发的手机,发了一百多条短信,宣告我儿子杨...

2020-10-21 阅读全文

一直在讲,要掌握必要的孩子发展规律,同时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比如,我们既要认识到男孩女孩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但同时,又最好不刻意人为地,拿不一样的教养方法区分对待男孩女孩,而是以孩子自己的个性化...

2021-11-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