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应引导孩子接纳他人

发布时间:2021-09-02

幼儿园关爱他人说课稿。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使其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母应引导孩子接纳他人”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有些孩子在进入十周岁后,对待很多事情,都开始比较苛求,斤斤计较,家长如何帮助他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呢?新源里第四小学校长李新宇表示,10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较为鲜明的性格特征,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各种习惯。父母应该正向引导,使孩子从思想上接纳他人,悦纳自己。

案例

家长周女士:孩子今年10岁了,对待很多事情,我发现他都比较苛求,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如何帮助他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呢?

专家观点

新源里第四小学校长李新宇:10岁的孩子,正处于小学中年级阶段,已经有了较为鲜明的性格特征,心理学角度讲,无意识心理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也就是孩子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习惯。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对待很多事情苛求、计较、患得患失,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第一,正向引导,使孩子从思想上悦纳自己。

社会、学校、家庭,构成了孩子的世界,人们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认知和判断力。而国内的人才选拔机制和教育体制,往往使心理还未成熟的孩子们错误地将100分和成功、有价值画上等号。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正向引导孩子,具体可以从沟通和正己两方面去做。

首先是沟通,家长选择合适的机会(如看过电影、电视后,郊游时)表达自己是如何看待成功、看待人生价值的,它可以体现在人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要因为此刻的些许不满意、不如意就否定自己,甚至影响今后的自己……切忌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更多地让孩子自己领悟。

其次是正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10岁的孩子对大人的行为更是非常敏感。在前期良好沟通的情况下,家长则需要正己,多用正向的语言表扬、激励家人,切忌不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

第二,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实现心理调节。

孩子出现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表面看是消极的,但家长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许经过了解、分析,会发现其根源和出发点是积极的。建议家长减少包办,即,不替孩子学习、不替孩子规划,特别是不替孩子解决他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尝试放手,让孩子去经历他该经历的一切,包括跌倒、失意、沮丧。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己会去权衡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会品尝到斤斤计较和理解他人带给自己的不同,也会收获真正的友谊。

第三,让孩子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患得患失,是心理焦虑的一种外在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孩子的不自信。代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当人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往往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达到实现类似目标的办法,谋求愿望的满足的做法就是代偿行为。因此,建议家长适度地引导和鼓励孩子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让孩子更多地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加自信心,从减少自己擅长事情上的患得患失开始,逐渐延伸到对待更多的事情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父母应怎样教育孩子


作为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总是不遗余力。但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

方法

1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2

要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3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4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孩子生气,父母应保持冷静


学会了保持冷静,你就会是孩子乐于倾诉心声的好爸妈。

在一次亲子培训课堂上,一位母亲向我描述了她12岁的儿子:孩子一到青春期脾气就变得特别大,你说一句,他顶两句。火气比我还大。要是赶上他爸在家就更完了,他爸一凶,爷俩就开始一个赛一个了,恨不得把房顶都掀了!

这样的事很多家长都经历过,先不去管这场“嗓门大战”谁胜谁负,关键问题是:孩子情绪不好时,父母马上摆出一副家长的气势,连吓带骂,就一定能收到效果吗?

当父母以怒制怒时,孩子就更有理由相信,他的愤怒是理所当然的,暴躁的爸妈谁受得了?既然老爸老妈态度恶劣,他也没必要和颜悦色地回应。所以,万一孩子火冒三丈,开始激动起来,父母的情绪要千万保持冷静。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一,情绪具有感染力,当父母保持冷静,这股情绪安定的氛围也会逐渐对孩子起到正面作用,有助孩子恢复平和心境。

其二,父母镇定的处理方式,也是孩子观察学习的好榜样——“原来冲突还有这个解决之道”。父母冷处理后的和平解决也有助于使孩子学会控制情绪,以后更有助于同伴间冲突的解决。

“以静制动”的成语大家都听说过,将它用在与孩子的沟通互动上,也同样有效。

各位老爸老妈,想不想和孩子建立一个有效沟通?这里提供几个小练习不妨先做做。

1.期末考试结束,孩子一进门就把考卷往地上一扔,摔门进自己房间了。你拿起地上的卷子一看,58分……

不当的做法是:对着门大喊:“自己没考好,还敢发脾气!”

冷静的父母会这样说:

“扔卷子不会把58变成85!你先缓缓气儿,老爸待会儿和你一块儿商量下次怎么把5和8调个位子。”

2.周六早上要上书法班,可儿子却怎么也不起床,还把头一蒙,不耐烦地说:“哎呀,少去一天又能怎样嘛,我要睡觉!”

不当的做法是:把被子一掀,厉声道:“我还管不了你了!你给我马上起来!”冷静的父母则会说:

“你不起床,不仅最爱吃的蛋糕没法吃,下周还要补这周的书法课,就没法去游乐场了哦。真遗憾!”

3.出差回来,你没有买女儿最爱吃的糖,她生气地说:“老妈最坏了,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不当的做法是:“不就是糖嘛,学习怎么没看你这么用心呀!”

冷静的父母则会说:

“你不高兴了?这话真让妈妈有些伤心,本来还兴高采烈地想送你另一个神秘礼物呢。”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


其实孩子的情绪学习常会受亲子间相处模式影响,而大人却很少用心和利用机会去陪孩子处理这些情绪,并从中来学习成长,因此,以下一些类型的父母需要特别注意:

1、忽略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是以芝麻绿豆、过一会就好的的方式来处理,那么你将失去和孩子一起学习、体会情绪的机会。

2、放任型的父母:放任孩子自行处理情绪,当孩子有负面情绪反应时,没有想要更进一步去教导、引导他,做适当的情绪处理。

3、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绝对的权威和??,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及想法,这样的父母到最后可能会遇到孩子在外使坏、作怪等情形发生,甚至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如果自己的小孩的情绪本质较为负向,该如何去协助、引导他们,降低此天生气质对生活的影响呢?

(1)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原因和动机,让他有如此的情绪反应。

(2)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并花些时间沟通;而当他表现出正向情绪时给予赞扬,鼓励他加强这种情绪的表达。

(3)提供并协助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生活造成的障碍。如脸臭臭的孩子在学校可能受到老师、同学的排斥,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协助孩子和同学作朋友。

(4)以同理心和同年龄层,去接纳孩子的想法和看法。

(5)教导孩子学习用语言表达情绪,降低被误解的情形。

(6)良好的情绪示范,如家长需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掌控和了解,才能以身作则,并在处理孩子的情绪时,能保持正面积极的方式。

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

其实孩子年纪还小,实在无法要求他来管理自己的情绪问题,主要还是依赖父母亲能有高度的,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能适时的接纳和提供方法,尤其让孩子能有安全感和信赖感,更是协助孩子在情绪处理上,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

父母怎样引导孩子学好外语?


记得乐乐刚学说话的时候,姥爷偶尔教他几个单词:“door”“water”“pen”。那时我们只觉得孩子说得好玩,大人听了很有成就感。后来,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忘记了这件事。当我在孩子3岁时看到《宝贝比我强》这本书的时候,立刻买下,在很短的时间里读完,并开始在孩子身上应用。

说英文期间,孩子有过反感的情况,他甚至会说:“我们是中国人,说中文,不说英文。”我也经常把注意力放在他的游戏上或者所读的书的内容上,忘了说英文。但这没关系,他不想说的时候,我就不说,第二天再说。如果我忘了说,等我想起来了就赶紧说几句。

说的内容都是结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像“小便”“晚霞”这种词,以及他4岁学画画涉及的颜色,如“土黄”“藤黄”,我以前不会,但没关系,我可以查字典、查金山词霸,边学边教。为此,孩子也知道了查字典、到词霸网站查单词的事。有一次,我没有查字典就说出来了,他惊讶地问:“你怎么没查字典?”我笑笑说:“我以前学的,记在脑子里了,想用的时候就出来了。”

读书的时候也可以经常“冒”单词,主要说一些主题字。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读英文书的方法,总是说很多的英文句子,结果孩子很反感:“我听不懂,说中文,看中文的书。”后来,我意识到要保护孩子读书的兴趣,即使不读英文故事书,读中文故事书的时候也“冒”单词,以不影响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为前提,一点一点地增加。

两年下来,他已经能够接纳英文了,偶尔和我还会产生简短的英文对话。一次,我请他给我接水喝:“Ineedwater.(我想喝水。)”乐乐问我:“为什么说I,不说me?”正在另一个房间的爸爸(爸爸食品)听到这样的问话,非常欣喜,就远远地说:“me是宾语。”因为离得远,孩子没有听清:“什么?”

我想,这么小的孩子如何能够理解爸爸的这种解释呢,还得解释什么是宾语。可是这个时候不解释简直就错失良机呀,我赶紧想了想,说:“如果是我发出的动作,就说I;如果是我接受这个动作,就说me。”我举了一个例子:

“Givemesomewater,please.”(请给我一些水。)

乐乐想了想,说:“如果说GiveIsomewater,别人就听不懂了。”

最有趣的是,一次乐乐发烧,没有胃口,姥爷买了小蛋糕。晚饭时,我拿出来想给乐乐吃。乐乐一看见饭桌上的蛋糕,眼睛变大了。

我说:“Happy看见cake,眼睛就big。”(Happy是我给他起的英文名。)

乐乐马上说:“Happylookcake,眼睛怎么说?”

“Eye.”

“Happylookcake,eyebig.”

我意识到乐乐在造句呢,于是说:“Happylooksatcake,eyeschangebig.”并让乐乐也说了一遍。后来想想,应该说turn这个词更恰当。不过我不在意语法和词汇的准确,关键是感觉和接纳。

吃的时候,我自己也品尝了一口:“Toosweet.”(太甜了。)乐乐举着三个手指说:“Three(三个)sweet.”他以为我说的是:“Two(两个)sweet.”

一个周日的下午,他在自己房间玩“过家家”,嘴里用英文不停地说着什么。当时我在收拾别的房间,没有注意。等他说第二遍的时候,我立刻悄悄把录音笔放在他的门外,给录下来了,想以后作为鼓励他学习英文的一个资源。

尽管不是每个妈妈都会像《宝贝比我强》的作者罗翔和汤峥嵘那样,给孩子创造一个双语养育的环境,但是他们的那种精神是可以学习的。

尽管我的英语口语很“臭”,但是用来启蒙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我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对语言敏感,对英文感兴趣。让5岁的孩子把英文说得很多、很流畅,不是我真正的目的,这也不是我的强项,我何必自寻烦恼呢?

再者,我自己一贯的主张是,在孩子小时候接受新事物时,重点在于激发他的敏感和兴趣,而不是掌握技巧和技能。

父母期望应符合孩子的意愿


身为父母,假如你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遇到困难了,你可以想办法解决,假如你想不出办法,可以向别人求助。但是,假如你对自己的期望错了,不仅没有人帮得了你,而且你越有办法,能力越强,教育结果就越糟。因为你是南辕北辙。

对家庭教育而言,教育期望包含四个方面,即:

一、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有的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就是:把孩子拉扯大,给孩子找份工作,给孩子买栋房子(农村则是给孩子盖房子),帮助孩子完婚,然后,长长地舒一口气,认为当爹当妈的责任总算尽到了;有的父母认为要给孩子一个高的起点,于是用自己打拼半生所得积蓄,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质生活,选择好的幼儿园和学校就读,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给孩子请家教老师,更有甚者辞掉公职,陪读陪学;极少数的父母认为,做父母不在于能给孩子多少条件,而在于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从小尊重孩子的选择,用心良苦地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价值观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三种期望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那些企图为孩子准备一切、照顾一切的家长,不过是培养一个可怜的寄生虫,总有一天,当自己不能再照顾孩子的时候,孩子将面临极大的困境。那些总是催逼孩子,总是监管孩子的父母,往往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还要在那里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管,真没办法。而真正的希望在于第三种,可惜现在这种人还占极少数。

二、对孩子的期望。 

对孩子的期望,不同的父母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希望,自己所有的人生遗憾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比如"大学梦",比如自己羡慕的某种职业和身份,总之感觉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一定要让孩子不重蹈自己的覆辙;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就希望孩子去做,或者期望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于是从商的人,就希望孩子富有商业头脑,从政的人,就希望孩子善于迎合,从文的人,就希望孩子有很高的审美情趣。极少数的父母,把孩子看作另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天性,这样的父母很少去苛求孩子,所以不会像前两种父母那样累,而孩子却更快乐,发展也往往更好。

三、对亲子关系的期望。

对亲子关系的期望反映了父母们的伦理观。有的父母过分看重自己作为"家长"的尊严,以孩子听话、顺从为荣,假如孩子忤逆自己意愿,便不能忍受,只要出现在孩子面前,就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穿梭于自己的成人世界,不屑于与孩子待在一起,或者不愿意把与孩子相处作为自己生活计划的一部分;少数的父母能够从小和孩子亲密无间,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上天的赐予的、一个生命中重要的伙伴相处,互为师友,和孩子一起来面对生活,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双赢的亲子关系。

四、孩子的自我期望的引导。

如何引导孩子的自我期望呢?请允许我用我的一个咨询案例来向大家说明。

母亲是药剂科的医师,丈夫是某公司的执行总监。他们的儿子今年7岁,读一年级,非要当第一名,因为他在幼儿园始终就是第一名,而现在他在班里是第二名。他接受不了,妒忌心很强的他,甚至对考第一的孩子产生了敌对心理。这位母亲很着急,说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也出现了不能容忍失败和差距的现象。她很担忧地问我怎么办……

我觉得,一个人有要强之心是一件难得的好事。这样的人对自己期望高、勤奋,最有可能取得骄人的发展。但是过犹不及,这个孩子现在的心理已经存在了阻碍它自身发展的因素。这个案例存在两个问题:合理的自我期望,如何对待强者。

先说第一个问题,合理的自我期望。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孩子对自己的期望,决不应该以别人为坐标。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当然也不是比别人差,而是根本就不该随便和别人比。我们的责任是,孩子能够做什么,我们就帮助孩子做到什么,孩子的自我期望应该是自己能够做什么,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到什么。

健康的自我期望不是比所有人都强,而是做最好的自己。我跟这位母亲讲了一个极端的比喻,如果班里的孩子都是白痴,那全班第一有什么荣耀?假如全班都是天才,那全班最末又有什么丢脸?

所以,正如海明威所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同样,比别人差并不低贱,低贱的是自己没有长进。

当一个人有意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他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自己的进程,因为如果他有缺点,而对手这方面的不足更甚,他就会认为自己的缺点也可以容忍;假如他有优点,可是对方在这方面的优点比他强许多,他就会认为自己的优点不值一提,自轻自贱。这个逻辑是这样,如果你打篮球没有乔丹好,那你还打什么篮球,如果你做软件比不上比尔·盖茨,那你做软件还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危险的逻辑,这是一种对自己很大的干扰。有这样心理的人,他的目光只盯住自己身边,而没有看得更高、更远、更广;他的脚步是不协调的,因为它不是与自己的天性步调一致,而是不时地对照别人。

所以,最佳的状态是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是致力于运用自我并谋求自我超越。

再说第二个问题,如何对待强者。

我们必须接受差距,除了极为稀少的天才,大多数人总会遇到比自己强甚至是比自己强许多的人。

如何对待那些优于自己的人,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从善如流还是妒火中烧?把那个人假想为良师益友,还是自己获胜的障碍?其实,即便是竞争对手,他也能给自己带来教益,而且对手从反面给自己的帮助往往是朋友和其他人所不能给的。君子有成人之美,假如自己真的没有办法赶上人家,别人的长处自己很难学得来,那就由衷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敬佩,这至少也表示了自己也是一心向善的,这也是一个进步者应有的姿态。

不以强者为妒,而以强者为友。对待别人的优秀和卓越,我们在给予由衷地赞叹的同时,也要加紧自我发展的脚步。这是我给那位母亲的最后一个建议。

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看动画片


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看动画片

好心好意帮他人脱离困境,没想到却落入预设的骗局;找人理论,却遭一通狂扁;苦练本领好容易才获得胜利,没想到却遭遇诬陷面临牢狱之灾……面对题材广泛、风格各异的动画片,幼教专家表示,播放机构选播动画片时一定要严格把关,而家长在孩子观看动画片过程中确实要加以引导,但不必太过苛刻。

家长质疑动画片思想内容

几天前,周大姐陪儿子上网看动画片,以前,观看这个系列的动画片时,周大姐总是一笑了之,这次,她却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儿。原来,主人公买完东西回家时,发现路边有东西被压在大树下面,主人公用力拨开大树后,一个人却跳出来拎起他刚买的东西跑开了,这时,主人公才发现树干下面赫然凿着一个大洞,显然这是对方预设的骗局。主人公气呼呼地找对方理论时,却被对方暴打了一通。于是,主人公开始苦心练武,终于学有所成找到对方报仇。没想到,他刚把对方打跑警察就赶到了现场,而此时地上摊放的恰恰是对方偷窃而来的名画……

周女士告诉记者,看完这集动画片后,她在儿子的哈哈笑声中陷入了沉思:主人公好心好意给别人帮忙,却遭遇一场骗局;找人说理,却遭到一通狂扁;苦练本领,却在刚刚取得胜利的时候面临牢狱之灾……这让她觉得,这集动画片宣传的主题思想有问题。因为动画片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动画片宣传的是这种好人无好报、愚弄人找乐的思想,对于孩子的思想观念肯定是消极的。

针对动画片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影响的话题,记者走访了部分市民,原来对于动画片有话要说的市民还真不在少数。市民普遍认为,尽管随着电脑特技提高、3D技术应用,动画片在视觉效果上越来越逼真,但其蕴含的思想内容却日渐萎缩。市民李先生认为,近些年的动画片绝对数量虽然很多,但能让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的优秀动画片实在是少之又少,“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像什么《哪咤闹海》、《黑猫警长》、《葫芦娃》什么的,连大人们都能看得入迷,现在的动画片,我纯粹就是陪孩子热闹,你就拿喜羊羊来说吧,实在看不出里面有什么精彩的地方。”谈到是否会对孩子观看什么样的动画片有所限制时,大部分市民表示动画片对孩子来说娱乐的成分更多,除非内容太不合适,否则不会给孩子太多限制。

幼教专家:

家长正确引导播放机构严把关

对于周女士遇到的问题,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龚蓉教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告诉记者,动画片是少儿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孩子们通过观看动画片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和道理,所以,孩子们观看的动画片应该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但是,动画片对孩子们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娱乐作用,很多在大人眼中毫无意义甚至可谓是无聊的动画片,却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兴趣,所以,家长们也无法对动画片的细节过于苛求。

就拿这位周女士来说,其实,她的孩子在观看动画片时极有可能就是看个热闹,看完之后不会过多考虑是否该帮助别人这方面内容,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强调的话,反而会增强孩子对此的疑惑。所以,一部动画片是否适合孩子,也在于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观看、强调哪些内容。而在动画片把关方面,龚教授认为最为关键的环节并不在于家长,而在于网络、电视等播出方,她认为这些播放机构一定要对所播放的动画片认真负责,严格把关,确保动画片能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积极的作用。

家园共育《父母应引导孩子接纳他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关爱他人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引导孩子学会和他人合作与分享 引导孩子学会和他人合作与分享培养孩子学会分享本周听了韩老师的《怎样培养孩子与人合作与分享的习惯?》这课.对照xx对分享这方面经过引导做得还算可以.回想之前xx对自己喜爱的东西就会独占.特别是自己喜欢的...
    2020-10-23 阅读全文
  • 家长应及时引导孩子爱美畸形 导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好的面容并不是您女儿独有的情况,近年来青少年爱美的心理已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读者王女士:我女儿今年刚满13岁,但我觉得她爱美得有点“过头”,最近她看不上自己的单眼皮,已...
    2021-09-01 阅读全文
  • 父母应怎样教育孩子 作为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总是不遗余力。但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 方法 1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孩子生气,父母应保持冷静 学会了保持冷静,你就会是孩子乐于倾诉心声的好爸妈。 在一次亲子培训课堂上,一位母亲向我描述了她12岁的儿子:孩子一到青春期脾气就变得特别大,你说一句,他顶两句。火气比我还大。要是赶上他爸在家就更完了,...
    2021-03-22 阅读全文
  •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 其实孩子的情绪学习常会受亲子间相处模式影响,而大人却很少用心和利用机会去陪孩子处理这些情绪,并从中来学习成长,因此,以下一些类型的父母需要特别注意: 1、忽略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是以芝麻绿豆、过一会...
    2021-12-16 阅读全文

引导孩子学会和他人合作与分享培养孩子学会分享本周听了韩老师的《怎样培养孩子与人合作与分享的习惯?》这课.对照xx对分享这方面经过引导做得还算可以.回想之前xx对自己喜爱的东西就会独占.特别是自己喜欢的...

2020-10-23 阅读全文

导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好的面容并不是您女儿独有的情况,近年来青少年爱美的心理已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读者王女士:我女儿今年刚满13岁,但我觉得她爱美得有点“过头”,最近她看不上自己的单眼皮,已...

2021-09-01 阅读全文

作为父母,总是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总是不遗余力。但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 方法 1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

2020-09-30 阅读全文

学会了保持冷静,你就会是孩子乐于倾诉心声的好爸妈。 在一次亲子培训课堂上,一位母亲向我描述了她12岁的儿子:孩子一到青春期脾气就变得特别大,你说一句,他顶两句。火气比我还大。要是赶上他爸在家就更完了,...

2021-03-22 阅读全文

其实孩子的情绪学习常会受亲子间相处模式影响,而大人却很少用心和利用机会去陪孩子处理这些情绪,并从中来学习成长,因此,以下一些类型的父母需要特别注意: 1、忽略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是以芝麻绿豆、过一会...

2021-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