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牢骚话伤了孩子心理
发布时间:2021-08-31 幼儿园心理说课稿 怎样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笔记导读:小孩子比较敏感,一听到不顺心的话就大动肝火,影响正常的发展发育,所以家长给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注意用词,别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心。
从宝宝降临妈妈肚子里那天起,妈妈就对宝宝充满无限疼爱。然而当宝宝把妈妈弄得筋疲力尽,即使忍耐度再好的妈妈都或多或少会对宝宝出言不逊。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责骂,在宝宝心中可能会留下深深的伤痕,所以妈妈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避免以下最常见的牢骚:
一、否定宝宝人格
“烦死了,自己去玩!”“笨!”“你怎么这么笨!”妈妈往往以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宝宝的行为。
妈妈带着宝宝到亲戚或邻居家玩,宝宝不愿叫“阿姨”,妈妈就会责怪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叫一声阿姨都不会。”虽然是对别人说的,可是宝宝都听在心里。
正确方法:如果宝宝有能力而没有做好,妈妈也须耐心指导,而不是责骂。
二、影响孩子对妈妈的信赖
“我才不要你!”“把你送给别人!”“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给别人做儿子。”这类话会让宝宝怀疑妈妈为什么不爱他。
宝宝被妈妈骂了几句,一气之下跑出家门,妈妈追到家门口,生气地对着宝宝喊:“你给我回来,不回来是吧,那以后永远不要回来了。”这类话听多了,宝宝心理会产生阴影,以后可能真的要离家出走。
正确方法:宝宝有时候是需要小小的惩罚来纠正不良习惯或错误,但妈妈的惩罚不能让宝宝对妈妈的爱产生怀疑,只要让宝宝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就可以了。
三、吓唬宝宝,导致宝宝不安
“我告诉老师去!”宝宝对老师很敬重,更不敢像对妈妈一样对老师撒娇,妈妈喜欢利用宝宝这一害怕心理对宝宝施压。
孩子一做错事就说“叫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正确方法:宝宝做错事情,妈妈应及时帮他纠正,并称赞他是个好孩子。
四、不顾宝宝的能力,提出过分的要求
“快一点!”“动作快一点,妈妈还要上班呢。”其实宝宝动作慢不是他的错,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快。
“再做好一点!”在宝宝眼里,他的作品可能已经做得最完美,可是在妈妈眼里,还是没有达到要求。
“连这个也不会!”宝宝不是天才,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做。责骂多了,宝宝会做的事情他也不敢做了。
正确方法:妈妈花时间去了解宝宝的能力,在让宝宝做之前,把事情与宝宝的能力进行对照。如果宝宝能做而不做,妈妈应进行劝导;如果超出宝宝能力,就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勉强,小心适得其反。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避免对宝宝的牢骚
从宝宝降临妈妈肚子里那天起,妈妈就对宝宝充满无限疼爱。然而当宝宝出生后,换尿布、宝宝啼哭……一系列繁琐的事情往往把妈妈弄得筋疲力尽,即使忍耐度再好的妈妈也或多或少会对宝宝出言不逊。然而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责骂,在宝宝心中却可能留下深深的伤痕,所以妈妈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避免以下6种最常见的牢骚:
*否定宝宝人格
“烦!”妈妈正在做家务或手上有活的时候,宝宝还是缠着不放,妈妈会不耐烦地说:“烦死了,自己去玩。”妈妈可能没在意,宝宝却“哇”地一声哭出来了。“笨!”“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也不会。”妈妈往往以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宝宝,自己觉得很简单的东西宝宝应该也要会,否则就“笨”。
“没用!”妈妈带着宝宝到亲戚或邻居家玩,宝宝不愿叫“阿姨”,妈妈就会责怪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叫一声阿姨都不会。”也有的妈妈会笑着对别人说:“你看,我的孩子真是没用,不会叫人。”虽然是对别人说的,可是宝宝都听在心里。
如果宝宝有能力而没有做好,妈妈也需耐心指导,而不是责骂。
*影响小孩对妈妈的信赖
“我才不要你!”有时妈妈故意要宝宝手上的东西,可宝宝不愿意给,过一会儿宝宝要妈妈抱,妈妈就会故作生气地说:“我才不要你呢。”如果经常这样,宝宝会很伤心。
“把你送给别人!”“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给别人做儿子。”这类话会让宝宝怀疑妈妈为什么不爱他(她)。
“不用再回来了!”宝宝被妈妈骂了几句,一气之下跑出家门,妈妈追到家门口,生气地对着宝宝喊:“你给我回来,不回来是吧,那以后就不要回来了。”这类话听多了,宝宝会产生心理阴影,以后可能真的要离家出走。
宝宝有时候是需要小小的惩罚纠正不良习惯或错误,但妈妈的惩罚不能让宝宝对妈妈是否爱自己产生怀疑,只要让宝宝知道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就可以了。
*吓唬宝宝,导致他不安
叫医生来打针!”“宝宝再不听话就叫医生来打针。”“快躲到妈妈这里来,医生打针来了。”无论是责怪宝宝还是和宝宝玩,妈妈让宝宝听话的厉害办法就是医生打针,因为所有的宝宝都怕打针时的疼痛。妈妈经常用这种方法教育宝宝,必然使他见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告诉老师!”宝宝对老师很敬重,更不敢像对妈妈一样对老师撒娇。妈妈喜欢利用宝宝这一害怕心理对宝宝施压,出口就是:“不好好看书,明天告诉你的老师,看他(她)到时候怎样惩罚你。”“叫警察叔叔把你带走!”警察叔叔抓坏人,这是妈妈从小教给宝宝的概念。宝宝怕被警察叔叔带走也就是怕自己是个坏孩子。孩子一做错事,妈妈就说“叫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在别人面前不敢抬头。
宝宝做错事情,妈妈应及时帮助他纠正,并对纠错行为表示赞赏。
心伤了的伤感句子
“没有谁看不起你,由于他人根本就没有空瞧你,我们都很忙的。”有哪些让人看了一眼就很难忘的伤感句子呢?我们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心情,而伤感不同于伤心,是一种有关于时间的失意感觉。容颜易老但那份深情会永留心中成为生命的瑰宝,渴望对“心伤了的伤感句子”有更多了解吗请细心阅读以下内容,不要活在过去和未来要活在当下!
心伤了的伤感句子(1--18条)
1、心碎的感觉仿佛是针刺在每一根神经上。
2、真係希望时间可以倒流,然后可以重新开始,未来会更好。
3、不论过了多久,心里的伤痕始终无法愈合。
4、无论在哪里,我都觉得缺少了你。
5、原以为未来是个无尽的温暖,没想到爱情竟然成了我最深的伤痕。
6、睡眠是生活的止痛剂,每一个夜晚都不堪一击,也许只有我能看懂你发的一切动态吧,谁懂我的心…………
7、如果寂寞可以论斤卖,我想我会是千万富翁的。
8、知我者连连的点头回应,男生那份观赏时的专注不亚于现在看动画片入迷的孩子。
9、在她孤独的午夜里,他的名字躺在手机里不停闪烁,他的声音在脑海里回响,却再也听不到他对她的呢喃。
10、为了那个一直在心底的人,而甘心静静的选择一个人的生活。
11、是不是经常在深夜像个傻瓜一样,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睡不着。
12、没有任何言语能够形容我沉重的胸口,只有眼泪默默流淌,它们是无声的呼喊,是我深深的伤痛。
13、现在才懂突然拿出那么多钱好心痛啊我的牙呀什么破牙齿啊让我又要内疚一颗一千八妈呀谁懂我的心啊
14、有些时候,不用华丽的词藻,也可以表达出灼人的情愫。
15、希望是个美丽的谎言,当我看清残酷的现实,内心已被伤感填满。
16、失望的感觉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让我无法呼吸,无法抑制眼泪的涌动。
17、心情下到谷底,好似一片漆黑,好无助。
18、扎心的事实是,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我们又总是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刷社交媒体、看电视剧、无聊的聊天等等。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已经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而不能再回到过去重新开始。所以,我们需要珍惜时间,让每一分钟都有意义,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因为时间不等人,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如何度过它。
心伤了的伤感句子(19--36条)
19、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失去亲人更让人心碎的事情了,他知道再也看不到她了,这一切只是永远的分别。
20、我怀念被你温暖的日子,现在只剩下满身的伤感。
21、心碎的声音,在他耳边回荡,每一次回想起他们的甜蜜瞬间,都让他感到无尽的悲伤。
22、生活总是充满了许多未知的挑战和困难,我们不断地奋斗着,但往往却感到力不从心。当我们想要放弃时,不妨回首一下走过的路,或许会发现,我们已经走了很远,经历了许多坎坷,但仍然坚持着前行。无论何时,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目标,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即使遇到挫折,也要勇敢地面对,这才是成长和进步的关键。
23、需要真情而不是完美不要因为一点瑕疵就放弃一段感情
24、深夜,思念湿润了空气,令人无法抗拒。
25、每回当夜幕降临,她会默默凭栏远望,想象着他手牵手的画面。而他,却早已不在她的身边。
26、我没有买到一个幸福温馨的家,我买了一套二手房,让我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悲伤与落寞!
27、慢慢长夜呀!谁懂我的心呀!煎熬,煎熬,煎熬
28、伤感的情绪如同病毒一般蔓延,令我无法摆脱这种病态的心灵困扰。
29、心碎的感觉如同被无情撕裂的云朵,在心头缭绕,化作一场无法忘怀的悲伤。
30、原本相爱的两人,如今却成了彼此的刺。他们都知道,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31、记不记得我对你说了一句:你是我的。
32、我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未来,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相爱之人,有谁懂得我的心,谁能懂我所有的感情?
33、爱情産生的大部分因素,来自无聊和寂寞。
34、我们曾默默诉说着誓言,却终究敌不过时间的冷漠和无情,只能任凭心碎成一块块无法拼合的碎片。
35、冷漠的眼神和冰冷的话语,让我从此明白,原来我在你的心中只是个过客。
36、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令人扎心的瞬间,或许是失去了重要的人,或许是遭受了不公的对待,或许是被人误解。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些瞬间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我们需要学会坚强,学会承受,学会寻找快乐的源泉,无论是在自己内心深处,还是在身边的人和事物中。让扎心的瞬间成为我们成长的催化剂,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更加有意义的活着。
心伤了的伤感句子(37--54条)
37、气温尚可,汗液一直有种要往皮肤外冒出的冲动,一切都是湿漉漉的。
38、我们总是在追求更好的自己,却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当我们把一切都看得太过理所当然时,我们才会意识到,我们失去了的远比我们拥有的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让时间成为我们最大的敌人,因为时间不会等待任何人。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珍惜拥有的一切,才能不留遗憾地追求更好的自己。
39、他那双深邃的眼眸曾经是她的港湾,如今却变成了她心灵的伤疤。
40、心里事说不来,该对谁说?我喜欢晚上,每晚喝点,什么都不去想,就这样安静的睡下去。我讨厌白天,要装着去笑,去说。要不然就一人躲着,远离人群活在自己世界里。谁懂我?谁了解我?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该做什么?
41、那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家庭,却因一次意外而变成了一片荒芜的废墟,只剩下他独自一人黯然神伤。
42、那个曾经为她下跪的男人,如今却抱着另一个女孩子露齿微笑。她只能伤心地告诉自己,过去的美好只是一场梦。
43、曾经以为你是我一生的归宿,如今只剩下无尽的遗憾。
44、风景再美丽,也掩盖不了内心的黑暗。
45、我曾以为拥有你是幸福的开始,却没料到,你却是我心碎的终结。
46、真心喜欢过一个人,那种感觉真是痛彻心扉。
47、没有谁看不起你,由于他人根本就没有空瞧你,我们都很忙的。
48、类似一层你说,我一个以为这样的爱恋不伤及他人。
49、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关于爱情伤感的经典句子关于爱情伤感的经典句子。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50、放唔低嘅心事真係好痛苦,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好冷清。
51、在人群中,我似乎是唯一一个被伤透了心的旁观者,看着快乐与幸福的瞬间,却无法再找回自己曾经的快乐。
52、我的人生一直在砥砺前行,有谁知道我的心有谁能懂我呢?让我感觉我的人生始终是孤独一人!
53、所有的节日都不是为了礼物和红包而生,而是为了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爱与被爱,生活需要要仪式感。520真正的意义,5代表的是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两个人在一起并不是全部的甜蜜,会有争吵,会有分歧,一路上会有磨难,会遇见许多的无奈,而你是否,能一直拉着另一半的手永不放开。
54、默默守护的爱,最终化为一场彻底的落空,我只能在伤心的余音中自我安慰。
心伤了的伤感句子(55--72条)
55、白天忙的没时间难受,躺床上就开始各种不爽,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喉咙鼻腔同步喷火。这是不想让我睡的节奏啊!唉~谁懂我油桑……
56、曾经的誓言如今变成了伤痛的刺,向我证明了爱情的虚伪和残酷。
57、又是一个雨天,潮潮湿湿的,潮湿了地面,潮湿了那树、那花、那草……也潮湿了人的心情。
58、空气质量也是差的不行,弥漫着烟尘的味道。
59、每一次的依赖都变成了伤害,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承受多少伤感的打击。
60、时间的流逝,把思念染得更加潮湿而深邃。
61、没了狂也没了傲,但你根本看不到。
62、齐浩你不会看到因为你不玩个性就像我多爱你你永远不知道
63、心情的洪流中漂浮着湿润的思念,不知何去何从。
64、有时候,一杯热茶也无法取暖那颗寂寞的心。
65、如果爱情是长跑,我们要一起出发,一起到达。
66、世界上最简单的咒语为什么我总是学不会?
67、伤感的文字像倾诉痛苦的乐曲,让我沉浸在忧伤的海洋中无法自拔。
68、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求倾听和宣泄的方式,以及积极思考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来化解这种潮湿的心情。
69、那个地方没电,没水,没人,啥都没有,且只有一个人生存的地方,你让我如何不担心,谁懂我得焦虑,谁懂我得担心,谁懂我的难过,我怕哪一天有消息告诉我你不在我身边,我该怎么办,老天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对我
70、在黑夜中独自徘徊,心中涌动的是无尽的伤感,无法化解的忧伤。
71、我们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认为无论如何尝试都没有用,所以我们真的停止了尝试。
72、我一个上大学许久什么意思,知我者就连寿司店也跟著效法。
家长应了解的孩子心理
导读:儿童良好品行养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学习认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正向认同的作用。
“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长春市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教授莫秀芬认为,有些家长的看法不完全正确,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要。
一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二是需要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是需要规则。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四是新的学习经验。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莫秀芬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还需要鼓励和责任。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发展;儿童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
她说,认同的楷模和尊重对儿童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儿童良好品行养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学习认同。因此,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对子女产生正向认同的作用。父母还必须尊重孩子和他的权利。尊重孩子就是让孩子和大人平等做决策,这可以使孩子了解到每一个人在家庭中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孩子不听话找心理原因
导读:孩子大了,却变得不如小时候听话了。孩子不听话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心理原因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值得大家注意。
路路越来越“不听话”
大家都夸两岁的路路聪明可爱,可妈妈最近在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早上我急着去就上班。他就急着跟我捣乱,我这边帮他穿上鞋了,他那边趁你不注意就脱下亲……平时在家里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种花我要去他也会用丢捏一招;沙发套后面的拉链也要拉开,掏出里面的东西看看;你刚把玩具收拾到篮子里,他那边又一股脑全倒在了地上;有时他连打火机、插座、暖水瓶都想去碰碰……害得我们每天都要对他“严加防范”。
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了
随着体格的快速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路路最初的“不听话”就是这样造成的,他只是想运动一下自己的身体,到处摸摸碰碰,只有通过这种运动尝试,他才能不断地获得感性经验,发展运动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如果你像监视“犯人”一样监视宝宝,他想碰什么都被拒绝,只会激发他更强的好奇心,他一旦有机会就会再去尝试。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路路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想尝试周围的世界,发现自己的能力,可妈妈不仅不理解和支持,还总是想方设法阻止他的“破坏行为”,惩罚他的“不听话”。这不仅会加剧宝宝的“不听话”,严重时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宝宝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可见,宝宝早期的“不听话”和儿童时期的不听话,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你不能简单地阻止他,而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待成长中的宝宝。宝宝“不听话”,你该怎么做?
1给予理解和尊重
宝宝开始不听话的时候,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获得成长空间,要求和你有一样的平等地位,此时对他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在宝宝最初要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不妨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会使宝宝觉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维护的宝宝会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自然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2及时转移
宝宝的注意力
当宝宝对某些物品感兴趣时,他会不顾一切地想得到,还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这时你不能粗暴地制止,而是提出一些他更感兴趣的建议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并及时带他离开目标物品的出现地。比如当宝宝非要拿桌上的水晶球扔着玩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皮球。并带他到另一个房间,陪他一起扔着玩。
3满足宝宝的好奇
心和合理要求
在确保宝宝远离危险品的情况下给他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为了让宝宝远离危险的东西,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便是为他提供其他的替代品,同时给他设立一定的规则,对他的探索进行一定限制,因为此时的宝宝对可触摸与不可触摸的东西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主动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有效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使他把精力集中于可满足探索需要的活动中。试着给他多提供结构性玩具,让他拼拼拆拆;引导他创新旧玩具新玩法或把废弃物当玩具,如把旧报纸揉成球当足球踢,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又满足了他渴望动手操作的愿望,他一定大为开心。
当宝宝提出合理的要求,特别是当他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可以解决的事情时,如要求自己穿衣服、洗脸等,请及时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做,这会使他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也能避免“不听话”行为的产生。
4用正确的语言
与宝宝交流
用何种方式与宝宝交流,直接影响他的行为表现。
建议多用正面而积极的话语。比如不要对宝宝说“不要把花捏碎了”,而说“这花朵多嫩呀,宝宝要用手指轻轻地碰它”。不要使用“不”字,因为“不”字会吸引他的好奇心,加剧他想尝试的欲望。
用宝宝能听得懂的话语。比如他在超市看到了一个和家里一模一样的玩具时,他非认为那个就是他的,非要拿回家去,这时你如果对他说,“宝宝,小汽车现在想妈妈了,它想趁着你不玩的时候,回家来看看妈妈。可是当我们回家时,妈妈保证,它肯定也会回家的!”这样和宝宝交流,他就不会赖着不走了。
孩子有了逆反心理怎么办?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所谓的脾气越来越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听家长的话,不听摆布,个别还出现了逆反心理,这是个关键时期,一定要处理好,不然孩子容易走歪路,有的孩子和家长有逆反心理,有的和老师有逆反心理,不学这科老师教的课等行,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口罗口罗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难怪此时,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积极地教育孩子。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应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
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应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为此,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应善于理解孩子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
(3)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子女应理解父母。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大都视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子女应经常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内容。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愿望相违时,要通过商量来解决,要摆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