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高小朋友情商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1-08-26 幼儿园小朋友的游戏 幼儿园的小朋友小游戏 小朋友幼儿园游戏 -->众所周知,IQ是智商,EQ是情商。IQ高的人,不一定懂得生活;而EQ高的人,一定懂得生活。孩子的EQ从小就要给TA培养,有助于TA以后的人际交往和生活的态度以及心态。下面介绍提高宝宝EQ的6个方法,家长们不妨看看。
1、同情心和爱心
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同情心,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看到另一个婴儿啼哭时也会触景生情,毫不吝啬地落下眼泪,这是同情心最简单、最原始的表达方式。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你应该帮助他在平常的生活和玩耍中进一步培养这种好的品质。你可以不定期地问孩子:为了让其它小朋友开心、快乐,你该怎样做?今天你怎么惹小朋友生气了?你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与他人的融洽关系,培养孩子不断为他人付出爱心。
2、理财习惯
通过带孩子一起购物来让他潜意识中懂得每一元钱的价值,开始孩子还惊讶钱消失的那么快,现在他会明白并很高兴钱帮了他们这么多忙!另外,你可以把钱交给孩子(至少8岁的儿童),并让他买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孩子第一次成为钱的主人并亲自支配它,定会不知所措,你可以为他做一些精心的场外指导。告诉他如何合理地计划、支出这些钱。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会使他终身受益。
3、专注与责任心
鼓励并尽量让孩子全身心地专注于一项爱好或课外活动,如果这星期各种活动蜂拥而至,她既要练芭蕾,又要弹钢琴,还要画画,孩子会身心疲惫,力不从心,结果是她可能什么都学不好,相反,如果你只为她精心挑选一项她喜爱的课外活动,她不但会精力充沛地用心学,而且还会培养一种对自己所从事活动、对自己所在集体的强烈责任感。
4、学会理解别人
一天,妈妈发现,由于自己6岁的儿子嘲笑并且没有邀请同班的一个同学参加他的生日派对,致使这个同学伤心地哭了。
妈妈没有直接指责自己的儿子,而是引导他说:如果没有被邀请的是你,你有什么感受?儿子马上意识到由于自己的行为而给同学造成的伤害,他立即邀请这个同学参加了他的生日派对。通过一件看似微小但却能使孩子受益菲浅的小事,启迪他如何理解、善待他人。
5、诚实做人
孩子难免会说一两句谎话,这时你要耐心地教导孩子。6-7岁的儿童能很快意识到他们说了谎话,并感到很内疚、惭愧,却又不知所措,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摆脱一切心理压力,让他们放心地感到你不会责骂他们。当孩子能坦白地指出他人的错误行为时,你要对他的勇敢、正直行为进行鼓励、表扬。
6、不要拒绝勇敢
今天女儿忧心仲仲:她认为一个同学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但又不知该不该说。妈妈为女儿讲述了她的经历:在一次班干部竞选中,朋友请求她投自己一票,但这不是她的初衷,暗中投了另一个同学一票。朋友因失去这一票落选了,但这一切朱莉并没有告诉朋友。妈妈惭愧地说道:从那以后我发誓,只要自己坚信正确的就要勇敢地说出来。女儿被妈妈的一席话感染和激励着,她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处理一些事情了。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刹那,我们就开始关注它所受的刺激了。
现在很多产科大夫都会建议产妇们尽量能够自然生产,那是因为自然生下的小孩离开子宫后,可以在产道中受到挤压、刺激,所以更容易获得健康和聪明。
自然刺激
刚出生的孩子,我们要选择一些有声音、颜色鲜艳、有动感的玩具,这时候,对感官的刺激训练就开始了。另外父母亲的笑容、陪伴和言语刺激等等是不可缺少的刺激。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父母亲的抚触也非常重要。抚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拥抱,对婴幼儿来说更为必要。不仅能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促进他们成长,还传递着父母的爱心,让孩子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心态,是亲子交流的绝佳手段。父母亲对孩子的抚触应在孩子清醒时进行,父母一定要洗净手,除去戒指、手链、腕表之类的饰物,以免划伤孩子。抚触时用力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钟即可。
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时候,父母可以带孩子多接触自然环境,观赏花草、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逛公园、旅游等等,在这些接触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锻炼孩子各种感官的敏锐性,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提高他的感知能力。
活动刺激
孩子的任何能力都是在活动中得到体现,也是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所以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机会,比如鼓励他和同伴去游戏、交往,参加竞赛、演讲、辩论、公益活动等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提高生活中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并且引导孩子多使用左眼、左耳、左手、左脚,发挥其功能,促进右脑的发育。
-->很多父母会比较注重孩子的安全性而忽视了孩子的活动需求,会对孩子提很多的限制,这些限制会牢牢地捆住孩子的手脚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比较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一边鼓励孩子参与活动,一边用加强监护和安全教育来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做法。
兴趣刺激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去发现或者培养孩子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比如可以让孩子参加集邮、摄影、下棋、收藏、插花、剪报、饲养小动物等等兴趣活动,这些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而且可以磨炼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
在孩子的兴趣爱好中,往往隐藏着孩子的潜能,因为一个孩子在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他的潜能最容易被激发出来,也容易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记得台湾的教育专家王财贵先生给家长提过如下建议:在孩子三岁以前,家长可以把世界名曲作为家庭的背景音乐让孩子熏陶其中,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期。您的孩子三岁前可以不学乐理,但不可错过听音乐的最佳时机。他还建议在孩子三岁前,让他看遍世界名画、世界著名风景和建筑物的画片,让这些美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未来,这些音乐和画面将会成为一个孩子最宝贵的“艺术财富”,在他的生命中慢慢散发出艺术的气息来。
专业刺激
当我们发现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特长时,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接受进一步专业训练的机会,比如舞蹈、声乐、吟诗、作画、主持、书法、雕刻、泥塑、演奏乐器、练武术、踢足球、搞小发明、航模制作等等,这些专业的训练既可以深入地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而且会让孩子在专业训练中获得一技之长。或许这些专业训练将会让孩子从此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很容易把专业训练和兴趣爱好混淆起来。有兴趣爱好不等于为了专业训练,而专业训练也不一定是为了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而专业训练需要请教有关的专业老师,协助判断孩子是否具有某方面的专业天赋或者素质。另外在教孩子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也要选择合适的老师,使用合适的方法。任何一种对孩子有伤害的方法都是不足取的。
为您推荐情商训练的简单小游戏
【一只青蛙】
参与者围成一圈,面朝中央。主持人念“一”,顺时针下一位念“只”,再“青”再“蛙”再“跳”再“进”再“水”再“中”再“咚”,接着“两只青蛙跳进水中咚咚”……依此类推,跟不上节奏或出错者罚节目。
沟通是孩子每天生活随时需要的技巧。尤其,当孩子年龄渐长,欲望愈多时,语言沟通的需要就愈多,孩子情绪的波涛亦将愈发强烈。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倾听和分析能力。
【看图书讲故事】
方法:找一本适合幼儿看的图书,和幼儿一起看图书,给幼儿讲故事。幼儿对故事百听不厌,当幼儿对故事较熟以后,可以就书中的情节,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
目的:训练语言理解能力。
【模仿操】
教幼儿模仿一些常见机械动作、动物动作、人的日常动作等,以锻炼肌肉、训练模仿能力,培养愉快情绪。
(1)开飞机:让幼儿两臂伸直举平做机翼,在地上小跑或弯腰直起做飞机下降、俯;中状。
(2)开火车:让幼儿两臂提起做跑步状,左右交替前伸后撤,做开火车动作。
(3)划船:教幼儿右脚在前,两臂半握拳,屈曲于体侧,由前向后转动,做划船的动作。
(4)洗手:让幼儿两臂弯曲,两掌相对前后摩擦。
目的:锻炼动作模仿能力。
【我是电台小广播 】
玩法:家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广播电台,如:爸爸广播电台,孩子电台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位家长打电话,当拨到妮妮电台时,孩子开始向全家人广播了:“我叫妮妮,
今年5岁,很高兴大家收听,希望大家喜欢我,并和我成为好朋友,现在我给大家讲故事了……”
益处:培养孩子口齿清楚、落落大方,有自信,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和朗诵诗歌;自我介绍,结交新伙伴。
【小小营业员 】
准备:孩子的玩具5~10件,围裙。
玩法:将玩具逐一放好,家长先系上围裙当营业员,向孩子介绍商品。如指着玩具狗说:“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会闻气味,它有4条腿,有一条卷卷的尾巴,它会帮人们看门,你想买它吗?”孩子听营业员讲得好,就将小狗“买”回去,然后由孩子当营业员介绍商品,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的变化:可以出现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类物品;还可以让顾客描述自己要买的物品特征,不说出名字,让营业员猜,猜对了就把物品“卖”给顾客。
想从小培养儿童情商,除了一些训练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父母的以身作则,这样孩子才能变得更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怎样快速的提高情商?
情商是什么?
有很多答案,有从维度来解释情商,如意识和管理,意识分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管理也是分自我管理和关系管理。
还有一种定义是情商就是情绪管理,而情绪又是什么,情绪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自动的、生物、生理的化学反应。
关于情商,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会生气,那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是对对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对的空间,因为对的原因,并且以对的方式生气,那是非常不易的。”
不管如何定义,我们都期望通过和情绪好好相处,或者更好地运用我们情绪的能量,让我们更好的生活。
我不爱讲要管理情绪,也不爱说要控制情绪。
所谓的高情商,不是你会控制你的情绪,你本来要愤怒,却压抑了你的情绪,这就是高情商,错了;所谓的高情商也不是你会左右逢源,你会见风使舵,错了。
高情商是什么?
首先你会觉察到你的情绪,从身体的角度,意识到你现在的情绪是什么?
其次,找到你的情绪模式,也就是那个引爆点,什么类型的事情是最容易让你生气或抑郁的,当你在类似的事情中总是冲动后悔,那你就是被情绪绑架。
接下来就是转换你的情绪。
转换情绪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你可以问自己,在这件事情中,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是和对方吵架吗?当你让自己退后一步观察的时候,你就已经从情绪中抽离。也就转化了。
那么如何培养高情商?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觉察,当情绪来了的时候,首先觉察我们的身体,比如我自己,愤怒的时候,我会感到胸口哪里堵着,会感觉到我双手紧握,如果我觉察到了身体的反应,然后马上放松我的身体,深呼吸,当身体调整之后,我会感觉到我那个愤怒的情绪淡化了。
另外再介绍一些好用的方法和工具。
如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事件是A,对该事件的认知是B,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是C。因此,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事件A,则只要改变我们的认知B,情绪也就相应得到了改变。
举个栗子:
A 不好的事:经理告诉我,他很喜欢我提出的新点子。想让我和他一起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把我的想法说给董事会的人听。
B 想法:噢,完了,我简直不能相信他会让我去参加如此重要的会议。我一定会出丑,因为这个点子根本不全是我的想法,是很多人闲聊的出的。如果问深层的问题,我一定会窘死。
C 后果:我非常紧张,无法专心做事。本该把时间花在准备演讲上,但就是不能专心,一天只做了些无关的事。
所以B想法,是因为你认为我一定会出丑,这是你的不合理信念,如果你能调整你这个不合理的信念,那么就有机会改变你的结果C。
如果这个时候你:“等一会儿,这是一件好事,不是坏事。”
虽是闲聊出的,但我琢磨这个想法很久了,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想法。在董事长面前说话谁都会紧张,但我不应该把自己吓倒。
经理选我去讲,肯定是他对我有信心,我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于是结果是你现在冷静下来了,可以专注于准备演讲内容了。
我其实有点期待这个挑战,而且我准备得越充足,就越有自信,我甚至想到了用几个不同的方法来表达,以使这个演讲更完整、更有条理。
另外一个好用的方法是马丁纳《身心灵全面疗愈》中的情绪疗法:REAL-AL。
R:recognize、E:experience 、A:acknowledge、 L:learn 、A:accept、 L"let go
当一个问题出现时:先学会辨认或觉察、体验、认可、学习这个课题、接纳、然后放掉。情绪受伤时正好是你可以做的功课,必须心怀感恩,感激对方拿着镜子在你前方照见你的问题,让你有了成长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先学会觉察。
然后在觉察中培养我们的同理心和倾听能力。
同理心又是什么?
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对方去考虑。很多人还会把同理心和同情心混为一谈,觉得同理心就是同情对方,一旦把同理理解为同情,很容易纠缠到对方的情绪里。
另外关于同理心,我们很多人都具备,但记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不光有同理心,一定还要秀出你的同理心,让别人知道,你在关心对方,感受到你的温度。
同理不等于同意。
再来个栗子:
带孩子出去逛街,不管家里有多少玩具,孩子还会要求父母再给她买新玩具,这个时候具备同理心的回应是,蹲下身子:“宝贝,是不是特别喜欢这个玩具啊,妈妈也觉得这个玩具很好,咱家里是不是已经有一个和这个类似的玩具啊?“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还专注于就要这个玩具,我们同理的同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要不我们一起玩一个这样的游戏吧.”你能理解孩子想要玩具的心情,而不是孩子要什么你就一定要同意孩子的要求。
倾听,这是多么简单的两个字,很多时候,我们会说:“这多容易啊,谁不会?”但我想说做到倾听真的很难,我的性格是喜欢说,倾听的时候容易想到了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总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往往因为你没有做到倾听,这个时候别人也不能很好的倾听你的说话,那没有回应的沟通,还是沟通吗?
所以现在我在开会中,我会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两个大字“倾,依次提醒自己。
那么,当我们知道要做到这些,但如何改变呢?
如何改变我们旧有的习惯,建立新的情商习惯呢?
在戈尔曼《情商3》中,专门提到关于改变习惯,改变旧习惯,培养新习惯不过是脑神经连接的改变而已。
当我们形成习惯性的思维、知觉和行为方式时,支持这些习惯的神经连接得到了强化,成为相关神经冲动的主要通道。那些不再使用的神经连接会逐渐退化甚至消失,而我们持续使用的神经连接却日益增强。
如何改变习惯?我们可以把情感能力看作一组协调的习惯,即我们为完成某项工作所想,所感受以及所做的事情,当这种旧习惯称为一种障碍时,要想取代它,新的好习惯就必须更强有力。这就需要针对新的好习惯进行大量的实践,这样才能阻止旧习惯再度发生,即旧习惯的神经通道最终会萎缩。此时,支持新习惯的神经系统则进一步发展健全。
最后,在关键时,新的好习惯作为自发的反应,取代旧习惯。
所以,改变新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新习惯,并坚持新习惯。
最后,改变是一个过程,而提高情商也是一个过程,但如果你开始做了,那么意味着一切将与以往不同。
快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学习时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原因有很多,先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一是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二是学习内容太难,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太大。
三是学习内容太易,你已烂熟于心了,因重复学习而厌烦。
四是疲劳过度,大脑未得到充分休息。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只要你试试以下办法,就多少都会有一些“疗效”:
一、早睡早起,自我减压。
尽量利用白天学习,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不要贪黑熬夜,累得头脑昏昏沉沉而一整天打不起精神。同时,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自己只要平日做出努力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这样,学习时就能心里轻松、心情愉快,注意力就容易集中了。
二、明确目标,用好方法。
从大的方面说,我们要认识到,今天努力学习是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从小的方面说,这一年,这一学期甚至这一天,我应该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目标明确了,学习的动力就足了,注意力就不易分散了。
诚然,我们还要注意用一些较好的方法来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放松训练法。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向身体的各个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从左脚开始,使腿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然后,从右脚到躯干,再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到颈部、头部、脸部全部放松。只需短短的几分钟,你就能进入轻松、平和的状态。
2.难易适度法。
对于那些已能熟练解答的习题不要一遍又一遍地去演算,要找一些这方面经典性的题目去攻克。对于难度大的题目,先是独立思考,再求助老师、同学或家长。对于不感兴趣难度又比较大的内容,自己首先订好计划,限定时间去学习,就不会松懈拖沓。拿下学习中的一个“山头”,就给自己一个奖赏,让成就感来激励自己,从而集中注意力。
3.感官同用法。
调动多种运动器官来协同活动,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如耳听录音带,嘴里读单词,眼睛看课本,手在纸上写单词。这样,注意力就当不了“逃兵”了。
4.排除干扰法。
先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背诵一段200~400字的文章看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在旁边有干扰时背这段文章,看需要多长时间,直到在两种环境中时间相同为止。
提高情商的方法
1. 感知情绪
这第一个技能,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准确地读取情绪。如果你能意识到情绪,意味着你知道情绪的来源,它是来自于你还是别人,还是某件事。也许你正过着糟糕的一天,不是受到别人负面情绪的感染。如果你善于感知情绪,你会认出那些情绪是属于你还是其它人。如果你是高情绪智力,你将更能抵抗别人的坏心情,能够在周围混乱的环境中维持自己的平静。
2. 使用情绪
这是使用你的情绪敏感性做决定的能力。你必须能够评估不同的情绪状况,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创建一个有效的方法。
举个例子:如果你面对一个强势的人,你可能会生气,因为你不喜欢被那样对待。然而,如果你使用你的情绪智力,你会以另一种方式让他知道,你讨厌这种侵略性的行为,通过发送一些微妙的肢体语言信号表明:他们的行为让你紧张。确定你的情绪,搞清楚它来自何处,然后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来应对这种状况,有可能产生更好的结果。
这种战略在你的爱情关系中也有用。当一些事情出错时,它会阻止你发火,并促使你努力与伴侣达成共识。
3. 理解情绪
情绪很少保持不变。它们往往以一种不断变化的方式来演变。理解情绪的最佳方式是,把它看作是一个具有短暂属性的东西。你能在准确无误的"情绪预测"中受益。
这个术语指的是预测你未来的情绪。不幸的是,很多人都不能准确地预测他们的情绪。就像气象预报员提供一定比例的准备性的天气预报一样,人们也可以提供自己在未来是感觉更好还是更坏的预测。你越善于预测你的情绪在未来的情况,就越有可能做出智慧的决策。例如,你误以为只要你找到那个"完美"的配偶你就会幸福。这种预测总是使你失望,因为没有人会符合这一标准。
4. 管理情绪
自我调节情绪可能是最困难的事情,但你可以做到,特别是当你体验强烈的情绪中的其中一种时。在你的个人生活中,当你的伴侣吃饭迟到让你感到挫败时,或你的孩子成绩差让你感到失望时,自我调节情绪可以帮助您处理这些负责情绪。你的老板不给你加薪,你能够管理好你的情绪就意味着你不会情绪失控。一旦你情绪失控,不管是什么原因,你都不太可能会得到你渴望的结果。
洞察你的情绪并管理好它们,然后适当地与他人分享你心中的想法是成功的情绪交流的所有要素。它越好,你的感觉就越好,你与他人的互动就越顺利,最终你会有更多的快乐的感觉。
如何快速的提高孩子的情商
12个快速提升孩子情商的游戏
在这个压力巨大的社会,我们总是太累,也太忙,似乎没有精力和孩子一起去玩耍。
这一点在妈妈身上特别明显。
每天像个陀螺一样连轴转。
下班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家,做饭,陪孩子学习,给孩子讲故事,帮孩子洗漱。哄孩子睡觉。等到孩子好不容易睡着了,自己也是筋疲力尽。
我们不知不觉中,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阅读上,不自觉地会逃避和孩子玩耍。
觉得让孩子自己玩就好了。
现在,我们真的需要改变一下这个观点了。
美国心理专家劳拉博士指出,与孩子一起进行体力性的情商游戏。
是和孩子建立更紧密的亲子联结,提升亲子关系 ,帮助孩子处理自身情绪的最佳方式。
通过游戏,孩子可以释放内心淤积的不良感受。
和妈妈一起欢笑,能够释放孩子体内聚焦的压力 。
与父母一起游戏可以刺激孩子的内啡肽和催生素,这些荷尔蒙会让孩子很快乐很舒服 。
游戏---是强化亲子关系的最佳手段之一。
最棒的是,这些游戏花不了多长时间---甚至只需要两三分钟。
当我们和孩子沉浸在游戏中,和孩子一样,我们也会重新充满活力。
我常常会跟果果说这句话:“和你一起玩真开心,明天我们再在一起玩。谢谢你。宝贝。”
下面这12个情商游戏,都非常简单好玩。让我们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和孩子玩起来吧!
1.摔跤,枕头战,或者让孩子尝试将你摔倒。
记得要让孩子获胜哟(每个孩子都需要通过一种安全方式,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2.追逐游戏
孩子特别喜欢从我们身边跑开,同时又要求我们每次都能抓住他们。
在家里玩这种游戏,在后面追孩子,抓住他,然后让孩子再次奔跑。
或者,假装自己很笨拙,总是抓不到他。
(这既是一种体力游戏,又是一种分离游戏 )
3.扮演笨手笨脚的大怪物
在追逐过程中,你要显得气势汹汹,大摇大摆,高声吼叫,表现的你非常厉害。
可以通过跌跌撞撞的表演,促使孩子 发笑,并设法让他在智力和体力上战胜你。
大多数时间,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无助 ,大人无所不能。
这个游戏其实是为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感觉比父母更强大,更快速,更聪明。
互换角色,让孩子当大怪物,也会非常好玩。
4.再见游戏
很多妈妈对于孩子的分离和入园焦虑问题感到头疼不已。
我们来玩再见游戏吧....我要到门后面去。如果你想我,就高声喊出你想到的任何最愚蠢的词汇,我就会回来。
还可以变换玩法---躲在一个容易让孩子找到的地方 。重新跑出来,大喊“臭粑粑”或者任何能让孩子哈哈大笑的词汇。
接着,拥抱他,亲他“妈妈也好想你,妈妈不能离开。我们再玩一次吧!”
5.夸张的“我需要你”游戏
对于分离问题,当孩子黏住你不放,或者家里又添了一个宝贝 ,孩子怀疑你是否还爱他时,要与孩子保持紧密,要表现地相当夸张。
我知道,你希望让 清风湖开,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玩耍。但是,我需要你!不要嘛,我只想和你在一起,请现在和我一起好吗?好吗?好吗?
一直抓住孩子的手,或者抓住他的衣服 。
孩子会喜欢这种感觉,他自主决定是否要和大人分离。
如果我们表演的足够好,孩子会咯咯笑,释放分离的部分压力。
6.修正游戏
之所以称为修正游戏,是因为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相信,我们非常爱他,纠正孩子内心的错误认识。
让孩子在前面跌跌撞撞地跑,你在后顺煞有介事地追赶 。
抓住他之后,热烈地拥抱他,亲吻他。然后,让他再次挣脱,多次重复这一过程 。
我要我的宝贝拥抱我.....你跑不掉哒.....我一定要拥抱你,吻遍你的全身....吻你的红色头发,吻你的大臭袜.....
父母两人可以同时与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并“争着”首先拥抱自己心爱的宝贝。
7.你是不是又想被拥抱了?
当孩子捣乱或者不听话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你是不是又想被拥抱了?来吧!抓住他,给他长时间的拥抱,时间要尽可能的长。
然后,松开手,向他微笑,谢谢你,我需要你的拥抱!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捣蛋的孩子。果果小朋友喜欢拿着笔满墙搞破坏。用这个游戏很不错
8.当孩子感到恐惧时,让他惊吓你,并假装吓坏了。
看到你的表现,孩子会咯咯笑起来,同时释放内心的恐惧。
或者,让他在你的背上骑大马,动作稍微夸张一点儿,让他担心摔下来。这样,既能让他开心大笑,又不时尖叫两声。
任何游戏,如果既能让孩子感到恐惧,又能让他身体不停摇摆,都能促使他们通过笑声释放内心的恐惧,面对真实生活时他们会更加勇敢。
9.孩子哼哼唧唧,小声嘀咕时。
我们可以展示对孩子的信心,用游戏的方法帮助他们。
嘿,宝宝你宏亮有力的声音哪里去了,它刚才不是还在吗?我喜欢听你强有力的声音,我来帮助你找到它。帮我看一看,是不是在椅子下面?不在,一定在玩具盒里!没有....
嘿,你找到它了,这不就是你宏亮的声音吗?
我喜欢你宏亮的声音
现在,用这个声音,再向我讲一遍你的要求吧。
(这个游戏同样也适合孩子不礼貌时,大喊大叫时)我们可以说,嘿,你礼貌温和的声音哪去啦?
10.孩子说,不行!按我说的做!我就要这样!亲子间的权力之争
所有孩子都需要有机会感受自己的力量,并与拒绝父母的命令予以尝试。
我有时会跟果果开玩笑说:“就不跟你商量,比如,我们现在睡觉好不好?
我就知道,一商量 一定会被你拒绝。”
下一次,孩子和我们有了权力之争时,可以用游戏的心理来看待。这样我们会更放松。
我们可以站在沙发跟前,对孩子说:“我敢打赌,你推不动我。”
或者“噢,不,不要这样做!
噢,不,我想亲你20次!好了,现在该你发号施令了。
11.孩子之间的打斗
这个游戏适合两宝家庭。
当孩子火气消退之后,”你们两个现在假装打架行吗?“
当两个孩子打斗之后,假装像一个电视评论员一样在旁边解说:
今天晚上出场比赛的是姐妹两人,她们似乎不能友好相处。
我们一起来参看她们的现场比赛!请扭,姐姐非常有力,妹妹也不甘示弱。
两个小女孩想争夺一根香肠!
她们是否知道,冰箱里还有更多香肠?请大家继续欣赏....
此时,孩子们会咯咯笑起来,释放紧张情绪,开始意识到她们的行为多么可笑。
12帮助孩子面对各种挑战的扮演游戏,比如小朋友间的冲突,去医院,第一天上学等等。
我们可以用玩具娃娃来扮演父母和孩子,模仿孩子面临的挑战 。
我是老师,你是学生。
你是医生, 我是病人。
你是爱哭鼻子的小刺猬妮妮,我是你的朋友 。
利用这些给孩子带来众多压力的情景做游戏,可以让他们感觉到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他们成为主动方,也会发展孩子的各项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