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利用文学作品促进幼儿口语表达

发布时间:2021-08-23

幼儿园中班文学作品活动说课稿。

毋庸置疑,当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育笔记可以锻炼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水平。有哪些优秀的教育笔记值得借鉴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利用文学作品促进幼儿口语表达”,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利用文学作品促进幼儿口语表达

幼儿的语言学习是与身边的环境和事物紧密相连的。幼儿利用自身的各种感官感知周围一切事物,继而发展自己的语言。

在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利用能够被幼儿接受和理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一过程要坚持多看、多说、多练的原则,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和能说的良好环境。

家长首先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画面色彩鲜艳、故事活泼有趣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不仅文字要易于被幼儿模仿和复述,而且故事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孩子进行想象和讨论。

阅读的第一阶段,可以让幼儿模仿和复述作品中的语句。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就是一个易被幼儿模仿的故事。故事中反复出现的“爷爷一定有办法”,“翻过来,又翻过去”,“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等词句,让幼儿从最初的乐于模仿,渐渐发展为掌握这些词句并运用。再如儿童诗《春雨》,“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幼儿在阅读之后都能够模仿复述。有些优秀的短文可以让幼儿背诵,借以熟悉规范的词语和语句结构。在幼儿语言的早期学习阶段,背诵和模仿句子造句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阅读的第二阶段,根据幼儿阅读的接受情况和阅读经验,可以引导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和再创造。在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后,可以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继续进行诸如“爷爷每天会和约瑟做什么”、“爷爷要带约瑟去哪里”、“种子发芽之后会怎样”、“梨树开花之后会怎样”的讨论。让幼儿有话可说,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思维发展。有的幼儿常常会一本书一读再读,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逐渐加入对词语和情节的理解,继而增加对故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让幼儿从模仿故事词汇的发音慢慢向复述故事、讨论故事人物特点、情节发展等过渡。例如在阅读《我爸爸》时,可以先让幼儿熟悉画面和人物,复述每一页的文字,然后让其联系自己对爸爸的了解,与书中爸爸的表现做比较,说出自己爸爸的特点。

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对幼儿的提问方式。提问一定要让幼儿有话可说、愿意多说。例如阅读《彩虹色的花》时,不要问“彩虹色的花有几朵花瓣”这样的问题,避免幼儿用数字进行简单地回答,而应当问“彩虹色的花有什么颜色的花瓣”,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熟悉色彩的名称,还可以尽可能多地进行对话。《爷爷一定有办法》也同样如此,阅读时尽量少问“这幅画上有几个人”之类的问题,可以问“这幅画上有爷爷,还有谁和谁”,接着问:“爷爷知道约瑟的纽扣不见了,是怎么表现的?妈妈呢?奶奶呢?”这样的问话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语句连贯起来,而学会连贯的口语表达方式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内容。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创设幼儿语言环境的摇篮——欣赏文学作品


-->

语言是一种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人们的语言实践,是人们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可见语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而幼儿正处在语言获得的关键期,特别是大班幼儿(5—6岁)在语言掌握的基础上对语法体系敏感,这是幼儿语言完善的开始。

在实践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我讲故事、朗读散文,这大概和我本身的语言优势有关,孩子们喜欢倾听我甜美的声音。于是,我开始通过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作为帮助幼儿学习语言的一种活动类型。在这类活动中,文学作品向幼儿展示了成熟的语言;也可以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同时培养幼儿关于倾听的技能;在理解文学作品时,也鼓励幼儿运用创造性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欣赏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艺术想象力。以下是我对幼儿欣赏文学作品进的三步曲。

一、理解作品。在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作品后,首先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幼儿的理解方面。当幼儿投入在欣赏活动中时,我不会把作品过多的重复讲述,以免幼儿失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例如:故事《笨耗子的故事》,故事内容简单有趣,孩子们听的过程中总会忍不住笑,相信他们是基本理解故事才会笑的。其次是不急于让幼儿回答故事的主要内容,而将幼儿的注意更多地投向对作品中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和主题倾向的理解和思考,例如:在对故事《笨耗子的故事》的提问时,我问:“你听了故事为什么笑?”“你觉得哪里最好笑”“为什么说这是一只笨耗子。”另外还注意对个别幼儿的引导,让他们在已有的个人经验或假设性的问题中进行深入思考和想象。我班的项子恒小朋友,他现在能认识好多字,有的幼儿读物他会自己阅读,对于这样的孩子提问就需要他把自己见解大胆讲述出来。

二、体验作品。在初步理解作品后,我没有把故事扔掉,而是进一步帮助幼儿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特点,故事发展情节的变化,以便幼儿更好的理解作品展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例如:《渔夫和金鱼》,在幼儿读物中删除了情节发展中海的变化,而我在第二次让幼儿欣赏时叙述了这几段,看到孩子们出神的听着,我相信他们能初步感受到作品的优美了。在自由活动中,我也给孩子提供想象的天地“你愿意把故事画下来吗?你觉得大海是怎么变化的?”

三、迁移作品。如果让幼儿停留在欣赏、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那么对幼儿本身语言的发展并不快,因为文学作品向幼儿展示的是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让幼儿感到既熟悉又新奇有趣,只有把幼儿理解的经验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自己的生活中表现这些经验,那么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才有用。例如:在欣赏到个别词汇时,幼儿会主动提出:“单调是什么意思?”当幼儿互相猜测,解释后,我会把正确的意义讲给孩子们听。在这以后,只要有机会我总会让孩子听到我的生活用词中会出现这个词,“我们的自然角几天都没有什么变化,太单调了,谁愿意从家里带一些蔬菜、水果或小制作来装饰一下呢?”在幼儿的讲述中我也会提醒幼儿把听到的词汇用到语句中。又如:在区角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自我创设语言的条件,在剪剪、贴贴、讲讲中引导幼儿仿编故事,引导幼儿模仿已欣赏故事中的发展情节,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创造性语言的表现,对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想象。

总之,这一类文学作品的欣赏活动虽然是午睡前,活动间隙中,离园前进行的,没有正规语言活动的模式,但是却给能力强的孩子更多的机会提高语言发展的条件,也充实了他们语言完善的基础。对能力一般的孩子,看似他们并不是积极的参与,但是他们的欣赏中也能感受到作品中完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变化有趣的情节,在倾听同伴的回答中他们也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也会帮助他们学习怎样理解作品。对于能力弱的孩子,他们虽然有时不能对故事完全理解透彻,但是在其他小朋友的回答中,他们也有机会欣赏到故事的内涵,初步体验故事中优美的词句,为他们将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打基础。希望这个“摇篮”使孩子们感到温馨亲切,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长。

以文学作品为框架构建幼儿语言教育课程


-->

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表明,儿童的语言发展有赖于三种知识的整合习得,即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知识、认知知识、语言知识的结合物,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媒介。因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就有大量的文学作品。本文拟探讨如何以文学作品为框架。通过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利用空间、道具材料、游戏活动以及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来建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

一、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的目标

1、让幼儿在接触文学作品中发展对阅读的兴趣。

研究表明,早在9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对书籍的内容感兴趣了。一岁大的婴儿非常喜欢听含有大量重复排列的句子的故事。2岁的幼儿经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试着对画册上的物体进行标志,有时还会出现假装“阅读”的现象。可见,在幼儿能够理解字、词意义之前,就已经开始学着“阅读”了。如果父母或者教师经常为幼儿阅读文学作品,即使非常年幼的儿童也会意识到口头语言能够用插图和书面文字来表示,这将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因此。让幼儿从小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加深其对文字、文学的浓厚兴趣尤为重要。同时,文学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词语的理解力的同时,也会将真善美等优秀的品质潜移默化地播入他们的心田。

2、依托文学作品开展师幼对话。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提出了重视儿童语言运用的要求,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以文学作品为框架构建的语言教育课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交谈将成为联系游戏活动和文学作品的关键,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将示范、模仿(指双方而言)、纠正和解释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幼儿通过与教师的语言互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掌握有关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概念。正因为这个课程是基于文学作品的,教师和幼儿会有更多可以相互讨论的共同话题。教师还可以有意识让幼儿口述自己听到的故事,改编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将极大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发挥幼儿对文学作品中的概念和语言的理解。

实施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语言教育课程,需要教师从幼儿喜欢的书籍中摘出某些插图和语言来计划相关的游戏活动。当幼儿在活动中对喜爱的故事熟悉之后。在自发性游戏和对话中会经常回想起故事内容以及其中的事件。对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再现故事的研究已表明,再现故事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或在幼儿自发活动时,要不时地采集幼儿的活动信息,启发幼儿将当前活动与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幼儿将有更多机会创造游戏活动以体现他们对作品中概念和语言的理解。

二、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的实施步骤

设计这个课程的步骤有四个:选择文学作品:互动阅读:通过游戏活动探究作品:通过活动再现作品的思想和概念。

1、选择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但并非每一个作品都适合于课程设计。既然是针对幼儿的语言教育,那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第一位的。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文学作品,关键是其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情景相近,因而在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时。需要参照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书中的故事和插图必须反映幼儿的日常生活。且故事的情节清晰、简单,容易被幼儿理解。比如,国外SFPCC(soldier’s field park chil-dren’s center)的幼儿教师们选择Shirley Hughes(1994)的《捉迷藏》进行语言教育课程设计。故事讲述了两个孩子在家中或者在户外“躲猫猫”的情境,线索十分清晰,情节非常简单,插图反映的情境也容易为幼儿模仿。这对我们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

2、互动阅读。在选定作品后,可以先让幼儿分批小范围阅读。当他们熟悉了故事。渐渐对故事产生了兴趣,并愿意听了,便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给所有的幼儿阅读。阅读是互动的,教师可以坐在幼儿身边,指定插图让幼儿传看。在阅读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调整音调或配以动听的旋律等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表现故事情节,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唱歌、做游戏,营造一种师幼亲密无间的氛围。讲完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对于年龄稍大点的幼儿可以试着让他们回忆故事中的一部分字词及短语。还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插图。

利用多种活动发展托班幼儿口语


-->

摘要:瑞吉欧认为:“儿童的由一百种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还有一百种倾听、惊奇和爱的方式;有一百种欢乐,去歌唱去理解;有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托班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同样也有一百种语言,我们教师在走进他们的世界与他们进行交流对话,就必须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能力,使其正真能把自己想说的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关健词:多种活动发展托班口语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们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往往这些都是注重早期语言教学的结果。2—3岁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健期,是接受语言刺激十分敏感的时期,语言发展对幼儿来说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语言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早期语言发展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语言发展,同时语言发展对幼儿智力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托班的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他们同样也有一百种语言,能力强点儿的孩子,语言表达稍微流利,能说一些完整的话语,但对于一般的或是能力差点儿的孩子,表达上还有一定的不完整,有的孩子只会说一个字:“师!师!”特别是外地的孩子,对听说普通话尚也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幼儿丰富词汇,促进其口语的发展。

一、利用晨间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

幼儿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而晨间活动是幼儿口语发慌的最好时机,我们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晨间活动的环境,让孩子有话敢说、想说、爱说。纲要中指出“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我们教师不仅是组织者,还是倾听者,在倾听中了解孩子的想法,抓住机会发展幼儿的口语,与孩子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我们教师要做到语调轻柔,语义简洁,语速减慢,让幼儿能听清听懂,因为这个阶段幼儿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教师说话的表情也不容忽视,教师的眼神,动作也是孩子交流的“语言”。同时,我们还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迎接每一位幼儿来园,在第一时间和他们进行礼貌用语的交流,如幼:“蒋老师,早上好!”师:“小朋友早上好!”虽然是短短两句话,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好心情的开始,在晨间活动中,我会设计很多的活动,幼儿可以自己玩区角,也可以跟老师交谈,对语言表达不是很好的孩子,我会设置障碍“逼”孩子用语言表达,我还会不时地抱抱他们,亲亲他们,别以为这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这对孩子来说是“莫大荣幸”啊,他们会很开心,会觉得我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然后我会利用他们在我身边的时间,与他们交流,一开始会话很少,慢慢地孩子打开了心门,说的就会越来越多。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往往会自己拿着玩具玩起来,然后自言自语:“小狗狗,让我抱抱你吧!”等,当两三个小朋友聚在一起,对自己喜欢的就会讨论起来:这是什么车?你家里有这种车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自由的氛围中,有话就说,有话敢说,在对话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促进口语的发展。

二、利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

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前苏联的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陈鹤琴先生说“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纲要》也明确规定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游戏的种类有很多种,我们主要是通过小朋友比较爱玩的角色游戏、区角游戏、言语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口语。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角色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习交流的本领,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医生、司机、售货员等角色,他们试着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解决活动中的冲突,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办家家,请小朋友当妈妈,用橡皮泥做各种早点给猪宝宝吃,“妈妈们”一会儿时间做了好多的食物,有的说:“猪宝宝,今天我们吃干菜饼”,“我给你做了包子”“我们吃面条好了”……孩子们通过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运用自己的词汇,既玩了游戏,更重要的是在玩的过程中又锻炼了口语。

2、区域游戏

蒙台梭利认为,要帮助幼儿发展,我们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使其能够自由发展的环境。而区域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快乐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过程,区域化学习活动是幼儿自主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形式,托班幼儿有着特定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如他们比较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所以我们要根据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多种多层次的活动材料,不断更换区角活动的内容,让幼儿时刻保持新鲜感,这样他们在活动中才会有声有色,也会不断地交流经验,

3、言语游戏

言语游戏是指导教师通过自己特有的动作让幼儿模仿,教师说一句,幼儿学一句的游戏,这种游戏可以在随时随地进行,也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如请你跟我这样说的游戏,老师说一句,幼儿跟一句:“我是一只小蜜蜂,嗡嗡嗡”,“我是小蝴蝶,飞飞飞”,当孩子发音不准时,老师可以及时纠正,这种游戏不仅动手又动口,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还丰富他们的知识。

三、利用教学活动,发展幼儿口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自己班的语言发展发表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来丰富幼儿的词汇,纠正幼儿在发音中不正确的音。平时我们教师讲课时语速要稍慢点,使他们听清每一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他们难发出或发不准的音,说话时口型可以稍大点,这样使他们不仅能听清正确的发音,也能看清发音的口型。因为发音是发展语言的基础,教会幼儿正确的发音,是发展幼儿口语的第一步。

1、语言教学活动。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不要偏重某一句式或某一语言目标的完成。实际上每一次语言活动的目标都不是单一的,语言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长期的过程,任何一个目标都不能割裂开来单一地完成。因此,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调动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幼儿说话的愿望和要求,多给幼儿以鼓励、多给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比如在学儿哥哥“小小鸡和小小鸭”中我会请幼儿自己选择做小小鸡或是小小鸭,然后请幼儿学它们的叫声,我还不时的提问幼儿“小小鸡肚子饿了,你会给它吃什么东西?”小朋友都说:“我会给它们吃小虫子”“我会给它们吃大苹果”“我会。。。。。。,小朋友不断的在讨论,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适时的介入谈话中,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很多,小朋友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知识,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发展了幼儿的口语。

2、在其它教学活动中。

除了语言活动外,我们还有很多的教学活动中都设计到语言的内容。如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会一边学歌词,一边学唱歌。在画画中如画西瓜,我会先请幼儿学习西瓜的儿歌,然后请幼儿认色,再后请幼儿涂色。在涂色中幼儿会不时的说:“我给它穿红色的衣服,因为我今天穿了红色的衣服。”“我给它穿蓝色的衣服,因为蓝色的漂亮。”就这样小朋友这间都交流起来,促进了幼儿口语的发展。

四、利用一日生活中的环节,见缝插针发展,幼儿口语。

2—3岁幼儿的语言发展,并不只是限定在某一个主题、某个活动中,它可以渗透在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个环节教师可以随机的指导,进行语言活动。我们教师还要学会观察每个孩子。其实孩子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张笑脸、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声叫。。。。。。都代表着他们的一种语言,都在向你倾诉,表达着他们的年龄特征,兴趣需要,情感体验。人们都不得说“观察”是解读宝宝一百种语言的金钥匙。它能开启宝宝的心灵大门,为你寻求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最佳方法。如吃点心时幼儿东看看,西摸摸,这时我会幼儿猜猜“我们会吃什么点心?”小朋友说出了各种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然后我再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吃的点心,请幼儿尝过后说说是什么味道的?例如到户外散步时,我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利用幼儿的各种感官,获得周围的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又如小朋友喜欢看的动画片,像《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动画片里面有很多的词汇量,为幼儿提供一个语音和图像相结合的教育条件。幼儿还会有意识地对词汇进行模仿和学说,使这些词汇变为自己的语言材料,从而丰富词汇量。除此之外,幼儿在观看动画片时,也会获得一种愉悦感,并在熟悉这些语言的基础上逐渐了解运用这些语言所产生的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个人及周围的一切。

五、利用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的口语。

培养幼儿的口语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辛勤教育外,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我们要求家长在家里能跟孩子说普通话,进行普通话的长时间的交流。给幼儿提供多种机会,让自己的孩子能在家多讲话。多带孩子到外面去开扩眼界,这样可以丰富孩子说话的内容。充分运用电视少儿节目,让孩子模仿正确的语言,学习表情,体会语调、增加词汇量,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能力。我们还会不断的向家长宣传关于发展幼儿口语方面的新方法等。让我们家园共育,共同为孩子的语言发展而努力。

参孝文献:

《幼儿教学研究》2008、1中“浅淡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影响》

《幼儿教学研究》2008、4中“论2—3岁幼儿语言发展表达能力的培养”

《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幼儿园游戏教学》

《幼儿园区域游戏设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怎样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怎样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语言的掌握对幼儿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是整个幼儿期语言训练的中心环节。怎样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1)为孩子创造发展口头语言的良好环境。家长平时讲时应努力做到发音正确,用词恰当,语法规范,声调自然而适中。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模仿正确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学习表情,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丰富孩子的生活知识。。丰富的生活是幼儿语言发展源泉,家长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观察各种事物,扩大孩子的眼界,增长知识,从而丰富孩子说话的内容,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3)让孩子多讲、多练。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有意识地寻找孩子善于表达的话题,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A多引导孩子谈论自己的见闻。家长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把自己从各方面获得的印象讲给家里人听,在孩子要讲的见闻中,有些事是家长不知道的,为了让大人明白,他就要努力把话说清楚,这样就训练了孩子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B指导孩子看图说话。众多的教育经验证明,让孩子在成人的指导下观察和讲述图片,是提高他们口语水平的有效方式。家长不妨多利用一下这种方式,让孩子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色彩鲜明、形象突出的图片、儿童刊物、图画故事书等。家长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看图说话,这就需要家长在讲每幅图前,自己先看一遍,然后想好给孩子提几个问题,才能与孩子的智力水平相适应。

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与来访客人讲话,让几个孩子开展讲故事比赛,看谁的儿歌念的好等等,这些都既能增加生活情趣,又能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构筑“对话”的平台,培养幼儿口语表达


-->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构筑“对话”的平台,培养幼儿口语表达》,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幼儿期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每个幼儿的口语在“对话”的平台上,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我尝试着做了如下探索:

一、教师与幼儿应该平等对话,让幼儿敢说。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信息交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叙述的话语多,幼儿是忠实的听众,或者附和一声“是”或“不是”。即使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也往往会出现教师不断地提出“对不对?”“好不好?”等问话,幼儿连声不断地附和回答“对!”“好!”等,这是幼儿不假思索地“齐声合唱”。在这里,教师成了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告知者”,而幼儿成了教师的“应声虫”和“依赖者”。久而久之,幼儿就成为只会判断对错的“机器人”,该自己想的也不去想了,该自己表达的也不敢表达了,幼儿的各方面发展也都会受到限制和损害。

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是互为平等的“对话”伙伴。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与教师对话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和孩子交流时,假如你弯下腰或蹲下,拉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纯真的眼睛说话,让孩子感受到你我之间的平等和亲切,他会把自己内心的悄悄话一咕噜地全告诉你;在幼儿游戏时,如果你洋溢着热情组织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也是一个爱玩的大孩子,没有了“大人”与孩子间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他们会拥着你七嘴八舌地说说游戏的快乐;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只要你耐心地指导、帮助,让孩子感受到此时的你就像自己的妈妈,他会情不自禁地谈起自己最得意的事儿来。在学习活动中,你试着和幼儿商量着对话:“这样行吗?”“你认为呢?”他会凭着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观点都“敞亮”出来。假如你把遇到的困难或要解决的问题抛给幼儿,他们一个个会像模像样地讨论起来,孩子的天真无邪在你的不经意中就会流露出来。在这平等对话中,师幼互动,逐渐沟通、融洽、和谐、愉快,这样幼儿的口语表达得以发展,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提升。

二、鼓励幼儿个体间的平等对话,让每个幼儿都喜欢说。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往占主要内容,鼓励幼儿个体间的平等对话,形成生生互动,这是一种良好的人际资源,让每一个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都喜欢说。

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这样的镜头屡见不鲜: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的确是规范有序,训练有素,在这“驯化式”教育中,幼儿像温顺的羊羔任你控制、塑造,没有了个性化的交流和个人情感的体验;在分组游戏中,往往是教师硬性的指定某某幼儿(这样的幼儿在老师的眼里是聪明的,大胆的,能干的)来担任主角,或唱、或跳、或说,长此以往,形成了个别幼儿的优势地位和“霸王行为”,致使大部分的幼儿处于被动、劣势,失去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如何指导幼儿语言发展所提出的内容要求之一。幼儿在幼儿园主要以活动为主,如游戏活动、教育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组织形式上应当采取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交替进行的方式。不同的组织形式,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不同的条件。在集体活动中,儿童有时与教师沟通,有时儿童之间相互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儿童之间的交谈往往比较充分,他们会凭着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与讨论,既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分享同伴的生活乐趣。在个别

活动中,儿童和教师或同伴单独交流,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这对于那些不善于在集体场合与人交谈的儿童来说,确实是一种适合他们语言表达的机会。“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地自选性活动和服务性活动,这类活动往往促使幼儿在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和鼓励下完成,这样,他们在自然的接触中产生大量的对话和合作,每个幼儿都会变的富有生机和健谈。

利用故事结构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

利用故事结构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摘 要] 故事是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必不可少的材料,故事结构指包含角色、时间、事件等要素及其关系的组合形态。利用故事结构,通过故事教学活动、区域游戏等形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情节,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故事结构;语言能力;语言教育

故事是幼儿园开展语言活动的重要材料。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而且在他们听过许多故事后,会自发地复述、创编故事。这是因为幼儿在倾听、理解、记忆的基础上,逐渐了解了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内容,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故事结构元素来进行续编、仿编和创编等语言活动。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听故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在他们的长时记忆库中建构和存储大量有关故事图式的过程。受长时记忆能力的局限,个体通常不能保存所有故事细节,幼儿更加如此,他们会倾向于记住故事结构,因此已经形成的故事结构会在幼儿记忆重建中发挥导向作用。[1]充分利用这种导向功能,可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复述、重构故事,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整体发展。

一、“故事结构”的概念

所谓“故事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故事结构”一般指构成故事元素间的结构关系,例如《幼儿教育词典》对“故事结构”的定义是:以事件的发生、发展来推进情节的纵式结构,儿童故事特别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层次性。[2][3]广义的“故事结构”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构成“故事”的语言、事件、情节、人物、线索等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组合形态。如台湾学者王琼珠认为“故事结构”是从20世纪初期人类学家分析民间传说中演变而来,研究者们发现即使背景文化不同,人们在述说故事时都遵循着某种形态,故事中多包括主角、问题或冲突、主角试图解决问题的经过以及结局,后来这些元素被称为“故事结构”。[4]也有研究者认为,“故事结构”指个体早期在接触阅读材料与活动中所逐渐发展出来的故事感。这种故事感会慢慢转化为储藏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心理图式,可以用来组织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事件。[5]简言之,一个好的儿童故事都必然包含角色、时间、情节、结果等要素,同时这些要素循序渐进地展开,最终拥有一个明确的结尾。

明确“故事结构”的概念便于在幼儿园中利用故事开展语言领域活动,可以将“故事结构”的要素细化为以下六点:主角和配角、故事发生地点、故事主要问题、故事经过、故事结局、主角的改变或问题是否解决,其中可以把“故事经过”转换成情节示意图,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故事的发展变化,从而加深幼儿对于故事的理解与记忆。

二、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取具有适宜结构的故事文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材料,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目前低幼出版物很多,界定一本儿童故事书是否适宜幼儿使用,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好的故事一般都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展开,线索单一,情节或对话多次重复,同时故事的人物形象分明,结尾明快欢乐。这类故事能得到幼儿的喜爱,主要是因为3~6岁的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记忆具体材料比抽象材料好,注意具体的形象比注意抽象的形象好3但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并不是所有具备同等结构的故事文本都是适宜的,为此需要教师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

如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

导读: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二、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主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引导幼儿“讲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述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1、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2、示范1教师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2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二)拼图讲述教师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绘画讲述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机会让幼儿进行讲述,发展幼儿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四)除以上三种方法外,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四、运用儿童文学作品,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口语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言语,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

大同市教委直属幼儿园 王存仙

浅谈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浅谈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紧这个时期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使他们在入小学前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受益终生。如何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根据本人实践,有如下几点浅见。

一、词汇入手,重视虚词教学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幼儿掌握词的多少,理解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质量,词汇越丰富,语言就越充实生动。所以,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必须从丰富词汇入手。

五、六岁的孩子随着身体的成长,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知识经验逐渐丰富,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萌芽。但由于他们掌握较多的是实词(名、动、形、代),没有学会多少虚词(连、介、副等),加上理解能力有限,连贯性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故常出现孩子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意思的情况。他们想说不会说,要说说不清,说起话来断断续续,半句话多,停顿多。更困难的是不易说清事物间的关系,只能说一些片段,对因果关系难理解,有些句子还常常出现语法错误。大班孩子所掌握的词汇往往落后于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一普遍性的问题,我认为在继续丰富幼儿实词的同时更应重视并加强虚词教学。据调查我园大班幼儿能正确使用的虚词仅限于“在、也、有、还、现在、刚才、开始”等,范围如此狭小,影响了孩子发展连贯完整的语言,难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言语的建筑材料——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好比砖和瓦,那么虚词即是石灰水泥和成的黏合剂,我们不能只注重砖和瓦的堆砌,而忽视石灰水泥的粘合作用,否则,砖瓦只能是支离破碎,零零乱乱,砌不出坚实壮丽的高楼大厦。虚词本身虽无实际意义,但虚词的运用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虚词可使语言完整连贯,句子结构更严密,表达的意思更明白,更确切。但虚词含义抽象,幼儿不易理解,教师应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教给幼儿一些常用的虚词,逐渐扩大使用虚词的范围,以便扫除幼儿口语发展中的障碍。

至于虚词本身没有具体含义,教学中主要靠教师的反复强调、示范。除课堂教学外,还可利用日常生活和游戏时间进行。如一个小朋友在游戏时打了别人,教师批评他后可问全体幼儿“刚才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他”?要求幼儿回答“因为他打了小朋友,这是很不对的,所以老师要批评他”。教师还可以接着说:“如果他以后改正了,再不打小朋友了,老师就不批评他了”。教师可反复强调“因为”、“所以”等虚词。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在课堂中,在日常生活、游戏中高度重视虚词的教学,那么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会迅速提高的。

二、从课堂教学入手,应采取多种形式

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抑制力差,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往往不平衡等生理、心理特点,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呆板单调,必须经常变换,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极思考,以达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之目的。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并尝到甜头的几种方法:

1、用“词的扩散”训练幼儿说话能力。教学中,以一个词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出示“电”字卡片,请小朋友给“电”字找朋友,并比赛“看谁找的朋友多”。这下课堂可活跃了,孩子们积极动脑迅速举起小手,眼巴巴地盼着老师叫他回答。由“电灯”、“电话”、“电视机”“电脑”到“我家买了一台彩电”、“爸爸带我看了电影”……这种口头造句是口语练习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信《利用文学作品促进幼儿口语表达》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笔记,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中班文学作品活动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文学作品中催人奋进的高级简短句子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生活中,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黑暗,最重要的是,信念不可以被磨灭。只有勤奋,才能出类拔萃:只有努力,才能创造价值。那么,你知道怎样才能写出一句催人奋进的句子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学作品中催人奋进的高级简短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05-26 阅读全文
  • 创设幼儿语言环境的摇篮——欣赏文学作品 -->语言是一种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人们的语言实践,是人们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可见语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而幼儿正处在语言获得...
    2021-09-14 阅读全文
  • 小学生的文学作品读书笔记 古语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而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一篇读书笔记是很有必要的,你现在正在想写一篇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细心准备的《小学生的文学作品读书笔记》,敬请阅...
    2022-08-20 阅读全文
  • 儿童文学作品心得体会其一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幼儿园教师的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提前准备资料作为参考。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知不知道我们常见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儿童文学作品心得体会其一”,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
    2022-06-08 阅读全文
  • 文学作品中描写红色月季花的优美句子【荐】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月季花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白的似雪,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红的似火。月季,被称为花中之王,又称“月月红”。值得细细品味的关于月季花的经典句子有哪些?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文学作品中描写红色月季花的优美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05-21 阅读全文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生活中,不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黑暗,最重要的是,信念不可以被磨灭。只有勤奋,才能出类拔萃:只有努力,才能创造价值。那么,你知道怎样才能写出一句催人奋进的句子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学作品中催人奋进的高级简短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05-26 阅读全文

-->语言是一种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人们的语言实践,是人们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可见语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性。而幼儿正处在语言获得...

2021-09-14 阅读全文

古语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而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为了记录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及阅读文章的感受,一篇读书笔记是很有必要的,你现在正在想写一篇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细心准备的《小学生的文学作品读书笔记》,敬请阅...

2022-08-20 阅读全文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幼儿园教师的生活工作中,时常需要提前准备资料作为参考。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知不知道我们常见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儿童文学作品心得体会其一”,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

2022-06-08 阅读全文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月季花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白的似雪,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红的似火。月季,被称为花中之王,又称“月月红”。值得细细品味的关于月季花的经典句子有哪些?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文学作品中描写红色月季花的优美句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05-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