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坐益处多
发布时间:2021-08-20 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 怎样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笔记导读:婴儿出生后5个月,除了继续加强巩固训练外,还可将孩子扶至坐姿,用细绳将能够发出悦耳响声的玩具或色彩鲜艳的彩球,挂在孩子前上方逗引孩子,让其主动抬头、挺胸、支腰看或抓玩具。
宝宝出生后4个月,在成人扶持下可短时间维持坐的姿势;6个月时,能抱坐于大人膝盖之上,如独立坐着,身体会向前倾,须用手支撑;大约7个月时,才能独立地坐一会儿。根据这个发育规律,适当对婴儿进行坐的训练,对其颈椎、胸、背等部位骨骼、肌肉健康生长都有好处。
具体训练方法是:孩子出生4个月时,采用引拉练习法和扶按练习法。前者是让婴儿仰卧在床上,大人用双手拉其胳膊,拉至坐姿后,将其扶直,稍坐片刻后,再帮助其仰卧床上,反复进行3~6次。后者是大人双手扶住婴儿的腰部或腋下,扶成站姿,两腿成45度角分开,然后双手扶腰,将婴儿身体向下推按至成坐姿,片刻再扶起,反复进行4~6次。练习时,大人动作必须轻柔,顺势进行,避免拉伤或扭伤婴儿胳膊及腰部。
婴儿出生后5个月,除了继续加强巩固训练外,还可将孩子扶至坐姿,用细绳将能够发出悦耳响声的玩具或色彩鲜艳的彩球,挂在孩子前上方逗引孩子,让其主动抬头、挺胸、支腰看或抓玩具。每次练习反复进行4~6次。如此训练一段时间,孩子便可独坐自如,但不宜坐得太久。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孩子多爬好处多
导读:孩子的爬行锻炼,可以锻炼孩子的多种能力,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7-8个月的婴儿开始学会爬行。婴儿爬行时,头与颈部抬起,胸腹部也相应挺高,由于整个身体的重量是借助上下肢支撑的,每天反复如此活动,不光四肢的肌肉可以得到锻炼,还有以下多种好处。
防肥胖:婴儿的爬行是婴儿时期最好的全身运动,爬行势必消耗热量,躯体的活动也随之加强,可增加食欲,促进消
化功能。经常爬行,可使婴儿皮下脂肪积聚减少,使婴儿的肌肉相对较为坚硬结实。
防弱智:爬行还有助于婴儿的智力开发,这是因为婴儿爬行时,经常处于俯卧、抬头的姿势,可促进其颈部肌肉的发育,孩子抬头越高,视野也越开阔,孩子就可自由观察和探究周围的事物,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发育。
防诵读困难:婴儿爬得越多,学说话的速度加快,学新知识和看、读能力也增强。统计表明,儿童期有阅读困难的孩子,很多是由于婴儿期缺少爬行环境和爬行训练造成的。
防治疾病:爬行对婴儿的一些疾病还有治疗作用。国外对脑瘫患儿早就采取了爬行训练的方法,在治疗损伤性耳聋和语言发育迟缓的病儿中,“爬”也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
大人孩子要多相处
导读: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容易出现疏离感、亲密焦虑和不安全感等问题,将来可能很难和别人沟通,甚至影响成年后的社会、家庭生活。
经常让孩子待在家里,接触新鲜事物和与人交往的机会自然少了,可能导致视野狭小,不敢面对生人,缺乏探索欲和创造力、想象力,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固执、退缩、胆小等性格。
此外,老人多关注孩子的吃穿,却很少和孩子进行心灵交流,可能造成孩子孤独、冷漠的性格。
1岁6个月前父母要和孩子最大程度地相处
现实生活中,老人的传统育儿观念,经常引起年轻父母的反对,这不仅影响家庭关系,如果经常因此而发生冲突,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果老人溺爱孩子,父母又较为严厉,在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下,判断力很弱的小孩子会不分利弊地倒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逐渐学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朱晓华说,谁对他有利,他就听谁的,有时甚至故意制造点矛盾让双方争执,使自己投机取巧,显然对以后的人格发展不利。
即便双方教育观点一致,祖辈在经验基础上,能不断更新科学育儿理念,“隔代养育”也不能代替“亲子关系”。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老年人可以适当帮忙,但最好不包办,否则,会疏远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许慧提醒,尤其0~1岁6个月,和父母最大程度地相处,是孩子形成稳定依恋关系的关键,决定了他与别人相处的安全感。
“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容易出现疏离感、亲密焦虑和不安全感等问题,将来可能很难和别人沟通,甚至影响成年后的社会、家庭生活。”
科学方式识字对孩子有什么益处
导读:幼儿接触文字的时间越早,其日后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就会越强。幼儿通过识字阅读培养起来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他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较为高效地处理各类问题。
根据幼儿个人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从合适的年龄开始,用科学的方式识字,对于幼儿有很多益处。这些益处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识字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智商
心理学实验表明,幼儿是通过右脑整体识别模式来识字的,所以幼儿识字是有利于其右脑开发的。从理论上说,3~5岁是幼儿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如果学习汉字,则更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若不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00;若5岁开始学习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10;4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0;3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学时的智商为125~130。看来幼儿学习汉字是可以有效提高其智商的。
这是因为汉字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脑部组织进行识记:人们使用的文字通常可以分为拼音文字和图形文字。拼音文字传导的是发音信息,主要刺激大脑左半球,称为“单脑文字”;而作为图形文字代表的汉字,同时传导音、形、意三类信息,同时刺激大脑左右两半球,称为“全脑文字”。很多欧美国家的家长让幼儿学汉字,是兼有学习中华文化、开发幼儿智力两方面考虑的。
2.识字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
文字是人们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如果较早接触、较多运用,可以熟能生巧、运用自如。当前我国幼儿的语言发展过多依赖于听觉语言,缺乏视觉语言影响,这是幼儿园教育者“锻炼口语”的观念造成的。幼儿没有机会利用文字来获取比听觉更为广泛和丰富的信息刺激,促进智力的发展。
通常来讲,爱读书是幼儿发展各项素质的坚实基础。上面故事里讲到的口语能力正常但写不出通顺的书面语的小学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识字太迟、喜欢电视节目而不喜欢阅读文字。在幼儿的诸项素质中,理解力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很好的理解力,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处理问题、与人沟通。一些幼儿在进入小学后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数学应用题,这就是他们对文字理解力太低而造成的。
大量事实证明,幼儿接触文字的时间越早,其日后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就会越强。幼儿通过识字阅读培养起来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他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较为高效地处理各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