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你可能一生都找不到特长,但那都没关系

发布时间:2021-08-16

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你可能一生都找不到特长,但那都没关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那天,你玩溜溜球,回来时脸上挂着泪。

到家以后闷闷不乐。

我问你为什么,你并不回答。

等夜里到了入睡时间,我给你盖好被,亲亲你的脸,你突然问我:“妈妈,我有什么特长?”

我愣住了,不知怎么回答。“怎么说?”

你说:“妈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溜溜球,所以我让秀才给我买个溜溜球。等我拿到溜溜球,我才发现,我不会玩。”

我笑了:“不会玩没关系,只要你想玩,肯定能学会。”

你说:“可是我已经练好久了!”

我问你:“你的好久是多久?”你答,一个下午。

我大笑。

我告诉你宝贝,你每天练半小时钢琴,还总是去大便,练的时候三心二意,时而跪,时而站,你问我,我为什么还没有朗朗弹得那么好?

我答,因为你没有朗朗练习得多。

你又问我,如果我跟朗朗一样练习,我就是钢琴家吗?我答,不一定。得看你有没有天赋。你问我,什么是天赋?我答,就是特长,是上天在你出生时候就发给你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今天,你问我,你有什么特长。

好吧,孩子,我回答你:我不知道。

我努力找你特长的门,送你去画画,送你去弹琴,送你去打羽毛球,送你去学游泳。有时候你很喜欢,可练习了一段,你就不想去了。我尊重你的选择,我把你的不想练,归于你没有这方面的特长。

有些家长,会逼着孩子学习他们不擅长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比方说奥数,英语,演讲。我什么都没有强迫你做,因为根据我自己的成长,我发现,我对很多事情有兴趣,但都没有深入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用笔书写文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给你爸爸写了好多情书,很可惜都丢失了。如果你爸爸还保存着的话,等我死后,搞不好变成你其他弟弟的遗产。虽然,我肯定不希望这样。

我在自己意识到我喜欢用笔抒发情感,并且很擅长以后,就再也没有放下过。我上课写,下课写,出去玩写,呆在家写。我可以很安静地呆一个月,什么都不讲,因为我把话都写成了文章——还变成钱了,在我活着的时候。

我观察过你,你很像你的父亲——天生聪明,一学就会,别人还在懵懂的时候,你已经了然于胸了,这是你的优点,但同时是你的短板。你会个皮毛以后,就不太想往下钻,你把时间花在玩上。

你听过的歌,自己会从IPAD上搜索并下载,无论中英文,这点让我很诧异!因为那些电影插曲,我既不知道名字,也不会旋律,我不知道你怎么找到搜索关键词的。

你想要学的医学知识,已经超出我的范畴,你会自己在网上找视频,找文章,哪怕字都没认全,你也能猜出大概,我到现在都记得你大喊“止咳平瑞(喘)汤”。

妈妈能帮你的,是给你打开每一扇通往特长的门,然后你自己瞧一眼,最终,你一定会选出一条你喜欢的,能够坚持久长的道路,成为那个领域的佼佼者。你天资原本就很高。

妈妈最近老有紧迫感,刚看到的消息,有个小姐姐只16岁,就获得了进入世界顶尖学堂的门票;还有个小哥哥,才14岁,就找到了检验胰腺癌的方法;我掐指一算,娃呀,你剩下的时间不多啦!你咋还无知无觉地打游戏看喜羊羊呢?

妈周围的同伴们,每年都上网报喜,这家考取了哥大,那家进了清华。妈妈只有羡慕的份儿,妈总是怯生生跟大家说,最不济,我儿子能上电影学院啊!

妈妈跟别的妈妈相比的特长是,我有足够的耐心等你成长。

你长第一颗牙的时候,都11个月大了。已经满地爬。我到现在都记得你爬过卧室,爬过走廊,爬到客厅,爬到妈妈坐的沙发前,示意我给你一根手指,你用初露牙尖的牙床,重重地咬了我一口,告诉我你长牙了。

妈妈多高兴!好多孩子四个月就开始长牙,在你出生的短短生涯里,妈妈就要耐住煎熬,扛住周围人所有唠叨,不给你乱吃补品帮助你长牙。

今年你9岁,乳牙才脱了六颗。你的同学们中班就开始脱了,现在满口恒牙。我又在煎熬。我想,每个人有自己的弹道,你会按照自己的轨迹,旋转出黑暗奔向阳光。

所以,我做好准备,你可能这一生都找不到特长,或者跟妈妈一样,26岁开窍,30岁就成名了。随你。开心就好。

即使没有特长——像绝大多数人一样,他们一生都没有找到比别人优秀的地方——那也没有关系。

只要你善良,诚实,可靠,一定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其他的,并不重要。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这么做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你中枪了吗?


在教育的时候,我们经常无意识地做了很多对孩子成长不利的事情尤其是以下这7件事!

01、我们不让孩子经历风险

我们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中。“安全第一”的原则让我们生活在失去孩子的恐惧中,所以我们尽全力去保护他们。

尽管这是作为家长的义务,但是这种行为存在负面影响。欧洲的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摔倒的经历,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恐惧症。

事实上,孩子们需要经历挫折以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正如如果没有经历过分手,一个人很难获得感情上的成熟一样。如果家长让孩子完全避开任何风险,那么孩子将会成为一个傲慢自大的人。

02、我们的帮助来得太快

由于家长的过分帮助和指导,如今这一代青少年缺乏一些必备的技能。当我们给予孩子过分的指导,就剥夺了他们自己经历重重困难找到解决方法的珍贵体验。也就是说,这种做法让孩子缺少了一种必要的锻炼和经历。

渐渐地,孩子习惯了在面对困难时等待他人的救助。但在成人世界中,事情并不总是这么美好。换言之,这种做法削弱了孩子的竞争力。

03、我们过分赞美孩子

我们往往鼓励孩子做个自信的人,这种风潮的流行已有些时日。在19世纪80年代,这种思潮出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

当孩子加入一个小小的棒球队,你可以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赢家。人们似乎自然而然地认为,这种做法将极大地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但研究调查表明,这种做法事与愿违。

孩子们往往会观察到,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不再有人表扬他们。这时,他们就会质疑父母的话的客观性。渐渐地,他们学会了说谎、言过其实、粉饰太平——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面对过真正的现实。

04、我们将爱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

孩子未必需要每分每秒都在被爱。孩子们也许能够从失望中恢复过来,但他们未必能够抵抗溺爱的负面影响。所以大胆地对他们说“不”,让他们为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努力。

作为家长,我们倾向于在奖励孩子的时候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当家里有多个小孩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感觉只表扬一个而忽略另一个是件不公平的事情。但这是不对的。

下次,千万要记得别告诉他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奖励是去商场疯狂购物。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孩子将会不习惯于无条件的爱。

05、我们不向孩子分享自己过去的错误

健康成长的孩子正展开双翼拥抱世界。作为成人,我们必须引领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在所有方面无微不至。

因此,告诉他们你在他们那个年纪犯过的错误能够帮助他们在类似的情景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吸烟、喝酒、吸毒等“负面课程”)。

同样,孩子必须学会承担责任,尤其是他们做错的时候。告诉他们在你面对相同情景时的感受,告诉他们你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06、我们错误地将聪明

有天赋和有影响力当做成熟

“聪明”、“有天赋”或“有影响力”是常用的对于成熟度的判断标准,因此,家长们往往认为聪明的孩子是足够成熟的。这不对。

许多专业运动员和好莱坞明星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天赋能力,但是他们仍然会卷入可怕的丑闻中。事实上,这三个特质远非人生的全部。

科学地说,并没有绝对的“独立年龄”。一个好的办法是观察孩子同龄人的做法。如果你发现孩子的独立能力差于同龄人,那么你就该延迟他自立的年龄。

07、我们没有以身作则

作为家长,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模范是我们的责任。为了帮助他们独立、诚实、有爱心,我们就必须做到这些。作为家里的领导者,我们可以先从“说到做到”开始。

同时,也要特别注意细节——孩子们绝对会注意到这些。如果你不抄近路,那么孩子们也会知道他们不可以这么做。向孩子展现做志愿者服务的快乐,孩子们也会向你学习。

总而言之,你尽全力做一个榜样,孩子们会注意到这些并且做一样的事情。

童年亲子关系影响孩子一生


当你对爱情患得患失时,当你不断要求伴侣的呵护时,会不会想到,这与童年时和母亲的亲子关系相关呢?日前,美国研究人员调查了1500名男女后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会影响他们日后的性格、感情,乃至整个人生。

一、母爱影响恋爱模式

1、安全型爱情。

拥有这类爱情模式的人占55%左右。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王国荣说,母子关系主要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表达方式。而拥有安全型爱情的孩子大多有一个关心、爱护他们的母亲。儿时的安全感让孩子长大后,更懂得也更能够接受伴侣的爱,同时知道如何爱对方。

2、逃避型爱情。

一个对爱情和婚姻表现出恐慌的人,恐怕在年幼时饱尝过被母亲冷落的滋味。王国荣分析,孩子很小就懂得看父母的眼色了,尤其是母亲的态度。“妈妈的冷漠,会让他对异性产生排斥,成年后则出现”不敢爱、不会爱“的现象。”

3、极端渴望型爱情。

23岁的小曾告诉记者,她2年内换了5个男朋友。“几乎每次都是我倒追。两个人刚在一起时我会很依赖对方,可没过多长时间,就会分手。”对此,王国荣指出,这类人的母亲童年时往往对他们照顾不够,于是他们就认为,只有“紧缠”母亲,才能获得爱。“这又叫”情感饥渴症“,放到爱情和婚姻上,表现为不断追求完美,并极度依赖对方。”

二、父爱影响社会角色

如果说母爱影响孩子情感的话,那么父爱则在一定程度决定着孩子扮演的社会角色。

“在犹太国家,父亲常会对儿子说,”我是怎样把你驮在鹰背上的。“”王国荣告诉记者,这句话代表着最健康的父子关系。因为,在犹太人信奉的宗教中,有这样的教义:为了让小鹰学会飞翔,老鹰就用枝条拨弄小鹰。小鹰就不得不在窝外盘旋,当看到小鹰要掉落到岩石上时,老鹰就会用背接住它。通过这样的故事,父亲首先告诉儿子“你可以飞”;其次暗示他“我会无时无刻保护着你”。“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大多有较强的伦理道德感,有广阔的胸怀和责任心。”

反之,在父爱缺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则可能产生反社会倾向。王国荣指出,一些犯罪的人,往往从小得不到父爱,或在父亲的“高压政策”下长大。

三、父母关系影响人际交往

父母关系则会影响到日后孩子的人际关系。王国荣告诉记者,孩子最初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关系。“比较完美的家庭关系应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人的关系是等距离的,亲一方或疏一方都可能让孩子长大后难以对人产生信任。

最后,王国荣强调,这绝非决定性作用。“即便亲子关系好的家庭,保不齐孩子日后可能胡作非为;而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也照样能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小编总结:在每个家庭,家长们都有着对自己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可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方式却截然不同。殊不知,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会影响到他们日后的性格、感情,乃至整个人生。所以,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

关注家庭关系,影响孩子的一生


【正文】良好的家庭关系如一汪清泉滋养着孩子,只要保持适合的水质,让它自然流动,那么孩子如鱼在水,就能健康成长。

【标】无边界家庭系统

特征:开放、生机勃勃、随心所欲、摇摆、无边界、受外界影响较大 这个家庭有一对比较“新潮”的父母,他们的圈子比较广泛,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朋友、同事联系密切,他们信奉“平等”、“自由”,容易接受新思想以及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家庭没有领导者,没有必要的牢固的家庭规则,或者家庭规则朝令夕改。

案例: 西西的画作上花瓣凌乱密集,每片花瓣上都有几种颜色叠加,像腌制了很久的菜叶。在她绘画的过程中,不断有小朋友添加进来的意见,甚至有些小朋友干脆随意帮她添上几笔。她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劲。 乐乐则要求周围的人必须按照他的“规则”生活,比如:他喜欢带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卧室玩蹦蹦床。任何人都不能拒绝他的要求,否则他就会大哭、打滚、摔东西。

分析: 无边界家庭系统是松散、不确定、运行无规则、无边界的。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常常变更,原因常常是受新思想或外来意见的影响,他们并不那么考究是否适合孩子以及效果。因此,孩子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家庭关系中,不知道该如何生活,安全感严重不足。由于父母是“宽容”的,他并不会表现得敏感、弱小。这样的家庭关系养育出两种小孩,一种是西西那样,她像父母一样,随和、大方、不会拒绝,在成长的道路上,她会过多依赖外界关系,自我意识薄弱,不肯为自己负责。另一种则像乐乐那样,他主动接掌了本属于父母的领导权,强势。他很有可能成长为好胜、自私、偏执的成人。

解决之道: 1.明确家庭关系,父母作为家庭的领导者,建立必要的适用于所有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以三条为宜。 2.在制定规则或作出决定时,父母要深思熟虑,不要朝令夕改。如:9点必须上床睡觉的规则不要常常拿来破坏。 3.要明确哪些事情,孩子有知晓权,哪些事情,孩子有讨论权,哪些事情有决定权。【标】刻板封闭家庭系统

特征:等级森严、封闭、限制、严厉 刻板封闭家庭有一位明确的领导者,拥有绝对话语权,制定规则,并要求家庭成员严格遵循,否则会招来惩罚。非领导一方的成人常常对领导者充满责备、怨恨、不合作态度。父母按照某种方式养育孩子,严格的、高期望的,他们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也有些父母情绪波动大,在孩子服从自己时给予孩子很多“好处”,反之则惩罚、冷落孩子。弱势的一方对孩子特别溺爱或者很冷漠。

案例:因为父母要求路路要把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完,所以,即使是呕吐,她仍然把老师多添的半碗饭吃掉了。平时她很胆小,不敢大声说话,小朋友抢她的玩具,她只会小声抽泣,甚至不敢请老师帮忙。 小朋友都在做早操,只有唯唯推着椅子叫喊着跑来跑去!他暴躁、攻击性强。但是在父母面前,他安静、顺从、乖巧。

分析: 此类家庭领导者绝对权威,不容置疑的地位通过无限削弱其他人的意识获得确立。孩子的自我意识成长被压制,行动被控制,没有选择的机会,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感觉。这样的家庭也会养育出两种孩子,一种是敏感、胆怯、软弱、逃避、压抑的孩子,路路就是此类典型代表。另一种是不诚实、分裂、强硬、暴躁、攻击性强的孩子,唯唯就是这样的孩子。

解决之道: 1.摆正夫妻关系,这种关系是平等、合作、温暖的。一旦夫妻能够平等对话,就能消除一方的戾气,另一方的怨气。这是家庭情感交流顺畅的关键。 2.多考虑什么是适合孩子,帮助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多听听孩子怎么说,了解孩子感受。 3.适当地给孩子一些自主决定权,告诉他,你可以做决定,爸爸妈妈尊重你。

【标】戏剧性冲突家庭系统

特征:刺激、冲突、对抗父母双方个性鲜明,情绪激动,常常发生冲突,刀枪相见,互不退让。这个家庭好像总是在分裂地前进中,常常有两套生活方式。父母用显微镜方式关注孩子成长,焦虑、激动。

案例:牛牛依赖老师,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做;对上课没有兴趣,对玩的兴趣也不大;情绪波动大,没有固定的朋友。小麦跟牛牛完全不一样,特别能干,爱表现自己,是小朋友们的大姐大。但是,老师也发现,她不敢尝试自己不确定能做好的事情,如:她拒绝上轮滑课,却悄悄在教室里偷偷练习。她对不服从领导的小朋友进行排挤。

分析: 戏剧冲突家庭中父母间战事不断,力量均衡,任何一方都难以获胜。所以,他们会把目光聚集到孩子身上,以弱化冲突,逃避因冲突带来的不良情绪。于是,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他们的神经,他们把各自的期望、情感灌注到孩子身上,要么就会包办孩子的一切,溺爱孩子,要么就要求孩子变得很优秀,以弥补自己在冲突中自我价值缺失。 这样家庭也出现了两种孩子,一是牛牛似的草莓娃娃,被全方位呵护,无微不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自理能力差,不能吃苦,依赖性强,缺乏对他人的共情能力,一旦脱离庇护很难生存。另一种是小麦似的模范生娃娃,从小被寄予高期望,被精心雕琢,争强好胜,报复心强,抗挫折能力弱,内心脆弱。

解决之道: 1.家庭系统最先出现的关系优先,也就是说,夫妻关系是优先的。所以,要寻找到一种适合的交流方式,你们可以约定,什么事情由谁主要负责决定,如果出现分歧时用什么方式解决?或者采取第三种方式。 2.孩子最终要脱离家庭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孩子自由呼吸的空间。这一点,你们可以讨论,什么地方是可以放手的,并达成共识。 3.没有最优的养育方式,只有最适合的养育方式,所谓的适合,包括孩子本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也包括家庭文化元素。比如:让不让孩子玩饮水机的决定,并不至于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你们之间是否相爱是否和谐才会对孩子的幸福生活有着重大意义。

儿童的自控能力关系一生幸福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到底会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这是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都曾关注过的问题。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陈会昌在有关儿童自控能力的追踪研究中发现:两岁时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好,七岁时他的语文、数学成绩就越高,获奖就越多,反之,自我控制能力越差的孩子,更可能表现出学习问题和攻击等不良行为问题;在自我控制能力上存在性别差异,两岁时女孩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好于男孩。

国外研究者也曾做过类似的追踪研究,儿童四岁时测量其抗拒诱惑、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智商等因素,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统计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家庭和谐性等指标,发现小时候的智商与他们长大以后的生活并没有显著的关系,但是,当初他们在实验室里能否抗拒诱惑,能否忍耐和等待,却和他们成人后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当初能忍耐的孩子,后来多数有较好的社会地位,受过良好的教育,经济收入较高,家庭关系也比较和谐。

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关于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结论惊人地一致--孩子自控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今后一生的幸福。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3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便开始发展起来,尽管仍处于朦胧阶段,但他们已会用反抗家长"命令"的方式来表现这种意识,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便需要提上议事日程了。

自我控制能力既表现为善于促使自己去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又表现为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三至六岁的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差也是自然的事情。不过,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在逐步提高的,家长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促进孩子的发展。

☆父母要以身作则,要孩子做到的行为,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孩子的成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学习和模仿过程,父母是孩子主要的模仿对象。当您想教给孩子一些他从来不会做的事情时,"身教"是一种有效、合适的教育方法。比如他还没有能力自己收拾好玩具时,您可以跟他说:"宝宝,和妈妈一起收拾屋子吧。"这样多训练几次,孩子慢慢就学会自己收拾玩具了。

☆父母教养态度要一致。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的行为不一致,那将起不到任何教育效果。父母应事先就子女问题进行讨论,避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样任何惩罚都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在训练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时,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是一件正常的事。他并没有太多经验知道该如何去做某件事,当然需要父母去教导。

☆随着儿童能力的发展,父母应逐渐增加相应的规则,比如遵守更多有关安全、尊重别人、爱护财物、家庭常规和简单事务的规则。

☆父母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尤其是对孩子发展没有任何好处的要求。比如刚给孩子买了棒棒糖,孩子又看到邻居家小朋友在吃果冻,就嚷着要果冻。这时,如果孩子一再缠着你,哭着闹着要买果冻,建议您采取忽视态度,即使他闹得再凶也不能答应。这时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单独呆在房间,一般来说,孩子都害怕大人的忽视,但此法不宜多用,并需要看孩子心理承受情况是否适用,以免超过孩子心理承受极限,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最好的方法是给孩子一个限制规则,可以跟孩子说一天只能吃一样小零食。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抗拒诱惑的能力,也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己合理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当遇到挫折时,孩子出现各种反应,甚至是发脾气,只要是在合理的程度内,都是很正常的。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应引导孩子把情绪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要训练孩子向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玩具被人抢走,我觉得……),请求父母帮助,或是借助其他方式来疏导自己的情绪。

☆多用奖励。孩子都喜欢得到大人的赞扬,对孩子要多加夸奖,它会向孩子传递爱和快乐的信息。但在夸奖孩子时应该对事不对人,比如表扬说:"你今天自己穿衣服,真棒",而少说"你真聪明"这样的话。奖励要及时,在孩子做出您所期望的行为时,马上给予表扬和奖励。但如果孩子不断表现出某种行为,就不要重复表扬,可使用"间隔奖励"的方法。如孩子练习弹钢琴,先商量好,这一段时间,每弹一首曲子玩10分钟玩具,以后可逐渐增加到两或三首曲子奖励一次。或者事先跟孩子说好,如果他能集中精力5分钟看书学习,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攒够几朵周末就带他去玩,以后可逐渐把时间增加到10分钟、15分钟。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很好地改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正确运用惩罚。要区分适用的情况,有的孩子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不惜犯错,这时惩罚就会适得其反。惩罚的方式可以是口头批评,但必须就事论事,不要说一些"你真笨""你不行"等否定孩子人格或能力的词语;也可以是取消孩子的某种特权或平时应得的东西,还可以是"爱的回收",暂时冷落孩子,让他知道父母对他的错误行为不满意、不高兴。有时孩子的行为无所谓对与错,但希望孩子注意时,可以告诉孩子父母的感受或让孩子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父母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些他必须遵守的规则,但目的是要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在懂得了各种规矩之后,有决定自己事情的权利。比如,带孩子去买衣服或玩具,向他讲明各种类型的价格、优缺点以及可用于服装上的支出后,让他自己做出选择。如果这时孩子的选择与您的不一样,也一定要服从孩子的选择,并让孩子体会这种选择带来的后果。长此以往,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控和自主能力。[!--empirenews.page--]

孩子叛逆期,不小心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其实,所谓叛逆,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对孩子来说那是人家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长,你就不会再为此而挠头。

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这样管!

第一个叛逆期:可怕的两岁左右

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所以就会从之前的“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

比如:“睡觉!”“不觉!”“吃饭!”“不饭!”“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有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叛逆了,那可能是因为妈妈在跟孩子交流时,总喜欢命令式的不要怎样,不许怎样,孩子就过早地学会了说“不”。

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是怎么样的,在他那里就会得到反射。所以改变孩子的关键,还是先改变自己!

而且孩子虽然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在与人交往中,很多想法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比如当别人抢他玩具时,情急之下他会做出拳打脚踢的动作。一个是因为手脚敏感期,一个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该怎样正确表达意见,慌乱中做出的随心所欲的反应。

(1)切记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长似乎很民主,凡事都与孩子用商量的口气,我们去吃饭好不好?我们一起刷牙好不好?孩子这种情况下大都会回答“不好!”接着你又会开始发脾气或者讲道理,那宝宝会更听不进去。

(2)让孩子做选择题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选择方式,给出他两个选择!比如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咱们现在出去,还是五分钟后出去?

当然,有的小孩会给出额外的答案,那你就明确地告诉他,这不是选择范围内的,然后很严肃地再重复一遍自己的命题。其实,很多时候小孩子也不想给家长太多的冲撞,一般此时他会根据你的范围来选择的。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很好的引导,另一方面让孩子觉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

(3)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气交流

比如:不许把玩具到处乱扔!其实你直接说:“宝宝应该把玩具放好!”这句他更乐意接受。

家长粗暴,孩子就会跟着学习你的粗暴,接着就是无休止地“以暴制暴”,所以家长要首先改变1%,那宝宝就会改变99%。

(4)给出孩子做准备的时间

虽然孩子是以玩为主,但是那也是他的“工作”,不是你粗暴地喊停,他就必须立马停止的,你要给他做出反应的时间。

比如:出门前尽早提醒,5分钟后我们出门去哦!再比如:“快去洗手,吃饭!不要磨磨蹭蹭的!”改为“宝宝,再过五分钟,我们要吃饭了哦!”

想想哪种方式孩子更乐意接受呢?交流的方式不同,收效自然会不同!

(5)让更多的人参与孩子的成长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一手带大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妈妈的脾气秉性,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在“斗智斗勇”中取胜。

如果爸爸能多跟孩子交流,不需要管教,也不需要讲道理,只是陪他玩儿,做给他看,他自然会明白什么是规则,什么是规矩!

第二个叛逆期:7-9岁的小大人儿

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的主要社交不再是家人、邻居了,而是学校的同学和老师,步入了小学学堂,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可以自己做决定,极力想挣脱父母的掌控,于是就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可矛盾的是,他们还是非常的需要大人,还是会在父母面前毫不害羞的撒娇,希望父母来为自己解答令自己困惑的事情。

既然孩子变化了,父母的教养方式就得跟着变,对待这个时期叛逆的孩子,父母应该更多的以互动的方式来沟通,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再来进行评论。

父母可以适当的下放权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让他自己做主。让他充分的感觉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别的爱好、是否想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等,沿着孩子的兴趣方向培养,孩子高兴,妈妈也轻松,学习动机增强,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这一时期的孩子,因为将他们精力都用在了与父母对抗上,他们的成绩可能会很不稳定,而且孩子会因为没得到恰当的引导,变得更加叛逆。这时,父母要有技巧的化解与孩子的对峙状态,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长专权。

此外,这个时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比如饭前做作业,饭后看二十分钟电视,这些约定俗成的事情,有助于帮你更好地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三个叛逆期:12-15岁青春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心理发育还尚未成熟,常常会觉得有挫败感,处于“烦着呢”状态。这个时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强、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做出一些挑战父母权威的事,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独立宣言。

在这个时期,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

父母要尽量少干预孩子,尽可能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就算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对,也要把所有问题集中到一起,鸡毛蒜皮的小事尽量忽略,只选最重要的三四个问题,一个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谈一次。在谈的时候,千万别要长篇大论。只有说的少,孩子越会听得专注,才会用心去加以重视。

父母要开始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求独立的尝试,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此外,父母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另外,这个时期可以多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触接触不同的人,去高校学府感受感受等等,给予他一个健康的社交氛围。

父亲的理性和信任感此时更能赢得孩子的内心,比焦虑的母亲沟通起来要简单许多,所以父亲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

另外,夫妻恩爱是最好的家长,家庭氛围越是剑拔弩张,孩子就越容易叛逆!

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更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他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作为家长无需过分的焦虑,只需要放下惯有权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导,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就好。

隔代育儿那些你可能想不到的答案


在中国,有50%的家庭是老人在帮着照看第3代。老人不再是权威,在反复向老人强调那些“科学”养育观的同时,我们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吗?

三个问题:

1.您愿意帮儿女看孩子吗?谈谈您的感受。

2.在隔代育儿上,您有对自己的儿女最不满意的地方吗?

3.请说说您觉得儿女做得最好的或者最让您感动的事。

我们找了10位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做了访谈,问了同样的3个简单的问题,于是收回了30个不同的答案。这30个答案里,可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也可能有你不屑一顾的说法。但是,它们也许能给你一点点启示:我们该如何辩证地看待隔代育儿里的矛盾,该如何善待帮我们带孩子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

回答1

1.说实话,很累。我和老伴儿都是快70岁的人了,身体也都不太好。本来我们一直想着退休了,搬到稍微安静点儿、空气好一点儿的郊区住,可是为了帮孩子一把,只好把这计划搁浅了。

2.

我有两个女儿,小时候我是一个手指都没碰过她们,现在都说年轻人的教育理念先进,怎么我们家那两位都一致认为男孩子有时就得打一打呢?!尤其是女婿,有时急了上去就给孩子一下,孩子很怕他。我小外孙是挺淘气的,而且越来越淘气,但是淘气的孩子也聪明啊!是不是给打傻了他们就满意了?!

3.好在孩子们在钱上没让我们为难过,每个月都给足够多的钱,逢年过节还都送很贵重的礼物,让我们在亲戚、邻居面前很有面子。

回答2

1.挺解闷儿的。我和老伴儿的脾气不合,以前就爱抬杠拌嘴。给儿子看了孩子之后,我们俩没工夫逗闷子了,每天忙乎孩子都忙乎不过来。

2.他们每周五把孩子接走,周日晚上送回来。我最不满的就是周末他们老带不好孩子,带孩子乱去不适合小孩儿的地方,给孩子乱吃,经常是送回来的第二天就生病。孩子一生病我们着急不说,他们不也得请假带孩子上医院吗?!

3.今年春节,两个孩子给我们老俩报了个旅游团,让我们到欧洲转悠了一圈,算是见见世面吧。其实他俩挣钱也挺不容易的,尤其是听说还是儿媳妇坚持让我们去的,挺感动的。

回答3

1.怎么说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总不能让孩子们都不上班在家看孩子吧,只好我们帮他们一把了。

2.

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们那什么“早教”理念了。我孙女还不到2岁,每周末她妈妈都要带她上什么课,一会儿是音乐启蒙,一会儿是亲子班……有时她妈妈没空我们就带着去,我一看,不就是带着孩子玩儿吗?!我问了老师,一次课差不多100多块钱呢!非带孩子跑那么远的地方、花那么多钱玩儿,真想不通!

3.我这人心直口快,经常数落我儿媳妇,难得的是她从来不还嘴。有时我事后想想也挺不合适的,毕竟那不是自己家的孩子。

回答4

1.我们倒是挺愿意帮着看,但是心有余力不足。所以刚开始试了试,不行,折腾不起,还是请了个小保姆,我们帮着打打下手。

2.觉得年轻父母们有点儿不负责任,他们还老说是我们娇惯孩子。孩子吃饭吃得不好我们喂就说我们养育方式不对;孩子有点儿小要求能满足的时候不满足非招他哭……反正我觉得他们有时是不是太“照本宣科”了?

3.知道我们俩牙口都不好,每天都要跟小保姆交代,把饭做软一点,把菜炒烂一点。就凭这点,我们就挺知足的了。

回答5

1.不愿意,以前我们有几个关系特别好的老姐妹,总是一块出去玩啊、打打牌什么的。现在全被拴在家里了。

2.太呵护孩子了,一个男孩子养得没一点儿阳刚之气!我白天一个人带他还好,晚上他妈妈一回来就大呼小叫的,好像我们家哪儿都有危险,哪儿都对她儿子构成威胁,至于吗?!

3.儿子以前大大咧咧的,可能是自己有了孩子的缘故吧,现在变得细心了。我有时随口说想要什么,缺什么,过不了几天就买给我了。我要是说哪儿不舒服了,也赶紧带着我去看看,或者给买点儿保健品什么的。

回答6

1.我岁数相对年轻,身体也不错,带带孩子倒是不算什么。而且不都是这样吗?!

2.他们都是“80后”,除了上班经常加班,还要去游泳打球、跟朋友聚会、出去旅游什么的,不怎么管孩子,也不把孩子接走,就有时晚上过来看看。我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太好吧?!而且我也没个能真正消停会儿、喘口气的机会。

3.我女儿知道我爱臭美,经常给我买衣服,或者给我些商场的购物卡让我自己去买。前一阵还安排我照了一次艺术照,好像最后连拍带制作的花了5000多块钱呢!女儿还是挺知道怎么讨我欢心的。

回答7

1.生活就是这样,当时是我们的父母帮我们看孩子,现在我们老了退休了,帮孩子们看孩子也是天经地义的。

2.我们两个人还看不好一个孩子啊?!非得给找个保姆来,弄得我们老觉得有个外人在家里特别不自在。

3.女儿挺宠孩子的,很少跟孩子急,更别说批评孩子,她主张的是“赞美教育”。但是要是外孙女对我们有一点点不尊敬,哪怕是走的时候忘了说再见都要很严肃地呵斥孩子。这也对,孝敬父母,身教胜于言传。

回答8

1.不愿意,但也没办法。最大的问题是干了那么多活也就算了,心里还老不高兴。

2.白天打无数个电话回家,一会儿问喝奶了没有,喝了多少毫升,是不是用开水冲的;一会又问大便了没有,给没给用护臀膏……明摆着对我不信任。

3.隔三差五地带点儿我爱吃的东西回家。但是从来也没给买过什么像样的东西!

回答9

1.看小孩儿挺有意思的,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每天为了孩子我们也得出去走走、晒晒太阳,不是挺好嘛!

2.年轻人自己当了爸爸妈妈之后还是一点儿不注意自己的作息时间,天天耗到夜里十一二点睡觉。我以前就老说他们,现在晚上又把孩子带得特别没规律。不过有时候也是因为他们加班啊、应酬什么的回来就挺晚的了。

3.女婿挺实在的,单位里发什么了都先拿我们家来,过节什么的都先紧着我们家的时间安排。上次我病了住进医院,女婿天天下班来照顾我,特别尽心。虽然他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但我看得出来他那份心。

回答10

1.我只能尽力去做,但好坏就不管了。其实我也知道孩子们肯定有不满意的地方,但基于没有更好的人能帮他们,也只好这样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们能经常给我一些“肯定”,年轻人现在对孩子不是都讲究“自信教育”、“鼓励教育”吗,我们这些老人也需要鼓励啊!

2.就知道跟孩子嚷嚷,这算什么教育啊?!我跟孙子从来都不大声说话,孙子可听我的呢!

3.每天晚上他们一回家,我就算“下班”了,可以尽情地看我的电视节目。我比较喜欢看戏,每天晚上家里都“咿咿呀呀”的,儿媳妇从来没说过什么。有时候还给我买戏票让我去戏院过把瘾。

依照老人们的要求,我们都没有展示他们的真实姓名,只展现了30个真实的说法。当然,10个家庭的访谈对于全国那么多的421大家庭来说只是个案,也许并无法涵盖你家里的情况。因此,你可以多在自己家里做一做这样的“访谈”,方式要更灵活一些、多种多样,比如和老人聊聊天,通过亲朋好友去问一问等等。总之,在家庭里,沟通顺畅非常重要。我们要重视的,不仅是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沟通机制,也要多听听我们的父母在想些什么。至少是让他们把话说出来,别憋在心里。

不做家务戕害孩子一生


做家务不仅能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他们能从中学会感恩,能正常应对自己的生活,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

以下是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孩子在体验中长大,体验越多,感受越深。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尽量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

美国专家谈孩子学做家务

你的孩子是否已经到了可以帮你干一些简单的家务事的年龄,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帮助做家务的良好习惯,来自美国的早期教育专家为您提供以下建议:

如果你曾经有过要求你的孩子收拾桌子或是他的玩具的经历,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一个处于学龄前阶段(3-6岁)儿童的孩子已经开始能够对大人的要求表现出不耐烦和抵制的情绪。这可能会使你感到与其要求他去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容易。

如何让孩子轻松的,持久地养成这个好习惯,以下几点家长必须注意:

1、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这阶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他的工作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

2、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

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的清单,让他/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这会让他/她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工作。

3、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

一个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知道他记住为止。

4、忘记“完美主义”

对这个年龄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起结果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袜子不够干净,擦的桌子不够亮,不要去批评他的工作,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如果某项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须完成得尽善尽美,那这绝对不是一项适合孩子去做的工作。

5、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工具

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如果你想让她帮你收拾饭桌,那末,就只让她把吃剩的饭菜帮你拿进厨房就行了。

6、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抱怨做家务的繁琐和无聊,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做家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认识到,帮助大人尽快做完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他/她一起玩。

7、不要强迫孩子

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必须立刻去收拾你的书桌。”这样的方式。

8、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而另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把他/她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每一步骤绘制一张图表,每当她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奖励她一颗小红星。当他顺利地完成整件任务,奖励他一件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励,注意了,不要用金钱和物质奖励。

9、合理安排所有任务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重复做某件事就会让孩子感到乏味。所以应该不断地变换任务内容,但绝不要打破传统的习惯分工,例如让男孩子拖厨房的地,女孩子就让她去做一些需要细心的工作。

10、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给他/她的工作,就应该给他/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扩大他/她的工作范围。比如,他应经可以熟练的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类工作,那在你的指导下,就应该让他学习如何使用洗衣机了。

对父母来说,刚开始时与其说是让孩子帮忙,还不如说是给父母增加负担。但这却是培养孩子养成帮助人的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用以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所要求的良好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集中力。即使他们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意图,对孩子来说也家务劳动是益处多多。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让他们发挥自信去独立完成某件工作。同时也要帮助孩子理解帮助他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家园共育《孩子你可能一生都找不到特长,但那都没关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简短的给孩子的一封信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寄宿"可能害了孩子一生! 这篇文章的内容来源于一位热心家长分享,讲述了关于孩子选择寄宿学校的利弊分析,北京小编在这里将具体内容分享给广大家长,希望能够引起家长们的思考。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
    2021-08-21 阅读全文
  • 老师,快说没关系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认真地去发现他们情感变化的细微之处,努力地去理解他们稚嫩的语言。然而要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幼小的心灵世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只有时刻站在与孩子同等的位置上,我们才...
    2020-12-1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没关系,你只是不会表达自己》 下午临近离园,小朋友们围坐成半圆正在看绘本。小陈手里打开书,一边笑着一边对着旁边小羽的耳朵说悄悄话。随后,两人一起笑了起来,小羽一边笑还一边弯下腰去,用双手支撑着地面。小陈看到后也学着他的样子弯腰下去...
    2021-05-26 阅读全文
  • 不一样,没关系评课稿 张老师执教的大班阅读活动《不一样,没关系》,让我印象很深刻。 首先,绘本教学属于语言教学领域的范畴,开展一节绘本教学活动首先要选择一本有趣的、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本次活动选择的《不一样,没关系》这本绘...
    2020-01-17 阅读全文
  • “对不起、没关系”能标本兼治吗?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组织孩子入厕完毕后,便带孩子到户外去做游戏《走轮胎》。正在玩轮胎时突然听到王灿的哭声,我赶紧走过去,“孩子,怎么哭了?”他指着王德政,“他打我啦”“奥,他可能不是故意的”。我找到早...
    2020-09-27 阅读全文

这篇文章的内容来源于一位热心家长分享,讲述了关于孩子选择寄宿学校的利弊分析,北京小编在这里将具体内容分享给广大家长,希望能够引起家长们的思考。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

2021-08-21 阅读全文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认真地去发现他们情感变化的细微之处,努力地去理解他们稚嫩的语言。然而要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走进他们幼小的心灵世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只有时刻站在与孩子同等的位置上,我们才...

2020-12-16 阅读全文

下午临近离园,小朋友们围坐成半圆正在看绘本。小陈手里打开书,一边笑着一边对着旁边小羽的耳朵说悄悄话。随后,两人一起笑了起来,小羽一边笑还一边弯下腰去,用双手支撑着地面。小陈看到后也学着他的样子弯腰下去...

2021-05-26 阅读全文

张老师执教的大班阅读活动《不一样,没关系》,让我印象很深刻。 首先,绘本教学属于语言教学领域的范畴,开展一节绘本教学活动首先要选择一本有趣的、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本次活动选择的《不一样,没关系》这本绘...

2020-01-17 阅读全文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组织孩子入厕完毕后,便带孩子到户外去做游戏《走轮胎》。正在玩轮胎时突然听到王灿的哭声,我赶紧走过去,“孩子,怎么哭了?”他指着王德政,“他打我啦”“奥,他可能不是故意的”。我找到早...

2020-09-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