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的拖延症是家长惯出来

发布时间:2021-08-14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孩子的拖延症是家长惯出来”,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孩子的“拖延症”,多半来源于父母的过度纵容和保护!长久以来,家长的纵容和保护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依赖感,认为很多事情都是父母该做的,自己没有任何责任,于是孩子遇事能拖就拖,不想去做,从而导致“拖延症”。

9岁的钟钟是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但是,他就是有个小毛病,做错了事情,要是被家长指出来,就会为自己辩解,把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

比如他刚玩完积木,妈妈让他收拾起来,他则说,“过一会儿我还玩呢!”可是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钟钟并没有收拾,于是再次提醒他,钟钟争辩说:“我累了,我想休息一下。”

有一回,楼上的伙伴星星来家里玩。星星走后,妈妈让钟钟收拾玩具,钟钟却说:“星星玩的,凭什么让我收拾!”

听钟钟这么说,妈妈又像往常一样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妈妈知道,钟钟仿佛什么事情都知道,道理也明白,但就是不愿意自己做。对这个虽然聪明但不好说服的孩子,她感到实在没有办法。

钟钟妈妈在一次教育讲座后得到启发,她想到儿子从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直到上小学才回到自己身边。在之前的6年时间里,姥姥姥爷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所以让钟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钟钟妈妈开始采取补救措施了,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渐渐的,情况有所好转,钟钟不再总犯“拖延症”了。

对于孩子的“拖延症”,家长们一定不能忽视,不能认为是一点小事就姑息,或者自己顺手就帮孩子做好了,这样惯着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

“拖延症”的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事就会消极被动,行事作风里永远离不开等待、拖延。做什么事都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和监督。不难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后很难把事情做好,而且还会厌烦别人的催促,觉得自己受制于人,认为人家是故意找麻烦的。这样的人,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中,谁会喜欢呢?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做个“懒爸爸”“懒妈妈”。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很多事情不用开口,父母就已经帮他做好了。长期下去,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很强。所以,家长要学会“偷懒”,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放弃依赖性。如收拾书包,家长要尽可能地把这些小事交给孩子来做,让他们从小事中培养独立的习惯。

第二、孩子的事情要有规律

就是让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循环往复。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钟钟的妈妈就是这样做的,早上起来让钟钟先刷牙,接着快速地喝下一杯温水,再去洗脸、吃早餐等。这样有规律的生活能有效地纠正孩子“拖延症”的毛病。

第三、做个小“提示板”

像备忘录一样,家长可以做一个“提示本”或者“提示板”,让孩子写好他应该做的事情,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快速的检查自己要做的事是否完成。

第四、偶尔让孩子尝尝“苦头”

虽然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改掉“拖延症”的坏毛病,可是一旦孩子拖延了,又很快地帮助孩子,纵容孩子。其实,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让孩子尝尝“苦头”是有必要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果承担法。比如孩子老是拖延不做作业,一而再再而三,这种情况家长就不要催,让他尝尝不能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的苦头。

第五、跟孩子说“你长大了”

不要总觉得孩子很小,什么都不懂,所以什么都不交给他做。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孩子会很高兴,并且乐意帮你承担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长大了”。父母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该担当的时候就让他担当,适当的给孩子一些“长大了”的信号。

最后、做个好榜样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对家里的家务事能拖就拖,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的孩子也多半是“拖延症”患者。只有家长做好榜样,将家庭环境打理得井井有条,才有利于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家庭教育一定要讲究方法,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正确地引导孩子,即使是孩子已经形成的坏习惯,只要我们努力,也会逐渐被改正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孩子的坏毛病是这么惯出来的


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情理之中,但如果一味的娇惯孩子,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理性疼爱孩子。

一个孩子被惯坏的过程

1.永远都在表扬

有一个沉闷的家庭,爸爸上班,妈妈照看儿子。妈妈的日子万般无聊,原因是她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教会她要勤劳、热爱阅读和兴趣广泛。这名妈妈想外出工作但老公不让。

妈妈一天到晚以照料和欣赏儿子为乐趣,千篇一律表扬:“youareagoodboy”,永远是这一句,百万次的重复。那儿子不论干什么,妈妈都顺着依着。很快儿子发现自己生气妈妈就会忍让,于是,生气变成了他的必杀技。逐渐他确信自己是好孩子,妈妈那句永不更改的表扬已经深深镌刻到他幼小的心灵和脑海。

2.妈妈代替孩子做所有的事

除去表扬“好孩子”,妈妈全面包办代替孩子该做的事,并且以为任何知识有学校教他即可。于是这孩子毫无人生历练,情商和社商停滞不前,脾气却特别任性,为所欲为。

一个孩子被惯坏的结果

到这个孩子成人就有了三大特色:

1、自己最棒;

2、什么也不会做(除去上班挣钱);

3、特别无知,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别人做的事只要他不会就是混帐事,真是无聊!外出交友聊天,太没意思……

除了挣钱这最起码的生存之道还有吃饭娶媳妇这两样原始本能,别无它能。偏偏老妈的“好孩子说”无比根深蒂固,长大的他还真的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无所不能。后来有个女人嫁给了他,却完全失去了自我。要知道,他自视极高,而且特爱生气,一生起气来鬼都害怕,那是在他妈跟前历练了几十年的绝活啊。可怜老婆过得异常郁闷。

他们的孩子呢?可想而知,完全像他不像妈,因为那可怜老婆根本没自主能力和话语权,在他跟前只知三缄其口,噤若寒蝉。孩子成人后自是如他一样夜郎自大兼什么也不会,哎呀,又是一个怪诞人生,自负自大、处处抓瞎、万般失败!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不知道爸爸妈妈们心里是不是五味杂陈呢?也许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可是不可否认,主人公的境遇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是有几分重合的。我们也曾为了鼓励孩子,一味地只说“宝宝好棒”;我们也因为不想让孩子“受罪”,而帮孩子包揽了所有的大事小事。爱孩子无可厚非,但是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尺度。对孩子合理适时的表扬才能真正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树立正确的自信;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学会做相应的事情,告诉孩子方法而非代替孩子去做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长。

不想让你的孩子拥有这样的人生?从小开始,杜绝惯坏孩子!

★1.3岁前要坚持开发孩子的领悟能力,养护好孩子的美好天性,要极大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就是好学能力;

★2.孩子一岁半到两岁半之间,妈妈给他来一次隔离反省,让孩子知道妈妈是有权威的,必要时还是妈妈说了算;

★3.四岁后有些孩子已经建立社会人个性,可能产生贪婪、懒惰、对他人不敬等不良品德。这时候就不能完全顺养了。可以用温和而耐心而坚定的手法制止孩子,但必须注意态度,此时的孩子大脑尚在发展期,严厉态度会永久性扼杀孩子的乐观心态;

★4.七岁后要多教孩子是非观,可以批评,态度依然要温和而坚定。语言要简短,批评不超过三句话,遇到事情及时处理,不旧事重提,不讲大道理;

★5.妈妈本人要多做自我批评,给孩子树立自我反省和善于反思的正向样板;

★6.坚持给孩子建树好习惯,尤其阅读、交友、兴趣爱好和干家务一样不能少;

★7.孩子读书要关注,不能只读破案侦探之类为了探奇而读的轻松书,也要读名人传记、哲理书、医学书、科技书,让孩子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全面开发;

★8.看电视打游戏等懒散玩意儿必须限制时间;

★9.每个孩子都要从两岁半开始学抹桌子、清洁和整理家务,学龄前孩子学切菜、做饭、洗衣服。做这些事一次做几分钟即可,千万别让孩子做得太久,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事情不论做得多么不好,妈妈都要表扬孩子的动手能力。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而是“惯”出来的


美国作家杰克·霍吉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习惯”犹如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也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人生的方向盘。

同事们都羡慕我有个好女儿:省心,自觉,不用管。我告诉他们: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是“惯”出来的。这里的“惯”不是娇惯,而是帮助她养成好习惯。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的行为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好习惯得从平时的行为抓起。孩子平时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作为父母,主要是双休日和寒、暑假对孩子的管理和引导。

女儿读小学时,每年的暑假我们家都有一段时间的“真空”:她爸爸白天在外面做生意,我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一连六七天没人管孩子,怎么办呢?我想出了一个“遥控”的办法: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份作息时间表和计划书,然后让她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详细的作息时间已经忘记了,我只大致记得每天要有这样几项内容: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画三幅小国画,写三张(16开大小的)毛笔字,吹一个小时的长笛,做一个小时的作业,然后看电视,睡午觉,看书。看电视要有选择性,买一份《中国电视报》,圈出适合她看并且她也喜欢看的节目,定时看,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计划订好之后,画一张表,每天登记,完成一项打一个勾,完不成的第二天补上。总体完成得好的奖励,否则处罚。

日复一日之后,孩子的习惯慢慢养成了,无论父母在家不在家,该做什么的时候,她会自觉去做,后来再大一些,她就可以自己为自己订计划了。

女儿刚参加完高考,考前她们高中提前17天让学生在家里复习。我照常到校上班,她爸爸照常忙他的餐馆,就她一个人在家里复习。头两天放假,她收拾屋子,整理书籍资料,归类,订考前复习计划,稍作调整、放松。从第三天起,便进入了有条不紊的自学。有时候,我和她爸在餐馆里忙到晚上近十点钟才回家,女儿一个人仍在她的房间里安静地学习,电视、电脑都没随便开。倒是我们回去之后,她才过来和我们一起看看《艺术人生》、《人物》、《央视论坛》、《新闻调查》等电视节目,23∶00前睡觉。

又逢暑假,孩子们兴奋,父母们忧心忡忡,巴不得学校天天上课。其实假期是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学习能力的绝好机会,关键是父母如何遥控,孩子如何自控。建议父母学一点“放风筝”的技巧: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制订一份覆盖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计划,然后抓住这根“线”,让孩子在假期“飞得高,飞得远”,又不偏离“轨道”。

好习惯养成之后,的确有“一劳永逸”之效。依照这个推论:多次重复的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而性格最终决定人的命运。这样看来,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就真不是一件小事了。

“拖延症”的诊治不宜拖延


“我儿子不到睡觉时间不做作业,跟他说了也不听。”家住青岛山东路的郭女士说,儿子小林上小学四年级,放学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自己鼓捣着玩,就是不主动完成作业。“让他先做作业吧,他就说作业很少一会儿就能完成,结果玩着玩着就到睡觉时间了,这时候才急急忙忙地赶。”对儿子这个不知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郭女士有点忧虑。

做事拖拖拉拉的可不只是一些中小学生,很多大学生也存在这个问题。青岛大学大二学生王敏说,身边确有一些同学是“赶考族”,不交作业不动笔,不到考试不用功。“我也不想把事情都堆到最后来做,可是实在是提不起精神。”“复习太浪费时间,过会儿再说吧。”“总是觉得时间还很多,再等等再等等,结果时间就没了,只能心急火燎地赶工。”

“写论文大致是这样的:首先花一周左右的时间下资料,在此阶段可能会看很多的电影和美剧;接下来会有2到3天的焦躁悔恨郁闷期;最后花2天时间看资料,花1天时间动笔写论文。”这番关于写论文的话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同,也说明了大学生做事拖延的现象非常普遍。一项中国青年报社的调查表明,2250人中,有72.8%的人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

做事拖延困扰了很多人,有人认为拖延行事是一种病症,而把这种行为冠以“拖延症”这个名词。在豆瓣网上,“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的组员已经接近5万人,一个标榜要战胜拖延症的网站——“战拖会”也开始出现,其中的参与者很多都是大学生。

形成原因很多对成长有影响

“做事拖拉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四方实验小学副校长冷玉娟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拖拖拉拉做事不及时的情况在不少学生中间存在。

冷玉娟认为,造成做事拖拉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孩子年龄小,自主意识和自我控制力不强,可能依赖外部督促会多一些。”冷玉娟认为,做事拖拉也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会很主动地尽早完成作业,有的则要一直往后拖,这是个人习惯的问题,拖延行事这种情况大多是在多次行为后形成的。再有可能是时间管理方面的原因,做事拖拖拉拉的这些学生可能在时间管理上还不够科学,在时间规划和利用的计划性上还有待完善。

“其实没有绝对的拖延,也没有绝对的不拖延,只是每个人拖延的程度不一样而已。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一样,每个人都会有拖延,所以说拖延是一种病可能并不准确,而更多的是习惯所带来的。”青岛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会副会长王国梅认为,出现做事拖延的情况可能跟个人的性格特点、个人习惯、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亲子互动出现了问题。”王国梅认为,在跟孩子从小互动的过程中,家长替孩子做的太多,没有帮助孩子形成及时做事的好习惯,而造成了孩子做事拖延。

还有的人性格上就有点拖沓,属于推一把动一下的类型,这种人说话做事都要慢一些,跟那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人比起来自然会显得拖延一些。动力不足也会导致学生拖延,像写作业,很多学生是在老师要检查的压力下才做,缺乏自主学习的足够动力,很容易出现做作业拖到很晚的情况。

虽然做事拖延基本上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却能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在拖延的过程中其实孩子的内心并不轻松,焦虑情绪如果频繁出现,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很多人在工作后仍然不改拖拖拉拉的习惯,弄得经常熬夜工作,时间长了会影响健康。拖拉还会影响人的情绪,破坏团队协作和人际关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做事拖延怎么应对

做事太拖拉算是一种不好的习惯,那我们怎么才能改掉这个习惯呢?

“孩子如果有拖拉的习惯,需要适当改变跟孩子沟通互动的方式。”王国梅说,跟孩子进行谈判,制定做事情的一些规则,比如在什么时间前完成作业等,可以对拖拉的习惯进行一些改正,关键是要长时间坚持。

“很多学生做事不及时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动力,打骂孩子不能解决问题。”冷玉娟认为,要解决做事拖拉的习惯必须增强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把应对的情感由消极转为积极。

对于已经是成人的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用态度去影响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是性格就有些拖沓的人,就要加强自律,时刻提醒自己。如果是因为害怕失败,就要制定目标做好计划,给自己打气以建立信心。如果迟迟不肯动手是因为想将事情做到最好,就要适当地降低心理预期。不管是什么情况,关键是不要再犹豫,及早迈出第一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古人早在很多年前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今日事今日毕”,拖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加棘手,只有“拖延”才应该被拖延。

行为习惯: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症


整理了行为习惯: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症,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爸爸妈妈在面对孩子的磨蹭时往往都手足无措,真是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直让孩子快点,但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事实上,没有效果是你还没有掌握方法。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其实是因为孩子现在还没有时间观念。爸爸妈妈要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平时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珍惜时间的事例,经常督促孩子。

平时也可以跟孩子说一说磨蹭的害处,要明确地告诉孩子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

2、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爸爸妈妈不妨经常跟孩子说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 “你现在的速度好快啊”,“你真的做得很好诶”,“现在你自己会做了,我可以省力了”,这些真诚的鼓励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下次做事的时候会在潜意识中让自己快点。

在孩子的速度加快以后,爸爸妈妈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

3、让磨蹭付出代价

如果孩子起床后磨磨蹭蹭的,爸爸妈妈不用太着急,适当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孩子的速度依旧很慢的话,也不要再去催他了。因为孩子真的迟到了,那么老师肯定会问他为什么迟到,孩子答不上来又挨了批评后,就会知道磨蹭是不对的,孩子以后就会自己加快速度了。

4、不能责备打骂

事实上,孩子做事磨蹭,爸爸妈妈对孩子发脾气是没有用的,比方说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爸爸妈妈如果冲着孩子生气的话,孩子就会很委屈,不知道做什么,做事的速度反而更加慢了。

另外,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心里面其实是非常难过的,孩子有时候会不理会爸爸妈妈,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5、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明白做事情快是为了自己好以后,才能够真的加快速度。像是做作业的时候,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做完作业以后还会布置很多的作业,孩子其实不想做,但是爸爸妈妈的命令又不能反抗,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

要是是这种原因导致的孩子拖拉,那么不妨为孩子减轻负担,让孩子合理利用做完作业后的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6、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做这件事情的技巧,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节省时间,爸爸妈妈要教会他一些基本的技能,像是如何才能最快速度地穿衣服,怎样才能够把家里的脏东西更快地清理好。

另外,对于一些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比较差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特殊的训练,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

7、消除分心因素

孩子吃饭的时候电视机里面可能在放动画片,于是孩子就会边看边吃饭,这样一来吃饭的速度就会变慢,爸爸妈妈最好是能够关掉电视机,或者把吃饭的时间和放动画片的时间错开。

孩子学习时,爸爸妈妈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在孩子边上发出各种声响,不要时不时地就去看看孩子学习地怎么样了。

8、拒绝包办代劳

有时候孩子上学前,爸爸妈妈怕孩子迟到于是非常着急,可是孩子却一点都不抓紧时间,这是因为孩子知道来不及的时候妈妈会来帮自己的。因此如果爸爸妈妈想让孩子抓紧时间,不再磨蹭,就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不会帮助他的,减少孩子对自己的依赖性。

拖延症是很可怕的,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所以爸爸妈妈不妨采取上述的几个方法,帮孩子摆脱拖延症,让孩子离成功近一些。

相信《孩子的拖延症是家长惯出来》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的坏毛病是这么惯出来的 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情理之中,但如果一味的娇惯孩子,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理性疼爱孩子。 一个孩子被惯坏的过程 1.永远都在表扬 有一个沉闷的家庭,爸爸上班,妈妈照看儿...
    2021-02-12 阅读全文
  •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而是“惯”出来的 美国作家杰克·霍吉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习惯”犹如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也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人生...
    2021-01-11 阅读全文
  • “拖延症”的诊治不宜拖延 “我儿子不到睡觉时间不做作业,跟他说了也不听。”家住青岛山东路的郭女士说,儿子小林上小学四年级,放学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自己鼓捣着玩,就是不主动完成作业。“让他先做作业吧,他就说作业很少一会儿就能完成,...
    2021-12-23 阅读全文
  • 行为习惯: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症 整理了行为习惯: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症,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爸爸妈妈在面对孩子的磨蹭时往往都手足无措,真是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直让孩子快点,但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
    2020-12-14 阅读全文
  • 孩子拖延症太严重,怎么办! 1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
    2020-06-04 阅读全文

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情理之中,但如果一味的娇惯孩子,就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理性疼爱孩子。 一个孩子被惯坏的过程 1.永远都在表扬 有一个沉闷的家庭,爸爸上班,妈妈照看儿...

2021-02-12 阅读全文

美国作家杰克·霍吉说:“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习惯”犹如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地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也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人生...

2021-01-11 阅读全文

“我儿子不到睡觉时间不做作业,跟他说了也不听。”家住青岛山东路的郭女士说,儿子小林上小学四年级,放学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自己鼓捣着玩,就是不主动完成作业。“让他先做作业吧,他就说作业很少一会儿就能完成,...

2021-12-23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症,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爸爸妈妈在面对孩子的磨蹭时往往都手足无措,真是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直让孩子快点,但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

2020-12-14 阅读全文

1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

2020-06-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