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关于孩子穿脱衣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1-06-22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教育问题教育随笔:关于孩子穿脱衣的问题
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们常说有种冷叫“奶奶觉得我很冷”,确实现在有很多孩子,只要遇上降温的天气,准是裹得暖暖的来幼儿园,殊不知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常常处于动的状态,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随处可见孩子们奔跑的身影。而有的孩子往往一动就容易出汗。关于两位老师提出的问题,我觉得每个班里肯定都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我们也不例外。我是从孩子和家长两方面来引导的。
一、从孩子入手【wWW.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1、每天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天气,今天什么天气,温度是多少,适宜做什么事情,穿什么衣服,从孩子的交流讨论中来增强孩子对气温、对冷暖的感知。
2、在每次活动之前,就如早上的户外活动,我都会先和孩子们一起做做热身运动,像现在的话,我们会帮中一班、中四班的孩子一起先搬搬梯子、垫子、轮胎等户外玩具,搬好之后就会提醒孩子先脱掉一件衣服再去玩,大部分孩子都会自己去脱了放好,但也有的孩子说“我不热,奶奶叫我不要脱”,他不想脱我也不会强求他去脱掉,不过我会在活动的过程中继续关注这类孩子,不时的摸摸孩子的背,出汗了及时的让孩子脱掉衣服,同时也和孩子灌输要根据天气的冷暖的及时的增减衣物等常识。一次两次,几次之后,孩子们也有自己对冷热的感知,现在只要一提醒,孩子们都会自觉的去穿脱衣服。
二、从家长入手
1、在家长园地定期更换保健知识。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春捂:春季中自然界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但室内气温由于房屋热惰性跟不上室外而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后达到最大,常常有3—5℃之多,甚至更大得多。秋冻:秋季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气温因房屋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大自然,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从室外走进室内,气温升高,自然需要脱衣秋冻,以防出汗伤阳,影响身体健康。对宝宝的穿着,成人常爱根据自己的感受,成人对冷热的感受,是自己几十年的习惯养成的。宝宝穿着的厚薄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在一定范围内少穿比多穿好。一般人们总怕宝宝冻着,认为宝宝小,身体娇嫩,抗寒能力低,冻着爱生病,而不注意增加宝宝的耐寒能力。其实捂得越多,越爱着凉生病。
2、我会建议家长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如现在这样的季节,户外活动比较热,室内上课又觉得冷的天气,我一般会建议家长,给孩子穿上一件卫衣、一件马甲、再加一件薄外套,我也会在班级中找到类似这样穿衣的孩子给小朋友们看,提醒他们前天晚上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关注一下天气预报,提前准备好第二天的衣物。
3、我会建议容易出汗的几个宝贝的家长准备好毛巾放在教室,这样如果出汗了也能及时塞好毛巾,以防汗湿衣服,预防感冒。
4、当然最主要还是要多和孩子的爸爸妈妈沟通,奶奶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想法尽量统一,现在很多孩子还是由奶奶看护的时间较多,孩子们的捂常常是奶奶捂得,就像我刚刚说的“有种冷叫奶奶觉得我很冷”,所以要做的还是尽量要多沟通,和孩子沟通、和孩子的爸爸妈妈沟通。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穿衣穿裤习得记
想必每一个带小班的老师都有清楚的认识,穿脱衣服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一项有难度又必须学会的自理技能。在实际带班中,我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这项技能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越来越存在着难度,其背后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孩子缺少独立穿衣穿裤的机会和经验;缺少穿衣穿裤的正确方法;练习技能的持久性不够。
《指南》健康领域自理能力中小班阶段的目标是在帮助下能够穿脱衣服和鞋袜。我们可以拆开来分别解读:帮助、能够、穿脱、衣服和鞋袜,读懂这些要素能够使我们老师做到心中有秤,脑中有数,把握小班幼儿穿衣穿裤技能应达到的水平,建立对他们技能获得的合理期望。帮助意味着小班孩子不能以独立个体的身份来完成这目标,需要借助教师或者家长的力量。能够意味着小班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可以完成这一生活技能,但还么有达到习惯和条件反射的水平。穿脱意味着这一技能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要会穿和会脱。衣服和鞋袜意味着幼儿获得能力的内容和范围,这其中包括套、开衫、鞋子和袜子。理清这些关键要素对老师来说十分有必要,也是帮助和指导幼儿提升自理能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有了理论的技术支持,实践也是不可缺少的,首先我们对孩子需要掌握的技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排序。根据衣裤鞋袜构造的复杂程度以及幼儿肢体动作的发展情况,这四项技能从易到难的顺序依次为:穿脱鞋子——穿脱裤子——穿脱衣服。而这四项内容从单独来看有其特点和难点。(见表一)在孩子掌握这些自理技能之前,我们老师应该有着清晰的目标和定位:让孩子学会这些技能并且能够在生活中熟练的应用最后形成生活习惯,整个过程应该是愉快的、渐进的、持久的。当我们有着清晰又坚定的目标以后,指导策略变应用而生了。
鞋子:直接穿套、可粘贴,区分左右。裤子:运动裤、紧身裤,区分里外和正反。衣服:套衫、开衫,区分里外和正反。
一、从集体活动入手
我们将以上的自理内容分布在四个礼拜的各个主题活动中进行,这样既不妨碍主题活动的开展,也使幼儿技能学习的压力分散一些,便于他们的接受和消化。在集体活动中四项内容的开展过程比较类同,以鞋子为例:认识外形特征(鞋口、左右)——教师示范正确穿法(镜面示范)——幼儿尝试练习——集中讨论问题——幼儿再次练习。但由于鞋子、裤子和衣服各自的种类又有所区别,因此集体活动的课时长短也不一样。(见表二)
二、以个别指导突破
在集体活动结束以后,幼儿对于穿脱鞋子、裤子和衣服有了一个概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了。记忆有个显著的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即时记忆的内容会慢慢消退。因此重复练习显得格外重要,而午睡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第一,午睡是日复一日的,时间上的重复能够促进技能的巩固;第二,午睡前后穿脱衣服是每个幼儿都要自己完成的内容,这个时间段赋予技能练习实效性。因此在午睡穿脱衣服环节我们必须给足每个幼儿充分的时间,保证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完成三项内容、保证每个人遇到困难都有老师个别指导的机会、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在穿错、脱错的时候努力尝试自己纠正或者同伴帮助。我们必须有清楚的目标意识,对于能力有差异的幼儿有不同的指导策略。能力较强的幼儿以教师检查为主,对于他穿脱衣服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能力中等的幼儿以教师半帮助为主,帮助他重复穿脱衣服的方法或者帮助其完成穿脱衣服的一两步;能力较弱的幼儿老师在穿脱时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帮他完成,而是与他一起协作完成百分之八十的内容,保留百分之二十鼓励他自己完成,比如将让其穿好袖子。
三、借家长之力提升
保持家园同步对小班幼儿的穿衣穿裤技能绝对能助一臂之力。通过集体活动和个别指导,幼儿已经掌握的熟悉了百分之八十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必须请家长极力配合,才能完成技能提升百分百。那么如何借助家长之力呢?第一:心理建设。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清楚的认识到小班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以比赛为诱饵。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在班内举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通过赛前准备、赛中观摩、赛后评比的形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家长帮助和提升幼儿自理能力水平的积极性。第三:家园一致的方法。教师将幼儿在园练习技能的方法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通知家长,便于家中练习与园内练习同步。
任何一项技能的练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能力和水平,并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循序渐进
二、先易后难
三、持之以恒
教育随笔:我会穿衣服
教育随笔:我会穿衣服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点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这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帮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呼上当受骗,原来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颁发了红苹果奖。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也要得红苹果,看得我们老师心里直偷偷乐。
小家伙们渐渐掌握了要领,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还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发扬互助精神,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咱们成年人真自叹不如啊.
教育随笔:我会穿衣服啦
冬天到了,天气冷了,孩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和棉外套,户外活动和午睡时穿脱外套就成了孩子和老师都很头疼的一件事,甚至有小朋友因为不会穿衣服早上不愿意上幼儿园。
这不,马上要户外活动了,有的孩子叽叽喳喳的尝试着穿衣服,还有的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还有的孩子小声的跟我说:“老师我不会穿……”,“老师,你也帮帮我!”“我也不会”……很多个声音会同时从四面八方传来,一双双大眼睛都充满了期待,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还有几个孩子穿不上衣服急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帅帅小朋友一直跟着我,拿着衣服红着脸小声的嘟囔着:“老师我不会穿,我学不会……”他两只小手一直抱着衣服在玩,没有要尝试穿衣服的意思。为了让每位孩子都能得到锻炼慢慢学会穿衣服,我根据孩子穿衣服时的情况,及时表扬能独立穿衣服的孩子和帮助小朋友穿衣服的孩子,鼓励不会穿但是动手尝试穿衣服的孩子,并根据孩子的动手情况分别帮助孩子整理衣服。教室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帅帅嘟囔了一会儿,见我一直没有帮助他,似乎也被周围的孩子们感染了,于是自己慢慢的开始尝试穿衣服。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赶紧抓住时机大声地表扬他都能主动学穿衣服,都不让老师帮忙。
在家庭众多亲人的精心呵护下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薄弱,甚至基本的生活自理也不能保证。专家曾说过,两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是要我们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学会穿外套其实很简单。
教育随笔:帮助小班幼儿解决穿脱衣服的困难
开学以后,天气依旧很冷,小朋友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毛线衣、外套……午睡的穿脱衣服也依旧是我们老师头疼的一件事。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叽叽喳喳的互相帮助着,有的小朋友能干点,能帮忙别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来;有的却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着急;还有的更是趁势和旁边的小朋友打闹嬉戏起来了……真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啊!再说起床的时候吧,“老师,你帮帮我!”“老师,你帮我拉一下!”……很多个声音会同时向你传来,红彤彤的小脸上都摆出了一副“请教”之相,有时候真是会让我们老师手忙脚乱,头皮也发麻。
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就对这个现象仔细反思了,虽然孩子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很弱,但一定还是有方法可以引导的。
这天起床后,我们老师故意对这些小家伙的求助视而不见,不一会儿,有的小家伙不耐烦,自己穿了起来,不穿不要紧,一穿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老师是上当受骗了,很多孩子还是能够自己穿的。除了几个幼儿衣服太多,实在穿不进去,很多孩子还是走出了这关键性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隆重地表扬了几个会穿衣的孩子,并给他们发了贴画奖励。这下小家伙们的士气倍增,一个个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会穿,也要得贴画,我们老师心里偷偷乐着。
小家伙们渐渐掌握了要领,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难度也很大,所以我们还让孩子们相互合作,发扬互助精神,从那以后,每到睡前与睡后,教室里一片热闹红火的景象,帮着拉袖子的、帮着扣纽扣的、帮着掏袖子的,孩子们忙得不可开交,“请帮帮我”、“谢谢你”等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不禁感叹:4岁儿童竟有如此精诚的合作精神!
其实,2岁的幼儿就有独立穿衣的愿望,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独立穿衣的能力,那为什么现在很多幼儿到了6岁还不会穿衣服呢?我想都是因为家长和老师“心软”惹的“祸”呀!
教育随笔:从孩子的内心看问题
今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疏杰突然大声说:“老师,钰涵吐了。”我急忙走过去,询问钰涵哪里不舒服。钰涵胆怯的望着我,小声的说:“肚子疼。”当时我以为她是肠胃不舒服,心里想着尽快与她家里联系。我一边找电话,一边寻思着:不对呀,一般肠胃型疾病呕吐脸色是苍白或蜡黄,为什么钰涵现在的脸色是粉红的呢?想想她那胆怯的眼神、微小的声音,让我心中犯疑。
我正思索着,一阵微风吹来,夹杂着萝卜炖鸡的味道。我心中一动,难道是钰涵不喜欢吃萝卜?我又来到钰涵身边,温和的对她说:“钰涵,你是不喜欢吃萝卜还是真肚子疼?”这一次,钰涵爽快的回答:“老师,萝卜的味道太难闻了,我从小就不喜欢吃,但是,在幼儿园里我不敢说,因为你常说不许挑食,样样蔬菜都要吃,所以我吃下去就想吐……”
听着孩子真诚而无奈的话语,看着孩子纯真而委屈得面容,想想自己都不喜欢吃萝卜,我的感受是何等的爱怜和揪心呢?此时我真在为自己在某些教育情景中的霸权和专横行为感到羞愧、自责。尽管许多教育行为是善意的,但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却没有落到实处。
我重新给钰涵盛了一晚饭,看着她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我很满足,这种满足发自心底。让我们都站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看问题,让他们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
我班幼儿乔怡霏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知道的告诉大家,但是与小兄弟姐妹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联,只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联,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兄弟姐妹,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钟爱老师,并愿意与老师沟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领悟、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就应用心配合老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潜质,在任何时候,都不好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愉悦,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进步,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坚信更适宜。用自我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乔怡霏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老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联。”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会有“老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能够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的问题意思,让孩子多思考问题,多解决问题。
教小班幼儿穿衣脱衣
一、脱衣训练在宝宝还没有意愿自己动手脱衣服时,会粘着大人,请求帮助。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要很快就满足他的要求,试着鼓励他:“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自己脱脱看。” 另一种情形,如果宝宝拒绝你的帮助,自己想脱衣服,却脱不下来时。你在一旁要为他打气:“还差一点噢,做得真不错!”在他困难的时候,稍微帮他一点忙,让他产生“我能自己脱下来”的自信。脱套头衫:相比较开衫,脱套头衫的难度比较高,事前,帮宝宝解开可能勾住他脖子或手腕的纽扣,教导他的手臂先从袖子里抽出来,再用双手从衣服里面撑开领子后,将衣服脱下。在教导宝宝学会自己脱衣服的同时,也应该培养他折叠、整理衣服的习惯,可利用儿歌:关关门,关关门,抱一抱,抱一抱,低低头,弯弯腰。二、穿衣训练穿衣前,妈妈先教导宝宝分辨衣服前,后。领子部分有标签的是后面,有缝衣线的是反面。穿套头衫:先将衣服套在颈部,宝宝寻找袖管时,会发生前后颠倒的情形。你要帮他将双臂伸到衣服外面,旋转衣服半圈再穿。你也可以帮忙拿着一只衣袖,这样他就很容易将手伸进去。学会了穿套头衫衣服后,接下来就要教他穿有纽扣的开前襟的衣服。教幼儿系扣子:将扣子的一半塞进扣孔,让宝宝从扣孔里拉出来;先把最上面的扣子扣上,再从上往下一个个扣好。
教育随笔:穿裤子
教育随笔:穿裤子
午睡时间一过,音乐一开,孩子们纷纷兴奋起来:“起床咯,起床咯。”接下来就是拿着衣服裤子等待着我们去热情周到地服务了。
谁知他们今天等到的是“好,现在起床了”,我一边拍手一边说道:“现在天气变冷了,老师现在要求小朋友们把自己的裤子穿好,塞好,不要穿反了,看看哪位小朋友的小手最能干,自己能穿好。”
经我这么一忽悠,一哄,孩子们一下来了精神。“老师我自己衣服、裤子会穿的,老师你看我穿的好不好?”
“老师,你看我会把穿裤子,我还会把衣服全都塞到裤子里面去呢,这是我奶奶教我的。”说着朵朵撩起衣服让我看。
这时,月亮急忙跑过来说:“老师,你看我也把裤子穿好了。”
以前一直慢吞吞地不会穿,今天这么快就穿好了,我刚要进行表扬,“嘿!还真穿好了,今天可真能……”可转身一看就露了馅儿,裤子不仅穿反了,衣服后面嘟噜了一大堆。这要是在以前,我肯定会边笑边说:“月亮,穿时要先把裤子正面反面看好再穿,再把衣服一件一件拉好,这样就整齐了”并把他的裤子脱下来重新穿再把衣服给弄好。但今天我是要放手让他自己再试一次,就对他提了要求,然后让他自己再去试试看。
“老师你能帮我一下吗?”一个小小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万晓宁提着裤子走了过来。我问:“怎么了?”“我裤子提不上去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她没有把里面的裤子拉好,拱在那。还没等我开口,就听见月亮的声音了在喊了:“老师说要把里面的裤子拉好,再穿的。”并转过头说:“老师,我自己会穿裤子了。”嘿,还真是把自己的裤子穿好了,并且还学会拿我的话去教育别人了。
看来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以为他们是孩子就要处处替代,其实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尝试,经历一次次的尝试,才能学到生活中的各式技能。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和解决。教师只做幼儿的引导者、鼓励者和支持者,多给幼儿亲身尝试的机会和充分提供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