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不愿全盘牺牲的中国妈妈

发布时间:2021-05-28

幼儿园妈妈的节日说课稿。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愿全盘牺牲的中国妈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我的朋友Q有一次打了一个电话给我,万念俱灰,居然就是因为盛饭时把一岁的儿子手上烫了一个泡。其实,无论婚前婚后,她都是一个堪称楷模的现代女性。工作性质有点类似于活动策划,能够驾驭得了超长眼线,也驾驭得了为了某一场秀的拼死加班。她热辣时尚,之所以早早成为母亲完全是因为意外怀孕且找不出和完美男友分手的理由,决定立地成母。唯独不适应的是没有想到一个母亲居然需要付出如此之多的时间与心力,觉得自己在工作和孩子难以平衡之后,只得先把孩子送到奶奶身边去照看。然后,饱经身为人母的内心愧疚和煎熬之后,又把孩子接了回来,刚准备深呼吸一口气做好贤妻良母,第一件成就,就是把儿子手上烫了个泡。

连日来的工作压力为人母压力在那一瞬间袭来,顿时觉得,人生如此失败,连个妈也当不好。

听得Q小姐的哭诉,我当场就问了她一句话:你为什么非要把自己逼成一个模子里的保姆奶妈呢?你明明就是个事业型妈妈啊!完全不值得为了孩子手上一个水泡,就全盘否定自己的人生。

我想起某位女友,自己选择剖腹产,打回奶针,一个月上班,三个月恢复身材,女儿没有喝过一口母乳。在传统观念的母亲眼里看来,这种女人可以直接拖出去斩了。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一边全国到处飞给工作做宣传,但也会赶最早班机回去只为第一时间看到女儿的手工。

正如她的名言,坦荡荡的表示:我要孩子,也要自己。

上帝是公平的,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生,一天只有24小时,一个女人想把有限的精力投入无限的革命事业和母亲光环里去,若想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是很难,是非常难。顾此失彼的时间到了,逼迫做选择的时间到了——你是选择做一个六十分的母亲四十分的员工;还是选择做一个四十分的母亲六十分的员工?别告诉我,你什么都想要。也可以做到,只能化身Superwoman,半夜里偷偷舔伤口,抹眼泪,心酸苦累自己吞,还要怪别人不理解。

如果不是亲自生了一个孩子,我实在是不曾发现,在婚育这件事情上面,号称改革开放了几十年的我们其实依然呆在旧社会,从来没什么进步。这种旧社会观念不仅仅停留在,我亲眼见到产房里有生了女儿就自己首先大哭一场的女人,苦苦挽留想掉头就走的公公婆婆;还停留在,无数受了高等教育的女人一到当妈这种事情上就会冷不丁地把自己逼到祥林嫂的份上。

一个热辣时尚的职场女性,既不懂得如何给孩子换尿布,也做不好一个把饭喂到孩子嘴里的母亲,就真的是那么大的罪过吗?如此说来,那些从来没给孩子洗过一件衣服的父亲,是不是应该更值得反思呢?我想压倒我们内心的终究还是对于传统贤妻良母称号的妥协,因为做了一个母亲,所以就得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手工辅食无所不晓,最好还能开两副药治病才堪称完美,有任何一项稍有差池,统统把自己划到不及格的牢里去。果然是小S的名言,身为女人,我们最大的毛病就是太容易有罪恶感。嫁不出去,身材变形,生不出龙子……而孩子没有上名校,甚至不小心把孩子烫了个泡,好像自己天大的错,做不成好女人。

如果你看过《傲骨贤妻》,你一定会觉得,那个饱受丈夫招妓丑闻的Alicia,最美的时候不是忍气吞声,而是踏上野心勃勃的权利之旅成为律政达人之后。知道她的帅情人Will突然挂掉了,收视率依然没有受影响,这就表示,她的魅力已经从一个观众只关注于情感路线直接奔到了个人提升的价值观上面。我们这个社会多么双重标准,在孩子这件事上总是试图像流水线一样制造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好妻子好母亲;却又总把“魅力,优雅,独立”这样的王冠加冕给那些放弃了一些母性之后的“坏女人”。

很多时候,望着嗷嗷待哺的女儿,我亦会产生诸多对未来的迷茫。十八年后,我们的孩子究竟将钟意于放弃自我的保姆妈妈,还是会激赏坚守自我的事业型妈妈,谁也说不好,谁也猜不透她们的喜好,如同我永远不会知道襁褓中的女儿到底是否喜欢我今天给她穿的这件衣服。我们说不定活到了她们的喜好的反面,这就是为什么太多兢兢业业的妈妈,却被青春期的儿女所鄙夷。既然如此,那么,不论是老保姆还是老板,只能选择做一个的话,我就会选择自己应付得来的那一个。如同Q,她既然是辣妹类型,就不该为了做不好保姆而哭泣。

因为看多了大陆苦情电视剧之后,我深深觉得,任何一种被冠以伟大称号的现代母亲,都比不上一个快乐的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利。而这种快乐,往往伴随着母亲需要暂时放下一些母亲的身份,把眼光往自己身上多投入几分之后,才能换来。因为,孩子是一个女人的无底洞。无论你想往她身上砸多少钱,时间,精力,她都可以统统吸纳。适当的时候,一个母亲最需要做的,不是如何去牺牲,而是如何抽身出来休息。一个母亲的牺牲,一定不能牺牲到觉得自己都精神抑郁的程度,同样伤及自己,波及孩子。这种牺牲,必定得是甘愿的快乐的,真正不图回报的,而不是几十年后,把孩子当成吸血虫一般索求回报。

所以,我才会觉得,小区真是一个小社会。老中青三代每到天晴,就会抱着各家孩子出门比拼。除了比拼谁家的孩子更快长牙和走路,另外一种比拼则是看谁家女人对孩子的牺牲达到最忘我的境界。你怀孕只长了20斤肉?那你不是一个好妈妈,你看,我还有五十斤肉在身上呢;你八个月就给孩子断奶了?那不行,我们家的要喂到三岁哪怕我自己憋屈得都要抑郁症了。

这种强迫自己所做的牺牲,毫无意义。所以后来我才见过很多哭哭啼啼的母亲。为了断奶,为了上幼儿园,为了第一次生病。这种担忧不仅仅来自于孩子,还因为精神上不承认孩子和自己的关系就是一场远离。而孩子若没有在母亲的这种悲情论调中表现出和母亲对等的情绪,在原地等待的母亲伸出手只得到了一个背影,这种牺牲未得的回报的失落感将永世伴随。这就是我一直想要强调的:爱,需要坚强与节制。

所以,如今,每每面对什么不把自己胖成猪累成狗邋遢成驴,就不是一个好妈妈的论调,我都想大声把那些正在为了同工同酬政务选举而奋斗的女权志愿者们叫来,让他们在小区拉起横幅发起传单——先帮我把这里用改革的春风吹一吹。想来,波伏娃真是个天才:“结婚,是社会传统赋予女性的命运,必须结婚的理由之一,是要给社会提供孩子”。

我主动提供了孩子后,还得有权利我的孩子我做主,我的人生我做主。什么时候断奶,上什么幼儿园,我上什么班做什么事,都是我和她之间的事。做闺蜜做姐妹,让母女关系变成一场共生而不是寄生,远远比会做一个狗屁翻转蛋糕重要。我就是不会做蛋糕,也不想学,我从来不是那种跪着擦地板的贤妻,也不反对别人做良母。但是如果我做不到,我就不会把自己用一个模子给逼死,顺便还要把这个原本美好的世界给怨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中国妈妈”是坏妈妈?


“中国妈妈”成为贬义词,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教育孩子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老母鸡式的教育,总是希望能一辈子呵护着孩子的成长。

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在美国学生、家长眼中,“中国妈妈”爱攀比,永远以别人为标杆,成了美国高中生口中的讽刺语,这让不少华裔学生感到烦恼。

总以别人为标杆

记者看到,在这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说,华裔家庭的高中生认为“中国妈妈”爱攀比,总爱比这比那。人家孩子学钢琴,“中国妈妈”的孩子也要学;人家孩子考上哈佛、耶鲁,“中国妈妈”也会这样要求自己孩子。在孩子的教育上,“中国妈妈”永远以别人为标杆。

而在美国高中生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妈妈像只老母鸡,孩子如同小鸡,总要靠母鸡的翅膀来保护。“中国妈妈”在美国学生口中成了一句讽刺语,这令不少华裔学生烦恼。不少妈妈对此感到委屈,认为“中国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也有家长反省,认为潜意识里的溺爱对孩子造成了伤害。

盲目攀比伤害孩子

“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某某同学多少分?”这是家住徐汇区的朱女士在校门口见到女儿后的第一句话,“怎么又比你高,下次要超过他。”女儿佳佳原本笑盈盈的脸上愁云密布。从小到大,佳佳都在与别人的比较中长大,从幼儿园的弹琴、识字、算术到上学后的成绩、教辅书、培训班,每一项都不能落于人后。妈妈甚至为佳佳制作了一张“赶超某某人”的目标卡,贴在书桌上“刺激”佳佳。

“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不和别人比吗?帮帮我!”12355热线心理咨询师、上海交大副教授刘晔萍说,最近,一位大二学生小金走进咨询室求助,自从进入大学后,周围优秀学生比比皆是,小金的成绩始终不理想,让他近于崩溃。

原来,小金从小在家长“争第一”的要求下长大,“要比别人强”的口号逐渐变成了习惯和行动目标。“只有比别人优秀,他才会快乐。一旦被赶超,就无所适从,自卑、嫉妒和痛苦开始滋长。”刘老师担忧地说,类似的咨询案例正在急剧上升,盲目攀比已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学生正遭受伤害。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其实,也不必太妖魔化‘中国妈妈’。”上海社科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表示,据社科院社会学所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本市大多数孩子对父母的评价都是很高的,若以5分为满分,在与母亲的关系方面,89%的孩子给妈妈打了4—5分,在评价父母的教育方法上,也有86%的孩子给父母打了4—5分,77%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但她也表示,对于妈妈们潜意识里“爱攀比”、“爱包办”的倾向应引起关注。

“横向比较也有其必要性,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但家长切忌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或假想敌!”市西中学心理老师李秀芬建议,妈妈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和兴趣,绝不能按照一个标准要求他们。主张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帮助他们一起开发潜能。

【相关评论】

一直以来,我认为中国妈妈是世界上最勤劳,最善良的妈妈。所以我不能容忍别人指责我们的妈妈。可如果抛开肤色和种族的偏见,我们客观来看待美国人对“中国妈妈”的指责,其实人家说的又句句在理。

中国妈妈爱攀比,永远以别人为标杆,我相信美国也有这样的妈妈。为什么这样的指责不会发生在国内?因为我们当局者迷,或者说我们国内的妈妈实际上是在一条船上,让有着同样行为与举动的人群来指责对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有当中国妈妈与美国妈妈放在一起时,我们才会发现彼此有如此之大的差异。

“中国妈妈”成为贬义词,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教育孩子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老母鸡式的教育,总是希望能一辈子呵护着孩子的成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孩子的前程同时也是父母的前程,上最好的小学,读最好的大学,然后找最好的工作。这样的教育方式之下,中国的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就被抹杀了,所以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啃老族”。而美国人则是放羊式的教育,父母管得少,老师管得少,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去工作。这样一来,孩子的创造力反而被激发出来,而这也就是美国引以为豪的开放式教育。

华裔的烦恼其实也是我们国内的烦恼。面对美国人对“中国妈妈”的指责,我们其实无需更多辩白,因为我们对孩子对孩子管得实在太多了。(关东客)

宝宝经常“六不愿意”,妈妈有妙招


宝宝不愿洗澡

让宝宝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把洗澡当作每天必做的事情。

在澡盆里放一两个小玩具,也很管用。对大一点的孩子,鼓励他自己洗就能调动他洗澡的积极性。

对于不喜欢用澡盆的宝宝,可以让他和你一起淋浴,记得脚下要放上防滑垫哦。

宝宝不愿理发

先告诉宝宝电推子会发出“嗡嗡”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避免被吓哭。让他知道头发理好后会更漂亮,小朋友和叔叔阿姨们会更喜欢他。

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让别人来理发,那爸爸妈妈就买个理发器,自己动手给宝宝理一个帅气的发型吧。

宝宝不愿剪指甲

趁宝宝睡着偷偷剪。然后告诉宝宝指甲长长了,里面就会爬满“小虫子”,吃到肚子里要拉肚子的。跟宝宝说大拇指是老大,食指是老二……左手从小剪到大,右手从大剪到小。

宝宝不愿睡觉

有些宝宝会依恋于某些安慰物,如毯子、喜爱的玩具、妈妈的衣服等,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在他的身边,但一定要记得经常清洗哦。

宝宝常会以哭闹、离开小床等方法“要挟”父母,达到不睡觉、不离开父母的目的。可从宝宝6个月开始,用渐进式方法进行训练他乖乖睡觉。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配以某种形式的奖励,例如墙上挂一张图,每独立睡好一晚在上面粘贴一颗星星等等。

宝宝不愿看医生吃药

去医院之前,尽可能让宝宝知道待会儿医生检查时会使用什么工具,比如听诊器、温度计等,只要宝宝乖乖的,这些东西都不会引起痛楚的。

买个造型逼真的玩具医疗箱,和宝宝玩医生看病的游戏,让他了解这个过程。告诉宝宝不吃药的话就要打针了,让他自己选,大多数的宝宝自然是宁愿吃药也不要打针的。

宝宝不愿吃蔬菜

把宝宝不爱吃的蔬菜集中起来,做得色彩鲜艳一点,用他的好奇心挑起他的食欲。

爸爸妈妈要做好榜样工作,带头多吃蔬菜,并表现出津津有味的样子。千万别在宝宝面前说哪个菜不好吃什么的,以免误导宝宝。

父母的“牺牲”给孩子太多压力


哈尔滨有一个单亲母亲,从儿子中考一直陪读到儿子考研。孩子两次考研两次失败,为了母亲他还想再考。但严重的抑郁症使他再也考不下去了。孩子持刀自残,母亲夺刀相救,结果误刺母亲,险些要了她的性命。这位母亲本来是一个性格开朗、工作干练的基层妇女干部。当她下决心进城陪读的时候,刚刚40岁出头。她拒绝再婚,辞掉工作,卖掉房子,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押在了儿子身上,就像一场赌博。母亲为儿子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使自己的生命黯淡了,没有了光和热。母亲的“牺牲”也使孩子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没有了自我选择的空间。结果换来的是什么呢?不仅是考研的失败,也毁了孩子的人生。

在一些父母的心目中,孩子是家庭的全部希望。不仅在家中一切为了孩子,一切服从孩子,业余时间也全搭给了孩子。好像孩子培养好了,就是自己的工作好了;孩子进步了,也就是自己上进了;孩子将来有出息,就是自己出息了。“牺牲自己,为了孩子”是理所当然的。而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则是得过且过,不求进取,“混呗”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对自身的充实、进取毫不顾及。

事实表明,自我否定感强的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其观念也常常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对自我的不满意导致了渴望子女出人头地的补偿心理强烈,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缺乏自信而衍生出来的消极、冷漠、保守、懈怠等等不良心理和行为特征,会通过有意无意、长期反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身上得到惊人相似的复制。如果当孩子将来成为人之父母之后,也来个自我否定,同样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岂不是对父辈的期望极大的讽刺么!由此看来,一些父母现在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孩子,不仅仅是牺牲了自己,同时也是牺牲了孩子应当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自信、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些恰恰是孩子成才所必需的。因为父母的成就动机既可为子女提供样板,又可以为子女提供一个促进其成就动机的家庭气氛。

父母的行为胜过任何说教。那些希望以牺牲自我为条件换取孩子成功的父母们,当心也“牺牲”了寄之于厚望的孩子!

洋妈妈中国择校经


不可不看的洋妈妈中国择校经!我和每一个老师一样,希望教出来的孩子能独立地思考,长大以后能改变世界,解决社会问题。什么样子的孩子是一个成功的人?什么样子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我给我的孩子想选择最适合他的学校。

她是俄罗斯人,由于有一半韩国血统,长着一副“很中国”的脸庞,因此在中国当外教时还遭遇到不少误会;她精通六国语言,在北大读研时认识了德国籍的华裔老公并生出一个长得也很中国的小男孩;她是一个很强悍的母亲,不仅要在中国培养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把3个俄国籍的侄子侄女也带到南京一起养育,现在这4个孩子在南京同一所小班化初中读书;她是个“文字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用英文、俄文和中文“三国文字”记了整整10本约20万字的教子日记,并且还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择校经”。昨天,记者在孩子们的学校——南京24中见到了塔玛莎(Tamara)和她的4个孩子,一起分享这个“国际家庭” 眼中的中国教育。

她会六国语言的牛妈

4个孩子一起“中国养”

黑色的长发,黄色的皮肤,一口流利的中文,与想象中金发碧眼的外教不同,作为俄罗斯人的Tamara太中国的面孔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我的爸爸是俄罗斯人,妈妈是韩国人。因为爸爸是军人,从小我就跟着他全世界地跑。”来自俄罗斯奥伦堡州的Tamara笑称自己是个“联合国人”,曾在俄罗斯、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六个国家生活过,精通俄语、英语、德语、汉语、乌克兰语、哈萨克斯坦语等六种语言,是语言学、英语双硕士,后来又到北大学中文。

“1989年6月,我第一次来到中国上海,当时我坐着‘黄包车’在上海转了一天,发现这座城市很有文化。”以前都是从爸爸的口中和历史书上了解中国,Tamara表示自己来到中国,感觉真的不一样:“1997年再次来到上海,发现变化很大,以前拍的照片里窄窄的小街都找不到了,中国好像一天一个变化。”当初为了学中文来到中国的Tamara没想到有一天会留下来。1998年,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Tamara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德籍华人 KopperChan(陈国兵),还生下了儿子陈伟。2000年,还在学校念书的Tamara和丈夫决定把两岁多的儿子送到幼儿园。“有了孩子就要什么都为孩子考虑,中国安全的环境和历史文化的积淀让我觉得很适合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决定在中国定居。”Tamara说。

让人意外的是,Tamara要把中国式教育进行到底,还把三个原本生活在俄罗斯的侄子、侄女接到了南京,一起养育。据了解,这三个孩子来到中国后,也被迅速中国化,分别取名王惊虎、王熙龙和王秋月。

儿子陈伟和舅舅家的三个兄弟姐妹一起长大,这让他感到十分快乐。“小学时就是4个人住在一起,孩子很怕孤单,现在有兄弟姐妹陪他一起生活,他很开心呢。”据了解,因为要就近上学,Tamara特别在24中附近租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给孩子们住,而她每天要等孩子们学习完安顿入睡,她才回到江宁的家。“陈伟特别懂事,因为租的地方不够住,他就把床让给了其他人,每天自己打起了地铺。”

她总结出一套另类“择校经”

别人上奥数班,她让儿子“练拉丁”

孩子抄作业,她写信告诫“别当小偷”

“我的妈妈非常爱我们,但是她是个很严格、又很民主的人。她从小就告诉我们人要有底线,所以必须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陈伟说,“有一次,妈妈在看我作业的时候发现了抄的痕迹,她很生气,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妈妈让我写自省书,虽然我只写了一两百字,但是她回给我的信用中文写了3页之长。”陈伟告诉记者,妈妈在信中告诫自己,抄别人的作业其实就是在做小偷。“妈妈说,这就像饥饿的人去偷别人的饭吃,可是偷了一顿,下一顿还是得饿肚子,难道你要做一辈子的小偷吗?从此我再也没有抄过别人的作业。”

为儿子选择小班化学校,注重快乐教学

在陈伟小学五年级时,和其他很多中国家长一样,为了孩子念一所好学校,Tamara几乎跑遍了南京所有初中。“因为陈伟小时候协调性不是很好,在很多中国孩子在拼命上‘奥数班’的时候,陈伟每周六都去上拉丁舞课。”Tamara告诉记者,小升初时因为儿子没有“奥赛”证书,这让孩子要进南京所谓的名校变得不易。“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并不后悔。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从小学奥数会让他以后看问题变得很复杂。如果孩子以后打算在奥数方面发展可以从小学习奥数,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升学我不愿意逼着孩子学。”

Tamara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南京的“小班化学校”。“南京的名校一个班动辄四五十人,如果班级人数太多了,老师可能会顾不过来。当时来 24中的时候,一个班就是30个孩子,而且学校更注重快乐教学。据老师介绍,陈伟的成绩在班里一直不错,还经常在一些比赛中获奖:ACT口语比赛二等奖、 “希望之星”英语比赛一等奖等等。

经常开圆桌会议,一起讨论话题

据了解,现在每个周末,Tamara的家里都会聚集十七八个孩子,他们大多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围在一起吃蛋糕,有的时候也一起学英语,Tamara会给他们辅导,但不是做试卷,是学着用英语写故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Tamara经常在家中召开“圆桌会议”,有时候还会进行主题讲座。“有一次,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中学生必须知道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我们大家坐在圆桌边,每一个人拿出这篇主题文章开始讨论。孩子们告诉我哪些条件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习惯和规矩,哪些还没有能坚持。”

那天和孩子们谈话后,Tamara坐下来写教育日记。“这次我的感受是:虽然看见孩子还不完美,但如果每一个孩子能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题,每一项作业,每一个细节,我相信他们能做好任何事。”据了解,从儿子上学开始,Tamara就已经养成了记教育日记的习惯,因为思维跳跃,所以在记录时有时候会用俄语、有时候用英文,有时候也会用中文。目前这些日记已经记录了10大本,大约有20万字。

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在影响Tamara。“以前比起分数,我更关注孩子的家庭作业部分,字写得好不好,作业做得认不认真,因为这都是孩子学习态度的问题。我觉得孩子小事做好了,在大事上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孩子如果每次考试分数都很低,那也说明有问题了。”Tamara说,除了开始看重分数,她也改变了以前的饮食习惯。“以前我总会带着孩子在外面吃饭,但我发现很多中国家长更喜欢自己烧菜给孩子吃。除了卫生,在烧饭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分享快乐更重要。所以我现在也会烧一手中国菜啦。”

她是受欢迎的外教!

不过曾因“中国面孔”被误会“冒牌”

除了学生家长,Tamara在24中还有另一个身份——“外教老师”。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每周三24中都有一堂学生们非常喜欢的—— Tamara老师课堂。“在我的课上,学生不是在学英语,而是在学讲故事,我会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画了图案的作业纸,学生要先根据自己的想象涂上颜色,再用最近学的单词看图写故事,一年下来,学生们把自己的作业做成了一本故事书。”Tamara说。

南京24中的吴虹校长告诉记者,一次翻开学生们写的“故事书”,她发现几乎每个学生的成绩都是“A”,不同的是旁边加的“星星数”不一样。“每次上完Tamara的英语课,学生们学英语的兴趣都会大增。有好多学生说‘原来英语还可以这么学’。”

Tamara现在的工作就是在一些大学里担任外教。不过记者了解到,因为她的中国式面孔,Tamara刚来中国教书时还曾受到过质疑。“我长得太中国了,所以没有人认为我是外国人,因为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还有人甚至以为我是从大山里出来的。”Tamara笑着说。不过,Tamara的魅力很快让学生们迷上了英语。

“择校经”摘录

喂孩子一口饭,孩子能长大;教孩子思考,孩子能伟大。中学是每一个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和所有家长一样,我希望我的孩子有很好的环境学习,很好的老师教育,很好的教育理念引导。我和每一个家长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功,长大以后做一个优秀的人才。我和每一个老师一样,希望教出来的孩子能独立地思考,长大以后能改变世界,解决社会问题。什么样子的孩子是一个成功的人?什么样子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我给我的孩子想选择最适合他的学校。我的选择是24中。

●关键词:学习

一个高中的学生告诉我,她从幼儿园开始学奥数。上小学时,别的孩子弹琴,她做奥数题;她的表哥学画画,她做奥数题;她的同学上体育课,她做奥数题。因为奥数题,她妈妈天天批评她,因为奥数题,她几乎天天哭。到了中学,她妈妈让她上物理、化学和英语课。妈妈对她说,只要是她好好学习,在他们家她永远是最重要的人物。她告诉我,她没有朋友,同学也不喜欢她,因为她连自己的鞋带都不会系。我把她的话也记在了我的日记里。为什么为了得到父母的爱这个孩子需要满足那么多的条件,牺牲那么多的快乐?难道,学习就不能快乐吗?我选择的学校,必须要让孩子有快乐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班

周末和我儿子上课的同学说:“我们班人真多,有些同学老师都不记得叫什么名字。多数时间见不到老师因为老师忙改作业。因为人多所以不搞活动。”我的孩子享受了小班教育。孩子知道,在每一个老师心中,他很重要。

●关键词:吃苦

有一次上课时,一个来自启东,现在在南京学医的研究生对我说:“在我们家,上学很辛苦。上课很早,下课很迟。我们只有四五个小时睡觉的时间。我们的试卷不是一张一张算的而是按斤称的。在我们家唯一的一条可以改变人生的路就是读书。能走出来的人都是幸运的。”她的话我也记在了日记里。选择孩子的中学,我想过这个问题。家长常常心疼孩子吃苦,但是如果别人的孩子能吃苦,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可以?“孩子吃苦”不是死路也不是毒药。学校教育就是要孩子能明白一个道理:当孩子辛苦,当父母其实更辛苦。——摘自Tamara的教育日记

家园共育:宝宝8大“不愿意” 妈妈有妙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野蛮,耍小脾气,这个不愿意做,那个不肯听。此时,爸爸妈妈不要一味的责骂,而是要耐心地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学会改正。

1、宝宝不愿洗澡

让宝宝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把洗澡当作每天必做的事情。

控制好房间和洗澡水的温度很重要,宝宝要是觉得太冷或太热,当然就会闹别扭了。

让宝宝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

在澡盆里放一两个小玩具,也很管用。对大一点的孩子,鼓励他自己洗就能调动他洗澡的积极性。

对于不喜欢用澡盆的宝宝,可以让他和你一起淋浴,记得脚下要放上防滑垫哦。

2、宝宝不愿剪指甲

乘宝宝睡着偷偷剪。

告诉宝宝指甲长了后,里面就会爬满“小虫子”,吃到肚子里要拉肚子的。

跟宝宝说大拇指是老大,食指是老二……左手从小剪到大,右手从大剪到小。

3、宝宝不愿理发

选一个宝宝喜欢的理发师比选一个技术出色的理发师更重要。选好后最好能长期固定下来,当陌生的理发师变成了自己的朋友后,宝宝就更不会排斥他来动自己的头发了。

先告诉宝宝电推子会发出“嗡嗡”声,让他有个心理准备,避免被吓哭。

让他知道头发理好后会更漂亮,小朋友和叔叔阿姨们会更喜欢他。

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让别人来理发,那爸爸妈妈就买个理发器,自己动手给宝宝理一个帅气的发型吧。

4、宝宝不愿睡觉

有些宝宝会依恋于某些安慰物,如毯子、喜爱的玩具、妈妈的衣服等,你可以将这些东西放在他的身边,但一定要记得经常清洗哦。

宝宝常会以哭闹、离开小床等方法“要挟”父母,达到不睡觉、不离开父母的目的。可从宝宝6个月开始,用渐进式方法进行训练他乖乖睡觉:

1、如已习惯抱着或摇动着入睡,先停止摇动,仅抱着睡。时间为4—5天:

2、放入小床并继续搂抱和抚摩;

3、不再搂抱,代之以拍背;

4、不再拍背,代之以坐在床边;

5、不坐床边,代之以站在附近,知道宝宝入睡后离开;

6、在宝宝入睡前离开。

有些宝宝半夜醒来后就不肯再睡了,这时候你一定要坚决地将他放回小床,别与他闲谈,或提供水或食物,要让他明白,晚上是用来睡觉的,不能干任何其它事情。

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配以某种形式的奖励,例如墙上挂一张图,每独立睡好一晚在上面粘贴一颗星星等等。

5、宝宝不愿吃蔬菜

把宝宝不爱吃的蔬菜集中起来,做得色彩鲜艳一点,用他的好奇心挑起他的食欲。

蔬菜太生硬的话宝宝一定不爱吃,可以在做菜的过程中加一点山慈菇粉和奶油,把菜炖得烂一点。

爸爸妈妈要做好榜样工作,带头多吃蔬菜,并表现出津津有味的样子。千万别在宝宝面前说哪个菜不好吃什么的,以免误导宝宝。

把一些蔬菜剁碎了包在饺子或者馅饼里,宝宝既可以换换口味,又摄取了多种营养。

6、宝宝不愿刷牙

好话鼓励。宝宝刷过牙后,一定要多夸他小嘴巴真香啊,牙齿好白啊。不刷牙的小孩子妈妈不喜欢……

让宝宝自己挑选可爱的牙刷、牙膏、水杯,在他刷牙的时候,播放《刷牙歌》,把刷牙当作游戏一样。

7、宝宝不愿看医生吃药

去医院之前,尽可能让宝宝知道待会儿医生检查时会使用什么工具,比如听诊器、温度计等,只要宝宝乖乖的,这些东西都不会引起痛楚的。

买个造型逼真的玩具医疗箱,和宝宝玩医生看病的游戏,让他了解这个过程。

告诉宝宝不吃药的话就要打针了,让他自己选,大多数的宝宝自然是宁愿吃药也不要打针的。

要尽量想方设法减少药的苦味,以便使孩子能够接受。比如,用两层果酱夹一层药粉放在勺子里一下喂进。汤药要煎得浓浓的,分几次喂进。鱼肝油类药物可滴在饼干上给宝宝吃。

8、宝宝不愿叫人

在出门前预先告诉宝宝如果遇到熟人该怎样对待,如果宝宝表现良好,回家大大表扬;如果表现不佳,要就明确指出“没有礼貌的小孩大家都不会喜欢。”

当宝宝拒绝叫人时,不用硬逼他,你可以把话题转移,等宝宝放松后反而有可能会想要表现一下,自动自觉地重新开金口:如果有其他小孩同时在场,而这个孩子很乐意叫人。就适当地利用一下这个条件。表扬大方叫人的孩子,利用宝宝好胜争宠、爱模仿的心理打开金口。

带宝宝外出时遇到熟人,你可以先跟别人打招呼,给宝宝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宝宝不肯叫人,那么告诉他,点头微笑也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让他学着试试看。

相信《不愿全盘牺牲的中国妈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妈妈的节日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中国妈妈”是坏妈妈? “中国妈妈”成为贬义词,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教育孩子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老母鸡式的教育,总是希望能一辈子呵护着孩子的成长。 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
    2021-12-15 阅读全文
  • 宝宝经常“六不愿意”,妈妈有妙招 宝宝不愿洗澡 让宝宝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把洗澡当作每天必做的事情。 在澡盆里放一两个小玩具,也很管用。对大一点的孩子,鼓励他自己洗就能调动他洗澡的积极性。 对于不喜欢用澡盆的宝宝,可以让他和你一起淋浴...
    2020-06-28 阅读全文
  • 父母的“牺牲”给孩子太多压力 哈尔滨有一个单亲母亲,从儿子中考一直陪读到儿子考研。孩子两次考研两次失败,为了母亲他还想再考。但严重的抑郁症使他再也考不下去了。孩子持刀自残,母亲夺刀相救,结果误刺母亲,险些要了她的性命。这位母亲本来...
    2021-04-09 阅读全文
  • 洋妈妈中国择校经 不可不看的洋妈妈中国择校经!我和每一个老师一样,希望教出来的孩子能独立地思考,长大以后能改变世界,解决社会问题。什么样子的孩子是一个成功的人?什么样子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我给我的孩子想选择最适合他的学...
    2021-04-25 阅读全文
  • 不愿午睡的孩子 小班孩子刚入园,多数的孩子午睡习惯时都很难入睡,不是说话就是搞小动作,因为他们都不喜欢在幼儿园午睡。说实在的,幼儿园入睡困难除了他们睡眠时和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应,还有家庭的错误教育式造成的。午睡对幼儿...
    2021-10-30 阅读全文

“中国妈妈”成为贬义词,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教育孩子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是老母鸡式的教育,总是希望能一辈子呵护着孩子的成长。 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

2021-12-15 阅读全文

宝宝不愿洗澡 让宝宝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把洗澡当作每天必做的事情。 在澡盆里放一两个小玩具,也很管用。对大一点的孩子,鼓励他自己洗就能调动他洗澡的积极性。 对于不喜欢用澡盆的宝宝,可以让他和你一起淋浴...

2020-06-28 阅读全文

哈尔滨有一个单亲母亲,从儿子中考一直陪读到儿子考研。孩子两次考研两次失败,为了母亲他还想再考。但严重的抑郁症使他再也考不下去了。孩子持刀自残,母亲夺刀相救,结果误刺母亲,险些要了她的性命。这位母亲本来...

2021-04-09 阅读全文

不可不看的洋妈妈中国择校经!我和每一个老师一样,希望教出来的孩子能独立地思考,长大以后能改变世界,解决社会问题。什么样子的孩子是一个成功的人?什么样子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我给我的孩子想选择最适合他的学...

2021-04-25 阅读全文

小班孩子刚入园,多数的孩子午睡习惯时都很难入睡,不是说话就是搞小动作,因为他们都不喜欢在幼儿园午睡。说实在的,幼儿园入睡困难除了他们睡眠时和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应,还有家庭的错误教育式造成的。午睡对幼儿...

2021-10-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