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教育随笔
发布时间:2021-05-17 小班九月教育笔记 小班幼师九月工作计划 中班幼师九月份工作总结九月教育随笔
每一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能帮老师干活,还能得到表扬……”。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钟爱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钟爱。”有的孩子说:“有时钟爱,有时不钟爱。”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取几个平时潜质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刻长了,潜质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理解,潜质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齐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咱们一齐来想个办法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孩子:“大家都想当排头,可排头只能有一个,咱们怎样办才能让大家都能当上排头呢?”陈天赐说:“能够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当排头。”其他孩子立刻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当不上的。”马亦心说:“能够轮换着当,这天你当,明天我当。”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咱们确定“轮流当排头”。每一天选两名小兄弟姐妹当排头。当排头时要聚精会神。
新的轮流当排头建立后,孩子们都很高兴,他们再也不去挤着当排头了。我也归纳反思了自我的不足。咱们总是请潜质强的孩子帮老师做事,只注重孩子的义务而忽视了孩子的权利,只注重孩子的服从而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长,咱们就剥夺了潜质强的孩子选取的权利,也剥夺了潜质弱的孩子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权利。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出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锻炼的机会分给每个孩子,不是吗?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十月教育随笔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情。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一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自己出去玩(宝贝们的快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最不开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师不高兴了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原来孩子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而是父母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景影响。
作为老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原来自己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瑣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四月教育随笔
今天我们去了户外活动里的涂鸦区,孩子们都很开心。纷纷走到了玻璃的凉亭下,先在一起议论看到了什么?原来哪里有上一次去过这个区域里的大班和小班的朋友留下来的画作。从我们小班的年龄特点出发,我选择了用树枝蘸一些颜料在玻璃墙面和管道上作画,画一些秋天树枝的痕迹。根据我们的秋叶飘的主题,进一步感受秋天树木的变化。孩子们都很乐意捡一些小的大的树枝,蘸蘸颜料在玻璃墙上,白色的管道上,画自己眼中树枝的样子。可我发现柳语悦小朋友动作比较慢点,开始我以为她不会作画,后来我观察到她是思考自己想要画什么,然后再慢慢开始作画。而和她同组的小朋友都在相互炫耀自己的作品,只有柳语悦在很认真的慢慢画。无论别的小朋友说什么,她都在慢慢完成自己的作品。
现在我们的主题是《秋叶飘》,根据现在天气的变化和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树木和捡落叶的活动,加深幼儿对秋天感受。我请幼儿捡树枝作画,出现不一样的情况的柳语悦,使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对于个体差异不一样的幼儿,除了要在幼儿面前多鼓励,也需要及时调整活动过程。
教师在设计幼儿活动的时候,除了考虑活动的目标和准备的材料,更多的是应该多多考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方式方法。除此以外需要经常观察和了解每个幼儿的之间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
九月教育随笔:老师,你犯规了
九月教育随笔:老师,你犯规了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游戏活动,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玩的快乐,也可以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到很多知识。可是在每次活动中,总有一些孩子有意或者无意的去违犯一些集体制定的游戏规则。确实是一件让我们头痛的事。
刘宸睿小朋友即聪明又调皮,调皮到他可以变着花样的违犯游戏规则。这不,今天的体育游戏是《猫捉老鼠》。大多数幼儿手拉手作“篱笆墙”站在圆圈上,两名幼儿扮猫在圆圈里面,八名幼儿扮老鼠在圆圈外面。老鼠要设法钻进“篱笆”偷“粮”(皮球),偷到的“粮食”可以让它滚出“篱笆”。游戏开始,扮猫的方灏和健楠非常灵敏,只见他们两人东窜西蹦,游戏好不热闹。
这时一只球正好滚到作“篱笆墙”的宸睿的脚边,炜辰顺势把球踢出了圈外。。。。。我看在眼了里。
又一轮游戏开始了,我建议让宸睿和另一名小朋友扮猫。我和小朋友一起拉手作篱笆。在游戏中,我扮演了一下炜辰的角色,但我没有偷偷的,而是幅度作大了一些,尽量让多数小朋友看见,几个坚持正义的小家伙喊道:“老师犯规了,老师犯规了”。
我故意做出检讨的样子:“我错了,我错了”。宸睿显然也看见了我的举动,站在那里,小脸儿有点红。“宸睿,快点捉老鼠,我们不再犯规了。”我大声喊道。。。。。。游戏继续,接下去的游戏炜辰非常守规。
虽然得到孩子们的“批评”,我却为自己加了这一段小小的插曲而感到欣慰。这小小的插曲显然胜过了生硬的说教。
九月教育随笔:沟通从心开始
九月教育随笔:沟通从心开始
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拾起点点滴滴的收获,我发现教育成功的秘密不是批评与惩罚。只有用爱去感化学生,用心与学生沟通才能创出教育和谐的新天地。
我们班的曦曦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女孩子,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讨人喜欢。可是,一回到家,爸爸妈妈就管不住她了,作业匆匆忙忙写完,字迹潦草,正确率低,总喜欢看电视。爸爸妈妈都把机顶盒藏起来了,她还能守着一个频道看个不停。久而久之,她会忘记做作业,忘记带作业,总是丢三落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很着急,打电话给她妈妈,她妈妈感到很无奈。怎么办呢?
趁着活动课的时间,我把曦曦叫到身边,想跟她谈心。她慢悠悠地走到我的身边,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好像是做好了挨批的准备。我对她微微一笑,语重心长地说:“听说你很喜欢看电视啊,老师特别理解,电视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特别是动画片,可吸引小朋友了呢!老师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喜欢看。可是,我也清楚电视看多了很不好,视力会下降,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会戴上深度近视眼镜,可丑了呢!最严重的,还会导致失明,身边美好的事物都看不见了,多可惜啊!”曦曦听了这番话,脸上出现了惊讶的表情,我想她是被我的话给震撼到了,知道多看电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于是,我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老师觉得作为一名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周一到周五放学回家就别再看电视了,等到周末的时候看一会儿,放松一下,想想也是很开心的呀!对不对?”曦曦点了点头。“老师也是这样的,平时上班的日子就不看电视,周末偶尔和家人一起看一会儿,聊聊天。其实呀,我觉得看电视还不如看书呢,电视都是根据书上的内容改编出来的,比如我们刚刚学过的神话故事《沉香救母》,后来就被改编成了动画片《宝莲灯》……如果每天做完作业之后,看个半小时课外书,你就可以一边读文字一边想象画面,创造属于自己的有趣故事,多么了不起啊!”我一边说一边摸了摸曦曦的头。曦曦嘴巴微张,仿佛是受到了启发,两眼也渐渐有神起来。
“老师知道,曦曦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肯定能够听取老师的意见,改正缺点。有的时候,如果实在控制不住想看电视,就告诉自己看书吧,看书更好。我们先试一周,看看能不能坚持,如果能坚持,老师买一份你最喜欢的鸡米花给你吃好不好?”曦曦一声响亮的“好”让我知道我们的沟通开始奏效了。
我也把这些情况告诉了曦曦的妈妈,她的妈妈对我的工作表示支持与感谢,让我对孩子的信心也倍增。一周匆匆而过,当我再找曦曦谈心的时候,曦曦一脸高兴地和我说她做到了;当我再打电话给她妈妈的时候,她妈妈告诉我曦曦这一周可自觉了。我为孩子的改变感到由衷的高兴。当然,我也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买一份鸡米花奖励给曦曦。我在班级举行了一次“颁奖仪式”,主角就是我们的曦曦,我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扬了曦曦在家的优异表现,是给她打气,也是给其他孩子提供一个榜样。
自此以后,一周,两周,三周……曦曦都能够做到回家耐心做作业,不看电视,坚持阅读。一个学期下来,她也先后获得了班级的“写话状元”“语文进步之星”,学校的“希望之星”……
假期里,曦曦会看电视,时间一长,她妈妈就会提醒她,超过规定时间就要告诉邱老师。曦曦一听,立马就关电视机,拔插头。我想,这不是对老师的畏惧,而是打心底里信服老师。老师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充满爱与尊重,那么孩子在心里也会尊敬老师。
爱无处不在,教育时机也无处不在。也许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几句掏心的话,让他们亲近了父母、老师,融通了父母间或师生间的情感;我们有心创设的一个个教育细节,同时也引发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一次次感动。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提醒自己:教育要从心开始,沟通更从心开始!
九月教育随笔:帮助孩子入睡
九月教育随笔:帮助孩子入睡
每次中午看午睡的时候我发现,咱们班总是有几个孩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以入睡,记得以前的时候,但是对于那些难以入睡的孩子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坚信这也是一个困扰咱们幼儿老师的难题。孩子难以午睡?我想:这也许与有的孩子正因在家有些不一样的习惯有关,例如:有的孩子在家睡觉时让家长陪着睡觉,有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午睡的习惯等,这些都与孩子在幼儿园难以入睡有关,那么咱们不妨试一下,给幼儿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咱们能够带领幼儿做一些安静的小游戏,还能够让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的睡觉方式等来让自我入睡,慢慢的让习惯成自然,另外咱们还能够将幼儿的寝室布置的光线暗一点、温馨一点,咱们还要注意对于那些个性难以入睡的孩子尽量不好不耐烦的尽心大声训斥,要给他们讲一些道理,让他们明白如果自我不睡觉,在那里做小动作、出声音、会影响全体孩子的。
此刻老师要看哪个小兄弟姐妹睡得最香,没想到这几个孩子个性感兴趣,这不,这天中午,这几个孩子既然都睡着了,我想这种方法也许适合这样的孩子吧,在以后的时刻里,我还会继续探索出更多的方法,以此来让那些难以午睡的孩子,能尽快入睡。
六月幼儿教育随笔
本次音乐活动绿色的家利用多种教学策略,通过导入、看图谱、学唱歌曲、创编歌词等各个环节,使孩子们整堂课都一直沉浸在快乐的音乐活动中。活动中主要采用图谱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活动中我运用了较传统的方法让孩子先听后唱的方法进行,先让幼儿在听后学习副歌”沙沙沙”,而后利用图谱的形式来理解歌词的内容,并让幼儿学着说一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并观察图谱的变化,形象直观的图谱,便于幼儿记忆歌词内容,掌握歌词节奏,也可以使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在本次歌唱活动中,设计了大树和小鸟的画面,还用树叶制作了声音的节奏图,激发了学习情绪,为幼儿更好的掌握歌词节奏打下了基础。而后在通过多种形式来演唱,《指南》音乐领域明确指出:能初步与同伴配合参与演唱、演奏、表演等活动,也愿意在集体面前单独表现。通过教师范唱,小组唱,集体唱、跟琴声唱等不同的方式,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幼儿较快的掌握了歌词内容。活动采用了看看、讲讲、唱唱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在合作中感受亲密的情感,同时也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十月教育随笔:午睡
十月教育随笔:午睡
等到我忙完我的午餐收尾工作之后,小朋友们已经在睡房间里甜甜的进入了梦乡,能清晰的听到孩子那沉重的呼吸声,我帮小朋友们盖好被子之后,正想坐下来写日记,刚拿来写日记的本子,耳边总好象有什么声音时有时无的响起。我悄悄的站起来,轻轻的走过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盖盖被子,把小手放进被窝里。当来到靠墙边的时候,刚才的声音变得清晰了,我生气的看了看她说:“桐桐,是不是想小便呀?”但没人,回答我,我纳闷了,弯下腰来仔细的看着她,确认这个声音是从她的嘴里发出的。原来,是桐桐小朋友在说梦话呢?只见她神情激动,手在不停的挥动着。我上前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头,用轻声的话语安慰着,又帮助她翻了个身,把弯曲的脚帮她伸直。终于,她恢复了平静,慢慢的放松了下来,真正的进入梦乡。看着她那甜美的笑脸,我松了一口气。
班级里经常总会有几个孩子做噩梦,有的时候还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午睡,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不能大声的呵斥和生硬的去摇醒他,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迅速的走到孩子身边,用轻轻的语言,亲切的抚摸孩子的身体或额头,以来稳定孩子的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孩子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入梦乡。讲梦话的孩子,有时话语很清晰,有时话语很模糊,内容各异。对于这些讲梦话的孩子,老师不要马上叫醒他们,应该从梦话的内容来分析孩子的情绪再决定怎样做。如果孩子脸上是笑嘻嘻的,还不时的发出笑声,那么就应该让孩子的美梦延续;如果是很委屈的,很惊恐的,老师就用语言和动作来帮助他们,轻轻的拍拍孩子的背,或者说给孩子翻一下身子,慢慢的改变他们睡姿等。
如果说孩子做的是噩梦,起床后还要和孩子谈一谈,充分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不再延续噩梦,享受午睡的甜美。
九月教育随笔:把孩子的优点放大
九月教育随笔:把孩子的优点放大
丁丁是个聪明的孩子,数学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可是在语文课上,总是走神,老师讲的听不进去。在一开始拼音的学习上困难很大,以至于在最后的拼音口语调研中没有过关。对此,和他家长联系了好几次,了解到他是一个比较慢热的孩子,在家总是懒懒散散,不愿学习,不想看书。孩子非要等妈妈下班之后才肯定做作业,不愿让爸爸辅导。家长对此也无能为力。这可怎么办呢?放学之后,我也留了他几次,好言相劝,效果不大。在几次考试中,他取得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有一次甚至考了不及格。就在这次考试之后,家长也意识到孩子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尽量抽时间认真辅导孩子学习。我也和孩子单独交流了,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也不太满意,愿意答应老师再认真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真的看到了孩子的一些进步,比如他愿意同大家一起读书了,虽然声音不是那么响亮。在课堂上,他虽然没有举手,但我也让他起来回答问题,起来朗读课文。这么几次下来,我发现丁丁朗读真的很有感情,声音也很好听。于是,我经常让他起来读课文,每次都大力表扬,在孩子们面前称他是我们班的“朗读状元”,这样他在课堂上也敢于举手发言了,学习也比以前有劲了。之后,我发现他写字也挺工整的,我又反复表扬他是我们班的“写字状元”,进步特别大。这样,他也越来越愿意写字,课堂上的坐姿也越来越端正,眼睛也有神了。之后的几次考试,丁丁再也没有考过不及格及格了,很多时候都能获得优秀呢。我想,如果我们能将后进生的优点放大,他们就有信心有动力去学习,必然会取得进步。这样,后进生将不再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