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分析:果果小屋快递记

发布时间:2021-05-05 幼儿园果果教案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

一、游戏背景:

幼儿园运动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其终身具有健康的身体奠定扎实的基础。我们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常接触的运动兴趣点—轮滑,纳入幼儿园特色课程之中,作为引发幼儿运动兴趣,养成幼儿运动习惯的载体,使幼儿受惠终生。

为了让幼儿能科学、安全地开展轮滑特色教学活动,我们与温州“一路溜”专业轮滑俱乐部合作,以开展“混龄式轮滑运动自主游戏”的形式共同研究探讨在专业教练的引领下开展幼儿园轮滑特色课程。

午睡起床后,轮滑队的孩子很快地吃完了点心,上厕所、塞吸汗巾等准备事项完成后就迫不及待地排队等待了,因为他们知道马上又到了他们最开心、最自主的时间了——轮滑自主游戏。孩子们相互合作穿戴好了轮滑鞋和护具,摆好了路线图,佩戴好了钱包,分配好了角色,游戏就在这有条不紊的氛围中进行了!

二、案例分析:

第一次游戏:放荡不羁

【事件描述】:

钱滨豪和邱子洛选择了“果果小屋”的保安一角,两个人整整齐齐地端坐在小椅子上,满心期待快递员上门。一会儿,时不时地有一两个快递员到来,林洲庆也来送快递了,一到达“果果小屋”,他就迅速地将快递扔给了钱滨豪:“快递!”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离开了“果果小屋”。钱滨豪站起身冲他大叫,意图将他叫回:“哎,你还没拿钱。”可是林洲庆早已滑到了远处。邱子洛在旁边安慰他说:“没事没事,他等下还会来的。等会儿再给他就是了。”两人又继续履行着保安的职责,果不其然,一会儿,林洲庆又来送快递了,一看到他来,滨豪激动起来:“你刚才送完了快递忘了拿钱啦。”说着将一元钱递到他的手里,林洲庆将钱随意地塞进准备好的钱包里,一转身,又滑走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世界里,玩得忘乎所以。

【教师解读】:

在这次的轮滑角色游戏中,“快递员”林洲庆的职责是将拿到的快递进行分门别类,运送到指定的收件地址。林洲庆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没有一处送错,但是在交接快递的过程中缺少了交流、互动与协商,甚至连对话都是极简的一句“快递”,礼貌用语在这里完全没有体现,这对于中大班孩子来说是亟待改进的。幼儿对游戏规则认识不够充分,忽略了快递员完成工作后能够取得相应的报酬这一客观事实,但一开始我没介入,因为我想看看孩子们在多次重复的游戏中会否有所改善,交流的话语会否丰富起来,但发现孩子们与同伴间的交往没我想象中那么好,后来我适时地介入,引导幼儿如何对话,如何完善游戏的流程。

【策略跟进】:(一起合同网 hc179.Com)

1.游戏前进行规则的详细讲解,并就具体细节强调示范。

2.及时表扬。

关注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各种相互交流、礼貌问询等交往行为,看到好的行为表现马上进行表扬,用真实的榜样法促进他们同伴间的交往能力。

【幼儿成长】:交往意识在进步。

通过游戏规则的讲解和及时的榜样法,孩子们的交往意识进步了一些,知道了同伴间交往、交流及对话的一些方法。

第二次游戏:安之若素

【事件描述】:

到了第二次的户外自主游戏,钱滨豪和邱子洛照样选取了相同的角色,这次是董一正第一个上门送快递,董一正平时就是个活泼、外向有礼貌的孩子。远远地就听到了他的声音:“你好,你的快递到了!”这时邱子洛接过快递认真地检查起来,她在核对地址,钱滨豪也凑上前来查看:“嗯,是的,这就是我们‘果果小屋’的地址,这是你的快递费。”说着将一元钱递给了董一正,随着董一正的一声“谢谢”,他们愉快地完成了这次交接。快递渐渐多了起来,桌子上摆不下直接堆到了地上。

【教师解读】:

经过上一次的游戏,大部分孩子能进行轻松、愉悦又文明的对话,可以看出,除了老师的介入以及引导外,他们也在一次次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对话与沟通的重要性。对话是相互的,只有游戏双方共同参与和回应,游戏才能顺畅地进行。

【策略跟进】:强化文明交往的重要性。

对话存在孩子们游戏过程的始终,贯穿全程,有无意识的对话,当然也有精心思考过的询问,有羞于开口的道歉,当然也心怀感恩的谢谢。有的话语令人记忆深刻,有的话语却又容易被孩子们遗忘。但偶尔利用生活环节和孩子们聊聊文明用语和生活常用问询,强调文明交往,更能激发他们的规则意识和交往能力。

【幼儿成长】:交往能力在提升。

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交往,游戏中、生活中、上课中,比如游戏时幼儿摔倒,会有孩子立马上前问询安慰,并感同身受,拿自己以前摔跤的例子来打比方,试图缓解同伴的伤心情绪。又比如数学课上,有幼儿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铅笔断了,马上又会有幼儿出谋划策,帮助同伴想办法解决,有的会直接跑到美工角去寻找多余的铅笔。交往能力的提升体现地淋漓尽致。

第三次游戏:相敬如宾

【事件描述】:

游戏进行到了下半场,快递员们送得也越来越顺手。所有幼儿都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又自主地游戏。这次,“快递员”宋星满送来了快递:“你好,你的快递到了,请查收!”邱子洛拿过看了一眼:“这个不是我这里的快递,我们这里是‘果果小屋’,你这个地址是‘锦江花园’的,你看,锦江花园内在那边。”说着指着远处的锦江花园,宋星满那回快递仔仔细细地对照上面的地址看了几遍,发现真的送错了,于是又改变路线往‘锦江花园’滑去。

邱子洛转头对钱滨豪说:“滨豪,你看,刚才的快递员送错了地址,我们差点就收错了呢!以后每个快递员来送快递我们都要检查仔细哦!”钱滨豪听完之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立马蹲下开始检查起了地上已经签收了的快递。看着孩子们这次的表现,发现他们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连大人也惊叹的行为,真为他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教师解读】:

游戏过程中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够正确地找到快递上的地址,偶尔就会出现送错快递的现象,当孩子送错快递的时候,我早已发现,但是只是在一旁用心观察他们接下来的行为和解决方式,所有对话以及最后的结果都让我万分惊喜,大班的孩子每一次进步都是质的飞跃,关键时刻,老师当个“懒人”,少点介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感觉收获更大,惊喜更多。

【幼儿成长】: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通过几次错误的快递运送,孩子们在同班的提醒帮助下,不断学习新的本领、技能,及时更正错误的行为和错误的交往方式。孩子们都掌握了让自己不断进步的方法,就是通过学习,虚心接受同伴给予的建议,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调整、更正。

三、游戏感悟:

在整个轮滑自主游戏中,孩子们从一开始懵懂无知、任意妄为到后来一次次地进步,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进步,在游戏中成长。交往能力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而我也在反思,如果当时第一次游戏时我不介入,让孩子自由发挥,那么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是游戏过程停滞不前,还是能产生更大的惊喜呢?教师该不该介入,何时介入,怎样介入。这是我们需要永恒学习和及时反思的课题。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小班建构区案例分析


一、案例实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了区域中的游戏,君意和羽翔小朋友来到了建构区,这是他们俩第一次在建构区活动,所以两人显得十分开心,他们在建构区里开心地玩了起来。等我在教室中转了一圈回到建构区,发现里面的积木散落在垫子上,一间房子、一个城堡的影子都没有。于是我问他们:“咦,你们搭了这么久积木,都搭了些什么呀?”君意小朋友摆摆手,羽翔小朋友说:“我刚刚搭了三个大房子。”我追问:“那你的房子呢?”他笑着说:“房子倒了。”接着他们俩都有些兴奋地说:“轰隆隆!房子都倒了!”孩子明年并没有因为房子倒塌感到沮丧,反而表现出了兴奋,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案例分析:

建构游戏一直都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它的操作性强,并且建构区气氛自由,幼儿可以在建构区里自由拼搭。对小班幼儿来说建构游戏特别能吸引他们,孩子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操作兴趣。由于年龄的限制,在操作初期,游戏缺少新意,游戏中搭建物的倒塌,反而刺激了幼儿,他们感到格外的兴奋,由于自控力较差,出现了破坏性的行为。为什么会倒塌?怎样解决?小班幼儿对游戏中出现的困难,还缺乏有意识寻求自我解决的调控能力。对小班幼儿来说,在自由探索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状况,甚至是破坏性行为。就比如在搭建房子的过程中,房子倒塌了,孩子们反而异常的兴奋,用手去推倒原本矗立的房子,出现了重复搭建再次推到在破坏中寻找乐趣的现象。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破坏,而是感觉到了游戏给大家带来的意外惊喜。老师应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三、指导策略:

走进幼儿的游戏,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成空间,在游戏初,幼儿会将搭好的房子破坏掉,再搭,再破坏,游戏反复重复。老师适当介入游戏,并提出问题:“房子没造好就倒塌了,太可惜了。”引发幼儿思考是否应该把房子破坏掉。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建构区中投放了一些毛绒小动物,让幼儿给小动物造房子,孩子们会根据动物的大小给动物造房子,并且慢慢意识到给小动物造好的房子不能轻易推倒,不然小动物就没有地方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建构区里再也听不到“轰隆隆”房子被推倒的声音了。

幼儿案例分析


案例:我们同行之间经常在一起研讨,小班的孩子在刚入园的这段时间,除了“对付”孩子们的哭,缓解焦虑心理以外,还得时常关注有尿裤子、拉裤子现象,而且比较严重,虽然我们老师们每时每刻都嘱咐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出上厕所的要求,但有的宝宝还是尿湿裤子,拉到裤子里,对此现象我展开分析。

分析:即使每次我们都是强调,随时都在提醒,看到这些孩子们的这种现象,我自己心想:可以安排自理能力强的幼儿在身边随时提醒经常尿湿裤子的孩子。避免经常尿湿裤子老师不知道。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首先,我们班李文梦是个孩子自理能力很强,适应能力也很强,又是一个细心的小女孩,我鼓励李文梦干什么事情都“携带”尿裤子、拉裤子的孩子,随时提醒该干什么该干什么,有什么事情不好意思跟老师说随时跟李文梦说都可以。但我们对经常尿裤子的幼儿也要亲密接触,使他们知道老师是爱他们的。

其次,为了让每个孩子的自理能力有所提高的意识,我们每天都是特殊对待这类幼儿,以强带弱,促使全班孩子一起进步,让家长放心。

最后,我们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经常沟通交流,家园合作慢慢改掉孩子的这种尿裤子、拉裤子现象。

小班随笔:果果的故事


肖春芬果果是我们班上一个可爱又爱哭的漂亮小女生,今天做完操回来,小朋友们正在喝水休息。这时有小朋友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果果把一盆花打翻了。”我过去一看,盆栽从窗台上摔下来掉在地上,一片狼藉。我刚想想大声质问是怎么回事,可看到果果紧张又害怕的眼神还有快要哭的表情,我便边收拾边放低声音说:“没事,以后不要乱碰了,知道吗?”这时嘉博对我说:“老师,果果不是故意的。我换鞋子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花盆,果果看见了帮我扶一下,结果不小心把花盆弄下来了。”我听了之后马上对果果说:“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果果的脸上露出了释怀的笑容,还对我说:“老师,我帮你收拾吧。”其他小朋友也都来帮忙,不一会儿我们就把地面打扫干净了。

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想:如果没弄清楚事情真相就大声质问果果,会给孩子带去多大的伤害,更何况这是因为孩子出于爱而不小心造成的失误。因孩子的心是很脆弱的,需要我们老师好好地呵护,才能健康又快乐地成长。

通过这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出现什么问题,都不应该随便处理,而要耐心询问,认真观察,妥善处理。否则,将错怪孩子,搓伤孩子自尊心,自己也会深深自责而懊悔不已。同时发现误解孩子时要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我们的主动认错,也是让孩子懂得做错事情要勇敢承认,也是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孩子会更加亲近和信任我们。

小班家园沟通案例分析


家长:老师,我可以和您谈谈吗?

教师:可以呀,有什么事情请您说。

(家长直接奔入主题,教师能热情接待,为谈话奠定好的开端。)

家长:我家孩子入园一个月了,每天早上都不肯上幼儿园。

教师:是的,孩子上幼儿园都有个过度期,时间长了,孩子渐渐会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每次接孩子时多在幼儿园里停留一会,如玩玩大型玩具、照照相看看孩子对幼儿园里的什么东西感兴趣。也可以给孩子带一件最心爱的玩具,这样孩子在离开亲人期间,会把依恋的情感暂时迁移到心爱的玩具身上,有助于减轻焦虑感。

(家长针对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教师能正确解答让家长知道孩子入园的焦虑期是有个过程的,应正确对待。在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孩子不适应,出现哭闹,排斥幼儿园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对父母有一种很深的依恋感。在父母身边孩子就有一种安全感,一旦离开父母,便会焦虑不安、哭闹不停。又由于幼儿园的生活对孩子具有一定的约束,孩子会感到处处受限制,所以很容易产生不愿上幼儿园的心理障碍。老师给予家长一些建议,并承诺在园会悉心呵护,耐心指导,带领孩子参与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有安全感,渐渐适应集体生活。)

家长:孩子说老师不喜欢我,小朋友都有书看,老师不给我。

教师:应该不会吧,是不是孩子自己找理由不肯上幼儿园呀。找机会,老师多拉拉孩子的手,多抱抱孩子,多亲近孩子,让孩子喜欢老师。

(家长听信孩子的话语,造成误解。孩子为不想上幼儿园说的话语,是不能相信的。安全感是人的第一心理需求,孩子离开父母、爷爷、奶奶等熟悉的人,前往幼儿园,是对孩子心理的一次巨大挑战,他会用他所能利用的一切手段来对抗成人这种“不理解幼儿心理的安排”,从而达到满足他安全心理需求的目的。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应消除误会,相互理解,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家长:这把老师费心了,可昨天孩子的手上有抓伤的印痕,孩子这么小,我们也蛮心疼。

教师:是的,昨天操作材料的时候有点小争执而造成的抓伤,伤口很小,我们及时处理了,不要紧。昨天放学的时候大致情况和孩子奶奶也谈过了。

家长:不会的,我家孩子手特别善,他是不会打人的,是不是有别的原因呀?

教师:是的,昨天两个孩子争抢玩具发生了抓伤。孩子们在园现在慢慢的开始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在平时游戏和交往当中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建立起规则来,在这个过程中,宝贝们年龄小,发生一些抓伤的现象,我们老师也会心疼和自责,同时也会着重注意这一方面。最近我们老师也在QQ群里温馨提示家长,在家里也要多给宝贝们一些相关的教育和引导,然后入园前给宝贝们剪好指甲,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来引导我们的孩子做到更好。

(家长和教师就孩子在园发生抓伤时间进行交流,并提出了教师对案例的处理过程。交往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与发展的,在活动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教师应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主动与家长联系并积极化解矛盾。)

家长:那老师发生这种事情,你们平常怎样教导孩子们呢?

教师:在活动前,老师都强调活动玩法与规则,教育小朋友之间不能打架,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玩架,都容易引发矛盾,造成危险。老师在活动中也经常巡视指导孩子,强调规则,让孩子们学会友好相处。孩子在活动中遇到有攻击性的孩子欺负自己时,如果自己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告诉老师求得帮助。当然面对这种事情,老师也会及时处理伤口的,正确引导并让孩子之间握握手,孩子的矛盾是很容易化解的,过一会儿他们还会向朋友一样又能玩起来。

(教师和家长探讨孩子的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与发展的,在活动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孩子们子之间交往的技巧,知道面对意外冲突要理智解决。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各在一次次的冲突、矛盾、协商中会发现人与人交往的规则,学习和体验别人的情感,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

案例分析:

这是小班开学一个月的家长与老师的一段对话,案例中反映的问题是小班教师和家长经常谈到的话题,案例中的孩子正处在刚入园的不适应期,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由于对身边的人和环境不适应,而产生不愿意上幼儿园,导致家长心中有疑虑和担忧。家长刚开始武断听信孩子的话,没有加以分析而直接找老师询问。

教育措施

案例中家长针对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而教师能耐心听家长的倾诉没有打断家长的话语,充分尊重家长,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教师对家长的问题有针对性回答,把家长当贴心伙伴,给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及时化解家长心中的疑虑。教师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着急,应给予孩子一个过渡期,家长也本着相信老师、尊重老师的心态,双方就孩子在园发生的事情进行对话,真诚而愉快。

教育效果

家园沟通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的桥梁,做好家园沟通对促进幼儿园教育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教师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耐心倾听,然后再一一向家长解释。教师详细向家长反映事故情况,让家长清晰事实真相,并结合平常活动中观察到孩子的发展情况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沟通时不同角度的切入,耐心倾听,仔细交流使得这次与家长的交流非常畅通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双方都是有效的沟通语言。教师和家长双方都注意沟通和表达技巧,使交流轻松愉快达到共识。由此看来,此次交流是有效的,是成功的。

反思与建议:

学前阶段的幼儿,其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还不完善,有时表达不清楚会引发家长对幼儿园工作误解。家园是一座桥梁连着幼儿园和每一个家庭,教师在园要关注到每个孩子,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当有状况发生时,能及时与家长沟通,告知缘由,及时化解家长的困惑。这个案例让我充分认识到: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只要对家长把握了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对孩子坚持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家园沟通与合作一定会取得很好的实效。

案例分析:“不爱玩”的小熙


自由活动时,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只有小熙一个人在小椅子上默默地坐着。每次游戏时,小熙总是一个人坐着。操作活动时,其他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搬小椅子去操作,只有小熙依然在原来的位置上。我邀请小熙和大家一起去玩,小熙却对我说:“老师,我不想玩!老师,我不会玩!老师,我就想坐着看着他们玩!”后来,我请小熙周围的小朋友邀请小熙,他显得紧张不安,大哭着急忙摆手说:“我真的不要玩,我真的不要玩。”我只好默默关注着他。

今天,小詹在玩玩具的时候,我看到小熙从椅子上站起来了,显然,他对小詹的玩具很感兴趣。我知道小詹乐于与大家分享,我对小詹说小熙一直看着你的玩具,他好像很想和你一起玩,你愿意和他一起玩么?小詹点点头,他高兴地跑到小熙前,把玩具给小熙,小熙摸了一下,又把玩具还给小詹,于是小詹给他演示怎么玩,小熙一直笑着看着。

也许今天对小熙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也许以后他能慢慢地走进小朋友中间。也许,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时间总会不期然地给予你微笑。

观察,是一个被老师熟知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我们去观察。初为人师,我对观察始终显得很疑惑,某一天,班里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真正开始了解观察的意义。

妍妍是我班上一个内向的女孩子,不论是游戏中,教学中还是在家中,她都是沉默寡言,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呆着。那天,我们正在开展角色游戏,妍妍第一次选择了最需要表现能力的“小演员”,我很惊讶,便开始特别关注她。妍妍从开始装扮自己变成一个“小演员”,拿起“话筒”,到结束游戏,我发现孩子的脸上始终洋溢着一丝淡淡的笑容,那是孩子最自信,最开心的笑容,是她在别的活动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笑容。这些发现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让我了解了孩子的兴趣。

观察既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也是教师把握幼儿已有经验、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基本途径。

五月幼儿案例分析


案例:

班级中有个孩子叫丁奥深,低年级的时候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中等。但是到了四年级,经常漏做作业,有时候甚至不做作业。和他交流过好几次,也和家长时常练习,家长试过打骂,试过说教,但都不管用,孩子还是经常不能把所有的回家作业都完成,有时候课堂作业也会拖拉。

原因:

1.家庭教育方法错误。该生家长文化水平很低,所以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但又不会指导孩子,选择了错误的教育方法。比如,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打,从不帮助孩子去判断自己做的对不对,应该怎么做。对于孩子的回家作业只会问一句:做完了没有。如果孩子说做完了,就不去检查。

2.孩子性格懒惰,缺乏耐心。这个孩子活泼开朗,玩心很重,常常会被其他同学影响。其实他思维很活跃,上课发言很积极,但做起作业来,字迹潦草,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做到一半就不做了。

3.缺乏教师的指导与鼓励。平时更多的是在批评与教育这个孩子,很少与他心平气和地谈一谈,缺乏与他的沟通,更不要说对他的指导了。

策略:

1.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由于孩子从小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所以从现在开始,家长每天都要帮孩子检查作业是否完成,并签名。各科老师批改回家作业后给予一定的反馈。

2.在班级中为他设立一定的职务,为老师、同学做事,得到老师的提拔,同学的尊重,借此提高他对学习的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和他聊聊天,问问他的生活情况。同时,经常谈谈他的学习情况,作业中的疑难地方,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使他感到我们之间的融洽关系,没有隔阂。

该生是班级中的“顽固分子”,改变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他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要有信心,有一天他会让人刮目相看的。

小班幼儿游戏区案例分析1


早上,程程很早就来到了幼儿园,一来就跑到娃娃家里忙开了。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忽然天天跑来告诉我说:“老师,程程在抢娃娃家的刀。”我一看,只见程程手里紧紧地拽着一把玩具刀,而涵涵和乐乐正想从他手里夺回小刀,乐乐嘴里还嚷着:“这是娃娃家的,这是娃娃家的。”问明原因后,得知程程从涵涵手里抢过小刀后一直不放手,要一个人玩,不让当娃娃家妈妈的涵涵切菜,烧饭。“程程,你是不是喜欢玩这把小刀啊?”

我问他,程程点点头,“可是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饭了,你不把刀还给娃娃的妈妈,妈妈就没法烧饭做菜了,那样娃娃可要饿坏了,你待会儿再玩好吗?”

“好吧”程程想了想,有点儿不情愿地将手里的小刀放了下来,去其他区域玩了。

【分析】这一案例说明小班的孩子在活动中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案例中程程拿着小刀不肯放这一行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且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还喜欢模仿,见别人拿什么就跟着拿什么,别人怎么玩也跟着怎么玩,这样当玩具缺少时就出现了争抢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除了用语言去调解幼儿之间的矛盾外,对小年龄幼儿来讲,同种类的玩具数量应尽量多一些,为孩子的选择、模仿创造条件,以减少因玩具不足而引起的冲突。

【指导策略】

1、教育幼儿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友好的游戏,而不是去抢别人的东西。

2、教师可以根据这次事情投放多点的游戏玩具,避免幼儿再次争抢,引起不必要的争执。

幼儿案例分析《怎么办》


在大班儿的这一节健康《怎么办》,老师运用了提问的方式给幼儿铺垫。首先这节课的准备材料有七巧板拼图,铃铛,还有多媒体课件。

导入环节教师运用了提问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眼睛、鼻子、耳朵对人体的作用。大班孩子喜欢挑战自我。接下来基本部分,首先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分析视频。教师抛出问题,请幼儿观看视频提出相应问题。这个时候幼儿就积极主动的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比如虫子,为什么会飞进眼睛,如果虫子飞进耳朵里面应该怎么样、虫子为什么会飞到耳朵里面、耳朵是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是耳朵里面有虫子比较喜爱的东西。教师适时对儿童的问题进行一一的答复,教师做小结。如果以后虫子飞进耳朵里,你们不要着急可以自己先用手电筒试一试,如果不行马上请大人或者医生来帮忙。幼儿观看第二段视频积木塞进鼻子里教师依旧抛出问题,请幼儿自主观察提出问题,幼儿继续提出问题其实比如,孩子年龄小将将异物塞进鼻子里面。或者是异物塞进鼻子里面现在怎么办。再或者是这个时候用手电筒还有没有用。教师再次一一解答教师小结。我们的鼻子有时也会生病。遇到这种事情,我们可以先用手指头扣,如果不行的话请大人来帮忙或者医生来帮忙。幼儿观看第三个视频沙子掉进眼睛里观看视频,请幼儿自主性的提问,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方法讨论,a方法是用手揉,b方法是请大人帮忙,最后再次提出问题。

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小朋友的注意,请小朋友大胆的讨论,并且说出解决办法。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带领幼儿做眼保健操告诉幼儿一定要保护自己的五官。本次活动是大班的健康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教会幼儿如何面对突发事件,并且给幼儿创造了轻松的环境。让幼儿有提问的情景,自主思考去提问,在基本环节,教师主要以提问为主,观看每一个视频时都会留时间给幼儿思考,让幼儿提出自己想知道不懂好奇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提问教师去解答培养幼儿提问意识。

相关推荐

  • 幼儿案例分析:节日的糖果 案例背景: 根据五月份主题“快乐的节日”延伸出了个别化学习活动“节日的糖果”。活动包括设计糖纸和制作糖果。 案例描述: 今天进行游戏的是付恩静雅和李文博小朋友。付恩静雅选择设计糖纸,李文博则是包糖果。...
    2021-06-2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美术《苹果树》案例分析 教师的语言 1.小朋友你们看!苹果园里的苹果树好看吗?(好看)农民伯伯也很开心,可是有一颗苹果树他很伤心,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伤心吗?幼儿(因为今年它一个苹果也没有结),你能帮帮它吗?(能)。你有什么好办...
    2021-05-17 阅读全文
  • 2024小班分果果教案范例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分糖果教案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班分果果教案 篇1活动目标:1、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辨别多种果味的饮料。2、体验自己动手调制饮...
    2024-12-09 阅读全文
  • 小班糖果屋教案经典 研究与“小班糖果屋教案”相关的主题是本文的重点,以下内容仅供您参考,最终决策仍然需要您自己做出选择。新来的老师需要准备好用于课堂教学的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仔细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案是评估和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
    2023-09-09 阅读全文
  • 糖果屋小班教案11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一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需要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您知道幼儿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糖果屋小班教案11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主题:糖果屋小班教案 导语...
    2024-06-19 阅读全文

案例背景: 根据五月份主题“快乐的节日”延伸出了个别化学习活动“节日的糖果”。活动包括设计糖纸和制作糖果。 案例描述: 今天进行游戏的是付恩静雅和李文博小朋友。付恩静雅选择设计糖纸,李文博则是包糖果。...

2021-06-28 阅读全文

教师的语言 1.小朋友你们看!苹果园里的苹果树好看吗?(好看)农民伯伯也很开心,可是有一颗苹果树他很伤心,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伤心吗?幼儿(因为今年它一个苹果也没有结),你能帮帮它吗?(能)。你有什么好办...

2021-05-17 阅读全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分糖果教案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班分果果教案 篇1活动目标:1、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辨别多种果味的饮料。2、体验自己动手调制饮...

2024-12-09 阅读全文

研究与“小班糖果屋教案”相关的主题是本文的重点,以下内容仅供您参考,最终决策仍然需要您自己做出选择。新来的老师需要准备好用于课堂教学的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仔细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案是评估和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

2023-09-09 阅读全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一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需要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您知道幼儿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糖果屋小班教案11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主题:糖果屋小班教案 导语...

2024-06-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