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打屁股对孩子性健康有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29

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资料可以作为参考给我们一些学习工作灵感。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打屁股对孩子性健康有影响》,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家庭问题研究实验室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遭受打屁股或其他体罚的孩子,长大后其性问题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新研究主持人之一默里·施特劳斯表示,研究人员对4项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父母打孩子屁股或其他肉体惩罚与青年期的以下三种性问题的增加具有极大的关联性:1.言语或者暴力强迫约会对象与之发生性关系。2.婚前性交不使用避孕套等危险性行为。3.性受虐狂(只有打屁股等体罚才能性唤起等)。

这些研究结果连同100多项其他研究结果表明,打屁股是导致性暴力及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多项研究结果与打屁股负面作用调查结果吻合率为93%;90%的美国父母打孩子屁股,因此,防止性暴力和关系暴力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另外,其他研究表明,打屁股并不比其他管教孩子的方式更有效,因此父母没有必要动辄狠打孩子屁股。

一项以32个国家14000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新调查发现,29%的男生和21%的女生发生过强迫性行为。该调查最重要的发现是,小时候体罚每加重一级(根据轻重将体罚分成四个级别),男性发生言语性强迫行为的比率提高10%,女性强迫性行为比率增加12%。体罚与暴力性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更大,体罚每加重一级,暴力性行为的几率就会猛增:男性33%,女性27%。

此外,施特劳斯发现,小时候受体罚最轻的人长大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比率为12.5%,而小时候受体罚最重的人长大后发生危险性行为的比率则高达25%。施特劳斯还发现,与从来没被父母打过屁股的学生相比,童年遭受过体罚的学生发生危险性行为的比率更高。施特劳斯总结说,研究说明,打屁股等体罚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这正是造成不安全性问题的关键。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对孩子有影响的几点:家长的注意


日前,德国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令人最害怕的声音”竟是婴儿的啼哭声。上海现在大部分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他们舍得让孩子大声啼哭而放手不管吗?事实是,申城不少医院经常接到因过度哭泣而来就诊的婴儿。这其中,除了婴儿本身潜在的原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父母养育不当造成的。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2007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中国和德国的心理学家不约而同提出:年轻而没有经验的父母对婴儿的养育失误,容易造成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障碍,严重的会导致社交恐怖症。

母亲抑郁婴儿对人没兴趣

中德心理治疗大会上,德国心理学教授Thiel-Bonney研究发现,从1999年到2006年,德国宝宝婴儿期的“调节障碍”中,过度哭泣占47.4%,没有得到良好照顾和治疗者,长大后相当一部分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焦虑问题。

Thiel-Bonney教授用录像展示了一位年轻的德国母亲和她儿子的互动场面。整整半个小时,5个月大的男婴只瞟了母亲一眼,而这位年轻母亲或者愣愣地看着东张西望的儿子,或者淡淡地说“你终于不哭了”,或者左顾右盼———她不懂如何与自己可爱的宝宝交流。婴儿天生有注视人脸的愿望和能力,这对母子之间的沟通渠道却中断了。原来,这位母亲有强烈的产后抑郁情绪,对孩子的哭泣十分厌烦,拒绝照顾他,丧失母爱的婴儿渐渐压抑自己的需要,对人也越来越没有兴趣。

专家表示,这样的婴儿如果不及时治疗,长大后必然出现严重的人格问题,甚至可能患上社交恐怖症。

母乳喂养宝宝更有安全感

如今时尚的新妈妈们每天做运动,身材恢复得很好,但运动内容不包括“抱宝宝”,所以宝宝们似乎更喜欢和保姆玩。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张志刚认为:婴儿吸吮母乳,不仅从母亲那里获得生理营养,而且也在心理上获取爱的养料———更有安全感。产妇如果不是因为生理问题无法提供乳汁,就应该尽到母亲的天职。Thiel-Bonney教授也推崇母乳喂养,她表示,如果不得不人工喂养,那在喂奶粉的时候也要把宝宝搂在怀里,轻声细语地安抚,让宝宝体会到父母的爱。

婴儿期没有得到足够关爱,成人以后可能出现的人格问题包括:很难接受他人的亲近,无法信任和接纳他人,很难接受爱和给予爱,害怕和无法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

忽冷忽热宝宝易焦虑成习

张志刚教授表示,婴幼儿时期妈妈爸爸抚育孩子的方式会影响着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模式。

一些年轻父母养育孩子没有经验,有时怨恨宝宝,或疏远宝宝,有时又觉得对不住宝宝,又是搂又是亲。结果,因为对宝宝忽冷忽热,态度无常,弄得宝宝搞不清楚妈妈爸爸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回应其身心需要,这就容易使小宝宝焦虑成习,导致孩子将来发展出矛盾焦虑型的人际模式。Thiel-Bonney教授也发现,有的父母只关注自己的偏好,却没有估计宝宝的需要,其实“在对的时间给宝宝对的刺激”才是最好的。如果宝宝饿了,你却要拍他睡觉;或者宝宝想玩耍了,你却硬要给他吃东西,孩子就会反感焦虑。

另外有些年轻父母,尤其是年轻妈妈,因为忙于工作而疏忽了陪伴宝宝,这样的婴儿起初可能会哭闹着要求获得母爱,但因为得不到,渐渐他们就学会了压抑爱的需要,就容易变得比较孤独、内向,易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与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这就是回避型的模式。这样的人可能因为压抑自己对爱的需要,一生中都有可能找不到一段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的浪漫爱情。

张教授表示,前面两种是比较常见的错误育儿方式,而安全型的育儿方式是随时满足婴儿身心与情感的需要。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人喜欢的,长大以后,他们更容易建立人际信任,交往能力也更强。

“暗示”对孩子的影响


导读:暗示,可能帮助孩子也可能害了孩子。积极的暗示让孩子充满自信,主动而积极地面对生活;消极的暗示让孩子自卑、意志消沉、失去自信和主动的勇气。父母应审视自己的言行,看看你带给孩子的,是正向的积极暗示,还是负面的消极暗示。

事例1:周末我在家教儿子算术题,一开始我很有耐心,儿子也听的很认真,给儿子演示了几遍之后,我想考考儿子,就开始出问题。

“1+1等于几?”儿子很快答出来了:“2。”

“那2+2等于几?”儿子想了想说:“4。”

儿子挺聪明嘛!于是趁胜追击:“2+3等于几?”

儿子想了半天也没回答我,我有点急了,跟他说:“你有2颗糖,妈妈又给了你3颗,现在你有几颗糖?”

儿子还是茫然地看着我。我本来就是急性子,拉过儿子的手,提高声音说:“你好好数数自己的手指头,两个手指和3个手指加在一起时多少?”儿子继续摇头。我不得不皱起了眉头,忍不住把记数道具扔在桌子上,真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问题儿子怎么都不会。

分析:这位妈妈无疑在行为和语言上都直接暗示孩子,他做得非常不好,是个笨孩子,连简单的算术都不会。孩子这个时候会非常沮丧,为自己的“不会”忐忑不安,对自己做出“我很笨”的判定。在孩子不会的时候,家长应该思考,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还是孩子的能力未到,或者他当时并不能专心学习……而不是武断地传递给孩子“你很笨”的信息。

事例2:假期我们带着宝宝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玩,在游乐园的时候,好几个小朋友都嚷着要坐过山车,一个朋友说:“小优跟哥哥姐姐一起去。”我看看小优,她小声说:“妈妈,会摔下来吗?”于是我告诉朋友说:“我们家小优平时胆子就小,还是不去玩了,会哭的。”后来我们去动物馆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以和大象合影,别的小朋友都抢着去,朋友说:“小优不拍吗?”我看看小优涨红的小脸,赶紧帮她解围:“大象看起来挺吓人的,小优胆子小,不敢靠近它,还是算了,你们拍吧。”

分析:妈妈的话可能是无意的,而且出发点还是为孩子好,但却会害了孩子。孩子还没有行动,父母的行为就已经给他贴上了标签,孩子本来也许还跃跃欲试的,但父母的话无疑会让他心里开始嘀咕:“我是不是真的做不好?”于是,孩子躲在爸妈的身后不敢尝试。父母不正确的、消极的暗示,无疑是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孩子活在这种错误判断的阴影下,渐渐地就真的不会了。心理暗示的关键,在于让孩子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尤其在孩子犹豫、不积极的时候,给孩子动力。而如果父母采取了相反的做法,不仅不能给孩子动力,反而让他产生逃避的心态和低落的情绪,孩子渐渐地会习惯自我否定。

事例3:周末我在家大扫除,调皮的麦兜跟前跟后,好奇地打量着我。观察了一会之后,小家伙开始提要求了:“妈妈,我也要擦地板。”看着他一脸渴望的表情,我就给了他一块小抹布,让他跟在我后面。小家伙立马卖力地擦起地板来,虽然他确实帮不上忙,偶尔还得让我收拾下烂摊子,不过看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我还是忍不住夸奖他:“麦兜真厉害,都会帮妈妈擦地板了。”听了我的表扬,小家伙更卖力了,整整半个小时,麦兜居然没有半途而废,晚上我特意在全家人面前表扬了麦兜:“麦兜越来越能干了,都会帮我擦地板了,可懂事了。”吃饭的时候,平时最多事的麦兜居然乖乖吃了一大碗饭!

分析:这样积极的暗示对孩子才是有利的,首先,妈妈让他参与这个活动会让他变得比较积极主动,而妈妈的赞美,让孩子充满干劲,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个能干的孩子。妈妈的行为给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积极的信心:我需要你的帮助,你能做的很好。这有利于孩子肯定自己,认可自己,以后在类似的场景下,他也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成为一个主动有担当的孩子。

积极暗示对孩子的影响

1 积极的暗示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非常有必要。

2 积极的暗示能让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3 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当孩子在做意见正确的事情时,得到来自他人的积极暗示,他会在心里认可自己的做法,并将这样他认为不错的做法延续下去。

4 积极的暗示,对孩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让孩子更坚定地往美好的方向前进。

5 积极的暗示会让孩子相信自己,变成一个乐观、开朗的人,面对困难的时候也会更加勇敢和有耐力。

6 积极的暗示能让孩子更自信,从而可促进孩子的潜能开发。

善用暗示,让孩子更聪明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接受到的他人暗示主要是语言和行为上的,家长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下功夫,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1 积极的语言暗示

家长经常赞许孩子,正面引导孩子。如对孩子说:“宝宝今天很乖,自己主动吃完了午饭。”“宝宝今天和隔壁的小朋友一起玩时,主动让妹妹先挑玩具呢!”让孩子在你的语言间感受到你对他做法的肯定,产生自我认同。用孩子的优点和正确的做法暗示孩子,能让孩子乐意延续他的这些做法,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2 积极的行为暗示

孩子很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家长要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尽量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暗示,让他们所看见的、所模仿的,是良好的行为。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最直接和最形象的教材,因此,提供的信息,一定是要利于孩子的,不然就成为害了孩子的消极暗示。

消极暗示对孩子的影响

1 消极的暗示传达的是消极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多了,会让孩子形成消极的心态,变得多疑、恐惧、沮丧,也不能接受一点点挫折。

2 让孩子变得被动。消极的暗示会让孩子觉得一切都很不顺利,产生不良的情绪,因此采用消极回避的态度,没有积极去克服困难的动力。

3 消极的暗示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受挫。孩子在消极的暗示里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认识,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 消极的暗示让孩子变笨。这是事实,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从家长和他人的暗示里读出“我不聪明,我什么也不会”的信息,他会自暴自弃,真的朝这个方向发展。

电视暴力对孩子影响不利


导读:学龄前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传媒的影响,这是由于他们不能够区分现实与幻想,而且孩子们对于人们行为的动机与道德上的冲突还不能充分的理解。比如,电视上的人能够很快恢复身体上因暴力袭击造成的伤害,这样的场面会使孩子认为,暴力造成的伤害没有什么大不了,是可以忍受的。

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里,电视里的暴力场面对孩子们的行为有着相当持久的影响。在1982-1986几年间,每周电视中暴力节目所占的时间比重已经大大的增加了,而最近几年,电视中的暴力节目已有19%上升到了每小时27%。鉴于在此时段内孩子收看了电视节目,这些暴力就成为孩子们模仿的最有力的模式。

最近,国家儿童教育协会通过了《关于传媒暴力在孩子生活中所产生影响的立场声明》该声明指出:学龄前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传媒的影响,这是由于他们不能够区分现实与幻想,而且孩子们对于人们行为的动机与道德上的冲突还不能充分的理解。比如,电视上的人能够很快恢复身体上因暴力袭击造成的伤害,这样的场面会使孩子认为,暴力造成的伤害没有什么大不了,是可以忍受的。

对游戏的影响

孩子的本性通常会让他们渴望得到在节目中展示或者做了广告的那些玩具,有了这些玩具,他们在游戏中更会倾向于模仿而不是发挥想象了。孩子们仅仅模仿那些在电视上看到的行为,因此游戏中原有的想像力功能和表现力功能则遭到了破坏。电视广告中大部分和暴力有关的玩具范围相当狭小,因此就会危及玩具应有的功能——即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解释周围的世界。有研究甚至表明,一些孩子会将从电视上看到的行为用于现实生活中。

父母的帮助

让父母来管理学龄前孩子的看电视时间是个好主意,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对战争游戏和武器的狂热,对他们所看的电视进行控制是有效的方法。控制学前儿童看电视要比控制学龄期孩子要容易一些,因此你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建立一个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模式。

给你的孩子解释她所看到的节目,帮助孩子思考如何解释电视中的现象,理解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对电视节目作简单的评论,但不要带有暗示,让孩子自己通过联想,对自己因为这些戏剧性的情节和武器着迷而感到内疚。

询问孩子学龄前老师对战争游戏和武器玩具的看法,很多学龄前老师都不喜欢将那些商业化的武器玩具带入教室,同时很高兴你对这些问题表示关心。还可以和其他父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联合起来控制孩子对暴力节目的收看时间,以及不让此类暴力玩具在家里出现。尝试为孩子安排能够代替看电视的玩玩具时间,或者帮孩子找些健康的、非暴力的录像,鼓励他们将其作为看暴力电视节目的替代品。

不要忽视肥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导读:除了身体健康之外,肥胖同样也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如果说成年肥胖者对外界异样和青少年肥胖者却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同伴的眼神,肥胖会让孩子自我畏缩,逃避社交场合。

成年人都知道肥胖对健康有害,可奇怪的是父母,尤其是祖父母却很少有人对自己的孩子提出肥胖有害健康的警告,甚至有的家长从来不嫌自己孩子胖,只会嫌他们瘦。可不知你是否知道,肥胖儿童虽然表面上给人一种“胖的可爱”的感觉,但肥胖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却是老幼不分的。

你可能已经发现,许多肥胖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以及他们开始学习走路的时间往往都晚于正常体重、同年龄组的儿童。这主要是由于体重过重和生长发育过快所导致的体内钙供应量相对不足所造成的。肥胖儿童的肺功能(肺活量)也明显小于同年龄组的正常儿童,因此罹患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危险性也高于正常年龄组。长期的肥胖还容易使患儿发生高脂血症,从而导致罹患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发病年龄也比正常人提早许多。例如以前在成年人中多见的Ⅱ型糖尿病如今也在儿童身上出现了,据美国一家医院的统计,10年前该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都是40岁以上的成年人,如今则有30%的病患是儿童。而另一项调查则显示,3—4岁的超重儿童已经出现血压升高和高脂血症的症状。

除了身体健康之外,肥胖同样也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如果说成年肥胖者对外界异样和青少年肥胖者却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同伴的眼神,肥胖会让孩子自我畏缩,逃避社交场合。同学问有时无意间的谈论,以及个别人的恶意嘲笑,更会严重挫伤肥胖儿脆弱的心灵。

最后肥胖儿童选择增高产品要慎重。

过早教育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导读: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小小的就开始学习知识,认为早学就会多学到,就会更博识,其实不然。

问:我的儿子有2岁了。我很想让我的儿子早读一点书,您说我该怎麽办?(网友shuq)过早教育会影响心理健康么?

答:许多父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都很早地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以免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但根据有关研究,过早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并且学习方法有误的话,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主良的影响,也会影响进入小学后真正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因为在幼儿期,儿童的性格、情绪情感、能力、人格等方面都处在奠基的时期,这时让孩子学习他并不能完全理解的文化知识,会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情绪紧张,焦虑,严惩的还会出现逆反情绪、性格孤僻、尿床等。所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要注意一是时间上不要过早,一般在三四岁以后,二是内容上要照顾到儿童的兴趣,不要拔苗助长。

喜欢《打屁股对孩子性健康有影响》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打屁股、揪耳朵对孩子伤害大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作为中华民族的经典组训之一,一直流传至今。家长们生气要打,心疼也要打,父亲打儿子,儿子打孙子,也就这样一代代打了下来而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打孩童屁股或是其他的体罚方式,可能...
    2020-10-06 阅读全文
  • 离婚对孩子有影响吗 2018年2月14日,本该是浪漫的情人节,却在这一天民政局排起了长队,办理离婚手续的数不胜数。直言不讳的说,父母离异最受影响的还是孩子,伤的最深最痛的也是孩子,孩子无辜也无助,可以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
    2021-09-16 阅读全文
  • 对孩子有影响的几点:家长的注意 日前,德国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令人最害怕的声音”竟是婴儿的啼哭声。上海现在大部分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他们舍得让孩子大声啼哭而放手不管吗?事实是,申城不少医院经常接到因过度哭泣而来就诊的婴儿。这其中,...
    2021-12-25 阅读全文
  • “暗示”对孩子的影响 导读:暗示,可能帮助孩子也可能害了孩子。积极的暗示让孩子充满自信,主动而积极地面对生活;消极的暗示让孩子自卑、意志消沉、失去自信和主动的勇气。父母应审视自己的言行,看看你带给孩子的,是正向的积极暗示,...
    2021-05-26 阅读全文
  • 规则对孩子的影响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流传布置多少年的一句话,而众多的家长也是用这简单的七个字来要求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的教育关键是得从小树立规则意识。 孩子的规则是必须从小树立的,因为只有从小就让孩子们知道...
    2020-12-04 阅读全文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作为中华民族的经典组训之一,一直流传至今。家长们生气要打,心疼也要打,父亲打儿子,儿子打孙子,也就这样一代代打了下来而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打孩童屁股或是其他的体罚方式,可能...

2020-10-06 阅读全文

2018年2月14日,本该是浪漫的情人节,却在这一天民政局排起了长队,办理离婚手续的数不胜数。直言不讳的说,父母离异最受影响的还是孩子,伤的最深最痛的也是孩子,孩子无辜也无助,可以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

2021-09-16 阅读全文

日前,德国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令人最害怕的声音”竟是婴儿的啼哭声。上海现在大部分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他们舍得让孩子大声啼哭而放手不管吗?事实是,申城不少医院经常接到因过度哭泣而来就诊的婴儿。这其中,...

2021-12-25 阅读全文

导读:暗示,可能帮助孩子也可能害了孩子。积极的暗示让孩子充满自信,主动而积极地面对生活;消极的暗示让孩子自卑、意志消沉、失去自信和主动的勇气。父母应审视自己的言行,看看你带给孩子的,是正向的积极暗示,...

2021-05-26 阅读全文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流传布置多少年的一句话,而众多的家长也是用这简单的七个字来要求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的教育关键是得从小树立规则意识。 孩子的规则是必须从小树立的,因为只有从小就让孩子们知道...

2020-12-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