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放手--让孩子尝试生活

发布时间:2021-04-17 教育孩子笔记 怎样教育孩子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洋洋拿着杯子颤颤颠颠地走过来,一下把水泼在沙发上,妈妈马上把孩子拉开,一边收拾残局一边心疼地说:“你还小,不能自己喝水!要是换成热开水,那可不得了!”每次吃饭时,小彦都想自己拿汤勺舀饭吃,可奶奶怕弄脏地板、衣服,不准小彦自己动手,而是一勺一勺地喂给孩子吃。

晚餐结束后,妈妈收拾桌子,彬彬主动帮妈妈端盘子、收筷子,妈妈忙说:“快放下,你会打碎它的,等你长大以后再帮忙,出去玩吧!”

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差,是因为孩子们的懒惰不愿动手做事吗?其实不然,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动手。“做”是他们锻炼的机会。孩子一会走就有帮助妈妈们的愿望,2岁的孩子就会帮大人拿东西、跑跑腿,3岁的孩子自立愿望非常强烈,什么事情都想去干。但是他们还太小,能力有限,常常会把事办糟。这时,家长就应鼓励他们试一试,不要责怪或制止他们的行动,因为保护孩子的心灵远比不让孩子犯小的错误更重要。

独立生活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要从小加以培养。为了改变孩子一切依赖父母的状况,让他们了解父母的辛苦与不易,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父母应该舍弃那种过分的溺爱之情,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放手让孩子尝试生活。

首先,还孩子一些自由。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物质方面是富裕的一代,而在人身自由度方面却受到很多限制。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做任何事的机会与义务,使孩子渐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以为别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不懂得体谅和关心他人。因此,父母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动,要尊重他们“自己来”的愿望,凡是孩子自己能办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尝试。尝试是孩子学着独立的开始,是孩子迈向自立的第一步。还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从小学会锻炼,至少不要在他跌倒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将他扶起,让孩子自己通过双手独立地站起来。

其次,对孩子藏起一半爱。怜子之心,人人都有。但是爱怜不能缺乏理智,不能爱得太盲目,父母能够替代孩子一时,却无法替代一世。只有早日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让孩子用自己的脚走路,才是正确的选择。比如,孩子学着切菜,父母不必担心他会割破手指,在旁边看护着,只要教他方法,让他练习,自然就学会了。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整理书架、书桌,自己布置房间,有条件就让他单独睡觉。只有父母“离开子女”,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作为合格的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美好的东西,就是教会他们生存和生活以及创造的能力,而不是满足、娇惯或溺爱、放纵,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第三,经历适度的挫折教育。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挫折对每个人都是难以避免的。父母不可能永远扮演孩子的避风港,为孩子提供免于伤害的保护。孩子需要接受挫折的考验,需要经历失败的洗礼,才会逐渐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在孩子的尝试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会给孩子一种平凡而真实的教育。我们不必担忧孩子会因为一次被水烫疼、一次将衣服穿反、一次把碗打破等,就不愿进行新的尝试。这正是挫折赋予孩子的未来本钱,它可以让孩子懂得做事要毫不气馁、再接再厉、永不放弃,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在未来的日子里笑对人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胆、能干的孩子,是由既放心又放手的勇敢的家长培养出来的。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放手让孩子在尝试中吸取教训


放手让孩子在尝试中吸取教训每次xx到了棋社楼下,都要去玩一会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有几种像他这么大的孩子玩,若手不抓牢很容易把人甩荡出去.所以之前xx每次玩,我都会在旁边提醒并守护着.

今天我们早到了半个多小时,xx又要去玩.本我想让他早点上楼,好把之前没完成的作业补完,但xx非常不乐意.看到xx这样,我也没有强制要求.只是在他开始玩时,说了句自己小心点,从xx表情看得出他是把我这句话当着耳边风了,并还与我唱起了反调,把抓着两边护杆的手故意放松.

可没一会.他身边的同样的器材上来了位老爷爷,老爷爷因经常在这玩这个,他完全把手放开了.这个动作被xx看到了,他也学着放开了两只手.这时我也没给他提醒.我知道他若稍加快一点速度,一定会从器材上摔下来.我想让他尝试一次被摔痛的后果.果然xx的速度越来越快.终于身体失去了平衡.猛的从器材上摔了下来,器材旁正好有一排栏杆,xx的一双膝盖重重地擦撞在栏杆上.器材还在左右摇动.把刚趴起身的xx又再一次撞倒在地.我知道这次xx伤的不轻,但我仍没有上前去扶他.等他一瘸一拐的来到我身边时,紧紧地抱住了我,痛让他说不出话来.我没有安慰,也没有说话.只扶着他走上楼.xx知道自己不听劝,现受了伤,所以也没有哭出声.

到了楼上我让他坐下后,问:“你放手时,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安全?”xx看了看我,怯怯地说:“我看那位爷爷那么老了都敢放手,所以我什么都没想,也就把手放了.”我说:“爷爷虽老,但他常用,不管怎样他的身体平衡度会比你强.这也是妈妈为什么在你每次去玩时要提醒注意安全的原因,不是妈妈不相信你的能力,而是因为你还小.可你不但没有听取妈妈的意见,反认为妈妈是爱管着你,现你应该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了吧!”xx低声说道:“我没有预估自己的能力,就放手了.”我说:“不管妈妈说的再多,你都不会相信,今天摔这跤,就是让你尝试下这样的后果是什么.”xx听了不再出声.我相信通过这次的教训,应该会让他明白一些道理.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尝试!


妈妈对孩子的保护,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开始。根据调查发现,有9.5%的妈妈整天抱着婴儿不放。或许我们可以说,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从哄抱婴儿开始的。 三岁的小宝,个性非常顽皮。每次和小朋友玩不是抢玩具,就是插手管同伴的闲事,所以妈妈一刻也不容许他离开自己的视线。小宝想要做点什么,妈妈立刻飞奔而来。“要好好一起玩!”、“会不会痛?”一碰到问题,妈妈总以最快的速度帮小宝解决。 现代孩子的教育问题,缘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让孩子自己解决难题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妈妈事必躬亲,随着孩子的成长就会演变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造就出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换言之,出现一群没有“动力”的孩子。 为了避免这类困境,从小就必须让孩子尝试各种事物。散步回到家里,让他自己把脱下来的鞋放好;即使吃得到处都是,也要让他自己吃饭;脱下衣服,自己放入洗衣篮内;早上起床,自己洗脸、刷牙;吃点心时,一定坐着吃。 从幼年时期,便把这些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让他习以为常。一旦孩子长大,妈妈的唠叨会一下子减少许多。如果妈妈认为“孩子还太小,这样子太勉强啦……”什么事都抢着做,到头来,孩子会根深蒂固地认为:这些全都是妈妈该为我做的事。 孩子刚开始尝试时,通常笨手笨脚的,也可能犯错和失败。没关系,让孩子自己来,一旦孩子自己完成了,不妨给他赞美。这是教养孩子的第一步。

育儿观念:让孩子学会尝试


育儿观念:让孩子学会尝试

程新轩小朋友是今年来的新生,记得第一次看到他给我的印象是:小小的、黑黑瘦瘦的。妈妈说:“孩子在家很娇气,体质差,挑食,不吃饭,每次喂饭需一个小时,来这里主要是想锻炼一下他的自理能力,不过妈妈还是很担心孩子的吃饭问题”。她跟老师说:“孩子不吃饭,还得麻烦老师喂一下”。我点了点头,把这事记在了心里,心想:到了中班,大部分孩子都能自己动手吃饭,应该他也不例外,一定要他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这天,吃饭的时间到了,程新轩小朋友果然坐在那一动不动,还在那掉眼泪,并小声说:“我要妈妈,我不吃饭。”我当时没说什么,等我把饭菜分完一边鼓励孩子们说:“小朋友,今天的饭菜真好吃,你们每一个人都很棒,现在看谁能把自己的小肚子喂饱,因为这样小朋友才能长高,变聪明”。老师简短的鼓励,小朋友吃得可有劲了。

于是,我走到程新轩面前说:“你肯定也是最棒的,孩子,来,老师先喂一口,然后拿出你的小手,把你的肚肚也喂饱吧!吃完了,老师奖励你一颗大大的星星”。他含着眼泪不熟练地拿起勺子一口一口慢慢吃了起来,老师在一旁又表扬了一番。在放学时,又在妈妈面前夸奖了一番,他那小小的脸蛋露出了一丝丝得意的笑容。

现在已一个多月了,小轩轩吃饭虽然有点吃力,有时候会洒到桌子上,但对他来说是迈出了一大步,现在吃完饭总会告诉老师一声:“老师,我吃完了!”

爱孩子就要学会锻炼孩子,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人生,哪怕是摔跤,我们也只需远远看着,在心里为他喝彩加油!

育儿心得:不防让孩子自己尝试


育儿心得:不防让孩子自己尝试

时间过得真是快,转眼间俊仔都快满五周岁了,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也将走过三分之二,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我们——“家长”,并没有要求孩子长大了一定要成为一个多么有成就、多么了不起的的人物,只愿他能够像著名亲子教育专家陆惠萍老师所说的那样:成为一个懂得聆听身边人的需要,学习到能从挫折中复原自已,能快乐地与人共事,能用自己的意志力达成理想,并时刻有着一颗同理心的人。要做到这样,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一门需要我们家长长期学习的课程。回想陪俊仔成长的这几年,我们也总结了一些教导孩子的方法来与大家分享:

一、为了复印件,做好原件。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要求孩子做好这个做好那个,但家长自己却很难做到。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少同龄玩伴,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就更为显得孤单影只,因此孩子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上面,俊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深知看电视和玩游戏对孩子的危害,每当他要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行使我们自认为的“父母特权”命令他“不可以”,俊仔有时候会吵闹着不妥协,有时候看似遵从,嘴里却说:“你们自己都看,不让我看。”俊仔的话让我们开始反省,俊仔之所以这样的确跟我们自身的做法有很大关系。我们每天下班回到家忙完手头上的事情,不是玩手机做个低头族、就是看电脑上淘宝,古人云:上行下效,看来的确如此。既然俊仔会受我们不良的习惯影响,我们也希望能养成一些好习惯来影响他,作为父母,只有以身作则了。我们开始规定看电视的时间和玩游戏的时间,并且分大人时间和儿童时间,只要规定的时间一到,不管电视或游戏是多么精彩,我们都会停止。一开始,规定的时间到了,俊仔会找各种理由想继续下去,都被我们阻止了,现在,只要时间一到他自己会主动把电视或电脑关掉寻找其他乐趣。

生活中有类似这样的案例很多很多,我们的体会是要从自身做起,营造出一种气氛,父母的言传身教真的至关重要,有句话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为了复印件,我们力争做好原件。

二、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包办。

很多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还不会做,也做不好。孩子涮牙,我们帮挤好牙膏;孩子上学,我们帮换好鞋;孩子吃饭,我们把菜夹到碗里……可怜的我们真是操碎了心,真可谓是事无巨细,殊不知,我们在犯着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前些日子,眼看要到晚上睡觉的时间,我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提醒俊仔要去洗头洗澡了,他可能在专注着一些东西,没有理睬我们。几分钟后,我们又开始提醒,并告知再不去洗漱,我们就都去睡觉了,他只能自己独自完成洗漱,俊仔还是不理睬我们,或许他没有听到,又或许他以为我们只是开玩笑,我们商量之后,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如果他还是无动于衷,我们就真的睡觉去了。(在这得说明一下,平时都是爸爸妈妈协助他洗漱,爷爷奶奶参与得比较少)当我们第三次提醒他的时候,他依然没有动静,我们没有再多说一句话,上楼—关门—熄灯——睡觉了。此时,俊仔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哭着跑上楼,不断地敲门不断地哀求,我们坚持着没有开门,让他洗漱完再说。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知道爸爸妈妈这次的态度很坚决,只好边哭边下楼求助奶奶,没过多久,洗漱完毕的他再次来敲我们的房门,这次是他诚肯地道歉,为了不让他有被父母放弃的感觉,我们把门打开了,并且拥抱了他,告诉他,爸爸妈妈还是很爱他,希望他以后要懂礼貌,不能对他人不理不睬,也希望他做事情要用时间观念。第二天起床后,我叫他赶紧下楼洗漱,他没有再拖拉,一说到出门,也会用最短的时间自己把鞋换好。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其实我们的孩子已经在慢慢地长大,为了他们将来能够更早地独立,有时候我们有必要下一点“狠心”。

三、不防让孩子自己尝试。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是担心他磕着碰着,摔着撞着。磕磕碰碰,跌跌撞撞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只要保证孩子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我们不防放手让他多做一些尝试。俊仔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对什么都好奇,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摸一下,拍一下,那时候,高压锅放得很低,他伸手就能碰到,锅不热的时候,我们不担心,锅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就把他看得紧紧地,从来不让他靠近。他对那口锅一直很好奇,有一次,锅还有些余热,他又开始朝锅的方向走去,我们没有拦他,他表现得异常兴奋,双手放在锅盖上面,几秒钟后,手快速地缩了回来,并且哭了。我们吹了吹他的小手,没有过多地哄他安慰他,直到现在,俊仔也没再碰过高压锅。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必修课,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才能把这门课程修好!加油吧!

经验:让孩子尝试和老师交朋友


老师也能成为朋友,以前不敢想,现在是现实。

爸爸东子:

师生交往是老师与学生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师生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情感交流的最好方式。学校里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来实现。良好的师生交往,可以促进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学生需要母爱、需要友爱,同样也需要师爱。在校园生活中,学生们伴随着师爱成长,在教师的关爱下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得到发展。因此,爱是师生交往的基础。

说起师生交往,我想起了依依在她的《玩过小学》那本书里写的《美丽的田老师》。

田老师是依依刚刚成为小学生时的第一个班主任,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所说的“美丽”,可不仅仅是指老师长得漂亮,还表明老师有一颗美丽的心。

依依在文中写到:“我感觉到,每天都能看到田老师,真是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她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说话声音柔柔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就连看我们时的眼神都充满了关爱。田老师还喜欢和我们一起玩,这对于好玩贪玩的我来说,真是求之不得的。下课了她并不急着回办公室休息,而是带我们到操场上玩各种游戏。跟着她,总有玩不尽的花样,总有止不住的欢声笑语。后来我和别的小朋友玩的许多游戏,都是从田老师那里学来的。”

因为孩子喜欢田老师,所以特别喜欢上田老师的课,也喜欢上学,喜欢这所学校。每天都开心地背着书包往学校跑,放学了要和田老师说好几遍“老师再见”,才肯跟妈妈回家。

刚刚升入二年级不久的一天,依依放学回到家里,妈妈问她眼睛怎么又红又肿的,孩子忍不住大哭起来:“田老师要生小宝宝了,她要走了,她再也不给我们上课了!”经过我和她妈妈的一通劝,眼泪是不再流了,可孩子依然很伤心。

新换的老师,同学们一点也不喜欢。因为心里一直在想念着田老师,总觉得新老师太严厉,不如田老师那么爱她们。后来经我再三做工作,孩子才渐渐接纳了这个确实有几分严厉的老师。

从依依上学第一天起,我就告诉孩子,要爱自己的老师,尊重并理解自己的老师。

写到这,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的事:那一天依依返校(自2009年上高中后她就开始住校)前,流露出对语文没兴趣的情绪,我感觉事关重大,就向她了解详情。孩子说语文老师对她不好,她不爱学这门课了,因为开学两个多月了,老师从来都没有让她回答过问题。由于没有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温暖,冷遇中的依依渐渐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因此学习成绩直往下落。

虽然语文不是依依的强项,但是一直以来她都是很有兴趣学的,尤其是不断有文章发表,还出版图书,孩子对语文更是兴趣盎然,并由此想将来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可是对语文没了兴趣怎么能行啊?即使将来不从事文字工作,对一门重要的学科失去兴趣,也不可能学到应有的知识。为此,第二天我来到学校,找到她的语文老师,了解了相关情况。

从语文老师口里得知,依依的语文成绩一般,学习状况一般,作文一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体印象这是个很一般的孩子。当然,她也不知道依依上高中以前的一切,甚至她还以为依依十六七了,以前的语文和作文都一直很差。由于啥都一般,所以这个老师就没有把依依“放在眼里”,以至于上课时依依无数次举手,都不给她回答问题的机会。自上学以来,孩子一直很活跃,尤其是课堂发言,一直是最积极的一个,而几乎所有的老师也都喜欢让这个“小不点”发言。听了语文老师这番话,我感到震惊:依依怎么突然变这样了?!

通过对孩子的进一步了解,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缺乏沟通,导致恶性循环。

老师认为孩子一般,甚至不是好孩子,由此冷落依依。依依由于受到冷落,进而学习的积极性受挫,由此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成绩下降……

最后我让依依尝试和老师交朋友,主动找语文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后多向老师请教。同时我也告诉孩子,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如我们想象的一样,一是性格有差别,二是教育思想有别,但是无论怎样,你主观上要一如既往地对所学科目有兴趣,并投入热情。

后来,依依和语文老师作了交流沟通,改善了师生关系,由此孩子对语文的兴趣又上来了。过了一个月后,依依和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做了互换,依依由原来的英语课代表改当语文课代表,那个同学由原来的语文课代表改当英语课代表,而且得到两位任课老师的赞同。就这样,孩子又喜欢上了语文和语文老师。

女儿范姜国一:

要说和老师相处的事,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在乡下求学时的那个班主任温老师。

我刚转到新学校不久,班上又来了一名同学,他比我们班最高的同学还要高一脑袋,和我这个“小不点”比,就更是“高不可攀”了;再说年龄,他14岁,我9岁。可老师竟然安排他和我同桌。

最初,我并没有在意和他同桌,本来我旁边就是空着的,新来的同学没地方坐,暂时坐在我旁边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他在我旁边坐了一个多星期,我越来越觉得和他同桌太不合适。第一,他上课总有听不懂的地方,于是总是问我老师说什么,而那时我也刚来新班级不长时间,老师的一些方言土语我听着也费劲,不仅回答不了他的问题,而且还不能专心听课;第二,他很淘气,上课不时地做小动作,不是铅笔掉地上了,就是橡皮找不到了,晃动着身子到处找;第三,他还总欺负我,伸长了胳膊占了大半个桌子,挤得我缩在桌子的一角,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我开始盼着老师调座位,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老师有调座位的意思。我想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等下去,可是怎么办呢?虽然我和班主任老师还不很熟,但我还是想找老师谈谈我的想法。

在心里想了很多遍要说的话,那天一下课,我追着老师来到教室外:“老师,我们谈谈好吗?”老师愣了一下,笑着问:“你要和我谈谈?我们谈什么?”

“老师,我想请求您给我换个同桌!”接着我把理由详细说给老师听,最后还加了一点:“他是班里个子最高的,却坐在第一排,不仅挡着后面的同学,而且看起来也不整齐呀。”老师静静地听着我说,最后点点头说:“你说得有道理!”说着老师还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那我今天就给你调一个新同桌。”

我高兴地跳着说:“谢谢老师!”心里却在说:哇噻!事情解决了!

果然,再上课的时候,老师把他调到了后面,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个头和我差不多高的小女孩。我冲她笑着,心里甜滋滋的。嘻嘻,当时的我是不是也很有本事呀。

育儿心得:放手让孩子成长


育儿心得:放手让孩子成长

孩子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宝,是主心骨,是重中之重,是一切。孩子的好可以让一个家庭神采奕奕,扬眉吐气,孩子的不好会让整个家庭愁眉苦脸。所以如何教育孩子成了现在的热门话题。

在自理能力方面,起初,我们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包办。直到孩子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团团连自己穿衣服裤子吃饭都从没自己独立完成过。马上要过集体生活了,总有老师照顾不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才发现要放手了。不实施的时候,很随性,一旦决定了就要立竿见影。呵呵。这个就是家长的性格问题吧。吃饭不想自己吃,好,那就不吃,坚决不再喂他,饿了你自然会叫。同时,家里还完全控制零食。

家庭生活中,希望团团能够参与一些小家务的时候,我会强调妈妈很辛苦。请问有人心疼妈妈可以来帮帮我吗?哈哈,这个时候爱听好话的孩子就屁颠屁颠的过来搭把手了。小家伙爱跪在地板上玩,又可以拿这个做文章了。你要跪地板可以,要不我们一起把地板打扫干净吧,分工明确,一个擦,一个拖。虽然他擦得不够干净,也经常半途而废。我的目的只是让他知道原来爸爸妈妈每天都这么辛苦。有些事情重在参与是关键,让他能够有个概念就好了。就这样,我一般选择的都是诱导、鼓励的方式。也许这个方式不一定很好,但对团团还是有一点用场的。

放手吧,给孩子一片自我成长的天空!

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锻炼


作为妈妈,我觉得自己永远是一个新手。面对你不断出现的问题,经常是见招拆招,有时竟歇斯底里,甚至“扬言”不要你了,直到前天早上,你的强烈抗议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妈妈,根本不会爱自己的儿子,孩子是会经常犯错误的,也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母亲我需要的是不断的引导你,而不是嫌弃你,强制你接受我们大人的观点,妈妈那天已经向你道歉,不知你可原谅妈妈的无知?

今天中午爸爸的做法让妈妈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在妈妈眼里你永远是那么小,总不放心让你独自离开我的视线范围,每次放学回来你都想在楼下玩一会儿,可当我和爸爸没空时,就不让你玩了,而你总在尝试说服我们:“妈妈,那我自己在下面玩一会儿好了,等一会儿你叫我好了。”而每次我都马上拒绝了你,你已经7岁了,我都不曾让你一个人在楼下玩过,而妈妈的理由是:小区车子那么多,很不安全!因为有一次,你差点儿被一辆倒车的出租车压住,那天晚上妈妈一个晚上没睡好,妈妈真的吓坏了啊,妈妈无法承受你受到任何伤害。所以即便你每次抗议:妈妈你看丹丹(隔壁小女孩)比我小一岁,她老是一个人在下面玩,我也想下去啊!而结果是:抗议无效!

今天中午爸爸说:“朱易,爸爸给你一个任务。”你说:“什么?”爸爸说:“做一件你肯定喜欢做的事。去小区门口的小店买一袋细盐,是细的哦……”爸爸仔细交代了一番你就拿了钱出发了,可我说实在很不放心,心想还不如自己去呢,可还是忍住了,爸爸说:“你不放心就在窗口看着啊。”于是妈妈就马上打开窗子,看见你从楼梯上下来,跑得很快,妈妈就忍不住喊:“朱易!你慢一点啊!”可你根本没听见妈妈在叫你,一直跑到路口才看见你慢下脚步,妈妈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只见你左看右看,见没有车,你就走了过去,呵呵,妈妈那一刻真感到高兴。过了一会儿,妈妈就见你拿了一袋盐回来了,走到路口,你还是先左看右看,然后再通过的,过了路口你又转过头看着弄堂那里,妈妈觉得有点奇怪,哦,原来是爸爸学校的陈老师在叫你,她问你:“朱易,你在做什么啊?”你说:“我去小店买盐了。”陈老师直夸你:“真乖,都会买盐了啊!”呵呵,你的第一次单独行动圆满成功!妈妈给了你一个吻作为奖励。

有一首歌名叫《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妈妈觉得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要学会放手让你去锻炼,在历练中长大,有一天你才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而妈妈要做的就是学会放手,那才是真正的爱你。

相关推荐

  •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每天午睡起来,我们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孩子。 “老师,帮我穿穿衣服!”“老师,我的纽扣扣不上了!”“老师,给我系一系鞋带!”孩子的叫喊声总是把我们急的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不给他们穿吧,望着一张张可怜兮兮的...
    2020-10-26 阅读全文
  • 放手让孩子在尝试中吸取教训 放手让孩子在尝试中吸取教训每次xx到了棋社楼下,都要去玩一会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有几种像他这么大的孩子玩,若手不抓牢很容易把人甩荡出去.所以之前xx每次玩,我都会在旁边提醒并守护着. 今天我们早到了半个...
    2020-11-20 阅读全文
  •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尝试! 妈妈对孩子的保护,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开始。根据调查发现,有9.5%的妈妈整天抱着婴儿不放。或许我们可以说,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从哄抱婴儿开始的。三岁的小宝,个性非常顽皮。每次和小朋友玩不...
    2021-11-04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让孩子学会尝试 育儿观念:让孩子学会尝试 程新轩小朋友是今年来的新生,记得第一次看到他给我的印象是:小小的、黑黑瘦瘦的。妈妈说:“孩子在家很娇气,体质差,挑食,不吃饭,每次喂饭需一个小时,来这里主要是想锻炼一下他的自...
    2020-10-13 阅读全文
  • 放手,让孩子自已做 现在的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样样事情都由长辈包办代替。所以到幼儿园了,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比较差,意志力薄弱的现象。 父母和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独...
    2021-10-07 阅读全文

每天午睡起来,我们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孩子。 “老师,帮我穿穿衣服!”“老师,我的纽扣扣不上了!”“老师,给我系一系鞋带!”孩子的叫喊声总是把我们急的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不给他们穿吧,望着一张张可怜兮兮的...

2020-10-26 阅读全文

放手让孩子在尝试中吸取教训每次xx到了棋社楼下,都要去玩一会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有几种像他这么大的孩子玩,若手不抓牢很容易把人甩荡出去.所以之前xx每次玩,我都会在旁边提醒并守护着. 今天我们早到了半个...

2020-11-20 阅读全文

妈妈对孩子的保护,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便已开始。根据调查发现,有9.5%的妈妈整天抱着婴儿不放。或许我们可以说,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从哄抱婴儿开始的。三岁的小宝,个性非常顽皮。每次和小朋友玩不...

2021-11-04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让孩子学会尝试 程新轩小朋友是今年来的新生,记得第一次看到他给我的印象是:小小的、黑黑瘦瘦的。妈妈说:“孩子在家很娇气,体质差,挑食,不吃饭,每次喂饭需一个小时,来这里主要是想锻炼一下他的自...

2020-10-13 阅读全文

现在的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样样事情都由长辈包办代替。所以到幼儿园了,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性比较差,意志力薄弱的现象。 父母和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独...

2021-10-0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