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专家:“幼小衔接”家长要比孩子先适应

发布时间:2021-04-14

教育笔记幼小衔接。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家:“幼小衔接”家长要比孩子先适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校内开学典礼 校外“家长聚会”

校内是庄重的开学典礼、校外是热闹的“家长聚会”,仅一道校门之隔,却上演着两种全然不同的景象。开学当日,在武昌区水果湖第二小学,记者看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8:30,开学典礼正式开始,在外等候的家长则聚在一起聊天,谈论着各自的孩子。 “你孩子是一班的啊,我的也是呢。”“我那家伙特别闹,上幼儿园时我就把他送去练书法了,希望他变得安静点。”……无论是熟识的,还是陌生的,只要谈到孩子,这些家长们便有了共同的话题。

大手牵小手,一起进学校

保安处的玻璃门上,贴着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不少家长纷纷掏出笔和纸,“记下来,接送孩子也方便些唦。”一位婆婆对记者说道。略显肥胖的她好不容易挤进人群的最前面,把纸张铺在墙上,费力但认真地抄写着。

9:30,看到孩子们放学出来,心急的家长纷纷迎了上去,生怕孩子找不到自己。家住水果湖附近的刘爹爹说,孙子刚上一年级,以前上幼儿园都是他接送。

“孩子太小了,不放心,刚开始肯定是要接送的,等长大了再慢慢让他独立。”

不仅是家长,校门口的车也来了个大聚会。校门口的马路两边,几十辆私家车排成了两条长长的“车龙”,中间过往的车辆都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行驶。另外,在学校的栏杆处,也并排停放着许多摩托车、电动车或自行车。

在洪山区武珞路小学,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的情景。“大手牵小手,一起进学校”成为一年级学生的标志性写照,就连孩子已经开始上课了,家长们不愿离开,趴满了窗户口,堵塞了教室门。

孩子、家长里应外合老师唱起了“独角戏”

走廊上,有家长对着教室里的孩子招手,有家长拿着相机对孩子拍照。教室里的孩子都把目光转向了教室外的家长,有的还站了起来,老师好像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一样。

对此,该班班主任称,孩子刚进入小学,第一天开学,家长都希望清楚了解孩子的一切,这可以理解。但正常开学上课后,家长还这样的话就不好了,首先不利于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会带动其他孩子的情绪出现不稳定,影响上课。

市教科院专家表示,这是幼小衔接阶段的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幼小衔接”家长要比孩子先适应才行。首先家长心态特别要平和,不要太以孩子为中心。幼儿进入小学就像进入一个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幼小衔接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再过一个暑假,幼升小的孩子就要升入一年级了,即将要面对小学的课程,有的孩子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家长们在暑期就来帮助孩子进行幼小衔接的准备吧。先看看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一、从孩子已有经验出发

一年级数学教材的主要知识点有: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等。

教学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建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对孩子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键是能力的衔接

刚入小学的学生,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注意力易分散,而数学学科本身又不似其他学科生动好玩,所以,孩子对学习数学容易产生枯燥感,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习惯,为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做准备。

幼小衔接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的衔接,因此,家长应从培养孩子的视觉专注能力、听觉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入手,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摄取上。

入学前的孩子只需认识1~10以内的数字,掌握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即可,家长大可不必要求孩子反复练写数字,更不必让孩子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等复杂知识,这既容易伤害他们的手部肌肉,又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一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就能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如通过下棋、计时完成任务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学习角,培养孩子的自觉学习意识和自豪感;让孩子做家务、整理自己的物品,培养自理能力;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的交往能力。

三、创设学习数学的环境

幼小衔接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具体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假期中,家长可以尝试着做以下几点:

1.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一同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仔细倾听孩子对故事的描述,问一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

2.与孩子一起创设学习数学的环境。如一起为玩具、家里的物品贴上数字标签,在孩子的房间中布置一些数学趣味题、趣味故事,使孩子随时随地感知数学的存在。

3.联系生活,引导孩子对数数、形状、数量关系等有初步的感知和认识,可以利用超市的排队长龙、屋顶的模样、餐前餐具摆放等生活现象来引导孩子学习,以此调动和保持孩子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及探究的冲动。

家长和网吧争儿子 专家支招:救孩子先问责父母


“儿子能不能不进网吧了,为了玩游戏你一次次的学会了许诺和欺骗,游戏让你快乐让你满足,可是你的行为却让爸妈难以承受!孩子,我该拿什么戒掉你深深的网瘾?”这段充满无奈的文字,出自西安北郊一位父亲。他今年刚上四年级的儿子上网成瘾,为了能进网吧玩游戏,从撒谎到旷课,这一切都让他的父母伤透脑筋。为了让孩子戒掉进网吧玩游戏的“瘾”,作为父亲的于强又是买电脑又是找老师,甚至大闹网吧对孩子软硬兼施,可是这一切并没有让孩子从游戏的深渊里爬出来。伤心无奈的父亲只好上网发帖痛诉黑网吧以及请求网友帮帮自己的孩子。

家长和网吧争儿子专家支招“救孩子先问责父母”

这位上网发求救帖的父亲,让人不禁联想到前段时间西安另一位父亲,他为了提醒更多像他一样的家长,绘制了一张西安黑网吧地图,还有的家长为了戒掉孩子的网瘾,不惜将孩子的大头像做成告示,张贴在各大网吧,以此来“禁止他入内”。如此用心良苦的父母,相信我们周围还有不少。到底该如何解救那些沉迷在游戏中的孩子呢?

“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星期五下午四点刚过,于强向老板请了事假,便匆匆赶往儿子洋洋的学校接其放学。在去学校的路上,于强在心里已经想了千百回,今天早早去接儿子,好好带他玩,免得他又跑去网吧玩游戏了。事实上,对于儿子,于强心里充满了愧疚感。妻子在外地工作,一周只回家一次,而自己平时工作又忙,对于孩子的照顾确实很少,如此一来从一年前起洋洋便染上了网瘾。近段时间更是变本加厉,常常逃课去黑网吧上网。孩子的变化于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是洋洋玩游戏的情况并未好转,为此父子俩的关系也越来越僵。为了缓和父子关系更为了完全戒掉儿子的网瘾,于强下定决心多陪陪孩子。

到了学校门口,看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家长接走,可是就没有看到儿子洋洋的身影,于强心里七上八下,连忙询问班主任王老师,没想到老师一句:“洋洋下午三点多说自己头晕就请假回家了!”让于强彻底傻了眼。“坏了,他又跑了!”心里又气又急的于强连忙往家附近赶。他把家附近城中村三个黑网吧找了个遍,也没看到洋洋的身影。于强气喘吁吁地一屁股坐在了网吧门口,愤恨的看着网吧门口一块写着禁止未成年入内的牌子,心里盘算到底洋洋去了哪里?于强喘口气后又继续找,一家家网吧挨个找可依然没有。

眼看天已经黑了,于强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他顾不上换衣服,全身瘫倒在沙发上,心里不住的埋怨道:“这孩子我真是管不了了!”时针一秒秒中过去了,晚上八点还不见孩子的踪影,于强再也坐不住了,只好又出门寻找。没想到刚下楼,就碰到一个熟悉的小身影。这时,于强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冲到孩子跟前,一把抓住洋洋就往家里拖,回到家关上门,洋洋低着头一言不发的站在于强面前。正在气头上的他抡起巴掌就想打孩子,重重扬起的手掌突然停止在半空,洋洋见此阵势缩成一团蹲在地上,看着儿子的模样,于强只好放下手臂,他拉过洋洋并没有询问他去了哪里,他只自问了一句:“孩子,以后不去了行吗?爸到底要拿你该怎么办?”

“爸爸我再也不去玩游戏了”

“爸爸,你别生气了,我就是放学了去玩了会,我答应你再也不去网吧了好吗?”洋洋拉拉于强的衣袖诚恳的说道。“再也不去了”这样的许诺,于强这一年来已经听过无数次了,可事实上,被打被骂后洋洋照样会想着法的去网吧。

洋洋第一次进网吧应该是从一年前开始的,当时洋洋正上三年级,平时乖巧的洋洋有天晚上放学晚回来了一个小时,起初做父母的都以为孩子贪玩,也没多在意,直到后来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学习成绩也急速下降,为了搞清孩子的状况,于强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了一次,洋洋的回答躲躲闪闪只是说和同学在外面玩忘了回家的时间,于强觉得洋洋在撒谎,后来才从班主任口中得知,洋洋和班里好几个孩子每天都会去附近的小网吧上网打游戏,希望家长多注意些。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于强气得直哆嗦,从小到大这孩子没撒过谎,现在竟然为了游戏还撒谎,二话没说就抡起扫帚把洋洋狠揍了一顿,这一顿猛揍后,确实让洋洋安静了一段时间,每天准时回家、上学。看着孩子的变化,于强以为孩子真的改掉了玩游戏的坏习惯。没曾想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暴揍孩子一个月后,于强发现洋洋隔三差五就要零花钱,今天说要买文具明天说学校要买学习资料,于强也没多想,每次都有求必应,直到最近老师的一个电话才让于强彻底醒悟了过来。“洋洋的爸爸,你们孩子最近怎么一直说不舒服,还是带孩子去看看吧,不能老请假吧!”听完老师的电话,于强总算缓过神来,原来洋洋每天拿着零花钱一到下午就请假跑出去上网,到了放学点再回家。如此一来神不知鬼不觉,混过了老师和家长的法眼。

知道事情真相后,于强劝自己这次一定要稳住,不能生气不能动手,等孩子回家好好谈谈。下午五点洋洋准时回到家,于强强忍着怒气问孩子:“一连请了几个下午的假不去上学,到底去了哪?”洋洋知道大事不妙,低着头不说话。于强见状,气恼的告诉洋洋除了早餐费用外,以后不会多给零花钱。并警告儿子以后如果要是再去网吧玩游戏,就彻底别回家了!并让洋洋写下保证书。

“谁让小孩进网吧的”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零花钱也断了还写了保证书,可是于强心里明白,要想彻底断了孩子进网吧玩游戏的瘾必须找到病根。既然孩子喜欢玩游戏,那么我让他用家里的电脑每天玩上一小时,可是这样的计划并没有得到洋洋的认可。他理直气壮地辩解道:“在家里玩游戏沟通不方便。”

在家里玩游戏的计划失败后,于强只好每天想办法和洋洋的班主任随时沟通,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一到放学的时间,于强都会提前去接孩子。虽然这种紧盯术挺有效果,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为了孩子能够好好成长,于强和妻子商量了一番,让妻子从外地回来照顾儿子几年再说。

自从3月份妻子回到西安后,洋洋的确比以前懂事了许多。于强总算可以踏踏实实工作了。可是好景不长,一天下午于强正在上班,妻子急促的电话便来了:“老于,你快回来吧!洋洋下午又逃课不知道跑哪去了!”于强一听,脑子轰的一声好像要炸了,他气鼓鼓直奔学校和家附近的几个小网吧,终于在一家网吧的角落里,找到了正玩得起劲的洋洋,看着儿子玩得兴奋劲、电脑桌上摆放着没吃完的泡面。于强气一把把洋洋从座位上拎了起来,“走,回家!”走到门口,于强怒气冲天的对着网吧的老板一顿质问:“你们心也太黑了吧,孩子的钱也赚。不是写着禁止未成年入内吗?是谁让小孩进来的!我要告你们!”看着面前气呼呼的于强,网吧的老板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们打开门做生意,没理由不让人进来玩,你要告随便告!”

网吧老板轻飘飘的一句“随便告”彻底激怒了于强,他拨打了110,最终那家黑网吧也被关了门,可是没几天人家又悄悄地开张了。面对此,于强既无奈又心痛,孩子就毁在游戏上了吗?这一年来,于强软硬兼施各种方法都用遍了,可是儿子洋洋的网瘾依然没有消除,作为父母很是难过和自责。如果今年孩子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话,于强告诉记者他准备带孩子去专门戒网瘾的学校看看,兴许那里可以彻底让孩子回归正途。

专家支招“要救孩子首先得问责父母”

于强上网发求救帖,希望网友能够支招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该帖被无数网友转发和回复。有网友支招:“完全可以买两台电脑,每天他放学后,督促他完成作业后,然后和他一起玩一到两个小时游戏。这样父子关系又能得到改善又能让他玩得尽兴,估计如此就不会再进网吧!”也有网友希望“家长不应该孩子一出现问题就大骂黑网吧的不是,还是应该想想自己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到底够不够?所以要救孩子首先得问责父母”。

目前,我国“网瘾少年”已达到400万人,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困绕无数家庭和学校的一大社会问题。据教育专家介绍分析,网络游戏是青少年的精神避难所,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了太多的困难和问题,他们无法解决,只好沉迷网络,以逃避现实,并从网络中获得成就感。

家长和网吧争儿子专家支招“救孩子先问责父母”

著名素质教育家、“中国戒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曾表示,中国的孩子可能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人了。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竞争的压力、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使孩子压力过重,感到很累、很辛苦、感受不到快乐。在网游世界,他们主宰一切,自由放松。如此“天壤之别”的两个“世界”让孩子本能地躲避现实,因此他们一旦在网络世界寻找到了快乐,马上就会沉迷于网游当中。专家强调,网瘾是一种比较强烈的习惯,是一种认识问题。在了解了中国孩子的网瘾成因后,要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根本的途径就是温暖的亲情。

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听似简单,但实际上,这正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戒瘾方法。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多陪伴孩子并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其次,导致孩子上网成瘾的根本原因就是应试教育,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根本途径就是加强孩子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学校要尽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要让孩子在现实世界中感受到活生生的实际快乐和幸福。

大班家长沙龙—幼小衔接的讨论


幼小衔接家长沙龙讨论:

一、孩子进入小学前,您最担心的问题有哪些?

1、生活自理能力上

2、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3、交往能力、适应能力

4、作息时间

二、您为孩子升入小学做了哪些准备?

1、按时完成作业习惯

2、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自理能力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知识的准备

三、幼儿园为孩子生小学做那些准备?

1、知识、技能准备

2、作息时间

3、良好学习习惯的准备

老师的提示:

“小学的学习生活跟幼儿园是有很大区别的,孩子眼中的老师,由保育、教育兼备的呵护照顾型,变成了以教育为主的要求引导型;学习的方式也由幼儿园的随意玩,变成了强制学习;而行为规范、各项制度的增多,也给孩子带来压力。”家长应关注孩子在身心上能否适合小学的要求。怎样衔接?

上小学意味着白天要独自面临学习、生活、玩耍、与其他同学交往,所以父母可以在可掌控范围内大胆放手,让孩子独立选择和处理日常问题,帮助孩子更快地成长起来。定要注意让孩子在上小学前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像穿衣服、系鞋带,洗脸、漱口个人卫生的处理,扫扫地、擦擦桌子等,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但是家长要有耐心,可以在旁边多加指点,但是不能代劳。家长还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收拾自己的学具,整理书包。比如周末带孩子出门,可让孩子自己背一小包,将自己的小物品装进去,回家后检查有没有把东西落在外面等。

注意力培养。大部分孩子都比较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从现在开始,家长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时,和孩子一起做一些阅读、画画或者其他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但是要求他在一段时间内不开小差,专注地做好手头的事。一开始也许孩子只能坚持10分钟、15分钟,时间长了,慢慢地孩子就会越来越“坐得住”。

小幼衔接我们做了以下重点工作,同时和家长分享这些经验

一、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就是其中之一。

孩子上了小学,学习就成为他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与在幼儿园更多的以玩为主的活动形式完全不同。如果孩子没有在入学前做好这方面的必要准备就会对今后的学校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多年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的老师常向我们反馈这样一些情况:有些孩子不知道要回家及时完成老师留的各种口头、书面或是实际行动类的作业;还有些孩子在学校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针对这些孩子的问题,目前我们幼儿园很重视对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培养,比如,升入大班后,幼儿教师会常常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口头作业。这些口头作业由易到难,是孩子能做到和感兴趣的事情,不一定是书面作业,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任务,比如周一来幼儿园时带一个易拉罐;带一幅和爸爸妈妈合作的画;说一段自己的所见所闻;有时老师会请小朋友把今天学习的儿歌背诵给爸爸妈妈听,然后由爸爸妈妈记录下来,第二天由孩子转交给老师……这时家长要注意及时配合教师的要求,明白老师这样是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教育目的。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采取有意识地提醒和及时鼓励的方法,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和孩子聊聊:“教师刚才留的任务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在快到上幼儿园之时,如果孩子能够主动和积极地完成任务,家长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赞扬,强化孩子的意识;如果孩子忘记了还有没完成任务,或坚持性不够还没有完成、不想完成时,家长应该给与及时的提醒、帮助和鼓励,而不是在老师面前替孩子找借口和理由——轻易地错过培养孩子任务意识的机会。

二、培养准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

适龄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会感到与幼儿园的生活相比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比如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在小学里,许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

孩子上了小学必须能自己管理自己,比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自己安排课间的时间(喝水、入厕、游戏等)。在培养这类自我管理的能力时,家长应注意及时配合幼儿园在家里进行培养和加强。比如,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可以供孩子自己管理的学习与生活的小天地,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要多提供让孩子动手自我服务的机会,凡是孩子应该自己去做的事都让他自己去做,减少孩子对于家长的依赖,这时家长千万不要因溺爱而包办代替,我们还是常常看到挺大的孩子了,上学时从不自己背书包、书本都是家长给收拾、鞋带开了要坚持到家里让家长系,这些既反映了孩子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缺乏,同时更反映出家长认识上的欠妥和偏差,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家长应记住,在培养孩子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过程中要坚持使用正面引导和鼓励的方法,切忌用批评、挖苦和简单比较的方法。

三、培养从“小朋友”到“小学生”需要具备的良好个性品质

学龄前儿童对于即将开始的学校生活通常感到既兴奋又紧张。的确,一旦走进校园,他们面对的是不同于家庭或幼儿园的陌生环境。

大多数的孩子入学时还没有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较稳定的情绪,形成这一切需要时间和训练。他们需要相关的个性品质,来适应学校生活。在幼儿园我们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强化以下孩子们良好品质的形成。

自信——通过竞赛、展示自我的活动,让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自信的孩子通常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并且在第一次尝试失败后再做努力。

动力——通过学前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增强孩子的求知欲。

好奇心——通过有趣的活动,在保持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好奇心的同时,使他们能够从所有的学习机会中获得乐趣,鼓励孩子主动发问。

毅力——让孩子学会做事善始善终,懂得凡是教师要求做的事情都应努力完成。如: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完成;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不半途而废。

合作——学习能够与他人相处,学会与人分享快乐和遵守公共秩序,主动帮助他人。

我做这样一个比喻:幼儿园大班就好象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装配环节。是一个出效果的阶段,小、中班那是各种零件的制造和积累,大班是汽车的总装、调试阶段,这个阶段直接影响到汽车今后的运行,如果总装不好,会造成今后不必要的返修,也可能让以前辛辛苦苦准备的零件浪费掉,所以大家都应该重视这个“衔接”。大家不是经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我们不但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要在起跑线上拥有一个初速度。所以在此也想对在座的各位家长说,珍惜现在的“黄金阶段”多来关注一下孩子的“幼小衔接”,这可能花不了您多少时间,而且您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你现在投入的这些精力,是为了在不远的将来少投入更多更大的精力,由于您现在的投入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可是孩子们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家长必读:为何现在幼小衔接变得如此重要


孩子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开始兴致挺高,可几天下来就会发现,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不是把铅笔盒丢在家里,就是忘了老师让他带什么东西,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也说不出来,上学的兴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上课尿憋急了宁愿尿裤子也不举手请假;有的孩子不会听讲,不做作业不说,连基本的课堂常规也不懂,上课随便下位、说话、喝水,老师今天讲,孩子明天又忘。每天都有同学忘带书本和学习用具,还抱怨爸爸、妈妈昨天晚上没给他装进书包。有些孩子特别自私,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稍微碰一下就要告老师,既不知道谦让,更不懂得关心别人;还有一些孩子则不敢跟别人说话,不会和同学交往。如此众多的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家长应该为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作好一切准备。

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出视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和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就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还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家长们经常找我诉苦,要我帮忙。其实反观做父母的这样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更是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家皆受益的主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许多弯路。

亲子教育——幼小衔接,千万不能忽视孩子“情绪教育”,转家长!


幼小衔接,千万不能忽视孩子“情绪教育”

99%的家长不知道!

为幼升小提前“作战”,不少父母开始为孩子报拼音班、识字班、算术班,突击学知识。可是一项研究显示:幼小衔接阶段,父母最容易忽视的是“情绪教育”。

幼小断层变化容易让孩子有情绪问题

从幼儿园迈入小学,对孩子来说,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变,还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变化。

1

关系人的断层

师生关系由幼儿园的类亲子关系转向小学的权威型师生关系,孩子感到更大的压力和负担。

2

学习方式的断层

由自由游戏和探索式的学习转向课堂式、灌输式的正规科目学习,孩子需要花费较多精力学习知识。

3

行为规范的断层

自由自主的个别化要求转向更为严格的集体规范,遵循学校规则。

4

期望水平的断层

进入一年级后,家长和教师会对孩子赋予新的期望,孩子以学业为主,会减少游戏时间。

这些断层让孩子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从而出现沮丧、失落、自卑等负面情绪。

而家长则必须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辨识不同情绪,以健康的方式表达情绪,也能体谅他人,具有解决冲突和矛盾的初步能力,进而达到合群、乐观、与人分享。

在美国,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就被纳入幼儿学前准备的范畴,具体包括自信心、坚持性、自我认同、情绪表达、遵守社会规则、助人问题、对他人感受的同理心等。

专家认为,从孩子长远发展来看,幼儿就学各项准备能力中,社会适应比学业能力更重要。

别怕孩子“有情绪”

对一些家长来说,他们很希望孩子乖巧又听话,特别担心孩子“有情绪”。

其实儿童伴随着成长,情绪发展会越来越丰富,孩子有情绪不用担忧,关键是如何合理表达情绪。

宸宸是幼儿园大班孩子,在一次迎新活动中,他被同学一起推选为活动主持。但是,有一天,老师接到宸宸妈妈电话:“宸宸说他太累了,不想当了。”家长急得团团转,认为孩子不懂事,闹情绪。后来,老师了解到,宸宸不愿意当主持人,并不是说不出主持词,而是家庭给孩子太大压力导致的。一家人反复对孩子强调:这次就看你的了,我们都会去幼儿园看你主持的,要好好表现,别丢脸。

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是锻炼自信的好机会,但是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应该用积极快乐的情绪去表达,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这样的活动很快乐,能站在舞台就是最棒的”,而不是结果导向“你一定要表现好”。

就算再开心快乐的孩子,伴随年龄成长,也有他的烦恼,家长也应该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不应该压抑和忽视。最关键的是,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并给他们宣泄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可以通过一起看绘本,告诉孩子生气的时候不要发脾气,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甚至哭一哭、叫一叫,但是不能打扰到别人;可以深呼吸、看看风景、出去运动一下;也可以吃东西、玩玩具、做些喜欢的事情;也可以让孩子把烦恼画出来,或者设计一个游戏……

小小孩子也有人际交往力

别看孩子小,其实已经具备了基础的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的社会发展能力是情绪教育的重要部分,性格并不是决定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而社会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从小做起。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力,父母其实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在家里,家长总要把好吃的东西全部留给孩子,其实无意当中抹杀了孩子的分享能力。

如果小朋友在家里懂得与父母和祖辈分享最爱吃的食物,那么在学校,他也会乐意与同伴分享。

再比如,道歉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能让孩子站在他人立场来认识自己行为的一种方式。

家长们,在违背和孩子的约定时,你是否能放下父母权威,对孩子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当孩子安心做事,家长在一旁大声喧哗打扰孩子时,是否也能说一声 “对不起”?

有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其实很多是受家长影响,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

在家时,当孩子在客厅打球、不肯放下iPad,甚至做出超乎想象的破坏行为时,一些家长往往情绪失控,怒吼或者暴揍一顿。其实这样的权威只能维持“一分钟”,当下可以震慑孩子,可最终对于解决问题无济于事。

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可以更多地通过表达自己来告诉孩子感受,平静并且明确地指出孩子行为的后果,并且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或者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家长应重视“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新学期伊始,很多孩子走出幼儿园,走进了小学的校门。对此,部分业内人士提醒,离开幼儿园,步入全新的学习环境,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个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一些孩子会出现心理障碍,须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

幼儿园是一个五颜六色的童话世界,孩子在玩具的天地里生活,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与同伴做游戏。而当他们来到小学,看到墙壁是统一的白色、整齐的桌椅朝向黑板时,心里会会产生莫名的焦虑。在幼儿园阶段,不会有人要求孩子成绩的好与差,可是一旦进入小学,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就有了新的期望。同时,幼儿园不会对孩子作过多约束,可是进入小学后,严格的制度要求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个体的需求也不再被重视,孩子必须摆脱任性的习惯,在新的集体中重新认识自己,否则将会被同伴排斥。对此,老师和家长必须注意,如果处理不好,孩子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一些新生有喜欢游戏、不懂学习的现象。专家认为,孩子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的,多数只是“不想比别人差”,或者为了得到物质奖励,其对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更感兴趣。老师用新颖的形式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孩子们不太会考虑学习的目的、内容和结果,这样,学习就无法长时间吸引他们,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们就会失去兴趣与动力。

此外,一些新生还存在交往障碍。据介绍,初入学儿童的思维大部分还停留在“自我中心思维阶段”。他们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如果他们把这种情绪带到学校,就会影响与同伴交往。

专家认为,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是小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学校和家长应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准备期”教育,以帮助孩子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逐渐适应新生活。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专家:“幼小衔接”家长要比孩子先适应》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笔记幼小衔接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小衔接:家长面临的任务 上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家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区别 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主要差异,...
    2021-05-01 阅读全文
  • 幼小衔接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再过一个暑假,幼升小的孩子就要升入一年级了,即将要面对小学的课程,有的孩子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家长们在暑期就来帮助孩子进行幼小衔接的准备吧。先看看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一、从孩子已有经验出发 一年...
    2021-05-01 阅读全文
  • 幼小衔接观点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小衔接观点”,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亲爱的家长朋友,你们好!今天非常有幸能代表老师们同大家进行交流。 孩子们很快就要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幼小衔接工作牵动着大家...
    2020-07-01 阅读全文
  • 家长和网吧争儿子 专家支招:救孩子先问责父母 “儿子能不能不进网吧了,为了玩游戏你一次次的学会了许诺和欺骗,游戏让你快乐让你满足,可是你的行为却让爸妈难以承受!孩子,我该拿什么戒掉你深深的网瘾?”这段充满无奈的文字,出自西安北郊一位父亲。他今年刚...
    2021-09-02 阅读全文
  • 大班家长沙龙—幼小衔接的讨论 幼小衔接家长沙龙讨论: 一、孩子进入小学前,您最担心的问题有哪些? 1、生活自理能力上 2、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3、交往能力、适应能力 4、作息时间 二、您为孩子升入小学做了哪些准备? 1、按时...
    2020-11-26 阅读全文

上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家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区别 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主要差异,...

2021-05-01 阅读全文

再过一个暑假,幼升小的孩子就要升入一年级了,即将要面对小学的课程,有的孩子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家长们在暑期就来帮助孩子进行幼小衔接的准备吧。先看看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一、从孩子已有经验出发 一年...

2021-05-01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小衔接观点”,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亲爱的家长朋友,你们好!今天非常有幸能代表老师们同大家进行交流。 孩子们很快就要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幼小衔接工作牵动着大家...

2020-07-01 阅读全文

“儿子能不能不进网吧了,为了玩游戏你一次次的学会了许诺和欺骗,游戏让你快乐让你满足,可是你的行为却让爸妈难以承受!孩子,我该拿什么戒掉你深深的网瘾?”这段充满无奈的文字,出自西安北郊一位父亲。他今年刚...

2021-09-02 阅读全文

幼小衔接家长沙龙讨论: 一、孩子进入小学前,您最担心的问题有哪些? 1、生活自理能力上 2、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3、交往能力、适应能力 4、作息时间 二、您为孩子升入小学做了哪些准备? 1、按时...

2020-11-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