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是为了不教

发布时间:2021-04-12

幼儿园不教哪些内容。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教,是为了不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要达到“不教”,当然先得“教”,但这“教”是“别出心裁”的“教”。

我教女儿学汉字,舍弃了读一个跟一个的传统教学法,因为这种教法人人都会,缺乏教学艺术,教师仅是单纯的“传声筒”,用MP3反而会教得更好。学生来校学习不是来接受知识的施舍,而是来学习捕鱼的技术。他们精力充沛,生龙活虎,只要掌握了捕鱼术,就会触类旁通,游刃有余。我也不靠磨嘴皮子教女儿学拼音,那样做吃力不讨好,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应积极采用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于是,我去书店买来多媒体拼音教学光盘,在电脑里使用“超级解霸”选择性循环播放功能。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寓教于乐,选择性循环播放让孩子可以亦步亦趋,循序渐进,轻松自在地学习,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过程中积小胜为大胜,在快乐又有成求感的学习中乐此不疲。

教会了女儿汉语拼音之后,我买来一百多部注音版儿童文学作品让她作拼读实践。我无所事事,只是等待,耐心地等待,我相信奇迹一定会发生。这是一个“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这是一个“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过程。

我教女儿学英语,用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让她学好英语国际音标并做了大量的拼读实践。

第二步,无论单词、句子还是文章均采用听录音默写的方式学习。因此,我使用最多的是MP3播放器与一个从网上免费下载来的MP3文件分割合并软件。用这个软件我切割了成堆的随书附带的光盘里的MP3文件。

第三步,我将“情景对话”割掉一句,存入MP3播放器,让女儿与播放器对话。另外,我让女儿按时复述英语故事或听MP3录音后作口头评论。这些步骤她都熟悉了之后,我就再没有教她英语,一直到现在她都在采用这种方法学习。

学习日语也一样,我先用多媒体光盘让她学会五十音图,然后,与她一起学习了日语名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动词的用法,并花了很大的力气学习了1945个日语汉字。日语汉字中的音读汉字是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的,训读汉字完全死记硬背。对日语我本来一窍不通,但买了一些书与光盘,如《五十音图入门》,《日语语法》,《日语汉字读音规律揭秘》等书之后,自己也有点懂了,女儿则学得很顺利,已经打好基础,能够自学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钱学森:“不教”是最好的家教


2011年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的家教。

钱学森夫妇从来没有给孩子上过政治课,也从来不会跟孩子说你要这样或者不要那样,而是用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响孩子。20多岁的时候,他曾经问过母亲:“你和爸爸好像从来都没有管过我们兄妹?”妈妈很温和地说“你不是很聪明吗,你不是会看吗?”钱永刚一直铭记着此话,也是看着父亲母亲如何去做,来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检讨自己。

我不由想起了佛学造诣很深的星云大师曾说了禅师大愚良宽的故事。

大愚良宽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位禅师,一生致力参禅修行,悟禅颇深。他年老之际,亲戚要禅师去教育他败家的外甥,劝其回头。良宽连忙赶了三天路去见外甥。良宽禅师在俗家的床上禅坐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他准备告辞离去,坐在床边穿鞋,两手却一直发抖,很长时间都系不好草鞋的绳带,外甥见状,蹲下来帮舅舅将草鞋绑好。这时,良宽禅师慈祥地对外甥说:“谢谢你了。你看,人老了真是一点用都没有。你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好好做人,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良宽禅师头也不回地走了,对外甥先前放荡的生活没有一句责备,但他的外甥从此洗面革心,奋发向上。

钱学森夫妇不教孩子怎么做,而是要孩子看到父母的为人处世,让孩子“有样学样”,耳濡目染,在“不教”中实现了最好的家教。而良宽禅师并不回避自己垂垂老矣,现身说法向外甥道出了青春的可贵,要珍惜青春。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拿出事实给人看,正面的事实引导人,甚或负面的事实警示人。而不要说一套做一套,以自己不相信或不身体力行的道理去教化人,是没有说服力的,也是没有效果的。

这个端午节到底是为了纪念谁


起源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1.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接伍子胥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3.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4.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5.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6.恶日禁忌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7.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而众多说法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育儿观念】你养孩子,不是为了生气!


【育儿观念】你养孩子,不是为了生气!

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碗滚烫的菜汤倒进了花盆里——这盆名贵的花,是他爸爸刚刚从花市里找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亲自搬回来的!

爸爸怒不可遏,这小子太淘气了,简直就是个破坏分子!三岁的儿子看爸爸到处找笤帚,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这时妈妈冲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说:“你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妈妈的一番话,在坚定地提醒着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个更重要?更何况在没有弄清楚他那么做的原因之前,就要开打,是不是在说孩子的自尊和快乐,还远远不如一盆花重要呢?

妈妈蹲下来帮孩子擦干了眼泪,轻声地问:“宝宝为什么要把汤倒在花盆里啊?”小男孩抽泣着说:“奶奶说……热热的菜汤有营养……我想让花长高高……”这下轮到妈妈流眼泪了,孩子爱花的一颗心啊,差点儿就冤死在爸爸的笤帚下了!

数不清的父母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愤怒:刚换的窗户玻璃再次被孩子的足球踢烂;没用多久的骨瓷餐具,被孩子摔碎了一半;卫生间的卷筒纸成了孩子身上的“飘带”,飘得屋子里哪儿都是;茶几上摆的东西,全被孩子当成玩具蹂躏得不成样子:烟灰缸、鲜花、报纸、指甲刀、水杯、书……无一幸免。

父母们请息怒吧,就像那株被热汤烫死的花一样,这些东西已经死了、破了、碎了、毁了,我们就不要再用棒子把孩子稚嫩纯净的心灵也搭上吧!如果说孩子有什么错,那就是他们缺乏生活的经验,同时身上又实在有无穷的活力!可“生活的经验”谁不是在一次次教训里学到的呢?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次在餐厅里等朋友,邻桌有一个妈妈和她女儿在吃饭,那女孩儿看上去大约五六岁的样子,小家伙对装果汁的半圆杯子产生了浓厚兴趣,不停地看过去摸过来,直到“嘭”的一声,果汁连杯子一起摔碎在地上,小家伙的胳膊上也洒上了不少果汁。

“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儿?你就是手痒痒!跟你说没说过啊?吃饭的时候不要玩,你就是不听,告诉你啊,你再这样,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吃饭了!还不快跟我去洗手!”妈妈大声地斥责小女孩。

戏剧性的一幕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这个妈妈起身的时候太急,没有注意到餐巾还搭在她腿上,她刚一转身,那块餐巾就扯着盘子、刀叉、杯子、水瓶“咣当”一声全摔在了地上!

声音之大,引来了所有人的张望,妈妈难堪极了,她怒视着女儿:“都怪你!这下你高兴了吧!盘子都摔碎了,还吃什么吃!”小家伙原本就撇着的嘴,终于顶不住了,“哇”地大哭起来!

一顿本来开心的晚餐就这样在孩子哭哭啼啼、妈妈怒气冲冲中变了味道。其实当孩子把玻璃杯打碎的时候,她自己也被吓到了——如果她知道她玩杯子的后果是连果汁也喝不成了,那她一定不会那么做的。可惜,这个孩子才五六岁,她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动作。

作为妈妈,这个时候如果是用轻柔的声音说:没关系,再要一杯果汁就好了,玻璃杯子是很脆的,很容易碎,最好不要拿来玩,知道了吗?

如果是这样,结果会怎样?孩子在心里会感激妈妈没有骂她,也会更珍惜下一个玻璃杯子;妈妈自己也不会生那么大的气,当然也就不会心急火燎的,那堆盘子和杯子也不会集体牺牲掉了。

等那个妈妈拉着小家伙从洗手间里出来,服务生已经给她们换了一套餐具,但看得出,妈妈和女儿的好心情也和玻璃杯、盘子一起摔碎了。去洗手间的时候,我特意绕到这个妈妈的面前,我笑着说:“别沮丧了,我也和你一样,经常打碎东西,这没什么大不了。”

这个妈妈愣愣地看着我,可能在想,这话什么意思?

我补充了一句:“一个杯子、一个盘子,和你们的好心情相比,没什么大不了,简直一文不值!”

孩子妈妈这才会心一笑,说了声谢谢。

有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在这里也很值得讲一下。这是一位在医学领域曾有过十分重要的发现和突破的科学家。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会比一般的人更有创造力,究竟是什么妙法能使他超乎凡人?他的回答很让人意外,他说:这和我两岁时,我母亲对我身上发生的事情的处理方法有关。

有一次我想自己在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了,我没抓牢,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简直就是牛奶的海洋!

我母亲看见了,但她并没有对我大叫大嚷,也没有惩罚我,她只是说:“哇!罗伯特,你制造的麻烦可真是棒极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摊牛奶呢!唉,反正奶瓶已经摔碎了,那么在我们把它打扫干净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呢?”

我听母亲这样说,简直高兴极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来。

几分钟后,母亲对我说:“罗伯特,你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要把它打扫干净,并且要把每件东西按原样放好。那么你打算怎么收拾呢?我们可以用海绵、毛巾或者是拖把来打扫。你想用哪一种呢?”

我选择了海绵,我和妈妈一起把那满地的牛奶打扫干净了。

科学家说到这里,连记者都很羡慕他有一位如此宽容、可爱的母亲。

科学家接着说:“这还没完,等我们打扫完之后,我母亲说,罗伯特,刚才你所做的用你的两只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试验已经失败了,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它拿起来,而不让它掉下去。我很快就发现只要用双手抓住顶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会从我的手里滑掉了!”

“这真是一堂很棒的课!”记者感叹道。

“是啊,从那以后,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错误了。因为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良机。科学实验也是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我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这就是科学家罗伯特的故事。很多人都被这个故事所打动,因为它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养花、养玻璃窗、养盘子、养牛奶瓶……

所以,做父母的,不要再为那些已经毁坏的、无关紧要的物品而迁怒于孩子了,哪怕你的孩子为了学习使用胶水,把自己的头发粘成了大饼;哪怕你的孩子为了学用剪刀,让你给他新买的牛仔裤千疮百孔——请都不要生气吧。如果你确实有浑身的劲儿使不出去,那就用来感谢这些曾经被孩子蹂躏过的物品吧,它们曾用“自我牺牲”的悲壮,为孩子的成长之路,铺设了一小块儿碎石。

早教就是提前教宝宝知识吗?


早教专家:早教不是简单的提前灌输知识,而是注重能力的培养。

这位妈妈提到的“早教”及其对智力提升有益的观点,已获得国内外许多专家和父母的认同。然而,早教并不是简单的提前灌输知识,而是指从小开始注重宝宝能力的培养。

早教主要在0-6岁,为什么不等7岁上学以后呢?因为宝宝0-6岁大脑分区发育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在某些时期大脑对某些信息接收特别快,我们称为“窗口期”。不同的生理功能的窗口期也不一样的,比如说:出生~1岁半是视觉的窗口期;1~3岁语言的窗口期;0~4岁数学和逻辑能力窗口期……

在不同窗口期,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孩子各种能力的自小养成是又快又好。相反,若错过了窗口期,宝宝虽仍接受相应的知识,但已经事倍功半了。引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怀特博士的话:“如果一个3岁的幼儿,在与学术有关的各方面,如语言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迟开窍6个月或更多一点时间,那么他就不可能在以后的学习经历中获得成功。”

早教不追求立杆见影的效果,而是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影响长远的发展。因此,妈妈们只要科学早教,不但不会影响宝宝日后的学习,反而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养不教 父之过" 可见教育中父亲不可缺席


"养不教 父之过" 可见教育中父亲不可缺席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可见教育中父亲如果缺席,就算不称职。作为父亲,你是否见证了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喊爸爸?如果爸爸带孩子做好以下这些事,孩子的未来会了不起。

最好的教育是爸爸爱妈妈

有人认为,虽然孩子貌似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他的成长中,长时间是与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夫妻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性格。爸爸爱着妈妈,真心关爱妻子,会营造出关系和睦的家庭,也带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再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性格开朗、平和。由于爸爸尊重妈妈,孩子内心安全感强,未来也会对婚姻和生活产生美好向往。

亲自为孩子下厨

亲自下厨给孩子做饭,特别有利于促进父子间感情。有人说,对孩子讲100句大道理,不如亲自下厨给孩子做一顿饭。很多爸爸也许会说,我做的饭没有孩子妈妈做的好吃。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对孩子来说,他们有时并不在乎爸爸做的菜味道如何,他们在乎的是“爸爸亲自为我做饭”,在乎爸爸哪怕再忙,也会陪自己一起吃饭。与此同时,满满的父爱充盈在孩子心中。

来一场冒险和远足

宝宝从5个月起,就能感受到爸爸与妈妈的不同。爸爸强壮的臂弯给他们不一样的自信和安全感。男性天性爱冒险和富有力量的勇敢,会使得孩子面对挫折或挑战时更能勇敢担当。6岁前,最好带他们来一场走入大自然的远足。与妈妈担心孩子被磕碰不同,爸爸们胆大心细,更愿意让孩子去探索和体验。野营、爬山、游泳······让孩子亲自体验温室以外的世界,往往有不一样的效果。

为孩子制定规则

女性的思维往往感性,男性则趋向于建立理智和逻辑。正如心理学家弗罗姆认为的那样——父亲的世界是“法律和秩序的世界、纪律的世界”。而育儿这件事,最重要的是什么?正是规则和秩序。那么,在6岁以前,最好由父亲和孩子共同商量一个规则,并执行下去。

做一件妈妈“反对”的事

出于保护,妈妈往往希望把孩子保护起来,见不得孩子受伤。然而对孩子来说,童年吃一些苦头反而是他们一生的财富。爸爸可以和孩子们制定一个清单,比如开始练习轮滑,尽管也许会受伤。去厨房为爸妈做一道菜,尽管也许会被溅起的油花烫到。失败是一种精彩,经历是人生的一道彩虹。

你要孩子是为了什么?这是我见过最感动的回答


现代父母是一边养孩子,一边修行。有的父母在养孩子中参悟人生,有的父母在纠结的亲子关系中苦苦求索……所以,上帝给每个匆忙赶路的灵魂分配了可爱的 天使,小天使的到来,安抚了匆忙的脚步,让急匆匆赶路的旅人有了反观自我内在的时刻。牵起那只慢蜗牛去散步吧!它会给你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吃完晚饭,老婆在洗澡,我在厨房洗碗,2岁的儿子端一把小椅子坐到浴室门口。

我问儿子在干什么,他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等妈妈。。。”

顿时,我的心头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一种温暖中带着酸楚的味道。

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问下自己,你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看到书里一个很感动的答案说:“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多么美丽的答案呀!

是的,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从一粒种子在我的身体里发芽,慢慢长大,感受到那有力的小胳膊小腿这捣你一下,那踢你一脚,直到有一天,她拼命地钻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

一个生命在成长,自她有成长的力量。我们还记得每晚换尿布、喂奶,照顾生病的宝宝的辛苦吗?

不,我们能记住的就是她向你绽开的第一个微笑,她喊出的第一声“妈妈”,她长出的第一颗小牙,她迈出的第一步……她上幼儿园了,她上小学了,她成为一名初中生了……我,有幸参与了她的每一个历程,每一个酸甜苦辣。有欢笑,也有泪水。

上辈子我们有怎样的交集才换来今生的母女/子之情呀。孩子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完成父母这个角色、这个任务的。她让我们更深层次地看清自己,看清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爱的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一直向外寻求自己的力量,就会把孩子看成我们的“成绩”,我们的“面子”,我们只允许她健康、聪明、漂亮、成绩好,好象唯有这样,我们脸上才 有光彩,我们才觉得活得有价值。可是,孩子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吗?我们只爱她的优点,而不能容忍她的缺点吗?孩子从来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她的当下应该 就是她最好的状态。

可是,我们也只能陪她走一段,当她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就不再是她们的家庭成员,她们的一家三口已经不包括我们在内。可是,无论孩子身 在何方,却永远是我们家庭中无可取代的一员。是不是很伤感?我们能陪的,只有这二十多年,为什么不尽全力,不拿出全部的爱来陪伴呢?

初二的女儿还有一年就要升入高中,住校,一周才能回来一次。每天下午盼望门铃叮咚响起的声音,也就只有一年;之后,每天的盼望就会变成每周的期待。珍 惜,珍惜吧,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每分每秒,也许她会跟你顶嘴,也许她会淘气,也许她会不听你的话……但,在一起总是好的。

我们要孩子是为了什么?我们要感恩老天,是她,而不是其它任何人成为了我们的儿女,这是我们的缘分,让我有机会把爱的种子撒播在她的心灵,让我有机会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让我有幸成为她最亲最爱的那一个人。还求什么?

当我们不满孩子的现状时,记住:所有发生的,都是必定要发生的,它帮助我们看清自己,内观自己。解决所有的问题,唯一的可行道路是修行和改变自己。当我们有了内在的智慧与力量,空间增大了,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受到我们的影响,走向更适合他们的人生道路。

无论孩子带给我多少困难、烦恼、甚至挫败,无论让我失去多少睡眠、时间、金钱、精力,我仍然豁达,因为,这都是上天的恩赐,当孩子在身边的每一天,我都会努力让我们拥有一个美好的心情,体会在一起的幸福。

每个人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其实咱们真的做得不够?如果真心的把孩子当做孩子去要求,去尊重,你和宝宝都会更加快乐!

看着你熟睡的面容,眼角还带着泪痕,我的心底泛起深深的内疚,对不起宝贝,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对你发脾气,甚至会避开你。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却阻止你对我发脾气,还会批评你,而你不但不讨厌我,还要想方设法讨好我。当我累了的时候,我就想自己一个人待着,不许你来打扰我。

而当你累的时候,我却还希望你不吵不闹,自己入睡,而你即便不情愿,也照做了,只是阖动的睫毛在诉说,你多么需要我的怀抱。

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我总喜欢对你指手画脚,做不到就大声喊叫,还美其名曰“批评教育”,而你不但不敢对我指手画脚,还努力地憋回眼眶里的泪,克制自己的恐惧来讨好我。

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我总喜欢用哄骗、恐吓的手段来让你做一些事情,而你依然对我信任有加。

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多少次对你说:“我不理你了”

而你的心从没离开过我,连视线也没脱离过;

多少次我把你推开,而你依然抱着我的大腿。

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有的时候,我不想吃饭就不吃,或者想办法换口味;

你也有不想吃饭的时候,可是我让你必须吃;虽然你不情愿,还是一口接一口咽下去了。

我想我不够爱你,至少不如你爱我!

我总是很忙,不是忙家务,就是忙工作,空下来的时候,忍不住拿起手机,却忽略了其实应该抱一抱你,给你讲个故事;

但是你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来找我,甚至愿意跟我一起看自己看不懂的手机,只要在我的怀里,你就满足了!

宝贝,抱抱。。。

谢谢你那么爱我;

我会向你学习,像你爱我那样的爱你。

看到这里,这篇文章也就结束了,但是文章结束不代表爸爸或妈妈的爱就结束了,亲情是世界上最微妙的关系,在孩子以后的成长岁月里,更多的是要记得一个字:爱!

教您如何做一名不溺爱孩子的家长


对孩子爱的表达要适可而止

不要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围着孩子转,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凡事都必须以他为先。家长们要试着把关注的重心从孩子身上挪开,分散到其他人和事情上。

要让孩子从小培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在生活上的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让孩子过于依赖自己的父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看见孩子如此独立,就不会容易产生溺爱的心理了。

不要对孩子过度夸赞

家长都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所以很多时候都会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夸孩子多好多好,即使孩子做的不是那么好。从现在开始,要客观对待孩子的进步,不过度夸赞孩子。

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们要硬起心肠说不。如果因为害怕孩子无休止的哭闹而一次次地妥协,孩子就会慢慢知道父母的软肋,今后再想要教育孩子就会很困难。只要在一开始就采取果断的态度,就能够避免放任孩子一直耍无赖。

家长要适当对孩子放手

孩子渐渐长大,家长们就要学着放手,让孩子独立自理。从学会自己穿衣、吃饭、洗漱,到帮助家里打扫卫生、烧菜洗碗、洗衣服,只要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就让他们去做。不要事事都包办,不然的话孩子永远也不会成长成熟,而且会很懒惰。

不要特殊待遇

如果什么时候都给孩子特殊照顾,有什么好东西都给孩子留着,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家地位高人一等,这样孩子就会自感特殊,习惯于高高在上,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关心他人。

不包办代替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事情,于是任何事情都代替孩子做,结果导致孩子三四岁了还要父母喂饭、穿衣,五六岁了还不会做简单的家务。这样孩子就不会变得勤劳、善良,也缺少同情心和上进心。

不要过分保护孩子

其实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胆小的,往往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担忧而导致孩子胆子越来越小。如果父母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少一些担忧,多一些鼓励,在摔跤后不大惊小怪,而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就不会变得懦弱胆怯。

不剥夺独立

没有父母的陪伴,就不让孩子走出家门和别的小朋友玩,孩子一脱离自己的视线父母就变得十分紧张,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无异于被剥夺了独立性,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担心无能、丧失自信。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性,但是家长们要明白,溺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希望家长们能够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去关爱孩子。

相信《教,是为了不教》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不教哪些内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不教“知识”教价值观 不教“知识”教价值观 美国幼儿园教育 不许嘲笑残疾小朋友,孩子打架了不让大人管,不爱“乖孩子”……这就是美国的幼儿园,这里几乎不传授任何数学语文等知识,而是更多传递如何遵守社会秩序等基本礼貌和价值观。...
    2021-04-21 阅读全文
  • 放手是为了更爱你 怀揣对幼教事业的热忱,我在幼教这一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讨、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时期的幸福教师。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
    2020-11-20 阅读全文
  • 宝宝撒谎目的是为了什么? 导读:诚信,对3~6岁的孩子来说,就是犯了错误敢于承认,不欺骗别人,不对别人失信,不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交公等。爸爸妈妈要区分出孩子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
    2021-10-29 阅读全文
  • 钱学森:“不教”是最好的家教 2011年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的家教。 钱学森夫妇从来没有给孩子上过政治课,也从来不会跟孩子说你要这样或者不要那样,而是用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
    2021-04-03 阅读全文
  • 这个端午节到底是为了纪念谁 起源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1.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
    2021-05-28 阅读全文

不教“知识”教价值观 美国幼儿园教育 不许嘲笑残疾小朋友,孩子打架了不让大人管,不爱“乖孩子”……这就是美国的幼儿园,这里几乎不传授任何数学语文等知识,而是更多传递如何遵守社会秩序等基本礼貌和价值观。...

2021-04-21 阅读全文

怀揣对幼教事业的热忱,我在幼教这一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教育理念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探讨、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时期的幸福教师。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挥着...

2020-11-20 阅读全文

导读:诚信,对3~6岁的孩子来说,就是犯了错误敢于承认,不欺骗别人,不对别人失信,不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交公等。爸爸妈妈要区分出孩子真正道德意义上的说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每个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

2021-10-29 阅读全文

2011年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了他的家教。 钱学森夫妇从来没有给孩子上过政治课,也从来不会跟孩子说你要这样或者不要那样,而是用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

2021-04-03 阅读全文

起源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1.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

2021-05-2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