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精彩每一天
发布时间:2021-04-12 宝宝入园第一天寄语 幼儿园开学一天的活动方案 一天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孩子的降临打破了原本二人世界的平静,甚至有点措手不及。突然间,生活没有了自由,除了孩子还是孩子!”
袁红英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刚结婚时,她在银行上班,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但每天的按时上下班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她觉得那颗向往无拘无束生活的心受到了束缚。她义无返顾地辞去了那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开起了网吧。
每天边做生意边畅游在各个坛子里,晚上下班后和老公先去街头的排挡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骨头汤,然后相拥回家,日子过得舒适而惬意。原打算这样的日子再过上三五年,却不料,孩子不期而来了,这个柔柔弱弱的小不点打乱了她全部的生活。因为父母都有自己的事,先生又要经常出差,她没有任何选择的做了全职妈妈。她开始每天与时间赛跑、与尿不湿相伴,以前的朋友几乎不联系了,郊游、聚会这些词在她的字典里已彻底消失了,她的世界里除了孩子还是孩子。
每每累的筋疲力尽却仍狼狈不堪时,她就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了,她已经完全陷入自己所厌恶的那类传统的家庭主妇生活中去了,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觉得自己要争取做个好妈妈,但更不能失去自我。
“全职并不代表生活里只有老公和孩子,女人的精彩还是要自己创造!不时地给老公、给家人露一手自己的爱好,让他们惊觉:原来她这么棒啊!”
袁红英首先整理了每天要做的事和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对这些事进行了统筹安排,什么事可以在孩子睡觉时做,什么事可以边带孩子边做等。这样一来,她每天在带好孩子、做好家务的同时有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她又可以泡在网上了解各种信息,也可以尽情的和久未联系的朋友煲电话粥了,还可以做做面膜、整整头发……她几乎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
生孩子前,做菜是她的一大爱好。每每看到老公吃了自己做的菜后幸福满足的样子,那种开心劲就别提了!有了孩子之后,那种手忙脚乱的生活让她许久没进厨房了,现在,利用空闲时间,她又开始琢磨着做一些营养丰富的菜肴和点心,做完后还拍成照片,和网上的朋友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成了《母婴世界》“围裙妈妈”栏目的围裙妈妈。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理论知识,她潜心研究宝宝菜肴,这种用爱心烹制出来的的辅食成和小点心,自然能博得新手妈妈的认同啦!她说,做围裙妈妈带给自己的不仅是快乐,更多的是一种价值的体现,现在的全职妈妈已不再是“家庭主妇”、“黄脸婆”的代名词,她一样可以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全职妈妈的生活很充实,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听着她用稚嫩的童音喊你妈妈,用刚学会不久且并不十分清楚的语言跟你诉说她看到的花、鸟、树,那种幸福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
也许有人会问:每天在家里与孩子相伴不枯燥吗?袁红英说,与孩子相伴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看着她一天天的长大、听着她稚嫩的童音喊你妈妈,用刚学会不久也并不十分清楚的语言跟你诉说她看到的花、鸟、树,那种幸福不是语言可以表达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做一些自己爱做的事情,自己并没有被孩子牵着走,而是带着孩子一起往前走,由自己主宰的生活能不开心吗?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一个全职妈妈的三十而立
大Y妈说:
我一直认为“全职妈妈是全天下最难的工作:一来照顾孩子很辛苦,但贡献值却不易清晰辨识,很多时候更是被严重低估。“你不就在家带孩子吗?有什么忙的?”想必每个全职妈妈都听过这句话。二来,时间看似可支配度很高,但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更关键的是全职原本是预期有更多时间陪娃,但其实更多的只是做围绕孩子的事,弄吃的洗穿的…真正和他互动玩耍的时间并没有很充裕。
所以至少于我而言,全职两年多,依然觉得难以胜任,于是我决定开启“半职”状态,重启书稿书写。
能够完全调试好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步骤,真正做好全职妈妈这份工作会是怎样的感受,今天就来分享一下目前在美国就读于法学院的虎皮妈的真实感受。虎皮妈毕业于复旦大学后全家移民去了美国,生了两个宝宝做了七年的全职妈妈。我很喜欢她的鸡汤文,充满了睿智、才气和温度。
一转眼过了三十岁。
在我十七八岁时候,想象中的三十岁是很遥远的,而三十岁的我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中学时代的我,虽然不和男生打架了,但以御姐自居,和男同学称兄道弟出言刻薄,顶着好学生好干部的名头,畅想着自己三十岁时应该会是一个事业型女强人。上了大三后,开始打工挣钱,小小年纪学着白领穿扮,进出些高级写字楼,业余和闺蜜们喝各种下午茶,看先锋话剧,走云南去台湾,时刻体会着一颗文艺的心、一个繁华的都市、和口袋里不多的钢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青春飞扬晃晃悠悠地到了二十四岁,远嫁、生娃,从此被归类成家庭主妇全职妈妈。如果我现在面露笑颜,在无敌的加州阳光下顶着一脸晒斑,利用刷马桶和洗衣服的间隙,左牵右拽着俩娃和你说我好幸福,你信么?
我自己有时候还是相信的。但更多的时候会想一想人生的意义。有一天在蒸鱼给小朋友吃,忽然看到那条鱼爆瞪着我的眼睛,心里想到,原来鱼眼珠是这个意思。贾宝玉说,为什么女人婚前都是珍珠,而结了婚就变成了鱼眼珠?我想了又想,觉得这不是结婚不结婚的关系,也不是生没生孩子的关系,而是青春终究会消逝,而审美人生也终于要变成尘土交加的现实人生。只不过结婚生子,似乎加速了这种变化。以前是偶像剧都市剧频道,忽然就换成了一百八十集的家庭伦理剧,不管什么珍珠也都黯淡了。
老大两岁前生活格外地沉闷。
首先我发现我被培养了二十多年并引以为豪的人生技能统统作废了,而要学习的是一些自己格外抗拒的新技能。比如说我一柜子的连衣裙和大衣根本不用从国内带过来,每天T恤牛仔裤头发一把抓就可以了;比如说我再也不需要写一些有逻辑有笑料或者有绿茶因子的文章小说,只要关心下小朋友每天大便是什么颜色就可以了;比如说我再也不需要去苦心想应该进哪个行业干些什么,只要比一下哪个超市的青菜更便宜而西兰花更贵就可以了;比如说我再也不用蕙质兰心地学烘焙然后在微信上收赞,只要每天能在小孩睡午觉时候把家务干完把晚饭搞定就好了。
更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焦躁不安,对自己的生活越来越不满意。我非常抗拒自己全职妈妈的身份,不愿意和周围的妈妈们打成一片,不愿意开口闭口谈孩子老公和家务。当然,也非常惨淡地面对着老大的TerribleTwo时光,时刻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能力做一个好妈妈。人生的意义,多想,是会把脑子想坏掉的。
有一天带孩子去动物园,有块展板上画一种老鼠,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品种。生命周期只有15个月,其中12个月,母鼠都在经历怀孕生小老鼠,然后身上挂着10来只小老鼠到处找吃的这样悲惨的状态。15个月,这个物种繁衍了几千年。有多少只母老鼠前赴后继地维持着这种鼠生?你问它,鼠生的意义是什么?它绝对瞥都不瞥你,忙着找自己和宝宝们的下一顿饭。但这个物种延续了几千年。我忽然想到许三多说的那句,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好多好多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其实是,生活是幸福快乐的。如果你没有幸福快乐,一定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好,或者社会制度有问题。有好多好多成功的女性,她们拥有美满的爱情家庭,可爱而上进争气的孩子,最重要的,还有她们自己精彩的事业或者兴趣爱好。每天每天,我们都被这样教育。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
在三十岁的时候,我终于不再这样想了。我终于不再纠结青春期时自己想象出来的人生,也不再纠结微博微信上有多少成功女性,我国内的女朋友们过着怎样精彩的人生。睁开眼睛,每天把孩子管好,把家务做好,不要把自己的劳累和怨气发泄在老公身上。涂防晒霜,偶尔穿高跟鞋连衣裙化妆,和其他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做朋友。每天坚持看有兴趣的书,晚上孩子睡觉后做题准备考试,哪怕三十岁四十岁都要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本来就是如此。越长大生活越乏味琐碎和沉重。不是每个人都能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起码,不能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但在渡河时,要牢牢背负自己日益沉重的人生——眼角的皱纹和松弛的皮肤、任性吵闹而脆弱可爱的孩子、日益年老疾病愈增的父母、各种讨厌的人与人间的关系和规则……不想从前,不想以后,只想今天。
三十而立。三十岁,应当脚踩着大地和尘埃坚强站立。如果有一天,我虽然有黑眼圈皱纹和晒斑,但努力地化了妆;虽然刚刚擦完马桶洗完衣服,但总算翻了一条合身的连衣裙找你出来逛街;虽然左边牵着倔强的老大右边拽着哇哇大哭的老二,但总算把她们都收拾干净教得她们能乖乖叫人。如果这时我微笑着告诉你,我过得还不错——请你要相信。
我自己会相信。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全职妈妈”教育问题多多
为了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全职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不少人成了“全职保姆”。
为了更好地抚养和教育孩子,选择当“全职妈妈”的女性越来越多。但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全职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不少人成了“全职保姆”。
在妈妈的过度呵护下,不少孩子表现出了很多问题,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强、男孩过于女性化等表现得都很突出。
2006年7月至今年7月,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对800多名由妈妈带大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共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自理能力差。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甫是该课题组的成员之一。他说,对这些孩子行为的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孩子都七八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穿鞋。
除了自理能力差,自信心不强、男孩过于女性化也是表现最突出的。课题组成员程燕说,由妈妈带大的孩子自信心普遍较差,很多人明明有能力干好一件事,但往往在做事前先否定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主动性。此外,由于整天围着妈妈转,不少男孩在言谈举止上女性化倾向非常明显,缺少男孩应该有的阳刚气概,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性格、心理都有影响。
谈到问题的根源,专家们一致认为是妈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张志甫说,这些“全职妈妈”已不单单是妈妈的角色,还扮演着保姆和教师的角色,也可以把她们看做孩子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全职保姆”,她们在这些角色中的共同点就是呵护、包办,时间长了,孩子就成了一个被圈养的宠物,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
当然,也有一些“全职妈妈”带出了好孩子,但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案例
15岁男孩吃饭还要妈妈喂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已经适应了夏令营的生活,吃饭、刷碗、叠被子、洗衣服我都会干了……请你们放心。”在军事化夏令营即将结束的时候,来自临沂的段清逸和其他营员一样,给父母写了一篇个人汇报。
15岁的段清逸,到济南参加军事化夏令营前吃饭还需要妈妈喂。“从小就是妈妈喂我,我都不知道应该自己盛饭和吃饭。”段清逸说,他的妈妈就是“全职妈妈”,他没上过幼儿园,上小学前一直由妈妈教他认字、读书、学画画,每天吃饭时都是妈妈把饭端到他跟前然后喂他,刷碗、洗衣服、打扫卫生这些活他从来没干过。这种生活,妈妈坚持了15年。
虽然自理能力差,但段清逸的学习成绩很好。今年7月,他顺利考取了临沂一所知名高中。高中离家比较远,中午没法回家吃饭,妈妈这下急了:总不能整天端着饭去学校喂孩子吧。她开始考虑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后在一位老师的建议下,把孩子送到济南参加军事化夏令营。
段清逸的带队老师说,孩子刚来时都不知道排队打饭,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才行动起来。经过十多天的训练,自理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打饭、洗衣服、叠被子都能干了。
专家
孩子3岁后别当“全职妈妈”
专家认为,“全职妈妈”带孩子有利有弊,但孩子3岁后,如果还自己带,弊就会大于利。
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云昌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妈妈有条件成为“全职妈妈”。本次调查就发现,“全职妈妈”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都比较好。一些妈妈之所以选择自己带孩子,除担心老人或保姆对孩子照顾、教育不好外,还想通过和孩子的长期接触培养和孩子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这个出发点是对的。
但孩子3岁之后,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和交际圈,需要跳出家长的陪同式呵护,否则不但易导致性格变异,而且会造成视野狭隘。此外,3岁之后正是孩子独立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如果家长再包办一切,就会使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慢慢丧失。大部分“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期望非常高,无形中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压力,孩子越大,背负的压力越大。
学习育儿知识,相信自己比幼儿园老师教得好。不少“全职妈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颇为自信。曹云昌说,调查也证明,很多“全职妈妈”为了教孩子,都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学了一些育儿方法,但大多并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些人甚至在刻意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这很可怕。
他说,孩子3岁以前由妈妈养育,好处还是比较多的,3岁后最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己带孩子时,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实验品,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和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要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
全职妈妈,知识储备更重要
很多全职妈妈吐槽,说自己为了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而放弃自己曾有的事业或工作,把自己形容的如此含辛茹苦,光辉伟大。但是我认为,如果只是“吃喝拉撒”的照顾孩子,对于要全职的妈妈来讲,只有四个字:得不偿失!
这次先在知识储备量上,吐槽一下全职妈妈身上的责任吧:
当孩子嗷嗷待哺时,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怎样喂养才科学、才适合孩子;孩子什么时候需要添加辅食、添加什么样的辅食;孩子的情感需要得到什么样的照顾;这个时候的孩子,只会用哭和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的哭声代表了什么……事无巨细,我们需要面面俱到。当然这个时候,我们初为人母,任劳任怨!也努力的从多种渠道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储备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功课。如何让孩子吃好、如何让孩子吃的有营养,对于小小婴儿来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当孩子蹒跚学步时,这个时候的孩子,最没有安全意识,却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步。我们欣喜若狂之余,才发现还需要有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知道在某个阶段孩子最需要什么;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是常态还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情况……这个时候的孩子,还非常的脆弱易生病,这也是全职妈妈最为操心的事情,恨不得替孩子生病之余,24小时的守候不提,最主要的是悬着的心没有释放的地方。所以,我们还需要很多针对孩子疾病以及意外发生时处理的一些简单判断能力的知识。
记得,宝仔大约一岁的时候,曾经被橘子卡住过,虽然当时对他的照顾自我感觉已经很小心了,但是依旧防不胜防。我一个转身,他顽皮的塞了一瓣橘子在嘴里,过去他吃的橘子我都是把橘瓣外面的一层皮去掉给他吃里面的果肉以及允吸果汁的,所以一下子他就开始翻白眼,当时吓得我手脚发软,还好他的爸爸及时的把他倒立后猛拍背,使他吐出了橘瓣。之后,他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眼泪汪汪的抱着他,心中无限的后怕——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慢慢的,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幼儿时期的孩子才是对家长知识储备粮真正的考验,尤其是全职妈妈,除了孩子去幼儿园的时间外,他们都和我们呆在一起,如何面对他们随时无数的为什么与无穷的求知欲,如何帮助他解答各种各样形形色色又天马行空的问题,这个时期也是奠定家长在孩子心中地位的时刻。
如果你只是一个照顾孩子吃喝拉撒的妈妈,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是敷衍的态度。那么在孩子心中,妈妈也就仅仅是“衣食父母”中的“衣”和“食”而已;妈妈的形象可能慈祥,但绝对不会上升为“良师益友”的角度;孩子对你的尊敬,也仅仅是应有的“孝道”;当面对孩子开始有了自己小秘密、自己空间的时候,仅仅作为“衣食父母”,又如何来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长呢?又怎样来奢望孩子和你分享他们的梦想与愿望呢?
如果对于孩子的问题我们也面对了,但是用的是不求甚解或者蒙混过关的方法,一旦孩子长大真正面对答案的时候,他们又会对我们多么的失望亦或不信任啊!
所以,这个时候,天文地理、生活百科……等等知识,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哪怕是网络搜索、度娘帮助,也需要认真的面对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切记:你是什么态度,将来孩子就是什么态度!当我们在未来责怪孩子学习态度马虎、不认真的时候,一定要先要想一想当初我们是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的。
当然,这也是我痛定思痛的总结。我前段时间就闹了个乌龙:
某一天,宝仔绘声绘色的给我讲了一个新闻,他说:“一个女人啊,她想不开了,站在楼顶想跳楼自杀。这个时候,有个男的在紧急关头救了他。结果啊,这个女的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这个男的呢,却受了重伤!”
我跟着问道:“为什么呢?”
他说:“因为这个男的救了她啊!”
我继续问:“为什么男的受了重伤,而女的没有受伤呢?”
他想了想没有回答。
而我却在没有常识的情况下又信口解释道:“因为一般情况下男的都要比女的重,在同一高度落下的物体,重的肯定会先落地,所以这个男的垫底儿啦!”
儿子点点头。我却忽然产生了一丝不安,似乎很不对!作为文科生,物理和化学是我曾经避之不及的两门功课,几乎为零。所以我也很是疑惑的告诉儿子:“仔仔,妈妈不确定刚才说的对不对,还是让我求证一下吧!”
直接百度后,我首先给儿子道了歉:“仔仔对不起,妈妈刚才的理论错了!同一高度落下的物体,是会同时落地的。在很久以前,在遥远的一个叫做意大利的国家,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叫做伽利略,他在有名的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证明了这个理论。……”大致讲解了这个理论后,我又告诉他:“儿子啊,关于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的知识呢,妈妈的确非常的欠缺,所以还要你以后好好学习,给我做老师啊!”
宝仔好奇的问我:“妈妈,什么是物理、化学啊?”
我想了想,告诉他:“物理和化学是两科很重要的知识。我简单的给你打个比方,比如说刚才的同一高度的物体落地理论就是物理,还有比如你的电子积木上面的电流、怎样一盏灯亮,怎样两盏灯亮等等,这些都是物理知识,物体的一般运动规律、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物理;而我们把纯奶最后做成了酸奶,就是奶起了化学变化。再比如神十能够去太空飞翔,里面就用到了太多的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啊,物理和化学的领域特别的大,也非常的神奇。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
所以,作为全职妈妈,我们在孩子还不能自主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努力的补充自己的知识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而当孩子可以自主学习的时候,更要和他们共同进步。有些全职妈妈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也很忙,忙着整理家务、忙着追剧、忙着煲电话粥……殊不知静静地陪着孩子学习,他们做作业,我们看书,相处一室却互不干扰,但其乐融融。这也是最好的亲子时光,却被很多妈妈浪费掉了,实在可惜!
总之,全职妈妈虽然说在家里,但是不能被社会淘汰,更不能让自己固步自封在锅碗瓢盆、衣食住行的小小世界中,而忽略了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更要满怀热爱的去感受外面的精彩,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精彩!
加油!为自己,为所有正在努力的全职妈妈!
“拼娘时代”——听二孩妈妈说全职
二孩政策落地,全职妈妈再次成为社会热烈讨论的主题。就在不久前,“高学历女性当全职妈妈是浪费吗?”这一话题就曾在朋友圈中引发讨论。上班挣得了钱,回家带得了娃,辅导得了作业,应付得了学校,做得了家务,还得跟得上时代。这让很多妈妈形容已然进入了“拼娘时代”。目前,成为短期或长期的全职妈妈已成为不少女性的选择。
故事
1、全职带娃“以校为家”
陈燕是一位前媒体人,已经全职在家近5年。她生活中80%以上的时间都是围绕两个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来安排。
陈燕全职在家之前是电视台的编辑,工作上一周休一周,尽管不属于高收入,但她一直认为是一份高性价比的工作。陈燕是在第二次怀孕时辞职的,当时两边老人都无法帮忙,孩子的教育问题、生活问题接踵而来。纠结犹豫,几乎是每个职场女性做出回归家庭决定前都必然经历的过程。陈燕甚至全职在家的2到3年内还一直为此而纠结。最终她还是做出了回归家庭的决定。
就在生完儿子半年后,陈燕又重燃起了回归职场的斗志,重新回到了电视台。但是工作了半年后,一系列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每逢单位加班,家里总是不给力,不是孩子生病,就是保姆请假。又是犹豫再三,陈燕彻底断了回到职场的念头。
全职妈妈的生活就是惬意的吗?陈燕完全不这么想。她说,自己放弃了工作,战场就转移到了家中。她开始规划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陈燕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多接触不同的兴趣班,找到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因此,从大女儿三岁开始,她便与孩子一起踏上了漫漫“上班”之路,尝试各种辅导班。
陈燕让女儿3岁开始学习英语、舞蹈、绘画。4岁接触钢琴、棒球、戏剧、滑冰、骑马,5岁去了艺术团,开始演出培训,随后又追加了游泳课。所有的辅导班陈燕都全程陪同,往往一天下来,比上班还累。“记课都记晕了”。有一次陈燕的丈夫打电话问她在哪儿,她抱怨道“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的路上”。
直到大女儿上小学,除了英语外,保留下来的学习项目是合唱团、钢琴课、大提琴课、舞蹈课、游泳。陈燕说,经过很多尝试,女儿对现在的这些学习项目都非常喜欢,也愿意去学。除了课外班,她还要安排寒暑假孩子的旅游学习等问题。
今年9月,女儿进入小学一年级,小儿子也已经进入幼儿园。陈燕原以为时间会更加充裕,却发现生活丝毫不轻松,她需要随时待命应对老师的微信通知。
陈燕的女儿在一所知名小学的分校。开学的第一天,班里就组建了微信群,家长(微博)们通过自荐的方式成立了临时家委会。陈燕也在其中。随后她发现,现在的家校合作极其密切,家委会成员全部都深入地参与到学校教学中。刚开学,他们就需要坐在一起讨论班规的制定,包括教室的布置,班规、校训的摆放,全部由家长们商量并亲自动手完成。甚至是孩子们使用的教具,比如美术用纸、数学材料等,全部由家委会的家长们精心挑选,集中采买。“学校经常是临时一个通知需要什么,大家就赶紧行动起来,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她说,家委会中有一个全职妈妈几乎每天都要去学校,被妈妈群里称为“以校为家”。
陈燕说,自己虽然做不到“以校为家”,但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让她意识到“家里必须有一个人专门管孩子”。由于老师的很多需要都是通过微信群临时下发,陈燕形容自己是随时待命的状态,“经常下午三四点钟就来通知要准备第二天带去学校的东西”。老师有什么要求,家长们都尽快配合完成。有时班里做日行一善的活动,老师一个微信要求家长第二天送来孩子的活动照片或者做小报,陈燕就需要立刻打开电脑,找出合适的照片送去打印。
同时,学校里经常会邀请一些名人来给孩子们讲课,而完成这些工作的主力就是家长。家委会的成员往往发动身边所有的资源来完成这些任务。“家长们实在太积极了”,陈燕忍不住说。面对学校不断增多的要求,陈燕说,自己特别理解老师,老师平时在学校教学之外的工作也特别繁重,这些琐碎的工作只能交给家长。“老师要是太牵扯精力了,怎么能搞好教学呢?”
故事
2、根据放学时间想换成弹性工作
很多职场女性成为全职妈妈的一大原因是家中老人无法帮忙照顾孩子,晓阳是其中之一。
晓阳曾是一家大型央企的职员,研究生毕业,一直在单位办公室做行政工作。离职前,年薪已近30万。照顾孩子的压力及办公室微妙的人事关系,让她最终选择了全职在家。晓阳说,她在辞职前考虑了两个月,内心经历了各种纠结。一方面工作很稳定,是众人眼中羡慕的国企,收入也过得去,另一方面,如果辞职,自己已经快40岁了,再找工作将是难上加难。但是,纠结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回到家庭。
最初成为全职妈妈,她时常被强烈的失落感包围。尤其是前同事或同学讨论工作时,常令她心里不舒服。让晓阳稍稍心安的是丈夫的收入还算可以,在她全职在家时能够支撑家庭的日常开销。全职后不久,晓阳再次怀孕,第二个孩子也很快出生了。晓阳说,在孩子出生后,她用了非常长的时间来调理身体,因此,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她并没有成为她全职生活的全部。不过,因为她一直在家中,对于孩子的陪伴确实更长。
现在,晓阳的女儿已经上小学,儿子进入了幼儿园。平时,女儿的钢琴课、舞蹈课也一直由她自己来接送。因为两个孩子都已经进入学校,晓阳筹划着做些自己的事情。晓阳说,再寻找朝九晚五的工作已经不可能了,下午3点钟孩子就要放学,作为职场女性很难会在这种时间下班。因此她也筹划着做点自己的小事业,让工作时间更加弹性化,能够更好的兼顾家庭。
故事
3、完成幼儿园作业顺便get新技能
张睿从英国留学(微博)回国后进入外企工作,婚后一共生了两个女儿。起初,在双方老人的照顾下,张睿产假结束后正常上班。只是每每带两个孩子外出,总有人习惯性地询问她:你还上班吗?后来,张睿越发觉得大女儿进入幼儿园后,自己早上10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的工作时间不能很好地陪伴孩子,张睿决定回归家庭休整一段时间。
张睿说,自己身边的朋友全职带孩子的并不多。尤其是高学历高薪水的女性,她们都愿意继续工作,通过请保姆、育儿嫂的
方式照看孩子。但是她觉得两个女儿的教育应该从小关注,通过妈妈的多陪伴来影响孩子养成好习惯和学习的能力。她顶着双方父母的压力选择做了全职妈妈。
张睿辞职前仔细评估了家庭收入、家庭关系等问题。她觉得最大的担心是回归家庭后的安全感以及生活保障。女儿上的是双语幼儿园,每个月七八千的园费也需要她掂量掂量。
回到家庭,生活节奏一点没有减缓。早上6点多两个孩子相继起来。穿衣洗漱,送大女儿去幼儿园,为小女儿准备早餐。张睿说,如果不是有家里人帮忙,她自己是难以应对这些问题的。除了生活,一些家校间的合作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幼儿园的各种作业不断挑战她的创意能力。“老师经常一个微信过来要求家长和孩子用水果或者废旧物共同制作一个玩偶,还需要拍下制作过程。”往往这个时候,张睿就要绞尽脑汁,力求做出新意。这次万圣节,幼儿园老师就要求家长准备糖果、买万圣节服装,还需要制作南瓜灯。张睿说,为了辅导孩子,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都提高了不少。
虽然全职的生活也很忙碌,不过张睿尽量抽出时间来阅读和学习。在大女儿上幼儿园后,她便一点点钻研烘焙,既解决孩子的零食问题,也将烘焙作为自己的一项技能。张睿一点点尝试,经常给女儿带些自制的小点心到幼儿园,让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分享。由于这个意外的小爱好,张睿结识了很多有同样爱好的朋友。虽然全职在家,
张睿已经和朋友筹备开起一家微店,专门制作手工点心。
张睿说,妈妈是终身职业,但全职则不一定永久。全职妈妈也是一种职业,待孩子们都进入小学后,她也希望能够重回职场。
□专家说法
全职妈妈将渐成趋势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表示,母亲回归家庭已经讨论了百年,对于孩子来说,孩童时代母亲的陪伴非常重要。但是,依然有很多女性在职场上坚守着。他认为这主要与全职妈妈没有法律保护有关。女性是弱者,对于她们来说,回归家庭后,一旦家庭出现问题,损失可谓巨大。特别是如果没有安全感的女性回归家庭,多疑、自卑的心态一旦出现,则会影响孩子。宗春山表示,全职妈妈是一种职业。社会应形成尊重女性,将全职妈妈视为一种职业。
宗春山认为,女性回归家庭后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他认为,女性回归家庭后,更应该学习育儿知识,因为伟大的职业更需要专业的知识。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未来将会有更多女性回归家庭照顾子女。成为长期或短期的全职妈妈也会成为趋势。这也需要相关立法的出台,对女性进行保护。未来家庭办学、父母办学也会成为一种选择。不过他建议,一些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不能因为妈妈回到家庭而一手包办。
他山之石
>>日本
全职妈妈可享丈夫保险
在日本,全职妈妈不用交税,如果丈夫购买了保险,妻子可以加入丈夫的保险中。到了65岁以后,全职妈妈也可以不缴纳保险金就领取国民年金。
>>法国
二孩妈妈可留职休假三年
在法国,两个或有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最高则可享受3年的育儿假。同时,法国政府每月会补助这些家庭500多欧元。但是,大多数法国妈妈认为长期休产假会影响了自己的薪资、退休金和职业前景,往往很早就返回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