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有小对头还真是棘手

发布时间:2021-04-04 小麻雀教案 幼儿小故事大全 幼儿安全小故事

莱莱最近很叛逆,不知道是不是到了他的第一叛逆期,大人说什么,他要么听而不闻,要么就和你对着干。你要让他吃完饭再看电视,他偏不;你告诫他不许躺在冰冷的地板上,他却乐得其所。家有小对头,还真是棘手啊。

专家支招:

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正常状态,主要表现为独立性大大增强,自我意识日益明显。

当孩子和你对着干的时候,你可以试试:

1.选择题,你是想先看电视还是先玩一会儿?

2.转移注意力,我们一起躺在床上吧,而且还可以玩玩“躲猫猫”的游戏。

3.共同约定规则,在孩子没有情绪的时候和他一起约定规则。若违反的时候可以轻声提醒,让孩子逐步形成内在约束。

4.角色互换,家长做“”不“孩子”,让“”不“孩子”做家长,你会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5.讲一个关于“”不“孩子”的故事,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时候说“不”,如何与“不”再见。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亲子游戏还真有学问?


桐妈坚信亲子游戏对宝宝的智力开发益处多多,所以只要有时间就会有针对性地陪桐宝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本以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桐宝会乐在其中呢,可谁知——

那天天气阴沉,桐妈便取消外出计划,和桐宝在家做起了亲子游戏:唱歌、跳舞、串珠子、捡豆子、拼拼图、搭积木……两人玩得不亦乐乎。晚上,桐爸下班了,“老婆,今天过得如何?”桐妈对自己本日的“教学成果”深感满意:“陪儿子玩了一天,累死我了!”桐爸又去探望桐宝:“儿子,今天过得如何?”“唉,陪妈妈玩了一天,累死我了!”

亲子小游戏

玩耍是宝宝的天性,可妈妈却希望他们能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游戏”是宝宝最好的学习课堂。下面桐妈就和大家一起“透视”几个小游戏,看看藏在里面的“大学问”——

游戏一:搭积木

积木可以说是玩具中的“常青树”,相信很多妈妈小时候也是它的“忠实粉丝”。那些看似简单的积木块块,其中却蕴含了不简单的功能。搭积木时,宝宝需要灵巧地使用双手,从而促进了他们精细动作的发展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宝宝通过拼搭积木,还可以学到很多的数学知识,并发展他们的空间感、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积木的形状、大小、长短各不相同,宝宝在玩积木过程中可以学习区分不同的几何形体。

桐宝是8个月开始玩积木的,起初只能歪歪扭扭地搭起两块,渐渐地便可以用积木盖自己的“高楼大厦”了。桐妈提示:不要给小宝宝玩个头太小的积木,以免误吞。

游戏二:老鹰抓小鸡

老鹰抓小鸡是一项集体游戏,它需要孩子之间的相互协调、彼此配合。宝宝们在游戏交往中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分享。另外,这个游戏还能有效锻炼他们跑动及反应的灵活性。

游戏三:过家家

桐宝是“过家家”的忠实爱好者,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一群三四岁的宝宝把大人世界中的故事有模有样地搬进游戏里,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实,“过家家”不仅有助于宝宝们了解这个世界,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游戏四:捉迷藏

游戏中,宝宝通过隐藏和寻找,提高了视觉空间智能,同时增加了方位感。甚至有的专家认为捉迷藏可以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专家支招

宝宝游戏好处多,听听专家怎么说——

法宝一:选择宝宝喜欢的游戏

“快乐”是游戏的第一要务。不要让宝宝为了学习而游戏,更不要强迫他们玩不喜欢的游戏。玩耍要自然,只要快乐就好!

法宝二:为宝宝选择适合他们的游戏

妈妈们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为他们选择不同的游戏,宝宝成功时应多鼓励,失败时要为他们多创造练习的机会,直至成功,不应操之过急。

法宝三:让宝宝在游戏中学会专注

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宝宝来说,游戏是培养他们专注力的好办法。互动游戏中,妈妈可用自己的语言及动作来引导宝宝,使他们明白游戏的目的,但游戏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扰宝宝。

法宝四:游戏中的挫折教育

妈妈们可以将挫折教育巧妙地融合在游戏里,比如打牌或下棋时,不要次次都让宝宝赢;另外,游戏中的困难也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宝宝只有经历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才能拥有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品格。

阅读书籍选“有用”还是“有趣”?


像普天下很多父母一样,我希望儿子多读一点“有用”的书。然而那些在我看来“有用”的书,如果恰巧被儿子认为是“有趣”的,那么,他会兴致盎然。如果,那些书被儿子判定为“无趣”,那么不管在我眼里多么“有用”,他一概将它们打入冷宫,很难再有出头之日。

儿子认为“有趣”的书,基本有那么几类:

第一类,能引发他内心“共鸣”的书

比如《晚安,弗朗西斯》、《弗朗西斯面包抹果酱》、《奥利薇》等。晚上迟迟不肯睡觉,对某种食物一往情深,缠着妈妈讲故事,这些都是儿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他有切身的真实生活体验,而这些编成了故事,无疑是对他情感和体验的确认和接纳,自然也就引发了他内心的强烈共鸣。

第二类,风趣幽默、出人意料的书

比如《克里克塔》、《挖鼻孔的大英雄》、《花格子大象艾玛》等。这些故事常常颠覆了我们平常对一些动物的刻板印象,比如说蛇是可怕的,狼是很坏的;或者将一些平常看来的不良习惯,比如挖鼻孔,书中都赋予了它新的意义,传达了思维的新角度;还有就是学会自嘲,学会开玩笑,比如花格子大象艾玛,打破平淡沉闷的惯性生活。

第三类,充满温情和爱心的书

比如《和爸爸一起去散步》、《海边的早晨》、《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有一天,我因感冒正想躺下来休息,儿子习惯性地粘上来要我讲故事,我就开导他要学会体贴人,关心人,还没等我把话全讲完,小家伙冒出一句:“妈妈,我要做一个怀有爱心的人。”啊,这么文艺腔的话,好象不是我这个当妈的口语风格,问他是老师教的吗?儿子解释道:“《和爸爸一起去散步》上不是这么说的吗?”我没料到,我给他朗读了那么多故事,偏偏就这一句入耳入脑入心了呢?

第四类,科普类的富于幻想的书

对于故事性的童书,儿子常常喜欢亲子共读,伴随着我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夸张的表情,他和我常常会心地纵情大笑,非常享受。而那些科普类比如《剑桥少儿百科》、《动物百科》、《神奇校车系列》等,他最近喜欢自主阅读。自从喜欢收看电视“SK状元榜”后,他阅读此类书籍的兴趣就更大了。

对于他认为“有趣”的书,他可以百读不厌,但苦了为娘的我。N次地重复朗读同一本书,对于妈妈来说着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我曾与不少妈妈私下交流,才发现这几乎是每个孩子的“通病”,有一位妈妈曾经告诉我,他儿子重复阅读的最高次数达到20之多,对比之下,我儿子好像还没有这么过分。再看育儿专家的研究成果,我才明白,重复是对孩子的情感和体验的尊重和接纳,是对孩子阅读兴趣的认可和鼓励。看着儿子无限享受的乐趣,想想专家的建议,理解和感染之后,我慢慢也就习惯了。

以孩子兴趣为出发点选书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摸索与反思之后,我调整了选书的标准。不再一味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认识水平上选择童书,而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因为我开始明白,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对他有所帮助,并起到作用。否则,纵然有美好的愿望,也都是枉然。

尽管如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我认为还不可以完全放任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自己挑选,因为,我从邻家孩子的选择上看到了,孩子的阅读喜好还必须加以适度的引导,否则就是动画片的文本化,视觉的重复化,或者某种程度的低智化。

那么如何能让阅读既“有趣”,又“有用”呢?我家的做法是,由家长把握大方向,在家长普选的基础上,让孩子从中挑选他喜爱的书,这样就既保证了图书的质量,又满足了孩子对阅读趣味的追求。

家长如何区分孩子“矮小”还是“晚长”?


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进行有氧运动的9、10岁儿童的大脑灰质要比健身较少的同龄人薄。而人的大脑细胞最外层越薄,数学能力越强。

发育期儿童脑灰质的流失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此外,之前已有研究显示,灰质变薄和大脑推理与思维能力变强相关。而该研究首次显示,有氧健身可能在脑皮质变薄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对于那些运动较多的9、10岁儿童的来说,他们大脑中已知会随着发育变化的某些区域的灰质厚度会变薄,大脑额叶、颞叶和枕叶的灰质变化尤为明显。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对48名儿童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常运动和不常运动的孩子在数学技巧及大脑皮质结构上存在差异。运动较多的孩子数学能力较强,脑灰质也更薄。但对于阅读和拼写能力,运动多少并没有明显影响。

新研究首次证明,健身能够帮助大脑中与数学相关的结构发育,增强儿童的数学能力。

教育的本质就是还原事实的真相——真相的力量


总有人问我,教育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教育孩子哪些东西?

我说:教育的实质就是还原事实的真相,唯有真相是我们可以教给孩子的。

前两天有个双胞胎的妈妈跟我说起她的苦恼:“我家两个宝贝,什么都要一样的,所以,我必须什么都要买两份,甚至做个鸡腿,都要注意到尽量一样大,有时他们连颜色都要是一样的,否则一定会严重哭闹起来。”

——哈哈,是你自己把孩子教成这样子的哦!让孩子认为他们是一样的,所以什么都要一样的,否则就不公平了。

“我没有耶!我其实一直都不认为他们是一样的,不过周围的人会常常说他们长得一模一样。”

——那你也没有纠正其他人说他们长得一模一样呀!这对于你的两个孩子来说,就是妈妈默认了呀!

“哦,那我该怎么做呢?我不想他们认为是一样的。”

——那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孩子发现他们根本就不一样呀!

比如说弟弟一定要与哥哥一样的玩具,那你一定要说不可以,你一定要很认真地告诉弟弟说:“他是哥哥,宝贝,你们俩不一样,你可以有你喜欢的玩具。如果你实在喜欢哥哥的玩具,你可以向哥哥借着玩,当然,如果你有一个新的不一样的玩具,就可以跟哥哥交换着玩。我想你哥哥会更愿意与你的新玩具交换着玩的。你现在想要妈妈给你买个与哥哥不一样的新的好玩的玩具吗?”

比如说哥哥非要弟弟刚穿上的漂亮新衣服,那你也一定要说不可以,你一定要很认真地告诉哥哥:“弟弟的皮肤要白一点的,弟弟更爱到处跑来跑去,很好动太活泼了呀,所以,妈妈给弟弟买了这件衣服。你知道妈妈给你买的是怎样的新衣服吗?妈妈特别注意到你的脸要圆一点,好可爱呀,你知道很多人都这么悄悄地告诉我,说你们家的那哥哥的脸长得圆圆的,好可爱呀!……”

总之,你经常在生活中,在各种场景下都告诉孩子们,他们不一样:一个是哥哥,一个是弟弟。他们就一定会从过去认为是一样的,而逐步认识到各自的不同,开始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

这就是教会孩子,认知自己的真相——我就是我,不是他人!这也是家庭教育中要肯定地告诉孩子第一个真相——

我是谁?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是谁,都不能确定地认知到,那么就无法再谈及什么个性和人格的独立,甚至连自信的建立都是困难的。

我小时候,我妈妈常说我是从厕所里捡回来的,我真的很难受……我想妈呀,你就是捡我,也能不能从好一点的地方捡回我呢?厕所多臭多脏呀!

很久很久的时间,我都因为这个身份而感到难过,总是担心我爸爸妈妈不要我,会把我随时送给别人,当时又总有一些邻居看见我很可爱——我妈妈说我小时候很可爱,会唱会跳会讨好人,大人们都很喜欢我——总说要把我领回他们的家里做儿子去。我好担心呀!所以,我真的很宅,常常自己宅在家里,怕出门,怕被送给别人家。

长大后,也一样总会觉得爸爸妈妈会更爱我的哥哥和我的妹妹,总是会觉得我是他们最不爱的,而我一定要更爱我的爸爸妈妈,否则他们就不会要我了,我很不喜欢我自己。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一个孩子没有一个令他骄傲的身份,那份痛苦有多深,会一直疼多久吗?所以,我在自己的儿子出生的那天开始,就告诉他——宝贝,爸爸妈妈太爱你了!你是上天赐给爸爸妈妈相爱的最珍贵礼物!是你妈妈辛辛苦苦把你怀在肚子里,爸爸每天为你的平安到来祈福,才有了你的!你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宝宝!是爸爸妈妈的最大幸福!

我的儿子一直认为,他是最幸福的!常被人说成自带骄傲,充满阳光的年轻人!

我们要告诉孩子的第二个真相:

你一定行!

你一定能做到你想做到的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我的伦理学教授告诉我说:不要听信那些了不起的人,那些写报纸的媒体人说——你是六十年代的人是垮掉的一代!这是假话!你们可以记住,当你们六十年代的人过了四十五岁之后,你们的思想就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谁也阻挡不了,你们中间的精英就是掌控那个时代资源的伟大力量!努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去追求你的理想吧!只要你是以利益他人,利益世界为目的的,你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你也一定能成为受人尊敬的成功者!

那一天我被激动了,我决心一定要将这个真相告诉更多的人,更多的年轻人,当然也包括我未来的孩子!

于是,我的儿子,在他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从未被外界质疑声打倒过,而是在坚持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地让人惊讶,不断地赢得了更多老师,长辈,专家的爱和支持,他就一路这么走了过来,还将这样走下去。

他常说:我是不会被别人的怀疑、误会、诋毁所打倒的!我知道我还不是很好,但我依然不会放弃我的理想,我一定会实现我的理想的。在这点上,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阻挡得住我的!

我欣慰的不是他是否能成功自己的理想,而是欣慰他的人生一定会很精彩,很动人!

于是,我周围的很多的孩子们,也在一个个这么坚定,这么自信,这么做到了他们想要做到的一件件超越他们同龄人的事!

第三个要告诉孩子的真相: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长幼有序

世界不是由道理构成的,而是要讲秩序的。即要懂得严格遵守长幼有序,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人的一生不能只关注自己的道理,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味地强调自己的喜好。一定要懂得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自己,还有更多的他人,更多的他事。所以,我们的古人很早很早就创立一个“仁”字,单人旁,加个二,就是这个意思。

从小,我就教会孩子读“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每当他说“我喜欢,我就是要”的时候,我都会笑着跟他说——这叫乐其乐,是小人之为哦。虽然,我根本不会有什么反对,就会直接满足他的这些需求。

我以为,人是有权利选择做小人的,孩子不就是个“小人”吗?哈哈,我接受这个事实,但请大家注意,这不代表我可以放弃对他做君子的教育。

每当我和他一起做助人为乐的事情时,就告诉这是君子之为——仁爱;

每当我和他一起听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话的时候,就说这是君子之为——孝顺;

每当我和他一起坚守自己的承诺,说到做到时,就说这是君子之为——诚信;

每当我和他谈论起国家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之时,那份热情,那份热爱,那股子热血时,就说这是君子之为——爱国;

每当我和他在地震、洪水灾害泛滥伤及生命之时,在世界各地的空难,绑架,战争伤及生命之时,默默祈祷平安,决定素食祈福,决定更要爱及世界,检点自己言行的时候,就说这是君子之为——先忧后乐。

这是为人之本的真相——正心,修身,仁爱。如大甲所说:天之明命!

第四个真相:

真相没有角度

为人必诚其意

我常常告诉孩子说:诚意,就是不自己欺骗自己!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一样。这不是我说的,是大圣贤孔子说的。一个人要懂得不骗自己,当然首先得知道骗别人也是没有什么用的。好比小人闲居,无所不为。而君子必慎其独一样。

我跟我的儿子说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家偷偷看电视总是被妈妈发现的故事

那孩子以为自己很聪明,在妈妈下班回来前关了电视,去写作业,可是妈妈很快就发现了他在家看电视了。孩子很好奇,去问:“妈妈,你怎么就发现我看电视了呢?”,他妈妈说:“你看电视机的插线板都移到地上了呀!”

之后,那孩子又在妈妈上班时,一个人看电视,不过他聪明地保持了插线板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动。可是等妈妈回来,还是被妈妈发现了他在看电视。那孩子觉得妈妈太神奇了,就又问:“妈妈你怎么知道的呢?”,他妈妈很温和地笑着告诉孩子,说:“罩电视的布,你慌慌张张地放反了,你没有看见吗?”

哦,原来是这样!那孩子觉得自己太不小心了。想之后,如果把所有电视机周围的东西都记住,在看完电视之后,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妈妈就不会知道了吧?

可是令人崩溃的是——妈妈还是知道了!那孩子,面对自己神探一般的妈妈说:“妈妈,你怎么这么厉害呢?我做的这么仔细,可是还是会被你发现,这是为什么呢?”这妈妈看着孩子,很认真地告诉他:“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你做了,就一定会留下做的痕迹,而被人清清楚楚地看见,比如,你看了电视,电视机就是热的呀!除此之外,你知道还有多少的痕迹会留下来吗?对了,还有你的表情,也会留下你做了不该做事的痕迹呀!”

——我儿子听完,当时是哈哈大笑,但我也知道他懂得了:真相,假不了,骗来骗去,只能骗自己,毫无意义。

这就是诚其意,认认真真地做人做事。

第五个真相——时间已经到了,我不能继续再详细地讲了,我被举牌两次的,给我最后一分钟,讲完这很重要的第五个真相

请让孩子

多读真实的历史故事

少读神话,童话

尤其不能读鬼话

请我们的爸爸妈妈记住:历史故事中人物是有父母,有家庭的,是有来龙去脉,是真实发生的,是有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变化的,是有发展和影响力的,是可以人人都从中得到证实和确认的。

我们要很明确地知道:唯有真相,能给予我们孩子认识和理解这真实的个世界,认识和理解真正的人生。

人生需要要有真正,真实的榜样,作为自己生命奋进的力量!

是小孩任性还是大人强制?


是小孩任性还是大人强制?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爷爷给爸妈讲述了在老家发生的、和我有关的一件事情。(因奶奶身体不适,上周一下午,我就跟着爷爷回老家探望。周六爸爸妈妈才接我回县城。)

妈妈听完后,是感慨颇多、无限遐思。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爷爷,我要把长裤脱掉。”那天晚上临睡前,我对爷爷说。

“不可以,穿小裤裤睡觉太凉了,容易感冒。”爷爷回答。

“那你怎么可以穿小裤裤睡觉?我看到奶奶也是这样的。”很不服气,我反问爷爷。

“没有呀,奶奶现在穿着长裤呀。今天晚上,我也要穿长裤睡的。”爷爷有点尴尬,他们不知道,平时我已留意到了这个生活细节。

持续几天的下雨天气,气温下降了许多。我的睡姿本不安分,外加我的感冒还没有完全康复,爷爷坚决不同意我要脱掉长裤睡觉的要求。

僵持不下,几分钟之后,我的“鬼点子“上门了——

“爷爷,我尿湿了。”我笑嘻嘻的,告诉爷爷。

“啊?你怎么尿湿了?”爷爷觉得很纳闷,(白天和晚上的尿尿问题,我已经控制得很好。许久未曾尿湿,尤其是白天),就顺口问了一下。

“因为我尿湿了,爷爷就要帮我换裤子(就要脱下裤子)呀!”听到这个答案,正准备要给我换裤子的爷爷都傻眼了。“尿湿居然就只为达到自己的要求?!

脱下来后,我可高兴了。当然,我就不会再配合爷爷给我穿上了。任凭爷爷怎么苦口婆心,百般哄骗,“不穿,就是不穿!”。后来爷爷实在是没办法,在征得我的同意后,就用浴巾把我裹起来后,让我直接睡觉了。

xx妈心情:女儿现在已经很有反向思维了,很多她想做、但我们又不让做的事情,除非能给她一个很充分、且能发自内心的让她接受的理由,否则女儿总能想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伎俩,表现出她的“小聪明”,来达到她的目的。我都不知道,到底是我们给的自由不够?还是我们的引导方式有误?

单纯这件事情来论,xx确实有她的理由:“大人可以穿着小裤裤睡觉,为什么我就是不可以(会感冒)呢?”她已经见证了爷爷奶奶的生活行为(“言传身教”的分量)。且我们也确实说不出她的这个要求有什么危害,除了大人主观的担心、心存恐惧以外。

可是照顾方换成是我,也一样会对她的这个要求进行百般阻扰的,哪怕是采取在她睡着后给偷偷穿上。因为我真担心她会着凉、害怕她会感冒……

入冬以来,近乎每天早上起床或晚上外出,我和xx爸都会因为女儿不加衣服的问题而大发雷霆、甚至河东狮吼。经常是要强行给穿上,搞得彼此的心情都非常不悦。

科学的育儿理念主张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适度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食其“恶果”(因为不穿衣服引发感冒,去看医生、需要吃药打针),然后再做事后的引导(孩子有了自身体验后就能明白不加衣和感冒的必然联系),这种方法更为有效。

可是在现实面前,我依然没有勇气,提供给孩子自食其“恶果”的机会。所有的一切,都源于无法说服自己的主观忧虑。

明知自己已经踩入了教育的雷区,但却控制不住自己……女儿频频以她自己的方式发出抗议、做挑战时,让我不得不去反思!要怎么办?

问题的根源,在大人身上。解决问题,首先要克服我们的主观忧虑,给孩子自主选择,可是这点做起来,真的很不容易!今天写下此博,只想勉励自己在日后的生活中,尽可能以和平的方式和孩子共处,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让孩子做自己,而不是一味的如自己期待的那个模样。

妈妈们有什么高招吗?要怎么样才能彻底消除我的这种内心忧患呢?

PS:晚上带女儿到户外去,出门前没有强制让她加上衣服。只是告知,妈妈有帮她带了外套,如果觉得冷的话再告诉我。可是在户外的近一个小时,包括在回来的路上,女儿始终都没让加衣。也许,真的是我们大人太过主观臆断了,也许是我们低估了孩子的抗寒能力。但是不管怎么样,今天我是和xx爸说好,从今天开始,把是否加衣的主动权给孩子了。

相关推荐

  • 有的时候还是“袖手旁观”的好 今年带小班,几个月下来,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
    2021-12-11 阅读全文
  • 真实还是谎言的故事 1、真话还是谎言的故事 夜莺和乌鸦是好邻居,它们同住在一颗大树上。 一天清晨,乌鸦亮开嗓子开始啼唱,夜莺听见了,就说:"亲爱的乌鸦,你唱得多么洪亮,多么庄严神气!" 乌鸦说:"可是你,我亲爱的小夜莺,...
    2021-04-09 阅读全文
  • 对了还是错作文必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还是错 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对了还是错作文 篇1夜,静如秋水。我躺在床上,辗转反复,身上像着了火,怎么也睡不着。我索性翻身爬了...
    2024-12-14 阅读全文
  • 亲子游戏还真有学问? 桐妈坚信亲子游戏对宝宝的智力开发益处多多,所以只要有时间就会有针对性地陪桐宝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本以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桐宝会乐在其中呢,可谁知—— 那天天气阴沉,桐妈便取消外出计划,和桐宝在家做起了...
    2021-03-08 阅读全文
  • 周一对于小班的孩子还是挑战 小班的孩子们一过周六、周末两天就要有点不想上幼儿园,有的孩子早上一来就要哭,搞的家长手足无措,欲走不忍,欲留不能。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家长也不要太着急。当孩子在家里时,无拘无束,更谈不上什么规则...
    2021-01-12 阅读全文

今年带小班,几个月下来,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等小事也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

2021-12-11 阅读全文

1、真话还是谎言的故事 夜莺和乌鸦是好邻居,它们同住在一颗大树上。 一天清晨,乌鸦亮开嗓子开始啼唱,夜莺听见了,就说:"亲爱的乌鸦,你唱得多么洪亮,多么庄严神气!" 乌鸦说:"可是你,我亲爱的小夜莺,...

2021-04-09 阅读全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还是错 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对了还是错作文 篇1夜,静如秋水。我躺在床上,辗转反复,身上像着了火,怎么也睡不着。我索性翻身爬了...

2024-12-14 阅读全文

桐妈坚信亲子游戏对宝宝的智力开发益处多多,所以只要有时间就会有针对性地陪桐宝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本以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桐宝会乐在其中呢,可谁知—— 那天天气阴沉,桐妈便取消外出计划,和桐宝在家做起了...

2021-03-08 阅读全文

小班的孩子们一过周六、周末两天就要有点不想上幼儿园,有的孩子早上一来就要哭,搞的家长手足无措,欲走不忍,欲留不能。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家长也不要太着急。当孩子在家里时,无拘无束,更谈不上什么规则...

2021-01-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