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熊丙奇:“天价小学”的警示

发布时间:2021-03-19

教育笔记小学。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熊丙奇:“天价小学”的警示”,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9月1日,造价高达1.1亿元的苏州相城区阳澄湖小学正式投入使用,这所被称为苏州“最豪华”的小学配备了众多先进的教学设施,并首家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校园各处可以随时方便上网,每个班级还配有独立卫生间。然而可容纳1400人的校区目前只有在校生700多名,很多教师称不会操作过于“先进”的教学设备。(《扬子晚报》9月5日)

这几年,豪华校园的新闻接二连三,也每每受到社会广泛质疑,但为何还有学校前赴后继,一个比一个搞得高档呢?是教育太有钱了吗?似乎并非如此。很多地方拿不出增加教师待遇的钱来,在校舍建设、设备配置方面,却屡屡有大手笔。笔者曾到江苏一中学参观,当地教育部门就斥资1000万元在该学校建了一所豪华实验室,但由于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实验室一直闲置。在笔者参加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农村学校教师反映,政府部门为他所在学校建了一个电脑室,配备了10多台电脑,但因为没有计算机方面的教师,这个电脑室一直没有用过。

对于这些,地方教育部门并非不清楚,然而,每次有上级官员来学校视察,1000万的实验室以及农村学校的电脑室,都是必然参观的项目。看着这些先进配置,上级官员满意地笑了,而地方官员也就认为这值了——这些先进的设备能否为教育所用并不重要,为自己的政绩所用,才是根本。按此逻辑,实验室根本就没“闲置”过,它派的是彼用场而非此用场。

也许是受长期以来物质匮乏、设备陈旧的刺激,我国各个领域在有了点钱之后,首先考虑的都是硬件(器物)投入,同时以器物作为评价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准,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上个世纪末,有调查就显示,上海高校共有价值5万元以上的精密仪器约3000台,总价值接近6亿元。但在这些精密仪器中,全年使用时间超过1600小时的只占4%,使用时间在400-1600小时之间的约占18%,而全年使用率为零的占了62%。十年过去,这种情况并没有根本转变,2009年,北京市审计局公布了对2008年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的结果,6所高校部分设备设施购入后形成闲置,涉及金额2941万元。

毋庸置疑,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基础,然而,办教育更需要对人力的投入。多年来,舆论一直呼吁政府部门和学校领导转变教育思想,重视学校的师资与文化建设,但效果如何,答案已经很清楚了。豪华学校乃至“天价”学校的接连出现警示我们,要让有限的教育投入(以及科研经费投入)用到刀刃上,不能由行政权力一手掌控,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决策机制——正如我一直呼吁的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大学理事会等等。因为,缺少民主决策和有效监督,行政权力在急功近利的政绩追求下,必然好大喜功,以重视教育的名义挥霍有限的办学资金。至于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腐败问题,也势必成为教育腐败的重灾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心得:观看《小猪佩奇》有感


育儿心得:观看《小猪佩奇》有感

“乔治,我是佩奇啊!”涵宝宝最喜欢听的一句话!好天真、可爱的涵宝宝啊,带得她爸爸也要看动画片《小猪佩奇》了。这或许就是《三字经》里所说“人之初,性本善”的表现吧!提起这个《小猪佩奇》的动画片,涵爸爸就想起了过年的时候涵宝宝每天都要看几集。动画片看起来谁都可以不理。小猪姐姐佩奇和小猪弟弟乔治一起“跳泥坑”,后来又带着猪爸爸、猪妈妈全家一起“跳泥坑”。

小猪弟弟乔治喜欢“恐龙先生”(恐龙玩具),洗澡带着“恐龙先生”,睡觉也带着“恐龙先生”,还喜欢把“恐龙先生”丢到空中再接住,没想到“恐龙先生”挂在树上了。小猪姐姐佩奇就带着猪爸爸、猪妈妈一起帮小猪乔治弟弟找“恐龙”先生......

涵爸爸几集《小猪佩奇》动画片看下来:虽然每集的剧情简单,只有十多分钟。但看的画面里机灵的小猪姐姐佩奇和“跟屁虫”小猪弟弟乔治,就好像回到了当年自己纯真无邪的孩童时光。虽然岁月的流逝让我们大人不可能重返少年,但是看到涵宝宝那纯真可爱的样子,不禁眼睛湿润了,心里依然满满的感动。

动画片里所塑造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友爱和关怀,就是现在小朋友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个时候的孩子“爱憎分明”是情商最高的阶段!人是环境下的产物,智商依靠读书、靠学习得到培养,但情商一定是生活在充满了友爱、善良、互助、正知、正念、正能量的家庭氛围下培养起来的。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唐代“诗圣”杜甫曾写一首叫《春夜喜雨》的诗,诗中是这样描述春雨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是春天带给人间的大爱,而充满正能量的文艺表现形式就像是春雨一般: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田。给他们还是一张白纸的内心埋下一粒种子;孕育着信任、理解、宽容、友善、博爱的人文火种;启蒙他们坚守内心做一个具有良知、崇高感的个体。

一路向东,方能心向光明。以后一定要挤出时间陪涵宝宝一起看动画片,一起陪涵宝宝玩。鼓励她、理解她,走进涵宝宝的内心、更懂涵宝宝。涵宝宝就是小朋友,爸爸就是她的第一个大朋友,也是一辈子的男性朋友。

熊孩子招人烦?熊父母更可怕!


我们现在常常说的熊孩子,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并且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当熊孩子在网红界火起来之后,他们就泛指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那么熊孩子让人无法忍受的表现都有哪些?下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

熊孩子如何教育?

1.允许“熊”,但要有度

“熊”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作为大人应该允许孩子有“熊”的行为,但不能没有限度。孩子在“熊”时,也在观察大人的底线,如果一味溺爱放纵,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养成孩子的不良习惯。

2.转移孩子注意力

当孩子要表现出熊的一面时,家长应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是孩子讲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坏物品,也免除了与孩子的正面冲突。

3.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闹别扭,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观察分析,找对原因。可能孩子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无法释怀,就借机向父母发泄,事事和父母对着干。

4.家长要赏罚分明

家长必须赏罚分明、言出必行,平时给孩子订好规矩、做好榜样,言传身教的讲正能量传递给孩子,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5.给孩子立个规矩

要给熊孩子立个规矩,让他从小就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意识在宝宝头脑中扎下了根,就会成为他的行为准则,形成自律。宝宝需要一个界限,这个界限给他展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6.需要循序渐进

绝不可急于求成,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出格举动当众严厉训斥或体罚,应该将其带到没人的地方再进行耐心教育。孩子虽然小但是自尊心很强,这对孩子的自尊心伤害很强,或许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性格。要让熊孩子真正有所转变,需要平时长期的训练。

孩子的天性不能磨灭,可是一旦“熊”起来,反而让人避而远之!所以各位家长,为了自己可爱的宝宝人见人爱,一定不要让孩子往“熊”的方向发展哦~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小长假刚结束,出去玩耍的你有没有遭遇到很多熊孩子?

在电影院里,在飞机上,在你想安静度过某个下午的一切场所……

今天来聊一聊憋了很久的熊孩子们

有一次我在宜家买热狗,排队时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妈妈示意她去买东西。小女孩插入队伍中,转动着机灵的小眼睛观望四周,然后迅速挤向队伍前方。当时排队的人非常多,在曲折的环形队伍里她的插队之举并不显眼。

小女孩挤过几个人到了队伍前列,我看着有的大人好心让她排到自己前面,有的则不予理会。小女孩并没满足当前的排位,继续又挤过了几个人,早早买到食物并跨过护栏递给了在外等候的妈妈。

我买完东西后走到女孩妈妈面前对她说:

“我本来想当时就提示小朋友不可以插队,但忍住了。因为这明显不是小孩的错,是家长的失误。希望您以后能让她知道在公共场合插队是错误的,任何一种形式的投机取巧也都是错误的。”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我这样做有点刻薄和多事,把一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上纲上线。

很多人会说,小孩子不懂事,就让着他嘛,你去跟一个小孩子计较什么?

但我试图对抗的,是每个“熊孩子”背后一定存在的那位“熊家长”。

小孩子不懂事不是他的错,但对孩子最好的保护绝不是任由他高兴就好,而是教导他去做对的事:当他在飞机火车上大喊大叫时,当他用力踹别人座椅时,当他哭闹着要随地大小便时,当他不礼貌的跟人讲话时……作为家长需要及时控制,在无法控制时则有必要向受到干扰的人解释和道歉。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行为非常难以控制,无法控制小孩不是家长的错误,但认为这种对别人的打扰理所当然就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了。

这种干扰对家长们已然习以为常,但对他人始终是一种冒犯。体谅和理解是一种气度,你不能要求他人一定要有气度。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咖啡馆喝东西,一个妈妈正带着一个还不太会说话的小朋友独自用餐。小朋友从头至尾在大声哭喊、尖叫、摔盘子扔食物,妈妈对小孩束手无策,于是很快就置之不管了。

在小孩无尽的吵闹声中,所有人都难以正常聊天了。我和朋友忍无可忍正准备离开,却看到一个客人走了过去。

客人对妈妈说:“我知道你自己带着小孩很不容易,这么小的小孩也很难控制。但这是公共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想在这里过一个轻松安静的下午,而不是一直被干扰。如果您还不能控制您的小孩,我觉得您需要离开这里。”

看到这一幕时朋友告诉我,她小时候就非常非常吵闹,所以在有行为控制能力之前,父母都坚决不会带她到公共场所。

这位妈妈没有争吵,当然也没有离开。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评判这个客人的举动,但我很佩服这个人顶住道德审判的压力去说出这番话。毕竟,这件本来该由店家出面解决的问题非常不恰当地留给了一个顾客。

在中国,教导我们长大的是“人情”大于“事理”的价值观,所以在这些时刻我们的意识往往告诉我们要理解和谦让,用沉默来表达不满足矣。但人情和事理并非矛盾,我们尊重有自知力的家长,但也绝不该谦让那些比孩子更无知的大人。

在剧场和电影院我无数次遇到这种情况,小孩子会忍不住把一切他脑子里的话大声说出来,而家长也乐此不疲地回应,全然不顾公共场所的基本礼貌。

有一次我在剧场低声提醒前排热烈讨论剧情的小孩的家长安静一点,却被家长反问,我们说我们的关你什么事?小孩用难以置信的成熟口吻跟着反问,对啊,关你什么事?我回答,因为你们实在太大声,影响到别人了。他们不屑的哼了一声,继续自顾自大声讨论。(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大家直接去找剧场或影院工作人员处理,他们有义务阻止干扰观众的噪音或者合理清场)

每当这种时刻我都觉得可悲大于可笑,不敢想象这样的小孩未来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大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仅要给小孩足够多的爱和保护,而是要尽力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啊!

我们不能因为面对的是一个孩子,就去切换另一套处事标准。正如我们面对一些老人,当他们毫无道理的倚老卖老,当他们因为年龄而无理地行使特权时,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拒绝。

记得有一次在伦敦,我给刚上地铁的一个老奶奶让座位,她很吃惊的看着我说,很感谢你,但我看起来真的有那么老吗?

当时我觉得十分羞愧,感到自己的举动对她造成了一点冒犯:她认为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并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所以说,一个人值得尊重的不是年纪,而是阅历,我们礼让的原因也不是同情弱小,而是礼貌尊重。社会文明的基本规则是不针对年龄和阶层的,是通用于人类的准则。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准则都是由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组成的,这让我们更有必要去做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去注意自身对他们的影响。

面对非道德行为,我们需要采用的方法是告知而不是吵架,是提醒而非指责。

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轻易把自己置于特殊群体之中看待。毕竟,特权不是自己定义的,而是群体给予的,所以更要学会尊重群体的声音。

请拥抱你的“熊孩子”


家有“熊孩子”,父母是时刻都不能省心的。对于处在3-12岁的孩子来说正是好动的年纪,这不免就会给家长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些许的“麻烦”,着实是件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对于“熊孩子”,家长们请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怀,让自己的家庭充满爱,毕竟家才是我们休息心灵的港湾,不要泯灭孩子的天性,张开手,拥抱你的“熊孩子”吧!下面,我们给大家分享一篇家长的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文章来自作者——浮云听风原创,请勿

【文章分享】

借着国庆假期,我读完了心理学家武志红的那本《为何家会伤人》,感觉受益匪浅,其实,在刚刚读完第一章时,好像是被人点到了任督二脉上的大穴,整个人都随之一震。

为何家会伤人?这是一个好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被这个问题问住,家不是所谓的归宿和避风港么?可是再细想,有的时候,的确我们也会有想要从家里逃离的念头。这是为什么呢?

“来互相伤害呀”

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来互相伤害呀”,品一品,其实这话挺有意思,看似调侃,实则却道出了本质:人和人之间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互相帮助和取暖,而是有意无意的互相伤害。

武志红曾在天涯论坛发表过一个帖子“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反响非常强烈。

这个帖子看似和我们的基本认知甚至是和我们的三观是相悖的,但是读后却不得不说,它的确是真实存在的。人们总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因此似乎注定了“爱”这面旗帜在父母这里能够屹立不倒,可是,要知道,有多少个家庭,有多少父母,打着“爱”的旗号在伤害孩子,却仍觉得自己是伟大的,无私的。

想必会有人反对,认为这些都是个例,个别变态的家长,以爱之名,折磨孩子,虐待孩子,而多数家长都是正常的,并没有伤害孩子,是真的爱孩子,一切为了孩子。

我多么希望,这是真的……

然而,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当你的孩子淘气闯祸、任性不听话时;

当你的孩子不听讲,不写作业,被老师告状时;

当你的孩子学最基础的东西,可学了好几遍还是不会时;

当你的孩子第一次撒谎被你发现时;

当你的孩子和同学产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被对方家长找来时;

当你的孩子迷上了上网,聊天,打游戏,就是不学习时;

当你的孩子……

当这些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

这么说也许你不信,但,遇到以上情况,多数家长的处理方式,其实,就是在伤害孩子……

“摧毁熊孩子”

最近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讨论的很热闹,拥有两万五千多关注量:“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困难”,类似如何摧毁熊孩子的问题似乎都挺火爆,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个与此唱反调的问题:““摧毁熊孩子”这种病态问题为什么能一直被推荐?”,而它的关注量却只有50多,并且回答的内容里仍有一部分是如何治熊孩子,甚至还有抨击题主的。

于是,一个问题随即涌上心头:熊孩子该拥抱还是该摧毁?

为此,我特意搜索了一下“熊孩子”这个词,在百度百科上,对熊孩子的定义是: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并且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也有昵称的意思,表示对调皮孩子的爱称。

由此显而易见,在小时候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使得孩子变为熊孩子的根本原因,那么,当您下次再抱怨家里怎么有个熊孩子时,请反问自己,家里出了个熊孩子该赖谁?是熊孩子还是自己?

熊孩子养成记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对于初来乍到、白纸一般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神奇的,随便一个小事都可能激起孩子无限的好奇,因此,探索,即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然而,对于孩子来说,探索,是一件毫无头绪的事情,没有步骤,也没有方向,因此父母以及家人的陪伴与指引就成了探索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前行的方向。

可是,有一些父母或长辈,要么过于溺爱,觉得孩子还小做什么都没关系,要么就是太偷懒了,没有在孩子朝着错误的方向进行探索时及时的加以制止和修正,于是,孩子便认定此路通畅,于是,从此大胆前行,也由此走上了熊孩子的奇妙旅程。

每个孩子降生时,都如同一个刚刚落入凡间的纯洁的天使,安详宁静,笑颜盈盈。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如果说学习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那么,熊孩子长成之路也是如此,当一个孩子慢慢蜕变成熊孩子后,真正该受到责备和斥责的,是孩子吗?并不是……

曾听到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小的孩子,甚至可能还不懂自己说的是什么的时候,某一天突然学着大人的样子说了一句脏话,这时,家长的反应是什么?居然是觉得很有意思,就笑了,且在笑过之后,也未加任何的教育和制止。而这样的反应只能让孩子明白,这么做是好的,可以让大人笑的,于是,重复并将其发扬光大就会成为孩子心中正确的方向。

请拥抱你的熊孩子

有人说,学前的孩子熊,那是调皮,那是淘气,觉得可爱,可以适度放纵,上学后的孩子熊,那是恶劣,那是问题,觉得惹人厌,必须严厉管教。面对这样的家长,我只想问两个问题:

1.是谁告诉您孩子探索的天性到了上学的年纪就自动停止了?孩子就已经对世界和人生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和判断?

别忘了,18岁才成人啊,成人前就算到了初中高中,他们也仍就是个孩子。还是孩子,探索就是他们的天性,探索就代表着会朝着各个从未涉及过的方向进行尝试,而此时,仍然需要家长的陪伴与指引。

为什么家长容易觉得熊孩子越大越招人厌呢?那是因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能力逐渐增强,可探索的方向也越来越广泛,也许从很小的时候只能探索:香蕉和苹果哪个更甜?慢慢开始变为:我想要那个玩具,使劲哭的话妈妈会不会答应?再到后来:忘了带作业编一次瞎话会怎么样?再随着成长,也许能探索的便是抽烟和喝酒哪个更刺激了。其实,对于孩子,甚至是对于成年人,探索的本质没变,只是探索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因此闯祸、给父母添麻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2.小时候熊孩子犯熊脾气您觉得可爱不管,大了以后熊孩子犯熊脾气,您还管得了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熊孩子的养成之路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后万分痛苦,怎么管教孩子都几乎不起作用,那是因为家长早已错过了与孩子一起养成教育和被教育,引导和被引导,以及双向沟通的黄金时期,已经无法有效的管教孩子。然而,家长前期的放纵欠下的债,迟早,还是要还的。

因此,家有熊孩子,若怪只能怪这一路走来家长的懈怠和放纵,可是太多太多的家长却又将所有的责任反推到孩子身上,无法为自己辩驳的孩子们,似乎就成了此事起始和终止处的双重受害者。

如此说来,各位家长,你们是不是欠自己的孩子一个深深的拥抱呢?回到家里,抱一抱你们的熊孩子,告诉他们:不怪你,是我错了。

拥抱你的熊孩子吧,和他一起慢慢去揭开这世界的面纱,去领略着世界的精彩吧,他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暑期温馨防溺水安全警示通知


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骄阳似火的夏天马上到来了,总是有一些孩子想要去下水、玩水,但安全是我们需要放在心上的。防范学生溺水的安全通知怎么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期温馨防溺水安全警示通知,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暑期温馨防溺水安全警示通知【篇一】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入夏后,天气炎热,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高发期,学生溺亡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大多与家长或监护人对孩子们在校外期间的监护失控息息相关!为了确保孩子们的生命安全,特致信于您:落实校外监管责任。

请您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能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请您加强对孩子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切实让孩子做到“六不准”: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请您教会孩子掌握游泳本领和溺水自救的能力,还要让孩子知道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大声呼救,不要擅自施救。请您严格教育学生不要到河边、水沟、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或钓鱼(捕鱼),以防不测,造成伤害。

另外请您对孩子们做好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教育,提高自护自救意识及能力。

让安全事故远离我们,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与祥和!

暑期温馨防溺水安全警示通知【篇二】

进入暑期后,全国各地已发生多起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全体同学及家长朋友要从事故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杜绝麻痹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加强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以下要求:

1、加强对学生的校内外监督教育,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明确要求学生不准私自到危险地带玩耍。

3、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入水游泳。

4、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出玩和游泳。

XX中心校

20xx。6。20

暑期温馨防溺水安全警示通知【篇三】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

目前即将进入暑期,天气逐渐转热,下水洗澡游泳的人数大幅增加。为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我校禁止任何学生私自到江河、水潭、小溪等水域游泳、嬉戏。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与学校配合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共同提高学生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遇险逃生的能力。

家长是校外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加强对学生的看护和教育: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学会科学合理的应急、求助、报警方法。尤其要教育孩子,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呼救,不能盲目下水营救,避免发生次生伤亡。

亲爱的家长朋友,安全无小事。希望各位能提高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工作。让我们家校联手,共同筑起孩子的安全屏障。

XXX学校

20xx年X月X日

暑期温馨防溺水安全警示通知【篇四】

尊敬的家长:

您好!目前已进入夏季,是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高发期。日前,我校正开展对学生的防溺水教育。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孩子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在此,请您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让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1、做好孩子的安全监护工作。各位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一点疏忽,一点懈怠都很有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其次,请各位家长做好预防溺水 的家庭教育。孩子在家里活动阶段,请你们将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放在心上,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时刻关注孩子的去向,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做好预防溺水的教育。天 气炎热,孩子们都喜欢到游泳池或江河湖泊中去游泳。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我保护意识。要求孩子做到“四不游 泳”,即:一、不在无家长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二、不擅自与同学结伴外出游泳;三、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或游泳池游泳;四、不到 不熟悉的水域或游泳池游泳。

3、教会孩子游泳,学会预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如有条件您可以教会孩子掌握游泳本领和溺水自救的方法,教育孩子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学会报警或者呼叫大人求救,不提倡未成年人下水营救溺水者。如发现有学生在水边玩耍或游泳,不管是不是您的孩子,请您能及时进行劝阻,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尊敬的家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忧患意识,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监护,提高孩子溺水安全防范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共同承担起呵护孩子生命的责任。

暑期温馨防溺水安全警示通知【篇五】

各中心小学、局属各中小学(幼儿园)、各民办学校(幼儿园):

随着气温升高、暑期临近,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进入多发期。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工作,确保广大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不参与那些危险的活动,不到危险、陌生的河域游泳。

二、在有家人陪伴的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规的游泳池游泳,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学会相关的防溺水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

四、从我做起,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参与危险的外出游泳活动。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平安、快乐、健康成长每一天。

XX县教育局

20xx年XX月XX日

暑期温馨防溺水安全警示通知【篇六】

各民办学校:

随着气温升高、暑期临近,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进入多发期。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工作,确保广大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溺水事故会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您的一点疏忽,都有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

现特向家长朋友提出以下几点安全教育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校内外监督教育,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明确要求学生不准私自到危险地带玩耍。

3、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入水游泳。

暑期温馨防溺水安全警示通知【篇七】

各各中小学(幼儿园)、各民办学校(幼儿园):

随着气温升高、暑期临近,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进入多发期。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故工作,确保广大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现特向家长朋友提出以下几点安全教育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校内外监督教育,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明确要求学生不准私自到危险地带玩耍。

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地域玩耍和游泳

家长如何“智斗”熊孩子的手机瘾


期末考试一结束,北京12岁的男孩唐轩拥有了自己的第三部手机。

唐轩的前两部手机有着类似的命运:都是因为自己总是用手机玩游戏被爸爸一气之下摔坏了,一次摔在地板上,一次直接甩出了窗外。这次再度拥有手机,是因为唐轩期末考试成绩不错,再加上他已经向爸爸承诺:寒假里每天玩游戏时间绝不超过半个小时。

孩子“触网”已经从“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变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

根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近1.7亿,约占全国网民的22.5%。

而不久前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则做了更为细化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平均有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到了14岁,已有60.8%的儿童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

00后、10后们被称为“数字原住民”已经成为事实,“熊孩子”投身网络就像鱼儿遇到水那般游刃有余,而只能称得上“网络移民”的父母遇到网络时则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当“数字原住民”和“网络移民”在家中遭遇,他们之间的不协调便演变成了“手机争夺战”“网络保卫战”,甚至还出现过“小学生玩网游和家长一言不合跳楼”的惨剧。

随着寒假的到来,这样的战争势必更加白热化。

面对越来越智能的手机和无孔不入的网络,孩子能否不被网游绑架?“网络移民”和“数字原住民”之间的“数字代沟”能否填平?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名孩子、家长及专家,试图找到答案。

“爸爸用过的每一部手机都有《王者荣耀》”

“我们班44个人,大概有40个人都玩游戏。”来自广东的初一男孩光亮说,他是班上极少数不玩游戏的,“经常感觉被孤立”。

确实,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完成的《2016~2017中国儿童网络素养状况系列研究报告》显示,00后儿童是网游一代。娱乐是儿童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3~9岁儿童周末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娱乐行为(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看漫画等)超过30分钟的比率达48.5%,10~14岁则已达57.1%。3~14岁儿童中平均有33.3%的儿童还会自主研究网络游戏攻略,在13岁就已超过半数,达到51.3%。

“现在的孩子是先学会打游戏,后会系鞋带的。”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说,现在的孩子完全可以称为“游一代”。

手机游戏不可避免地成为孩子和家长间冲突的导火索。调查显示有53.1%的高年龄段儿童曾因为上网问题与父母争论过,到了14岁争论最多,达到65%。

不过,就在人们痛骂手机游戏如何诱骗孩子的时候,一个孩子却这样说:“我爸爸在我们家的每个手机上都下载了《王者荣耀》,他下班回家经常打游戏很长时间,我有时候看着他玩,他玩得入迷了根本没发现。”

无论给00后、10后贴上怎样的标签,都改变不了他们是个孩子这个事实,他们的很多行为来自上行下效。

“我最恨的就是儿子迷恋手机游戏的状态就像着了魔。”唐轩的爸爸唐先生说,期末考试前唐轩腿受了伤在家休息,唐先生帮他制定了详细的在家复习计划,但是,“只要我没看着他,他就会把手机拿出来玩游戏,怎么说都不管用。”后来唐先生一气之下把唐轩的手机扔出了窗外。

唐先生可以这样简单粗暴地对待唐轩,却无法用同样的方法对付唐轩的妈妈。

唐轩的妈妈工作很辛苦,经常加班,所以,回到家后总是喜欢用玩游戏来放松。“有时候吃饭她都拿着iPad在玩。”唐先生说,唐轩玩游戏入迷就是从跟着妈妈一起“保卫萝卜”开始的。

很多专家都明确指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身教”胜过“言传”,其实,唐轩的妈妈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孩子,但是,当疲惫袭来时放纵自己的渴望总会战胜做孩子榜样的要求。

显然,面对网络成人和孩子经受着同样的考验。“作为家长来说,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有些家长的态度是自己可以玩手机但不让孩子玩,这绝不是一个好办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这样做只能动摇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同时也可能逼得孩子的上网行为更加隐蔽。

“只要拿手机就以为我是玩游戏”

“其实,只要不玩游戏孩子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唐先生说。

很多家长都跟唐先生一样,以为跟儿子的战斗就是跟游戏的战斗,只要隔离了游戏就是战胜了手机、战胜了网络。

但是对于00后、10后这些“数字原住民”来说,网络和手机绝不等同于游戏。

“我在《我的世界》里重建了一个故宫,”来自成都的初二年级男孩邱晨说,他跟一群“同伴”共同完成了这个宏大的工程,邱晨的工作是负责外围城墙的建造,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什么是斗拱、什么是榫卯。

“我在手机上查各种资料、用手机听歌、用手机记录自己的感受,即使是玩游戏我们经常和世界各地的人联网打,不知不觉就练了英语。”北京的初一女生王瑶说。

“他们一出生就面对着一个无所不在网络世界,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张海波说,他们在网络上娱乐、在网络上交往、在网络上学习,还在网络上表达自己。

对孩子们来说,“虚拟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但是,家长们对此有着深深的误解。

“我一拿手机他们就认为我在玩游戏,这让我非常愤懑,有时候就要吵上几句。”邱晨说,为了不让他玩游戏,父母把他的课外时间几乎都占上了,周一到周五中有4天的晚上都要上课外班,“即使这样他们仍然不满意,好不容易上完了所有的课、写完了所有的作业,我刚拿出手机放松一下,我爸就说‘你怎么一有时间就玩游戏呀,去做几篇阅读理解去’。”

家长的这种误解不仅造成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让孩子们远离父母。

“我妈给我规定了上网时间,每天做完作业可以上网5~10分钟,其实这点时间什么也干不了,连看新闻都看不完。我干脆不当着她的面上网。”王瑶说,每次10分钟到了妈妈让停止她就停止,但是等家里人都睡下之后,她还会偷偷爬起来上网。

有些孩子走得更远。

不玩游戏的初一男孩光亮说,班里面玩游戏的同学下课总是聚在一起,玩得好的同学就被其他同学称为“大师”,“大师”们经常被同学请教,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玩游戏的成功经验写下来,做成攻略,然后抄在一张张纸上,卖给同学。

当孩子有意远离家长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光亮说班上有同学为了买游戏装备经常向同学借钱。

互联网双刃剑的剑柄要掌握在家长手中

就在这种“猫捉老鼠式”的互动中,孩子们把家长甩在了后面。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儿童数字化成长有三个显著的关键年龄,5岁、10岁和14岁。”张海波说,他们从一个互联网的“小玩家”变成了“小用户”,最终成长为一个能很好利用网络的“小创客”。

而在14岁这个年龄段上,孩子们在互联网世界超越了父母,成为比父母懂得多的人。

一位多年关注儿童媒介素养的专家举了一个例子:成年人因为以往学习习惯的固化使他们在网络的使用上遭遇了瓶颈,比如同样是学习制作PPT,成年人的学习方式可能是找一本教材,而小孩子很可能在第一次做PPT的时候把页面上的每一个“菜单”都拉下来试着使用一下,“这样做完了第一次PPT之后,他们就几乎完全掌握了要领,而成人则很可能要经过很多次才能学会。”

成年人也感到了这种差距,“我们的调查显示,63%的14岁儿童的爸妈承认孩子懂得比自己更多。”张海波说。

互联网的“后喻时代”就在眼前。成年人的内心感到了恐慌。

“对于网络我确实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王瑶的妈妈狄女士说,但是,要跟上孩子们也真的不容易,“有时候孩子说出的话我都不懂,更别说搞懂网上那些内容”。

不少家长选择逃避,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数字鸿沟日益明显。

其实,每一代亲子间都存在代沟,填平这个鸿沟的关键人物是父母。

“与其把网络这把双刃剑交给孩子,不如把剑柄抓在家长自己手里。”一位一直从事青少年教育的专家说,因为家长越是远离网络,我们的孩子就越有可能被网络上那些负面的东西绑架。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张海波说,把“反喻时代”变为“共喻时代”,家长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最新脚步,及时理解潮流文化。

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家庭能解决的。“一方面国家应该净化网络空间,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要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孙宏艳说,另外,学校也要进行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要把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改为媒介素养课,现在的孩子在操作层面的技术比成人要走得更靠前,但是面对信息时的自我保护和鉴别能力还亟待加强,学校应该承担起这个教育任务。

“殴打奶奶”的熊孩子是“感恩教育”的缺失


前日晚上,在南京地铁二号线车上,一名老人带着刚刚放学的小孙子乘车回家。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小孙子在车厢内突然发起飙来,对着奶奶大打出手,拳脚相向,还扇了奶奶一耳光。乘客们一边拉架,一边震惊于孩子的粗暴行为,更有旁观者拍下了整个过程。

小孙子“殴打”奶奶,属于忤逆行为和不孝之举,应予以教育和谴责。说到事件原因,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与家庭溺爱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孩子性格不良有关,还有人会认为与奶奶教育方式不当有关等等。但在笔者看来,这类“熊孩子”的出现,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一些孩子缺乏“感恩”之心,在从小时候就开始的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阶段缺乏“感恩教育”。

让孩子们懂得平和,懂得团结互助,懂得关爱他人,离不开感恩之心。懂得了感恩,才会知道理解父母、爷爷奶奶的不易,懂得获得关爱和保护之后的主动回馈,这就需要学校和父母潜移默化地引导。要时刻创造条件让孩子感恩,先从父母开始,父母为孩子做了事情之后,要刻意引导孩子说声谢谢;父母身体累的时候,可以要求孩子给自己倒杯水、拿拿拖鞋......实际上,这些生活小事不仅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溺爱孩子的家长是做不到的,这位被孙子“殴打”的奶奶,可能更没有想过让孙子“帮忙”拿鞋、捶背,孙子“殴打”奶奶的原因可能正在于此。

父母长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们的日常言谈举止,也会影响孩子。家长们懂不懂得感恩?懂不得的孝道?是不是说一套、做一套?也同样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就值得称道。小时候,刘亦婷的家里并不宽裕,家里有了好吃的,却是大家一起吃,为的就是让孩子不要特殊。有爷爷奶奶在,家中的“第一碗饭”总是先端给爷爷奶奶,而不是像一些家庭那样先满足“小皇帝”的食欲。同所有的母亲一样,母爱的本能驱使她想把好吃的都留给女儿,但理智阻止了她。不仅如此。在孩子学习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她仍然要求孩子尽其所能分担家务。事实证明,她的教育策略是成功的。她的女儿不仅考上哈佛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尤其重要的是,分享和感恩已成为人生观的一部分。

孙子在地铁“殴打”奶奶,是个别孩子教育出问题的反映,也是一些家庭教育“失败”的折射。孩子需要全面发展,而不是满足于学到更多知识的“单打一”式教育,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感恩教育”不可或缺。如果说让孩子走的更稳健、更成功的话,“感恩教育”无异就是“方向盘”和“舵”;如果说,让孩子更大可能迈向人生成功的话,“感恩教育”就是一个“催化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位天天接送孩子的奶奶,应反思自己教育孩子上的不足,而“感恩教育”的缺伯,不仅应引起这类“呈现教育问题的家庭”的重视,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3-4岁与4-5岁聪明孩子的奇思妙想作品


对于孩子,爸爸妈妈都有三个心愿:健康、聪明、开心。健康和开心,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唯有聪明,我们总是从各种情境和作品中,和孩子一起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莱奥的思维小士兵

莱奥,是金源馆的一名摩比宝宝。这两个小人儿来自莱奥的思维王国。莱奥告诉妈妈,这两个小人身上有好多看得见的数学思维:两个小人,一字排开以"对称"形式站开;他们有很多手,"平均分"在身体的两边,为了避免小手打架,小手"平行"地伸展在身体的两侧。

思维名词:

平行--指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不相交时的关系。

平均分--把物体分成每份一样多就叫平均分。

对称--分为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吴琼老师说,这两个神奇的小人有那么多只小手,加上聪明的脑袋,能帮助莱奥和妈妈完成多少事情啊!

二、王冠棋的魔法翻转花园

王冠棋,是奥亚馆的一名摩比宝宝。

两块普通的图形片,一块叫梯形,一块叫圆形。在冠棋小朋友的手里,出现了神奇的变化。冠棋小朋友,拿起一支彩笔,简单地"翻转"了几下,就出现了一朵绿色的太阳花。

翻转:是图形的一种运动形式,也是拼摆图形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杨婕老师说,在冠棋的魔法翻转花园里,不止一朵太阳花噢!

三、摩比的农庄

果果(左)和靳镓伊(右)是奥亚馆的摩比宝宝。

她们的眼里,世界都可以由各种图形宝宝变成的。小树是三角形的,小鸟是圆形和半圆形的,小狗是圆形、半圆形和长方形的,小草是三角形的……瞧,两个小朋友为摩比建立了一个花园。

图形拼摆:通过模仿观察和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空间能力。

岳琳老师说,孩子眼里的世界是奇妙的!

四、地震了

董玙幡,是中坤馆的摩比宝宝。小玉米,是孩子非常喜爱的思维创作道具。一点点水,就能把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触手可及的美丽作品。董玙幡把小玉 米在纸上撒开,固定好,告诉大家作品完成。小伙伴们看了半天,没有看懂,有的甚至都着急了。董玙幡说:我的作品,名叫《地震了》。这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都惊呆了!

于英英老师说,不要因为看不懂,就以为孩子有问题。其实,也许是我们的思维太局限。

五、撕出来的森林(对称)

一个摩比宝宝,摘出一颗摩比树。

谁说森林只有绿色,谁说树木只有绿色,它们也可以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张薄薄的纸,经过摩比宝宝的小手,对折,歪歪扭扭地撕出一个缺口,打开!你的小树是红色的,像太阳;我的小树是棕色的,像大地;她的小树是粉色的,像小伙伴们的小脸蛋!

六、花蝴蝶(对称)

一堆彩笔,几张复写纸。孩子们简单做了几个动作:对折--画几条弯弯曲曲的线--再点上几点--把纸重新打开。忽然间,几只美丽的花蝴蝶,翩翩起舞。

孩子们说,这叫【对称美】!

七、变形金刚(对称)

这是一位聪明的摩比宝宝。他的作品顶呱呱。你若要问为什么?瞧瞧!

第一眼,一个机器人。

第二眼,平均分布在中心线两侧的立方块。

第三眼,数量对称分布在中心线两侧的立方块。

第四眼,数量、位置对称分布在中心线两侧的立方块。

第五眼,颜色、数量、位置对称分布在中心线两侧的立方块。

我们说,孩子的思维无限广!

八、神奇蜘蛛侠(规律)这是一位绝顶聪明的摩比宝宝。

他的面前,摆了一堆立方块。只有用心看,才能看出里面神奇的秘密:

这是一只蜘蛛侠,由16个立方块组成,平均分为两组,一组红色,一组蓝色。两种颜色数量相等。这里面有几个规律,让我跟你读一读:

红、蓝、红、蓝--你知道后面是什么吗?

3、5、5、3--你能摆出后面的规律吗?

只有用心观察的人,才能找到答案噢!

九、1张A4纸(图形的拆分与拼合)这是一位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超强的摩比宝宝。

一张A4纸,是什么形状?只有长方形吗?这位摩比宝宝告诉大家,一张A4纸里不止一个长方形,而是有好多个长方形。而且不止只有长方形,还有三角形、正方形、梯形。

小伙伴们,你们也发现了吗?

十、小黄和小蓝(规律拼摆)这是一群聪明的摩比宝宝。

黄色和蓝色的立方块,按照ABAB的规律,能摆出多少种图案?你有一种,我有一种,他还有一种。原来大家的智慧聚集在一起,就会无穷大!

小伙伴们,你们还能摆出其他图案吗?

更多精彩请点击查看:

3-4岁儿童数学思维秋寒课程班 4-5岁儿童数学思维秋寒课程班

让您的孩子与更多聪明的孩子一起快乐学习成长!

家园共育《熊丙奇:“天价小学”的警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笔记小学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儿故事大奇家的天使 1、大奇家的天使的故事 大奇爸是个非常快乐的人。他上班快乐下班快乐,即使不小心被小蚂蚁绊了一跤,他也会乐得哈哈大笑。 唯一让他生气的,是大奇的作文成绩总是不好。 这天下午单位里大扫除,大奇爸累得骨头都...
    2020-12-03 阅读全文
  • 托比和桑奇的故事 1、托比和桑奇的故事 这是一个晴朗的下午。 “噢!桑奇,我们的船快翻了!你快停下,别划了!”兔子托比大声叫嚷着,他紧张极了。掉到河里可不是好玩的。他是一只兔子,又不是水獭,对于游泳可不在行。 小熊桑奇...
    2020-09-27 阅读全文
  • 2023最新小学警示用电安全的句子锦集 用电用火要预防,尤其是对还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因而视安全为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你知道用电安全语录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最新小学警示用电安全的句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06-13 阅读全文
  • 对付任性宝宝的奇法妙招 导读:当孩子任性胡闹时,给孩子两种选择:一种是不再闹下去,将得到某种奖赏;一种是闹下去,会受到处罚。孩子在听清两种结果后,通常会放弃吵闹以获得奖赏,这时父母要抓住时机给孩子讲明道理,让他明白,正当的要...
    2021-11-19 阅读全文
  • 奇招对付任性孩子 导读:过于宠爱孩子,就容易造就他们的任性。孩子任性不利于其自身成长,家长要及时纠正引导。 孩子任性是不懂事的表现。如果家长对孩子爱抚过多,要求过少,甚至有求必应,那么孩子任性往往比较严重,不易纠正。那...
    2021-09-20 阅读全文

1、大奇家的天使的故事 大奇爸是个非常快乐的人。他上班快乐下班快乐,即使不小心被小蚂蚁绊了一跤,他也会乐得哈哈大笑。 唯一让他生气的,是大奇的作文成绩总是不好。 这天下午单位里大扫除,大奇爸累得骨头都...

2020-12-03 阅读全文

1、托比和桑奇的故事 这是一个晴朗的下午。 “噢!桑奇,我们的船快翻了!你快停下,别划了!”兔子托比大声叫嚷着,他紧张极了。掉到河里可不是好玩的。他是一只兔子,又不是水獭,对于游泳可不在行。 小熊桑奇...

2020-09-27 阅读全文

用电用火要预防,尤其是对还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因而视安全为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你知道用电安全语录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最新小学警示用电安全的句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06-13 阅读全文

导读:当孩子任性胡闹时,给孩子两种选择:一种是不再闹下去,将得到某种奖赏;一种是闹下去,会受到处罚。孩子在听清两种结果后,通常会放弃吵闹以获得奖赏,这时父母要抓住时机给孩子讲明道理,让他明白,正当的要...

2021-11-19 阅读全文

导读:过于宠爱孩子,就容易造就他们的任性。孩子任性不利于其自身成长,家长要及时纠正引导。 孩子任性是不懂事的表现。如果家长对孩子爱抚过多,要求过少,甚至有求必应,那么孩子任性往往比较严重,不易纠正。那...

2021-09-2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