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不要打2岁以内6岁以外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1-03-08

幼儿故事2岁。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不要打2岁以内6岁以外的孩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打骂孩子时,虽然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根本没有反省,更不会去思考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有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赶快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

新时代的父母,已经没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大部分父母都努力让自己不打孩子。这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支招】

虽然体罚孩子有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有时候,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那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让“打”孩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呢?

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2.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3.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4.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5.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6.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2岁-3岁宝宝个性发展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妥善处理一些强烈的感情(如生气),他会说:“我并没有打朋友,你可以打枕头而不用来打我。”为了不让孩子产生失望情绪,适当的时候,继续给他选择食物、服饰和游戏的自主权,还有因为你的孩子已经开始关注他人的情感,你要鼓励他尽量与人为善。

父母也经常会为3岁的孩子犯愁,例如孩子将自己喝水杯里的开水倒入鱼缸,并说:“鱼儿也要喝水。”此时,你别责怪孩子,更不能打他,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会这样做。这是3岁孩子“自我中心”心理特点的表现。

所谓“自我中心”,并不是说孩子自私自利,而是孩子认为他自己所想、所感、所要,便是别人所想、所感、所要。例如,妈妈指着盆里的黄瓜告诉孩子:“看,这叫黄瓜。”孩子回答:“不,妈妈,这是绿瓜”。妈妈是让孩子认识黄瓜,但孩子认为这瓜的颜色是绿的,应该叫绿瓜。3岁的孩子都有点“自我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慢慢摆脱自我中心观念。因此,父母可帮助3岁的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学习,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2-5岁孩子的约束训练


2~5岁的孩子懂得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时,家长要对他们不好的表现给予惩罚。如果他还是要乱碰东西,你可依次采取以下办法:

1.明确是非。

非常明确和严肃地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事情和不可以做什么事情。

2.预备替代物。

出门前为孩子准备一件玩具或一本书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坚持到底。

如果孩子坚持要乱碰他喜欢的有危险的东西,家长要把孩子的手抓住,严肃地说:“不行。”绝不能因看孩子可怜又允许孩子去碰东西。坚持到底是问题的关键。如有必要,带孩子离开这个地方,领孩子去一个可以让孩子有事做的地方。

4.约束训练。

家长握着孩子的手去接近禁止孩子乱碰的东西,然后家长严厉地说:“不行!”随后,把孩子的手拉回来。把这个动作重复做上三四次。下一次,当孩子自己克制住乱摸东西的欲望时,家长一定告诉孩子能这样做有多么了不起。

5.令行禁止。

如果孩子不服从家长的命令,又随便乱碰东西,家长可对孩子说:“现在你必须坐上1分钟,不许动。”家长说过后一定要实行。无事可做会让孩子感到时间很难熬,这样会使孩子停止调皮捣蛋。孩子停止后,家长要热情地表扬孩子。

解读2-3岁孩子的心理


有句俗话是:两三岁的孩子,连狗都嫌。是的,他们从那么乖的一个“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小魔头”,不听大人使唤了,搅马桶是他们的强项,冰箱上有他们的手印,时不时要噘起小嘴说:“不!”……当他们终于上床睡觉了,你不觉轻松了半截,长叹一声:“小鱼儿终于走出恶人谷了!”

2岁,情感开始丰富

当你正为工作的事情苦闷的时候,一脸失落地躺在沙发上,这个小不点或许已经悄悄地爬上沙发,冲你一笑呢!这个时候,可能你会惊讶,这个曾经事事都让你操心的孩子,怎么能看出你已经累了,给你安慰?

解读:因为他们正学着去爱。一个两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学着理解别人的情绪,比如,他能读出妈妈脸上的表情,知道妈妈累了;看动画片时,看到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了,会为孙悟空感到难过而落泪,这时,他不但能够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反应,而且已经能够体验到别人的难过。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情绪反应能保持适度敏感和积极态度,你就为孩子“爱”的情感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喜欢说不

“不”已经非常频繁地出现在一个两岁孩子的身上,“我不要!”“不好!”“不吃这个!”他们怎么就不乖了呢?

解读:两年的成长,已经让这个小家伙变得更有能力了,他们不再满足于爸爸妈妈抱着他们到某个地方去,同时他们开始逐渐把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分清楚,特别是把自己和他人分清楚,此时,他们成为了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小大人”。当他们发现爸爸有爸爸的想法,妈妈有妈妈的想法,而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他们会有那么一点点的焦虑,因此,他们要通过某种方式来确定自我的感受,说“不”是最常见的表现,通过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来确认自我价值的存在。比如,当妈妈提出我们出去吃饭吧,他很可能说:“不!”然后你告诉他:“那,你到奶奶家去吃,爸爸妈妈出去吃。”他很可能说:“不!”然后却紧紧地跟在你们后面。

给父母的建议:切不可乱了方寸

在这个时候,千万要坚持住,不要因为孩子的变化而乱了方寸,大吼大叫。打骂是没有用的,平静地接受这场风暴,对待他们不要强制,不要粗暴,也不能迁就和纵容。通过书籍或者其他途径对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做充足的了解,这样你就有了一个精神支撑。你保持积极的态度,你积极地应对,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就会朝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同时,建议爸爸妈妈们分给孩子一些小任务,比如,让他们在吃饭前,摆摆小板凳,拿自己的小饭碗;或者,夏天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洗洗小手绢,没洗干净不要紧,关键是给他们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孩子学英语应在2岁后


很多家长急于让孩子从小锻炼学习能力,但这未必是可取的。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家最新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儿童从小使用双语,比使用单一语言的儿童,在5岁前更容易出现口吃。

“孩子学英语最好从两岁以后开始。”幼儿英语教育专家,清华大学出版社儿童发展中心、清华幼儿英语教研中心主任姜秋筠说,“过早教孩子外语,容易对孩子的母语学习造成干扰,导致孩子出现语言表达障碍。”

因为学英语或其他外国语言,使孩子出现口吃甚至失语的情况,从事幼儿英语教育工作多年的姜秋筠主任也曾经遇到过,虽非常少见,但确与家长过早让孩子学习外语以及采取生硬的教育方式相关。

孩子从出生到两岁,是母语学习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两年时间里,家长最好不要用其他语言对孩子进行干扰,不仅是外语,有些人家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操着不同的方言,而且还经常换保姆,一段时间河南话,一段时间山东话……也会让孩子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不知所措,难以适应。

姜秋筠主任建议,两岁以前,尽量用一种语言教孩子,最好是普通话,让孩子打好母语底子,这样对英语等外语的学习也非常有帮助。

孩子学英语最好先听后说。通过听,首先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语感。此外,语言学习之初,兴趣很重要。听听儿歌或童谣、做做游戏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总之,在愉快心情的暗示下,人的大脑皮层才会对信息进行识别,才能比较容易地就将其记住。

2至8岁孩子想什么?


很多家长会困惑: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乖得让人意外,有时候调皮得让人火冒三丈?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研究孩子们40多年,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咱们读懂孩子的帮助太大了。

2岁孩子>>>

“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不要轻易让孩子讨价还价,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让步。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比如,你教孩子搭积木,他却偏要推倒你的成品,而不肯跟你学。这时,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他现在对积木倒塌时的现象更感兴趣,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

从大约1岁半到2岁半前后,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因此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3岁孩子>>>

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虽然在3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急转弯也不费劲。语言能力也发展得更好。

但好景不长,从3岁半开始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3岁半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得发抖。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得很不愉快。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更有趣的是,恋母情结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4岁孩子>>>

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

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从他的观点看来,坏事未尝不可以做,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而到了4岁半,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从这个时段开始,孩子也渐渐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坏。这个时期,他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睡前,听一些小故事。

5岁孩子>>>

开朗而愉悦,懂事了、讲理了,想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5岁小孩的生活总是跟现在、这儿息息相关。他非常在意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所住的那条街道、邻居,以及幼儿园的教室。他对新的、陌生的事物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会为了冒险而冒险。

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了、有节制了、更顾家了。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对于别人已经尝试过的,或既成的事实,就觉得安心舒坦些。他最有趣的时间是现在,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里。

5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判断得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经过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5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6岁的小孩则常担心放学后找不到妈妈。5岁的小孩会认为,妈妈一定在家的,不只现在在家,以后永远也会在家,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自己和父母都是永生不灭的。

到了5岁半,会有一个重大改变:不要在这个年纪教他读书写字。

5岁半的特质是迟疑不决,懒散闲荡。但是5岁半时孩子的眼和手配合却不如从前那样快速、肯定。因此他经常把数字或者文字颠倒着写,所以最好不要在这个年纪教他读书写字。

6岁孩子>>>

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个性极端两极化。

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处处按自己的意愿。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岁现象。

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而且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噩梦也会给6岁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

6岁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7岁孩子>>>

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

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动。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充满了感伤的基调。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7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

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

而且,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够,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

7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委;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恪守无误。

8岁孩子>>>

“招牌特质”是性格外向而开朗。

和7岁孩子的沉郁退缩完全相反,他充满活力,喜欢冲上去迎战一切困难和挑战,而且做起事来爽快多了。另一个和7岁完全相反的,是忽然变成话匣子了。

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这种“审视”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这带给8岁孩子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规矩。他对好与坏的观念,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初步建立起了是非观念。在此之前,孩子对“好”与“坏”的判断来自于父母“准许”或者“不准许”。

8岁孩子对“对与错”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好与坏”的两极,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

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对话、游戏。他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包括一起劳做、玩耍、聊天、读书,这让他觉得他“全部占有”着妈妈。妈妈无论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全心全意满足孩子“全部占有妈妈”的心理需求。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为孩子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打好基础。

他这时充满了探索与探险的兴趣,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径上搭乘公车回家,在自己生活小区内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甚至越界跑到别人的私院里。他喜欢地理,喜欢研读甚至利用地图。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

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信件、闲聊,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

1-2岁宝宝情绪发展的6大特点


经常听到妈妈们的诉苦,说自己的宝宝变得不乖了,时不时地和妈妈们抗争,没原由地发脾气或者哭闹,弄得妈妈们焦躁不安。其实,这时候宝宝特别需要妈妈们的理解和帮助,正确发泄情绪。要想做到这点,妈妈们首先就要了解1-2岁宝宝的情绪发展特点。

1.

宝宝的情绪主要与生理需要相关

1-2岁的宝宝还不能完全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生理感受,所以,当他饿了、渴了、尿裤子了或者拉便便了,他有时就会大声哭闹,希望妈妈能快点来帮忙。

2.宝宝容易冲动

很多妈妈都深有感触,1-2岁的宝宝会突然拼了命地大哭起来,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这是因为宝宝这时的情绪具有冲动性,常常处于激动状态,来势汹汹,不能自制,好像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

3.宝宝的情绪不稳定

有一句话说:“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这句话充分说明1-2岁宝宝的情绪非常不稳定,主要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

比如,宝宝因为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大哭时,如果妈妈递给他一颗糖,他会立即笑起来,即使眼角还挂着眼泪。这就是“破涕为笑”。

4.宝宝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1-2岁的宝宝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如语言、表情和身体动作,也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一直到幼儿晚期,他们才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情绪。

5.与非生理性需求相关的情绪出现

1-2岁宝宝的情绪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不再只有原始情绪了,与非生理性需求相关的情绪相继出现.

比如,因自主活动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焦急情绪;受到父母的表扬而产生的自豪;看起来比较“泛滥”的同情心,如看到别人笑他也笑,看到别人哭他也哭;看到新异事物表现出的惊奇情绪;做错了事而产生的内疚情绪;对没见到过的东西产生恐惧情绪。

6.

愉快接纳宝宝的“不乖”

1-2岁是宝宝独立意识萌芽的一年,宝宝会从一个“乖宝宝”逐渐变成一个“小坏蛋”,他们开始不听你的话,甚至和你反着来;有些事情哪怕自己做得一团糟,他们也要自己做,并且乐在其中……这些都是宝宝独立的表现,妈妈们要愉快接纳,并用温暖、积极的方式引导,陪伴宝宝度过这一年。

培养2-6岁宝宝专注力的小妙招


前几天咱们讲到过“专注力”,专注力差的孩子,学习效率会比其他孩子差一大截。

这个话题也引发了公司老妈子的讨论。

家有4岁男娃的美编NANA抱怨说:

我们家孩子,你让他看书,他看个5分钟就说饿了,想吃饼干。好了,吃完饼干,又陪他看了10分钟书,结果他说他想上厕所……(此处翻白眼)

一看起动画片呢就来劲了!叫他他不应,拉他他还不肯走……以后上学上课可怎么办啊!

刚好资深编辑圆姐路过,也加入了讨论。圆姐家的小姑娘明年上小学,听说是个小书虫呢~

圆姐笑着给NANA支招:

让他玩一些迷宫游戏试试呗!

我家涵涵前阵子特别迷迷宫游戏,一画就能画一个下午。没想到一个小姑娘竟然会喜欢这种逻辑推理游戏。

这下,我们不愁她一年级上课坐不住了。

什么?一画就能画一个下午?这不就是咱们梦寐以求挖空心思呕心沥血想要孩子拥有的专注力吗?!

圆姐接着说:

一开始啊,孩子容易没耐性,很正常。但是只要大人稍稍引导一下,孩子慢慢地就会找到感觉,还会更有信心继续挑战。

无形中就延长了孩子专注的时间。

再想想为啥孩子能盯着动画片看这么久?因为内容有趣又耐看。这一点,游戏书也可以做到。

有一套十分火爆的游戏书,就是专门用来提升孩子专注力的——《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

它一共有4册:《迷宫大冒险》、《图形大猜想》、《数字大爆炸》、《综合训练营》。

全套400多个不重样的神奇游戏,在提升专注力的同时,还让孩子得到数学启蒙、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提升。

这套书由英国的童书大牌Parragon公司出品,品质非常高。Parragon公司还独家代理了三方品牌芭比和迪士尼呢~

来感受一下美亚上用户的诚意好评:

△《迷宫大冒险》买家秀

在咱们国内,它也是大受热捧:

△截图来源:当当网

底下有评论说,本以为孩子会不喜欢《数字大爆炸》游戏,结果竟然特别喜欢:

这很正常!因为书里的游戏是经过欧洲教育专家研究设计过的,很懂孩子的心。

美亚上光买1本就折合人民币50多元,咱们这次上的是团购价,全套4本只要65元,还赠送一套12色的环保彩铅。

试读视频戳这里:

下面是这套书的分册介绍(2-6岁)。

01

《迷宫大冒险》

推荐语:可以让宝宝最先玩这一册,上手快,根本停不下来。玩迷宫游戏需要宝宝进行推理判断,很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每一个迷宫都各有特色,满满的新鲜感,孩子怎么玩都玩不腻。

而且,每个迷宫都戏剧感十足,可以让孩子自己编故事,放飞想象力。

比如,在下图左边这个迷宫里,朋友们正在篝火旁唱歌玩游戏,可是小男孩贪玩迷路了。帮助他回到朋友身边吧!

下面这个,是三个外星人开着飞船,打算沿着闪亮的星际轨道到访地球。一路上,它们得绕开那些星际怪物:

孩子一边画脚下的路线,一边要对前方的路做出判断,培养观察力;

遇到阻碍时,回想先前走过的路,想想在哪个分叉口能换其他的路线走,锻炼记忆力。

02

《图形大猜想》

推荐语:这一册可以让娃练习数数,1~20,1~80,各种难度的都有。

原本分散的小圆点,按序号大小连起来,就变成了简笔画图案。经过训练,孩子的数数能力和运笔能力都会大大提高。

每一页都有打散的数字序号,孩子需要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连接起来。

连完之后,“隐身”的图案就“现身”了!

都有些什么图案呢?有动物,植物,等等,还有可爱的小怪兽呢!

有玩过的孩子说,有几页画到一半就能猜出图案,有些呢要全部连完才会恍然大悟,非常有意思。

让孩子在玩之前先猜猜能连成什么图案,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先假设后验证”的科学方法,对将来学习数学、科学等科目大有裨益。

03

《数字大爆炸》

推荐语:这一册太适合给娃做数学启蒙了!加减乘除、坐标系、奇偶数、数列……这些一个比一个“高深”的数学知识,用游戏就能让孩子轻松get!

还有十分锻炼脑力的数独游戏哦,一旦让娃爱上了,成为小学霸指日可待!

话不多说,给大家随便选几个例子,都很妙。

几个恐龙蛋引发的加减法应用题:

蜜蜂必须穿过偶数六边形去拜访蜂后,哪些是偶数呢?

右下角的“找规律”,其实就是孩子以后要学的数列知识:

连高年级要学的坐标系知识也可以在游戏中启蒙了!C5、A4、D1、E2,这几个点在哪里呢?

烧脑的数独游戏轻松入门~

有娃的同事看了都不禁赞叹:这全都是干货啊!

04

《综合训练营》

推荐语:这一册的内容比较综合,里面除了有数学启蒙、迷宫游戏,还有找不同、找规律、英文单词、画画等综合性的知识。

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也更加具有挑战性。

同样的,选几个例子剧透一波~

不伤眼版“大家来找茬”游戏,对孩子的观察力和耐心是个大考验:

等比例画一个大哥哥。表面上看是让娃练画画功夫,其实这个和数学中的相似三角形知识是一个道理呦!

找出隐藏的单词,顺便学习它们的意思;找出哪一件才是闪电侠的衣服。

很不错吧?

有了《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这个“新欢”,想必能让娃忘了动画片这个“旧爱”了!

这套书适合多大的孩子?

这套书,2-6岁的孩子都适用。但是,《数字大爆炸》和《综合训练营》这两本,6-8岁的孩子也可以用,为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家园共育《不要打2岁以内6岁以外的孩子》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2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2岁-3岁小儿的游戏 一、我是手推车 目的:训练小儿身体悬空,两手着地爬行。锻炼颈肌、臂肌、腰肌及腹肌。 玩法: 1、抱腰推行 要求小儿两手撑在地上,两腿伸直,妈妈双手托住小儿腰部向上抬起,使两腿离开地面,同时对小儿说:“...
    2019-12-16 阅读全文
  • 2岁-3岁宝宝个性发展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妥善处理一些强烈的感情(如生气),他会说:“我并没有打朋友,你可以打枕头而不用来打我。”为了不让孩子产生失望情绪,适当的时候,继续给他选择食物、服饰和游戏的自主权,还有因为你的孩子已...
    2022-02-07 阅读全文
  • 2-5岁孩子的约束训练 2~5岁的孩子懂得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时,家长要对他们不好的表现给予惩罚。如果他还是要乱碰东西,你可依次采取以下办法: 1.明确是非。 非常明确和严肃地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事情和不可以做什么事情。...
    2022-04-20 阅读全文
  • 2-6岁宝宝阅读培养指南 当宝宝2~3岁 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和想象都飞快发展。尤其是想象能力。他们把图画延伸出自己编的内容,有时候可能已经不是我们给他的那个故事了。没有关系,想象是有利于孩子的创造的,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口述非...
    2021-12-30 阅读全文
  • 2岁之后 教会孩子懂得“忍耐” 孩子到了2岁时,应教会孩子懂得“等待”,2岁之后,应教会孩子懂得“忍耐”。 体贴他人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和母亲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让孩子具有体贴他人之心,为此,日本的父亲母亲们在教育孩...
    2021-04-29 阅读全文

一、我是手推车 目的:训练小儿身体悬空,两手着地爬行。锻炼颈肌、臂肌、腰肌及腹肌。 玩法: 1、抱腰推行 要求小儿两手撑在地上,两腿伸直,妈妈双手托住小儿腰部向上抬起,使两腿离开地面,同时对小儿说:“...

2019-12-16 阅读全文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妥善处理一些强烈的感情(如生气),他会说:“我并没有打朋友,你可以打枕头而不用来打我。”为了不让孩子产生失望情绪,适当的时候,继续给他选择食物、服饰和游戏的自主权,还有因为你的孩子已...

2022-02-07 阅读全文

2~5岁的孩子懂得了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时,家长要对他们不好的表现给予惩罚。如果他还是要乱碰东西,你可依次采取以下办法: 1.明确是非。 非常明确和严肃地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事情和不可以做什么事情。...

2022-04-20 阅读全文

当宝宝2~3岁 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和想象都飞快发展。尤其是想象能力。他们把图画延伸出自己编的内容,有时候可能已经不是我们给他的那个故事了。没有关系,想象是有利于孩子的创造的,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口述非...

2021-12-30 阅读全文

孩子到了2岁时,应教会孩子懂得“等待”,2岁之后,应教会孩子懂得“忍耐”。 体贴他人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和母亲的生活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要让孩子具有体贴他人之心,为此,日本的父亲母亲们在教育孩...

2021-04-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