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让孩子少一点牵挂

发布时间:2021-02-26 教育孩子笔记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孔融让梨说课稿 爱的故事《宝贝,老师也想你》

近阶段,出去学习的有点频繁,每次出去学习回来,走进幼儿园,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走进教室,会享受一种高标准的欢迎仪式,不管孩子们在干什么,都会雀跃欢呼地喊:“牛老师回来啦!牛老师,我想你啦!牛老师,你去哪里啦?”让我心头总是一热,一种幸福感动的感觉。“孩子们,先上课,老师也想你们!”

去乳山学习两天,回来的时候,晚上王伊曦的姥姥说:“孩子说,你到别的班了,不在中二班了。”还特意把孩子领过来说:“伊曦,你看,牛老师没走,牛老师是出去学习了”。孩子才开心的笑了。

还有小朋友问:“妈妈,牛老师去哪里了,怎么不来上课呢!”

更有意思的是李昊阳宝贝,我回来上课的时候请他说儿歌,他竟然说:“你这么多天不上课,我都学不会了!”

特别是几个小姑娘,会抱着我说:“牛老师,我想你了,”还会把穿的新鞋子、新衣服展示给我看。调皮的小男孩更是急不可待的告诉我:“牛老师,我想你!你去干什么了?”

静下心来,回味孩子们的表现和表达,真的有一种感动,一种不舍,每次我都会真挚的告诉孩子,老师也你们,老师做梦都梦见你们了。

孩子们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是对老师的一种爱,一种见不到老师的小牵挂。老师想跟你们说:老师爱你们,老师想你们,老师想鞠老师,想岳老师,因为我们中二班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天都希望快乐的在一起。

同时我也反思,以后出去学习是不是应该先跟孩子说一声,就想自己的孩子一样,出差也会跟孩子说明一下。这样孩子们就知道了老师为什么不在幼儿园。这也是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别让孩子们牵挂!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一群让人牵挂的孩子(中班)


这是我踏入幼教工作的第四年,在这一年中让我碰到了一群让人时刻都牵挂着的孩子,那就是我今年所教的新中班,一群从五福四海全国各地来的外来民工子女。

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孩子们诉说着各自家乡的方言,时常让我和冯老师感到很无奈。有时候一个很简单的字,孩子们要绕好久才能去掉家乡的调,有时候一句简单的话甚至要教好几十遍,孩子们才慢慢会说。语言方面的障碍在我们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好转,现在孩子们慢慢都以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也能和老师、小朋友进行交流了。这让我和冯老师感到很欣慰。

可是更让人牵挂的是这一群孩子的吃穿。在每月的家访中我们了解到,这群孩子的家庭经济情况并不乐观,父母们为了节省开支,租住的房子非常简陋,大多只有一个房间,大人小孩就挤在这么小的房间中生活,真是看了都让人心疼。随着气候的变化,天气越来越寒冷,大家早就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可我班的孩子却仍然衣着单薄,小手冻的通红通红,有几个甚至还穿着比自己小好多的裤子,小腿都快露出来了,寒风一吹,孩子们很容易就感冒了。班中的小思源是个很天真的孩子,父母在嘉兴打工,主要由年老的奶奶带领,那天天气很冷,可这孩子仍旧没有穿棉袄,而是穿了一件又一件的线衫,两只小手冻的都不敢伸出来,我在心里埋怨“这奶奶也真是的,天气都这么冷了,怎么就不给孩子穿件棉袄呢,穿那么多线衫不暖和不说,让孩子行动都有点困难了”。放学的时候冯老师喊住了思源的奶奶,说道:“明天给孩子穿件棉袄吧,穿那么多线衫不暖和。”可她奶奶说的话却让我们感到惊讶:“家里没棉袄啊,就这几件衣服……”

如今我们这的孩子几乎可以说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哪还有没有棉袄穿的。那天回去坐在接送车里,和其他班级的老师也聊到这件事,大家听了都感到非常惊讶,贫富差距显然意见。恰巧程老师的女儿刚好读大班,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听我们这么一说,回家后就整理出了一大袋的衣裤带到了幼儿园,我们选了几件适合思源穿的给了她奶奶,奶奶一个劲的致谢。其余几件我们又送给了别的几位孩子,几位家长也纷纷激动的说着谢谢。衣服送完后的第二天就见小思源穿着棉袄高兴地来上幼儿园了,还一个劲的说老师你看这是我的新衣服……

其实送衣服的何止程老师一人,我们班的冯老师、保育员李阿姨也时常把自己女儿穿不上的的衣服送来给班中的孩子穿。大家都牵挂着我们班的孩子,用爱心、用真心呵护着一株株小苗茁壮的成长。

让孩子多点快乐,少点抱怨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怎么那么笨,你看某某,人家比你聪明多了。”在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曾经给我说过类似的话。我当时很气愤,任何人都是有自尊的,包括孩子在内。当时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我的叛逆心理出现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曾经把自己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流失我长大了,当了一名幼儿教师,我告诫自己要多表扬,让他们在表扬中成长起来。

但是就在今天我又听到了类似的话语,我们班的佳倍小朋友在来上学时不小心把自己的手绢掉到了地下,她的奶奶用手指着她的头说:“怎么搞的,怎么那么笨,你随谁啊?”佳倍没有回应只是心情不是很好。我通过侧面打听佳倍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习惯在其他的小朋友面前批评她,于是我利用了一段时间细心地观察她。我发现佳倍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在做事情时总是怕这怕那。在活动中她看到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总是很不屑的说“真没有意思,高兴什么啊”。通过观察我发现佳倍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常常看到她和自卑的孩子们混在一起,指责他人。

通过这件事情应该让我们明白,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我们应该不断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通过佳倍家长的表现实际上就等于在叮嘱她“你要不断的失败”。在幼儿园中鼓励教育刻不容缓,在活动中教师要给失败的孩子及时的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的幼小心灵是靠家长和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经过一段时间我找到了佳倍的父母单独和他们沟通了半个多小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现在的佳倍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老师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多点鼓励,少点批评和埋怨,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让孩子学会“慢”一点


宝宝时不时出现急躁、不耐烦等情绪反应,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的宝宝呢。只不过相对于成人来说,宝宝的表现更为坦率和不加掩饰而已。

宝宝性子急,做什么都“雷厉风行”,可能会造成一些麻烦,也容易出现一些失误,但如果妈妈急着纠正,方法方式不对,很容易对宝宝造成伤害,如何正确引导性急的宝宝,让宝宝“慢”一点,谨慎一点,则是一项技术活。

宝琪妈妈:不懂调节自我情绪让孩子爱着急

主角:宝琪 年龄:2岁 性别:调皮可爱的小姑娘

妈妈讲述:宝琪是个急性子,我常常和她说“等一下,要有耐心”。久而久之,有什么不能马上满足她的,我就会说,“等一下,要有什么呀?”宝琪会回答:“耐心~~”有时她急得不行,就会跺着脚回答“耐心!耐心!耐心!!”不管怎样,她已经大概知道了,妈妈说“等一下”就意味着她不能马上得到,有时等不及她就会自己找别的东西玩了。

幼儿期的宝宝,出现急性子、没有耐心的情况是很正常的,特别是那些还不太会说话的孩子,因为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当父母无法正确解读其手势及需求的时候,常常使他们显的急不可待,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绪管理能力还比较差,不知道该如何排解自己这种不满的情绪,往往只能通过哭闹、发脾气甚至摔东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琪妈引导方案

延缓满足

在宝宝提出要求的时候,如果你认为这是无理要求(但是要站在宝宝的角度考虑),就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我们家宝琪要吃苹果,我就会说:“你先等一等,妈妈去洗苹果,洗了才能吃,不然细菌会跑到宝琪的肚子里去哦!”刚开始延迟满足时,我迟个5秒、10秒给她,慢慢增长时间,不过这种等待要相对合理些。

冷处理

当宝琪因为挫折而显得十分急躁时,我们就先假装没有注意她(在心里关注),让宝琪宣泄情绪的同时逐步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不受欢迎。

小瓶子妈妈:“肝常有余”让孩子性子急躁

主角:小瓶子 年龄:1岁 性别:心急的小男孩

妈妈讲述:周末从外面回到家,小瓶子就急着要喝奶,我赶紧飞快地去冲奶粉,但小瓶子还是急得哇哇地哭个不停,声音又响又尖,隔壁邻居都听得一清二楚。冲奶粉也需要几分钟,于是我倒了一点水给他喝,想先缓和一下他的情绪。结果小瓶子刚吸了一口奶嘴,又开始大哭起来,这次越哭越厉害,边哭边不停地踢着小脚。小瓶子自从会喝奶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的,性子很急,想喝就得马上喝到,一分钟都不能耽搁。

幼儿期的宝宝,急性子要比慢性子多的多。中医知识告诉我们,婴幼儿期的孩子,其五脏功能生理特点,常表现为“肝常有余”及“心常有余”,即肝火和心火都较成人旺,因而更容易急躁、发脾气,特别是还不会说话的孩子,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当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时,不善于隐藏情绪的孩子会非常不满,显得比较烦躁。

瓶妈引导方案

情志调节

对爱动爱闹的的宝宝来说,如果在情绪上受到的影响很大,就难免会肝火过旺了。我们在生活中也尽量保持平常心,做到心胸坦荡,遇事不慌,希望慢慢的小瓶子也能学会遇事泰然处之。在此基础上,我们平时也挺注意让宝宝随时都处于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就能“情绪通达,动静相宜”。

按摩

中医说肝主藏血,所以揉搓腹部可以增加肠道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和淋巴系统的功能。在吃饭前半小时左右、睡前以及起床时,我都会轻轻揉搓小瓶子的腹部。当然,不要过于频繁地给宝宝按摩,否则会让宝宝的胃酸分泌过多,影响正常吃饭时胃酸的分泌。

蕾蕾妈妈:胆汁质宝宝易急躁

主角:蕾蕾 年龄:3岁 性别:经常火急火燎的小公主

妈妈讲述:蕾蕾是个典型的急性子小姑娘:面前的食物还没吃完,便迫不及待地嚷着要吃另外的食物;在游乐场看到好玩的滑梯,无视前面正在排队的小朋友,自己硬要抢先上去玩;上兴趣班时,发现自己怎样也无法做好时,便轻易放弃;遇到要求没有被及时满足的时候,立即发脾气,甚至情绪失控……

心理学上把人的神经类型(也称“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宝宝往往生而具有某种类型倾向,如果正好属于胆汁质之列,则其性子就容易急躁。胆汁质的神经类型又称兴奋型,属于兴奋而热烈的类型(代表人物张飞)。胆汁质的人常有精力旺盛、不易疲倦,但有易冲动、自制力差、性情急躁、粗心等行为表现。

蕾妈引导方案

从小培养忍耐力

对我家心急火燎的小蕾蕾,我已经开始逐步培养她的忍耐力、耐性及坚毅能力,希望她成为一个积极进取,开朗热情,蓬勃向上的人。

小游戏中练专注力

自从觉得蕾蕾越来越急躁之后,我现在经常会带着她做一些有助提高专注力的游戏,例如“找不同”、“找错误”、拼图游戏、听故事……

实现目标得到奖赏

小朋友拥有自己的目标,做事自然有毅力。比如蕾蕾想要个新玩具,我就告诉她,如果她能把积木堆到多高,可以给她买这个玩具作为奖励,蕾蕾就会特别有耐心地去堆积木。

别火上浇油

一旦宝宝情绪急躁,很多父母都习惯于大惊小怪地追问宝宝怎么了,实际上这是最不能解决问题的方式。现在蕾蕾心急的时候,我们都会冷静地边仔细观察宝宝,推测问题的症结所在,一边引导宝宝在发泄情绪的前提下冷静下来。事后再择机教给她正确应对自己情绪的方法。

小颜妈妈:父母性格及家庭氛围让孩子变成急性子

主角:小颜 年龄:5岁 性别:胆小的小姑娘

妈妈讲述:小区里很多孩子小小年纪都已经会溜冰了,可小颜连三个轮子的小自行车都不会骑,我非常着急。周末我带着小颜下去练习骑车,心急的我好不容易耐着性子让胆小的小颜坐上去了,但一看到孩子前怕狼后怕虎、畏畏缩缩的样子,我就来气了,加上怎么说小颜都不敢动,我一赌气就扛起自行车回家了。

做父母的营造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发育影响很大,如果夫妻经常争吵,或者父母一方本身就性子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和谐的家庭“场”,使得生活在这个“场”里的孩子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中,难免生出急躁的行为。还有,如果对孩子过分呵护,孩子一发脾气就急着满足他们的需求,孩子就会日渐发现“使性子”有助于尽快地达到目的,从而增加以此来制衡父母的频率,久而久之,便成了说一不二的急性子。

颜妈引导方案

控制自身情绪,给宝宝正面影响

我和小颜爸爸本身脾气比较暴躁,以前在小颜面前也不懂得控制,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以后在小颜面前我们会尽量注意,避免当着宝宝的面大声争论或争吵,尽量以良好的行为方式给予孩子一些正面的影响。

掌握反应的时机与尺度

我发现,当宝宝情绪急躁时,父母反应的时机与尺度对宝宝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发现小颜情绪急躁,如果我们立刻显得焦虑不安或者急于解决问题,会进一步加重小颜的急躁情绪。相反,如果我们反应过于滞后,在小颜寻求帮助时显得无动于衷,等到小颜大哭大闹才给予关注,也会助长她的急躁情绪。

让孩子在后果中反思

在孩子因为急性子而遭受自己行为结果的“惩罚”时,及时地引导他反思原因。如小颜越是哭着闹着要看电视,我越不会马上让她看,等到她用心平气和的方式请求时,再同意,且及时表扬这种行为方式。

鼓励

有时小颜遇到自己有能力去完成的事情也仍然显得极不耐烦去做,动不动就急躁得不行。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坚定而温和地鼓励小颜:“宝宝能做到,我们来试一下。”如果小颜实在不肯自己做,那我就陪着她起个头,然后鼓励她自己继续往下做。如果小颜的情绪十分激烈,就暂停一会,待她平静之后继续。并且,无论她做得如何,只要有一丁点的进步,我们都会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她的努力。

多放点手,让孩子多一点快乐


不知道,这个玩具相机是哪位小朋友带来的。这几天饭后活动,我们班的女孩子就在一起模拟拍照。一个女孩拿着照相机,其余的孩子摆造型,一片“闹烘烘”的景象。

今天,孩子吃完饭,女孩子们又聚在一起开始玩“拍照”,我就乘机观察了一下。只见,陆琦小朋友担任着摄影师,一会儿把一个眼睛对着照相机,一会对着准备拍照的孩子说:“准备好、准备好。”再看那些准备拍照的孩子,他们快乐地摆着各种各样的造型,有的摆“YE”的造型,有的把头歪着,有的两两抱在一起,还有的自信地坐在后面,把手搭在前面同伴的肩上。她们是这样投入地进行着游戏,最让你难忘的是:那摄影师说:“喀嚓”时,孩子们那自信、快乐的笑容。我看到了平时不怎么笑的孩子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看到平时不吭声的孩子快乐地摆着造型……

我们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空间比较小,其实他们的快乐让我感到“吵”。说实在,好几次我都想制止她们,可是看到她们那快乐的情景,我又有些不忍。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疯狂地、快乐地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有“官兵抓强盗”“棒冰(氧太)融化”“系手绢等等。那时我们多么的开心、多么的自由,在玩的时候,比我们大的哥哥姐姐还会照顾我们呢。

再看看孩子们,由于平时禁止比较多,难得让她们这么快乐的游戏。我发现很多次,孩子们也抬头看看我的表情,他们抬头看我时的表情有点紧张而没有笑容,看我没有吭声时,她们马上又露出快乐的笑脸,随即快乐地游戏着。

还是多给点自由,多放点手,让孩子多一点快乐吧!

教育随笔:让孩子轻松一点儿


教育随笔:让孩子轻松一点儿

本来打算周日可好好休息休息,可是当我美美地走在大街上时,看到了很多幼儿园的“孩子”背着“行囊”在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陪同下去上各种特长班。心里不禁就想:“特长班”为什么这么多?

我和很多家长探讨过这个问题,总结下来大概2/3的家长认为应该早点让孩子学点东西,以便能在以后的社会中有更强的竞争力。有1/3的家长觉得周末孩子没地去,天天在家呆着还不如到特长班学点东西,还有一小部分家长觉得别人的孩子都在上特长班自己孩子不去的话,有点对不住孩子,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真的会出现家长们所想要的结果吗?

第一:我们来探讨一下幼儿时期最关键的是要培养什么?我们知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即有多聪明,而是取决于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通常的智力而言的心理特征,它主要由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兴趣、动机、气质、性格、以及理想、信念等因素共同组成,最通俗的即是坚持性、自信心、勇敢、活泼、合作性等等品质的发展。培养非智力因素在幼儿期最好的途径就是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我们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幼儿更不能例外,素质教育是什么呢?目前还没有固定答案,但大家都比较认同的是:当你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剩下的就是素质。很显然在幼儿阶段要培养的不是单纯的认多少字,背多少诗,会算多少题,如果想让孩子有美好的未来就应该从长处着眼,先着重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第二: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天才,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不过为什么在孩子后来的发展中出现了差异呢?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的因素。家庭在孩子发展问题上所持的不同的价值观、教育观直接形成了不同的环境,从而作用于儿童,出现了个体差异。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有不少高学历家长在孩子入托时并不希望幼儿园教给孩子单纯的技能知识,他们更希望孩子在一种友好、合作、安全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乐观的活泼的性格等等,他们更强调孩子的意愿,他们的家庭属于民主型家庭,就像刚才的案例一样他们会在孩子需要的情况下,为孩子提供学习的环境,支持孩子的行为,当然这些地区的社会环境相对要好许多,作为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我们的孩子可能现在还达不到很高的生活标准,但他们应该拥有一样的快乐童年。

我们班里的东东有天对我说:“星期六我要学英文,还要学美术呢?”我问她:“宝贝,你累吗?”“嗯,当然了,可我妈妈让我去学,我很听话!”真想不到,周末孩子比我们还忙,好像有的孩子还要上三个特长班,他们才是真正的奔波呀!但最令我们担忧的是有多少特长班懂得幼儿教育,略懂得幼儿教育的又有谁会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兴趣是要培养的,但我们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刚刚萌芽的兴趣,不知道是会被扶持起来,还是会被拔苗助长。都说特长班办得好不好,要看家长的反应,而家长观察到的也便是孩子们最直观的表达:比如几张画,几个动作,甚至几个单词,因此特长班也就特别重视这些最表面的可呈现东西,但那些不能呈现,也就是最关键的各种能力:比如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呢?这些能力都是隐性的,而且要经过若干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在这个功利性如此强的经济社会里,谁会来做,谁能来做?!不少家长觉得自己孩子特别有舞蹈的天赋,肢体语言很丰富,想送舞蹈班,可是她才4岁、5岁,甚至更小;有的家长想让孩子成为钢琴家,即便不是也想让孩子多接触一点音乐,可是总会学着学着就变质了,钢琴是外国的乐器,外国人听都没听的考级成为许多家长趋之若骛的目标,实际上舞蹈也罢音乐也好他们到底都是用来干什么的?谁都知道,它们是人类表达和释放情感的最原始的行为,是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如果没有快乐可言,它们还会有延续下去的生命力吗?

第三: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了,他们最爱的是玩,最需要的还是玩,别老让孩子待一个地方,他们会感觉统合失调的,会不知道怎样和别人交往的,难道我们小时候玩的高兴时被父母叫回家时会高兴的忘乎所以?借用在上海学习时一位学前教育专家的话:可怜可怜幼儿园的孩子吧,让他们多玩会儿,等到了小学阶段,他们哪里还能如此彻底的玩?!所以当妈妈准备换好行装去逛街的时候,当爸爸说出无数个理由要加班的时候,请别把孩子送到他不能好好的放松的玩的地方,那样对他们是有些不公平的。当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你会找回久逝的童心;你会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小鸟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蚂蚁地窝是什么样的?等等,从你的行为中孩子会学会怎样查询资料,怎样解决遇到的问题,怎样和别人合作研究,怎样适时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怎样遇到困难不放弃……别说这是孩子的事情,其实这才是最伟大的事情!

你能够带孩子在一个周末去春游,但下一个周末呢?下一个季节呢?别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权利,他们是在快乐中长大的,当然这种快乐会在家长的陪伴下收获孩子和你真正的幸福!让孩子轻松一点吧!

请让孩子多喝点水


春天万物复苏,人们撇开了寒冷的冬日,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春天还是传染病高发季节,最近有些孩子出现感冒咳嗽的症状。有几次,家长送孩子的时候给我说:“请让孩子多喝点水”。前几天早晨,尹俊文的妈妈竟然自己带来一瓶子水,对我说:“孩子有点咳嗽,带了瓶水,下课让他多喝点水。”我心里有点生气,可是我还是面带微笑着说:“幼儿园里有水,我们每天会保证孩子和足够的水的,下课我会让孩子们多喝水的,你把水拿回家吧。”对此,我感到纳闷,因为我每天都安排四次集体喝水的时间,其他时间也不限制幼儿喝水。按理说,孩子们喝水不算少。但是为什么家长却觉得自己的孩子喝水少呢?我开始观察孩子们的每一次喝水。

有一天,尹晴有点咳嗽,我让她去喝水,只见她拿了自己的杯子,很快就拧开保温桶的开关,一会就接完了。

我拿过她的杯子,看她接了多少水时,我大吃一惊,她接的水还不到杯子的五分之一。我就问她:“你每次喝水就接这么点水吗?”她点点头。听了她的话,我马上让全班的孩子都来喝水,结果我发现几乎每个孩子接的水都很少。我不禁恍然大悟了。由于孩子们贪玩,每次就接一点水,几口就喝完。这样,孩子们一天的喝水量不是很少吗?于是,我取了一个小杯子,接了满满一杯子水,告诉孩子要像我一样,每次接这么一些水,而且要喝完。孩子们高兴得跟我学了起来,喝了一大杯水。我问他们:“孩子们喝饱了吗?”他们都回答说喝饱了。从那以后,我每次都会注意孩子的喝水量,没有家长反映喝水少的情况了。

由此,使我想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做一个细心的老师,时刻把孩子的冷暖放在心上,既要教好孩子们学好知识,又要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称职的幼儿教师。

孩子们在一点点的进步


自从冬季以来孩子们穿的衣服多了,一层又一层。为了让孩子的小床看上去更有序,从两周之前午休时都要求孩子们自己尽量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叠自己的衣服。那时老师一说咱们自己叠衣服吧,孩子们说了我妈妈不让我叠,我奶奶不让我自己做.......说实话孩子的确有些小能自己去叠好衣服是不可能的,但有几个孩子还是自理能力很强的在没有老师要求之前就会自己去有意识地整理衣服,像是丹宁、佳瑞、雪洁、熙雨、静仪、焜焜、朵朵、铭泽。这说明在家一定是大人有意识的去引导孩子自己来做过的。但也有几个孩子自理能力不是不好是懒于去做像是然然、毛毛、清杨、姗姗、欢欢喜喜、格格等。记得第一天教孩子叠裤子时我都说:“两条腿变一条腿中间切一刀就好了”孩子们记得很快以后中午叠裤子时会边说边做。可上衣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有难度。在这段时间自理能力进步最大的应该是天麟了,之前可是等着老师来穿脱衣服的,现在套头的毛衣都能自己穿脱了。为了能让孩子们有更大的进步还希望家长在家尽量引导孩子自己来做,也许第一次第二次做的不好但第三次也许就会给您一个惊喜的,要知道当孩子能自己把衣服整理的让大人来说你做的真好时,孩子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时也会激发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更加的自信。所以我们该放手的时候就放一下手,也许只是会耽误一点时间或是多做几次,但对孩子们来说可是一次超越。

教育随笔:让孩子受点挫折


教育随笔:让孩子受点挫折

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懒,什么事都要依赖别人去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前几天我在路上散步,远远看见一个小男孩在广场上学骑自行车。她的父母在后面跟着,车子歪歪扭扭的前进,忽然,车把一扭摔倒了,孩子趴在地上哭了起来。她的父母在远远的观看,并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最后还在看到没有人理他,就自己扶起车子继续练习。

就这件事来说,我觉得这对夫妇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好的,让孩子自己面对挫折,自己解决困难。如果摔倒孩子的父母马上上前把孩子扶起来,孩子就可能不会这么轻易的结束哭闹,而且,把孩子自己解决困难的机会也剥夺了。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意识的让孩子吃点苦,好受点委屈,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这样能使他们懂得人生道路是坎坷的。生活的富足,并不等于就应放弃对孩子吃苦教育。吃苦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培养。

相关推荐

  • 一群让人牵挂的孩子(中班) 这是我踏入幼教工作的第四年,在这一年中让我碰到了一群让人时刻都牵挂着的孩子,那就是我今年所教的新中班,一群从五福四海全国各地来的外来民工子女。 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孩子们诉说着各自家乡的方言,时常让...
    2021-03-12 阅读全文
  • 让孩子多点快乐,少点抱怨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怎么那么笨,你看某某,人家比你聪明多了。”在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曾经给我说过类似的话。我当时很气愤,任何人都是有自尊的,包括孩子在内。当时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就对自己失去了...
    2021-09-15 阅读全文
  • 牵挂一个人的句子200句 "联系一个人的感觉就是心烦意乱,一点也不喜欢这种感觉!"编辑为您准备了一篇“牵挂一个人的句子”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供您参考,并请保存本页句子。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会收到很多长短不一的句子,语言是我们内心的陶冶,而句子则是我们心灵的栖居之地。...
    2023-07-18 阅读全文
  • 牵挂作文 根据学校的要求,学生需要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作文,通过写作文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感动,通常好的作文会让人停留下来多看几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作文的写作!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牵挂作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我,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成绩一般。我的家,标准的三代之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和姐姐,本来就贫穷的...
    2023-08-02 阅读全文
  • 关于牵挂的句子 “夜幕低垂,思绪纷飞的时候,我心系着你的美好,祈愿你的梦里充满甜蜜。”在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坚持和不屈的奋斗,愿这些句子能启发您对事物的崭新思维。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应该时不时品读这些句子,它们往往能传递着某种真理或者抒发特定的情感。...
    2023-12-25 阅读全文

这是我踏入幼教工作的第四年,在这一年中让我碰到了一群让人时刻都牵挂着的孩子,那就是我今年所教的新中班,一群从五福四海全国各地来的外来民工子女。 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中,孩子们诉说着各自家乡的方言,时常让...

2021-03-12 阅读全文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怎么那么笨,你看某某,人家比你聪明多了。”在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曾经给我说过类似的话。我当时很气愤,任何人都是有自尊的,包括孩子在内。当时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就对自己失去了...

2021-09-15 阅读全文

"联系一个人的感觉就是心烦意乱,一点也不喜欢这种感觉!"编辑为您准备了一篇“牵挂一个人的句子”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供您参考,并请保存本页句子。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会收到很多长短不一的句子,语言是我们内心的陶冶,而句子则是我们心灵的栖居之地。...

2023-07-18 阅读全文

根据学校的要求,学生需要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作文,通过写作文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感动,通常好的作文会让人停留下来多看几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作文的写作!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牵挂作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我,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成绩一般。我的家,标准的三代之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和姐姐,本来就贫穷的...

2023-08-02 阅读全文

“夜幕低垂,思绪纷飞的时候,我心系着你的美好,祈愿你的梦里充满甜蜜。”在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坚持和不屈的奋斗,愿这些句子能启发您对事物的崭新思维。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应该时不时品读这些句子,它们往往能传递着某种真理或者抒发特定的情感。...

2023-12-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