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龙应台:即使你平庸,父母也未必失望

发布时间:2021-02-24

感恩父母活动总结。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龙应台:即使你平庸,父母也未必失望”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龙应台有太多的标签。作家、思想家、社会批评家、学者、教授。这个台湾女子,既彪悍,又温柔,有大抱负。年轻时活得像唐朝女子,热烈丰富;今天,完成新书《目送》的她又宛如步入了宋代,风轻云淡,重重沧桑在脸上,遮不住。

那天我问你,“你将来想做什么”,我注意到,你很不屑于回答我这个问题,所以跟我胡诌一通。是因为你们这个世代的人,对未来太自信,所以不屑与像我这一代人年轻时一样,讲究勤勤恳恳、如履薄冰,还是其实你们对于未来太没信心,所以假装出一种嘲讽和狂妄的姿态,来闪避我的追问?

我几乎要相信,你是在假装潇洒了。今天的青年人对于未来,潇洒得起来吗?法国年轻人在街头呼喊抗议的镜头让全世界都震惊了:这不是上世纪60年代的青年为浪漫的抽象的革命理想上街呐喊带着花环、抱着吉他唱歌,这是21世纪的青年为了自己的现实生计在烦恼,在挣扎。

从我的21岁到你的21岁,人类的自杀率升高了60%。你刻意闪避我的问题,是因为21岁的你,还在读大学的你,也感受到现实的压力了吗?

从18岁开始失业的画家

还记得我们在德国时遇见的那个画家提摩吗?他从小爱画画,在气氛自由、不讲究竞争和排名的德国教育系统里,他一会儿学做外语翻译,一会儿学做锁匠,一会儿学做木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又过去了,现在,应该是多少年了?我也不记得,但是,当年他失业时只有18岁,今年他41岁了,仍旧失业,和母亲住在一起。

没事的时候,他就坐在临街的窗口,画着长颈鹿。在他笔下,长颈鹿的脖子从巴士顶伸出来,穿过飞机场,走进一个正在放映电影的戏院它睁着睫毛长长的大眼,盯着一个小孩骑三轮车。

因为没有工作,所以他没能结婚,自然也没有小孩。事实上,他一直过着小孩的生活。可是,他的母亲已经快80岁了。我担不担心你将来变成提摩?

老实说,是的,我也担心。

把你当“别人”并不容易

我记得我们那晚在阳台上的谈话。你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你坐在阳台的椅子里,背对着大海,手里点着一只烟。那是清晨3点。

朋友若看见你在我面前点烟,一定会用一种不可置信的眼光望向我,“他怎么能在母亲面前抽烟?你又怎能容许儿子在你面前抽烟?

我认真地想过这问题。我不喜欢人家抽烟,因为我不喜欢烟的气味,更不喜欢我的儿子抽烟,因为抽烟可能给他带来致命的肺癌。

可是,我的儿子已经21岁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我要如何“不准许”呢?我有什么权力或权威来约束他呢?

我看着你点烟,翘起腿,抽烟,吐出一团青雾,恨不得把烟从你嘴里拔出来,丢向大海。可是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请记住,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

青年的成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也不容易啊!

如果你愿意去给河马刷牙

“你哪里平庸了?”我说,“平庸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听到这句话,我有点惊讶。

“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你捻熄了烟,“你会失望吗?”

现在我已忘了当时跟你怎么说的,说我不会失望,不管你做什么我都高兴,因为我爱你?或者很不以为然地跟你争辩“平庸”的哲学?或者很认真地试图说服你你并不平庸,只是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不记得了。但是,我可以现在告诉你,如果你“平庸”,我是否“失望”。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你的工作不把你绑架,让你工作的俘虏,第二,它给你时间,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如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同样的,抽烟不抽烟,你也得对自己去解释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孩子也会攀比父母?你在孩子心中及格了吗?


孩子也会攀比父母?你在孩子心中及格了吗?

在我们年纪很小的时候,父母对我们来说,是一群"泯然众人矣"的成年人,最多就是管管我们:

看着我们不让我们逃学,在我们穿奇装异服玩cosplay时没收这些衣服;在狂飙自行车受伤时给我们准备药膏。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和父母有了越来越多的交流机会,我们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父母和其他父母的不同。

当你再去朋友家玩的时候,你也会改变你的做法,不再一声不响的直接去朋友的私人卧室或者直奔游戏房玩游戏,你可能会坐下来喝杯茶,和朋友的父母在厨房里聊聊天,谈谈你的数学成绩。

你开始和你的朋友聊天,你们说着八卦,不一会就把对方了解的"底朝天",你甚至知道你朋友吃面包时涂的黄油的种类,你也会慢慢的发现:有很多父母和你的父母完全不同,很多父母似乎都能被归为一类。

父母有什么分类呢?你在孩子心中又是什么样的父母呢?快来看!

1.超酷的爸妈

这种父母聊起喝酒头头是道,敢在家长会上和提出不合理要求的老师正面battle,也会直接告诉你,你新买的夹克穿起来很丑。他们不在意你对他们的看法,超酷父母只为自己而活。

2.永远在努力的父母

"永远在努力"听起来似乎很正常,但是注意,"过度努力"的父母会让每个人都感觉到不适。

不只孩子们会受到影响,在聊天时提到这种父母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大家都想快点转移一个话题,不再提到这种父母。

3.严苛无比的父母

这种父母简直是一场噩梦!他们甚至不能被称为父母。

他们经常会对你的计划说三道四,因为你的做法不符合他们所制定的种种规则,一旦计划有变,这种父母会感觉非常紧张,他们会坚守规则,希望它一直不变。

4.有宗教信仰的父母

要公平的对待有宗教信仰的父母,他们并不是逼迫你下跪和道歉的坏人,但他们对宗教的狂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联系。

为了去参加礼拜,强制要求孩子早起;期盼已久的假期到了,却还要让孩子参加神圣日活动。

5.偏心的父母

这种父母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但一般来说,最好不要让自己的父母和偏心的父母进行长时间的深度交流,偏心的父母往往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经常在无意识中惹其他人生气。

6.对金钱津津计较的父母

现在你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当你十几岁的时候,你会考虑"便宜"是什么意思。

你会不自觉的注意到,有些人对钱相当的吝啬,比如过万圣节的时候,除了电话账单,有些父母可能不会为其他东西付账。

在小的时候,父母是你的精神领袖但是你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常常拒绝买一些很贵的东西。

7.很皮的父母

这种父母似乎自带bgm,当他们出现的时候,他们身后似乎响起了各种欢快的音乐。

爸爸是一位专教11岁孩子的教练,妈妈是一个有名俱乐部的财政主管,这对爸妈小镇上十分有名,走在路上经常被各种人"认出"。

即使不是故意,害了孩子的终究是你


如果说我大学里确实学到了什么,那就是诗人菲利普?拉金说的:“他们害了你,你爸和你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他们的确害了你。”

当时,我生下儿子不久,便重返学校修读临床心理学。脑中想着孩子,手头却还要准备期末论文,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容易留意到那些论述父母如何害了孩子的研究。

作为一名妈妈,我很想做对。但是什么才是“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书店,立马眼花缭乱:布莱泽顿、斯波克,还是希尔斯?幼儿中心派、家长中心派,还是合作派?我到底该追随哪种理论?

好消息是,至少在英国著名儿科医生、儿童精神学家唐纳德?威尼康特看来,要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你不必非得是完美妈咪。用他的话说,只须当一个“过得去的妈妈”就好了。

不过,过去所有研究都表明:如果给孩子的爱太少,几十年后,他们就很可能会走进心理治疗诊所(如果有足够的钞票支付这笔账单),坐在沙发上声泪俱下地回忆着妈妈对他做了什么,爸爸又没做到什么……

而作为心理治疗医生,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新当一回病人的父母,提供一种“矫正性情感经验”,让他们无意中将早期的被伤害感觉移情到我们身上,然后给出不同的回应——与他们童年期所得到的相比,更加体贴、更具共情的回应。

理论上是这样,然后我开始接待病人。我头几个病人几乎是教科书上的范本。当他们诉说不幸童年时,我毫不费力地就能将他们的伤心与成长经历联系起来。

但是很快,我遇到了一个例外,这个姑娘20多岁,聪慧美貌,姑且称她为丽齐。丽齐有坚实的友情、亲密的家庭和极度空虚的感觉。她告诉我,之所来咨询,是因为她“就是不快活”。她还说,令人沮丧的是,她找不出来自己到底是对什么不满。

她有一对“棒极了”的父母,两个出色的手足,支持她的朋友,极佳的教育,很好的工作,健康的身体,漂亮的房子。她的家族史上没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病人。那为什么她老是失眠呢?为什么她总是犹疑不定、怕犯错误、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呢?为什么她认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评价的那样“惊人”、觉得“心中总有一个空洞”呢?为什么她描述自己感觉“飘忽不定”呢?

我被难住了。这个案例里没有漠不关心的父亲、求全责备的母亲和其他放任自流、爱贬低人、杂乱无章的照料者,问题出在哪里?

当我试图弄明白时,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类似的病人越来越多。我的沙发上坐满了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自述患上忧郁和焦虑,很难选择或专注于某个令人满足的职业走向,不能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有种空虚感或缺乏目标感——但他们的爹妈无可指摘。

恰恰相反,这些病人都说到他们是多么“崇拜”父母,说父母是自己在这世上“最贴心的朋友”,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甚至出钱让他们来接受心理治疗(当然也在替他们付房租和汽车保险),这让他们既愧疚又困惑。毕竟,他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无可抱怨!

起初我很怀疑这些人的陈述。童年一般都不完美,那么,如果他们的童年很完美,为何会如此迷茫、不自信?这跟我学过的知识背道而驰。

但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相信他们并无粉饰或曲解。他们真的拥有关爱备至的父母,给他们“发现自己”的自由,鼓励他们想做什么都行,接送他们上学放学,陪他们做作业,当他们在学校受欺凌或孤立时出手相助,在他们为数学发愁时及时请家教,看到他们对吉他表现出一丝兴趣就掏钱让他们上音乐课(丧失兴趣时又允许他们放弃),当他们违规时跟他们谈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运用“逻辑后果”来替代惩罚)。

一句话,这些父母很“体贴”,投入地引导我的病人们顺利通过童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作为一个力不从心的妈妈,我常会在听病人陈述时,暗自奇怪这些伟大的父母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直到有一天,我想到,这些父母是否做得太多了?

是啊,我,还有无数同样的人,都在努力地做好父母,就是为了今后我们的孩子不至于沦落到心理医生的沙发上,而我正在目睹这种养育手段的血肉后果。为了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养育,我们拼尽全力、精疲力竭,而他们长大之后却坐在我们的办公室里,诉说他们感觉空虚、迷惑、焦虑。

我读博士时,学院里的临床焦点在于缺乏父母体贴如何影响孩子,谁都没有想到问一问,如果父母过度体贴的话,这些孩子又如何呢?

会不会是父母在孩子小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才剥夺了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呢?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答案可是肯定的。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他说,当学步儿在公园里被石头绊到,刚刚倒地,还没来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会飞扑过来,抱起孩子,开始安慰。这事实上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如果你不让孩子体验那刹那间的困惑,给她一点时间,让她明白发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让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试图自己爬起来,她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些孩子上大学时,会因为最小的麻烦发短信给父母求救,而不会自己找办法解决问题。假如,当孩子被石头绊倒,父母允许她自己恢复一秒钟,再去安抚她的话,孩子就学习到:“刚才有一秒钟挺吓人的,但我现在没事儿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发生,我能自己摆平。”波恩说,多数情况下,孩子会自己应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远弄不懂这一点,因为他们忙于在孩子不需要保护时过早伸出援手。

洛杉矶临床心理师温迪?莫格尔,10年前出版了《放下孩子》一书后,成为美国多所学校的顾问。她告诉我,过去几年间,大学招生部主任们汇报,现在“茶杯”式新生越来越多——他们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

为什么呢?“父母出于好意,在其整个童年期替他们消化掉了所有的忧虑,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如何面对挫折。”

父母的无私与自私

这也许就是丽齐那样的病人最终会出现在心理医生面前的原因。“即便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父母,你还是会经历不那么开心的时光,”洛杉矶家庭心理师杰夫?布卢姆说,“一个孩子应该体验正常的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更加独立,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好准备。”

一个莫大的“如果”。布卢姆相信,我们很多父母根本舍不得孩子离开,因为我们依赖他们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不错,我们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时间、精力和财富,但那是为了谁?

“父母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认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布卢姆说着叹了一口气,“目睹这种现象令人伤感。”

培养自信导致不自信

几个月前,我打电话给圣迭戈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自恋流行病》作者之一珍?图文齐。她告诉我,对于很多病人声称自己有过非常幸福的童年,但成年后对生活不满,她一点都不奇怪。当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而总说孩子“做得好!”——不仅仅是孩子第一次自己学会穿鞋,而是每天早上穿鞋时都这么夸赞——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特别。同样,如果孩子参加活动,仅因“努力尝试”就得到奖励的贴纸,那他永远都得不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所有失败都被粉饰成“努力尝试”)。

自1980年代以来,在中学和大学里,孩子的自我评价指数日益上升。但健康的自信很快就会变成有害的自我膨胀,和自恋症如出一辙的自我中心和不劳而获感。与此同时,焦虑和沮丧人群比例也在上升。

为什么会这样?“自恋者年轻时会很快乐,因为他们是宇宙的中心,父母就像仆人,开车带他们参加各种活动,满足他们每一个愿望。父母不断地告诉孩子,他们是多么特别,多么有才华。这给他们一种错觉,仿佛与其他人类相比,他们简直卓尔不群。他们不是自我感觉良好,而是比所有人感觉都好。”

我曾和一名原先在首府华盛顿做少年足球教练的投资家聊天,他说,少年足球队的一条规则是:不计比分。他当时感觉十分荒唐,他自身的运动员经历弥足珍贵,因为他不得不应对失利。“我想,要是不计比分的话,孩子们都会变成娇气包儿。”后来他明白了这种规则的意义,因为有些孩子如果输得太惨,会悲痛欲绝。

当我对温迪Y?莫格尔复述这场对话时,她在电话那一头尖叫起来——请让他们小时候悲痛欲绝吧!而不要等到上大学时再第一次经历伤心!拜托,拜托,拜托!让他们在足球场上经历多次伤心!再说了,教练不计比分,孩子们自己也在计算呢,这又怎么保护得了他们呢?

荒谬的是,父母刻意培养孩子自信的行为有时反而让孩子不自信。当丽齐说她觉得自己不像父母称赞的那样“杰出”时,我一点都不惊奇。父母把她说得那么“出色”,她怎么可能做到?为了让她有安全感,父母不愿承认女儿的缺陷。“我数学很差,”当丽齐注意到自己比同学更难完成数学作业,曾这样对父母说。“你数学不差,”父母回答说,“你只是学习方式与别人不同。我们会请个家教,把信息‘翻译’成你能理解的模式。”

家教费尽心机,帮助丽齐把数学成绩提高了一点,但她心里清楚自己数学没有同学好。“我不是学习方式不同,”她对我说,“我就是数学很糟!但在我家里,你永远不会在任何方面差劲,你只是相对来说更擅长某些事情而已。如果我说我不擅长干某些事,我父母会说,‘噢,宝贝,不,你才不是呢!’”

选择与安全感

讽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自我评价无法预示一个人将来会感到多满足,特别是当自我评价来自不停地宽容和表扬,而不是来自真正的成就。琼?图文齐说,能预示一个人将来是否充实和成功的是坚持不懈、灵活适应和接受现实考验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品性,人们才能顺利过日子。

但是现在,很多孩子没有机会学习这些品性。一位幼儿园老师这样说,

一位母亲送孩子来上学,她忙着签到时,孩子跑到一边玩,跟另一个孩子抢玩具。她的孩子先拿到了卡车,但另一个孩子把它抢走了。两人争吵了一会儿,那个孩子拿了一辆旧卡车扔给她的孩子。她的孩子看到取胜无望,也就接受了这种安排。

孩子没事儿,但妈妈不干了,跑过去讲道理,说“这不公平”,要求那个孩子把卡车还回来。“你看,孩子本来没事了,她的孩子很有适应性,但她破坏了这一切。

我们的确教孩子不要抢玩具,但这种事时有发生,孩子需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孩子本来可以应付困难的,但他妈妈却火冒三丈,我只好花时间平息家长,尽管孩子在一旁玩儿得挺开心。

这位老师还说,还有很多父母,自以为设立了规则,事实上却摇摆不定。当孩子缠着要买冰淇淋,家长先说不行,今天不买,星期五买。孩子纠缠、谈判,家长可能认为谈判意味着“尊重孩子的意见”,于是说:“好吧,今天买,但明天不许要!”

巴里·施瓦兹认为,那些充满爱意的父母每天给孩子很多选择,结果孩子不仅被惯坏了,而且简直瘫痪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理念是:有选择是好的,选择越多越好,”他说,“但这不是事实。”

在一项研究中,施瓦兹将孩子随机分成两组画画。第一组孩子可以从3支油性笔中选1支,第二组则可以从24支中选1支。当一名不知情的幼儿园绘画老师对作品进行评价时,被列为“最糟”的多是第二组孩子的作品。

接着,研究者让孩子选择一支笔作为礼物,孩子选完后,再试着说服他们归还这支笔,换取另外一个礼物,结果第二组孩子放弃起来容易得多。施瓦兹认为,这表明选择更少的孩子不仅更专注于绘画,而且更容易坚持他们最初的选择。

那么,这跟育儿有什么关系?施瓦兹说,它意味着,当选择更少时,孩子更有安全感,更不焦虑。较少的选择帮助他们专注于某事,这正是日后生活所需要的。

而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无数选择的同时,就向他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资格过完美生活。所以,当孩子感觉丝毫不爽时,就会有另外一种选择摆在面前。莫格尔说得很坦率:父母用丰富的选择造就了焦虑而又有优越感的孩子,她称为“残废的皇族”。

和许多父母一样,我一直以为给孩子多种选择可以培养他们的力量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更有控制力。但施瓦兹的研究表明,太多选择可能会使人更加沮丧,更加失去控制。

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他们需要真正的自我成长。

做父母也需要学习?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正因为父母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只要父母们与孩子一起成长,尽管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1.家庭教育缺失“人格平等”

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

很多父母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俗话说:三岁看老。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望于孩子来完成。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册,正是父母们这种心理的反应。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到大不要考虑任何事情,怎么会有成长呢?

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这可是《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2.父母不进步,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

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印证:

张家港某校一位初二的孩子,星期日晚在家复习迎考,他父母邀了几个朋友来家搓麻将,其响声搅扰了孩子,孩子无奈说:“11点多了,还打,我明天怎么考试?”麻友们正在兴头上,对孩子的话不予理睬。孩子生气了,就将电视打开,并把音量调大,弄得左邻右舍上门抗议,他父母觉得丢了面子,将他打了一顿。孩子连夜出走……

朋友们常问我每周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说由于工作忙,我与孩子相互交流并不很多,但只要孩子看到,我一定是在看书、写作。身教远大于言教。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项调查:我国有45%的家庭无一本藏书,无一个书柜;韩国有96.8%的家庭平均有500本以上的藏书。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3.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拿过家中东西,但我们让他知道,犯这种错误受到的处罚远远胜过考试学习的失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不是很看重分数,而很重视品德,使他成为一个谦和的人。

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很重要的。我的孩子小时候整天丢三落四,今天买的尺子明天丢,到三年级骑车上学,钥匙也常丢,常要我们送。怎么行!后来我们决定:钥匙再丢得自己跑回来拿备用钥匙。四年级还这样,他自己把车扛回了家。那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呀!但换来的是钥匙再也不丢了。所以,父母们应充分重视品德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前不久,复旦大学一位研究生跳楼自杀,他曾是某省的文科高考状元,应当说学习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可又怎么样呢?父母白养了他,还不如考不上大学留在身边的子女,对社会也没有贡献可言。一位学者说过,哲学家与普通工人的差距远小于野狗与家犬的差距。哲人与工人的差距是分工造成的。一个单位里同工种的人其差距是状态造成的。有些人聪明,但他无所事事,怨天尤人,他就无所成。所以说,最重要的是状态,是精神方法。凡有助于精神状态培养的,就要去做;凡无助的,就要少做或不做。

4.把童年还给孩子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

在入幼儿园前,父母们怀着许多梦想,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进学校,进了考试圈,很多父母就退出先前的游戏。当然学习也不是为了给孩子快乐,而是寄托了许多幻想。逐渐地,现实让他们梦破,到了初中,那些美丽的幻想中的爱好便被斩尽杀绝。剩下的是“苦”。正如孩子们所说:“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幸福是一种体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追问孩子幸福吗?答案是不。可孔子《论语学记》首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呀。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玩耍中学习呢?为什么关在书房才叫学习呢?我们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快乐指数啊!别让范进重现!

5.无限地相信孩子的发展潜力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先让我们从男孩、女孩身上说起吧。

我们给女孩的玩具是布娃娃之类的,给男孩的玩具常是各种模型、而且是活动型的。那里面含着我们希望女孩温柔、文静,希望男孩勇敢、活泼的意思。女孩子打架的结果会是挨训:现在就这么疯,以后怎么办呀?男孩打架的结果是被赞赏:调皮的孩子聪明。孩子长大了,人们说:女孩到了中学就不行了,男孩子到了中学就好了。

要知道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女孩子受到了暗示是“不行”,男孩子受到的暗示是“行”,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状态。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现代科学的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残疾人舟舟不也成为很棒的指挥吗?聋哑女孩周婷成长为美国著名大学的高材生,正是其父周洪赏识教育的杰作。让我们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吧!

6.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

“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

父母在培养儿童智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非智力的培养,应该使年轻一代具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

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每个孩子,在家庭中、学校中都应使他有个兴趣爱好。什么最好?特色。现在分数最好,其他人都是失败者。

其实,孩子学得太难了,有的是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有什么价值?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名牌,也会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价值。复旦那个自杀的研究生有什么价值?

很多优秀人才,他们并没能接受正规大学的教育。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诸如善良、勤勉远远超过大学的收获。

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让他喜欢一样,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

7.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读书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精神上的愉悦常常比物质来得重要”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主要任务就是读书。但现在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之外恰恰很少读书。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读书史。

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爱读书的民族,如犹太人。近代史上三个最伟大的人物均来自犹太民族: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改变了人类对社会的看法,爱因斯坦以相对论确立了崭新的宇宙观,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让人更准确地了解自身。全世界富有者中,40%是犹太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最多的也是犹太族人。他们读书态度近乎宗教:孩子刚生下来,就用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舔,意思是读书才能甜蜜。他们也绝不允许把书踩在脚下。他们每人年均读书60本,中国人均只有5本。一个不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是否读书跟他是否大学毕业没有关系,书才是真正的大学,才是让人精神成长的乐园。

宁静才能致远。读书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精神上的愉悦常常比物质来得重要。

8.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写日记是个好习惯。通过写日记,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化思考;可以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可以让子女倾诉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他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心胸,净化他的心灵。不仅孩子写、老师写、父母也可以写,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有的甚至彻底改变了一个孩子,一位家长,一个学校的状态。因为要想写得精彩,就必须活得精彩,做得精彩。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正因为父母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个命题肯定是正确的,只要父母们与孩子一起成长,尽管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家庭教育误区:我对你真的很失望


社会现象:希望越大,容易失望越大

每个家庭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容易造成教育环境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对孩子们提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孩子幼小的、不够强大的内心世界里,孩子要不就很顺从,要不就提早进入由于抗衡而出现的逆反期,无论是哪一种,最后还是不会让家长觉得很满意,但孩子往往自己很满意或者很无所谓,于是就容易从父母的嘴里迸出一句话:“我对你真的很失望。”,希望以此来“激励”孩子看清楚自己的不对,赶快改正,然而事与愿违,孩子很快就真的变成让父母失望的人。

例子

炎炎初二了,今天妈妈被请到学校,老师愤怒地对妈妈说:“你的孩子我无法管教了,你把他接回家吧,在这里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上课。”其实妈妈也清楚儿子的一些情况,炎炎在学校基本上是不听课,偶尔会和老师有些语言上的冲突,作业自然也就没有天天交,各科成绩也倒数一二,老师自然也不太喜欢他。今天妈妈是含着眼泪,恳求老师再给一次机会给孩子,但是老师却拒绝了,这个时候孩子大声说了一句:“走就走,我才不稀罕留在这没有人喜欢我的鬼地方。”妈妈听到后转过头来,狠狠地打了孩子一个耳光,说:“我对你真的很失望。”这个时候孩子终于眼泪流了下来,满腔委屈地甩门而去。

以上的例子看似少数,但其实很多的孩子都在类似这句话的伤害中徘徊着,心里阴暗的那一面或多或少地在影响着孩子每天的心情,在开心的时候,总觉得欠缺点什么,在难过的时候,也只有更多的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孩子心里面的那些心结多得我们无法一一了解,我们父母也甚少去了解,慢慢地从心结变成心牢,再变成心魔,试问是我们不曾真的关心孩子,还是孩子不愿意被我们关心。人性本善,每个孩子内心都想做一个好孩子,只是目前被心里的那个坏孩子将好孩子打败了,我们多在孩子心里走走,就能看到他们内心的风景。

至于刚才例子里的炎炎,为什么在老师和学校的责备、驱赶下都不曾留下眼泪,而妈妈一句话就让他流泪了呢?不难想到,就是因为妈妈的话摧毁了孩子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孩子彻底崩溃了。虽然一般的孩子不会这样,但是我们也要思考,我们有没有设身处地为孩子想想,究竟造成孩子心里那些心结的根源在哪里,而我们又正视过吗?以下有几个建议,希望家长从不同角度去看看孩子。

1、和孩子做好朋友,了解孩子需求,帮助孩子排解心事;

2.、喜欢孩子喜欢的东西,说孩子喜欢说的话题,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见孩子喜欢交的朋友;

3.、不在他人面前指责孩子不是,要留面子给孩子,这才是够朋友;

4、孩子犯错是难免,关键是孩子是聪明的,不会常犯同一个错误,除非是故意;

5.、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让谁很失望,这样只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评价;

只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就不难感动孩子,感化孩子。

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如何让孩子渐渐失望的


看看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如何让孩子渐渐对我们失望的?

当宝宝在婴儿床上,哇哇大哭着找妈妈抱抱寻找安全感时,大人看到的只是宝宝的娇气;

当宝宝因为玩耍将衣服弄湿、弄脏,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他很快乐时,大人看到的只是脏了湿了的衣服;

当孩子因为在墙上门上涂鸦,高兴地跑过来跟我们分享他的成果时,大人看到的只是被糟蹋了的墙和门;

当孩子不想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转过头向我们寻求帮助时,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吝啬和小气;

当孩子将不理想的成绩单递给父母,满腹沮丧惭愧地套拉着脑袋时,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的懒惰和不努力;

当孩子跟异性朋友聊电话,肆无忌惮地聊着各种话题时,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青春的骚动;

当孩子偷偷写日记,将所有的喜怒和忧伤排解在字里行间时,大人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刻意隐瞒……

事实上,并不是孩子天生不信任大人,而是当孩子将一颗纯洁的心托付给父母和老师时,却被伤得血迹斑斑。孩子们在父母的开玩笑、捉弄、责骂、教训、不尊重、不相信中一点一滴地失去了对大人的信任,慢慢地孩子也向大人封闭了自己的真心,甚至穿起了盔甲对抗大人。当父母在哪天发现孩子没跟父母分享任何的人和事时,我们在孩子的内心里已经被悄悄“清理”了。

爸妈们,请尝试从小选择信任孩子而不是选择信任别人。有了信任,孩子才能像朋友一样对你倾诉;有了信任,孩子才会在第一时间,毫无畏惧地向你求助;有了尊重,孩子才会把你的信任与期待记在心上,并且化为动力。

宝宝入园父母也不能闲


快3岁的小宝宝们该去幼儿园上学了,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宝宝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可入园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战争。孩子“冲锋陷阵”,家长则暗自担心———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会不会喜欢他?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不能相处、会不会被欺负等。

怎样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上学?在进幼儿园之前,作为父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宝宝在入园之初会有哪些不适应的状况?年轻的爸爸妈妈恐怕正为此思前想后吧。

第一、切勿给孩子消极暗示

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无意中会对孩子这样说:“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去了。”殊不知,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就产生抵触情绪。专家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

第二、要带孩子熟悉环境,减少焦虑。

幼儿园老师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第三,充分信任幼儿园的教育,以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

孩子刚到幼儿园一定会经历一段适应期,有的孩子第一天入园还很开心,可是第二、第三天就哭着闹着不想去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孩子第一天有新鲜感,等到接下来几天“反应过来”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那肯定是要哭闹的。这个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有过多的猜测,而是要相信幼儿园,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幼儿园的喜欢,这样孩子慢慢也会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的。

战略提示

要学会“狠心”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新生入园宜早接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更怕上幼儿园。

笨父母也能生出聪明孩子


十年前,一对从江华岛远道而来的夫妇来找豆豆妈(亲子特邀资深妈妈)进行长时间的交谈。丈夫的学历只是小学毕业,他很诚恳地说他想要一个聪明的孩子。豆豆妈说了三个要求:计划怀孕、妻子怀孕后摄取充分的蛋白质、夫妻之间不要吵架。十年后,豆豆妈收到一封信,是那个丈夫寄过来的。他在信里面告诉我,他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学,而且在学校的表现非常好。

孩子智力与父母学历有关吗?

孩子的智力也和遗传因素无关,更和父母的学历无关。可以确信,影响孩子智力的重要因素是生孩子前的用心准备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关怀。

事实上,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以为孩子的智力是由先天因素所决定,也就是遗传因素为主。但到了现在,这样毫无根据的观点正逐渐从人们脑海里消失。

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结果就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联合研究结果。研究者们统计了之前在美国进行的有关智力的212个调查和收集的5万多人的资料,并深入分析,得出了惊人的结论。那就是,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仅有30~40%。这也是证明遗传因子并非决定智力的重要因素的一个重要统计结果。这个结果也从反面证明了良好的母亲体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可以让任何人都能生出头脑聪明的孩子。

另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博士还提出怀孕时进行适量的大脑刺激性胎教可以让胎儿的IQ增加15~30个点,同时也可以把EQ无限提高。

归根结底,影响IQ和EQ的重要因素就是大脑,其次就是胎儿。科学研究发现,每分钟胎儿都会生成10万个脑细胞,这主要是在怀孕五个月前进行的。

出生后,孩子就通过眼睛、鼻子等感官接受各种刺激和信息,并把它们转化为各种酶和化学物质,在大脑中储藏并利用。成长优秀的大脑可以非常灵敏地对这些刺激和信息做出反应。这就需要脑细胞具有非常强的活跃性。

值得注意的是,脑细胞在胎儿时期会反复进行分裂和繁殖,但是在出生后却会停止这些活动。也就是说,他在一生中使用的神经细胞数字是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决定了的。因此,胎儿时期大脑的活性程度会左右着孩子一生的智力。

父母伤了你,但是...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其实是我们和父母关系的照见

我很喜欢梵高,疯狂的那种。

对,就是那个跟妓女结婚,被关进精神病院,割掉自己耳朵,生前只卖出一张画,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最后自杀的倒霉蛋——文森特·梵高。

我看他的传记,买他的画册,临摹他的作品,看他的画展,我有星空和向日葵图案的雨伞,杯子,靠垫,杯垫,拼图,丝巾,笔记本,手机套和床单,还有泰迪熊博物馆耳朵包着纱布的梵高熊,都是了解我的朋友从世界各地带来给我的。

我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迷恋他。

虽然我知道他也是白羊座,我们都热衷于浓烈的色彩,都对生活有巨大的热爱。

但是,这个理由仿佛不足够。

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最近一直在钻研戈登博士的《父母效能训练》,说是研究亲子关系,其实是通过孩子,看到自己,又经由自己,照见父母。整整三代人彼此的影响和循环,贯穿着摊开在眼前,脉络清晰。

显示着所有的因,和对应的果。

我能看到每个人的身不由己,也能看到每个人迸发出的自己的力量。

看到每个人的伤痛,也看到每个人带着伤却依然前行的勇气。

用否定表达爱,是许多父母常用的方式

我知道爸爸是爱我的,但是对他从小以权威的方式对我,一直耿耿于怀。

爸爸从来不表扬我,无论我做什么。

拿98分的卷子回家时,会因为那2分被批评,拿58分的卷子回家时,他不会批评我——会打我。

爸爸对我表达爱的方式也是批评——当他看到我的房间乱了,他会帮我收拾屋子,但是批评我太懒;当我感冒了,他会给我买药,但是抱怨我不好好穿衣服;当我想要跟他亲近一下,他会躲开,所以我们之间,几乎从来没有肢体的接触。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爸爸说要带我去自然博物馆,但是出门前因为选择穿哪件衣服发生了争执,爸爸指着他选中的衣服说:“如果你不穿这件,我就不带你去!”

上小学的我把头一梗:“我就不穿!不去就不去!”

结果呢?

我们就这样彼此生着闷气,在家里呆了一个周末。

而这件事,一直被我记了30多年,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堵得慌。

我觉得爸爸太拧了,太硬了,我对这个爸爸并不满意。

在我小的时候,会流着眼泪屈服,但是从青春期开始,我开始报复性的反叛,我不听他们的意见,自己做决定。

随着我的成长和成熟,我懂得越来越多了,我越来越能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但是,我的青春期,仿佛一直都没有结束。

学习了很多个人成长和育儿知识,我更加知道爸爸离教科书上的“标准爸爸”的差距有多远,我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那些低自尊,不配得,不自信,过分在意他们评价,以及不够柔软,脾气火爆等等,很多的问题,都是来自于小时候爸爸对我的态度。

后来,爸爸帮我带孩子,我看到爸爸非常爱我儿子,却经常满脸带笑的说出“不听话,坏孩子,越来越淘气”等否定的语言,我能理解,这就是他爱的表达方式。但是,在我听来,每句话依然刺耳,和着我小时候他对我的批评,彼此如同回声般交织在一起。

如果我能有一个柔和的,鼓励的,积极的爸爸就好了,我经常这样想。

来自不完美的原生家庭,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生长

我不断的在用我自己的方式,向爸爸妈妈证明着自己有多好。

几天前,参观梵高的多媒体画展时,我突然醍醐灌顶:

其实我喜欢梵高的原因,正是因为他虽然屡遭生活打击,却依然坚挺旺盛的强大的生命力。

他就像是中了诅咒,生活甚至从未对他微笑。他的朋友,他的爱人,他的身体,一切都冷冰冰的。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却拥有如太阳般永不熄灭的热情,变幻出浓烈的色彩,恣意倾倒在用饿肚子的钱买来的画布上。

这种逆境中拍到谷底又昂然勃发的顽强的力量,压得越低,反弹的越用力的打不死的热情,就像是我,在对爸爸权威的叛逆中,不断累积,不断提升的能量。

通常,小时候被家长用权威对待的孩子,有两种。一种是屈服,从此惧怕于所有权威的力量。一种是叛逆,从此不断的想要挑战权威,证明自己。

显然,我是第二种。

我不断的在用我自己的方式,向爸爸妈妈证明着自己有多好。

我独立,负责,孝顺。在32岁失恋之后,顽强的从濒临崩溃的悲惨中爬起来,成长自己,收获真爱。并且用两本情感疗愈的书,给这门恋爱课画上了一个华丽的句号。

我从不怕挑战,我热爱挑战,我喜欢压力之下微微紧张和兴奋的感觉。我做很多新鲜的尝试,生活轨迹不断的变换,离我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很多小时候不敢想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手里,一步一步的实现。

我相信世界上有奇迹,我相信我自己能创造奇迹。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有这样一个爸爸。

他用他看似粗粝权威的作用力,让我收获了巨大的反作用力。

这可能比我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到达的位置,还要高。

因为我知道,在爸爸那些负面的表达后面,是他的爱。

想到这件事的一刹那间,我感到一种非常通透的幸福感,堵在我和爸爸之间的那条通道,清澈通透。我有一种和爸爸联接上的力量。

我再也不想要一个“另外的”爸爸了。

首先,如果真的换一个爸爸,没人能保证一定比现在这个好。

其次,即使我真的得到了一个如教科书般标准完美的爸爸,我也并不能确定,我的表现会比现在更好。

每个爸爸,对我们自己来说,都是完美的爸爸。都是最适合我们的爸爸。

我,才是我自己和孩子最重要的“原生家庭”

平时做亲子教育,经常接触很多家长,有些人了解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之后,会抱怨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我们学到的那些教育理念,仿佛让我们对父母的挑剔有了更多理论依据。

“我妈妈太强势,总是控制我,所以我才总是想控制孩子。”

“我妈妈从来就不懂得界限,所以我总是被她越界。”

“我爸爸抽烟喝酒,一吵架就打我妈妈,所以我童年非常凄惨。”

……

说到童年凄惨,恐怕很少有人能比过乔布斯和奥斯卡获得者查理斯·塞隆。

老乔是个私生子,出生一周就被亲生父母送人,寄人篱下。

而小查亲眼目睹妈妈枪杀了向全家人施暴的爸爸,16岁就独自闯荡,肩负养家重任。

这样的童年,在无论任何一种育儿理念来说,都是不可弥补的巨大创伤。

如果他们堕落,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想必比我们都更有理由吧。

但是他们同样可以用自己的力量爬起来,不仅取得骄人的成就,更收获坚定充实的内心。

因为我们有的,不仅是爸爸妈妈,我们还有我们自己。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再大,也大不过我们自己。

当我们自己决定用积极的态度去生活,用美好的心去拥抱世界的时候,

所有的伤口,都会开出娇艳美丽的花。

“没错,你受到的伤害,来自于父母,你现在所有的那些心理上的弱点和人格缺陷,也都来自于你的家庭”,我对那些跟我抱怨原生家庭的朋友们说,“那么现在让你意识到这些问题的自省的冷静,让你开始想要自我成长的积极的力量,让你去思考人生的智慧的头脑,它们又是来自于哪里呢?”

“难道不是来自于我自己么?”他们说

“那你自己又来自于哪里呢?”

“没有一对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仅仅局限在正面,或者负面,那正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每一对家长,都是最好的家长。

让我们接纳他们对我们不完美,却充满爱的表达。

4个案例告诉你你也溺爱孩子了


案例1

1.打碎的是碗还是心?

打碗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都会遇到的事,不少家长处理的方式是训斥,打骂,还有家长平静以对,不喊不吵。这些表现带给孩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6岁的龙龙是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有一天,一家人去参加宴会,在桌上,龙龙蹦来跳去,很兴奋。最后,他不小心手一推,把桌边上的盛汤的碗打落在地,溅得妈妈一身的汤汁。龙龙吓坏了,立刻向妈妈承认错误。“我再也不打碗了,妈妈别打我。”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龙龙妈觉得脸上挺挂不住的,冲着龙龙的屁股轻轻地打了两下。其实并不疼,可龙龙挺伤心的,哭个不停。

正面管教: “调皮、闯祸,是孩子天性的流露。”孩子闯祸后自觉认错,家长要抓住机会恩威并施。适度、当众批评有必要,同步平息周围人的不满,注意方式要平静、简短,态度要严肃、沉着。批评之后,可以给予一定惩罚(禁足,取消活动),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加以交流,接纳他的感受,表扬他主动认错,勿忘鼓励信任。如果孩子的错误行为产生不良后果,可以要求他参与补救,如向周围人道歉。“这个打碗的案例,就可以让孩子参与擦拭和清洁衣物。”

案例2

2.“填鸭”弥补不了爱的空白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那些刚刚开始会数数,会念诗的宝宝,让家长既欣喜又焦急,忙不迭地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

琪琪今年5岁,还没到暑假,妈妈就已经为她计划了整个暑假的学习、生活安排。”琪琪妈说。放假有三四天了,每天如此紧密的安排,琪琪并没有反对,但看起来,挺不开心,一个劲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带她去看大海。

正面管教: 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就该接受适合他的教育,了解的信息和获得的知识都应该是在他接受能力范围内的。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一味生搬硬套以及填鸭式的教育只会让孩子产生心理负担,适得其反。不如利用假期,带孩子外出旅游,参加各种亲子活动,哪怕是一同做家务,让孩子在各种经历中自我成长。

案例3

3.当孩子不和人打招呼时

4岁女孩芊芊,与人打招呼全凭心情。高兴时,家长让她喊谁就喊谁,不高兴时,家长让喊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全当耳旁风,不仅不喊,还把小脸背过去。芊芊妈说:“有次,我让她叫小区里的一位老太太,连哄带骗,叫她喊,她都不睬,弄得老太太和我都很尴尬。”等老太走了,芊芊妈说她是一个不讲礼貌的坏孩子。她听了一下子就哭了说:“我就是不想叫她嘛。”

正面管教: 多数家长会急于指责,当众批评,并强迫孩子做“正确的事”,结果扩大了后果,加重了负面性质。殊不知无论成人孩子,不适行为(果)的背后总有心理原因(因),要允许孩子的表现不够理想,追本溯源才是解决之道。稍加劝告未果,家长不妨用示范化解当时的尴尬:“我知道你其实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所以今天我代替你来叫:奶奶好!”之后与孩子单独交谈,首先,花70%时间着重了解他的真实感受,理解并接纳,降低情绪;然后花30%时间,解决其中的实际问题,肯定(强化)他曾经有过的良好表现,给予鼓励和信任。

案例4

4.对孩子不当的购物要求说“不”

经常在超市里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孩子赖在玩具柜前,看中一款玩具,哭闹着要家长购买。童童的妈妈就为此苦恼不已。她说:“我家童童今年7岁,别的都好,就是喜欢各种小飞机,看到什么样的都要买,不买就赖着不走。”小的时候,童童妈舍不得他哭,一般都能满足。后来大了,童童妈觉得无限制地惯着,任凭孩子怎么闹,都不肯买,常常是逛个超市,大人小孩都不开心。

正面管教: 随着现在经济水平的提高,孩子在物质上很容易得到满足反而不懂得珍惜和感恩,因此家长要学会对孩子不合理的物质要求说“不”,通过沟通引导告诉孩子哪些东西什么是必须品可以购买,如日用品等。玩具、零食这些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是只要看到就可以买,但可以用于表现好的奖励。“在进超市或商场前,事先说好,哪些可以买,只能买一样。这样孩子有了心理准备,就不会耍赖了。”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

喜欢《龙应台:即使你平庸,父母也未必失望》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感恩父母活动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让孩子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坚强的短句 坚强是人生路上一幕喜剧,能让人们破涕为笑;坚强是一片安定药,能让垂头丧气的人为之一振。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正能量的自我坚强文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帮大家编辑的《让孩子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坚强的短句》,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11-01 阅读全文
  • 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的励志句子汇总(50条) 漫漫人生路,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可怕的不是这些困难,我们面对挫折要迎难而上,去直面那些困难挫折。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的励志句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08-16 阅读全文
  • 孩子也会攀比父母?你在孩子心中及格了吗? 孩子也会攀比父母?你在孩子心中及格了吗? 在我们年纪很小的时候,父母对我们来说,是一群"泯然众人矣"的成年人,最多就是管管我们: 看着我们不让我们逃学,在我们穿奇装异服玩cosplay时没收这些衣服;...
    2020-09-30 阅读全文
  • 贝贝,你也可以的 我们小班有个小朋友叫贝贝。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这个孩子挺好的,也不调皮,也不招老师讨厌。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经过对他的观察,我又发现他与同龄孩子之间的不同。每次有孩子带去好吃的,为了让调皮的孩子收敛些,有时...
    2021-12-03 阅读全文
  • 老师,我也喜欢你 每天上午组织完集体活动就已将近十点了,老师和孩子都有些疲惫,今天我和往常一样,集体活动后让孩子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我也顺势坐在椅子上和孩子们一起休息,刚坐下来我班平时比较活泼的杨杨小朋友跑到我面前对我...
    2020-12-19 阅读全文

坚强是人生路上一幕喜剧,能让人们破涕为笑;坚强是一片安定药,能让垂头丧气的人为之一振。一个人,如果不坚强,那他的心灵就永远是一片黑暗沉寂的世界。正能量的自我坚强文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帮大家编辑的《让孩子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坚强的短句》,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11-01 阅读全文

漫漫人生路,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可怕的不是这些困难,我们面对挫折要迎难而上,去直面那些困难挫折。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的励志句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08-16 阅读全文

孩子也会攀比父母?你在孩子心中及格了吗? 在我们年纪很小的时候,父母对我们来说,是一群"泯然众人矣"的成年人,最多就是管管我们: 看着我们不让我们逃学,在我们穿奇装异服玩cosplay时没收这些衣服;...

2020-09-30 阅读全文

我们小班有个小朋友叫贝贝。刚开始的时候感觉这个孩子挺好的,也不调皮,也不招老师讨厌。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经过对他的观察,我又发现他与同龄孩子之间的不同。每次有孩子带去好吃的,为了让调皮的孩子收敛些,有时...

2021-12-03 阅读全文

每天上午组织完集体活动就已将近十点了,老师和孩子都有些疲惫,今天我和往常一样,集体活动后让孩子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我也顺势坐在椅子上和孩子们一起休息,刚坐下来我班平时比较活泼的杨杨小朋友跑到我面前对我...

2020-12-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