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告别啃老,别把孩子养成“小白眼狼”

发布时间:2021-02-12

教育孩子笔记。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告别啃老,别把孩子养成“小白眼狼””,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今日看到一则新闻,今年29岁的徐青大学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等吃喝,还将一名女网友带回家长期同居。面对父母劝说,他称父母有义务养自己。最近,被啃老长达7年的徐先生和朱女士夫妻将儿子诉至海淀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赶独生子出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儿女理应反哺,赡养父母。而新闻中的这个青年明显没有这个意识,丝毫不管自己和父母的未来,自私又不知感恩,活生生地成了一只成人版的"白眼狼"。

其实在声讨谴责这个青年之余,我们是不是需要想一想,造成了他今天不知感恩的白眼狼状态,他的父母有没有责任呢?我想一定是有一部分责任的。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是家庭教育的直接产物。无论是因为幼时被溺爱过度,还是因为父母对他不恰当作为的一再容忍,今天,这个孩子已经活脱脱被养成了小白眼狼。而父母,或许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哪件事情,哪个环节开始,使儿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那么该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呢?我在这里给大家点拙见:

1.让孩子从小知道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所有的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给予孩子的所有的东西不是理所应当得的,接受了要说谢谢。

2.教育在生活点滴中。生活中的小细节都是教育,比如吃饭不能浪费,不能随手乱扔垃圾等。不要小看这些点滴,这是孩子良好品格形成的基础。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能做的让孩子去做,能承担并敢于承担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基石。

4.让孩子在对比中学会感恩。比如带孩子去帮助孤儿院中的孩子,或者贫困山区的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曾经不懂得,也没有感受过的世界。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激发孩子的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不是天生的白眼狼!但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心疼你?


我们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妈妈在生她时大出血,在手术台上抢救了好久才活过来。

自此以后身体就很不好,他们两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问题。那个女孩儿也很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年级前三名。

可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她放学回家后,跟妈妈吵架的声音。

有一次,她妈妈跟我一起买菜,就在路上开始诉苦:说是自己一心为女儿,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生怕有一餐不合她胃口,让孩子吃少了。学业这么重,作业那么多,该如何是好?

再后来跟她一起聊过好几次,每次的话题都以她女儿开始,再以她女儿结束,很少有听她说起过自己。

她在照顾女儿方面也确实尽心尽责,每天女儿进门前,她都会把精心做出的饭菜摆在桌子上,洗完衣服叠好放柜子里,并且把第二天要换的衣服给孩子放床头。

有一回天气热,她给女儿拿的衣服有些厚,自己在那里自责了好久。我对她说,孩子都上初中了,热了肯定自己会脱的。

可这样一位尽职尽责、无微不至照顾女儿的妈妈,却每天要接受孩子的责备与挑剔。

女儿从来不觉得妈妈为她付出有多辛苦,好像自己享受到的一切都理所应当。

我想如果那位妈妈让女儿放学回来自己盛饭,自己收拾房子和衣服,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结果呢?

我有个很要好的同学,她有一个妹妹。

有一次,我去她家里做客,她妹妹嫌她妈做的饭不好吃,要吃肯德基,问她妈妈要钱去买,其实那时她妹妹也已经在工作,自己挣钱了,但她妈二话不说就把钱掏出来了。

更令我震惊的是,她妹妹买回来之后,一个人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的差不多了,把袋子提起来放在她妈跟前说:“我不吃了,剩下的给你喽!”

她妈妈竟很自然地拿起来吃完了,没有任何觉得不对的地方。

我想如果是我,肯定不会把自己吃剩的给我妈吃,而是会跟她一起分享。

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吃完哨子面,把剩下的汤和菜哗地一下倒进了我妈的碗里。

我妈当场严厉地批评了我,大意是要尊重她啊什么的。

你看就是因为妈妈的有限度给予,所以才让我至今记得有些事不可以那么做。

其实,我那个同学的妹妹到现在自己生孩子了,都没学会心疼她妈妈。

上次她要搬家,让她妈帮忙去收拾。她回到家的时候,她妈妈刚下班回来正在做饭,她就一个劲地在那里催促。

她妈妈做好饭,连吃一口都没顾得上,就跟她一起去收拾东西了,而且在做饭时还问吃过了没,她妹妹说在来的路上买饺子吃了。

我又震惊了一把,心里想为啥不打个电话问问她妈吃饭没,如果没有的话,买来一起吃不很好吗?

我那位同学的妈妈,整天埋怨自己的老公和女儿不知道心疼她,可她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奉献得过多,以至于让人觉得她根本不需要心疼,仿佛她生来就该心疼别人一样。

还记得那个在机场弑母的汪佳晶吗?他在日本留学五年,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来自于母亲每个月7000元的收入。

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给予的一切,从未想过自己24岁的大好年华,完全可以靠勤工俭学来替母亲分担。

最后一次,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没钱给他了,他竟然对着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9刀。

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则新闻时,我震惊不已。

一个对自己有生育之恩、养育之恩的人,如何能下得了手?难道把你养到24岁了,你还不能独立吗?难道身为人母就活该养你一辈子?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都缺乏宽容,痛下杀手,何况对别人呢?还有一点宽容之心吗?

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如果你不想自己所有的付出换来的都是伤心和失望,那就请有限度地去给予,那才能打造出健康的亲子关系,不然终有一天会溺爱成灾!

别把孩子养成不受欢迎的人


记得有一次带儿子去书店看书。那是靠近电影院边上的一家小书店,书的品种不多,看得人也少。

儿子刚刚进去,非常兴奋,就大声跟我说,“爸爸,这儿的书跟我们家一样多啊!”

我赶紧示意他声音小一点,因为不能让孩子打扰了别人,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就不好了。

小家伙赶紧压低了声音。

这时另外一个3岁多的孩子在书架前大声地喊“妈妈,妈妈”

应该是他想要拿架子上的一本书,但是拿不到。

我刚打算帮他时,突然发现他边上一个八九岁的男孩走了过去。狠狠地说“不要吵,这里不是吵的地方。”

然后拿着一本书走到了另外一边的垫子那边去了,边走边骂着那个打扰他的小孩。

我看见他冷漠地坐下,心头不禁一怔,这个孩子是爱阅读的,但是他还是没有学会如何去爱人。

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对这些规矩的习得,当然需要父母的教养和引导。

万万不可这般鄙夷计较成长中的小小孩。

我想这个孩子今天在书店里这样对待一个小弟弟,在学校或者生活中,应该也少了一份宽容和爱,会这样对待身边的同学朋友。

但是,我们都知道,越斤斤计较的孩子,越不受欢迎。

哪怕你的学习再优秀,你的分数再高,你读的学校再好,在人与人的世界里,你还是首先得学会如何如人相处,如何做人。

这就让我想起了一些大人,不也是如此吗?

仗着自己有点经验或者背景,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说真的,比起读书做事,做人要重要的多。

周六的时候去建材市场买了一套新的柜门,接待我们的女导购员胖胖的,黑黑的。但是她业务非常熟悉,对产品的介绍及专业水准都让我们满意。

几乎敲定方案,谈到上门量尺设计时,差点让我们愤然而去。

当时已经是很晚了,他们店里有三个设计师还在那作图,有一个不时地上上网,玩玩游戏。

当这个导购很尊重地问那两个跟他年龄相仿的设计:“王老师,明天你有时间去量尺吗?”

这个设计说“王老师明天要闭关修炼。”一股子戏谑味道。

然后她又问“张老师,你明天有时间吗?”

“我这几天都没空。”另一个设计师不耐烦地答到。

我上午本来去了好几家店,不少的设计师都很热情地给予设计建议,浑然不是这样的态度。

这时候,导购面带愧色地说,“没事,蒋老师会去的,他就住你们那一块,我给您问问。”

我们也就给了她这个机会,签了单。

事后一想,觉得这家店的设计做人太高冷了,实在让人不爽。

手头活多事多,完全可以换一种更好的方式表达。

当时在那种情形中,我就觉得他们对这个导购带着一股很浓的歧视。

朋友跟我说,“你不知道吗?在职场,长得好往往更容易得到帮助,特别是男性同事更喜欢以貌取人”。

我说也不能这样拆人的台子吧。

“现在的人,往往是本事越大,脾气越大,不管别人怎么想,关键是自己得爽。”

听到朋友的话,我不禁捏了一把汗,这样的人是不少。

可是,我还是要教育我的孩子,“本事越大的人,脾气越好。能力越大的人,责任越大。如果有人需要你的帮助,你一定要帮帮他,做一个善良而受欢迎的人。”

孩子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问题往往出在父母的身上。

如果在父母本身都是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与人的交往方式。

爱慕虚荣的父母,往往会教养出爱慕虚荣的孩子。

没有规矩的父母,往往不会教孩子规矩。

前几天,小侄子放学后,带了两个同学来我这里玩。我打开楼下的仓库,拿出了一些纸箱给他们做爬行的隧道。

其中有一个女孩看上去就比两个男孩大很多的样子。

看得出她的“胆子”很大。如今很多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胆子大一点,这样去外边就不会吃亏。

可是没有同时告诉孩子一些交往的礼仪和规矩的话,这样的大胆往往就会让孩子不受欢迎。

三个孩子一来,这个女孩就去仓库里,东看看,西看看,我起先觉得孩子好奇,挺好。但没一会,她就拿另外的几个盒子。我赶紧说那些还要用。

她就出去了,过了一会又进来拿我新台灯的一个内包装盒。

我想这个也没很大用途,就没有阻止。

全程她没有问过我,就直接拿走了。

结果拿出去后也没玩,直接放在地上踩,之后又撕碎了,满地都是残渣。

当时就觉得这个孩子缺乏规矩,没有打招呼就拿东西。

后来听侄子他们班上的那些妈妈们说,几乎没有人喜欢这个女孩。大家都得避着她呢。

而她为什么会这样,跟她的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她爸爸本来是做的士司机,家里有车。但是为了跟一个亲戚攀比,买了一辆小车摆楼下日晒雨淋。

她的妈妈呢,更是爱慕虚荣,每次跟身边人聊天都是炫耀吹嘘,把别人家的东西说成是自己家的。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他们家的条件一般。但就是一个这样的家庭,让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榜样力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身教大于言传。

乐于助人的善良父母,往往会让孩子乐于助人。

我妈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有一次,一个卖年画的老人来我家卖领袖的画像。

我们正在吃晚饭,我妈妈说家里已经有了,不需要买。

老人正转身走了一步,又回头突然说,“要不我送你们一幅画,给我一顿饭吃,可以吗?”

看得出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说的,声音小的可怜。

没想到妈妈竟然答应了,“看你这么晚还没吃饭,也可怜,刚好我儿子回来了,饭菜也多,就一起吃吧,那幅画给不给都没关系。”

“谢谢,大好人啊!谢谢!一定要给的”

我的内心非常震动。我为自己的母亲感到自豪。

看到老人不好意思夹菜,我给老人夹了鸭翅膀,看到他眼圈泛红。

他说自己离开河南老家到这边讨生计,这天走着走着太晚,没想到竟然找不到一个卖包子的地方。

他还说米饭太好吃了,他们老家都吃面,很粗糙。

当时儿子也在饭桌上默默地听着,看着。

我觉得这就是很好的人生一课。

我们说的再多,孩子也不明白,但是我们做了,孩子心里就会感受到。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慧,希望他们读书习本事,将来有大出息。

但是在做事和读书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先做好——那就是做人。

我们应该让孩子的心灵充满爱,也要让孩子知道规矩的可贵。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育儿知识:千万别把孩子养成令人讨厌的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类人,他们休息时间在你家楼上喧哗,吵得你无法入眠;他们在小区跳广场舞,声音大得扰民;他们开车不打转向灯快速插到你的车道,你只好踩急刹;他们说话不顾别人的感受,呛得你半天说不出话……他们不是坏人,只是没有同理心,似乎没想过自己的言行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麻烦和影响。

你喜不喜欢这样的人?我想你肯定讨厌这样的人。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正在不知不觉中将你的孩子养育成这样的人呢?

我们在外的时候很容易就碰到这样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在羽毛球馆打球,一个6、7岁的小男孩在各场子里乱窜,好几次差点被别人的球拍打到,逼得大家只好停下来等他跑过去。如此折腾几次后,打球的人们大喊:这是谁家孩子?管管啊!”小孩爸爸就在其中一个场子打球,听到大家喊只是抬头看看,然后没有下文了。

和亲戚去医院看望另一个生病的亲戚,她儿子发现病床可以升降,大感兴趣,反复把病床摇上去摇下来,她在旁边微笑着看着儿子,并不制止。直到病人家属耐着性子阻止他“你不能这么摇,阿姨会疼的”,孩子才不情愿地停下来。出门后,我问她为什么不制止儿子,她却不解地反问:“不是要给孩子自由,保护孩子好奇心么?”刹那间我冷汗直冒......

这是天大的误解!没有边界的自由不是自由,是放纵!你的孩子倒是“自由”了,别人呢?

有的家长倒是想管孩子,但是管不住。一次在商场里的儿童乐园的沙堡中陪孩子玩沙子,一个小男孩不断从高处向我们扬起沙子,我制止了这个小男孩几次,但是他置若罔闻依然是没有停止这种行为。她的妈妈也喊了几次:别朝小朋友扬沙子啊。没有用,他依然继续。同去的朋友感慨道:肆意妄为,谁都喊不住,现在这样的小孩不少啊。

在说这样的话题时,大家总是深有感触吧!

菲妈说,到朋友家去做客,正好碰到楼下邻居上来投诉,说孩子太吵了。这个过程中朋友家儿子发出的动静确实太大。朋友却不以为然地说,这个邻居太挑剔了,隔三差五来投诉,不用理她!我又不能把孩子的手脚绑住,有本事你住我楼上去!

我很不认同她的看法,孩子当然不可以绑住,但是我们要以行动和语言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否则即使孩子长大了没有这个噪音扰民行为,也会有其他不考虑别人只顾自己的行为。即使不从邻里和睦角度出发,单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也应该给孩子设立一定的规则。但因为是去做客,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就是建议她买个垫子铺一下减少噪音。

比如在家里,我们住的是七楼,孩子在家里玩的时候拿着棒子去敲打暖气片,我立刻走过去制止她。我说你敲打暖气片,楼下每一家的暖气片都会叮叮当当的响,你影响了别人可不是一个礼貌的孩子。孩子说:“那天来修暖气的叔叔就是这样敲打的!”我告诉她:“叔叔敲打暖气片,是因为工作需要,你敲打就不对了。”孩子听后,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再也没有去敲打过。也许大家觉得这样的行为是孩子的特质,该被允许和原谅。但是我是不认同这样的观点的,不正确的行为应该及时的去纠正孩子。

看到这里,你是否在这些家长身上看到了自己?你是否也曾对孩子不合适的行为没有及时严加管教?亦或你觉得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就会好?亦或你管教了,但是孩子不听你的,而你似乎有些无能为力?

孩子需要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他不冒犯不妨碍别人;孩子需要被尊重,但同时他必须学会尊重别人,照顾别人的感受。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地发展出同理心,学会识别并照顾别人的感受,孩子才不会成为一个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令人生厌的人。

狼王老暴、兵马俑


狼王老暴,今天和孩子们继续读《西顿野生动物集》,孩子们很喜欢听这本书,我也很喜欢,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狼王老暴在游刃有余地对付着人类,它们平均一天一头肥壮的牛,五年下来已经杀死两千头牛。只在一个夜里老暴的妻子“白姐”和它一个同伙就咬死了250只羊,一口没吃,一目了然,只为了开心取乐。悬赏的金额越来越多,想要赏金的人越来越多,可是没有一人能成功捕获狼王老暴,小迪和我一直很纳闷,在书的开头就讲了,狼王最怕的就是枪,人们为什么不用枪呢?只是下毒、用捕狼机等,想不明白。故事最后,狼王因为救妻心切,上了作者的圈套。可是对死还是临危不惧。读完心里对狼王有一种恨恨的感觉,又有一种肃然起敬。

中午小迪回来后,告诉我把数学书拿回来,我随口问

,拿回来数学书干什么啊?小迪说,你忘记了啊,妈妈,你说要教我做数学复习笔记呢!噢,我这想起来了,周末的时候说的话。小家伙记性还真好。

小迪找来她最喜欢的印有“鹿晗”照片的笔记本来,小小年纪就有了自己喜欢的“偶像”,呵呵。。。拿来笔记本,摆好书,一本正经地开始做笔记了,第一天笔记是比多少。我把知识要点写下来,小家伙自己出题。写的很工整。写完一篇,估计是写累了,自言自语说,今天就做这么多吧,我想看会电视。那一脸的表情好像在说,我这么乖地做了笔记,就让我看会吧,一脸的等待被允许。

“看会吧!”我刚说完,小迪便开心地蹦开了。

晚上读了《兵马俑》这本绘本,在读的过程里一直在寻找将军俑,读到将军俑时,大姐把自己的语文书打开,读起了课文上中描写将军俑的段落,这样,我读一段绘本,大姐读一段课文,我发现课文中的文字正好对绘本做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小家伙们很期待去看一看。

别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恩人


笑妈写给天下子女: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

笑妈写给天下父母:别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恩人!

今天是西方的感恩节。

虽然“感恩”的心,并不一定非要在感恩节才表现出来,

感恩是一种习惯,感恩是一种态度,

感恩如呼吸一样,自然流露又无法控制。

不过,我还是想借这个特殊的日子,写点什么。

我一直觉得自己属于特别幸运的人。

当我做女儿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父母;

当我做母亲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孩子;

当我做学生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老师;

当我做老师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学生;

当我做下属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领导;

当我做领导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下属;

当我做朋友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朋友;

当我做敌人的时候,我遇到最好的敌人;

……

所以,我没有理由不感激。

百善孝为先。父母赋予了我宝贵的生命,带我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花费大量心血把我抚养成人,供我吃穿供我读书,为我操劳为我担心,让我感受无尽的爱。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父母给予自己的,我一生一世粉身碎骨也是偿还不了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动物尚且如此,如果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善待父母,那真是良心何在啊?!

我先是为人女,然后为人母。

孩子嘛,生了就要养,养了就要爱,这是一种本能。

现在社会上都提倡“感恩教育”,出发点是挺好的,因为感恩,自己更加知足常乐,因为感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许多家长也热衷于教育孩子感恩父母,很多学校还要求同学们,到了母亲节回家帮妈妈洗洗脚,到了父亲节又帮爸爸洗洗脚,到了重阳节,再给爷爷奶奶洗洗脚,到了教师节,还要唱歌给老师听,送上鲜花和贺卡,等等。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样的形式像是一场矫情的“作秀”,洗脚也变成了一项机械式的“作业”。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形式化的东西,太刻意了难免有些虚伪。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家长这样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许多父母抱怨孩子不会“感恩”,说自己为孩子付出了许多,牺牲了许多,放弃了许多,却得不到孩子半点感激,得不到回报。

我认识的一个高三学生,他的精神非常紧张和压抑,他说他只要学习上稍微懈怠一点,他的妈妈就会歇斯底里地喊:“我生你生了三天三夜,差点丢了命,你还不努力学习?你考不上大学,对得起我吗?我生了三天三夜……”这句话听的耳朵都起茧子,这个学生很委屈,“难道是我让妈妈生我花了三天三夜吗???”

我认识的一个邻居,她的孩子和笑笑是同年同月出生的。她在生孩子的时候好像宫颈撕裂或者更严重的什么,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她动不动就说,“这小子长大了如果敢对我不好,我非宰了他!”孩子现在才两岁多,不会有什么反应,但我担心的是,长大后的孩子,会是什么表现?什么心态?

生活中,类似的话太多了。

“没有我哪来的你?敢不听我的话?”

“你这个没有良心的孩子,我白养你啦?!”

“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我容易吗我?”

“为了让你上重点,爸妈花了多少钱?你还不好好学?”

“我送你学英语,陪你练琴,我每天早上6点就起来给你做饭……”

“我供你吃供你穿,把你养那么大容易吗?你还敢顶嘴!”

“我这辈子都是为了你,为了你我放弃了多少?承受了多少?”

“我在你身上花费了多少心血你知道吗?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

这些司空见惯的话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这并不是充满“爱”的语言。孩子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的是:自己是负担、是累赘、是包袱,如果不怎么怎么做,就是对不起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

没有人怀疑,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为了儿女呕心沥血,不辞艰辛。

然而,我们静下来仔细想一想,我们真的是孩子的“恩人”吗???

第一,孩子的出生,是他自己的意愿吗?当我和老公轰轰烈烈地酝酿“造人计划”的时候,自以为是地进行“科学播种”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事先询问那个即将被造出来的小生命,他是否愿意来到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他是否愿意融入三教九流的人群?没有,我们从没问过,只是一厢情愿。生孩子,似乎只是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所做的选择。那么,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孩子感恩于我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预料人的一生会是什么样子,假如,假如他将来只感觉到人世的“苦”,而我,恰恰是把它引入苦海的“罪魁祸首”,我又有什么权利,要求孩子感恩于我呢?

第二,孩子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擅作主张吗?孩子生下来并不知道吃什么好喝什么好穿什么好,不知道该学习画画还是音乐,或者打篮球,也不知道该看什么书认什么字,更不知道上哪所幼儿园上哪所小学,孩子的生活方式,至少童年时代的生活方式,往往只是大人的决定。那么,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孩子感恩于我呢?虽然我们现在都说,不要把家长的意愿和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但是,我们情不自禁地会按照自己的态度和个性去为孩子“设计”他的人生,因为他小,他不懂,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引领着他们往前走。假如,假如孩子长大后并不喜欢父母给他“安排”的道路,我又有什么权利,要求孩子感恩于我呢?

第三,养育孩子的过程,我们付出了爱,但是,这种爱就没有伤害吗?虽然我们做父母的,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自认为最好的,但有些爱本身却是一种伤害。面对这种伤害,孩子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默默地承担。那么,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孩子感恩于我呢?

在《只生一个孩子是风险投资》文中,我也提到过,其实很多父母无形中会把生孩子当作一种“投资”:对生命的投资,对感情的投资,对幸福的投资,对理想的投资,对人才的投资。(有几位朋友看过那篇文章之后,说我的立场不坚定,呵呵,我说的很清楚啊,我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自己的态度,生孩子不能算成本,感情和幸福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还有,我在那篇文章最后,就是以“别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恩人”这句话做结尾的。)

“投资”,自然就要求有回报;“恩”,就意味着感激和偿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也教育孩子,要对父母心怀感恩,要懂得报答。但是,家长对孩子感恩的强烈渴求,让孩子背负沉重的甚至略带内疚的偿还压力,好像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债务人”,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意味着:他已欠下了父母的生身之恩、抚养之恩、教育之恩、还有些乱七八糟的恩,一样也别想赖掉。

家长的内心都是脆弱的,否则我们的付出不需要孩子来对得起。是不是孩子承认了,我们的付出才有价值?孩子感恩了,才能证胆自己是一个好父母??

孩子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可我们,却把孩子当成了财产。

换一个角度想想,其实,父母对孩子也应该充满感恩之心。

我怀胎十个月把他生下来,兴奋的想让地球人都知道;孩子会走路了,我巴不得立刻带他周游世界;孩子会叫妈妈了,我激动的打电话告诉所有亲朋好友;孩子给我吹一吹热汤,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有了孩子,我才从女孩升级为女人,才有机会作为母亲体验另一番精彩的人生,虽然有时候也累也苦,也为孩子放弃了很多,比如事业追求,比如闲暇娱乐,但是,孩子带给我们多少快乐和希望啊,他用他的活力感染着我,照亮了我,让我重新体会回归童年的天真,让我感到生命多么有意义。

面对孩子如此无条件的“给予”和“付出”,我除了哽咽着说一声“谢谢”之外,没有任何理由还要去要求孩子来感恩于我!

当我们把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想明白之后,许多事情也就会真的变平和了。无论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还是孩子们的生活,也都变得轻松许多。

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只属于我们自己,孩子无需背负这些期待。没有要求,就不会失望。所以,假如孩子真的对父母不孝不敬无情无义,你就不会撕心裂肺;假如孩子没有实现你的理想,偏要特立独行,你就不会怒不可遏;假如“玉不琢,不成器”,你就不会捶胸顿足。

我并没有抨击“感恩教育”,

只是作为父母,我们不该向孩子“索取”感恩,

不要让“感恩”成为伤害孩子的武器,

不要用“恩人”的姿态来管教孩子。

让我们的爱更简单一点,更纯净一点。

而且,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办法,不是说教,不是抱怨,

而是自己不以回报为目的、不以某些条件为前提的爱。

父母感恩,孩子才会感恩。

我们自己做得好,孩子自然就看到了。

作为子女,我对父母应当“知恩图报”;

作为父母,我对孩子应当“施恩不图报”(假如可以称为“恩”)。

对于他人的爱,我应当满怀感恩,因为没有谁给我的爱是必须的;

当我爱人时,不应要求他人感恩于我,因为我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人,应该少一点要求,

即便有,也应该多要求自己,而不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

所以,“学会感恩”,是对自己说,不对他人说。

白云在空中飘舞,绘画着一幅感恩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土地的感恩。

谢谢我的父母!谢谢我的孩子!

育儿观念:别把孩子抓得太紧


育儿观念:别把孩子抓得太紧

这学期我由大班转入中班任教,真的感触很多。“喂,杨老师吗?您好,我是XX的妈妈

,XX的家庭作业怎么这么少,麻烦你帮我女儿多布置点作业了。“对这样的电话我只能

是说我会考虑家长的意见。

“喂,杨老师,您好,你们幼儿园有几门兴趣班,我想让我女儿多学几门”。接完XX妈

妈的电话,我心里有种压抑感,经过交流,她妈妈才让她报了她喜欢的绘画。

XX是这学期从别的幼儿园转到中九班的,是个非常聪明的小女孩,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

时候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胖乎乎的圆脸蛋,见了谁都是乐呵呵的,我喜欢她每天

早上一来甜甜叫我一声:老师早上好,可这段时间却听不到她“甜甜”的声音了。

我找到一个机会,喊她到我身边:“XX,你最近不喜欢上幼儿园了吗?能告诉老师怎么

了吗?”她仰起脸还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每天晚上要我写好多好多作业,还要画好多好

多的画。我说我手写酸了,等会儿写,妈妈就说我不听话,妈妈还要我在幼儿园每门课

程都要得一百分,我好担心我得不到一百分,如果那样,妈妈就不会喜欢我。“听完她

的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估计每一个人都能够理解,但是,如果家长做到这个

程度是不是也有点过了呢?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快乐,这才是最根本的,让我们携起手,

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空间吧!

孩子拒绝语言暴力,别把爱变成伤害


孩子拒绝语言暴力,别把爱变成伤害温柔地说,这是最近xx宝最近对我不停的要求。实在汗,不自觉地说话犯冲,xx宝立即不干了:妈咪,我不喜欢你这样说话,我不要你生气和我说话。我要你轻轻的和我说,我才听!于是我赶紧知错就改,重新温柔地,轻轻的再说一遍,这样才满意。

也不知道从何起起,我的耐心像被磨光了似的,应该是温柔俊俏的姑娘变成娃他娘后,娃他爹越来越忙的工作,和渐长渐捣蛋的孩子双重折磨下,我本来已经潜藏得很好的火爆脾气现原形了。

没有天生的父母,我们都在不断的学习,发现问题,修正问题,改变自己的行为。

妈妈都能记得,当你的新生婴儿刚刚入怀的那一刻,你一定是满腔的柔情,你在心里也暗暗发誓:这是我的宝贝,我用生命爱TA,自己都会被自己感动一把的情境常常出现。你温柔的呼唤着自己的宝贝儿,心肝儿,跟着TA痴傻癫狂.....

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轻柔的呼唤竟然练成了狮吼功:

“把玩具收起来,不然扔垃圾桶!”威胁命令是最容易说出来的话。

“你听不懂吗?长耳朵是干什么的?”“真笨,这点事都做不好”讥讽,否定也常在。

“别来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哪?”“我帮不了你,你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冷言冷语,袖手旁观中......。

此时那一腔的柔情哪里去了?

独自带宝宝的妈妈们更有体会,老公们上班早出晚归,一把手也搭不上,孩子一天24小时不离身,吃喝拉撒的生活上照顾着,别人孩子会坐了,我家宝贝还不会坐,哪里有问题?要不要给孩子找玩伴?要不要早教,要不要每天亲子阅读?此时的妈妈还要一日三餐做,碗没洗,衣没洗,地没擦,抓心挠肝不舒坦....全职妈妈在别人眼里全是幸福,此时全是辛苦无人知,当然也有收获的时刻,宝贝妖柔的叫一声妈妈,一个开心的笑脸。可是,可是那也变成了一转眼间,转眼间面对的还是被孩子弄得一团糟的屋子,让人抓狂的调皮捣蛋的小魔王,呃呃,在不断崩溃中复原又崩溃的感觉中,狮吼功这就样慢慢练成了,说话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语言暴力显露出来了。

育儿真是个不简单的事情,不仅仅是孩子吃饱穿暖的身体需求,TA们那越长越大的小脑袋时刻挑战着做父母的智力,学习能力,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各种习惯,为人处事等等....

我们一再控制自己,不要对孩子发脾气,孩子会模仿我们的行为,不要对孩子语言暴力,孩子一学就会!孩子是我们的镜子,TA反馈回来的信息全来自我们自己的行为。可不是么?这么大孩子已经明确表示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讲话,我不喜欢你对我的态度,语气,我不要狮吼的妈妈,我要温柔说话的妈妈。

父母们是不是要时常反思一下自己呢。把轻声细语找回来吧。

杨澜:别把劲儿都往孩子身上使


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既是一名资深传媒人,也是一双儿女的母亲,她的智慧和练达,不仅体现在成功的事业上,更反映在对子女的养育上。近日,在“第五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从孩子爱上网怎么办到健康和奥数哪个更重要,杨澜跟大家分享了她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诸多感悟,她的体会是:人格培养、身心发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一个都不能少。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一、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杨澜也曾困惑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次我收拾行李准备出差时,就觉得做了一件特别对不起孩子的事。”杨澜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杨澜觉得不能在负疚中过一辈子。

“我觉得对一个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看到母亲和父亲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的人生,他们如此地充实,见到这么大的世界,带回来这么有趣的故事,而且他们能够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在杨澜的教子经中,这也成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做人的,这不仅仅是指道德层面,也包括父母在怎样度过他们的人生。

杨澜询问了很多在职业上很有成就的妈妈,发现她们中很多人的孩子都成长得很好,这给了她信心和答案。“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需要跟他最亲近的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杨澜认为,当孩子的思辨能力开始产生时,他更需要一个有实力的伙伴,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仅仅满足于常常“赖”在他们身边,却不能给他们思想的养料,孩子们会感到不满意。

杨澜是在与儿子的相处中逐渐悟出这个道理的。杨澜的儿子已经16岁了,开始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时,也有自己的批判思想,这时候,他非常渴望一个同样有独立精神和批判思想的母亲跟他对话,“如果只是一天到晚围着他问‘你到底要吃红烧肉还是烧带鱼呢’肯定不行。”

所以,杨澜的观点是,无论是常年在外忙碌的父亲,还是能够多花时间陪孩子的母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你是一个充分享受人生的人,尤其是作为一名母亲,首先应该过非常充实和快乐的生活,让孩子们知道:这样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

二、在生活中,夫妻吵架在所难免,如何减少这种争吵对孩子的伤害

有一次,杨澜跟先生发生了非常激烈的冲突,把孩子吓着了。情绪稍微稳定后,杨澜和先生都意识到刚才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他们来到孩子的房间,单腿跪在地上,用完全平视的角度跟孩子说:“爸爸妈妈刚才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我们在你面前那样争吵,而且用了很不雅的语言,我们想跟你说,大人有的时候也会做出一些很愚蠢的事情,比如刚才我们做的事情就很愚蠢,我们俩真诚地向你道歉。请你原谅我们。第一,爸爸妈妈彼此之间还是相爱的;第二,我们不想让你受到任何的惊吓和伤害。

杨澜回忆说,当时孩子接受了他们俩的道歉。杨澜也由此提醒为人父母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焦虑的妈妈,有的甚至会对孩子歇斯底里地咆哮。杨澜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示范”。杨澜说,这样的母亲让自己非常负面的东西完全不加节制地宣泄出来,虽然可能会在当时把孩子暂时压制下去,但孩子将来也会用同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对朋友、同事,还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可能都会陷入一种潜意识的习惯当中。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遗传”。

杨澜特别强调母亲的情绪管理能力,因为母亲通常和孩子相处时间更长,她的情绪就像空气一样在孩子身边甚至体内!她的紧张、焦虑、暴躁,都最先伤到孩子。“要培养有幸福力的孩子,做母亲的自己先要有幸福力。”

三、面对网络和电视,选择相信孩子

现在的孩子是电子化的一代,电视和网络对于他们犹如空气一样不可或缺。但与此同时,电子化也造成了诸如网瘾少年等问题,作为家长,如何把控孩子在电视和网络方面的使用?

在杨澜家,这个问题是分两步解决的。

杨澜很鼓励孩子读书、旅行,体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但孩子比较小的时候,都喜欢看“喜羊羊”,杨澜知道拦着孩子们不是办法,于是她就坐在旁边陪着孩子们看,有一天,孩子说:“妈妈,你实在太幼稚了,我们实在没办法再陪你看这个了。”“孩子们在电视中找不到太多适合自己看的节目,不再喜欢坐在电视机前了。”杨澜说。

但是面对网络没有那么简单了。

杨澜并不认同为了减少孩子和电子产品的接触,就让家里的电视、电脑等产品全部消失,人为地进行隔绝。“这会极大地影响孩子在班里的社交。”杨澜说,这样做的结果是,当班里的孩子都在说他们热衷于看的某一个卡通片和一个游戏的时候,孩子只能无话可说。

随着孩子们步入学校,和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学校几乎所有的功课都要在网上完成,他们还经常通过网络看一些喜欢的卡通片、电影,跟同学聊天。看到孩子一直坐在电脑前面,杨澜也开始慌张,但她明白,如果经常问孩子到底在做什么,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最后,杨澜跟孩子们达成了一个“交易”:从眼睛的保护、身体的发育、颈椎的成长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考虑,星期一到星期五不上网看无用的东西,不玩游戏;星期五晚上、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天只玩一个小时。孩子们同意了。

既然谈好了,杨澜就充分尊重他们的选择。看到孩子待在电脑前,虽然心里很想知道他在干什么,但杨澜就跟自己说:“不要问他,他一定在做作业。”

四、健康的体魄比奥数班更重要

现在的孩子“压力山大”,课业要搞好,奥数、英语不能少,课余还要学才艺。可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平衡各方面的关系,作出选择和取舍?

可能跟自己的经历有关,杨澜不认为那些课外的辅导班有那么大的作用,相反,她认为,上了课外辅导班很可能让孩子上课就不认真听,所以她的孩子没有去上奥数班,她也没有给他们做任何跟知识相关的课外补习。

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呢?当然是去锻炼。

“大家去看看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看看自己家的男孩子,他的骨骼、他的肌肉真的在发育吗?”杨澜担任政协委员的时候,曾和几个委员一起提交过一个关于提高民族体质的提案,她认为,目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非常让人担忧,无论是爆发力、耐力还是力量,都全面低于日本。而一个人的体魄跟其精神力、意志力、活跃程度以及创造力都有直接的关系。

这样的背景下,在奥数和运动之间,杨澜毫不犹豫地给孩子选择了运动。“如果因此没有得100分,只能得85分,我认了,因为不需要知道那么难的题目。”但是,“我需要你锻炼,需要你正常的、健康的发育,在长大成人的时候,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有着非常有活力的生命的状态。”杨澜说。

一到周末,杨澜就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出汗、去锻炼,并且亲自陪着。而杨澜发现,这还让她有个意外的收获:跟孩子建立起了“哥们儿”般的友谊,大大促进了亲子关系。

五、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上,父母也会面临选择的困惑

杨澜坦言自己也犯过错误。

儿子5岁的时候,杨澜曾逼他练钢琴。钢琴老师问杨澜的儿子:你为什么要学习钢琴呢?儿子回答:是妈妈让我学的。

在学琴的4年中,儿子痛苦,杨澜也不愉悦,“为学琴冲他歇斯底里地叫喊过。”终于有一天,儿子说“妈妈我想把钢琴砸了”,杨澜意识到儿子是真的不喜欢弹钢琴,于是终止了儿子的学琴生涯。

杨澜的女儿却喜欢弹钢琴。杨澜由此感叹,哪怕是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每个孩子也不尽相同,孩子的天性真的有神秘之处,必须要对此敬畏。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根本是财富观

近年来,“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说法在不少爸妈中盛行,这种说法认为,只有穷养男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来他才可担当大任;只有富养女孩,在物质上开阔其视野,在精神上丰富其思想,将来她才能见识广,有主见,一生幸福。

杨澜对此并不以为然,她认为对男孩太严苛了会让他习惯顺从权威,男孩从小过分穷养也可能让他变得惟利是图。有一些人在成年以后走上歧途,恰恰是因为他们小的时候过于贫穷,以至于有钱高于一切从小在他思想里扎了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同样,有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优越,把女儿娇宠到傲慢、无知的程度,殊不知,溺爱只能让女孩长大后娇纵无礼,“谁愿意娶这样的女孩进门?

杨澜认为,不管父母是穷还是富,孩子将来都要自己经营人生。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从小把钱、情感、价值、精神能够放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上。杨澜的做法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个理念:18岁以后,妈妈把大学的学费都交齐了,你们就自己过日子了。

接受了这样的理念,孩子们正确的财富观自然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暑假的时候,杨澜的儿子去博物馆实习,跟工人们一起拆木箱、钉钉子、做记录,因为是高中生,博物馆并不给他付工钱。中午在外面吃饭,班上有一些同学吃比萨,还有一些同学甚至吃更贵的寿司等,但儿子觉得自己还没有挣钱,就买一个5元的三明治吃了。回来以后,杨澜对儿子的行为大加表扬。杨澜跟儿子说,你要算算,假设你刚刚大学毕业每个月可以挣多少钱,如果一顿午饭就花40元,意味着你根本养不活自己。

“穷养、富养,归根到底是一个财富的价值观的问题。”杨澜认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最关键的是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而过分纠结于穷养、富养问题,“往往是父母自己过于看重金钱的结果”。

让孩子跟“我不行”告别


许多实例证明,有些幼儿之所以变得越来越自卑,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义的态度过高地要求孩子,孩子可能时时处处被包围在批评乃至埋怨的海洋中,长此下去,自信便可能丧失殆尽,每做一件事他在潜意识中往往会对自己做出否定“我不行”“我的脑筋不好使”“别人就是不喜欢我”等等。孩子都需要从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肯定来获取前进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而对自卑的孩子来说,要摆脱自卑的阴影,并树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无疑更为重要。

以下是专家提出的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几个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让孩子跟“我不行”告别

▲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对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画了一匹马,那么你最好不要过多地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应对孩子的每一成功之处予以发现并做出由衷的赞赏:“看,那马尾巴画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风中飘舞一样!”或者“你为马涂的颜色真漂亮!我敢说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儿!”

需要强调的是,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你对孩子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而不是应付的,客套的,更不应该是虚伪的,做作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你须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调整,在表述上讲究艺术。

其实,让自卑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变更表扬的主语

让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变更你对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扬的主语: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造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能够更充分有力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因而实际上起着一种增加对孩子赞赏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我真为你感到自豪!”可改为:“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你一定为自己感到了自豪!”

▲鼓励孩子确立主心骨

父母可以对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扬,但其他人(包括小伙伴们)却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他们或许会“实话实说”,或许会故意挑剔,甚至讽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远地依赖别人的评语,而迟早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有些孩子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了。这样的孩子如果长大了成了个球员,那就可能在比赛时每打出一个球就会回头看看教练的脸色——自然他就难以成为一个成熟的球员。不妨指出他的正确之处,然后提醒他不必过分看重别人的评论。

的孩子由于做了一件错事而遭到了批评,一下子感到丧失了前进的方向。此时你应该告诉他,对待批评的最好办法便是承认并改正,当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时,你完全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努力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对自卑情绪严重的孩子来说,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飘摇不定的,因而极需要得到外界经常不断的强化。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让孩子为自己记一本“功劳簿”,让孩子每周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并告诉孩子,所谓“功劳”,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如画片、玩具、小人书等)——每当孩子做出了一点成绩,或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获奖;你还可以教孩子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作出赞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正踌躇畏缩时,你不妨鼓励他自己对自己鼓劲:“来吧,小朋友,你可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再作一次努力吧!”

▲自我肯定也不宜过度滥用

鼓励特别自卑的孩子多作自我肯定,并不意味着应该让他“滥用”自我肯定。不要鼓励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使用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也应有个度,即要分时间、场合,更要有一定的原则、标准和尺度。再好的良药也不能下得过猛——孩子的自我肯定用过了头,那就可能变成了一个自负甚至惟我独尊的小霸王。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告别啃老,别把孩子养成“小白眼狼”》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不是天生的白眼狼!但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心疼你? 我们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妈妈在生她时大出血,在手术台上抢救了好久才活过来。 自此以后身体就很不好,他们两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问题。那个女孩儿也很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年级前三名。 可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2020-12-31 阅读全文
  • 别把孩子养成胆小鬼 导读:常有家长抱怨说孩子胆小,瞧,有的孩子看到家里来了陌生客人就哭着躲在父母背后;有的孩子兴高采烈地跟父母到儿童乐园玩,可是看着那一个个旋转、摆动的游戏机,却一项也不敢上去玩;在自助餐厅里,爸爸妈妈只...
    2021-10-06 阅读全文
  • 别把孩子养成不受欢迎的人 记得有一次带儿子去书店看书。那是靠近电影院边上的一家小书店,书的品种不多,看得人也少。 儿子刚刚进去,非常兴奋,就大声跟我说,“爸爸,这儿的书跟我们家一样多啊!” 我赶紧示意他声音小一点,因为不能让孩...
    2021-01-29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千万别把孩子养成令人讨厌的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类人,他们休息时间在你家楼上喧哗,吵得你无法入眠;他们在小区跳广场舞,声音大得扰民;他们开车不打转向灯快速插到你的车道,你只好踩急刹;他们说话不顾别人的感受,呛得你半天说不出话……...
    2020-07-2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黑眼和小白眼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黑眼和小白眼》,感受歌曲中“×××××”的节奏。 2、体验昆山话吆喝声“吃茶哉!”“怎么办呢?”带来的诙谐风格,分享与教师、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2019-12-12 阅读全文

我们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妈妈在生她时大出血,在手术台上抢救了好久才活过来。 自此以后身体就很不好,他们两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问题。那个女孩儿也很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年级前三名。 可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2020-12-31 阅读全文

导读:常有家长抱怨说孩子胆小,瞧,有的孩子看到家里来了陌生客人就哭着躲在父母背后;有的孩子兴高采烈地跟父母到儿童乐园玩,可是看着那一个个旋转、摆动的游戏机,却一项也不敢上去玩;在自助餐厅里,爸爸妈妈只...

2021-10-06 阅读全文

记得有一次带儿子去书店看书。那是靠近电影院边上的一家小书店,书的品种不多,看得人也少。 儿子刚刚进去,非常兴奋,就大声跟我说,“爸爸,这儿的书跟我们家一样多啊!” 我赶紧示意他声音小一点,因为不能让孩...

2021-01-29 阅读全文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类人,他们休息时间在你家楼上喧哗,吵得你无法入眠;他们在小区跳广场舞,声音大得扰民;他们开车不打转向灯快速插到你的车道,你只好踩急刹;他们说话不顾别人的感受,呛得你半天说不出话……...

2020-07-25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黑眼和小白眼》,感受歌曲中“×××××”的节奏。 2、体验昆山话吆喝声“吃茶哉!”“怎么办呢?”带来的诙谐风格,分享与教师、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