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教师节
发布时间:2021-02-03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 月10号,这是我的第一个教师节!以前都是给老师庆祝教师节,买贺卡送给老师,现在我已是一名教师了,我加入了这个让人感到光荣的岗位。第一次过这个节日,感觉很高兴,又很激动。有时会想,会有小朋友和我说教师节快乐吗?呵呵,想了很多很多。在教师节的前一个星期六,幼儿园里也组织庆祝教师节,还安排了老师表演,而我们新老师也有表演的任务。大家在一起唱唱、跳跳、说说,真的很开心。那天的中午我们幼儿园所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大家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大家酒桌上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有的说说一些好笑的事,真的非常开心。之间还有大家尽兴的表演,很有趣,也很搞笑,大家都笑的人仰马翻,气氛很热闹。
在教师节前几天,我总在想,到底要送自己什么礼物呢,这毕竟是我的第一个教师节,是一个有意义的日子,翻来覆去想想,还是去超市购物吧,慰劳自己一下,哈哈。这只是一个开头,以后还会有有更多的教师节等着我呢!加油吧,先前进!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老师,我得了第一名
以前,高海东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都是最晚一个,而且还总是不高兴,向家里人提一些无礼要求,父母拿他没办法。我便利用接送幼儿入园、离园时,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他妈妈说:“这孩子赖床,早上不愿意起床,晚上睡得很晚,每次吃饭都是玩着吃,很挑食,很让人头疼。”
针对这些现象,我便与她的妈妈讨论制定了一套纠正其不良习惯的方案:首先让其家人一块合作,把其不必要的零食减掉。其二吃饭时,规定他不能看电视。第三,饭菜在色、香、味上有意识的进行搭配,以引起他的食欲,而且进食量一次不能太多。第四,规定晚上要早睡,早上要按时起床。
老师和家长,共同合作,对以上方案认真实施,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高海东小朋友能按时起床,挑食的毛病也改了许多,来幼儿园也很高兴了,整体效果很好。
现在,每天,高海东都能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还来得很早,并经常笑着跟我说:“老师,我今天来的很早,我又得了第一名。”
幼儿教师的第一角色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教师的第一角色”!
“教师的第一角色是‘骗子’——把孩子骗出自信、骗向成功。
”这是我在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一书中读到的一句话。
是的,自信的孩子才会有强烈的进取心。
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林华民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节物理课上,他对一位对物理一窍不通的学生说“看着你的解题过程,我就知道你是个读书的料……”我想,此时此刻这位学生的心里会升腾起无限的快乐,他也许会马上觉得物理其实是特别有趣的一门学科,或许就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无论中间走了哪条路,最终都会圆满解决问题。
林华民的“骗”是高明的,他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骗”学生获得自信的教育案例不胜枚举。
作为教师,就应像他一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样孩子们的自信心就会树立起来,他们就会不畏困难,信心百倍地迎接每一个挑战。
高水准的“骗”应该是不会让孩子们看出老师是刻意而为的,不会让孩子感到是老师对自己降低了要求,因此我们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艺术。
记得我班的琪琪吃饭特别慢,吃到最后总说吃不下,每次吃饭情绪都不好。
于是,我就给她少盛点饭菜,让她能在一定的时间里把饭菜吃完,然后我就在班上大张旗鼓地表扬琪琪吃饭有进步了。
后来,琪琪吃饭时情绪明显好多了,饭也吃得多了,吃饭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牢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语言活动中,我会根据每个孩子实际的语言水平来提要求,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感。
即使有的孩子语言表达不太好,我也会用类似“你回答问题的声音很清楚”“你的想法很特别”等评价来使孩子感受到老师的认可。
美术活动时,我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幅作品,放大每个孩子的优点。
在班上会有一些孩子对有些事情不敢尝试,其实他们并不是不如别人,而是可能因某次失败而失去了信心。
例如,我班的冉冉其实很喜欢画画,做事也特别认真,我让孩子们设计标志,她把空白的纸交给我,怯怯地说:“我不会。
”我想,这种退缩行为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将使她越来越不自信。
于是,面对她递过来的纸,我微笑着说:“冉冉平时特别喜欢画画,今天一定是还没想好怎么画对吗?”“嗯。
”冉冉应答着。
我接着说:“那这样吧,你把纸拿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说说你的想法,想好了再画,明天带给老师看,好吗?”冉冉如释重负地笑了。
我想先给她留个空间,凭她的能力和认真的态度一定能做好的。
果然,第二天冉冉把作品交给了我,我趁机鼓励了她,她很开心。
林华民老师将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欣赏、鼓励等用更形象的一个“骗”字来诠释,我想教师需要学会当一个高明的“骗子”,把孩子“骗”成自信的人,快乐的人,成功的人。
不知道本文“幼儿教师的第一角色”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在第28个教师节祝幼儿教师生活幸福
人生大致要经历两个阶段和幼儿园老师相处,第一个阶段是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第二个阶段是作为孩子家长。
我们小时候农村的幼儿园,不像现在这么完善;记得我上了一年幼儿园就上小学了。对于幼儿园老师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失,已经渐渐模糊了!但是老师的笑容、老师带着我们游戏的身影、老师和我们一起唱儿歌的情景,这些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却始终不曾忘怀!人生其实真的很有意思,孩子在延续父母生命的时候;也在让父母一起跟着走进自己的过去,可能这就是生命本身的意义吧!女儿出生五年了,她迎来了人生又一个美好阶段;她在前年暑假结束的时候,快快乐乐的走进了幼儿园。
每天去幼儿园接送女儿,不知不觉的又一次走进了幼儿老师!看见她们每天笑容满面的站在班级门口
,和蔼可亲的招呼来园的每一个孩子;她们的问候总是那么的温暖,她们的笑容总是那么的灿烂。现在的孩子是两个大家庭的唯一宝贝,在家是调皮任性的"小皇帝"、"小公主";然而在幼儿园他们快乐、活泼、可爱、也更加听话、其实这背后不知蕴藏了老师多少的爱、多少的付出。有的老师自己也刚刚做了妈妈,有的自己还是个孩子;在她们的家庭和幼儿园的天平上,爱的砝码始终倾向幼儿园;她们总是像妈妈一样呵护着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幼儿园工作是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生活不会自理,语言交流不畅,情绪不够稳定的孩子!平时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在三年的时间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学习兴趣,给予他们爱并感召他们对世界充满爱。这一切谈何容易!唯有老师的爱在感动他们幼小的心灵的时候,让他们在爱的海洋里健康快乐的遨游!有时因为工作耽误了接女儿的时间,老师会语气温和的打来电话;每次匆匆忙忙赶去幼儿园的时候,看到老师,要不在和女儿做游戏;要不在给女儿讲故事,要不就是女儿在悠闲自得的看书;一旁的老师却总在班上打扫卫生,整理书椅;忙个不停。
看到老师,就像一个大姐姐带着小朋友们在草场上蹦蹦跳跳、快乐嬉戏,全然不像一个老师的时候;看到老师,搂住在吵闹中受了委屈的小朋友给予安慰的时候;看到老师,总是心急要把知道的所有知识教给孩子的时候;看到老师,为教会孩子穿衣吃饭而不辞辛劳的时候......这一切都是源于老师对孩子无私的爱,它已经超越了幼教工作本身;工作早已融入了老师的生活。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呵护;孩子在幼儿园阶段的每一点进步,更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孩子茁壮成长了,老师的背却开始弯曲,眼角也布满了皱纹;但是老师心底的幸福之花会永远绽放!因为由她们亲手培育,倾心浇灌的苗木即将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终究长成参天大树!
幼儿教师是园丁、是春蚕,她们的爱在孩子童年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我是第一名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自我中心很严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一起做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因此,帮助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一次户外活动回来后,李老师带女孩子喝水,我带男孩子入厕。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我是第一个吗!老师他抢我的第一,他推我!”“不行,我是第一个!”“哇!”(哭声)……原来,小朋友小便后喜欢赶快跑回来站队,有些小朋友回来的早,可是不排队,所以就让回来晚的下朋友站在了第一名。可早回来的小朋友,就是不主动排队更不愿让出第一。其他小朋友又不肯让还给他,于是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排队的时候都会上演好几次。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自我中心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而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我们知道幼儿模仿力极强,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所以我们在日常活动来启发、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经过我们班级老师一段时间的耐心引导,现在我们在如厕时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没有抢第一”……今天的幼儿园教育,是个内涵丰富的大概念,生活环境对幼儿生活能力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行为、语言、表情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他们需求、困惑和感受的信息,所以身为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注重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教育随笔:我是第一名
当第一,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但却是不能奢求的。就像在孩子的眼里,得第一名是那么光荣的事,是那么值得骄傲的事,但不是每一次的第一名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户外体育活动中,大家正排着队准备去拿分散活动的玩具,棋棋和涛涛你推我抢,大家都在说:“我要排第一,我先拿。”看着两个人你争我抢,我说:“第一个拿到玩具又能怎么样呢?每一种玩具不是都有好多吗?”于是,这两个人才停止了争吵。
洗手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吃点心、吃午餐之前都要洗手,孩子们只要一听到洗手,便争先恐后地进入洗手间,“我先洗”,“我先排在第一的呀”,“你不要推我呢!”成成第一个冲出洗手间,坐在小椅子上,拿着手里的饼干得意洋洋地说:“哈哈,我是第一名。”优优紧追其后,愤愤不平地说:“老师,刚才我洗手的时候,成成抢到我面前,然后他随便冲了下就走了,他肯定没洗干净。”对呀,大家都在争着排第一洗手,但往往排在第一个洗手的小朋友,手是洗得最不干净的,他们只顾着抢第一,却忽略了洗手的目的。这样的第一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每天都在不断地争着抢着当第一,第一个吃完饭,第一个进入午睡室,第一个坐好小椅子等等,但是他们往往会忽略:虽然你是第一个吃完饭的,可是你却吃得满桌子都是米饭;虽然你是第一个进入午睡室的,可是进来以后,你却只顾着在午睡室追逐吵闹,而不是很迅速地脱衣服、脱裤子上床;虽然你是第一个坐好小椅子的,但是你却没有把玩具整理好再坐下,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问题是,孩子们并不知道,这样的第一并没有多大意义。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第一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个过程,你完成得够不够好,当你很好地完成了,只要你努力过,认真过,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第一。
第一个换牙的孩子
乐炎这几天吃饭特别慢,得让我不停地催促;而且她总是把手指伸进嘴里去。吃饭时,我以为是嘴里的饭太多盛不了,她用手往里投,就提醒她注意卫生。她告诉我:“老师,我的牙活了!”
乐炎的话提醒了我。是呀,孩子们已经快到了换牙的阶段,并且乐炎是我们班第一个“换牙”的孩子,孩子们把目光都投向了乐炎,香坤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她惊奇地告诉我说:“老师,乐炎,已经掉了四颗牙了,我什么时候掉牙啊?”我笑道:“香坤,不要急,可能你的小牙齿会晚一些才掉,像乐炎一样换上新的牙齿!”香坤歪着小脑袋,点了点头。
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换牙可能比让他们弹钢琴、练舞蹈、学算术更重要。因为,新长出的恒牙几乎要伴随他们一生,而且关系到饮食、面貌,甚至心理。换牙期的保健与护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牙齿是否整齐、美观。因此,我们应该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的卫生常识。比如:换牙是每个小朋友都会经历的事,告诉幼儿不要害怕;牙活了,不要总用手去摇动;刚长出的新牙,不要总用舌头去舔;少吃糖,坚持饭后漱口、每天刷牙等等。同时希望家长朋友们在此期间应该对孩子加强护理,让孩子拥有一口好牙。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做一个优秀教师,也许不容易;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也许要求很高;做一个最好的教师,也许很困难,但做一个快乐的教师,是任何一个教师都能做到的。只要能够真正地快乐起来,优秀、成功和最好也会随之到来!
或许我们的心底跳跃着成功的睿智的火花,或许我们的眼前弥漫着失落的迷惘的阴影,或许我们劳累终日难得片刻的放松,或许我们严肃整天不能短暂的休闲,或许你为成功地教育了别人的孩子而其乐陶陶,或许你为失败地面对着自己的孩子而一筹莫展,或许你正无奈地发出“教师也是人”的慨叹,或许你正自信地证实“人人都能成功”观点……
做一个“快乐教师”吧,你的忧愁与失败将随风而去,你的快乐和成功将招之即来。或许我们在物质上还在经受着苦和穷的煎熬,但我们在精神上一定要挣脱苦和穷的束缚,惟其如此,我们才会拥有快乐教育,幸福人生!
生命如水。生命之水要想流入大海,流进快乐老家,就必须要定好方向,否则流向绝望的沙漠,生命就会停止流动。
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拥有快乐,自己(jy135幼儿教育)快乐,学生快乐,家长快乐,领导快乐,同事快乐,朋友快乐,兄弟快乐,姐妹快乐,丈夫快乐,妻子快乐,儿女快乐,身边所有的人都快乐,则当下便有无限生机,无限开创,逆境可转变为顺境,腐朽将化为神奇!
愿所有的老师拥有快乐,珍爱自己的幸福,珍爱学生的幸福,珍爱别人的幸福,珍爱幸福人生,快乐每一天,快乐每个瞬间!
快乐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快乐!
当今盛行的应试教育有太多的功利目的,不断侵蚀着教育的肌体。学生的生命成长被人为地控制甚至摧残着,教育离目标渐行渐远,教育日益走向异化,教育迷失了方向!
快乐教育是解放老师、解放学生的教育,倡导旨在张扬学生的天性,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自然天性的释放,以实现“人的完满发展”。
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言“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在此,我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抛砖引玉,与朋友们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这个第一该争吗
今天和往常一样,我等着兵兵第一个过来跟我问好。出乎意料的是,今天第一个到教室的居然不是兵兵。难道病了?或者有别的事?我正纳闷的时候,值班老师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兵兵正站在大门口哭呢。我带着一肚子的疑问来到大门口。
“兵兵,你为什么不进教室,站在这里哭什么呀?”
“呜呜呜……妈妈没给我交钱。”
我突然记起来,原来今天又到了交月费的时间。
我觉得好笑,“今天没交就没交吧,妈妈可能有事,等明天交一样的。”
“我就不,我就要今天交,我就要今天交。”
“为什么一定要今天交呢?”
“我想第一个交钱。”
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每天早晨第一个向我问好的总是兵兵,为什么每天中午起床后第一个到教室的也总是兵兵。孩子的好胜心由此可见一斑。最后兵兵妈妈不得不把钱交上,兵兵才肯进教室。
事后想一想,这个“第一”该争吗?这么小的孩子,怎么知道“第一”就是好的,而且对这个“第一”那么向往?
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长处,我们教育者的目的就是发展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不足,让孩子的天性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带入一些“元素”,这些“元素”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孩子们的判断力,有时甚至会误导孩子,让他们误以为,不论什么事,第一就一定是好的,是老师喜欢的类型,是其他小朋友学习的榜样。其实不然,有时候,第一并不是件好事,落后也并不一定就是件坏事。好比过河,一个人拼死拼活游过去了,成为第一个过河的人,而另一个人则做了一个木筏,悠哉悠哉的也过去了,却不是第一个过河的人,试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会去抢这个第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