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3件事扭转隔代教养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1-01-29

教育教养笔记。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3件事扭转隔代教养的困境》,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隔代教养是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教养话题。前几日就听两位妈妈聊及这个话题。

甲抱怨:

我婆婆太溺爱孩子了,搞得我对孩子严格一点,就像是虐待孩子了一样。只要我去管孩子,婆婆就护着。难受极了。孩子似乎现在也是跟她更亲一些。

另外一个就在边上劝解:

看开点,孩子反正是你的,别跟婆婆抢了。要知道,你俩关系搞僵了,家庭氛围满是硝烟,反而对孩子的影响更不好。婆婆一把年纪,不可能变了,但你可以。

劝解的不无道理。在一个家庭内部,无论是父母关系紧张,还是父母与老人之家的关系紧张,这种紧张和冲突都会给家庭内部爱的流转造成阻滞,并容易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困扰,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然而,有一点似乎劝反了。我宁愿去这样陈述这个家庭中的事实:是老人在跟妈妈抢孩子,而不是妈妈在跟老人抢孩子。即使老人带孩子再有方法,但妈妈永远是孩子的最佳抚养人。把孩子和妈妈刻意分开/隔离,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尤其是对于3岁以前的宝宝而言,就是一个严重的创伤事件。

在这个问题上,妈妈们出于直觉,对于孩子主要抚养权的坚持是正确无比的。但是如果的确遇上了顽固的老人,这位老人一定要跟妈妈养孩子的方法反着来,甚至刻意“离间”妈妈和孩子间的关系,那么直接跟老人发生冲突、甚至争吵绝不是个好方法,干脆把孩子拱手交给老人更不能行。

下面所要分享的一个故事,是我自己的一个小故事。供有隔代教养困惑的父母参考。

我家的小男孩如今4岁。孩子出生以后,公公婆婆过来帮我带孩子,虽然会有一些小分歧。不过,总体上还算和谐,我并没有因隔代教养的问题而操心太多。这一点,我要特别感谢老公的支持。他一直在自己的父母和我之间扮演润滑剂的角色。遇到冲突,一般都会站到我这一边。不过不用力过猛,不会让老人不舒服。而我也总是见好就收。

但是去年寒假我遇到了问题。孩子幼儿园的寒假即将来临,我早早把孩子交给奶奶、爷爷。他们一起回老家待了两个月。两个月后,孩子变化很大。

在此之前,他早已可以自己吃饭、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也可以自己独自入睡……我以为,只要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得好,并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就足以抵挡得住两个月的分离。而且在这两个月里,我每天都会跟他通电话,并通过电话跟爷爷、奶奶沟通一些教养问题。

然而我低估了老人对孩子的溺爱程度,事情慢慢地脱离了我的掌控。老家买不到儿童用的小马桶,怕蹲久了孩子的腿会麻,于是开始给儿子“把臭臭”;因为天冷,所以开始全权替孩子穿衣服;因为老家里啥都新鲜,孩子吃饭不专心,怕吃到冷饭,于是开始喂饭;因为孩子喜欢,所以隔一天就给他买一个玩具……慢慢地,刷牙、睡觉等各种好习惯被一一打破。

当我对这些教养方式提出质疑和反对时,得到的回复是:老家环境和北京不一样,等回了北京再按以前的方式办吧。我深切体会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困境。

回京后,爷爷代替妈妈,成了孩子心中最重要的人。吃饭必须要爷爷喂,洗澡必须要爷爷洗,睡觉必须要爷爷陪。而且去任何地方都要爷爷陪同,如果爷爷不去,就不出门……他似乎已经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独立完成,而且在家时离开爷爷5分钟就要哭得撕心裂肺,甚至幼儿园开学了都拒绝去上。共情、转移注意力等各种方法通通无效。而爷爷总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因为不忍心看到他哭。

我陷入了隔代教养的困境。我要把孩子“抢回来”。于是,我做了下面几件事:

第一件事,开一个家庭会议,说服爷爷和其他家庭成员与我的教养观念保持一致。

当务之急,是要帮助孩子重新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就要涉及到对孩子重申规矩。给孩子立规矩最合适的人就是和他关系最好的人,因为建立了情感联结,立规矩会变得简单很多。当然,我也可以变得严厉,凭借威严让他害怕而强迫他按照规矩做事情,但却不能让他从内心里认同。这样做的后果是,规矩只能建立在表面,而孩子会离我越来越远。

现在给孩子立规矩最有效的人就是爷爷,所以我必须要爷爷的教养观念与我保持一致。还有家里的其他成员,如果有任何一个人因为溺爱而妥协,规则建立都可能进行不下去。

于是,一天晚上,在孩子睡着之后,我们坐到一起,召开家庭会议。

虽然一开始,讨论得比较热烈,意见分歧很大,好在孩子爸爸力挺下,最终我毫无争议地被选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在讨论具体育儿问题时,我也知道了,老人并不是不知道溺爱的危害,只是他们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于是,我又将可能存在的育儿问题和应对方法等详细地列了一张表,贴在墙上。这么做的好处是,给老人提供了一个细致可行的育儿参照标准。

这么认真、正式地聊育儿问题,我家还是第一次,感觉效果不错。尤其是第一责任人的确立,会让隔代教养问题变得简单很多。接下来,再碰到问题时,不会你一言我一言地讨论不休,不用担心孩子成为心机宝宝,不好管教。

第二件事,高质量陪伴,尽快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情感联结。

其实,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习惯培养,而在于孩子缺乏安全感。他在老家已经习惯了爷爷的百般呵护,习惯了依赖,可回到北京,却要严格执行各种规则,一宽一严两个不同的环境让他不适应,只有爷爷的宠爱才能让他获得安全感。而要他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我必须与他重新建立情感联结。

还有一点很重要,虽然家庭会议确定我为第一责任人,但在我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情感联结之前,我都只是隔山打牛,很被动。如果孩子撒娇、哭泣,就很有可能让爷爷心软,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而最好的办法是,我重新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直接影响他。

为了和孩子重新建立起情感联结,我每天下班到家,不看手机,不看电视,全心陪伴孩子。在增进亲子感情上,亲子阅读和游戏是两个非常好的工具。所以,我每天都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他喜欢的科普类绘本——《第一次发现》丛书,和一本情感培养的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我妈妈》等。我还会和他一起摆积木,玩开火车等他喜欢的游戏。

除此之外,每到周末,我和孩子爸都会带孩子出去玩,不是去爬山,就是去郊野公园,或者博物馆。就这样,断裂的情感联结在一点点修复。虽然他睡觉还是要爷爷陪,虽然刷牙时还需要爷爷在身边,虽然出去玩的时候他还是要爷爷一起去,但是渐渐地他可以和爷爷分开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而我对他的影响力也渐渐增强。

第三件事,给爷爷找件他喜欢的事情做,转变他对孩子的依赖。

当一个四岁左右的孩子,不能独立去完成一件小事情,离开一个人还会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时,除了安全感的问题,更多的是大人的问题。孩子是敏感的,他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可以和大朋友一起玩;奶奶每天跳广场舞,和其他奶奶们一起玩;唯独爷爷一个人在家,爷爷的生活重心就是他。所以,他会认为“我和爷爷是最好的朋友,我必须时时刻刻陪伴他。”从这个角度上说,与其说孩子依赖爷爷,还不如说是爷爷依赖孩子。

所以,必须给爷爷找一件他喜欢的事情做,这样既可以让他重新找回自我,生活更加丰富,又可以减少他对孩子的依赖。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在办了一张健身卡之后,爷爷每天都积极地健身锻炼,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孩子自然看到了爷爷的变化,他知道爷爷已经找回了自己的生活,他也需要独立了。那段时间,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孩子对爷爷的依赖在减少。

就这样,一方面爷爷减少了对孩子的陪伴时间,一方面我增加了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时间。一个半月后,他终于可以独自玩积木半个小时以上,我终于又可以单独带他出门玩,上幼儿园时他又能很愉快地和我说再见了。两个月后的一天,他跟我说:“今天我要和爸爸妈妈睡”“我最喜欢妈妈了”……以前那个可爱的孩子又回来了。

现在,虽然他有时候还会边吃边玩,或者贪玩不肯睡,但这些都是小问题。重要的是,通过努力,我现在又重新成为他“最好的朋友”,对于我的话,他会听。这会让以后的教养变得容易很多。

我想,阅读这篇问题的人大多数都面临隔代教养的问题。有的人可能还需要处理更复杂的婆媳关系,有的可能还存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但不管怎样,隔代教养的关键问题都是建立情感联结,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和老人建立情感联结。愿我的经验能给你以启发。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3岁前应该让孩子经历的10件事


早教专家研究出0-3岁婴幼儿应当经历的10件有意义的事,这10件事情虽然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1、 骑在爸爸肩上

能感受父亲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成人的信任感,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感受特有的高度,体验和理解成人的视野,体验视角转变的乐趣。

2、在雨中行走

倾听雨滴在身上、伞上、屋顶上、地面上等的不同声音;看见小水坑,在家长的帮助下,可以跳过去,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当然,别忘了帮宝宝折好小纸船放在水中漂浮。

3、和父母下乡

新鲜的、差异明显的环境能激活孩子观察的兴趣,调动孩子的思维,激发无限的想象力,并激发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4、穿大人的衣物

满足婴幼儿“进入”成人世界,模仿成人行为、情感和愿望;还可进行大小、长短、胖瘦的区别、比较。

5、走“特别”的路

走不同的路面如泥、沙、水泥、草地等,脚底产生不同的感受,发展宝宝的感知和平衡能力,这也是孩子体验人生道路的最初启蒙。

6、体验黑暗

黑暗对孩子来说,代表着恐惧,代表着可怕。不妨陪伴孩子一起勇敢地面对黑暗,帮助孩子战胜困难,学会勇敢,今后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7、在草坪上滚爬

在草地上自由地滚爬,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父母和孩子可一起滚爬,并设置一定的难度,如改变方向,在大人身上滚爬等等,草坪要平整,注意安全。

8、和父母一起沐浴

彼此身体各部分相同的器官,不同的形状、大小能引发孩子观察的兴趣;性教育的自然启蒙,在轻松、日常、自然的状态下感受男女性别的差异。

9、在亲友家暂住

感受不同家庭的生活方式,体验父母不在身边的“独立”,促进孩子与人交流。

10、和父母一起看书

让孩子学会翻书,有助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当允许孩子自己“乱翻书”,让孩子找出自己喜欢的画面“自言自语”,可以建立相对稳定的“亲子阅读时间”。

宝宝0到3岁,父母要做的八件事


当宝宝呱呱坠地时,初为人父母者总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细心呵护。短暂的婴幼儿期转瞬即逝,其中的每个时期对宝宝的身心发展都很重要。爸爸妈妈要了解并熟悉宝宝发育的关键期,尤其要做对以下8件事,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

0~2个月,与宝宝亲密接触。此时的宝宝已经有了视觉和听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等也逐渐发育起来。他们对外界的感受大都通过父母的爱抚、触摸和拥抱。这样的亲密接触能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所以,当宝宝哭泣,或伸着小手时,赶紧把他抱起来,摸摸他柔嫩的皮肤,看着他,跟他说说话,宝宝就能很快平静下来。此时经常给予爱抚,还能帮助宝宝构建最初的安全感。

3~5个月,常跟宝宝说说话。3个月大的宝宝通常开始牙牙学语。婴幼儿的任何学习过程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说话也一样。学习语言时,不能少了父母的引导。当爸爸妈妈说话时,宝宝一般也会咿咿呀呀地学着发音,此时应该慢慢地重复这个词,并缓慢地告诉他词的意思。可别小看宝宝,这样潜移默化地教育对他的学习有帮助,兴许哪一天他就会给你一个惊喜呢。

6~7个月,给他找个小伙伴。同龄人的陪伴,对宝宝的成长尤为重要。尤其半岁左右的宝宝已经开始对外部环境有反应了,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还需要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来提高交际能力,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和平共处。此时,家长就要经常带孩子去一些早教场所,或者小区附近的儿童活动区,给宝宝接触其他小伙伴的机会。有条件的家长不妨常带孩子与朋友、同事家同龄的孩子一起聚会,从小就给他找个小伙伴一起玩耍。

8~11个月,给他爬行的空间。七八个月时的宝宝开始试着自由爬行,甚至想站起来走路来探索周围的世界。在此过程中,虽然宝宝会经常摔跤,但骨骼也得到了很好的发育。可是,有些父母舍不得宝宝摔着,生怕孩子受伤,于是紧张地看护宝宝,只允许他在限定的区域爬来爬去。一段时间后,宝宝觉得没意思了,以后都不怎么喜欢爬行了。所以,父母要敢于让宝宝探索新世界,感受成功和失败的滋味。可以在空旷的房间铺上厚厚的软垫子,让宝宝在较大的空间里自由爬行。还可设置一些小障碍,比如用枕头当台阶,看孩子能不能想出办法克服障碍。最好让孩子跟小伙伴们一起爬,在比赛中提升兴趣。

12~15个月,常带宝宝外出。许多家长总觉得宝宝的抵抗力不行,外出容易感染病毒细菌,除非迫不得已,否则绝不出门。但这样做看似是在呵护宝宝,却缩小了孩子的视野。一方面,长期待在一成不变的环境里,孩子接触不到新事物的刺激,心理和智力发育可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免疫力是锻炼出来的,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样,总待在家里的宝宝不能与外界抗原接触,免疫系统反而比较脆弱。其实,刚满月的宝宝就可以出门了,1岁左右的幼儿更应该多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认识小草小花、蓝天白云,才能扩大视野,增强免疫力。当然,外出要做些准备,比如冬天要给宝宝穿稍微厚一点的衣物,风大时在婴儿车上加一层薄纱。

16~24个月,让宝宝帮做家务。许多家长发愁宝宝没有动手机会,其实机会就在生活中。1岁多的孩子已经具备动手能力,家长可以让他帮着扫地、拖地、收拾玩具等。其实很多孩子把劳动当成好玩的事,这也是培养勤劳品质的好机会。当宝宝认真完成任务后,别忘了真诚表扬他,今后他会更加乐于动手。

2~3岁,培养自理能力。现代社会,儿童一般3岁左右就开始准备上幼儿园了。人生第一次离开父母,一定程度上独自生活,对宝宝是个巨大的挑战。父母要未雨绸缪,提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才能临危不惧,让宝宝不容易产生入园焦虑,反而会因为比小朋友做得都好而获得表扬,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两岁左右,爸爸妈妈就该有意识地教他照顾自己,比如自己穿衣服、整理东西、外出前收拾书包等。

3岁后,逐渐放开手。3岁前,爸爸妈妈在宝宝眼里就像无所不能的超人,能帮着解决各种难题。但3岁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也要学会独自承担责任。父母此时要逐渐放开手,不要包办,并让孩子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慢慢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这三件事,幼师不该做;这三件事家长不该做!


幼师和家长之间难相处吗?说难也不难,说不难又不是那么轻松。其实,只要幼师办事说话,稍稍注意些,构建简单的家园关系就不会难!

幼师和家长相处

最不该做的三件事

和家长和谐相处的前提,是幼师要做到和家长没有除本职工作以外的“经济联系”、“人情往来”,之后再来谈沟通交流。

经济联系

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顾,都希望可以和老师拉近距离,面对老师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哪怕是很隐晦的要求,家长也很少推脱,但是,一旦这种经济联系产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影响,使得幼师很难证明自己对待孩子的公平。

人情往来

世界上最难还的东西就是人情,面对家长的热情,接受了人情的幼师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担心其他家长的看法。若是家长有能力、有想法,幼师可以引导家长帮助幼儿园做一些事情,促进园所发展。家长们,千万不要通过私下里的示好的方式让老师难做。

沟通交流不当

沟通,是维系幼师和家长之间关系的桥梁,不管是老师对家长、还是家长对老师,在关于孩子方面的问题,都要不厌其烦的进行沟通,因为少说一句话而出现的意外,真的是太多了。有话提前说,孩子受伤,你第一时间和家长说明,与家长发现情况之后你再说明,那结果绝对不同;重要的事情反复说,话不怕多,就怕说不到,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家长和幼师相处

最不该做的三件事

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做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使用不当的方法,比方说到处炫耀自己孩子的成绩,对别人的教育私事刨根问底等等。

炫耀

幼儿园家长群,是用来沟通的,而不是展现自己家庭条件的地方,不要总是在群里晒孩子能力,晒家庭旅游,晒奢侈品,这样做无非是在进行攀比,它让孩子过早的接触到了成人的社会,让孩子单纯幸福的童年染上了功利色彩。

过问隐私

俗话说的好,好奇心害死猫,切勿过多干涉他人的世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愿被别人涉足的角落,尊重他私密的空间就是尊重彼此的情谊。不论是家长之间,还是老师与家长之间,都要注意,说话做事,点到为止,不要关心过头,变成干涉他人隐私。

传播负能量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感知的,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被孩子吸呐,影响他们的感知和判断。来自家长的满腹牢骚,直接就能培养出爱推脱责任的孩子。所以说,我们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传播负能量。

在家园沟通中,不管家长和幼师、幼师和家长怎么说、怎么做,都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长,不过,有一个简单一些的家园关系,就是给孩子一个最和谐的成长环境,相信大家都在共同努力!

合格妈妈从不做的七件事


想做个合格妈妈,其实并不难,把握住几个要点,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能慢慢熏陶孩子成长。

你一定也想做个合格妈妈吧,以下这7条会让你跟这个目标越来越远,希望你都没做过!

1、睡懒觉

有些妈妈习惯睡懒觉,这样对孩子有会有不好的影响。孩子也许会养成睡懒觉的习惯,不按时作息,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影响。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自己不懒惰,才能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勤快肯干,让孩子勤奋好学。

2、整天开着电视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大部分家长都会开电视机看新闻、看娱乐等,甚至有的会一整天都开着电视,即使并没有人在看。这么做很糟糕,妈妈应该多陪孩子聊聊天,或者营造好的学习和读书的气氛,没有人会喜欢这种背景噪音。

3、沉迷手机

妈妈沉迷手机,孩子肯定也天天惦记着想玩手机。而且我们知道——一天内超过7个小时对着手机,对身体健康是没好处的。反省一下子自己用手机的习惯,每隔几分钟就必须看看手机,那么当你的孩子玩手机时,你就很难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机,因为你自己也做不到。

4、打骂孩子

不怪妈妈脾气大,实在是家务孩子一把抓,很多妈妈还要上班工作,实在是太劳累了。但是,打骂孩子依然是最不好的做法。孩子有了错,妈妈深吸一口气,找个安静的地方自己发泄了,冷静下来再去跟孩子说话,做个温柔和善的好妈妈。

5、自我厌恶

无论你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有健康的自尊心理都非常重要。家长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身材,体重,皱纹或者其他缺点。这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对自己不满意,时间久了产生自卑的心理。

6、诅咒别人

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哦,小孩子也会跟着学得戾气十足。特别是不要抱怨上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孝道要从小教起,妈妈要以身作则,等孩子长大了,才会有样学样,尊重你,孝顺你。

7、跟爸爸吵架

家庭生活里总是免不了磕磕碰碰,妈妈和爸爸之间难免有争执的时候,关着门打打闹闹感情深,当着孩子还是收敛些好,千万别吓着了孩子,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如果将来孩子也随了父母,家庭生活不顺,那才是一辈子的悲剧!

现在,你觉得你算不算一个合格妈妈呢?

父母需时刻谨记的七件事


时常提醒自己留意下列关于孩子的显而易见的特性,对你很有帮助。

1、他们是孩子。

2、他们总是表现得像孩子。

3、大部分孩子气的行为是令人不悦的。

4、如果我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并且爱他们,不论他们有多幼稚的行为,他们也会长大成熟,脱去孩子气的行为。

5、如果我只在他们使我高兴的时隐时现候爱他们(有条件的爱),而且若我只在这些时候对他们表示爱,他们不会觉得真的被爱。这将会破坏他们的自我形象,使他们觉得不安全,并且妨碍他们采取比较自制且更成熟的行为。因此,孩子的发展与行为,是父母的责任,正如也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一样。

6、如果,我只在他们达到我的要求与期待时才爱他们,他们会有无力感并认为尽力也没用,因为再怎么做都不够。他们会被不安全、焦虑、没有自尊与怒气所搅扰。为了避免这点,我要经常提醒自己必须对他们的全方位成长负责。

7、如果我无条件地爱他们,他们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放心;当他们长大成人时,也会比较会控制自己的焦虑与行为。

家长必须知道的33件事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成为学校“问题儿童”。

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吴稼祥语)

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12.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16.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8.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19.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20.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21.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22.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23.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也许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

24.人的一生充满了大量的暗恋。如果孩子暗恋某个异性,请不要嘲笑他。“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苏格拉底语)

25.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26.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27.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28.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29.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30.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伙伴,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里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31.让你的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出息的男性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性。不要让孩子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都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2.《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33.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3件事扭转隔代教养的困境》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教养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宝宝最恐惧的8件事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害怕对象,如何疏导孩子的恐惧心理呢? 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对宝贝来说简直就像怪兽或者恶魔,带给他一种莫名的恐惧感。那么,宝贝可能会害怕哪些事情,又该怎样消除宝贝的这种恐惧心理呢? 恐惧事...
    2021-08-09 阅读全文
  • 孩子应当经历的10件事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10多位专家花了近两年时间,研究出0-3岁婴幼儿应当经历的50件有意义的事。这50件事情虽然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在此选摘其中10件有意义的事,...
    2021-04-15 阅读全文
  • 3岁前应该让孩子经历的10件事 早教专家研究出0-3岁婴幼儿应当经历的10件有意义的事,这10件事情虽然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1、 骑在爸爸肩上 能感受父亲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成人的信任感,...
    2021-04-04 阅读全文
  • 宝宝0到3岁,父母要做的八件事 当宝宝呱呱坠地时,初为人父母者总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细心呵护。短暂的婴幼儿期转瞬即逝,其中的每个时期对宝宝的身心发展都很重要。爸爸妈妈要了解并熟悉宝宝发育的关键期,尤其要做对以下8件事,才能让宝宝健...
    2021-01-25 阅读全文
  • 这三件事,幼师不该做;这三件事家长不该做! 幼师和家长之间难相处吗?说难也不难,说不难又不是那么轻松。其实,只要幼师办事说话,稍稍注意些,构建简单的家园关系就不会难! 幼师和家长相处 最不该做的三件事 和家长和谐相处的前提,是幼师要做到和家...
    2020-06-28 阅读全文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害怕对象,如何疏导孩子的恐惧心理呢? 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对宝贝来说简直就像怪兽或者恶魔,带给他一种莫名的恐惧感。那么,宝贝可能会害怕哪些事情,又该怎样消除宝贝的这种恐惧心理呢? 恐惧事...

2021-08-09 阅读全文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10多位专家花了近两年时间,研究出0-3岁婴幼儿应当经历的50件有意义的事。这50件事情虽然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在此选摘其中10件有意义的事,...

2021-04-15 阅读全文

早教专家研究出0-3岁婴幼儿应当经历的10件有意义的事,这10件事情虽然是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1、 骑在爸爸肩上 能感受父亲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成人的信任感,...

2021-04-04 阅读全文

当宝宝呱呱坠地时,初为人父母者总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细心呵护。短暂的婴幼儿期转瞬即逝,其中的每个时期对宝宝的身心发展都很重要。爸爸妈妈要了解并熟悉宝宝发育的关键期,尤其要做对以下8件事,才能让宝宝健...

2021-01-25 阅读全文

幼师和家长之间难相处吗?说难也不难,说不难又不是那么轻松。其实,只要幼师办事说话,稍稍注意些,构建简单的家园关系就不会难! 幼师和家长相处 最不该做的三件事 和家长和谐相处的前提,是幼师要做到和家...

2020-06-2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