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鲜榨果汁 孩子饮用禁忌与危害!

发布时间:2021-01-29

教育孩子笔记。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鲜榨果汁 孩子饮用禁忌与危害!”,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很多父母都知道果汁饮料对孩子有害无益,但是鲜榨果汁也不是多多益善,而且,果汁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吃,另外多大年龄的孩子能吃果汁,如何吃都有禁忌。家有孩子的父母们,都看看吧:果汁综合征

最近几天3岁的娜娜突然食欲减退,出现呕吐、头晕的症状,带去医院检查,大夫的诊断是,由于娜娜长期大量饮用果汁导致了低血钠、颅内压增高症状。这种疾病医学上叫“果汁综合征”,这是由于孩子经常以大量的果汁代替开水导致。

另外,小编提醒,孩子摄入过多果汁等含钠低的饮料,还会引起低钠血症和脑水肿,也是两岁以下婴儿营养不良和无热惊厥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个月以内婴儿不宜饮用

6个月内的宝宝的肠胃不适合喝生榨果汁的,因为生冷的果汁会刺激宝宝肠胃,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另外,制作果汁过程中,即使洗干净了手,但是在削水果皮榨汁的过程中也容易有很多细菌,宝宝吃了很容易造成腹泻。

一般儿科医生认为,在宝宝出后6个月后才可以开始给宝宝喂果汁,有的对果汁过敏的宝宝,甚至要到9个月或者1周岁左右才能饮用。

过量果汁会导致儿童贫血

嗜饮果汁饮料儿童的体格发育呈现两极分化,要么过瘦,要么过胖。由于果汁中糖分含量过高,儿童饮用后可从中获得不少热能,从而影响进食正餐。长此下去,必然造成蛋白质、某些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

另外,小编告诉你,果汁中含丰富的果糖,会影响人体对铜的吸收,微量元素铜是体内许多酶的组成部分,它参与体内铁代谢,因此缺铜会造成贫血。

果汁容易导致胀气

果汁含果酸,长期饮用果汁,会导致孩子胃部自身分泌的胃酸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另外,果汁含有高浓度糖分,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未完善,无法吸收里面的糖,会导致婴儿腹内气体凝聚不畅。

儿童果汁摄入量有标准

1岁内宝宝,每天喝果汁别超100毫升;1-6岁的儿童,每天摄入果汁的量不得超过113—170克;7—18岁的孩子每天摄入果汁的量不得超过227-340克。

吃果汁不如啃吃水果更好

对孩子来说,直接啃吃水果比喝水果汁更好,因为通过咀嚼,能促进宝宝咀嚼肌和牙床的发育,而且可将牙缝内的污垢涮除掉,起到清洁口腔,预防龋齿,维护牙周健康的效果。

另外,水果纤维能在胃肠道内吸收比自身重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水分,使原有的体积和重量增大几十倍,大大减少儿童便秘。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溺爱的孩子的危害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下面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下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

(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懒散: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包办代替: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7)大惊小怪: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剥夺独立: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9)害怕哭闹: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10)当面袒护: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家长过于溺爱孩子的害处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语:“惯子如杀子”。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尽管我们有这样的古训,但是由于前边那四个原因,我们根本就听不到“惯子如杀子”的声音,看不到“惯子如杀子”的现象,更感受不到这个“惯子如杀子”的体验。因此就不知道溺爱对孩子的危害有多深。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溺爱对孩子造成的危害。事实上溺爱孩子会对他们的自身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包括他的成长、学习、价值观的确立、社会发展、孝敬父母方面等等,都构成了诸多的害处。

1、溺爱使孩子内心无爱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独生子女,从诞生那天起,把全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因为是独生子,所以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关注。如果我们要用画图表示,那么图上的箭头都是指向孩子的,这就是周围大人对孩子的爱,他整天都被这种溺爱包围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内心就没有爱了。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只是接受爱,而不懂得付出爱,他每天都是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爱,无法去爱别人。一般来说,他要真的爱别人,首先要和别人建立联系,然后他才能产生对别人的爱。

2、溺爱使孩子价值观混乱

我们发现,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脑里边装着一些混乱的价值观念。所有的孩子都将必须走向社会,如果一个孩子在溺爱的环境下长大,他就接受不到那种正确价值观的熏陶,那他再走向社会之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问题。因为他一直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他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然后他就会觉得他不需要这些正确的价值观,他觉得自己满足就可以了,甚至他的思维就停滞在那种感觉里。这样的孩子,他对很多问题,比如原则性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等全部是处在混乱状态的。这都是溺爱使孩子产生的结果。

3、溺爱使孩子能力低下

我们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学习能力,并且成绩优秀;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自信,能顶天立地的做事。所有的家长都会这样想,但是我们却对孩子实施溺爱,这样教育的结果,就导致了孩子能力低下。溺爱使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退化了。

4、溺爱使孩子厌恶学习

由于我们溺爱孩子,致使孩子诸多的能力都被掩盖了,这样他就发展不起来了。一旦这种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他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样的孩子就会在学习上遇到诸多的障碍,也就说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他都受挫,于是孩子就不喜欢学习,最后厌学,甚至辍学。在我们房间里,就能很好地观察出这类孩子,当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时,然后紧跟着其它的毛病就都出现了,因为他的学习动力,被我们家长的溺爱限制了。非常明显,厌学的孩子几乎都是在溺爱中长大的,这一点我们要知道。

对孩子说“随便 ”的危害


大们经常说的一句“随便“,“随便”一词出自“客随主便”,在字典中对“随便”有几种解释:1.随其所宜;2.任意、不经心;3.任何、无论;4.简单,简便。

而“随便”一词出现得最多的会是在一些生活琐事上。在某聚会上,主人拿着菜单征寻你的味口时,你想到的就是客随主便,简简单单就好,往往都会说“随便”。而在家里有些时候,你也会经常说“随便”。随便多了后,你会遇到什么事时都“随便”,渐渐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个性的自我。

时间一长,孩子也会跟着照样学样。当你问他早餐吃什么?他会告诉你“随便“?当你问他周末想去哪里玩,他也会告诉你:随便”?可你当真“随便”选个地方,他又不满意,你再问他,他回答你的依然是“随便”。没有谁会是谁肚里的蛔虫,又哪里知道你的那个“随便”到底是想要什么。

1.“随便”也给人一种没有主见的意思

其实一个总是“随便”的孩子他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无从选择也懒得选择,而有时他选择了,爸爸妈妈也会持反对的态度,久之,他干脆就什么都“随便”了。试想一个“随便”到大的孩子,你能指望他有多大的创造力和爆发力?

我一个侄子,现在都大学生了,从小到大,你问他什么,他回答你的永远都是“随便”二个字。你要是问他有没有特别喜欢吃的菜,他会说,都吃。你再问他那到底给你做什么呢,他会说“随便”都行。你要是再问他:“是烧排骨还是沌汤”?他回答你的依然是“随便都可以”。

有一段时间,女儿在假期因为跟侄子呆了一段时间,有次我问她晚上是吃土豆片还是土豆丝,平时总会择其一的她竟回答我“随便”。我再问她第二天是去公园玩还是去书店,她也是回答我“随便”,天哪,这“随便”二字是可以随便传染人的。

2.“随便”的影响力有多大

一个从小在爸爸妈妈的随便教育中长大的孩子,时间一长,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选择性的障碍。究根到底,还是我们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不妨多尊重孩子,在帮助他选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的选择。

你不妨这样问孩子:“你是喜欢吃青菜还是豆腐?让孩子择其一;比如你再问他,你是要喝橙汁还是白开水还是牛奶?让他明白有哪些是他可以选择的。如果你直接问孩子,你喝什么,孩子肯定会告诉你“随便”,因为他不知道你都准备了些什么,也可能他会说些你刚好没有准备的东西,如果你不能做到,他会很失望,继而下次也就“随便”了。

一个在生活中总是“随便”的孩子,遇到问题会逃避去选择,不悲观也不积极,更不会主动去担当什么,遇到事情不赞成也不反对,行也可不行也可,而放弃对他来说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为了孩子的不“随便”,请爸爸妈妈们要学会给孩子出选择题,而不是让他盲目的思考,然后不负责任的随便。让他明白做事需要有要求和标准,做人亦如此。所以千万不要再随便对孩子说“随便”!你不“随便”,孩子自然也不会“随便”了!

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1、居高临下

这可能是传统遗留下的问题,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专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总以父母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评有时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们也会“口服心不服”。因此,专家建议:父母们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样大家的感觉都会很好。

2、求全责备

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小,当他在整理被褥、画画或者投掷皮球时没有做好,父母不应苛刻对待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们总是苛刻地对孩子说,“你还差得远呢”,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

3、频频夸奖

别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过度的无谓的夸奖只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而且,听惯了父母夸大其辞的赞扬后,在步入社会后他们很可能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4、过多限制

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个样。父母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感觉收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

5、关心过头

“今天谁来了电话?”、“日记上记了些什么?”……每件事情父母都要问个明白。要知道过度关心,只会让孩子反感,因为,孩子会感觉自己的世界一直收到父母的干扰,自己的生活空间被在压缩,从而丧失特长发展的机会,甚至,引起我的逆反心理。

6、全盘否定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有些父母常容易犯的错是批评的太过,诸如“你总是撒谎”“我们家里没哪个像你这样笨的”等,这些话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导致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情绪。

7、是非不分

“这孩子喝酒快赶上他老爸了。”这句话到底是在表扬孩子还是在批评孩子呢?可能孩子们的理解中褒奖的成分会更多些吧!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是,一定要就事论事,并且让孩子知道他错在何处。

8、贬损他人

偶尔把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小朋友做些横向比较是自然的,但父母更多的是看到别家孩子的优点。这样的教育,怎能起到好的效果。

9、事事代替

现在有许多父母事事都不让孩子干,不让孩子有自己作决定的权利,究其原因是怕孩子做不好或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后的伤心,但对孩子来说,不经历失败,怎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况且,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终究要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的,如果现在没有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他便无法自己把握将来。

10、不作楷模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自己首先没做好榜样,当孩子效仿父母的一些不恰当行为时,父母又要千番指责。言传身教,没有身教,言传就无从谈起,因此,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才能起到垂范作用。

父母赞美孩子的四大禁忌


赞美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认知和肯定。但是,有的家长因为盲目的赞美宝宝,或是赞美方式不当,反而给宝宝带来更大的伤害!

禁忌一: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父母口头禅:“你做得真棒,比××强多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儿园画的画给您看,是《小白兔拔萝卜》的填色图,他的眼神期待着您,您煞有介事地说道:“画得真棒,你一定是你们班上画得最好的!”

孩子“伤”情:

班上的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况且今天你表扬了孩子是班里最棒的,而明天他没能达到今天的水平,内心会很沮丧,这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这样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面目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纠错处方:

表扬孩子做事的过程比表扬他获得的结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鸣,便于他明白您更重视他是否努力,关注他的点滴进步,慢慢地帮助他建立起自信。通过细化过程,强化他所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找出对付弱点的办法,可以使孩子克服每一个挫折,平和地面对困难,避免被小小的不顺击得一败涂地。

所以,这时您不如说:“你这幅画画得很仔细,颜色一点也没涂到线的外面;颜色也好看,能跟妈妈讲讲为什么选这几种颜色吗?为什么把云彩涂成了橙色?”从而引发孩子讲一讲他是怎么想的,再看看他是如何用画笔表现的,最后不妨再提一点建议。

您对作品的评论和指点能引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因为您给予他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而是对过程的关注,使他明确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满足感油然而生。

禁忌二: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父母口头禅:“你今天终于没有做错,了不起!”“全部做好了,很好。从明天开始不要再做错了!”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您把照顾金鱼和给盆栽小西红柿浇水的任务交给了孩子,可他不是一天喂两次金鱼就是3天忘了喂食,更想不起要给小西红柿“喝水”了。但是最近3天,他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您心里虽然满意,嘴里却说:“你这几天终于记住了自己该做的事,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明天可别再忘了!”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很勉强,而且隐含着批评,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让他觉得好事做了也白做,爸爸妈妈的眼睛总是盯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不得翻身。

纠错处方:

孩子有了进步,本来是好事。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妈妈要一项一项地肯定:“嗯,给鱼喂食不多不少正合适,水也换好了,还刷了鱼缸;给西红柿早晚浇了两次水,看它的叶子都笑了,它们肯定会越长越壮!”孩子虽小,但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夸奖,希望家长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禁忌三: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父母口头禅:“这件事你也能做好,真是个好孩子。”“你居然考了第一,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在劳动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帮家长做一件家务。于是强强回家悄悄地整理起爸爸杂乱的书桌。妈妈看到了高兴地说:“强强能做家务了,真是个好孩子。”

星星考试得了第一,挥着试卷给妈妈看,妈妈说:“星星真是个聪明孩子,将来准能考上清华。”

孩子“伤”情:

这样的表扬,是做父母最常说的,表面上看,对孩子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可是这样随意的话说多了,会使孩子顺着家长的思路进行推理:我做了一件好事,因此我是好孩子;我考了一个高分,因此我是聪明孩子。

但是,孩子按照家长的思路,还可能进一步做出“相反”的推理:我如果做错了一件事情,那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我在一次考试中得了低分,就是一个笨孩子。这种“以偏概全”式的奖励,会使孩子错误地把一件事情成败的评价,当成了对自己整体的评价。而且过度的表扬,会造成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十分完美”,在日常生活中经不起外界的批评,在竞争中经不起挫折与失败,对孩子造成所谓的“捧杀”。

纠错处方:

一些被评价为“好孩子、聪明孩子”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只是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评价,不要以某一件事情的结果作为对“整个人”的评价。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比如,孩子考试得了高分,家长应该说:“一次得高分固然可喜,但不能骄傲,只有一次次地不断获得好成绩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为家里作一次好事固然值得表扬,只有一次次地不断地为家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做到了‘对家庭负责’”。

禁忌四: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父母口头禅:“你居然得奖了,真是妈妈的骄傲!你以后一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奖!”

伤害指数:★★★★

情景回放:

辉辉在一次全校的作文竞赛得了“第一”,辉辉妈满心欢喜,不论时间,不论场合,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扬辉辉,把辉辉的“光辉历史”挂在了嘴上,并常对辉辉说:“我们家辉辉在全校的比赛上能得第一,以后一定可以在全市的比赛上得奖。”

孩子“伤”情:

辉辉妈这样做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二是用一次好成绩为孩子确立一个“高标准”,要求孩子每次都必须达到,否则就是“骄傲、退步”。此时的表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孩子身上的“包袱”,成为了孩子的“紧箍咒”,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纠错处方:

家长应该注意,我们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没有得到的”成就。表扬,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奋斗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面对孩子已有的成绩,家长应该向孩子说:“你干得真不错,能不能再来一个。”“你已经得到了班里的第三十名,能不能继续努力,进一步克服不足,进一步超越自己,得到第二十五名。”夸奖之后,紧接着帮助孩子制定一个“高半步”的新目标,使他不会停顿下来,也不会失去信心。

专制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罗美芳今年上小学五年级了,她觉得自己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可妈妈却认为她是个爱顶嘴的孩子。美芳认为自己很冤枉。

一次,美芳做完各科作业后打开电视,妈妈突然发现电冰箱的门没有关紧,就怒气冲冲地说她:“你看你,又忘记关紧冰箱门!”美芳随口回答了一声“不是我”就接着看她的电视。妈妈看美芳还在看电视,更加生气:“不是你,还有谁?谁整天忙着看电视,什么也不顾!”美芳觉得很委屈,便忍不住跟妈妈争起来:“你凭什么说是我干的?你看到我没有关吗?今天我根本就没有开过冰箱!再说,我写完了作业,看电视也没有影响谁,你冲我吼什么?”妈妈气得连说:“你看,你还顶嘴!”于是母女俩谁也不服谁,一场激烈的争吵就这样开始了。

许多父母,特别是那些缺乏耐性的父母,十分反感孩子顶嘴。他们认为,孩子顶嘴就是不听大人的教导,就是向父母提出挑战,往往十分恼火,除了对孩子呵斥外,有的还会痛打孩子一顿。其实,父母没有必要对顶嘴的孩子大动肝火,因为孩子顶嘴还有些积极的意义。

孩子顶嘴是聪明的表现。如外婆来,外孙女就要陪外婆看电视。九点多了,做母亲的会说:“快去睡觉,都差不多十点钟了!”外婆说:“我难得来一次,今晚又是星期六,就让她多看一会儿吧!”但妈妈仍不同意,女儿只好不情愿地去了卧室。这时,母亲又说:“好女孩儿要听妈妈的话,脸色不要这么难看!”女儿听到这话,马上回了一句:“妈妈,人人都要听妈妈的话吗?”母亲说:“那当然!”女儿笑了:“那你怎么不听妈妈的话?外婆叫我多看会儿,你偏不让我看!”母亲见说不过女儿,就开始呵斥:“你还顶嘴!”

孩子顶嘴还说明孩子有个性、有主见、有活力、勇敢等,否则,孩子对父母的“不合理”要求只会忍气吞声。

孩子的顶嘴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心理的形成。孩子的顶嘴,是他们对大人“不合理”要求的公开抗争,也是一种心理宣泄。这样的孩子不会有畏缩心理、压抑心理及懦弱、保守、逆来顺受的性格。顶嘴能使他们保持心理的平衡,能起到保护身心健康的作用。

生活中,听话的乖孩子最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喜欢,而“顶嘴”、“拗性”的孩子往往会遭到大人们的训斥,甚至被剥夺辩解和说明的权利。

父母的这种专制作风,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危害:

1、产生逆反心理

生活中有的孩子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其目的无非是为求得父母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理很正常,也是孩子鼓足了勇气才这样做的。如果父母武断地加以“打击”,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对父母的这种“蛮横”做法,孩子虽不敢言,但心不服,以后孩子即便有更充足的理由也不会再申辩了。孩子一旦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定势,父母的批评就根本无法接受,还会把父母的训斥权当耳边风。

2、形成认识障碍

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而与父母争辩。而这时父母简单粗暴地不给孩子争辩的机会,不让其通过“辩”来分清是非,根本性的问题其实没有真正解决。由此,孩子的认识就会逐渐产生偏差。

3、扼杀新思想

一个想“顶嘴、辩解”的孩子,往往能将是非、善恶权衡在自己的评判标准上,显示了不唯命是从、求实明理的思想特质。许多孩子正是在有所听和有所不听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父母“不许顶嘴”的高压使孩子产生了唯唯诺诺的心理,这让他们以后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呢?

面对“顶嘴”的孩子,父母该怎样做:

1、宽容对待

这需要父母们应有足够的民主风范,切忌为了面子和尊严,而置孩子的“委屈”和“苦衷”于不顾,以势镇人,以“大”压小,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形成逆反和逃避心理。

2、耐心倾听

要真诚地去倾听孩子辩解的理由,并且加以具体分析。不要凭主观臆断或一面之词而妄下结论。

3、营造辩论氛围

因势利导,充分让孩子申辩,培养他们敢想、敢说的良好习惯,能使他们既明事理,又练口才。

4、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分析

从鼓励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他们能正视存在的问题,鼓足信心去克服、解决它。

父母们要少些“权威教育”,善待孩子的“顶嘴”,把他们的思辩和不讲礼貌区别开来,让他们在争辩中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对与错,从而更坚定自己的正确想法。

喜欢《鲜榨果汁 孩子饮用禁忌与危害!》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中班技能活动:榨果汁 一、活动目标1、观察、探索榨汁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初步学会运用榨汁器榨取果汁。2、知道新鲜果汁营养很丰富。3、体验劳动、分享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二、活动准备1、榨汁器(两人一个)2、盘子、勺子、一次性...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教案《榨果汁》 小班教案《榨果汁》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尝试用榨汁器榨果汁,喜欢喝果汁,知道水果可以榨出果汁,对榨果汁有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榨果汁》教案吧。 活动目标:...
    2021-04-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榨果汁》含反思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因此,老师们都会选择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榨果汁》含反思”,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2-06-2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榨果汁》及教学反思 中班教案《榨果汁》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新鲜果汁营养很丰富,观察、探索榨汁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初步学会运用榨汁器榨取果汁,体验劳动、分享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
    2021-04-08 阅读全文
  • 数字拼图中的空白块、果汁榨起来 数字拼图中的空白块,欣怡正在玩数字拼图,尝试把被分开的数字1-10拼图拼成完整的一条,但是当她拿到一片空白的没写数字的图片时,她就马上来问我了:“老师,这片上怎么没有数字,是不是没用的?”我说:“是吗...
    2020-05-13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1、观察、探索榨汁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初步学会运用榨汁器榨取果汁。2、知道新鲜果汁营养很丰富。3、体验劳动、分享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二、活动准备1、榨汁器(两人一个)2、盘子、勺子、一次性...

2019-12-12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榨果汁》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愿意尝试用榨汁器榨果汁,喜欢喝果汁,知道水果可以榨出果汁,对榨果汁有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榨果汁》教案吧。 活动目标:...

2021-04-17 阅读全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因此,老师们都会选择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榨果汁》含反思”,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2-06-27 阅读全文

中班教案《榨果汁》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新鲜果汁营养很丰富,观察、探索榨汁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初步学会运用榨汁器榨取果汁,体验劳动、分享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

2021-04-08 阅读全文

数字拼图中的空白块,欣怡正在玩数字拼图,尝试把被分开的数字1-10拼图拼成完整的一条,但是当她拿到一片空白的没写数字的图片时,她就马上来问我了:“老师,这片上怎么没有数字,是不是没用的?”我说:“是吗...

2020-05-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