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3岁看老,抓住孩子最佳成长期

发布时间:2021-01-27

幼儿故事3岁。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3岁看老,抓住孩子最佳成长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

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3岁看到老的科学依据

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

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

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让卡斯比教授十分惊讶。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3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由此可见,在孩子3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可推卸的重任。父母和老师只有深谙育儿之道,抓住3岁这一关键期,才能赢得孩子未来的成功和胜利。

3岁大脑开发关键期

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发大脑潜能必须尽早。我们知道,出生时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之后不再增加。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第一年,突触数目会增加20倍;3岁时大脑大小即是成人的80%;4岁时,脑的代谢达到高峰,脑逐渐成熟,对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这一年龄的孩子之所以会不停地动,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获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较大,需要的营养比成人要多,身体发育同时也加快。

美国科学家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视、听、触觉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形,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就已经牢固成形。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过程已经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计算机一样,硬盘已经格式化完毕,就等待编程了。

正因为如此,孩子幼时的生活经历将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程度。在一个充满忧虑和紧张气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压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的婴儿则会与环境频繁地进行交流,进而促进额叶前部的循环,这样就增加了以后对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一岁看大,三岁看老


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及影响因素: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接近3岁的宝宝在性格上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个体倾向,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将利于宝宝适应未来的社会交往和竞争。影响宝宝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大家公认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母的性格、家庭的教养方式等。以下是几种类型的父母性格、教养方式及对宝宝可能的影响。父母性格:柔弱、内向、胆小。教养方式:过分保护和限制。对宝宝可能的影响:胆小怕事,承受力差,缺乏竞争力。父母性格:暴躁,爱大喊大叫,缺乏耐心。教养方式:爱体罚训斥,缺乏温情或走极端,反复无常。对宝宝可能的影响:攻击性强或胆小怕事或双重性格,长大后溺爱自己的宝宝。父母性格:热情

,开朗,大方,豪爽。教养方式:民主,平等或**,缺乏引导。对宝宝可能的影响:活泼,大方,沟通能力强,富于想象,有创造力或自私小气。父母性格:冷漠,缺乏热情。教养方式:对宝宝的成长漠然置之。对宝宝可能的影响:缺乏信任感,无上进心,事事无所谓,对他人冷漠。父母待人处事:正直,勤奋,进取,向上。教养方式:要求严格,做事认真,有明确目标。对宝宝可能的影响:学习努力,认真,有忍耐力,不怕挫折。父母爱清洁或洁癖教养方式:讲究整洁卫生或不能容忍丝毫凌乱和不洁净。宝宝可能的情况:爱清洁、爱劳动或脏了也无所

谓,推给父母来处理。小家庭或三代同居的大家庭如果家庭气氛温暖、祥和,充满关爱而且尊老爱幼,那么宝宝就会爱护别人、愿意与人分享并乐于助人;如果家庭里夫妻不和、婆媳不和,并且充满对立和攻击,家庭成员互不关心,那么宝宝容易形成自私自利、没有长幼之分、缺乏尊重;如果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教养方式不统一,那么宝宝就会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采编自《聪明宝宝》

3-7岁关键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时的性格脾气会影响一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孩子7岁时的数学和阅读技能会影响到他们今后是否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研究者选取了1.7万多人为对象,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孩子在7岁左右时数学和阅读技能方面非常出众,那么他们在成年后拥有较高的收入、较好的住房条件和较好的工作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如果儿童在7岁时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那么他们在42岁时的收入就会增加5000英镑。即使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考虑进来,这样的关联依然存在。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上的最新研究也发现,三岁时自控能力差的孩子,长到32岁时更有可能出现健康和财务问题,甚至会有犯罪记录。而上述推论并不考虑背景和情商情况。

据悉,来自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两个大型研究项目的数据后得出上述结论。参与这些研究的孩子们需要完成一系列身体检查并接受采访,以供研究者评估可能影响其生活的基因和环境因素。

研究者发现,自控力较差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更有可能出现健康问题,如高血压、超重、呼吸问题等。而这些人也更有可能出现对烟草、酒精和毒品的依赖,成为单亲家长的可能性更高,不会管理金钱,有犯罪记录等等。

研究负责人、英国国王学院和杜克大学的教授莫菲特说:“我们的研究第一次证明,孩童时期的意志力的确对成年之后的健康和财富状况有影响。”

此外,还有不少研究可以证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确有其存在的道理:

对比4项特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俄勒冈大学和俄勒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这项研究。

他们首先找来上世纪60年代对夏威夷州约2400名不同种族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一份调查。调查中,这些孩子的老师依照学生日常表现,以打分方式作出性格方面的评价。

40年后,研究人员找到其中144人进行深入调查,并给研究对象接受调查时的情况录像。

研究人员主要对比4项性格特征:是否健谈,又称语言流利度;适应性,即能否很好适应新情况;是否易冲动、感情用事;自我贬低程度,主要看是否弱化自身的重要特质。

性格行为延伸

通过对比,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当年被认为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善于动脑,讲话流利,总是试图控制局面并表现出高度智慧;而当年被老师认为不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多表现为缺少主见,遇挫折容易放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当年被认为适应性强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出乐观开朗,善于动脑,讲话流利;适应性打分低的孩子,成年后态度消极,缺少主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当年被认为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大声说话,兴趣广泛,健谈;不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得胆小害羞,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缺乏安全感。

当年被认为自我贬低度高的孩子,成年后易内疚,喜欢寻求安慰,爱讲自己的消极面,爱表达不安全感;自我贬低程度低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爱大声说话,善于动脑,表现出优越感

难以改变性格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加州大学里弗赛德分校博士生克里斯托弗·内夫说,研究结论令人吃惊。

“我们仍可辨认为同一个人,”他说,“这正好说明了了解性格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环境,追随你一生。”

先前研究显示,虽然人的性格可以改变,但这并不容易。

内夫说:“我们认为,性格‘居住’在人身上,它是人的一部分,生物学层面的一个部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仍对人的行为构成影响,但我们必须承认未来行为中性格所起的作用。”

由此可见,3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下面的成长规律:

1.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

2.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3.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前的学习活动将事半功倍;

4.身高: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所谓“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

孩子人生的三次叛逆期,我们怎样让它变成孩子的成长期?


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会经历三个特别的时期,期间都会表现得很叛逆——父母应该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特点区别对待。只有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行为,才能把“叛逆期”变成孩子的“成长期”。

第一逆反期 2--3岁 自我意识萌发

这个时期的孩子,行动上,常常会用“打人”来表达自己不同意、反对的态度;语言上,则开始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都是“不”。这是孩子从意识上最早开始的与父母的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感受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并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优秀的个人品质。

比如一位妈妈问:

平子老师,您好!我的女儿两岁半了,我送她上半幼儿园之前,她不执拗,不爱发脾气;但这之后,她好像突然就叛逆、任性起来,稍不如意就撇嘴,甚至做出打人或者拍打东西的动作,“不”“就不”时刻挂在她的嘴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的这种变化呢?

案例里这个孩子,其实就是进入了她生命里的第一个逆反期。说“不”,是她新学会的一种能力。这说明,孩子长大了,而且心理非常健康!了解到这一点后,父母还需要反思。想一想,是不是平日面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经常采取命令、要求的态度和语气,甚至简单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行为?那孩子习得的,也将是粗暴的处理方式。

简言之,面对叛逆期孩子,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办法是接纳,并引导。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即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让孩子做一道选择题。如,进家后,父母与其命令孩子:“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不如换成可供孩子选择的陈述句:“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或是放在鞋架上。”睡觉的时候,父母给出的选择可以是:“咱们是现在上床,还是五分钟后上床?”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方面,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行为做到良性引导;另一方面,孩子也不会产生被控制感,相反还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如果孩子不要你给出的选择,而想要额外的,可你不能接受,那就直接告诉孩子,他们所提出的不是一项选择。然后再重复你给出的选择,让孩子决定。

除了粗暴回应孩子,我还注意到有一部分父母,他们对孩子过于耐心、“民主”,如:“我们现在出门了好不好?”“你自己穿衣服好不好?”等。事实是,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会回答:不好,不行。这些父母还需花费大量的口舌,向孩子解释、劝告、讲道理。他们其实已被孩子左右,并未起到很好地引导孩子行为的作用。

建议家中除妈妈之外其他人多参与到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来,特别是爸爸要多陪伴孩子。而爸爸参与孩子成长的要点,即多带孩子玩,而非找问题、苛求孩子改正某个行为习惯。和孩子建立好的亲子关系,做好榜样,孩子会自然地模仿爸爸的行为。

第二逆反期7-9岁 准大人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婴幼儿时期的宝贝,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愿意让家长拉手,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不讲道理,爱哭、比较娇气等。

比如一位妈妈就曾这样问我:

平子老师,您好!我女儿8岁了,过去一直比较听话,近几月不知怎么了,总顶嘴。什么事都要给自己找一个开脱的理由,写作业、弹钢琴,我让她做,她总要找个理由跟我辩解。今天我陪她听写单词并帮她记不会的,她不是抠鼻子就是抠手,我制止她,她不听。我生气之下打她手两巴掌,她又哭又闹跟我吵,还要摔我的手机。我很伤心,我在她身上下了那么多心血,可她怎么变成这样——处处挑剔、厌恶、指责。我该怎么办?

脾气秉性的突然转变,以及强烈的逆反心理都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常见现象。孩子进入学校后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急于想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因此会开始要求独立,行为上想要脱离爸爸妈妈的掌控,表现为说话做事独立、有个性。

此时,父母是时候转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互动模式了。放弃家长一言堂的方式,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与孩子商量,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帮助和引导孩子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比如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别的爱好、是否想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等,沿着孩子的兴趣方向培养,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所反映的“不听话”的孩子,大都还会出现学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亲子关系的不和,让他们缺少有效引导,缺乏好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是他们将精力都用在了与父母对抗上。就此,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化解与孩子的对峙状态;其次,要知道,7-9岁的孩子出现学习问题,更多的是学习习惯不好所致。如,该看的书不看,该做的作业不做,看书时惦记着玩。

在学习方面我们建议:帮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天天盯着孩子学习。比如制定好固定的作业时间、地点、正确姿势等;孩子因为磨蹭作业没写完,也要定时收作业;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去打扰更不去点评,除非孩子求助;帮孩子确保规律的作息等。

第三逆反期12-15岁 青春期

一位父亲曾找到我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家孩子十五岁了,近一年来他站着都比我高了,与个子成正比的是,他的脾气也渐长。老师三五不时地反映孩子逃学,为这,我没少抽他,他也不反抗,就硬着脖子让我打,末了他恨恨地来一句:“再打我就不上学了。”我还发现他在外面学会了抽烟喝酒,真怕他在外面结交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他妈妈为这都愁得睡不着觉,每次都苦口婆心地劝他,心情好的时候,他会跟他妈妈说:“我没有交坏朋友,就是上个网什么的。”心情不好要么爱搭不理,要么就用一句“我烦着呢”堵你。

青春期的孩子角色和身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他们开始寻求同龄人的支持。表现为,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很好面子,自尊心强;重视同伴关系,易受同伴影响,可能会做一些并非自己意愿但同伴认同的事,如抽烟、喝酒,这些行为虽然父母不认可,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人的象征,代表他们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等。

我们不但要相信孩子会度过这一时期,更要做好孩子们坚实的后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与孩子保持亲密而有间的亲子关系:将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支持孩子渴求独立的尝试,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安慰,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同时,父亲的功能尤其显得重要。父亲最好能够跟这个年龄的男孩做朋友。记得,对你的男孩来说,要紧的不是你如何说他、批评他、指点他,而是他信任不信任你,在你身上,他能否看到一个成熟、有责任感的男人的样子。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不能刻意疏远。女儿长大了,不少父亲不会再像对待假小子一样亲近女儿了。保持一定距离是对的。但是仍然需要保持对你的女孩情绪和情感上的关注、支持。这对她们很重要。

亲子假期,抓住教育孩子的8个最佳时机


美国心理学家、家庭问题专家罗斯蒙德曾谈到,现代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过去多,也更讲民主,但总体而言,孩子却比过去骄纵。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似是而非的观念。其实,如果父母能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就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受挫时。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建议,孩子遭受挫折时,家长要用“成长型理论家学习方式”教育孩子。如孩子被骗走一块糖,要告诉他:这也是件好事,因为你学会了识别谎言,以后不会再被骗。这样,坏事变好事就逐渐成为孩子的惯性思维。今后面对挫折时,就不那么愁眉苦脸了。

2.困惑时。

当孩子感到困惑,家长就可抓住他渴望解决问题的心理,及时帮着疏理。比如,某天孩子回家不停念叨“什么叫理解万岁”,妈妈可以自然地给孩子讲自己与同事发生误会的事,并告诉她,被人误会在所难免,如果自己没错,要及时与对方沟通;有错就找机会道歉。

3.待客时。

待人接物是孩子的必修课,外出做客或家中来客人,孩子的言行都会不自觉地“规矩”起来,家长可适时点拨,效果很好。比如,客人带了礼物,爸爸可适当提醒:“是不是忘记说什么了?”如果孩子还没意识到,可对客人说:“谢谢您送的礼物,我代孩子谢谢您!”,这时,孩子会自然的学会说“谢谢”。

4.家长会时。

不论表现好坏,家长会都是孩子最不安的时候。父母不妨借此机会,与老师充分沟通。尤其当指出孩子在校问题时,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先将孩子在家的优良表现向老师汇报,并充分交换意见。沟通结束后,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孩子一般乐于接受,并会在日后积极改正。

5.感兴趣时。

发现孩子用物品探电源插座等举动,家长会立刻制止,但此时还要看到孩子对家用电器的浓厚兴趣。不妨从此入手培养其学习能力,再给予必要的安全教育,鼓励和支持安全的探索行为,因材施教。

6.不良行为刚露头时。

孩子养成坏习惯,往往与初次发生不良行为未能及时纠正有关。幼儿没有是非观,如把食物扔地上、无缘无故打小朋友、不给吃就大哭等,家长应抓住这“第一次”,帮孩子打下好基础。

7.取得成绩时。

孩子取得成绩时,自信心也比平时强,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加以肯定和鼓励,帮他把一时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的动力。同时,也别忽视可能出现的骄傲自满情绪。

8.小伙伴取得成绩时。

心智发展成熟的孩子都有不甘落后的共性。小伙伴取得成绩时,孩子表面上可能满不在乎,但往往暗下决心,要迎头赶上。父母应抓住时机进行指导,提出适当的目标。切不可过分攀比,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幼儿认字的最佳年龄 3-6岁为最宜


我们都知道要科学的合理的进行早教,这样才能利于幼儿身心、智力的发育,我们要教孩子认字,那么什么时候教孩子认字罪合适呢?过早的教孩子认字好不好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孩子认字的问题。

目前,幼儿识字的最佳年龄有了最新的说法。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龄前的孩子不宜过早地学习识字。所以,我国的儿童一般都是6岁入学以后先学习汉语拼音,然后再开始看图读拼音识字的。但专家们却发现,单一的拼音教学并不利于开发和发展幼儿的思维。而且,不少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指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识字时间晚、速度慢、数量少,远远未能满足学生自身智能发展的需要。

不久前,来自各地的专家在经过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的“学前儿童识字教育研讨会”讨论得出,儿童识字的最佳年龄有了最新的说法,他们认为:儿童识字的最佳年龄是在3-6岁,这也是孩子识字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尽早阅读,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益而无害。

科学家杨振宁5岁就能识2000个字,大文学家郭沫若5岁能读四书五经;大作家冰心7岁读完《三国演义》;比尔.盖茨上小学就诵读了《世界百科全书》……大量的事实证明,幼儿接触文字的时间越早,其日后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就会越强。

3-6岁是幼儿识字的黄金期,也是一个人一生中学习认字最快,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就像是空白的磁盘,对于他们来说,记忆不是负担,而是一种生理需要。如果能在3-6岁对孩子进行识字训练,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解决整个小学阶段需要完成的识字量,也就是常用汉字2500个。

据调查,经过两年的学习,幼儿中班的孩子一般能认1200个字左右,专家们分析认为,如果孩子在6岁前就学会了2000个汉字,一般要进行简单的阅读就没什么障碍了。我国几个大城市都有多所教幼儿识字的幼儿园,据他们从1967年开始的一项调研发现,5岁开始学部分汉字的孩子智商可达95,4岁时开始学的可达120,而3岁时开始学的可达130。

中国的汉字看似很多,其实常用的只有2000个左右,只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摸到让孩子识字的窍门,实现幼儿早读书读报就不再是梦想!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幼儿认字的黄金期,希望家长们不要错过。

适合3-12岁孩子看的中英动画片


适合3-6岁宝贝的动画片

[天线宝宝]

以动画片为载体,讲述四个可爱的天线宝宝的日常生活。每天用去3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宝宝独立观看,而且不但能让宝贝安静下来,还能对TA的语言、智力、动作等各方面发展产生相当良好的影响哦~

[米奇妙妙屋]

该片是迪士尼专为学龄前儿童全新制作的3维动画。内容生动有趣,让孩子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数字,形状及逻辑思考等基础能力,是一部寓教于乐、适合父母与孩子共同欣赏的卡通系列~

■ 适合6-8岁宝贝的动画片

[大耳朵图图]

讲述了三岁小男孩胡图图快乐成长中的点滴故事,内容健康幽默童真童趣,反映了当代儿童生活的现状。

[粉红猪小妹]

清新且色彩明亮饱和的简单画风,配上非常温馨有趣的剧情,加上简单的对话,让小朋友在欢笑之馀,与粉红猪全家学习英文,达到寓教於乐的目的,是一部非常适合全家大小一起观赏的优质动画~

■ 适合9-10岁宝贝的动画片

[蓝猫淘气3000问]

是在1999年6月在中国内地推出的一部非常有名的面向儿童的知识普及卡通动画片集,曾在多家电视台的儿童节目时段内播出,在内地普及程度相当快,很受幼儿欢迎。

[爱探险的朵拉]

朵拉的探险世界里,有着开阔视觉空间感的训练、提高口语表达的良方、加强逻辑数字感和肢体运动感的途径、提高音乐听觉的及交往的技巧等等,在童 趣的、贴近孩子视觉的启蒙系统里,朵拉带来的不仅仅是狭义的知识面,更是广义的启蒙,让孩子全面地、由认知至身体智能开发的趣味系统。

■ 适合11-12岁宝贝的动画片

[降世神通]

由美国尼克国际儿童频道热播动漫电视系列集片,其故事具有中国传统的神话色彩。本剧最大的亮点就是整个故事充满了东方古代的神秘和中西结合的幽默,震撼的动作场面和曲折的故事情节。

抓住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很重要


因为社会上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太多,刚拿到该书,我不以为然,但当我看完目录并直接翻看《方法篇》中的部分内容后,我立刻精神一振:很实用!我立刻从头至尾几乎一口气看完,然后又回过头将部分重要的段落做了记号,留待以后重点温习。【这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值得借鉴!】

王修文先生是留美教育学博士,又是新东方扬州学校的创始人。这本书可以说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部对家庭子女教育的优秀书籍:有理论,有实践;深入浅出,把深奥的教育理论通过实例娓娓道来。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神奇的命运公式:思想——行动——习惯——性格——命运

不同的思想决定不同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不同又必然会影响人的习惯、性格,进而形成人的最终命运。因此,正确的思想是第一位。

那什么是正确的思想呢?积极、进取、乐观、自信、奋斗的思想就是正确的思想。

做父母的,首先要有那些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才能自然而然地影响孩子,让孩子也有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形成好的性格,实现美好的人生。做父母的时刻记住:积极向上、勤奋刻苦、求知善思、文明友善、民主乐观。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言传身教。

要让孩子自己成长,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自己行动、自己承担。现在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将来才能自己的事自己做。

二、让孩子身心快乐

孩子喜欢做的,再多也不是负担,不是痛苦。孩子不喜欢的,再少也是负担,也是痛苦。因此,我们追求的是帮孩子把学习当成玩,追求怎样努力使孩子喜欢学习,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不亚于在玩中得到的乐趣。所以做父母的就应该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快乐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三、帮助孩子正确面对困难

多数挫折是生活中自然发生的,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困难、挫折是好事,是帮助我们上升的阶梯。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克服困难,要把困难变成问题,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解决。这样,在战胜困难的同时,也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除了自然发生的困难,有时我们还要合理地、适当地给孩子人为地制造一些困难,这也有力于他们的成长。

四、教育孩子要重视细节。

努力让孩子把每一件事尽力做好,不仅是为了他们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且是因为这些跟整个人生的幸福息息相关,一个注重细节、把事情做细做好的人,生活常常是幸福美满的。

五、提早为孩子提供优秀的教育

时间不可倒流,教育不可逆转。一定要尽早重视孩子的教育,很多宝贵的时间和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有。孩子成型了,就很难改变。就算再怎么挽回,也达不到一开始就重视的效果。【是的,抓住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很重要!】

总之,这本书是一盏指引家庭教育的明灯。就如该书序中讲得那样,很多家长教育孩子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很容易碰得头破血流,或者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机会和财力。而王校长的这本书用俞敏洪老师的话说就是一盏黑暗中的明灯,能够照亮前进的道路。

0-3岁是脑细胞发育的最佳阶段


婴儿脑细胞功能恰似一张白纸,要有外界足够的听、视、触觉等感官的刺激,才会渐渐发达,刺激得越多,发达得也越快。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不会持续一生,它只存在于出生后短短的几年之中,其中又以0-3岁之间为最佳阶段。

智力和性格,从出生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而且这3年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

到了6岁,脑细胞的组织完成了80%,这一时期必须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导,在音乐、语言、文字或者绘画方面,才会有明显的进步。

到8岁时,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也就是说儿童入学时,智力发展的水平大致上就已经接近成人水平了。年龄愈小,培养愈容易,效果愈好;年龄愈大,培养愈费力,效果也就愈差!

人类的学习始自感官(视、听、味、触、嗅等五觉)的直接接触,例如一生出来就会吸吮,并喜欢以手去摸东西,因而,增加智力的第一步就是训练孩子的感官机能,使之变得更加敏锐。

据神经生理学家们研究数据表明:人类的脑细胞在出生时就超过了1000亿个,而且这个数目在出生时为最高值,终其一生不会增加。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超过任何其他时期,这一时期埋藏着成人思维与行为的一切秘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幼儿教育极不重视。做幼教工作的人的素质,又极不受重视,这就延缓了人类的发展速度。

早期教育:抓住孩子的天赋期 助力聪明孩子成长


整理了关于早期教育:抓住孩子的天赋期 助力聪明孩子成长,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刚出生的宝宝,其大脑有惊人的吸收能力。以“儿童之家”出名的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苔梭利女士将它称为“胎生的吸收精神”。她说:“宝宝在生产的环境中得到了各种感官刺激,形成了与环境相应的品质。随后,这种成人失去了的能够和上帝的创造力相提并论的非凡能力,会非常快地消失。”

可以说:孩子越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大。和零到两岁的儿童相比,成人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但是,要是父母们对孩子大脑产生的这种天才吸收能力并不了解,在婴幼儿的这个阶段并不能够给予孩子教育方面的引导,那么孩子的大脑就不会得到出色的发展。

在吸收能力迅速消失之后,头脑就成了一个劣质的,即便后期给了很多优秀的教育性刺激,也很难恢复这种吸收能力,培养聪明头脑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一个零到三岁的孩子所具备的吸收能力是天赋的。不管难易程度怎样,他们对外界的教育性刺激都可以很容易地学会和接受;在同一时间,他们除了可以将知识清晰地记入大脑之外,而这些记忆的清晰程度甚至可以跟高精度的计算机相媲美。

在这一时期进入孩子大脑中的信息,会原原本本地存在于孩子的潜意识中。进入这一层次的知识,将具有高度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与计算机的精度一样。

宝宝从周围的人们的语言当中受到影响,记忆语言并开始学会讲话,事实上不是单单靠的简单记忆,而是依靠的成人没有的这样一种神奇的能力。这是所有婴儿都具有的一种神奇能力,这种能力确实是天赋的。

大脑模型基本在婴儿六个月大小时完成

在这以前,人们都一直认为,婴儿的大脑有一种特殊的装置(它跟周围的环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它能够让宝宝非常容易地获得语言并自然而然地学会说话。

在人类婴儿的脑子里,确实天生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特殊的语言获得装置。之前人们错误地以为它和孩子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但是通过研究知道,婴儿大脑的功能是在接受外部刺激后才能发展形成的。

当孩子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对孩子讲各种丰富的话语把。如此,婴儿极具吸收能力的大脑就会把语言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很快,当他开始说话的时候,婴儿就会具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词汇库。

宝宝并非是在理解了话语中的意思之后才记住语言的。起初,他只是把这种语言作为一种潜在的意识中的一种声音。

当宝宝的理解逐渐增加后,那些存储在潜意识中,之前还没能了解的语言意义将被立刻理解;此外,由于这样一个高水平的语言处理能力是成人难以企及的,因此一个两岁大的孩子竟然会在不自觉中学会运用很有难度的文法,在大人眼里就似乎是一个优秀的语言学家。

然而,人们往往不知道以上事实,所以认为孩子是自然而然就会讲话。有些妈妈很幸运能有一个安静的小宝宝,觉得这很容易带孩子。

但如果在婴儿出生后,父母不做任何有用的事情,只是让婴儿静静地躺在那里,那么非常有可能的是,孩子到了两岁甚至三岁的年龄,他还是仍然不能学会讲话,成为一个迟钝的孩子。

孩子从天才的宝座上摔下来,变成一个非常平凡的孩子,再想让他的头脑变得聪明伶俐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了!

宝宝刚出生六个月的时候,就由于家里人的顺其自然而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宝宝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这一时期的错误行为,从而失去了他们的天赋。

在此期间,你不能啥事都不做二让宝宝度过毫无意义的一天。你为他付出了多少,你将获得多少回报,对孩子用心的教育将让父母拥有一个具有非凡卓越品质的孩子。

相信《3岁看老,抓住孩子最佳成长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故事3岁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一岁看大,三岁看老 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及影响因素: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接近3岁的宝宝在性格上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个体倾向,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将利于宝宝适应未来的社会交往和竞争。影响宝宝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大家...
    2020-11-05 阅读全文
  • 3-7岁关键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真的吗?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时的性格脾气会影响一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
    2021-03-10 阅读全文
  • 孩子人生的三次叛逆期,我们怎样让它变成孩子的成长期? 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会经历三个特别的时期,期间都会表现得很叛逆——父母应该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特点区别对待。只有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行为,才能把“叛逆期”变成孩子的“成长期”。 ...
    2021-11-04 阅读全文
  • 3岁前早教最佳时期 3岁前早教最佳时期 “每天下班回家后都会与家人一起教孩子认字、画画、玩游戏,我觉得孩子身体健康、智力发育正常就足够了,没必要送孩子去早教”,在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儿童保健部早教中心,王女士疑惑地对医生说...
    2019-12-16 阅读全文
  • 亲子假期,抓住教育孩子的8个最佳时机 美国心理学家、家庭问题专家罗斯蒙德曾谈到,现代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过去多,也更讲民主,但总体而言,孩子却比过去骄纵。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似是而非的观念。其实,如果父...
    2021-01-29 阅读全文

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及影响因素: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接近3岁的宝宝在性格上已经开始有了明显的个体倾向,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将利于宝宝适应未来的社会交往和竞争。影响宝宝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大家...

2020-11-05 阅读全文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时的性格脾气会影响一生。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

2021-03-10 阅读全文

孩子从幼年到成年,会经历三个特别的时期,期间都会表现得很叛逆——父母应该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特点区别对待。只有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行为,才能把“叛逆期”变成孩子的“成长期”。 ...

2021-11-04 阅读全文

3岁前早教最佳时期 “每天下班回家后都会与家人一起教孩子认字、画画、玩游戏,我觉得孩子身体健康、智力发育正常就足够了,没必要送孩子去早教”,在深圳远东妇儿科医院儿童保健部早教中心,王女士疑惑地对医生说...

2019-12-16 阅读全文

美国心理学家、家庭问题专家罗斯蒙德曾谈到,现代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过去多,也更讲民主,但总体而言,孩子却比过去骄纵。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似是而非的观念。其实,如果父...

2021-01-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