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应变的教育模式
发布时间:2021-01-18 中班随机教育笔记 幼儿园说课稿模式 爱的教育笔记音乐效应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在幼儿园里,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选择合适的音乐来提高一日活动的质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营造氛围、融入角色,使幼儿在舒适轻松地环境中建构自己的经验、满足自身的需求,有效的感受音乐美的旋律,促进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习惯的一种有效方法。
每天早上幼儿伴着童稚的歌声《早晨啊,多么美好》《快乐的一天》《种太阳》等童谣进入幼儿园时,可爱的小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当轻柔优雅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响起时,小朋友的就餐活动开始了。当欢快的歌曲《小松树》响起时,区角活动的小朋友就会收放玩具、整理物品。当活泼诙谐的歌曲《讲卫生》响起时,孩子们就会有序地盥洗、喝水。户外活动时,活泼欢快的耶赛尔《玩具兵进行曲》响起,小朋友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玩具进行自主的游戏。当柔和而安静的《摇篮曲》《冲雪》响起时,孩子们就会自觉地盖好被子,准备午睡了。一曲《赶花会》由缓慢逐渐变的欢快,孩子们便从睡梦中醒来,开始穿衣穿鞋。离园活动一曲《让爱住我家》营造一种愉快留恋的情绪,使幼儿感到幼儿园生活的幸福美好。
音乐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习惯养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季节、主题选择歌曲,增加新鲜度,保持兴趣的长久。孩子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就是这样在音乐的指导下进行着,音乐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情趣,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而且能使每个活动都井然有序,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们的天地里,音乐更是处处发挥着它独特的效应。
随机应变的教育模式
现在的孩子,已不是过去那种十分听话的孩子。他们的脑瓜灵光的很,只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要抓住时机,灵活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充分、更深刻的掌握更多的知识。
这天,我带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玩的正开心,天突然阴了下来,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我赶忙招呼小朋友到教室来,可孩子们被突如其来的雨给逗乐了,他们欢呼着、跳跃着,舍不得离开。我不忍心让孩子感到失望,于是我走进教室,把所有的窗户全部打开,让孩子们趴在窗沿上欣赏雨景。让小朋友说说雨点象什么(豆子、铃铛、小珠子。)雨点落到脸上的感觉(凉凉的、爽爽的)然后教小朋友学猜雨的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活动逐渐延伸,雨是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了?告诉幼儿“现在是秋天
,天气凉了,雨湿透衣服小朋友会感冒的。我们不能淋雨,要保护好自己“。
结合实际巧妙的对幼儿进行教学,比利用直观教具容易的多,孩子理解的也透彻。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了无拘无束的快乐和满足。而且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勇气,培养了探究大自然的兴趣。这些才能让我们体会到自己劳动的甜蜜。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教育随笔:随机教育
小朋友天真可爱的样子很受老师们的喜爱,但是有些孩子也有令老师头疼的“毛病”:爱多说话。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们就接过去说个没完没了,惹得所有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听不进我的话。我只能大声的对着他们嚷一顿才能平息一下,再看看他们那害怕的眼神,又觉得怪可怜。
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有个小朋友便叫:“大班的先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我选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任其大声喊:“中班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老讲话,别人还听的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许多。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教育随笔:我的小手变变变
中班幼儿在区角游戏活动中合作能力较差,但是已经有了平铺、架高、围堵、连接等基本的搭建技能,在游戏中能够有一定的分工合作。建构区可以发展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与同伴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成长起者很重要的作用设计构建区主要在于培养每位孩子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能够根据搭建情况尝试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先向幼儿介绍了搭建区中提供的材料:木板积木、拼接积木、雪花片、螺旋积木、木头火车、废旧纸盒、各种搭建作品的图片。也和幼儿们说好,记得玩好之后将玩具整理好哦,幼儿的情绪很兴奋、也能看出来幼儿都充满了好奇心,也一同认识了材料的颜色、形状,以及可以怎样拼搭。
搭建什么呢?
幼儿进入了建构区后、都和自己的伙伴交谈、他们一起想搭建的形状。畅畅对其他的幼儿说:“我们搭建哪个比较好呢?”其他幼儿说:摆个桥吧,也有的说摆个大房子,最终他们商量决定,那我们一起来摆漂亮的房子呀。”大家都一口同声的回答。畅畅当策划师、他们各自从积木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积木开始拼搭。畅畅说:“我们应该从下往上摆,也有的幼儿说:“从前往后摆。”这是幼儿的意见完全的不统一,正如虞教授所说(教师适时启示有助于孩子经验的积累和提升,使幼儿获得最有效的学习和经验。)
我们来试试
有的幼儿情绪不佳,我和他们说:“你们先试试从下往上摆的方法可以吗?”如果感觉不行,你们就换另一种方法,从前往后摆,他们也想试试:“没想到,他们用了第一种方法的成功,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问:“你们搭建的是什么房子呢?”他们都指的图片上的房子说:“这是幸福门。”。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感,我也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问在其中用的什么材料,并给与了鼓励。
后记:
孩子在活动中的体现对搭建形状造型没有什么概念的,刚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积木如何怎样去组合、拼搭。进行引导的让他们知道其中的奥妙,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同时让他们大胆的尝试,并给与给力,也培养他们一起合作的精神。对他们细心、和耐心的培养。
教育随笔:瓶盖变变变
教育随笔:瓶盖变变变
前几天,我倒垃圾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很多瓶盖,什么颜色的都有,很好看,倒掉了有点可惜。于是,我把他们从垃圾桶里捡出来,再用清水洗干净,随手放在区角中,也许以后活动中会用到。
为了防止孩子们再把瓶子和瓶盖扔到垃圾桶里,我把那些好看的瓶盖在桌子上摆出各种小动物、花后,把他们都叫了过来,孩子们过来后,都惊奇地说:“真好看,”并且争着说:“这是小兔、这是小狗、这是小花。”我看到孩子们兴趣这么高,就趁机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摆的吗?”“用瓶盖”孩子们争着说,“对了,这就是我用你们喝完奶、饮料后扔到垃圾桶里的瓶盖摆的,喜欢吗?”“喜欢”“那么以后你们喝完奶和饮料,就把瓶盖放到这里,洗干净后我们来玩瓶盖,瓶子带回家,让妈妈卖了,不要随便扔了,这样即环保又节约,你们说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
就这样,区角中的瓶盖也越来越多,每天区角活动时,孩子们会用瓶盖摆出很多好玩的小动物、花、房子、大树等,他们对瓶盖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了。休息的时候,有的孩子也拿起瓶盖摆弄着玩,这样减少了他们互相追逐打闹的机会,安全多了。还有在认识颜色的时候,我把收集到的瓶盖都拿出来,让他们认识不同的颜色,并把同一种颜色的瓶盖放在一起,孩子们的兴趣大,学的也很快。
很多家长看到后也很满意,他们认为幼儿园老师的心真细,把看似无用的东西变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宝贝,从这件事上看,不禁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养成孩子节俭的好习惯。
教师随笔:百变“小飞机”
作为幼教工作者,深知好习惯的重要性。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奠定一生,可见,良好的习惯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而幼儿期正是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所以,我们要承担起身上的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班的王桀宇眼睛大大的,个子高高、皮肤白白的一个小男生。从外表上看真是乖巧可爱,可恰恰相反,他非常调皮好动,爱打爱闹,这样导致他身边的好朋友越来越少,他也想改正,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到处乱跑,故意的碰一下这个,又撞一下那个。小朋友的告状声此起彼伏。而他呵呵一笑跑开了,还时不时的给你来一场恶作剧、小破坏。当你给他讲道理时,他频频点头,立马改正,可眨眼功夫又恢复如初,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最近,发现他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善于倾听,他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非常活跃。令我欣慰的是无意间,一节教育活动《飞机本领大》,完全改变了他。当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各种飞机的本领时,王桀宇瞪着亮亮的眼睛听得特别入迷,小手举的高高的说:“杨老师,我最喜欢飞机了,它可厉害了,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我顺势问:“王桀宇,你想当这样的小飞机吗?”“当然了”他歪着脑袋笑着说。我大声的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样的小飞机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随之一片掌声。
从那天起我们班就多了一架“小飞机”,当小朋友忘记带彩笔时,王桀宇就会变成一架“运输小飞机”把他的彩笔主动借给他。当小朋友鞋带开了、扣子系不上他会马上变成“爱心小飞机”飞过去帮助他。当小朋友......。
从那以后,我们的王桀宇真的变了,不再是爱搞破会的调皮蛋,变成了小朋友们都喜欢的好孩子。变成了我们彩虹班不可缺少的一架百变“小飞机”。彩虹的上空不再是此起彼伏的告状声而是连绵不断的感谢声。希望我们的王桀宇成为一架真正的百变“小飞机”,永不停息。相信,他会飞的越来越高,越来越远。
大班随机教育的联想
今天下午吃完水果自由游戏的时候,我们班的冯宇小朋友拿出一个吹泡泡的玩具,班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孩子们都要玩,冯宇不肯,别的孩子就开始抢,在抢的时候,王航小朋友把那瓶泡泡水打翻了,冯宇哇哇地哭了起来,依婷小朋友见状就跑过来告状。
我来安抚冯宇,并帮其重新装了一瓶,为了让她再次高兴起来我就跟她们一起玩了起来。过来一会儿,她果然破涕为笑,为了防止别人在抢,我就宣布说:“现在老师让冯宇来吹,其他小朋友就来踩泡泡”。此时,秩序开始好了起来,当玩到一半时候,沈子鑫也要吹,他就跑去跟冯宇说:“冯宇,给我玩一会儿吧!”冯宇说:“等一下,我玩够了再给你玩”。沈子鑫说:“我把我的玩具给你玩,你跟我换吧!好不好?”冯宇就犹豫了一下终于点头答应了,沈子鑫就跟其他小朋友高兴地玩了起来,冯宇也快乐的玩着沈子鑫的玩具。
这个换玩具的小小举动在我们成人看来是很不起眼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社会交际上比较成功的一步。
我觉得让孩子自由发展一件好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成人不一定要一步步教会他们怎么做,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到自己的目的,成人只要充当一个辅助的角色,在必要时做出正确的指导即可。大二班于静2013-6
随机教育的乐趣(小班)
今天上午,我正在教小班的孩子折画小鱼。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折着,不一会大部分孩子都折好了。我正在用他们的杰作装饰活动墙,只见亮亮小朋友站起来打小报告了:“老师,晶晶从材料里拿气球吹,你快批评她。”听了亮亮的话,我停下了手头的工作,走到晶晶旁边轻轻地问她:“晶晶,你很喜欢气球吗?”她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我想孩子年龄小,好动不好静,又特别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我何不顺着他们的心意,让他们玩得更高兴些呢!
于是我带领孩子们吹起气球来了。孩子们的那股高兴劲就甭提了,只见他们一个个鼓着腮帮,憋得小脸红红的,有的小朋友一会儿就把气球吹大了,而有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大功告成,那份成功的喜悦溢于脸上。我呢,一个个用绳帮他们拴好,有的气球被吊在了电风扇上当做装饰品,花花绿绿的,大大小小的,还真好看。有的拴上了长绳当做风筝来放。可刚玩了一会,浩浩小朋友的“风筝”一不小心没攥紧绳被风吹到了天上,他追了追,没追上,一副很失落的样子。看到这里,我笑着对小朋友说:“你们看,浩浩的‘风筝’飞得多高多远,我们来比赛,看谁的飞得更高更远好不好?”孩子们高兴地说:“好!好!”说完就自觉地撒手了,不一会,满天飘着五颜六色的“风筝”。他们兴奋地跳着、跑着、叫着:“快看,我的飞得最高!”“不对,是我的最高最远!”……愿孩子们就像这“风筝”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长大吧!飞吧。
教育笔记:《随机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笔记:《随机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在组织幼儿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教学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坐姿各异,但老师却容易忽视这些现象未能抓住这些偶然事件开展随机教育,从而错过了一个个良好的教育时机。如果我们的头脑里建立起了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捕捉各种随机教育的机会,并加以利用,那么教育有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天下午我带领班里的小朋友们去小花园里散步,正好遇上栽树的师傅们,小朋友们都很热情的向他们打了招呼。走着走着,就听到小朋友们在后面叽叽咕咕的:“为什么把小树丢在地上,它们会死的……”我回头一看,原来栽树师傅把要栽的小树苗放在地上,被他们误以为是拔出来丢掉的,我急忙做了解释,又问他们:“你们想不想看看小树苗是怎样种到土地里的呀?”“想!”小朋友们很兴奋,再叮嘱他们不要打扰师傅工作后,我把他们带到小花园的砖头路上,请他们静静地观察,看着孩子们稚气的脸上露着笑容,小眼睛闪着光芒,我就知道这次的随机教育有了一定的效果。回班级后,我请小朋友们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栽树过程,从用铲子挖坑到把小树苗放进土坑里再到埋土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他们都能描述的好。我很是欣慰,不禁感叹:孩子们真的长大了,学会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了。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就应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在教育中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尤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幼儿行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更要注重对他们的随机教育。
教育随笔:奇妙的变化
在对中班组进行科学领域奇妙的变化的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实验材料有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要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以及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的是让幼儿可以进行分组操作。但在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此与大家分享,以便在获得更多可以促进活动的有效方法。
在对中班组幼儿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班级幼儿的人数相对较多,实验材料有些匮乏,因此在活动当中,要不断的发现,寻找安全可靠的替代材料。在进行火山爆发的实验的时候,实验材料中涉及的小苏打和食醋使用的比较多,在对第一个班级进行完了活动之后,实验材料几乎被用完了,紧接着就是另外一个班级的活动,这时候听到了园里通知,有到园里进行参观的参观团,眼看着活动马上就开始了,小苏打所剩无几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眼看着活动即将开始,再次翻看了活动设计的PPT资料,看到了活动目标一栏,使得我不禁眼前一亮,在这个实验活动中的关键就是利用小苏打的碱性和食醋的酸性反应,不禁是我想起了洗衣粉也是碱性物质的这一原理,于是立刻找来了少许洗衣粉,进行了实验操作,发现了使用洗衣粉和使用小苏打的实验效果是一致的,眼看这活动马上开始了,在辅助老师的帮助下,迅速为班级幼儿准备了新的实验材料,在课堂中,幼儿发现了本次活动的实验材料与上次使用的小苏打有些不一样,并且有观察细致的幼儿发现了此次活动使用的实验材料是洗衣粉,在幼儿有些不理解的时候,和幼儿一起观看了实验原理的动画,在动画里,幼儿很容易的掌握了这个实验的原理,利用酸性与碱性的反应形成“火山爆发”的效果,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也很好的认识了另外一种碱性物质--洗衣粉。在这个小插曲中,是我自己也认识到了很多得问题,在平时的活动中,对于现象后的本质把握的不是很透彻,所以在活动中的一些小问题解决的不是很好,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思考,了解实验活动后的本质,也要善于在活动中积累遇到的各种问题。
科学实验是一个需要保持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在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更要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活动本质,通过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加使我明白了,在一节实验活动或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失败,但在遇到问题时候,要善于掌握问题的本质,从根本上去想办法,问题一定会得到圆满的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