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不要活在别人的梦想里,活出自己的精彩

发布时间:2020-12-23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孩子,不要活在别人的梦想里,活出自己的精彩”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梦想,作为家长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告诉他要有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活在别人给你编织的梦想中。那么今天,我们来给大家分享四个有关于梦想的故事吧!

故事一:

学习成绩一向拔尖的CC,在家是一个乖乖女,在学校是一名模范生。小学,初中到高中,她的表现一直如此,简直无可挑剔。然而,CC却在高考的时候,意外发挥失常,最终与自己理想的复旦大学失之交臂。

开始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高考发挥失常,但是在后来与她的交流中,知道了,她的高考失利看似偶然,其实却是一种必然。

CC从小没了妈妈,与爸爸相依为命。一直以来CC的表现都让爸爸非常满意,也成为爸爸的骄傲。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爸爸一直生活在没有生儿子的失望之中,于是便把CC当成儿子来抚养,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CC身上,希望女儿能为他争口气,考上号称中国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

然而,CC自己的梦想是考上复旦大学,这与爸爸期望的北京大学相差甚远。不但没在一个城市,而且擅长的领域也完全不同。本来,按照她平时的发挥,考上北大也好,复旦也好,那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在爸爸的梦想和她自己的梦想之间,她变得犹豫不决。是为了爸爸的梦想放弃自己的梦想,还是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妥协?

这种犹豫不决,最终让CC在高考场上失了利,也让她与爸爸的梦想学府北大和自己的梦想学府复旦都失之交臂。

表面上看起来,爸爸有梦想没有错。但是,每个人的梦想都应该自己去追寻,只有弱者才将实现自己梦想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故事二:

“小甜甜”布兰妮?斯皮尔斯,美国超级巨星。大家可能看到的都是她功成名就时的光环,殊不知,在她成长过程中,童年最让她觉得痛苦。成名之后的布兰妮癫狂了:背叛正牌男友贾斯汀,与坏小子瞎搞,亲手剪掉自己那迷人的秀发,看着镜子中光头的自己喃喃自语:“妈妈会疯掉的。”在治疗中心,布兰妮一边疯跑一边喊:“我是冒牌的,我是冒牌的!”

大家不知道她怎么了。但是,我们可以从她的话语中找到答案:最痛苦莫过于失去快乐的童年。布兰妮妈妈有个明星梦,但却没办法自己实现,于是决定在自己女儿身上找补回来。布兰妮2岁时,妈妈就带着她四处奔波,寻找各种机会想将女儿送上荧幕。最终,妈妈的梦想实现了,布兰妮成了天后,代价却是将女儿美好的童年给葬送了。

妈妈没有问过布兰妮的梦想,其实她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拥有快乐的童年。

成名后的布兰妮那些看似疯狂的举动,其实都在强力说明一点:毁掉妈妈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梦想,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剪掉头发的时候,她嘴里念叨“妈妈会疯掉”,其实就是在做自己人生的主;毁掉一切看似正常而美好的地方,其实是因为她将这一切美好与妈妈的强加梦想画上了等号。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正式向妈妈宣战。

故事三:

大约40平方米的二居室,两张床,一个书柜,一个书桌,一个饭桌,从旧货市场买来的这些家具是kally家的所有家当。

Kally妈妈在陪读,为了能让她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妈妈一直和她凑合着一起住,从小学到初中,学校离家近,还能同时兼顾家庭和孩子学业。如今到了高中,学校离家远了,妈妈只能放弃家庭,在学校附近租起了房子,丢下自己朝九晚五的工作每天早起晚睡,无微不至地照料kally的衣食起居。虽然很辛苦,又要额外支付房租,家里的事儿也完全差不上手。但在妈妈看来,只要Kally能顺利考上重点大学,全家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Judy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开学时为了儿子转学到省城,她向公司请了假,提前两个月在一小学附近以2000元/月的租金租了一套房子,装修一新。但是开学了,孩子却没考上那所小学。无奈,Judy只好另外找了一所学校,租了一套房子,专心陪10岁的儿子在省城借读。

如今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给孩子陪读,有的家长不惜放弃自己的工作,专职陪读,有的甚至举家搬迁,另谋生计,只为孩子求学。

前几年因自杀震惊全国的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读本科时妈妈跟着她,读研究生时妈妈仍然跟着她。跟着她做什么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跟着她去见证自己梦想的实现。

故事四:

大家或许会遇到这种情况,小时候学不了钢琴的妈妈,童年不能踢球的爸爸,他们或许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加入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让孩子替自己圆梦。爸爸妈妈们这样做,也许是希望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然而,这是孩子们自己想要的结果么?

很多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是美好的,但是实施出来的结果却是不好的。CC最终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布兰妮也没有学会用优雅的方式去追求独立。或许,在CC和布兰妮的意识中,违背爸爸妈妈的梦想是对他们的背叛,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会经过痛苦的挣扎,最终谁胜利了,结果就会偏向哪一方。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没有谁愿意活在别人的梦想里,哪怕这个梦想最终实现,哪怕这个梦想令自己站在世界之巅。

然而,中国人很少有人活出了自己的梦想,甚至有些人不敢去尝试活出自己的梦想,却期待别人替自己活出梦想。

中国式家庭中,孩子与父母最常见的一个冲突,就是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他们自己却苟且地活着,没有梦想,生活也惊不起半点波澜,而把实现自己梦想的希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这样做,其实对孩子来说,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父母的期望和梦想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让孩子从小就背负起生命的重担;另一方面,孩子自己的梦想被扼杀在摇篮里,没地方施展,没办法实现,不得不带着巨大的抵触情绪,被迫去追寻父母的梦想。

孩子,不要活在别人的梦想里,活出自己的精彩。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母亲看到17岁的拉尔夫衣服上沾有血迹,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看到拉尔夫那双疲惫的眼睛和沉默的神态,她忍住了,只是把儿子喜欢吃的东西端上了餐桌。吃过晚饭后,拉尔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母亲端着一杯热奶走了进来。

母亲把杯子放在拉尔夫手中,慈爱而诚恳地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拉尔夫选择了沉默,在那一刻他考虑着到底怎样告诉母亲,是直言不讳还是撒谎。

犹豫片刻,他低着头,告诉母亲自己参加了打群架,并请求母亲原谅。

母亲柔声说道:“孩子,年轻人血气方刚,偶尔冲动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希望这样的情况以后不要再发生。不过你对我说了真心话,让我非常欣慰。”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什么也不对他们说,有些事情宁愿告诉好朋友甚至不相干的人,也不愿向父母吐露。父母想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知道他们的感受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归根究底是因为:父母不信任孩子;父母总是比较独裁;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和谐。

正如故事中的小男孩,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血迹斑斑回家时,一般都不分青红皂白的严厉质问,有的父母很铁不成钢,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甚至是以打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这样孩子自然不会对父母说真话。

那么,家长究竟应该怎样去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呢?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说真话的榜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都不撒谎,不作假,有什么说什么,说到做到。例如:父母经常口头承诺要奖励孩子,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句话,孩子却放在了心上,当孩子完成父母要求的事情后,父母却拒绝履行承诺,或对做出的承诺打折扣,这样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留下“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的坏印象,从而使家庭教育失去基础,不被孩子信任的父母是没法教好孩子。

其次,鼓励孩子说出真实感受。父母是孩子最信得过的人,孩子听到或想到什么事情都会告诉父母,这时,父母要认真耐心地听孩子说完,即使孩子说错或使父母不愉快,父母也要心平静气的亲切的和孩子交流,不要应付、糊弄孩子。在弄清楚孩子真实感受后,和蔼的同孩子讲道理。

最后,鼓励孩子面对自己的感受,教育孩子学会自我反省。孩子用单纯的眼光看世界,用天真的头脑想问题,难免不受限制。父母要有艺术地教孩子学会发现错误。对孩子循循善诱,才能使他们认清方向、健康成长。

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心灵得到了放飞,思想得到了解放,自主意识得到了加强。只要给孩子大声说话的机会,就会还他们以自尊与自信。——法国教育家洛克

【个案点击】

明明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一天早餐时,他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昨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妈妈摆摆手说:“别说了,快吃饭!一会儿上学要迟到了!”明明埋头吃完饭,背起书包上学了。晚饭时,明明又想起昨晚的梦境,对妈妈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可有趣了!……”

还没说完,妈妈打断他说:“先吃饭,吃完赶快写作业!”吃完饭,明明说:“我今天作业不多,一会儿再做。先给你讲我的梦吧!”妈妈不耐烦地说:“一个梦有什么好讲的。赶快写作业,写完作业再预习一下明天的内容。”说完就走了,留下明明一个人失落地站着。

渐渐地,妈妈发现儿子变了。以前,每次放学回来,他总是妈妈长、妈妈短地说个没完,现在却什么都不说。许多事情,都是班主任给妈妈打来电话,妈妈才知道。对自己的许多话,孩子也开始置之不理。儿子这是怎么啦?妈妈又迷惑,又伤心。

【案例解析】

父母与子女的良好沟通,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共识。而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是走向成功沟通的第一步。不认真倾听孩子讲话,不让孩子把话说完,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就像上文中明明的妈妈那样,久而久之,会伤了孩子的心,使孩子产生对抗情绪,造成沟通困难。

随着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和道德感的初步萌芽,孩子会因为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也会因为自己的行为符合了大人的要求而产生快乐的满足感。而父母对待孩子的不正确的态度和语言,会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小时候不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长大后不敢面对他人、面对挫折,心灵易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而且很难恢复。这种不良经验会跟随孩子一生,影响其今后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看法,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让孩子能够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在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心灵得到了放飞,思想得到了解放,自主意识得到了加强,自尊和自信得以保持和恢复。

一般而言,孩子敢把自己的感受、想法说出来,表示他与父母的关系是开放的,能自由交谈而无所顾忌。如果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板起面孔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指令做事,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的不满,使他们关闭自己的心灵,不愿再与父母沟通。像上文中的明明,他本来是把妈妈作为朋友,乐于向妈妈倾诉内心的感受,却遭到冷淡与拒绝,使他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受尊重。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成人与孩子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存在质的不同。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方式、逻辑,当成人以自己的思维方法作出结论,而以自己的标准来训斥孩子,这是不尊重孩子,扼杀孩子天性的愚蠢做法。

孩子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父母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还可发展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幼稚,父母都应认真倾听,加以鼓励。父母还可故意提出不同意见与孩子进行讨论。当孩子反驳父母的意见时,父母应予以鼓励。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对,父母可以认真地倾听之后加以纠正。一定要避免明明妈妈的做法,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父母有了这种态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头脑的孩子。

【建议父母的方法】

孩子向父母敞开心扉,说出胆怯,说出疑惑,说出建议,说出奇思妙想,才能最终说出光明的未来,说出健康的人格,说出灿烂的明天。怎么鼓励孩子主动说出内心的想法呢?

方法一:对孩子的话要表示浓厚兴趣

方法例示

“妈妈,我……”10岁的久久放学回来,一脸难过。“怎么啦?好好说,别着急。”妈妈关切地看着女儿,把她搂在怀里。“今天放学,跟小雪约好一起回家,可她一转眼不见了,我等了她好长时间,最后,学校都没人了,我才一个人回来。”女儿委屈地说。“哦,她可能忘记了,或者临时有事,明天到学校问问她,事情说清楚了就行了,别老想着。”妈妈安慰道。

“她不该忘记我们的约定,让我呆呆地等了这么长时间,我真伤心!”妈妈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好孩子,每个人都会无意间犯错误,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别人,这样,朋友关系才能持久……”正在这时,电话铃声响起,妈妈拿起听筒。“是小雪打来的,她问你回来没有,并表示道歉。”女儿接过话筒说:“小雪,没关系,我们还是好朋友!”

操作提示

父母要对孩子想说的话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和十分认真的态度,这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亲近感。父母可用体态语言,即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如:靠近孩子,与孩子表情“共振”和口头语言,如:一边听着孩子讲话,一边深深地点头说“是吗?”表示关注。表示“你说的我都明白了”的意思,这很重要。因为如果孩子一旦认为自己讲的话被父母接受了,就会对说话产生自信。

方法二:多听少说,给孩子以话语权

方法例示

一天,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

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使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真挚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操作提示

亲切、平和、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不要急于判断,那么父母肯定也能听到孩子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父母过于主观,没有静下心来去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父母应以宽容、鼓励的心态来倾听,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平等与尊重。不要经常指责、埋怨孩子,随意地打断孩子的话语,从而使孩子关闭心灵之窗,不愿与父母交流。

方法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内心

方法例示

一名六年级男生在语文期中考试时,写出自由命题作文:《我对她的爱情》,让阅卷老师傻了眼。在写作手法上,老师认为它主题鲜明,语句通顺,但是主题思想存在严重问题。那么小的孩子就有如此想法,是不是应该给予批评教育?

从小男孩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他对小女孩的真情流露。他对这个青梅竹马的小女孩特别有感情。因为从小一起长大,哪一天不在一起玩就会想念对方,这是深厚的友情,而不是男女之爱。但是因为受到外界五花八门的信息刺激,这个小男孩用“爱情”这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来形容他和小女孩之间的纯洁友情。

后来,细心的老师找这个小男孩及他的父母了解情况,小男孩一脸坦然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压根不理解老师问话后面隐含的意思,令老师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虚惊一场。

操作提示

父母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正确地区分和表达。孩子的心是纯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体验和成长。父母应该理解孩子,而不要给他们当头棒喝,不要急着去责备。学着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才能更走近孩子的心灵。

方法四:允许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见

方法例示

宁宁的爸爸是个很开明的父亲。他对孩子具有宽容的心态,洒脱的教育,很少对孩子说“不准”、“不要”。他尊重孩子的个性,欣赏孩子的“淘气”,鼓励孩子说出不同的意见。

一次,他给宁宁出了一道带启发性的思考题,“一棵树上站着三只小鸟,一个顽皮的孩子用弹弓打掉了一只,试问树上还有几只小鸟?”宁宁说:“三减一等于二,树上应该还有两只。”妈妈在旁边笑起来,说:“宁宁,你再好好想想。”但宁宁却执着地说:“就是两只嘛。”于是爸爸启发他说:“宁宁有主见,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是好样的。但是,你想一想:打掉的虽然只有一只,但弹弓一响,其他两只也就吓跑了,所以,一只也没有剩下。”这样才结束了争论。

操作提示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大胆提出与自己看法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鼓励孩子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和突发奇想。这样才能使孩子没有压抑,敢于张扬自我;平心静气,坦然接受失败和错误,并将其转化成成功的基石。这一切将为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心灵,使他们成为一个“抬起头来走路”的自尊、自信的人。

教育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


据说德国人爱“管闲事”,这一点我是有亲身经历的。这是几年前,我去拜访一位住在德国汉堡的日籍朋友时发生的事情。作为对主人盛情相邀的答谢,我表演了一些小魔术。也许是因为太久不见有日本客人来吧,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欢呼雀跃地跑到院子里。这时,我无意间看了一下表,指针刚过晚上10点。

这时,朋友家的电话突然刺耳地响了起来,朋友抱着电话,再三道歉。谁知刚放下话筒,电话又响了起来,这次声音更加刺耳。朋友又连忙诚惶诚恐地向电话那边道起歉来。这时,朋友的夫人慌忙地把孩子们带回屋里。电话铃声好不容易告了一个段落,朋友满头大汗地说道:“这些是邻居们打来的抗议电话。他们这样教训了我一通:‘你们家到底让孩子几点睡觉啊?孩子最晚在8点钟就必须要睡的,你们究竟在想些什么啊?’”别人家的孩子也要管,德国人就是这么爱“管闲事”。

朋友的夫人又告诉了我她同样的经历。刚来汉堡时,她把洗完的衣服挂在公寓阳台上晒,有一个过路的德国人,不知为什么用恐怖的表情冲她大声喊叫。见夫人不懂德语,那人就用英语告诉她,不可以在阳台上晾晒衣物。说是这附近的住宅为了美观,都不在阳台上晾衣物。

讲到这里,我竟觉得德国人的爱“管闲事”反倒变得可爱起来。不光是德国,在整个欧洲,如果你没有遵守社会规则,任何人都会提醒你的。这种习惯非常普遍。在公园,要是看见孩子摘花坛上的花了,即使这孩子是首相家的公子,过路的老爷爷老奶奶也一定不会看着不管。他们一定会抓住那个孩子,不仅嘴上责备他,还要在他屁股上狠狠的来几巴掌。

欧洲人认为教育孩子应该“一视同仁”。所以对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教育时,也不会有太多的顾虑。

就这一点来说,日本人又做得如何呢?在东京的人情味儿极浓的下町一带,对别人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一样给与批评、表扬。但是,现在这已成为了个别现象。最近,对别人的孩子漠不关心的父母正在增加。

教育方针因家庭的不同而不同,但不论教育方针如何不同,自己的孩子也好,别人的孩子也罢,都要进行教育。不去批评别人的孩子,我觉得就像是放弃了自己在社会中的某种责任。

育儿观念: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比!


晚上,嘟嘟在餐桌上问爸爸:“粑粑!粑粑!你知道你们家长最喜欢什么样的小孩吗?”爸爸想了想:“聪明一些的,懂事一些的乖孩子!”嘟嘟马上摇摇头,嘟着嘴巴说:“才不是呢!你们喜欢的是别人家的小孩啊!”

家长总是这样,在和人聊天的时候,谈到孩子,总会莫名其妙的就贬低自己的孩子,夸奖别人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还整天唠叨唠叨去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攀比,然后输的还总是自己的孩子。

殊不知,这样的话语,带给孩子的是多么大的伤害!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什么都不懂或者什么都不在乎,当父母经常说这样的话时,大人给孩子的感觉是背叛和遗弃。

孩子可能因为小还不会反抗,但这种负面的不良影响会慢慢积累,孩子渐渐地不仅学会了嫉妒,还对父母产生怨恨,这种“别人家的孩子”会让孩子非常在意大人的看法,心灵也会变得异常敏感。

贬低孩子,具体有哪方面的危害?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无论让孩子跟差生或优生比较,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经常跟差生比较容易让孩子沾沾自喜、自满自大,如果跟优生比较,听到父母表扬别人贬低自己,孩子会因为不如人而自尊受创。

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不如人时,很可能孩子已经很失落,甚至正在想办法努力。如果无知的父母这么一对比,孩子感觉到大人的背叛——父母喜欢“别人家的孩子”,不喜欢自己,孩子无论在父母面前还是“别人家孩子”面前都会觉得低人一等,也没有了改变的动力。

孩子会抗拒反感

处于弱势的孩子被“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非常受伤的,孩子由于难受会抗拒反感,久而久之会产生逆反心理,比如“他那么好,你让他当你儿子”,“我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我就是这样子”,或者故意往差的方向表现,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相信作为父母的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管是童年时学习成绩的对比,还是成年后工作的对比、相貌的对比、成就的对比等等,把你和别人做对比,你不如意时自然会非常的难过、不舒服,但你想过没有,身为父母的你,怎么也把这份难受转嫁给自己的孩子了呢?

“别人家孩子”给你带来了多少阴影,难道你已经遗忘了吗?如果你还记得,那你怎么会忍心把这份阴影带给你可爱的孩子呢?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个性,也有自己的脾气和发展路径,没有绝对的优秀和不优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无需进行比较。毕竟,人生的马拉松,从来不是谁跑在前面就是赢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培育自己的孩子,让他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育儿观念:不要扼杀孩子的精彩


育儿观念:不要扼杀孩子的精彩

有一次组织美术活动《圆的畅想》,这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以圆来大胆的创作想象画。在设计方案时,我仔细分析了教材,也请教了曾组织过此活动的教师,听了她的意见。认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孩子们由于生活经验有限,想象添画的内容会比较单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将孩子们可能添画的种种形象一一加以示范,但结果出人意料,孩子们的画面普通单调,我感受到了这次活动的失败。但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我又向组织过该活动的教师求教,经过比较,我发现这个教师班里的孩子所表现的画面十分丰富和丰满。原来,这位老师在示范引导时要求孩子画面要丰满,形象要丰富,然后给于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孩子们愿意画什么就是什么。而我则一再强调“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结果由于我要求的太多,孩子无所适从,就造成了这样的失败,孩子们有可能出现的精彩就这样被扼杀了。

不论什么活动,教师的指导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的指导应该明确到位,不能有太多的要求,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影响表达表现。特别是艺术活动,教师只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孩子才能大胆地去想象,才能创作出精彩的作品。

育儿知识:鼓励自己孩子敢于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几乎没有几个家长是有意识地损伤自己孩子的自信心,或损伤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但不幸的是这种无意识的伤害俯拾皆是。从幼儿时期,我们的孩子们就表现出他们要干自己的事情的欲望,婴儿自己去抓勺子是因为他想喂自己吃饭,我们常常害怕他们把衣服、桌子搞得一团糟而不许他自己试一试。我们这样做其实是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了对自己的能力的怀疑,太遗憾了。我们把脏成一团的孩子洗干净,要比重新树起他们的勇气容易得多。

只要孩子显示出要为自己做事情,我们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要比我们想象到的多。他可能需要我们的帮助、监督、鼓励和训练,我们必须向他们提供这些服务。我们没有权力去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也没权力制止他们做贡献的热心。在孩子的出生阶段,在婴儿的幼年时期,面对着大千世界,他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但是,仍然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要学习各种方法,以使自己适应,使自己能够融入这个世界中。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成年人往往无意之中给他们设置了许多障碍,而不是帮助他们。

我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我们的意识中已形成一定的偏见,如认为一个2岁的孩子,如果帮助我们收拾桌子,当他手中拿到一个盘子的时候,妈妈会很快地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这样你可以保存好那个盘子,但是你的举动在他的信心上投下了阴影,而且推迟了他某种能力的发展,或许你阻止了一个小天才的产生。

大人们常常不经心地向孩子们展示自己多么有能力、有魄力、有气力。我们的每一句话,像“你怎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这类话,都会向孩子们显示他们是多么的无能,是多么的缺乏经验。我们这么做就会使他们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忘记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闯荡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孩子到了某种年龄,才能做这类事情。但是,往往孩子在那个时刻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但是我们却人为地推迟了他学会本领的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减弱他们的进取心。这种消极影响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作用。孩子在试着做事情时,难免要犯错误,这时做家长的要有意识地避免用任何言语或行为向孩子表明他是个失败者。不能在孩子脑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必须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这个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同时并不降低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孩子和成人一样有勇气去犯错误、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对于家长来讲,我们自己就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要想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不要讽刺他们,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们,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顾及到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孩子,不要活在别人的梦想里,活出自己的精彩》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活出自己的潇洒个性签名短句摘录 不忘初心,愿靠近我们的每一个美好的你,都能收获幸福与成功。因心而活,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我想你一定对这方面的句子感兴趣,知您所想,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了让您使用更方便,精心整理了“活出自己的潇洒个性签名短句”欢迎大家阅读,...
    2022-09-10 阅读全文
  • 不要成为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精彩演讲稿 很多人在工作与生活都需要进行演讲,平时需要我们进行关于做最好的自己主题演讲时,那么我们事先准备关于做最好的自己演讲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过演讲,可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感悟,同时有能展示演讲者的才华和能力,在写做最好的自己演讲稿中,哪些需要重点讲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不要成为别人做...
    2022-05-06 阅读全文
  • 高傲的活出自己的霸气句子摘录六十句 好好爱自己,别再为别人而活:你可以为爱执着,但不能为爱而活:记住你为自己而活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你也想分享类似的句子吗?知您所需,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整理的“高傲的活出自己的霸气句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09-10 阅读全文
  • 鼓励处在低谷活出自己的霸气语录摘录 美从来不应该被年龄限制,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它的魅力,忠于内心,活出自我,拥抱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可能此时也在寻找类似的句子,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用心整理的“鼓励处在低谷活出自己的霸气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09-09 阅读全文
  • 相信自己活出精彩的励志句子 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做你自己,总有一件事你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想分享到朋友圈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用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相信自己活出精彩的励志句子》,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2-08-01 阅读全文

不忘初心,愿靠近我们的每一个美好的你,都能收获幸福与成功。因心而活,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我想你一定对这方面的句子感兴趣,知您所想,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了让您使用更方便,精心整理了“活出自己的潇洒个性签名短句”欢迎大家阅读,...

2022-09-10 阅读全文

很多人在工作与生活都需要进行演讲,平时需要我们进行关于做最好的自己主题演讲时,那么我们事先准备关于做最好的自己演讲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过演讲,可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感悟,同时有能展示演讲者的才华和能力,在写做最好的自己演讲稿中,哪些需要重点讲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不要成为别人做...

2022-05-06 阅读全文

好好爱自己,别再为别人而活:你可以为爱执着,但不能为爱而活:记住你为自己而活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你也想分享类似的句子吗?知您所需,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整理的“高傲的活出自己的霸气句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09-10 阅读全文

美从来不应该被年龄限制,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它的魅力,忠于内心,活出自我,拥抱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可能此时也在寻找类似的句子,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用心整理的“鼓励处在低谷活出自己的霸气语录”,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09-09 阅读全文

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做你自己,总有一件事你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想分享到朋友圈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用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相信自己活出精彩的励志句子》,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22-08-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