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角色
发布时间:2020-12-21 幼儿教师活动方案 幼儿教师成长故事 中班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今天看到一位幼教同行在我的帖子上留言:人生的角色随着需要在不断的变化,但一定要干什么像什么才行,我们的老师要做好了的确不易,但大家还是在像蜡烛一样默默的为孩子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看完后我深有感触,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每天能面对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天真的笑容常常感染着我,让我所有的烦恼都抛于九霄云外。老师的角色一:就像妈妈。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学习都是老师照顾的,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令孩子们喜欢上幼儿园,同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今天问恺恺:“上幼儿园好还是在家好”?聪明的恺恺说:“在幼儿园好,在幼儿园能和老师一起玩”。当时真没想到小班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为自己的付出感到非常值得,班上的孩子们经常在我耳边说些甜蜜的话语:“老师我在家都想你了”“老师我长大了给你买好吃的”,每次听完后我都觉得自己很幸福。角色二:好朋友。做游戏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开心的玩,我常常都忘记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总觉得自己很年轻,周围的朋友也觉得我越来越年轻,这就是因为我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开心快乐。角色三:老师。这么小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有许多事情都不明白,他们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那我们就应该告诉他们,给他们正确的指引,不论从文明礼貌,还是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要有耐心给他们讲解。我总觉得爱孩子但不能惯着孩子,每次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我都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现在的孩子就喜欢听好话,老师一批评他就生气了,我会告诉他们:“你做错事情的时候老师批评你都是为了你好,如果老师不告诉你就不算老师了。”渐渐的孩子们也理解了我,他们还是一样喜欢我,正如我爱他们是一样的。另外幼儿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唱歌、跳舞、绘画、讲课、钢琴等方面需要不断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祖国的花朵们。我总觉得老师这份工作虽然有点累,但能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是快乐的,所以我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并一直在为孩子们奉献自己的爱心,我相信每一名幼儿教师都是这样做的。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角色
角色游戏开始了,孩子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入了游戏。妍妍搬着椅子来到“小吃店”坐下,手里不停的搓着橡皮泥,可眼睛却一直盯着“超市”里来来往往的人。不一会儿,她从椅子上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还是搬着椅子来到了“超市”做在了货架边。这时浩宇来到“超市”,取了一盒奶转身就走,。妍妍拉住他问道:“唉,你还没给钱!”浩宇转过身盯着她看了一会儿,挣脱了她的手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接着城城来买东西了,妍妍问他要钱,诚诚先是一愣,然后从口袋里假装掏出钱来往妍妍手里一塞说了一句“给你”,就跑了。妍妍满意的坐了下来。又过了一会儿,宇宇跑来买菜了,妍妍拉住问他要钱,宇宇也愣住了,接着跑到我面前来告状说:“老师,她问我要钱,我没钱。”妍妍一下委屈的哭了,一边哭一边说:“他们买东西不给钱,我是收钱的。”
在小班开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己在游戏中的需要,自主的参与到这些游戏中来。妍妍觉得“超市”中有一名“收银员”才更符合生活经验。可她的“创新”并没有取得大多数幼儿的认可。
我要采取以下措施让幼儿理解并喜欢扮演这样的角色:
1、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爸爸妈妈带自己去超市的感受,回忆“收银员”这一角色的作用。
2、设置场景“自动取款机”,让幼儿随时取钱,并引导幼儿设计出“买一样东西付一样钱”的规则。
3、引导幼儿想出“收银员”用那些语言与顾客交往。
教师的角色——让孩子自由发展
上个星期三,我们班的俞欣磊小朋友拿来了一个可以变形的玩具车。当他拿出玩具时,班里的孩子一拥而上都要玩,当时俞欣磊不肯,别的孩子就开始抢。我一直在旁边关注着,并未出手制止。不一会儿,康康不小心把他的玩具车碰到了地上,一个轮子滚的老远,俞欣磊见状就大哭起来。张宇阳马上跑来向我告状:“金老师,康康把俞欣磊的车子弄坏了,这是轮子。”一下子有好几个小朋友都向我冲过来告状。我走过去安抚俞欣磊,并帮他把轮子装了上去,然后我就拿着车子变换各种形状,孩子们都看着大笑了起来,俞欣磊也破涕为笑了。为了防止别人再抢,我就宣布说:“现在,小朋友说出各种形状让俞欣磊来变。”此时,秩序开始好了起来。
玩了一会儿后
,曹峥也想玩。他就跑去跟俞欣磊说:“给我玩一会儿吧?”“等一下,我玩好了再给你玩。”曹峥又说:“你现在给我玩,明天我把我的机器车也拿来给你玩,好不好?”俞欣磊犹豫了一下,终于点头答应了。
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在我们成人看来并不起眼。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在同伴交往中很成功的一面。他们靠着互相讨论、互相协商,最后曹峥成功的到了玩具玩,不仅体现了孩子的友好待人、讲文明,有反映出了孩子的交际能力的发展。所以,我觉得让孩子自由发展也是一件好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一定要教会他们怎么做,许多事孩子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教师只要充当一个辅助的角色,在必要时做出正确的指导就可以了。
幼儿教育之角色扮演学习过程
-->
幼儿教育之角色扮演学习过程
幼儿的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而且幼儿更喜欢模仿和扮演。今天小鱼哥哥就把平时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角色扮演的学习过程一一记录下来,希望与其他的幼儿教师做交流。
一、故事选择
孩子们是喜欢童话故事的。所以,在选择故事时,我一般会和小朋友们商量一下。当然,事先自己先选择好三到五个故事,多数是平时讲给孩子们听的。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想要扮演的一则童话故事。
二、故事串讲
当孩子们把故事选择好后,我先让孩子们复述一下故事。必须事先告诉孩子们,谁记的故事内容越多,谁就会在故事中扮演某一个角色。通过这种方式,刺激了孩子的竞争性,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故事,绞尽脑汁地回忆我曾经讲过的故事情节。
三、注意事项
在扮演故事开始前,我会给孩子讲解一下注意事项。多包括以下:
1、不能吵架,不能打架。
2、别的小朋友在扮演时,想不起来了,不许嘲笑。
3、其他的小朋友不能提醒,要保持安静。
4、若是有小朋友实在想不起来,要举手示意老师,给他进行提示。
5、要接受角色设定,在脸上涂以颜色,表示孩子的角色。
四、演前准备
在扮演前,我会根据故事里的角色,给孩子化妆。其实也不是化妆,就是能代表这个角色的意义,例如,免子,会把小朋友的嘴巴画成三角状。虎则在额头处画王。而狼,一般画虎须等等。
五、扮演开始
当孩子们开始扮演时,就如同演员在台上表演一样,孩子们可认真了。因为我也许诺孩子们,谁演的好,依次排名,就会得到不同数量的小红花。
六、学习总结
通过这个角色扮演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力,也可以感受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思想,语言等等。不管是表演的孩子,还是看表演的孩子,都能从表演的整个形象的过程中,体会到故事的完整过程。有时候,孩子们的表演会相当生硬,而且可笑。但是孩子们都很勇敢,不会因为这样,而放弃表演的过程。
七、延伸结果
对于角色扮演来讲,我们园里也举行过家长见面会,也会有儿童表演,我通常就会把一则故事拿出来,让孩子们在家长面前表演。虽然道具很简单,虽然场景很粗糙,虽然没有形象的衣着,但是家长和孩子们还是享受着角色扮演的快乐。
个人认为,幼儿园的生活,应该是丰富的,不应该只是给孩子们教一些简单的数字,认认图片,画画画什么的,而是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尝试任何一种他们想尝试的东西,才会让孩子的智力以及学习基础被打下。
教育随笔: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一、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游戏兴趣。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各种丰富的游戏材料,形象逼真的游戏材料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他们做游戏的愿望。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能力弱的特点,我们以提供成品的游戏材料为主,主要是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的瓶瓶罐罐,经过我们老师的改造,再次利用,既逼真又节省,这样使孩子们玩游戏的兴趣大增。
二、结合主题,生成游戏,丰富游戏内容。
提倡的是各教育元素整合进行,各领域有机渗透,因此我们平时也很注重把游戏和主题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游戏的作用。本学期,我们根据不同主题的开展,抓住幼儿的兴趣,生成了“小医院”、“超市”、“点心店”等游戏,使游戏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延伸。主题与游戏紧密结合,使角色游戏的内容更广泛、深入,让孩子的情感、知识在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加强角色意识,丰富游戏经验。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刚开始时角色意识是很淡薄的,表现在有些幼儿常常无所事事,处于一种观望状态,还有些幼儿抢着做同一角色,或者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幼儿一会儿说自己是妈妈,一会儿又说自己是娃娃啦姐姐啦,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谁?游戏很难开展下去,于是,我们就实行了挂牌游戏,问幼儿“你今天要做什么?”“谁愿意和他们一起做?”“告诉大家你今天扮演谁?”等等,让幼儿挂着牌子,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如在一次游戏中,当一个娃娃家的爸爸肖涵抱着娃娃去散步时,看到别人在玩枪,他就把娃娃放在桌上,自己去玩了。这时我就抱起娃娃大声喊:“咦,这是谁的孩子?谁家丢了孩子?”当幼儿走过来抱娃娃时,我就适时提醒他:“娃娃家的爸爸应照顾好孩子,不能让孩子走丢了。”针对一些平时较内向的幼儿,我就带他们参加游戏,如当顾客,当娃娃家的客人等。
四、注重游戏评价,提高游戏水平。
讲评是角色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评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讲述游戏情况,交流活动经验,同时还能一起解决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虽然是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不是很连贯,也不精炼,但每次游戏后,他们很乐意表现自己,都喜欢讲讲活动中所发生的事,于是,每次活动后我们都给幼儿讲述的机会,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今天扮演的角色,做了哪些事情等等。如:每次游戏后,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总是有很多的想法要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娃娃过生日了!”“今天我们家里有小偷来偷钱。”“娃娃尿床了,我和妈妈一起洗被子了。”等等。在一次一次的讲评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参与讲评的孩子也多了,声音也变得自信而响亮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讲评中,还可以通过表扬那些玩得好的幼儿来激励其他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一环节来让幼儿参与讨论,共同商量、解决。比如游戏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幼儿总是把娃娃乱扔,一会儿丢在煤气灶上,一会儿又扔在篮子里。于是在讲评过程中,我将这一问题提了出来,请幼儿来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该怎么做?孩子们立刻讨论开了,“娃娃要放在床上”“爸爸妈妈可以抱着娃娃”“还可以带着娃娃一起碗”……通过与孩子们的共同讨论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在下一次游戏中能得以改进,在游戏中也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总之,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的一种典型的游戏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一种综合性强的游戏方式。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且是重要的,它能确保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体现,促进幼儿多方面充分发展。适时的指导,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主题,增加游戏情节,促进角色交往,还能提高幼儿组织活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力提高幼儿角色游戏水平,使角色游戏开展得更好,更有教育作用。
幼儿角色游戏观察记录
游戏主题
披萨店、娃娃家、宠物店等。
游戏准备
1.为娃娃家提供篮子,方便幼儿买菜。
2.披萨店提供类似垃圾桶,让幼儿自己发现。
指导要点
1.重点指导娃娃家游戏,引导幼儿有责任心。
2.引导超市的营业员更好的工作。
观察记录
“小超市”是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游戏。根据幼儿的需要现在小超市店里有:香肠、饮料、零食等,很多幼儿都喜欢参与的游戏,摆弄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有一次,陆辰毅选择了超市,他卖起了香肠。游戏中,他发现制作香肠的张子彤离开了,立刻跑去摆弄制作香肠的材料,觉得挺好玩的。张子彤回来后,与陆辰毅吵了起来。因为,此时的陆辰毅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制作香肠的岗位,他让张子彤去卖香肠,张子彤不愿意,他据理力争,跟陆辰毅说道:“明明是我在做香肠的,我先来的。”陆辰毅想了想说:“那我们石头、剪刀、布”。结果,陆辰毅输了,他又去卖香肠了。
分析与措施
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职责都应从幼儿的游戏中来,教师在游戏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幼儿讨论、确定游戏角色的分工以及角色的职责。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幼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当我们的孩子发生困惑、疑虑的时候,我们都要及时地给予帮助和鼓励。因为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需要幼儿自我的积极探索外,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外力去引导和推进。
从幼儿感兴趣的角色游戏出发
午睡一直是幼儿园比较难管理的环节之一,尤其到了冬天孩子们穿的衣裤多了穿、脱、整理起来就比较麻烦。
当教师在帮助某个幼儿时,就照顾不了全体了,这时往往容易发生场面混乱的场景:幼儿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教师一边忙着帮助幼儿脱衣服,一边不停的提醒幼儿如何如何……弄得大家都很累。
如何在冬天让孩子赶快摆放好自己的衣、裤、鞋、袜并安静地躺进自己的小被窝就成了急于解决的问题。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另我茅塞顿开。
活动室里曾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但是有几个孩子管不住自己一会和旁边小朋友聊天;一会又转到后面;一会偷偷拿出兜里的小玩具玩了起来。
当曾老师提问后,几个孩子马上举手了,没有被叫的孩子急不可待了,站起来说自己的答案,场面一下子混乱起来。
这时曾老师没有呵斥孩子的行为而是对孩子说:“我来看看,谁能做总司令管好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手、脚。
”孩子们马上安静下来,小眼睛看着老师,认真的上课,活动结束后曾老师表扬了孩子。
午睡时间到了,我以提建议的方式说道:“孩子们早上老师看到你们都在做总司令管住自己做得真不错,现在我们再来比一比看看谁能当衣服、裤子、鞋子的总司令好吗?”这样一来,马上得到了孩子们的共鸣,孩子们睁大眼睛,期待我说开始,见到孩子们兴奋的样子,我也信心大增:“我们中午睡觉的时候要照顾好自己的东西。
我想知道球鞋应该放在哪里?”“球鞋放在鞋架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拖鞋放在哪里?”“拖鞋放在小床前面。
”“那衣服和裤子呢?”“放在小床上。
”借着孩子们的热情:“说得真棒!我们今天就来照顾自己的衣服、裤子、鞋子看谁能把它们送到自己的家里。
”在这一情景的感染下,孩子们轻轻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并很快睡到自己的被窝里,这一天的午睡管理就在有趣的情境中轻松开展了。
第二天,第三天孩子们主动提出要做总司令。
从幼儿感兴趣的角色游戏出发运用到生活常规中,教师把握了幼儿的兴趣。
让幼儿管理自己的衣服、裤子、鞋子成为它们的总司令,这也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精神,符合纲要精神“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
正确看待幼儿园在子女教育中的角色
很多父母都会以“爱”的名义去管教孩子的某些行为,打着“爱你”的口号,将孩子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似乎只有这样父母才会放心,可能很多父母都会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孩子”,但是却从来没有父母替孩子想过这是否就是孩子所需要的。
由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校友会成员以及美国蒙台梭利教育专家们联合举办的伊顿国际教育集团,致力于双语学前教育。集团旗下“伊顿幼儿园”所推行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以科学引导为主,让更多的孩子们享受到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帮助家长们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伊顿育儿:幼儿教育的重点释放孩子的天性
孩子幼儿时期保持的天真与想象力将会伴随着年龄的成长而逐渐减少,并逐渐趋于固定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在长大后的学习方式以及个性、品格的变化。一切为了孩子卓越的未来,伊顿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最优秀的教育团队,实施蒙台梭利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给与孩子独立的空间,满足孩子的社交、文化、以及语言等各方面发展需求,营造一个积极且不被打扰的氛围,让孩子拥有释放自己天性的环境。
伊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在不同的领域拥有着巨大的潜能。幼儿教育的重点便是释放孩子的天性并加以引导,让其成为孩子与家长都认可的特长。只有独具个性的孩子,才能在其喜好的领域出类拔萃,并在未来成为该领域的精英。
伊顿提醒:正确看待叛逆心态杜绝过度的“爱”
随着孩子的身心发育和知识的积累,要求“独立”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这种独立的意志正是孩子成长的体现。但是,当“独立”的要求与父母的“管教”相遇,就容易形成叛逆心态。“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你说的也不一定对。”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出错,但是这种担心其实就是错误的行为,并且会对孩子的自信心进行打击,要么丧失独立的思考能力,使得孩子丧失创造力。要么会引起孩子报复式的不合作态度,抵触父母所有的教育行为,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失。
伊顿提醒各位家长,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很多家长将幼儿园当成了托儿所,这是家长们严重的意识错误。幼儿园在照顾孩子的同时,更应该与家长一起担当子女教育的角色。同时,幼儿教育机构与家长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伊顿家长大学在教育孩子之余也为家长提供正确的育儿经验和指导,与家长一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角色游戏区幼儿观察记录表
观察目的:正值“亮眼看世界”主题活动开展阶段,观察浩浩能否根据主题的行进设计出新的游戏内容,有较强的角色责任感。
观察目标
⒈观察浩浩在设计新的游戏内容时,有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意。
⒉浩浩在游戏中与同伴的合作安排能力,能否努力推进游戏进程,丰富游戏情节。
观察
记录
场景一:浩浩邀请了苏苏、杰杰两个小朋友一起设计了小学堂的游戏。他们准备了铃鼓、蜡笔、绘图纸,还有一些绘本等,三个孩子一起用桌椅围成了学校教室的模样,浩浩担任语文老师,杰杰做数学老师,两个小老师请了几个好伙伴当小学生,一前一后开始上课。上完课,苏苏要发饼干给学生们吃,被浩浩叫住了,他说:“小学里是没有阿姨发点心的。”苏苏疑惑地看着浩浩,杰杰跑过来,也对苏苏说同样的话。
场景二:浩浩今天没有上课,在校舍旁不断地巡视,我笑着问他今天扮演什么角色,他说担任小学校长,天上正下着雨,他要看看周围有没有小学生在路上摔跤。这时,上完音乐课的小雨走过来说:“他是一个好校长,我们喜欢他!”“哦,为什么你们喜欢他呢?”我追问小雨。小雨笑着答:“因为他给我们发工资,老师上课认真,还有奖金呢。”“哦,是这样啊!”我回头给了浩浩一个赞赏的眼神。
分析
评价
⒈由此可见,通过参观小学,浩浩知晓了小学生活的流程,在看到苏苏发点心时,及时进行了制止。在开展小学游戏的过程中,浩浩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第二次浩浩表现更加出人意料,他不但做好了校长的职责,关爱学生,还很关心自己的下属,给上课认真的老师发红包,看来他把奖励机制运用到了学校管理中,这样的校长真是难能可贵
⒉从浩浩的身上,可见他有较强的游戏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和同伴间的协调能力,他们不断丰富情节,一起制造了一个个游戏高潮。这个创意迭出的孩子,十分符合《指南》里大班幼儿的社会发展目标。
支持
策略
⒈在游戏评讲时段,以浩浩为例,期望其余孩子以他为榜样,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今后在完善小学游戏时,可以启发浩浩引入小学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角色扮演活动更加有趣生动起来。
⒉“走进小学”的主题正在火热开展之中,用于角色游戏的材料还比较缺乏,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投入到班级游戏箱,随时满足孩子们游戏所需。如果浩浩他们对这个游戏十分感兴趣,可以继续给予支持。
⒊和浩浩的父母沟通,关注孩子的游戏兴趣,可以利用休闲时间带领宝宝去住宅附近的小学仔细观察,熟知小学生的生活,用于游戏之中,提升游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