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私与善良 -- 人类的守护神
发布时间:2020-11-19 我是幼师我骄傲的演讲稿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小班教案我的幼儿园 自(我)私与善良--人类的守护神在幼儿园,你可以看见,一个孩子不时地打人,可转眼间,你又可以看见因为有孩子被打,他而愤愤不平。他一会儿野蛮,一会儿正义无比。幼儿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东西,应该是人的本性,自私与善良就是如此。如果幼儿手里有一点点东西,你问他要的话,他多半会拒绝,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但如果你说想要他带点东西给你,他多会很慷慨地答应。
每当孩子拒绝分享,妈妈总是感到特难为情,孰不知这种“自私”与善良一样,是人类的守护神。个人的理解,自私其实是个体的自我保护,而善良是人类对自己种族的保护(其实也反过来保护了个体)。一个人只要不是损人利已,如果只是不影响别人的自私并不是啥缺点,这是物种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先进性,而善良也不是什么我们所倚重那样高贵的品德,其实是与自私一样:物种进化中,对自己群体生存有益一种先进特性。
只有自己生存下来,才可能谈到为群体的生存做出贡献,因此自私是优先于善良的。但不能没有善良,如果失去了善良,就成了损人利已,完全无视群体或种族利益。而群体的利益不仅是群体的,也是利个体的,两者相互存,因此善良一样是为个体生存服务的。自私与善良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具有同一性。
如果家长了解这种关系,了解自私与善良的意义,我想就不必为孩子有时不愿意分享而纠结。
当然,人类的社会性,对善良有着必然的需求,但社会的复杂性,要求个体要有自我保护能力。因此,成人对孩子的教育,不可因为道德观念而无理批评孩子的自我(私),当然也不能放纵孩子,让孩子发展得过于自我而失去了社会性。也就是说,自私与善良虽是同一性,但又是一对平衡体,应该让它们形成一种健康的关系,不要偏袒一方,不要抑制一方,让它们平衡发展。
在我理想中的学校,一直想开设一门课《自我科学》,就是要想孩子们如何学会真正关爱自己(而非关爱别人)。当然为了要到达自私与善良的平衡,学校应该有一种“互相关怀”的家的氛围,这样让这两种天性同时平衡健康发展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雨果也曾说过,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在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善良无疑是一种重要的美德,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但现在,这种品质无疑也正在慢慢消失。在这个人心浮躁、追求物欲的年代,善良成了?傻子?的代名词,所有的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傻子"?,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能吃亏",也正是如此,孩子之间一些无关紧要的打闹变成了家长之间的战争,而"吃亏是福"也变成了一句废话、一个谬论。
曾经做过一个兼职,一个车展专门为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儿童游乐室,里边有各种各样的玩具供孩子们玩耍,家长也可以趁机休息或者去试驾,而我就在这里带着孩子们一起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免费开放的地方,家长们的表现真的是让我惊讶万分!
记忆最深的事情有两个:
1、游乐室里专门为孩子提供了海洋球池,很多孩子在里边玩,打打闹闹的,有点小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况且海洋球质地柔软并不存在会把孩子打伤的问题,有个孩子拿球扔的时候不小心打到了另一个孩子,距离并不远,我也肯定,一个球的重量再加上这一点的距离并不会给那个“被打”的孩子造成多大的伤痛,然而“被打”孩子的父母却不依不饶,非让自己的孩子还回来,孩子拿着妈妈递过来的球,手足无措,这时候“打人”孩子的家长也不愿意了,两个家长就吵起来了……
2、游乐室里为孩子们准备了沙画,孩子们可以在里边画画,画完的可以带走,许多家长说在这不方便画,跟我们工作人员要材料回家画,拗不过他们,就改成每个孩子发一个,后来碰见了一个家长,让我发现,这是世界还真是无奇不有,她领着一个孩子来的,孩子的手里已经发过一个了,但是那个家长一直胡搅蛮缠让我再给她两个,我说一个孩子只能有一个,你家孩子已经有了,就不能再给了,她就说,别的孩子怎么都有好几个,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一边说着一边指着我,那个野蛮啊,看的我还挺害怕,然后自己就去装材料的箱子里边拿,真是无语了啊,中国人贪小便宜这个毛病啥时候能改啊……
其实我们在生活当中,这种事情也是随处可见的,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有这样的父母,孩子的善良从何而来?如果一个世界没有了宽容和谦让,那将是多么可怕!
我们呼吁:教我们的孩子做个善良的人吧,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世界也不再冷漠!
我爱麦兜--他不是蠢,而是太善良
导读:在大人看来,麦兜这个小孩子实在太蠢,甚至可能致商有问题,在这个时代没有竞争能力,不过谁知道呢?或许就好像电影那样,麦兜长大,他的缺点就会成为这个世界上已经稀有的优点,于是他自然会与遇到欣赏他的人。
走进电影院,发现看“麦兜响当当”的原来大部分是成年人。从春田花花幼稚园开始捧场,其实我们这些喜欢麦兜的大人,就是因为从麦兜身上看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矛盾,从麦太的身上,看到了揾食的甘难(广东话:生活不容易)。
而且,麦兜电影,不会展现奇迹,比如这次,麦兜上武当山学武,并没有在武林大会上有奇迹发生,就好像很多人期待的,突然成为了功夫熊猫里面的阿宝。麦兜还是麦兜,直肠直肚,不会说谎,脑子不懂转弯,而且有点懒,所以读书还是不断肥佬(不及格),但是手很巧,依然喜欢做一些在大人看来没有用处的东西,比如折个纸鹤给辛苦一天的妈妈。而麦太,这次去了内地希望能够像她所听到的那些奇迹一样,能够大展拳脚赚到钱,当然最终还是回到香港的大角嘴:原来安定才是最好。
在大人看来,麦兜这个小孩子实在太蠢,甚至可能致商有问题,在这个时代没有竞争能力,不过谁知道呢?或许就好像电影那样,麦兜长大,他的缺点就会成为这个世界上已经稀有的优点,于是他自然会与遇到欣赏他的人。
电影里面,教授给麦兜的智力报告写了这样一句话:他不是蠢,而是太善良。因为这个社会太功利,太现实,于是,善良便是代表了愚蠢,甚至不识时务。想到许志永的中国梦:
“我希望我们是个自由、幸福的国家。每个人不需要违背良心,只要靠自己的才能和品德就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一个简单而幸福的社会,人性的善得到最大的张扬,恶得到最大的抑制;诚实、信用、友爱、互助将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没有那么多烦恼和愤怒,每一个人脸上是纯真的笑容。”
而麦兜,因为他生活的地方,才让电影里面长大之后,那个安定幸福的生活成为可能,也能够说服大家,因为,只是依靠才能和品德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在很多地方,还是一种奢望。
陷入童话的善良小仙子
今晚给然然读到《魔法灰姑娘》的第七章,道过晚安为孩子关灯,回到电脑桌前坐了近半小时,却隐隐听到外面有哭声,循声找到孩子房间,发现然然正蒙在被子里放声大哭。
读书的时候就知道孩子在为童话里的主角感叹,一次又次地说“爱拉太可怜了!”却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续效应。
然然一把抱住妈妈:爱拉真的太惨了,她妈妈送她的最最珍贵的项链拿不回来了,咒语也会被海蒂知道的,海蒂是个坏孩子,她一定会让爱拉更难过的,我不要爱拉受那么多苦!
然妈轻声安慰:爱拉是个勇敢的孩子,她会战胜所有的磨难,咒语也会解除。况且,如果不受这些苦,后面怎么能显示出爱拉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呢!所以,然然不要担心,一定要相信爱拉。
在然妈的安慰下,哭泣仍然持续了近十分钟,直到睡神降临!
《魔法灰姑娘》讲的是小姑娘爱拉一出生便得到了仙女恐怖的礼物——服从,从此,仍何人只要对爱拉发出命令性的指令,爱拉都无法抗拒。之后,最最亲爱的母亲的去世,自私的父亲对爱拉毫无爱意的行为等等,让爱拉的生活陷入了磨难。
只读到了第七章,却已可以看出爱拉是个极具反叛性格的坚强而且善良的小姑娘,后面的章节,然妈想跟着然然一起读,所以没有去探究。
其实刚读没几页时,有点担心然然不大能听懂,特别是文中不动声色地表现母亲和厨娘的爱,父亲的自私,爱拉的叛逆……然妈不由自主地想做解释,到后来发现,完全没必要,因为然然都听懂了。
不知道明晚的然然重新陷入童话时,是否会坚强一些,会象爱拉一样勇敢,不管怎样,能在然妈相当不标准的川普阅读中轻易进入爱拉的世界,实在是然家亲子阅读的一大成功。
育儿心得: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育儿心得: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在心态上不苛刻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处事态度会更自如,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机会。
记得孩子刚出生时,朋友带着她刚两岁的儿子来看望我们。当他们进屋的瞬间,儿子可能不小心被门槛给拌倒了,我刚想给小朋友几句安慰,结果只听得朋友很严厉地对她儿子说:“跟地板道歉!”刹那间我整个人都呆在那里了。明明是儿子摔了个大跟头,不仅不给儿子安慰,还反过来让儿子跟地板道歉,哪有这样的道理?只见她儿子很委曲地站起来,还来不及拍拍双手,就嘟嚷着:“地板,对不起!”赶紧蹲下来给地板揉揉!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刚才的不小心,弄疼了地板。”妈妈接着说。于是刚站起来的小朋友立马又蹲下身子,伸出他那刚跌的双手来轻轻地抚摸地板:“地板,对不起,因为我刚才不小心,弄疼你了,对不起。我给你搓搓。”“这就对了。以后走路要小心,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明白吗?”妈妈的教育使我大开眼界。猛然醒悟,这真是一个好妈妈。
在我儿子刚来到人世时,朋友就给我上了好好的一课。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直以朋友的教育方式为榜样,不断地向儿子灌输着这种思维方式,让他在生活中处处给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从而使他从生活中能获得更多的理解。
在孩子幼小时,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可能成为蕴含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儿童教育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扩展为孩子的一个好习惯或坏毛病。我们所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那就是做个好人
充满人性的爱,本就自私
去年12月,我和她妈妈去批发市场买袜子,给香香买了十双粉色的袜袜,上面还有喜羊羊,香香那个时候就喜欢粉色和喜羊羊,我们想这袜子她一定会很喜欢的。结完账,妈妈忽然想起子子(第一个故事里的男主人公)来,就把其中两双粉袜换成了两双黑袜,准备送给子子。
回到家,妈妈把粉袜袜给了香香,香香果然开心的不得了,妈妈把两双黑袜子从中拿出来,对香香说:这两双黑袜子是给子子的,然后就收起来,准备到时给子子。
只是,料不到的是,没一会,香香就大叫起来:“我喜欢黑袜子,黑袜子好漂亮啊,我要穿黑袜子,我要穿黑袜子。”奇哉,之前的她根本就不喜欢黑袜子,颜色稍微深一点的袜子,都不要穿的。香香不停大叫,妈妈没有办法,只得把准备送给子子的黑袜子拿了出来,给她穿上。香香穿上黑袜子,可神气了,在地垫上走来走去的,美滋滋得冒泡,看都不看那些粉袜子。
第二天早上起来,妈妈给她穿黑袜子的时候,香香依然说着:
妈妈,这黑袜子好漂亮啊。
当然,过了这一天后,她又不爱穿黑袜子了。
黑袜子只剩下了一双,也不好送人,香香又不爱穿,这两双黑袜子,就只能孤零零地躺在储藏柜里了。
有一个智慧的妈妈,听完我这个袜子的故事后,跟我分享:
林老师,那天听完袜子的故事,回家的时候,想给儿子买他最爱吃的棒棒糖,正好那天有个小朋友***也在我们家,跟他一起玩,我一开始不假思索,就买了2个,准备一个孩子一个,忽然想起这个袜子的故事,我就留了个心眼,买了3个。到了家,我拿出来2个,对儿子说,这个给你,下一句“这个给***”还没有说出口,就一把被儿子抢走了,说“我都要,谁也不给”。我赶紧凑到儿子耳边,轻轻告诉他“妈妈还偷偷给你另买了一个.....”,话还没说完,儿子就乐了,一把把其中一个棒棒糖递给了***,“来,这个给你”。
真是神奇啊。
这位妈妈忍不住感叹。
林老师寄语:
这两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
是孩子自私吗?
你要这样认为,也没有错的,只是,爱本来就是自私的。
自私的爱就是: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不爱你的孩子,但是,你不能。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看不起你的孩子,但是,你不能。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批评责怪你的孩子,但是,你不能。
更加重要的是:
这个世界上,你可以爱别人的孩子,但是,一定要更爱你自己的孩子。
这个世界上,你可以喜欢别人的孩子,但是,一定要更喜欢你自己的孩子。
这个世界上,你可以对别人的孩子好,但是,一定要对你自己的孩子更加好。
同样,拿这个标准,去对待你身边的爱人,去对待你的老公,去对待你的老婆,去对待你的父母,去对待你的至亲好友啊。
要说爱,这就是爱。你非要说这是自私,那也可以,但是,人性就是如此,充满人性的爱,就是如此,除非你不要做人,除非你已经不是人。
这是为什么呢?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绝大绝大的不同的:
社会和家庭,是绝对绝对不同的。
这个不同就是:这个社会怎么样,不要管它,这个家庭,是绝对必须:
没有势利,没有分别,没有要求,没有期望......
没有指责,没有呵斥,没有命令,没有教训......
没有高下,没有尊卑,没有对错,没有好坏......
只有尊重,只有平等,只有顺应,只有接纳......
只有理解、只有付出,只有温暖,只有情感......
只有爱心、只有包容、只有宁静,只有安详......
只有彼此的心和心,紧紧在一起啊。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除此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绝大绝大的不同的:
外人和亲人,是绝对绝对不同的。
这个不同就是:
别人可以批评你的老婆,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委屈你的老婆,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抱怨你的老婆,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要求你的老婆,但是,你不可以。
否则,你和外人,有什么不一样?!人要你这个老公干嘛?!
反过来:
别人可以批评你的老公,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委屈你的老公,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抱怨你的老公,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要求你的老公,但是,你不可以。
否则,你和外人,有什么不一样?!人要你这个老婆干嘛?!
同样:
别人可以批评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委屈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抱怨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要求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否则,你和外人,有什么不一样?!人要你这个父母干嘛?!
可怜的孩子啊,你不要,也得要啊。
最最可怜的,就是我们的孩子了啊。
孩子可怜,难道我们自己不可怜?!
为什么,我们非得过这样的可怜加苦逼的生活呢?!
为什么,我们还非得让我们的孩子,同我们一样,过这样的可怜加苦逼的生活呢?!
还得加上一万个必须如此的理由!
有些东西,太可怕,也太操蛋了!
不管怎样,生存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只有一个字,叫做:
家。
所以,不要把社会上的那一套,拿到家里来,要说“爱”,这才是真正的爱。
不管怎样,生存还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只有两个字,叫做:
亲人。
所以,不要把对外人的那一套,拿到身边来,要说“爱”,这才是真正的爱。
你非要说这是自私,那也可以,但是,人性就是如此,充满人性的爱,就是如此,除非你不要做人,除非你已经不是人。
有很多人问我:要不要给孩子挫折教育?
我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挫折,外面的世界,到处都是挫折,在家里面,就不要给挫折了。在家里面,只能给爱,给无分别的爱,给百依百顺的爱,这样,生命才能有力量、有能力,去面对外界的风风雨雨。
有很多人问我:外面社会充满激烈竞争,外面社会充满欺骗虚伪,教孩子童真,教孩子纯净,将来在这个社会上怎么生活?
我的回答是:现在空气污染这么厉害,环境状态越来越差,为了适应这糟糕的空气,这污染的环境,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小就给孩子吃些毒药、毒品、毒气、毒垃圾......?显然不是啊。外面空气越不好,环境越差,越需要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她奠定壮硕的身体的基础。为了这个,在她越小的时候,就越需要给予最健康的食品,最健康的生长环境,扎实奠定她健康的身心基础,这样未来才更有能力抵御不良的侵害。
切记:外面的社会越乱,你的家庭就越要反着来。
正如外面的空气越糟糕,你越需要在家里面配一台空气净化器,外面的空气很好,你倒根本不需要在家里面配置什么空气净化器。
所以,如果真要学社会外界的竞争,那么,就去试着比比:每个家庭,其内在的宁静、幸福、和谐和自在的指数,谁更多,谁更好吧。试着比比:每个家庭的成员,彼此之间,给予的无分别的爱、百依百顺的爱,谁更多,谁更好吧。
所以,如果真要学优胜劣汰的竞争,那么,就朝把我们的孩子养成为纯真、自由、宁静、和谐的“天使”的方向努力吧,而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内心充满虚伪、压抑、破坏和紊乱啊。须知,任何时候,天使,都是最有竞争力的群体啊。
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这才是生命的真境界,这才是文明的唯一的标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