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孩子会自私,教育要引导

发布时间:2020-11-14

教育孩子笔记。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家长与教师之间要互相协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育儿观念:孩子会自私,教育要引导”,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育儿观念:孩子会自私,教育要引导

生活中时常会听到孩子说“这凳子是我的”、“我要一个人玩汽车”等等与之类似的话。不

少人由此感叹道:“现在的孩子多自私呀!”孩子为什么会如此自私呢?有人说,人的自私

是与身俱来的;有人说,人的自私是后天习得的。究竟谁是谁非呢?看了下面的例子就能明

辨是非了。

一个小孩在吃糖,一位阿姨问:“给我吃一块好吗?”“好的”,小孩边说边大方地把糖

递给了阿姨。可当这位阿姨把糖放进嘴里时,小孩哭了。

为什么这个孩子的前后表现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可以推测,在之前这都是成人逗孩子玩玩而

已,并不会把小孩好吃的真吃掉,而是说:“宝宝真乖,那么大方,这块糖还是宝宝自己吃

吧!”可见,人的自私是后天习得的,是由成人不正当的教育造成的。那么,如何进行正确

的教育呢?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指出:“儿童的道

德要逐渐涵养”。他还特别强调“儿童期是发展个人的最好机会。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

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速,养成最易,发展最快。”因此,我们要抓住关

键期,创设良好的氛围,逐渐引导幼儿形成互助、合作、分享的优良品质。下面主要就陈鹤

琴教育思想来具体谈谈:

一、让孩子享受真爱。什么叫真爱呢?真爱就是“爱”与“严”相结合,严爱相济。爱

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力量,爱是崇高的,无私的,有理智的,是孩子全面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但是,爱不是溺爱,陈鹤琴反对过分溺爱而姑息迁就,他指出姑息足以发展儿童的自私心。

如有的父母总是把最好的菜留给孩子吃,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就让他独享。久而久之,孩

子就会习以为常,把这一切看作是应该的,一旦别人吃了、玩了、碰了他的东西,他就会不

高兴,甚至是发脾气。在他心里只有自己,根本不会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俗话说:“严是

爱,松是害”,这是千古真理,是行之有效的育孩原则。因此,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但是严

格不等于严厉,更不等于体罚。陈鹤琴反对处处用成人的意志要求儿童,用成人的道德规范

儿童,他指出严管则会摧残儿童一切活动的倾向。如孩子不会念儿歌,老师和父母就大声训

斥,甚至数落他,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失去自信心,从而变得孤立封闭。因此

,成人必须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真正做到严爱相济,互相结合,让孩子享受到真

爱。总之,既要让孩子感到师长的坚强意志,体会到师长所坚持的正确原则,在坚持原则中

又亲切又关爱。做到严中有爱,爱中寓严。

二、让孩子喜欢合群。陈鹤琴认为:“凡人都喜欢群居的,幼儿、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

了。2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5-6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既然孩子有这样的心理特点

,成人就应创造条件让孩子的乐群心得到发展。

要孩子喜欢合群,唯一的办法是给他们创造一个群体环境,让孩子在群体活动中,品尝与玩

伴合作的各种滋味。对于2岁以前的孩子,他的玩伴主要是大人。因此,大人应多抽出时间

与孩子一起玩,做孩子游戏的伙伴。2岁以后,孩子逐渐开始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但是他们

都各自玩自己喜爱的游戏,偶而望望别的小朋友,可是还不会一起玩,这是孩子社会交往能

力初步发展的时期。成人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引导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到3岁以后

,孩子开始喜欢同小伙伴一起玩。4岁以后,孩子之间逐渐形成了小团体,一起玩的能力增

强了。到5-6岁,孩子在一起玩的游戏中集体精神加强了,同时也形成了某种固定的交往关

系。因此,对于3岁到5、6岁的孩子,成人要采取放手政策,让孩子自己寻找伙伴,并根据

孩子的性格,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参与群体活动,尤其是对性格孤僻的孩子更要有目的地鼓

励他进入群体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成人不能回避孩子之间的矛盾,要教孩子学会自己解决

矛盾。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群体活动中学会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合作与分享,让孩子体验到

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促使孩子的乐群心得到发展,成为喜欢合群的孩子。

三、让孩子学会爱人。陈鹤琴指出:“一个成人的情绪表现,有许多都是由他幼小时代情绪

生活来决定的。”因此,从小让孩子学会爱人是非常必要的。爱是一种特殊的内心体验。

爱的情感和其它情感一样,都是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

1、要让孩子爱人,首先要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热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抚养者,父母为了孩

子的健康成长,历尽艰辛,付出了伟大无私的爱,孩子在这溶溶挚爱当中长大成人,便产生

对父母的依恋和热爱。父母可以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 劳动节等特殊的节日让

孩子体会父母的辛劳,强化孩子热爱父母的情感。父母还可以抓住具体事例进行训练,使孩

子心中有父母,有他人。比如妈妈生病了,大人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知道,妈妈哪里不舒服

,需要些什么帮助,并让他为妈妈做一些小事情。这种训练,可让孩子学会关心父母的病痛

冷暖,体会父母的喜怒哀乐。

2、要让孩子学会爱人,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孩

子不是从理智上,而是从心灵里理解别人的痛苦时,我们才能放心地说,我们在他身上培养WWW.YJs21.Com

起了最重要的情感——对人的爱。”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可以通过文艺

作品的感染,如让孩子听雷锋小时候的故事,激发他们对雷锋的同情心及敬仰之情;也可以

通过孩子在生活中直接的观察和体验,如体验亲人患病时的痛苦,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

小昆虫小动物受伤害后的痛苦挣扎等,在这种环境的刺激下,促使孩子出现移情、同情,而

后主动地表示爱怜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要让孩子学会爱人,还必须创设良好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教师之间、亲子之间要互

相尊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要树立情感丰富健康完美的师长形象。陈鹤琴指出:“这个

模仿心,青年老年亦有的,不过儿童格外充分一些。儿童学习言语、风俗、技能等等,大大

依赖这个模仿心。”所以师长必须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

学会爱人。

一个享受真爱,喜欢合群,懂得爱人的孩子是不会自私的,对于自私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教

育也一定能得到改善。社会需要不自私的人,因为只有不自私的人才能和睦相处、协手共进

,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的几点做法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的几点做法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宝,家中的小皇帝。我家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我认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引导。现在就谈几点本人引导孩子的做法:

一.让他感到家的温暖。我和老公有空时经常陪他一起做游戏,一起运动,让他感到幸福。同时让他经常和别的小朋友交往,鼓励他在学校积极参与一些集体活动。

二..让他明白帮助别人是件非常快乐的事,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他懂得应该怎么做,在他表现良好时给予足 够的表扬。

三.帮助他形成正确的意识,幼儿时期是自控力较差的时期,当我孩子做错事时,我就告诉他“你是个好孩子,你不能做”,让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四.帮助他形成自理能力。惰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在幼儿时期则表现为依赖性。明明自己能够做的事就是不想做,由父母代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理能力。所以时常对他提出一些要求,鼓励他自己完成,对完成好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好的,给予帮助让他迎头赶上,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总之,我认为教育孩子要通过正确的家教理念为指导,以平常心对待孩子,重视做人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质。最后,愿天下父母都能自觉担负起养育和教育子女的责任,把我们的下一代培育好,教育好,这是家庭的幸事,也是国家民族的幸事。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有感恩之心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有感恩之心上周六在公车上遇到那么一幕,如此平凡的一幕,却又如此感人的一幕,又是如此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幕。

从XXX站下车的乘客有那么的两三个,可上车的乘客却是那么多。车上原本站着的那个约10岁的小男孩,见乘客下车有座位可坐,便坐下,而原本站在其身旁的母亲则往车厢后面走去。刚上车的乘客中有一位是孕妇(其肚子大得已有点规模),跟随其后的是一位抱小孩的年轻母亲。待乘客打完车卡后,公车再次启动,这时一位头发斑白的老爷爷站起来,伸手拍拍那位孕妇的肩并示意让其坐自己的位置。孕妇道谢后便坐下,孕妇坐下后于是让那抱小孩的母亲把小孩给自己帮忙抱着。在我站着的旁边也有一位老人(估计这位老人是小男孩的爷爷),只见他在那小男孩耳边低语着,可小男孩不为所动。没过一会儿,老人便站了起来,把自己的座位让给那位白发老人。这时,白发老人说不要紧,但黑发老人说:"我觉得你应该比我大,你坐吧。"白发老人说:"我快80岁了。"黑发老人说:“我快70岁,你比我年长,你坐吧,我站着。"打量了一下这两位老人,白发老人虽然年长,但体格比黑发老人好,看起来挺硬朗的,而黑发老人则比较廋削,看起来有点孱弱……

这么一幕,让我联想到很多,如今大多小朋友都是独生子女,且多是娇生惯养,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尊老爱幼。加上年轻一代的父母不懂得如果更好的引导小孩子,只知道一昧的溺爱着自己的孩子,一心只想着给孩子最好的,可往往忽略了给孩子最好的其实是一颗感恩的心。当一个孩子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去学习,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去生活,我想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幸福。

而最值得我们敬佩的是老一辈的那淳朴的思想,从他们身上我们仍能看到儒家思想的礼让谦虚与孝悌。我想他们才是我们后一辈人学习的好榜样。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按时入睡有妙招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按时入睡有妙招

宝贝儿,早上好,该起床了!每天早上,幼儿园及以上年级的小朋友是不是都是这样被叫醒的呢?在儿子上幼儿园时,基本不太需要早起,只要正常入睡一般第二天早上都是可以起得来的,并且幼儿园里大多都安排得有午睡,想保证孩子的睡眠充足还是很容易的。

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也是到了贪玩的年龄,如何让孩子按时入睡和起床就成了一件让家长纠结的事儿。一般来讲,孩子受家长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家长有晚睡的习惯,那孩子自然乐得玩个畅快,但是如果孩子睡眠不好,势必会影响第二天上学的课堂听讲的。长期睡眠不好的孩子会比较爱动,在学校的学习质量不好成绩也会上不去,并且对身体健康也是极其不利的。

说说让孩子按时入睡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想让孩子晚上能按时入睡,家长最好先养成和孩子一起早睡的习惯,最晚21点也要上床休息了。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孩子一个人回卧室睡觉,而家长不是在客厅看电视就是玩电脑,自然让孩子分心,不能踏实的入睡了,家长能以身作责是比较重要的。不能只安排孩子一个人的作息时间,最好全家的作息时间是一致的,只要是没有需要加班的工作去完成,可以规定家庭入睡时间是一个具体的时间,20点半或者21点都是可以的。其实孩子一般比我们成人都入睡得快,家长也可以等孩子睡着了后再起床惬意地看电影看电视或玩游戏了,嘿嘿。

我的经验是在晚饭后,早点儿安排完洗漱,然后上床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讲讲故事进行亲子阅读,注意,最好是在床上看书讲故事哟。在20点半时按时关灯,让孩子在床上躺好,多数时候可以有个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躺在床上陪着他谈谈心聊聊天儿,也好对他的心里动态进行很好的了解,从而进行引导,这一点其实真的很重要,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是愿意和你说出心里话的,在和孩子互动聊完了后,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睡眠状态。

为了避免因聊天提高孩子的兴奋度,家长还是需要掌握好聊天的分寸和态度的,语气一定要温柔轻声平淡,不管孩子和你讲什么,都不要太激动和太大声,否则就会把睡觉的气氛给破坏了。大概聊了10分钟左右时,可以提醒他该睡觉了,或者家长说自己困了该睡觉了,孩子没有被勉强的感觉,就会顺从的入睡了。如果和孩子聊天互动完了后,家长不想一起入睡,可以送孩子几个晚安吻,留孩子一个人在床上睡觉就好了。时间长了,让孩子按时入睡的好习惯就养成了。

育儿观念:爱孩子要学会锻炼孩子


育儿观念:爱孩子要学会锻炼孩子

俊俊是我班出了名的小帅哥。记得刚入园时,懵懂的他对我是连打带踹,还拽坏爱红主任的项链。两个月来,经过我们的爱心教育,他变成了既听话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

每次入园时,我都要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在家中的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并改掉孩子的不良习惯,更好的达到家园共育。记得有一次,骐骏的妈妈对我说:“老师,幼儿园门口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大爷说我家骐骏面黄肌瘦,有这样那样的病。本来骐骏就特别爱生病,几乎每个月都得输一次液,听老大爷这么一说,我心里还很难受。我笑着说:“他是不是不好好吃饭?”“那可不,每次吃饭都是我们追着喂,到现在连筷子还不会用呢!实在不吃的时候我就把零食都给拿出来,让他挑着吃。孩子不听我们的话就听老师的,老师,您帮我说说他吧!”我很幽默的说:“必须的!

我暗想: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能独立进餐了,俊俊也不能例外,一定要让他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于是,我和骐骏妈妈协商首先掐掉孩子的各种零食,其次,我开使了育人计划。区域活动时,我每次都把《泥球喂奇奇》的材料让他来操作。一开始,我让他用勺子来喂,等他用勺子的能力越来越熟练了渐渐地用筷子来喂,并鼓励他:骐骏真棒,能把奇奇的小肚子喂饱,奇奇需要丰富的营养长高个子,还会变得越来越聪明。那骐骏呢?是不是也要用自己的小手喂饱小肚子,这样丰富的营养才会跑到你的身上去呀!骐骏也会长高个子更帅更聪明的。骐骏眨着小眼睛看着我说:“老师,我以后一定自己吃饭,我要长高个子,要聪明。”事后,我还和奇骏有个约定,每次入园时,都要摸摸他的小肚子是不是吃饱了,只要吃饱了,就奖励一朵小红花。

其实,我觉得 爱孩子就要学会锻炼孩子,作为家长或老师,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的人生,哪怕时常摔跤,我们也只需要远远看着,在心里为他喝彩加油。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观念。

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伟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很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学习上生活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将良好行为的培养却置之一边不顾,对孩子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让他多学点东西,其它方面无所谓。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间接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抓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1、在实践中锻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良好行为形成的关键。由于观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对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仍采用婴儿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给学龄儿童穿衣,洗脸,喂饭,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加顽固。长此下去,将会造成儿童的懒怠,骄横甚至无能。良好行为习惯又谈何实现。

2、培养应该持之以恒。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思想上比较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教导孩子,这与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际、同伴、集体中,学会独立饮食、睡眠、盥洗、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讲明道理。讲道理是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幼儿时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令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闹僵。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准”“不许”,要多从正面引导,对他的不良行为避免批评引导,而应该直接告诉他:你应该……比如家长在发现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应该告诉他抢别人玩具是不对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别人借,或者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让他明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争抢吵闹是不对的道理。作为孩子自身来讲,道理听多了,良好的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所以家长对孩子要以积极鼓励表扬为主,消极批评只会使孩子灰心丧气。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三岁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励表扬。例如:妈妈看见孩子摔跤了,不要急着把他扶起来,可以马上说:“宝宝真勇敢,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也不哭。”本来孩子也许会哭,可听了妈妈对他的鼓励,也许会自己从地上爬起来,也不会哭鼻子了。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对成人的评价很敏感,有强烈要求被表扬的愿望,这就要求家长的表扬鼓励要适当,不能给孩子乱戴“高帽子”,让孩子对其行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这样,逐渐他就会认为表扬是应该的,不表扬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表扬而养成做假或讨好的行为。表扬主要应该表扬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点,克服困难等。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说出好在哪里,让他有所遵循和发扬,适当的表扬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5、非语言信息的影响。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由于非语言信息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为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如: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等,同时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积极强化的作用,孩子在效仿父母的良好习惯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所谓“身教重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

对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语言刺激,来减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冷峻的目光较长时间的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羞愧,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

三、注意环境的作用。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阶段,固有认识和行为习惯比较少,因此要培养孩子建立新的、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就比较容易。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资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孟母择邻而居,历代被传为教子佳话。

其次,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育儿观念:正确引导孩子懂得分享


对于儿童来说,东西没有“你的”、“我的”、“我们的”分法,只懂得“我的”,尤其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好的东西就是该“我的”。儿童这种“拥有”的概念是正常的,也是日后通往共享必经之路。必须让孩子懂得所有,她才能学会分享。

一。大的应该让着小的

小宝贝总想向大一点的宝贝看齐。比如姐姐在玩球,一旁的小弟弟一定也闹着要一个球。不管姐姐手里拿着什么,哪怕小宝贝本来根本就不感兴趣的任何物品,他都会要求要有个同样的东西放在手里。大多数的妈咪可能会告诫姐姐将手里的物品让给弟弟。其实这是不公平的,如果这个小姐姐是个敏感的孩子,她会怀疑父母对她的爱,她的心会因此受到伤害。而小宝贝在这样的宠爱中也学不会分享的技巧。

二。抢走宝贝手里的玩具

当小宝贝之间因为玩具而起争端的时候,千万不要抢走一个宝贝的玩具交给另一个大声哭闹的宝贝。妈咪的这种方式无异于在向宝贝传达某种错误的观念,它会让宝贝觉得只要哭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只要动手去抢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这种方式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三。强迫宝贝轮流玩

强迫宝贝轮流玩是父母教宝贝学习分享最常见的策略之一,但是,小宝贝们常常在别的宝贝刚刚把玩具拿到手的时候就急于将玩具夺回来。对于3岁以下的宝贝来说,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时间的概念,因此轮流玩仍然不是有效地解决宝贝之间争端的好方法。

四。强迫宝贝分享

当妈咪将宝贝手中的玩具拿走给另外的小宝贝玩的时候,宝贝会有什么感受呢?假定你在办公室,老板突然过来抢过你的笔记本电脑并将它交给另外一个同事,你会对老板感激涕零,并且心甘情愿与你的同事分享吗?同样的道理,强迫小宝贝与小伙伴分享他的一切对宝贝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家园共育《育儿观念:孩子会自私,教育要引导》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的几点做法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的几点做法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宝,家中的小皇帝。我家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我认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引导。现在就谈几点本人引导孩子的做法: 一.让他感到家的温...
    2020-10-15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有感恩之心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有感恩之心上周六在公车上遇到那么一幕,如此平凡的一幕,却又如此感人的一幕,又是如此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幕。 从XXX站下车的乘客有那么的两三个,可上车的乘客却是那么多。车上原本站着的那...
    2020-10-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按时入睡有妙招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按时入睡有妙招 宝贝儿,早上好,该起床了!每天早上,幼儿园及以上年级的小朋友是不是都是这样被叫醒的呢?在儿子上幼儿园时,基本不太需要早起,只要正常入睡一般第二天早上都是可以起得来的,...
    2020-10-14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爱孩子要学会锻炼孩子 育儿观念:爱孩子要学会锻炼孩子 俊俊是我班出了名的小帅哥。记得刚入园时,懵懂的他对我是连打带踹,还拽坏爱红主任的项链。两个月来,经过我们的爱心教育,他变成了既听话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 每次入园时,我...
    2020-10-19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
    2020-08-10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的几点做法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宝,家中的小皇帝。我家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我认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引导。现在就谈几点本人引导孩子的做法: 一.让他感到家的温...

2020-10-15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有感恩之心上周六在公车上遇到那么一幕,如此平凡的一幕,却又如此感人的一幕,又是如此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幕。 从XXX站下车的乘客有那么的两三个,可上车的乘客却是那么多。车上原本站着的那...

2020-10-2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引导孩子按时入睡有妙招 宝贝儿,早上好,该起床了!每天早上,幼儿园及以上年级的小朋友是不是都是这样被叫醒的呢?在儿子上幼儿园时,基本不太需要早起,只要正常入睡一般第二天早上都是可以起得来的,...

2020-10-14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爱孩子要学会锻炼孩子 俊俊是我班出了名的小帅哥。记得刚入园时,懵懂的他对我是连打带踹,还拽坏爱红主任的项链。两个月来,经过我们的爱心教育,他变成了既听话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 每次入园时,我...

2020-10-19 阅读全文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

2020-08-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