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庭教育小述

发布时间:2020-11-13

家庭教育。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小述”,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家庭教育小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但想要孩子成龙成风,家长需要有新的家庭教育理念,需要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需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首先应该做一个有修养的家长。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待人接物,长幼有序。在家里要孝敬孩子的爷爷奶奶,让孩子知道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上要遵守公共道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育孩子不要在同学中去比阔;要让孩子有羞耻感,同时,要知错必改;要养成团结协作的好习惯,在社会上乐于助人。

教育孩子,应该做个有原则的家长。做人做事要有原则,处理原则性问题时,对待孩子语气要和缓,语言要坚定:这个不行,但是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教育孩子,就应该做一个有进取心的家长。要教育孩子“勤”字当先,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进步;要教育孩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要逃避责任;要鼓励孩子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遇事不人云亦云,而是多动脑筋,拿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Yjs21.CoM

教育孩子,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宝贝。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无声的拥抱,一次眼神的交流……故事中往往蕴含着更多的道理,爸爸妈妈要陪同宝贝阅读、交流、分享故事。

教育孩子,就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建立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不要动不动就以家长自居发号施令;在发现孩子的长处时要及时表扬,相反,在发现他的行为规范出现偏差时,要及时批评;要杜绝言行不一致的事情,如自己邀人在家里打麻将,却叫孩子关起门来做家庭作业,效果怎么会好?

智慧是从光辉中流淌出来的一种能量,家庭教育极其重要。在爱的感召和教育下,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相信孩子会在家庭教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幼儿园家庭教育小知识


幼儿园家庭教育小知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当前,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成为每个家长迫切关注的问题,但大多数家长往往缺乏科学的教子方法,他们仅凭个人的直觉和某些传统经验来施教,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误区,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换一个新的思路,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走出宠爱过度的家庭教育误区。

家长们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如: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便问:“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之后有去找了老师……真是可悲啊!家长这么“爱”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父母的爱心固然可钦可佩,但是父母们应该好好想一想,这样“爱”孩子,后果会怎样呢?作为父母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还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的孩子在上小学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学校伙食差,孩子身体渐渐瘦弱,保育员建议刘少奇把孩子接回家住,但被刘少奇拒绝了。他说:“孩子只有留在艰苦的地方,才能受到锻炼和考验。”由此可见,老一辈革命家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一种真正的爱,希望家长们在借鉴的基础上,对幼儿爱得适当,爱得合理,爱中有教,教中有爱,这样才能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

二、走出智力第一的家庭教育误区。

把幼儿培养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广大家长辛苦劳作的精神寄托。但是,不少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偏重智力因素,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对制约其成长的其他因素则很少过问。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有出息,才能出人头地,于是整天让三、四岁的孩子背唐诗、背宋词、认汉字、算加减,扼杀了幼儿爱玩的天性,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智力是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家庭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结果可想而知。相反,若能从全面发展入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等,如: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幼儿相信自己的力量,并予以表扬和鼓励;当幼儿在做某件事情、因其他原因半途而废时,就应及时地给予督促、鼓励,使他们坚持把事情做完做好;在游戏中让幼儿担任某些他们不喜欢的角色,以使他们的行为服从集体要求等等,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正常智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没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种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家长应该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天地和活动场所,并进行热心的鼓励。因为兴趣、自信是进步的动力。即使幼儿没有超常的智力,只要有较好的心理品质,将来也可以成才,反之,将来有可能无所建树,甚至成为“废品”。作为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就必须在培养幼儿智力因素的基础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这样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受到了科学的家庭教育,他们将会受益终生。

三、走出氛围不良的家庭教育误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庭教育的另一个恼人的问题是,一方面家长们希望孩子成才,而另一方面家庭的氛围却不利于孩子成长。如:有的家长经常搞窝里斗,闹家患,打离婚,给幼儿的心灵造成创伤;有的家长则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做买卖赚钱,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甚至在孩子面前也不检点自己的行为……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形象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许多幼儿的性格、作风、行为习惯之所以很像父母,遗传并非起决定作用,而主要是从父母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幼儿平时是很善于模仿的,他们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还比较差,只要是父母和老师说的或做的,就认为是好的、对的、美的。他们每天都在用最精细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和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学。于是,父母便成了他们学习的示范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像一张张生动形象的图谱一样展示在幼儿们面前,幼儿从中模仿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是非标准、善恶观念和行为习惯。所以,有人也把这个时期的教育称为“图谱教育”。如果父母在各方面的表现是良好的、适当的,幼儿看得见,学得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健康地成长起来。否则,正如鲁迅所指出的:“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

家庭教育:小乌龟诞生记


小乌龟诞生记

陪伴儿子的日子总是有很多的惊喜与期待。不期而至的很多偶然,也总会为我们的生活平添几分小小的乐趣。

前些日子的一个傍晚,母子俩学完钢琴,一前一后,走进家门。儿子神秘的把一个装着土的长方形盒子放在桌子上。

紧接着,又转身跑到我跟前,说道:“爸爸,爸爸,我们在家里孵化小乌龟吧。”儿子顺手指向那个神秘的盒子,“这里面有两个白色的乌龟蛋,我们把它们埋进土里,然后浇水,就会有小乌龟出来了。”

我像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感觉一头雾水。

“淇淇妈妈,好厉害啊。自己从网上买来乌龟蛋,和淇淇一起按照店家的指导操作。最后,竟然孵出了小乌龟。这是淇淇妈妈送给儿子的小礼物。”妈妈补充道。

哦,原来如此啊。那我们就一起期待这次充满神奇色彩的小乌龟诞生记吧。

小小的龟蛋,大大的盼望。

自从这两枚龟蛋来到家里,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多了一份牵挂和盼望。儿子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小盒子前,看一下小乌龟是否破壳而出?是否在微笑着朝他say“hello”?

孵化过程,需要一份细心和耐心。按照孵化小乌龟的方法,我们定时定量向孵化土里喷水。喷水,也是孵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喷水过多,龟蛋容易长毛;喷水太少,龟蛋又容易干瘪。两种情况的发生,都会直接导致孵化的失败。

为了进一步确定我们的孵化方法是否正确,我开始搜索相关知识,并了解到乌龟的性别不是天生决定的,儿时后天孵化周期和温度温度有关系呢。当温度在23~27℃时,绝大部分稚龟呈雄性;而当温度在30~33℃时,绝大部分稚龟呈雌性。

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从这次体验中又受益匪浅。而生活中的惊喜,总在你不经意间悄悄来临。

这天清晨起床,我发现盒子里空有一个裂开的龟壳,小乌龟却不见踪影。我知道,小乌龟诞生了。我环视一周,发现了躲在阳台一侧,独自悠然自得的这个小家伙。于是,我轻轻叫醒了儿子,告诉他小乌龟已经孵化出来了,但是又逃跑了。

儿子一个翻身就从床上奔了过去,投入到寻找出逃小乌龟的环节中,美好的一天随之开启。

小乌龟诞生记,第一个生命已经到来。儿子,在这漫长等待的日子里,你的心里是否也经历了欢喜、盼望与着急、担心等一些列复杂的情绪变化呢?

这次有趣的小乌龟孵化体验,让我们彼此都再次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神奇,也明白要更加珍惜现在每一天的时间。

你若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你一同荒废。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咨询实录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太太领着孙子经过,大家像狗狗遇见了包子般激动,可没料到她是个一心想诉说不幸的“祥林嫂”,孙子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幼儿园时被旁边孩子砸到一板,因此现在吃不好、睡不好、学不好……搞了半天,她最需要的是理解,老师只得在那里充当听众。

我在旁边无聊就和那孩子说话,问问他平时的生活与学习、兴趣与爱好。说实话,那孩子的额头非常扁平,牙齿大而外突,看起来智力应该不太好。但与他交流中发现他表达挺流畅,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说话也很有条理,爱好还不少,象棋、数学、轮滑,言语之间都带着些小自信。目前最困扰他的是英语和作文,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单词老默错,作文也写不出来,所以很自卑,认为自己的脑子比别人笨。

我告诉他:你喜欢下棋说明你的逻辑思维很好,所以数学之类你会觉得很喜欢;你爱轮滑,说明你肯定很喜欢运动,运动的孩子反应会更灵敏,而且身体会很棒;说到英语背不出的问题,我给他举了个例子:我们办公室有个老师在中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别人政治问题都默不出,但她每次都能得一百分,大家只羡慕她记性好,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是回家花了功夫背的,别人花的工夫没有她多而已。你默不出,只能说明你下的工夫还不到。再说作文,我说只有多看书才行,他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多好!我问他现在都看什么书,又不喜欢看什么书?他说老师规定的书有些他就不爱看,我让他举例,他说像《红楼梦》,其它中国的三大名著他都喜欢。哈哈,我说我也不爱看,尽管显得很没文化,但我说的是真话。为什么人家说好我就一定要喜欢呢?他明显松了口气,我建议他,想让写作文变得简单,不妨试试写博客,反正我们学校每人都有,每天一有感触就写点,不管是多是少,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写出来。以前我也不会写,随便写点什么都特别累,后来我也一直写博客,现在就觉得不难了。你在写的时候肯定会思考怎么把话写通畅、如何使语法结构的正确,经常写写改改,你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提高的。他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对他刮目相看,这样的孩子能有多大问题?

他的奶奶终于结束了诉说,站到了孩子后面。我对他奶奶说:“你孙子挺聪明的!”“是吗?我觉得他脑子不好,记性不好、说话表达不清楚。”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其实他的家长老觉得自家孩子不如人,一直在灌输他脑子存在缺陷的想法,而这缺陷是幼儿园时留下的伤害,所以一旦在学习上有了障碍,他们就把一切都归因于此。我对他奶奶说:“其实你孙子一切正常,脑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表达也挺流畅,你们以后要多给他鼓励,你不能要求你的孩子是孩子当中最聪明的,但他没有问题,至少通过努力他是可以做到的。”“没问题啊?”老太太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孩子坐着还不愿走了,我说该跟奶奶回家了,他说喜欢和我聊天。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因为你会说我好,他们总说我不好。

挺有感触的,家长总是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希望能超过别人家的,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现实总是比较残酷,往往一个正常的孩子都被批评笨了。而我拿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讲给他听,给了他最直接的启示,原来老师也和他有过一样的烦恼,于是他就不会有被边缘化的无助感。给家长信心与理性,给孩子自信与动力,这很重要。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对家庭教育进行模式分析,因为分析视角的差异,家庭教育模式的类型也存在差异。以教育意识为核心,家庭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家长、孩子都有明显的教育意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具有明显的教育子女的意识,孩子也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具有被教育的意识。这种家教模式具有教育意识性强的特点。家长的教育意识非常明显,具有很强的外露性,孩子能够通过聆听家长的话语、观察家长的表情、活动、动作等迅速、准确地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由于这种模式的教育意识性强,家庭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明确,家长能够迅速地向子女传情达意、实施教育,这种模式深受家长欢迎。不过,由于有的家长素质低、教育方法不当、子女逆反心理及亲子关系对立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模式的家庭教育容易引起子女的反感,教育效果有时反而不好。

第二种模式为家长有明显的教育意识,而子女没有意识到家长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这种模式的家庭教育表现为,为了培养孩子的某种品质使之获得一定的生活经验,家长特意组织、安排了某种活动或交往,使孩子置身于其中,通过子女的主体性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对子女而言,这种活动或交往是作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存在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家长特意安排、组织的,在活动或交往中,使孩子置身于其中,通过子女的主体性活动,达到教育目的。在活动或交往中,孩子发挥了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呈现既可以是家长刻意追求的结果,也可能是虽然家长有明显的教育意识,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子女没有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自然而然出现了这种结果。在这种模式中,家长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根据教育意图组织活动、创设情景,家长不能暗示或指导子女的行动,应该充分发挥孩子的活动主体性。

第三种模式为家长没有教育意识,而子女却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能主动接受教育。这种模式中的家长活动只是他的生活本身,尽管家长有时意识到自己的活动、言行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但是在活动中却没有以自己的活动、言行主动接受教育。从孩子的感受的视角观之,这种模式与第一种模式有些相似,不同点在于:在第一种模式中,孩子尽管领会到家长的教育意图,却未必买家长的帐,主动配合家长接受教育;而在第二种家教模式中,孩子能够主动受教育。如果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这种模式的教育效果,可谓“无意插柳柳成荫。”问题是孩子为何对家长无教育意图的活动产生错觉并主动接受教育?显然,在这种模式中孩子的活动具有自我教育的性质,他们出于求知、成长的愿望而把家长的生活赋予了教育的意图,当然家长自身素质、形象具有教育意义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第四种模式为家长没有教育意识,但是孩子往往在意外中受到教育。这种家教模式的特点在家长与子女的共同活动和交往中,家长没有教育孩子的意图,孩子也不认为家长在有意地教育他,但是孩子却受到了教育。显然,家长与子女的共同活动和交往,对家长而言只是家庭生活本身,但是对孩子而言却产生了家庭生活中的自我教育。

从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角度分析,第三、第四种家庭教育模式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因为家长作为“教育者”没有教育子女的目的性。尽管如此,这种家庭生活本身因为孩子的自我教育的存在使其具有教育意义,我们仍然把它归为家庭教育,目的在于使家长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增强家庭教育责任感。

二、几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进行说教,甚至以说教为唯一教育方法,其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对家庭教育模式的分析,以下几种家庭教育方法可供家长使用:

——身教法。这种家庭教育方法要求家长意识到自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认识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第一种、第二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组织、设计的活动本身受到教育,例如,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鼓动孩子去登山。而在第三、第四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的言行获得教益。因为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的身教更容易使行为规范具体形象化,体现出行为规范的可信性、可行性,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具有权威性,青少年以观察模仿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家长应该以身教为首要的教育方法。

许多家长常常进行言教,而忽视身教。家长不仅应该从身教的作用理解它的重要性,而且应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增强身教的自觉性。在第一、二种模式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具有教育子女的意图,此时,家长比较容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形象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注意进行身教;而在其它两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没有教育意识,这时家长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不容易做到注意自身形象进行身教。所以,家庭教育模式给家长以启示:家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家长无小节,节节皆楷模。从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看问题,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时时处处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意识到身教的重要性,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

——鼓励法。从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自我教育与发展都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应该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就第一、第三种家庭教育模式而言,由于孩子意识到或者错觉性地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所以孩子特别关注家长对他的态度。就第二、第四种家庭教育模式而言,虽然孩子没有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或者并不认为家长在有意地教育他,但是孩子还是能够感受到家长对他的态度。与孩子留意、注重家长对他的有意的态度相比,虽然孩子不太在意家长的无意的态度,但是家长的态度毕竟是他对孩子看法的真实流露,终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笔者提出:“没有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态度,只有不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家长。”

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家长应该容许孩子的不足、失败,从孩子令人不满的状态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向孩子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宽容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以使孩子从中获得鼓舞,不断奋进。有一个学生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家长看到儿子的考卷后,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这回你没有心理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你不是有病了吧?”他说:“没病。你想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呀,你不用担心再有别人会超过你,你只要往前跑,肯定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心里高兴起来。第二次,儿子考到第二十九名。第三次,儿子考到全班第十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只差九名了。”无论孩子成绩如何,这位家长都给予孩子以正面的鼓励。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他们特别需要家长的理解、宽容、尊重、鼓励,此时家长对孩子令人不满的现状的认识、态度,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发展。或进或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认识与态度,宽容、欣赏、鼓励使孩子获得信心、力量与进步,而苛刻、不满、打击使孩子自卑、泄气、退步。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苛求、不满、批评,而较少宽容、鼓励、支持,即使是孩子取得了进步,内心满意孩子的成绩,表面上也是不欣赏,担心孩子因此在此,笔者提出:“没不需要欣赏、鼓励的孩子,只有不去欣赏,鼓励孩子的家长。”

——经历法。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而言,他人的言教毕竟是一种间接经验,其教育作用终究不如孩子在亲身经历,实际锻炼中获的认识、体验那么深刻、有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却习惯于说教,而不重视孩子的亲身经历教育,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有一位小学生的家长反映,孩子早起磨磨蹭蹭,不急着起床、洗刷,提醒她上学要迟到了,也不管用。虽然多次给她讲早晨上学要抓紧时间的道理,也不见效果。如何才能让她早起有紧迫感,笔者给他提议,不要再提醒她、对她进行说教,顺其自然,有意地让她迟到一次,让她经历一次上学迟到、挨教师的批评,使她从亲身体验中认识到要遵守学校纪律、早晨要抓紧时间的道理。亲身经历法对于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及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有好处,不过有些家长却不愿意采用此法教育孩子。例如,很多家长舍不得让孩子进行吃苦教育、挫折教育,主要原因在于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护犊之情可以理解,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素质,需要让孩子去经历风雨,在亲身经历中成长。

让孩子接受亲身经历教育需要家长有意地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和交往,让孩子置身于活动和交往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在第一种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中,家长、孩子都具有教育意识,家长要组织、甚至要参与活动、交往。这种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需要孩子认同家长的教育意图,配合家长的教育安排,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家长以这种模式进行家庭教育,并不能保证孩子积极主动地参加所组织的活动与交往。例如,孩子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家长采用第一种模式教育孩子以培养孩子合群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孩子可能因为原有个性,不认同、配合家长的教育;孩子胆小,为了使孩子克服胆怯,家长采用第一种模式教育孩子,孩子可能因为胆怯会拒绝参加父母设计组织的活动。此路不通,另觅它途,家长可采用第二种模式来弥补第一种模式的不足。笔者的女儿有些不愿与人交往,平时告诉她多与人交往,结果事与愿违。一次,孩子在楼下让我把钥匙从窗户丢到楼下以便打开储藏室的门,结果我把钥匙丢到三楼窗外的空调上,女儿要我到三楼邻居家把钥匙取回来。我灵机一动,这不正是教育孩子与人打交道的好机会吗?我告诉女儿我正在炒菜不方便帮助她。要她自己去做这件事,女儿只好自己去了三楼。女儿回来后兴奋地告诉我她如何有礼貌地敲门、请求阿姨帮忙取下钥匙。第二种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要求家长创设一种看似无意的教育情境,让孩子置身其中,使其在独自的亲身经历中受到教育。

霸道任性的幼儿家庭教育“小妙招”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在幼儿园,老师发现有些幼儿霸道任性,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愿意做、不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争抢玩具,当自己的想法不能如愿时,又哭又闹等等。种种问题的出现,通过调查了解,这些孩子之所以在幼儿园有这样的表现,大致与家长忽视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疼孩子、爱孩子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度,爱过了头就会出现问题。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会改正过来,就是所谓的“树大自直”,事实真是如此吗?往小了说,不恰当地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伤害,往大了说对社会、对国家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言谈举止习惯的养成都受到父母的熏陶和感染。因此,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其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我总结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言传身教的影响

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切勿小视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有涵养的家庭教出来的孩子也是彬彬有礼、乐于助人的。文文是我们班一个小朋友,他既懂事又听话,有一次班里有个小朋友尿裤子了,老师正打电话让家长送裤子来,文文小朋友不声不响,把妈妈给他准备的裤子拿出来,准备给尿裤子的小朋友换上,老师真的好感动。后来经过家访了解到,文文家风很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四邻八舍都夸他们家人好。孩子在好的环境下,想不学好都难。相反,孩子生活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下,父母老吵架、说脏话、抽烟酗酒,孩子的性格一定会存在问题。曾经听一传统文化老师讲过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他有幸参加过一次中日夏令营活动,乘车时发生的一幕,让他终生难忘。中国的小朋友上车抢坐前边的座位,而日本的小朋友上车后,总是有秩序的从后边往前挨着坐,这位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就问后边的日本小朋友:“前边有座,你为什么要坐到最后边?”日本小朋友非常自然的说:“妈妈告诉我,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老师又问中国坐在最前边的小朋友:“你为什么要坐在最前边?”中国小朋友告诉老师:“妈妈说,坐在前边视线好,离司机近,发生意外危险性小。”都是同龄人,得到的都是妈妈的教育,言行差别如此之大,说明了什么?有人说十个好老师,不如有个好父母,强调的就是家长言传身教的重要。

(二)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名言历久弥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振耳发聩。几代人心目中的英雄雷锋,其精神影响了几代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新时代更需要乐于助人、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时代英雄。伟大的科学家,不图名不图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无私奉献;我们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为祖国为人民,不顾自己的安危,守卫着祖国。

他们都是孩子们的榜样,永远值得大家尊敬、爱戴、学习。家长应该为孩子确定榜样,经常用榜样的事迹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家长还可以用身边大家熟识的先进人物做孩子的榜样,比如前边提到的小文文就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小事不小,坚持把小事做下来,就一定会成就大事。

(三)正确的引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家长应该从孩子懂事起,教育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感。也许有人会问,小孩子有什么责任、担当啊?有一次,我到邻居家玩儿,她家小孩儿不小心被茶几碰倒了,孩子的奶奶急忙跑到孩子身边,又是拍打茶几、又是责备茶几,本来孩子一点儿事都没有,看到奶奶这样,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孩子的妈妈走到孩子身边,告诉孩子说:“你是会跑的,茶几不会动,你被茶几碰倒了,是因为你离茶几太近了,你离它远一点儿不就没事了吗?”的确,对于已经懂事的孩子,发生状况时,应该用事实教育他,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为孩子推卸责任。如果像孩子奶奶这样宠孩子,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孩子,只会推卸责任,不会有担当。而这位妈妈就做的很好,她用事实教育孩子,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做错了,这就是担当。以后再做类似的事情他就会注意,这就是责任感。家长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不能忽视。

(四)重视与老师的沟通配合

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家庭教育就能做好的,还需要与学校教育配合。事实证明,幼儿园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同样,家庭教育要想达到理想的目的,必然离不开老师的配合与支持。我班有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大家都很喜欢他。不过这孩子不喜欢动手,遇事总想让别人替他干,吃饭之前对老师说他不会吃,午睡前对老师说他不会脱鞋,起床时说他不会穿鞋等等,总之就是不想动手。经过了解,原来孩子在家,爷爷奶奶照顾的无微不至,包办的事情太多了。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根据问题实际达成共识。在家里,爷爷奶奶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幼儿园老师总是鼓励引导他,“你先试试吧!”“你一定可以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增强了,饭好好吃了、鞋自己脱自己穿了、各种活动也积极参加了,家长更是高兴,多次对我们表示感谢。正所谓家园共育,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意的问题

1.教育好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要有坚持不懈的耐心,不能因为工作忙而放松对孩子的教育。

2.家庭教育还需要全家人的配合,切忌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有管教孩子的,有袒护孩子的。

3.在引导孩子的时候,方式方法很重要,要用事实说话,避免空洞的说教,要语重心长,百教不厌,不能大声呵斥训教,不断给孩子树立信心。

四、取得的成效

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再有幼儿园教育的配合,之前存在不良习惯的孩子,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孩子努力尝试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也不再那么任性自私。

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好的品德就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累积,家长就应该从小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如果家庭教育做好了,再配合幼儿园的良好教育,相信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

小故事对家庭教育的重要启示


小故事对家庭教育的重要启示

故事一:

不要轻易给予孩子,那是不尊重孩子。卢旺达的贫寒场面可能对于一般人只能想象,中国的义工下了卡车以后,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黑人男孩朝他们跑来,那个男孩很少看到这样的大卡车。顿时,义工动了怜悯之心,转身就去拿了车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干什么?”美国义工大声呵斥“放下!”

中国义工愣住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我们不是要来做慈善工作吗?

美国义工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车上有很多东西,你能帮我们搬下来吗?我们会付报酬的。”

小男孩迟疑在原地,这时又有不少孩子跑来,美国义工又对他们说了一遍相同的话。有个孩子就尝试从车上往下搬了一桶饼干。

美国义工拿起一床棉被和一桶饼干递给他,说:“非常感谢你,这是奖励你的,其他人愿意一起帮忙吗?”

其他孩子也都劲头十足一拥而上,没多久就卸货完毕,义工给每个孩子一份救济物品。

这时又来了一个孩子,看到卡车上已经没有货物可以帮忙搬了,觉得十分失望。

美国义工对他说:“你看,大家都干累了,你可以为我们唱首歌吗?你的歌声会让我们快乐!”

孩子唱了首当地的歌,义工照样也给了他一份物品:“谢谢,你的歌声很美妙。”

中国义工看着这些若有所思。

晚上,美国义工对他说:“对不起,我为早上的态度向你道歉,我不该那么大声对你说话。但你知道吗?这里的孩子陷在贫穷里,不是他们的过错,可如果因为你轻而易举就把东西给他们,让他们以为贫穷可以成为不劳而获的谋生手段,因而更加贫穷,这就是你的错!”

这天,来自中国的义工度过了不寻常的一天。义工把东西给孩子,可要求他们以劳动获取。

【启示】

很多家长一定想过同一个问题——“我家孩子不会独立思考怎么办?”

往往很多家长,根本没有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没有引导孩子独立去思考了。

其实,家庭教育也像美国义工给卢旺达的贫穷孩子发救济一样,那些东西即便是免费给他们的,也要让他们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得到,而不是轻易的给予。

故事二:“静”下来才会有“结果”

有一个木匠,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干活,他的生意非常好,每天从早到晚,院子里锯子声和锤子声响成一片,地上堆满了刨花,堆满了锯末。一天晚上,这个木匠站在一个很高的台子上,和徒弟两个人拉大锯,锯一棵大树。拉来拉去,拉来拉去,一不小心,他手上的机械手表表带甩断了,手表就掉了地上的刨花堆里了。

当时手表可是贵重物品。这个木匠赶紧下来找。可是地上刨花太多了,怎么也找不到。当时正是晚上,他的很多徒弟也过来打着灯笼帮他一块儿找,大家伙儿一块儿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那小小的一块表。木匠一看,也没办法,算了算了,不找了,锁上门,等明天天亮了再找吧。这个木匠就收拾收拾,准备睡觉了。

过了一会儿,他的小儿子跑了过来:“爸爸,你看你看,我找到手表了!”木匠很奇怪:“我们这么多大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一块小小的手表,你怎么能找到的呢?”

小孩说:“你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就在院子玩。没人干活了,这院子里静下来了。我忽然听到嘀嗒、嘀嗒、嘀嗒的声音,我顺着声音找过去,一扒拉就找到手表了。”

【启示】

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没有方向的追寻......

这些现象在一些家长中越来越突出,形成一股可怕的社会风气。家长们要知道,每一个小孩都是种子,只是每个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绚丽绽放;而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紧盯别人的花,不要觉得别人家的永远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看着他一点点地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教育孩子一定要心静,就像找手表的那个孩子,会动“脑筋”,只有“静”下来才能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故事三:

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错过便不再有。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

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启示】

印度两个狼孩从发现到死亡的故事说明——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特性,错过这个季节就很补救与改善了。

孩子更是这样,一个孩子是绝对没有两个1岁年龄的。3-12岁就是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最好季节,这个时期的好习惯养成了就很难改变,如同我们从孩子几个月就教孩子喊“爸爸”、“妈妈”,孩子一旦学会了叫“爸爸”“妈妈”,并长到二三岁,再想让孩子叫别人“爸爸”、“妈妈”孩子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孩子已经养成习惯了。如果让孩子在早期把德、智、体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养成了,以后的成长就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如果这个时候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以后对孩子所费的工夫就如逆水行舟,非常困难,有时还会无效。

喜欢《家庭教育小述》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小编分享:家庭教育格言 1.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2.人莫不爱其子孙,爱而不知教之,犹弗爱也。 3.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您的孩子或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4.只要家长善于利用...
    2022-05-08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概述、家庭教育的内容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里或家庭开展的教育。具体说,就是父母或长辈在家里开展的对子女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传统上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正规的课程、教材、...
    2020-07-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家庭教育小知识 幼儿园家庭教育小知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当前,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2020-10-06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小乌龟诞生记 小乌龟诞生记 陪伴儿子的日子总是有很多的惊喜与期待。不期而至的很多偶然,也总会为我们的生活平添几分小小的乐趣。 前些日子的一个傍晚,母子俩学完钢琴,一前一后,走进家门。儿子神秘的把一个装着土的长方形盒...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咨询实录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
    2020-10-03 阅读全文

1.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2.人莫不爱其子孙,爱而不知教之,犹弗爱也。 3.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您的孩子或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4.只要家长善于利用...

2022-05-08 阅读全文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里或家庭开展的教育。具体说,就是父母或长辈在家里开展的对子女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传统上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正规的课程、教材、...

2020-07-17 阅读全文

幼儿园家庭教育小知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当前,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2020-10-06 阅读全文

小乌龟诞生记 陪伴儿子的日子总是有很多的惊喜与期待。不期而至的很多偶然,也总会为我们的生活平添几分小小的乐趣。 前些日子的一个傍晚,母子俩学完钢琴,一前一后,走进家门。儿子神秘的把一个装着土的长方形盒...

2020-09-29 阅读全文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

2020-10-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