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长已道歉!因吃饭时被批评,幼儿园孩子扔凳子砸老师

发布时间:2020-11-12

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

11月10日,四川雅安,一则视频在网络热传,幼儿园里一名小孩不停的拿凳子砸老师,老师身手矫捷一把接住。据了解是小孩吃饭不老实,被老师批评了两句,小孩便开始扔凳子。目前家长已经批评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变的调皮捣蛋呢?

1、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2、宝宝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3、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了

随着体格的快速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4、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的基本需求,会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孩子要是缺乏安全感,容易变得胆小、怯懦,和周围的小朋友格格不入。相反,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大方自信。

但即使是叛逆期,孩子不听话,也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注意观察分析,找对原因。对孩子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坚决不能双方对持。

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1、转移孩子注意力

大人说怎样,他偏不怎样,这就是不听话。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是要耐心说服,如不管用,就不妨将事情搁下来,做点别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过一会儿,再去引导说服孩子,也许效果就好多了。

2、了解真正原因在做引导

孩子不听话,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注意观察分析,找对原因。比如说,孩子心里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心里不痛快,又说不出来,无法释怀,就借机向父母发泄呢?

再比如,孩子生了病,身体不舒服,心里难受,但大人没有发现?

总之,对孩子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坚决不能双方对持,这样下去要么就是大人终究犟不过孩子,最后听了孩子的,助长了孩子的凡事不满意就闹下去的坏脾气;要么就是父母忍不住打孩子,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3、从小给宝宝一些“规则”

要明确你的规定,但要保证孩子知道这些规定是什么。比如清楚地告诉他:“我们不能打人。如果你生气了,要告诉对方,你想把玩具要回来。”

每一个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自己的想法的,若是父母一味要求孩子按自己的安排去做一些事情,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命令孩子,那是没有意义的。建议多给孩子表扬肯定,少责备批评,要和孩子站在同一个级别来考虑问题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的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行为习惯:孩子吃饭时哪些事情不能做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吃饭时哪些事情不能做,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大家都知道,吃饭的时候要安静,可是,有非常多的孩子却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拼命说话,有时候还会哭闹,事实上,这些行为很有可能会危害到孩子的生命安全。因此,下面想跟各位爸爸妈妈说一下孩子吃饭的时候什么事情不能做,这关乎到宝宝的安全。

孩子吃饭不宜做的事

1.吃饭不宜逗笑玩乐

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逗他笑,也不要和他玩乐。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咀嚼能力还不是很完善,而且也没有办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

因此,在吃饭的过程中孩子很有可能被呛到,甚至会导致食物进入到气管内,会危害到孩子的生命。所以,在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逗她笑,同时从小就要教育孩子吃饭时一定要安静,不要乱说话。

2.吃饭不宜比赛快慢

一些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快点吃完饭,会跟孩子进行吃饭速度比赛,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吃饭的时候不能吃太快,因为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吞咽能力较差,吃太快会让孩子把食物吞到气管里面,危害到孩子的生命。

另外,吃饭速度太快还会影响孩子的肠胃功能和吞咽能力。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如果太紧张的话,不仅不利于消化,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3.吃饭不宜张口投食

孩子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张口投食,因为孩子现在还小,不能很好地玩这个游戏。如果投食不当,很容易让孩子把食物吸入气管内,会危害到孩子的生命。

4.不宜怂恿孩子喝酒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不要给他喝酒。一来喝酒会造成酒精中毒,二来对孩子的脑部发育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给孩子喝酒。

爸爸妈妈一定要让孩子吃饭的时候保持安静,不要大喊大叫,在吃饭的时候跟孩子做游戏对孩子的健康也不利。

同时,爸爸妈妈也不要催促孩子吃快点,这样对孩子也是不好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吃饭前先规定好孩子的吃饭时间,而且,这个时间还是要以孩子的吞咽能力和食物的咀嚼难易程度来决定。

育儿观念:孩子被老师批评了


育儿观念:孩子被老师批评了

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个尊字不仅是说要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老师意见的尊重。家长对老师不说是言听计从,也基本上应该是全力支持。至少这是我少年时代的校风,学风和家风。那个时候,虽然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也都面临着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的压力,但老师们好像还是以教书育人为主,对待学生的态度基本上是公平公正的。所以说,如果你沦落到被老师批评,写条子,或者请家长的地步,多数都是因为你确实犯了错误。那个时候的家长如果被请到学校里,即便是再难堪,再尴尬,也会相信老师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是为了自己孩子好的。只有极少数的家长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会去质疑或者指责老师的公正性。至于孩子们自己,即便有些委屈,也很难在家长那里找到理解和支持。因为除了极个别的例子,一般被批评的孩子都是确实犯了错误,只是主动还是被动,轻还是重的区别。那么老师如何处理,能不能做到真正的,彻底的公平还有那么重要吗?

转眼许多年过去了,时代变了,大环境也变了。在美国这个地方养孩子还真是什么都是新鲜的,未知的。我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的那些心得和经验好像都不太用得上。美国也讲究尊师重教,但这个尊字好像更多的体现在对老师的感谢上。每个学期孩子的班上都有TeacherAppreciationWeek(教师感谢周)。在这一个星期里,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每天都要以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比如,周一每人给老师带去一朵鲜花;周二穿老师喜欢的颜色的衣服;周三给老师写一张感谢卡;周四给老师画一幅画;周五大家一起给老师唱一首歌。至于平时,孩子们都跟老师打成一片,好像朋友一般聊天和相处。所以往往给孩子和家长一种错觉,觉得美国小学的老师不像是老师,更像是孩子头儿。每天高高兴兴的带着小朋友们一边玩儿,一边学,鼓励永远多于批评,让每个孩子都能轻轻松松的快乐成长。在这成长过程中,美国老师灌输的最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就是公平,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被要求一切都应该以公平为准则。你既要尽力公平的去对待别人,也要争取被别人公平的对待,好像这是这个自由国度里的一个基本原则。时间长了,我们这些中国家长也会忘记自己小时候在学校里,多多少少被老师不公平的对待过的经历,倾向于相信美国的老师可以做到真正的公平。

我大儿子从上学前班到现在马上要进入高中了,无论在什么样的老师的班上,永远是一个模范学生,从来没被老师批评过。我和先生每次去开家长会,听到的永远都是表扬。先生每次回来偷着乐,说:“我这是哪世修来的福?我小时候可是经常被请家长的学生,现在居然养了个这么争气的儿子。”只可惜他乐的太早了,五年以后轮到给小儿子开家长会的时候,他基本上就乐不出来了。小儿子天生活泼好动,而且属于头脑简单,看不清状况的孩子。当年第一天去幼儿园,中午老师好不容易安排小朋友们都躺下睡午觉了,他没过5分钟就跳上桌子自己玩儿开了,结果被老师严厉的批评了一顿。自从第一次被老师批评了以后,无论是小学一年级还是二年级,小儿子被老师批评那都是经常的事。被批评的原因各种各样:排队的时候讲话,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看别的书,在操场上玩儿的时候和小朋友有争执。。。。不过基本上都属于口头警告,批评完了也就过去了。现在上三年级了,批评的形式由口头升级为书面了,因为老师说8,9岁的孩子要开始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了。

小儿子上三年级的第一天回来就神情十分严肃的告诉我:“妈咪,我们这个学期如果犯错误,老师就会给家长写个纸条让签字。如果纸条太多了,暑假之前的去水上乐园的活动就不让参加了。”我说:“那你可得多注意了。”我本以为从小儿子老师那里来的纸条会一张接一张,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两,三个月过去了,居然一张纸条也没见到。问小儿子怎么回事,他说:“老师现在给纸条让签字,我当然不能犯错误了。如果二年级老师也给纸条,我上课早就不说话了。”“嘿,这什么孩子呀!”不过淘气的孩子再善于伪装,也终究会露出马脚。

十二月初的一天下午我去接小儿子放学,老远就看见他沉着一张脸走过来。我问他怎么了,他忍着马上就要掉出来的眼泪说:“老师今天给了我一张纸条。”还没等我张嘴,他马上接着说:“但这一点儿也不公平,因为Jack给我告状,说我在厕所里把擦过手的湿纸巾扔在他的脸上了,可我根本就没有!”听了小儿子的话,我第一反应是老师怎么也不了解一下情况呢?我问:“那你跟老师解释一下没有?”小儿子说:“我跟老师说了,我没扔他脸上。但老师说她不管,因为她认为我昨天也在厕所里扔湿纸巾了。”听到这儿我想,这得去找老师问问清楚,不能这么冤枉孩子吧!但刚走了两步,我就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是小时候那些让人不齿的,包癖孩子的不懂事的家长。冷静了一下,我又问他:“既然你没扔到Jack脸上,他为什么给你告状呢?”小儿子说:“因为我把湿纸巾扔到墙上了。”听了这话我已经嗅出一些味道,这熊孩子一定是干错事在先,还差点儿让我犯了只听一面之词的错误。

经过循循善诱,挤牙膏一样的询问,我终于大概其弄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是小儿子和同年级其他几个男孩子这两天一直在跟厕所的墙过不去。他们每次洗手用纸擦过之后,不说好好的把湿纸巾扔进垃圾桶,却比赛往墙上扔,看谁的一团湿乎乎的纸巾可以贴在墙上。之所以那天被Jack告了状,是因为老师在头一天已经严令禁止过了。Jack说小儿子往他脸上扔,确实是言过其实,因为他只是想由此更引起老师的重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弄清楚了,但小儿子仍然是不服气,他认为:第一,不是他先开始这个游戏的;第二,还有别的孩子也扔了,但老师没有给纸条;第三,老师不应该相信Jack的话,因为他没有往他的脸上扔。所以总而言之一句话,老师不公平。听了儿子的理论,我觉得是应该跟他讨论一下什么是公平,有没有真正的公平。

我首先明确的告诉他,老师给他纸条做为惩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第一虽说不是他第一个开始的这个游戏,但他确实参与了。而且在老师严令禁止的第二天仍然明知故犯,从这一点上讲他就应该受到惩罚。另外,跟着别人犯错也是犯错,不能说因为有人这么做了,这件事就可以被认为是正确的。很多孩子小的时候总搞不清楚一件事,他们觉得别人先跟我说话了,别人先破坏规矩了,别人先用不好听的字词了。。。。反正不是我先开始的,所以我就没错误了。我告诉小儿子,在这种情况下你的错误跟先开始的那个人一样,因为你在跟随,回应他的时候没有用自己的脑子想想这样做到底对不对。第二,至于老师没有给其他也扔湿纸巾的孩子纸条,确实不是完全的公平,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彻底的公平。我们可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寻找,争取公平,但不能因为没有被公平的对待就可以免除自己的错误。这跟被冤枉有本质的区别。第三,至于小朋友夸大事实,老师偏听偏信这件事,虽然听着让人气愤,但并不影响你确实做错了事的这个本质。所以说在这件事上被老师批评惩罚一点儿也不委屈。听了我讲的话,小儿子从气得马上要爆炸的青蛙,变成了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主要是他觉得我讲的有道理。

小儿子在学校里还是会时不时的犯错误,被批评。有时他自己就知道错了,对老师的批评欣然接受;有时还是会觉得自己没有错,老师不公平,回家气鼓鼓的跟我抱怨申诉。但无论什么时候,我再也没有去找老师理论的冲动。事实证明老师几乎没有过真正冤枉孩子的时候,当然有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无法完全了解事情的全部侧面,在批评惩罚孩子的时候让一两个漏网,看起来有失公平,但这个世界上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呢?我认为对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懂得,只要自己确实犯错误了,就要接受批评。如果不谈犯错的本质,而一味的在其他层面或细枝末节上纠缠,找理由为自己开脱那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家长学会给孩子道歉


家长学会给孩子道歉本周学习了家长如何给孩子道歉,我的理解大人做错了就应该给孩子道歉,给孩子道歉不会弱化家长的地位,向孩子说一句“对不起”,不会弱化父母的威信,适时地向孩子道歉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也有益于提高父母的威信。

(1)树立孩子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在我们家庭中,我认为孩子和我们大人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应该用平等的地位对待孩子。平等对待孩子不仅从语言上平等,行为上也要平等,我们父母主动道歉就是建起一个与孩子平等交流的平台。孩子做错事我们让孩子给我们要道歉,我们对孩子做错事也要平等的对孩子道歉。

(2)给孩子道歉起到榜样的作用

据专家研究。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幼儿时期,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融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模仿,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及个人性格等。所以当我们父母做错事时,更应该主动向孩子道歉。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如果父母以一种谦卑、平等、平和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学到这种好的品质。我们作为父母的有了错误,能主动向孩子道歉,那么当孩子有错误时,他也会仿效,主动承认错误,主动向对方道歉。

(3)能使孩子有被父母尊重的感觉

给孩子道歉,孩子就会意识到受到了父母的尊重,自己同样会尊重父母、信任父母。所以学会如何向孩子道歉也是平常教育孩子过程中与孩子有效沟通不可缺少的途径。

(4)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假如我们做家长的从不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孩子就会产生“父母表面正确而实际上总是出错”的观念。时间长了,对父母正确的教育,也会置之不理,反而会使我们失去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如果我们做错事后,能主动真诚的向孩子认错、道歉,孩子就会明白承认错误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就会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知道原谅别人的滋味。

当然我们向孩子道歉要以诚恳郑重的态度,不要让孩子觉得我们在敷衍了事,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是以真诚的行为向他道歉。还应该向孩子说明我们错误的原因,错在什么地方。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懂得:道歉不仅是家庭之外场合的外交辞令,也是在自己家庭里必不可少的语言行为。当我在单位或是别的场合,如果我做错了,我都是主动诚恳的向对方道歉。在家也是。比如前几天**写作业潦草,当时我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问青红皂白发火,使得**心灵上很受伤害。待我清醒过后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就及时郑重的向**道歉。

我们作为父母的日常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尽量做到少犯错误,不能把道歉当作家常便饭,道歉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孩子做错了也要道歉,但我们分清楚事情的大小,如果是在家打碎碗或是能撒水这些事情,给孩子说明就可以,没有必要让孩子道歉。可是如果孩子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伤害或是违反原则性的错误,那就一定要道歉。

孩子犯错误要教育他勇于承认错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关键是在错误中学习、进步,从而减少犯错的几率。让孩子道歉不能以强硬的态度,要心平气和与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及错在什么地方,使孩子能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诚恳的道歉。

同时让孩子道歉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当众让孩子下不了台,要给孩子下台的空间。。

给孩子道歉并非是什么没有面子的事,恰恰相反。孩子在父母的道歉中能汲取很多正能量的东西,这些东西对孩子的以后成长大有益处。使我们在以后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让孩子心服口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育儿知识:当孩子被老师误会时应该如何应对


育儿知识:当孩子被老师误会时应该如何应对

下了晚自习,女儿打来电话。她的语气很激动还数次哽咽,似乎受了很大的委屈。问明缘由,原来是英语老师误会她自习课时讲话了。并且把这次期中考的成绩拿出来说事,孩子很难过。同桌和后面的同学讲笑话,她听到了笑了一下结果被误会了,跟老师解释不通还说是找借口。孩子在校一直很本份,平时也很注重操情评分。对于老师这样的误会非常在意,并且她不搞不懂为什么跟老师就解释不通。听到孩子这样说我也不知道如何帮助她。最终她自己说明天找班主任调坐位。

放下电话我考虑了很久,孩子这么在意这件事,如果不成功解决了说不定会成为她心里的一个疙瘩,那样肯定会影响学习成绩。所以上网搜索了下这方面的资料。

其一、开门见山法。这需要孩子有胆量,敢于在关键时刻表达自己的想法。譬如,当老师认定孩子说谎时,告诉孩子不妨直截了当地说:“老师,我说的句句都是实话,请你相信我。”开门见山的好处是一针见血,老师能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风险和副作用,往往会令老师难堪,甚至下不了台,激化矛盾。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场的情况,这时提出效果更好一些。

其二、迂回法。在处理被老师误会的情况时,迂回法也不失为一种较稳妥的应对方法。例如老师误以为孩子抄了同学的作业,开门见山法可能会使正在气头上的老师认为孩子有顶嘴之嫌,辩解不成,反而错上加错。针对这种情况,告诉孩子不妨采取迂回法,等到老师气消时,再对老师说:“老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抄作业不对,但这作业真是我自己写的,不信您可以出题考我。”当然,这种方法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孩子掌握一些说话的技巧,婉转的表达方式更能让老师易于接受,并反思自己的言行,因此在公众场合,不妨使用迂回法。

其三、默认法。让孩子理解,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被老师误会了,也用不着跟老师一味地争辩,否则就算老师发现误会了孩子,也会觉得孩子过于吹毛求疵、小题大做。有些误会可能只是一时的,事实如何也许很快就会被老师认识到。过于斤斤计较,反而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因此,适当地使用默认法,可以使孩子在老师眼中的形象变得更好。

其四、不承认法。如果在较为重大的问题上,老师误会了孩子,那么要让孩子明白,他可以沉默、可以迂回,甚至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但就是不能承认。遇到其他来自老师的较为严重的误会,也不能因为害怕而自己把自己推上“被告席”,这样非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更多困扰。

家长平时多给孩子打打预防针,如果与老师发生误会,不妨采取以上方法,或许可以“化险为夷”。当然,仅仅死记硬背方法和套路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锻炼孩子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与老师进行沟通,“双赢”。

后来又给孩子去了电话,按照网上搜索的内容跟她沟通了一番,孩子平静了很多。希望她能很好的处理些事。

当孩子在幼儿园被批评后,我们该怎么做?


最近,兜兜妈妈在后台留言说:前天接宝贝放学时,发现他情绪低落,后来从老师那里得知,中午午睡时,他因为一直找旁边的小伙伴说话,还把别人的被子扔到地上,所以被老师批评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我忍不住怒火,大声训斥了他几句,没想到他竟然丢下句“妈妈,我就知道你和老师是一伙的”,然后大哭起来……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我应该怎么处理?

教育孩子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责任,在爱的纽带下,双方互相配合与支持才能收获最佳的教育效果。

当孩子被老师批评后,家长的态度和方法不仅直接影响孩子、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有深远影响。

因此面对这个“小问题”,家长不妨试试这样做。

1、认同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被老师批评后,无论是否因为自己表现不佳,他们首先希望的是被理解、被同情、被支持。

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对事物的判断更加直观,他们无法接受被所有人“背叛”,尤其不能接受不被自己的父母“宠爱”。

因此,我们在表达“我不爱你的错误”之前,一定要先让孩子感受到“我爱你”的态度永不动摇。

我们不要总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家长请记住以下几个倾听孩子情绪的小步骤:

先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包容他们的不当做法;

对受到批评、情绪低落的孩子给予心灵抚慰;

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的办法,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2、维护老师的权威

老师对孩子的每次批评其实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是为了修剪孩子身上的“坏枝”。如果家长一味袒护孩子或者为孩子开脱,则会影响老师教育孩子的威信,而老师的威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孩子被老师批评后,家长要淡化老师的批评方法,强化老师的批评意图是因为爱护他,希望他有更大进步。同时,家长们也要注意不要滥用老师权威,比如:

有的家长喜欢用老师吓唬孩子:“你再不听话,明天我就告诉你们老师去。”

有的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维护老师“权威”:当着老师的面责骂或教训孩子。

以上两种做法这不仅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反而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害怕老师,产生厌学情绪。

3、合力帮孩子解决问题

对于孩子成长中的小问题,老师与家长的心往往是一样的,都希望能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需要平衡心态,从问题出发,平和地与老师一起商量和寻找教育孩子更好的方法。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喜欢动手打人,家长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后,要仔细分析动手背后的原因,并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认真听取老师的改进意见。

此外,如果老师批评错了,家长也要保持冷静,不仅要听孩子的陈述,也要向其他人了解情况,并及时和老师交换意见,切不可在孩子面前发泄对老师的不满。

对于孩子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老师批评后,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找老师沟通,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以强化印象,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并不可怕,正是经历一个个的“错误”和“批评”后,孩子才能茁壮成长,而真正可怕的是如果家长处理不当,让孩子这些小的负面情绪长期积压下来,得不到合理宣泄,从而使他们在沮丧中放弃自我,失去自信和成长的动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唯有我们更有耐心、更加理性,孩子才会更安心地成长。

家长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家长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第一:批评孩子要客观

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做起来是不容易的。

要说一些,孩子能理解的道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应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的思维,切记在情绪异常的情况下,轻易批评孩子。父母批评教育子女,靠强制、压服是行不通的。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他们才能抛弃自己的行为,触及灵魂的最深处,才有可能使其心服口服。

批评孩子不等于惩罚孩子。

以下五点父母不要做出批评

当孩子和你讨论某个人某种问题的时候

当孩子看上去非常激动还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

当孩子为某件事兴高采烈的时候

当孩子需要帮忙下决心的时候

当孩子需要父母解释、沟通的时候

第二:批评不能当众人面

孩子会感觉非常没有面子,内心会抵触父母

明智的父母要学会在众人面前称赞孩子

批评孩子要在家里私下处理

第三:用故事来批评孩子

每个人都有缺点,只要知错能改,都是好样的。

第四:用孩子的语言来批评孩子

让孩子容易理解,父母和孩子容易达到一种沟通。

其中一个孩子不能融入其他孩子中,

我和那孩子谈,

你有没有发现你和其他孩子有不友好的行为,是不是由于你不友好的言行激怒了他们呢?

你不用担心,我现在可以做你做好朋友,我们来分享一下。把问题找到了,然后,你就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融合到一起了。你们做好朋友就不存在打架的现象了。

我平时就这样,只要我想要的东西,别人不给我,我就闹,我就生气。

那不对啊,同样在做一个游戏,要分享快乐,你为什么要独占呢?

你可不可以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而不是独占这份快乐。

那孩子笑了。今天这个事情,不怪你,和你谈完了,再和其他小朋友谈一下。和其他小朋友聊了一会后。

来吧,我们都原谅你刚才的话,我们一起玩吧。

如果家长去批评孩子的话,那孩子是不是更加融不进其他孩子了。

第五: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

饭桌上批评孩子会带来很多负面东西。

第六:赏罚分明

犯错误的孩子,自己提出几种用来惩罚自己的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惩罚方法,经父母同意就可以实施。

中美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吃饭


任何国家,不论大人或小孩,每日必经三餐。大人每天在饭桌上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身心所产生的烙印远比学校的功课更要深刻。

中国人重视吃饭。家长对孩子的爱,尤其体现在吃饭上。首先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喂,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再最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可见祖母端着碗,四处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饭。而喂孩子的最大年龄可达十一岁。就是到现在,仍有绝大多数父母会利用中午哪怕只有一个钟头的时间,穿人山过车海,赶回家去给孩子做顿中午饭。当然,除了多吃,还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饿,但孩子碗里肉一口都不能少。能看着孩子咂嘴吃香,父母心里更是甜如蜜糖。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一天的饮食,但跟中国父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美国人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因为大人也不吃。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不同的是,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得动勺子那一天起,就开始自己吃饭了,即使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会去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就在学校吃午饭,根本不会有家长跑回家给孩子做饭。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可以在学校领免费午餐。孩子在学校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都是自己决定,家长看不见也不知道。中产阶级的孩子会带饭到学校,大多数是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再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吃了多少,又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美国家庭吃饭,桌上摆几样菜,孩子喜欢吃哪样或者不喜欢吃哪样,都由自己决定。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事实上,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有的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吃一些,如果孩子坚持不吃,也就不吃了。尽管美国父母也知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他们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去吃。美国孩子吃饭,自己说吃饱了,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甚至离开饭桌。美国家长不会在孩子说吃饱后,还连哄带骗的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了,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受后果,真正尝到苦处,下一次就不会重犯。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与此相反,中国家长则认为孩子年纪尚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正确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决定。比如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大人肯定会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大人就一定要逼他们再多吃。

在这样两种不同生活环境里,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肚子都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他命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菜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应该决定要什么,不要什么,是饥还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明白,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想吃就说不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有充分的自信,也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中国的孩子从小明白,自己说什么也不会被信任,时时刻刻要等待大人的命令。每天都要讨好大人,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吃饱了也说还要吃。

结果,美国孩子长大后,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长大后,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独往独来,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长大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领导让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严格管教孩子的吃相。美国人吃饭时,不许端起盘子放在嘴边,不允许张着嘴咀嚼然后双唇作响,不许大声吸面条、稀饭或者其他液体,不许含着满嘴饭菜含混说话,更绝对不许进了嘴的东西再吐出来。孩子从小就开始训练拿刀叉把排骨、鸡鸭、鱼虾之类在盘中剥净,只叉肉或虾仁入口,而且剥离肉和骨头时还不能在瓷盘上切出声响,一但“砰”的一刀切到盘子上,父母就瞪起眼睛,孩子必须赶紧道歉。

中国家长讲实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对吃相不太在意。大人小孩,吃得热热闹闹,咂嘴吸汤,剔牙打嗝,十分尽情尽兴。

美国孩子长大后注重仪态修养,尊重他人;中国孩子长大后讲究自我,看重己欲。

吃饭,影响人的一生。

中美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吃饭?


任何国家,不论大人或小孩,每日必经三餐。大人每天在饭桌上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身心所产生的烙印远比学校的功课更要深刻。

中国人重视吃饭。家长对孩子的爱,尤其体现在吃饭上。首先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喂,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再最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可见祖母端着碗,四处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饭。而喂孩子的最大年龄可达十一岁。就是到现在,仍有绝大多数父母会利用中午哪怕只有一个钟头的时间,穿人山过车海,赶回家去给孩子做顿中午饭。当然,除了多吃,还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饿,但孩子碗里肉一口都不能少。能看着孩子咂嘴吃香,父母心里更是甜如蜜糖。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一天的饮食,但跟中国父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美国人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因为大人也不吃。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不同的是,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得动勺子那一天起,就开始自己吃饭了,即使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会去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就在学校吃午饭,根本不会有家长跑回家给孩子做饭。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可以在学校领免费午餐。孩子在学校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都是自己决定,家长看不见也不知道。中产阶级的孩子会带饭到学校,大多数是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再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吃了多少,又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美国家庭吃饭,桌上摆几样菜,孩子喜欢吃哪样或者不喜欢吃哪样,都由自己决定。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事实上,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有的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吃一些,如果孩子坚持不吃,也就不吃了。尽管美国父母也知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他们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去吃。美国孩子吃饭,自己说吃饱了,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甚至离开饭桌。美国家长不会在孩子说吃饱后,还连哄带骗的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了,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受后果,真正尝到苦处,下一次就不会重犯。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与此相反,中国家长则认为孩子年纪尚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正确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决定。比如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大人肯定会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大人就一定要逼他们再多吃。

在这样两种不同生活环境里,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肚子都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他命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莱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应该决定要什么,不要什么,是饥还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明白,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想吃就说不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有充分的自信,也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中国的孩子从小明白,自己说什么也不会被信任,时时刻刻要等待大人的命令。每天都要讨好大人,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吃饱了也说还要吃。

结果,美国孩子长大后,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长大后,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独往独来,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长大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领导让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严格管教孩子的吃相。美国人吃饭时,不许端起盘子放在嘴边,不允许张着嘴咀嚼然后双唇作响,不许大声吸面条、稀饭或者其他液体,不许含着满嘴饭菜含混说话,更绝对不许进了嘴的东西再吐出来。孩子从小就开始训练拿刀叉把排骨、鸡鸭、鱼虾之类在盘中剥净,只叉肉或虾仁入口,而且剥离肉和骨头时还不能在瓷盘上切出声响,一但“砰”的一刀切到盘子上,父母就瞪起眼睛,孩子必须赶紧道歉。

中国家长讲实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对吃相不太在意。大人小孩,吃得热热闹闹,咂嘴吸汤,剔牙打嗝,十分尽情尽兴。

美国孩子长大后注重仪态修养,尊重他人;中国孩子长大后讲究自我,看重己欲。

吃饭,影响人的一生。

家长批评孩子要讲究窍门


家长批评孩子要讲究窍门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批评孩子时,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认错?其实问题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评孩子时如果能注意下面这些问题,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评了。

只谈眼前不翻旧账

做错的事已经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老是记着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让孩子觉得在父母面前永无法翻身。孩子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父母要原谅孩子的过错,动辄翻老账,这样很伤孩子幼稚的心,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错处

当我们动怒时常常会急于让孩子认错,会直接针对孩子所做的错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实不是从小到大都只做错事,必定还有许多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只针对眼前的错事指责他,而忽略了他的优点,就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大人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为,似乎大人并不了解他整个人,孩子努力把事情做好以后,往往需要我们的赞扬。同样道理,在我们批评孩子时,也应先对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不是光把眼睛盯住他的错处。

增加身体接触

在批评孩子时可以搂着他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有些听不得一句重话的孩子会非常排斥所有指责他的话。所以当我们实在需要责备他时,应该用眼睛正视孩子,在说着指责他的话时,身体部分要有接触,这样就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批评过后要表达对孩子的感情依旧

批评过后,父母不要一直板着脸说话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

相信《家长已道歉!因吃饭时被批评,幼儿园孩子扔凳子砸老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行为习惯:孩子吃饭时哪些事情不能做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吃饭时哪些事情不能做,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大家都知道,吃饭的时候要安静,可是,有非常多的孩子却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拼命说话,有时候还会哭闹,事实上...
    2020-12-31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孩子被老师批评了 育儿观念:孩子被老师批评了 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个尊字不仅是说要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老师意见的尊重。家长对老师不说是言听计从,也基本上应该是全力支持。至少这是...
    2020-09-22 阅读全文
  • 家长学会给孩子道歉 家长学会给孩子道歉本周学习了家长如何给孩子道歉,我的理解大人做错了就应该给孩子道歉,给孩子道歉不会弱化家长的地位,向孩子说一句“对不起”,不会弱化父母的威信,适时地向孩子道歉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能让孩...
    2020-11-28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当孩子被老师误会时应该如何应对 育儿知识:当孩子被老师误会时应该如何应对 下了晚自习,女儿打来电话。她的语气很激动还数次哽咽,似乎受了很大的委屈。问明缘由,原来是英语老师误会她自习课时讲话了。并且把这次期中考的成绩拿出来说事,孩子很...
    2020-08-28 阅读全文
  • 当孩子在幼儿园被批评后,我们该怎么做? 最近,兜兜妈妈在后台留言说:前天接宝贝放学时,发现他情绪低落,后来从老师那里得知,中午午睡时,他因为一直找旁边的小伙伴说话,还把别人的被子扔到地上,所以被老师批评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我...
    2020-06-13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孩子吃饭时哪些事情不能做,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大家都知道,吃饭的时候要安静,可是,有非常多的孩子却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拼命说话,有时候还会哭闹,事实上...

2020-12-31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孩子被老师批评了 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个尊字不仅是说要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老师意见的尊重。家长对老师不说是言听计从,也基本上应该是全力支持。至少这是...

2020-09-22 阅读全文

家长学会给孩子道歉本周学习了家长如何给孩子道歉,我的理解大人做错了就应该给孩子道歉,给孩子道歉不会弱化家长的地位,向孩子说一句“对不起”,不会弱化父母的威信,适时地向孩子道歉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能让孩...

2020-11-28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当孩子被老师误会时应该如何应对 下了晚自习,女儿打来电话。她的语气很激动还数次哽咽,似乎受了很大的委屈。问明缘由,原来是英语老师误会她自习课时讲话了。并且把这次期中考的成绩拿出来说事,孩子很...

2020-08-28 阅读全文

最近,兜兜妈妈在后台留言说:前天接宝贝放学时,发现他情绪低落,后来从老师那里得知,中午午睡时,他因为一直找旁边的小伙伴说话,还把别人的被子扔到地上,所以被老师批评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我...

2020-06-13 阅读全文